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南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定稿

南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定稿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6:41:23 | 移动端:南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定稿

南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定稿

南通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

南通大学

二○一二年五月十一日

料重基础抓重点创特色

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大学,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艰苦创业,锐意进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门人才。特别是201*年合并组建以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学校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了工作特色和亮点,201*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立为首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201*年,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授予“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整体规划心理工作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有专职工作人员4名。校领导通过校长办公会、学生工作例会、学生工作研讨会等平台听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

学校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三级网络和大学生心理协会三级组织机构,培训工作到位。同时,学校和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南通市心理学会、南通地区各大中专院校协调,成立南通市心理学会大中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并挂靠我校,对发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动地区大中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注重队伍建设,完善培训体系,整体提升师资水平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通过组织省内外专家专题讲座、骨干教师培训班、辅导员学习日、外出学习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近三年,共外派培训132人次,组织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讲座200余场。学校还出台政策对相关人员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接受专业督导给予经费支持;对咨询员、心理辅导员等开展个案咨询、团体辅导、讲座等给予合理报酬。

目前,学校拥有一支由63名教师组成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其中,专兼职咨询员25人,心理辅导员38人,各学院(系部、研究所)均配备了心理辅导员。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精干,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

三、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工作条件不断改善。目前,学校在各校区建有近900平方米的各类咨询场所,软硬件设施完备。学校划拨专门经费在各学院(系、所)设立心理辅导站,并配备家具、电脑、图书资料等各种设施,同时,提供给他们相应的培训和活动服务经费保障,确保辅导站的正常运转。

四、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素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传统,是全省最早将此课程开设为必修课程的学校。早在201*年就将《大学生心理学》列为必修课,201*年学校重新制订教学大纲,在所有专业全体新

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201*年、201*年学校分别组织教师编辑出版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201*年课程获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扬州基地特色活动一等奖。

五、重视科学研究,提高理论水平,促进教育科研结合学校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鼓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和其他在校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切实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29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题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省教育科学规划、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等市厅级以上项目立项。

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载体,探索自我工作模式1.资源共享与自身建设相结合

学校充分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由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联合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航海医学研究所等部门,搭建研究平台,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聘用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硕士生在学生中开展热线咨询、网上咨询、朋辈辅导和团体辅导;利用挂靠我校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交通分会、南通市心理卫生协会、南通市心理学会大中专专委会等平台,开展学术研讨、专业培训和工作交流。

2.全员参与与骨干培养相结合

注重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同时加强培训和指导,营造共同参与、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其中由关工委老同志组成的报告团和谈心屋工作受到广泛好评;学校严格遴选专兼职心理咨询员,并将其培训工作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年

度计划和预算。

3.普及宣传与主题教育相结合

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学校还先后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22门,构建了贯穿大学全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心晴》杂志、“心晴网”进行普及宣传;依托大学生心理协会三级组织,开展好“3.20”、“5.25”、“12.5”等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4.群体教育与个体辅导相结合

在面向学生群体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对来访个案和特殊群体做好咨询服务。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辅导需求,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热线、QQ心理访谈、专栏咨询、网上咨询等咨询服务项目。

5.心理建档与跟踪辅导相结合

在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和每学期一次全校心理问题学生摸排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的同时,重视对普查和排查中发现的重点关注学生的咨询、转介和跟踪辅导工作,责任落实到人。颁布《南通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试行)》,规范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形成从预防教育到危机预警、从危机干预到跟踪随访,完整、系统、有序的工作机制。

6.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成果向工作实践的有效转化。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研究、咨询师个人成长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自我教育体系构建等研究成果应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建设、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与课程体系建设、活动体系建设和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实践中去,

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7.校内服务与校外服务相结合

在校内服咨询服务的同时,学校还积极服务社会,参与指导南通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建设和社区心理卫生宣传工作,为促进南通地区社会各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七、巩固现有成果,明确目标举措,进一步推进省级示范中心建设

201*年我校被确立为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以来,一直严格按照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的建设要求,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加强学习和科学研究,理论结合实践,朝着“教育结构网络化、教育模式特色化、教育途径多样化、教育人员专业化、教育流程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使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不断上水平、创特色,为学校及区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扩展阅读:心理辅导工作总结 定稿 2

莎车县第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小学生中开展以心理活动课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的内在心理需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是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

我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主要有:

一、广泛宣传

通过利用集会、板报等形式宣传一些心理常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氛围,向全校宣传一些心理保健知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个别辅导工作

个别辅导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面对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青春萌动以及遇到的一系列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相应开设了学生个体辅导及家长咨询。

