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学习心得
《品德与社会》学生成长的摇篮
记第一次真正走进《品德与社会》的心得体会
时间过得还真快,回头望望,我步入教师的这一行列不知不觉中居然已经十多年了。也曾教过几年《品德与社会》,现在回想起来,却突然觉得《品德与社会》之于我,就像邻家的朋友,虽然碰面了,都会莞尔一笑,打个招呼,但却未真正走入过他们的世界,熟悉但却并不理解。
我想我第一次走进《品德与社会》可能是受宋小文老师的影响吧。听了几次他的课,因为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语文组也或多或少的参与他的磨课过程,所以感受挺深的。听了他上的《火烧圆明园》《小脊梁,大希望》觉得品德课挺好玩的,有点跃跃欲试。可能是心有灵犀吧,在六月份,学校让我参加了龙泉市第一届品德骨干教师研修班品德课的教学观摩。聆听了陈益春和宋小文两位老师的品德课堂,突然感觉原来品德课也可以上得这么诗情画意,挺感动的,感谢教委和周老师精心开设了这个班级,并让我有幸参与了。
在暑假时间里,我认真阅读了品德的《课程标准》并阅读了小学1至6年级的教材,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走入《品德与社会》的家门吧,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我体会挺多,收获挺多的。首先《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杂科,它的内容涉及面极为广泛,反映的不仅有复杂多样的客观世界,也蕴含着丰富的主观世界。她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
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从这一课程的最基本的性质,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比起以前的思品课,现在的《品德与社会》最大的改革是把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培养目标切切实实地放在儿童的生活中去培养。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发展性战略计划;真正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当我们翻开《品德与社会》这本教科书时,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其次通过学习,我还被新教材那先进的教学理念深深吸引,觉得这本教材真正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
庭、社区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三大特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比如把新生入学会遇到的一切融合在一起,有机地把新生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和家庭、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关心他人和热爱祖国等诸多方面用插图、游戏等形式体现在教材里。足以体现新课程改革在改编教材时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精髓,重视学生的生活,力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改变过去传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生硬强化培养。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新教材更注重人性的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教学源泉。通过学习,最重要的使我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教学观念;我们要改变过去以书本为主,教师讲为主,新课程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感受,生活体验;拓展课堂,延伸课堂,把课堂与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世界里;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达到发展与培养他们真正的道德行为,不再仅仅依靠“听”来发展与培养。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更懂得珍惜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引发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重视儿童在真实生活中感受、体验、领悟,突出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在学习品德的过程中,我再一次怦然心动了,我想将来我一定会努力的把这份心动付诸行动,在实践中思考,在反思中成长,一步一个脚印,“路漫漫兮何其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龙泉的品德之路一路灿烂,一路辉煌!
扩展阅读:品德与社会心得
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
孟家学校江晓林
各位领导、专家、教授、老师、同学们:
二个月来,通过“新思考”网搭建的在线学习、交流平台,我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培训》所设计的全部课程。系统的学习《网络教研课题研究实践》、《教师如何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关注个体促进学生发展》、《关注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在品德与社会课历史教学中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让品德与社会历史教学成为探索与发现的沃土》以及《在品德与社会课历史教学中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互动话题和《关于品德与社会的探究学习互动话题》等课题,给予了我业务水平全方位的提升,对我开展工作给予了很好的指导,使我在日常教学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收获很多。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从教师层面上看,《品德与社会》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具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教《品德与社会》的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等)。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充满兴趣,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和自己的身边事息息相关,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想要开口说,想要参与活动,易产生急于参与的冲动。所以,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也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控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呢?
一、不要盲目奉行“拿来主义”,绝不能在课堂教学上死搬硬套。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应随之发生转变。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极容易把很多的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我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社会》也不应该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2、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但也容易让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与社会》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二、不要太刻意追求“师生民主”,绝不能主体主导主次不分。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两者都是畸形的师生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那么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如何培养?缺少自我约束力的学生,难以养成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难以成大器。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我发现,有的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到采用分组讨论方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三、不要过分偏重“赏识教育”,绝不能忽视科学客观评价。赏识教育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绝对化倾向。我们见到有的品德课课堂,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教师便脱口而出,一概以“你真棒”、“对”、“不错”、“棒极了”或者用赞许的掌声等等笼统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模糊概念不置可否,不予纠正,不敢对学生说“你答错了”,不敢划“Ⅹ”,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了一批“爱迪生”。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小红花、小五星不断地发放。这样表面上的赏识,激励作用值得怀疑。恐怕只能使学生变得浮躁,对表扬的功利性产生依赖,形成随意应付的不良学习态度,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温柔杀手”。激励不等于对学生一味表扬和“藏拙”,教育需要赏识,同时也需要“警示”和恰当的“惩罚”。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缺少恰当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其激励作用很可能是盲目的、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因此,在学生有了最起码的理性批判能力后,少一点无原则的肤浅表扬,多一点赏识和批判并举的深层次改进建议,对学生是有益无害的。
四、不要片面强调“学生主体”,绝不能教师引领游离旁落。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新课程改革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但一种新教育观念像时尚一样进入课堂时,“突出学生主体”的理解容易被表面化、片面化,有的甚至以一节课学生发言的时间来衡量教师是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为主体”原本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的心心相印,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思维上的碰撞和交流。实现这种默契的最关键因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课堂教学各环节、各要素间的有效协调,形成一种教学活力。但在实践中不难看到,有的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时忽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堂成为学生游离目标,牵强附会、不得要领的表演场,教师和学生都在手舞足蹈,听之任之甚至容忍奇谈怪论,看似尊重学生个体的背后折射出了新课堂的种种隐患。
教师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个人见解。但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引领作用的游离和旁落。五、不要过多依赖“情境生动”,绝不能形式超越主题目的。生动的教学情景能为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给课程改革带来了活力。但个别教师的过多精力用在如何让课堂气氛“情境生动”上,一节课下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着课堂,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图文并茂,热闹非凡,大有越俎代庖之势,授课者心满意足,听课者大饱眼福,但效果究竟如何值得商榷。
一堂好课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不是自始至终要高潮和精彩,也不必是现代教育技术集中展示。一堂好课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留给学生什么样的思考、启示、体验和回味?只有形式、手段服务于内容和目的,才能让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
综上所述,只有把新课程的理念恰当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去关注、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实现课程目标。在创新和提高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育人艺术和经验,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才能保证德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品德与社会学习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品德与社会学习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