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定于每周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中午12:2014:20(其它时间的咨询辅导由学生另行预约)。当面咨询、信件咨询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了自信心、情绪问题等。心理老师对待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们对心理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选择一些恰当的方式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积极寻求帮助。教师心理素质和理论知识的提高也有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通过近一学期各项工作的系统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首先,心理教育紧密围绕学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感兴趣什么,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

其次,对于心理辅导工作的时间上尽量方便同学。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

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为了方便学生,把咨询时间放在了中午,这样心理教师就不得不放弃午休时间,另外预约的时间更是不包括在规定时间之内。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的,如果这次没能及时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心理教师都本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主的工作原则。

第三,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时代,学习的压力以及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家庭变故等都让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更为显著。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渴望参与的心情。在这种局面下,就更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开展各项活动与工作,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第四,教师心理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如对学生异性交往问题,不再是以往的严厉批评,生硬拆散,严禁交往……现在许多班主任对这个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会找同学谈心,和他一起分析探讨,能够正确看待青春期中学生向往异性接触的心理。因此,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避免了矛盾冲突或直接造成尖锐的问题。

最后,引用美国的柯赖齐亚和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愿未来的日子里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

莎车县第六小学心理教育组

莎车县第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2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小学生中开展以心理活动课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的内在心理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上好小学心理活动课。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向我们预示着:21世纪最大的财富就是人才。因此,关注21世纪的主人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在人生成长、学习的路上跨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矗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而在众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中,心理活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教育课程。现就开展农村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如下:一、对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的受挫能力越来越小,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必不可少的。小学阶段是一切的基础,如果在小学阶段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以及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必将为他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矗当代的小学生,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处于特殊地位,长辈的呵护、父母溺爱,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他们最关注什么?他们最困惑什么?他们最需要辅导老师帮助什么?为深刻地了解这些,我们辅导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农村小学生心适应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着心理适应问题,其中学习方面最突出,其次分别为生活方面、交往方面、认识自我方面。

针对这一实际,在活动课中,我认为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面进行重点辅导,使学生爱学乐学。(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动机和兴趣是学习中的动力因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到学习是十分有趣的(2)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联系实际,对照自我,从而自觉地学习,消除学习上的不适应情况。(3)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学生熟悉的事情,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他们才能有话可说,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辅导效果水到渠成。在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方面,我也选择了一些

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内容,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二、开展心理活动的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学校和校区的领导高度重视这一活动,充分认识了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课的必要性,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和素质实践的全面进行,加强和改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2)制定教育计划。学校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在调查分析的础上分层次有重点的制定各年级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和主题。

(3)营造活动氛围。学校利用宣传专栏、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心理教育的基内容、要求和意义。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心理氛围。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广泛,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学生的日常小事抓起,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有一个积极、健康、阳光、向上、自信的心理素质。具体的内容如下:

(1)如何正确认识自己。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懂得什么是悦纳自己。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知道正确评价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能够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使自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兴趣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3)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一个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分析自身已具备的好习惯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改掉不良习惯。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莎车县第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3

当前,人们为了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人们的心理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这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现阶段,在学校中发现的学生心理问题也日渐增多,许多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专家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与其耗费大量的精力、财力、时间在少数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身上,还不如把焦点转移到全体学员预防心理障碍,产生心理冲突的心理健康的保护和教育上。学校是培育新型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工程,需要从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经受全球挑战的人才目标出发,加强小学生及幼儿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从小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小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注重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首先是性的开始成熟,相当部分的学生开始出现性意识和性冲动。其次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和性的需要的开始形成,使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开始出现了独立性的需要。这就是学生的新需要与其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这时学生尤其需要心理健康的教育、疏导。2、加强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

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有重大的影响,更别说“单亲家庭”、“问题家庭”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色情、暴力以及非法电子游戏厅、不法网吧等,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

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3、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心理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一般来说,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正常和健康的。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困惑不及时给予消除,任其长期积累,超过其年龄心理具有的承受力,则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乃至妒忌、憎恨等不健康心理,形成孤僻、懦弱或急噪、粗暴等人格阻碍。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为塑造积极、乐观、健康心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当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通过不断地实践、做出更多尝试与探索。逐步寻求心里健康教育的最佳方法效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三条途径进行。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及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莎车县第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4

本学年,我校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加强对学生正确的生命态度教

育为抓手,贯彻国家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探索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提高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热爱班级,热爱学校,满怀信心地自主发展。

现将本年度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作如下小结:一、加强领导,分工合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主抓,把具体分配落实到各个条线相关老师,再由各负责老师具体抓好分管工作。各班主任抓好每班个案的辅导及隔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关注特殊学生,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跟他们进行心理沟通。

二.开展好各项辅导工作。

1.开设心理健康课。每周四双周为心理健康,单周为健康教育。因为心理健康暂时还没有一定的教材,经大家的讨论,决定以年级组为单位,自行编写教学内容,然后汇总至学校审核,最后才定为共同的教学内容。各任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机应变,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使心理健康课更贴近学生,使心理健康课不再成为一门课,而是成为一种轻松愉悦的相互交流。

2.学校教育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与学校心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德育队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牢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理论和方法,在开展各项德育工作的同时,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主题队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已,悦纳自已,学会调控自我,能够克服心理困扰,提高承受挫折、知应环境的能力。

3.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有机会就开展一些心理知识的讲座与培训,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计划。

4.开展好个案研究。

班主任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主力军,每个班都有一些特珠的孩子,这些

特殊的孩子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转变得了,所在在这个方面,班主任就承担起了辅导与疏通的责任。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与学生的谈话,并进行跟踪,每隔一段时间就与学生谈一次心,这样跟踪性的辅导,使个案辅导相对较具有成效性。

5.开展好心理咨询

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每天对学生开放,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了烦恼就可以到“心理咨询室”去坐坐。但实际上,学生能有勇气直接向老师说出心里的人不多,考虑到这一点,学校便设计了心情卡,让学生把当天的情绪记录下来,由班主任老师每天关注,发现异常的及时疏导,严重的由心理辅导老师直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就较好地缓解了学生的紧张与压抑。

6.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会,最近的一次家长会还请了专家来讲座,对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进行具体生动的讲解,这无疑是架起也学校与家庭的桥梁,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7.积极撰写辅导个案。

学校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以我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主题,撰写典型个案,并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莎车县第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5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我校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心理也

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长的协助,更有教师耐心的指导,下面就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结: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

在家长上,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莎车县第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总结6(多余)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

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专课专用,活动保证

为了使心理活动辅导在我校一开始就能系统化地发展,教导处在设置课程时有意安排每周五的晨会为心理活动辅导,同时规定每月第二周的班队会课为心理活动辅导课。德育室加强检查,并与班主任考核相结合,以督促教师专课专用,保证活动课的顺利推行。一个心理辅导员包括会谈技巧在内的辅导技能的提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辅导员在从事心理辅导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辅导过程,及时地总结自己的辅导经验。经常这样做的话,辅导员的辅导策略就会由少增多、由简单到复杂;最终形成一整套的心理辅导的策略体系。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辅导、所进行的心理辅导工作就会一次比一次得到改进,日趋科学完

二、师资培训,同步发展

本学期德育室王震老师开设了心理活动辅导讲座,我校除推荐教师参加学习外,还每次都把学习的内容在班主任会议上传达,使其他教师也能接触。此外,教导处德育室还找寻相关的活动内容,活动类型,打印给教师作为参考,尽可能使心理活动辅导能一开始就走上正规。辅导工作者必须掌握必要的辅导技巧,这是更好地完成心理辅导与咨询任务所必备的条件。尽管心理辅导与咨询依据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技巧,但不管在辅导过程中持哪一种理论,如果不能有效地适时地运用一定的技巧,就不能使访谈者与你真诚合作,向你倾吐隐秘。当然,也不能实现辅导员助人的目的。所以心理辅导技巧是保证心理辅导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此,这里介绍国内专家从许多心理辅导与咨询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比较通用的基本的技巧

会谈技巧。

三、精心筹划,咨询室开放

这学期一开学,校长就外出考察了,心理咨询室经过装修已焕然一新,但是布置成怎样的氛围,我们几位辅导老师在一起开了好几次碰头会,最后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定下基本格调。然后分工协作,买的买,做的做,一番奔波之后,心理咨询室被布置地亲切而温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表现为辅导者与访谈者的接触,从会谈开始到辅导结束。心理辅导中的会谈既有一般谈话的共同特征。又有其独特之处;作为辅导工作者,应该对辅导中的会谈的性质和作用、会谈中的信息交流形式要有所认识。会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辅导过程中的会谈金本上是通过咨访双方的信息交流来对被此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般说来,会谈中涉及的信息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认知性信息,一是情感性信息。认知性信息是来访者所表达的事实内容,主要包括来访者经历过什么事情,有什么行为,他的看法和评价、后果等等。情感性信息主要指来访者所表现的情感、感受、态度等这一类的内容。同时,德育室利用班主任会议向老师宣传,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这方面的动态。少先队通过电视台向同学们作宣传,三管齐下,期望收到更好的效果,使温馨小屋能真正利用起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1、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2、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竟、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3、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务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4、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已,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的优热与不足,培养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5、性心理教育。即关于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调道等。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智

能训练和学习心理指导。

四、家长支持,家校合力,促进教师找准切入点。

年底,我们召开了我校第一届第一次的家委会,会上家长也谈到了小学生心理压力方面的问

题,大家一致表示愿意支持学校工作,共同努力,把我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搞好。结合小学阶

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剖析。

第一、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一个人是否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并对自己的各方面情况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是心理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然而,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都不可能准确无误,而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一般性高估或低估自己,是正常情况,不能算是心理不健康。只有那些对自己的高估或低估到了不合常理的程度,才是属于心理不健康状态。要正确认识自己,承认并接受自己,对自己采取比较满意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短处、缺陷,有时只能作有限的改善,或者是无法弥补,心理健康的人会现实地接受自己,而如果经常对自己不满意,不接受自己,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第二、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

心理健康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合乎常理的,适度的,该大喜则大喜,该小怒则小怒,这表明他与环境是平衡的。如果刺激与反应之间失调,该喜不喜,该怒不怒;不该喜则喜,不该怒则怒,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处在健康状态的人对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一般都能有效地控制住,这不是说自控能力的人心理不健康,而是指对于那些人人皆可以控制的事情,却无法控制,则表明其心理处在不健康状态。如有的学生有强迫观念,老是想为什么1+1要等于几等无聊问题,但无法摆脱。有的学生则有强迫行为,认为自己的手不干净,强迫自己一遍又一遍地洗手,从理智上他也认识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第三、对挫折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人,在受到挫折时,能有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消除内心紧张。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则在很小的挫折面前也焦虑不安,无法解脱,这样学生可能将紧张状态的发泄指向自己。如自残、出走等;也有可能将紧

张指向外部,对外功击,小事情动辄引起爆发性的情绪反应等。

第四、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社会角色,换个话说,就是指“身份”。小学低中年的学生,从年龄角度本看,他们是儿童角色,应该是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则是少年角色,他们应该是热情奔放的。如果小学生整天皱着眉头,若有所思,老气横秋,这显然不符合其角色规范。从性别角色来看,社会上对男孩的角色规范与女孩的角色规范不一致。如

果某男生不爱玩男孩的游戏,不愿跟男孩子玩,而爱与女生跳橡皮筋,则其行为不符合性别角色。青少年学生有的不道德行为表现为过程性而不是结果性,这也是一种不符常规的行为。所谓过程性,是指行为的目的不是指向行为的结果,而是指向行为的过程。例如:有的青少年偷东西,如果其行为的目的是要获得行为的结果,那要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对偷来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而是对完成偷窃这种行为本身兴趣,这就是过程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行为,有的学生会毫无目的地打别的同学,有的学生就是要毁坏公物等。他们这些非道德行为并不是想达到某种目的,而是追求行为本身,这表明他们心理已处在不

健康状态。此外,如咬指中、拔头发、吸手指等,也表现出其心理处在偏离状态。

第五、正常健康的交往个人的性格不同,对社会的热爱程度不同,社交能力也不同,这是正常的,不要将那些不大喜欢表白或社交能力不强的人斥之为心理不健康。正常健康的交往是指日常与他人交往或打交道时要合乎常规。有的学生见到生人、异性或上级时会手足无措、脸红心跳、头昏颤抖等,这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是心理处在不健康状态表现。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要注意他们与异性交往是否正常。一般来说,在小学低年级,应是一般不分男女界限,如果某低年级学生十分注意男女界限,则表明其交往不正常;而到了一定的年龄段(1013岁左右),情况则有变化,这个时期他们的性需要开始出现,想交异性朋友,但在这个时期却出现反向行为,反而更注意分男女界限了,这正是此时期的异性交往的正常表现,反之则不正常。有的同学在交往中表现出极端的自我中心,即一切从自己角度去考虑,如自己不喜欢什么,就非得别人不喜欢;也有的学生对人很苛刻,不能容忍别人任何的过失与缺点,不希望别人有任何的快乐与好运,如此等。这些都是交往不正常,是心理处在不健康状态的

表现。

第六、统一的人格,心性保持延续性。人格缺乏统一性,其行为表现出不连贯,时而这样,时而那样,变化无常,甚至自相矛盾,心理学上称之为两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人格不统一,表明个体心理处在不健康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学生为了得到表扬或避免处分,在教师面前规规距距,教师一不在面前便调皮捣蛋,这种不是两重人格。因为学生是出于某种利益而胆意这样做的,只有他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矛盾不统一的行为,才是人格不统

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6

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本班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心理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长的协助,更有教师耐心的指导,下面我就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结:一、走进学生帮助学生。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才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等行为。然而,由于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南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定稿》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南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定稿: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南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定稿》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9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