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心得体会 > 大学,不高兴 大一新生的心得体会

大学,不高兴 大一新生的心得体会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6:49:36 | 移动端:大学,不高兴 大一新生的心得体会

大学,不高兴 大一新生的心得体会

大学,不高兴

我不得不发出一声类似王小东等人《中国不高兴》般的叹息:大学,不高兴!这不高兴,充斥在选择与被选择、自我解脱与被解脱的大学生活。我们这群被灌输以美好大学生活的羔羊,从过去到大学的此刻,一直不高兴。

你推开一间宿舍,你看见:

他嘶吼着兴奋,他的视线聚焦在眼前不到五十公分的荧屏,右手里握着的是一只罗技鼠标,左手正在敲着键盘噼里哗啦。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波澜不惊,就连敲击键盘都不舍得用眼神。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盲敲,他的按键却是如此准确,或者叫做精确。此时,他是一名武者,从他那冷峻的眼神能读出他的疯狂武技。没错,他正在dota,和队友正在疯狂虐杀着。一场战斗结束,他立马打开人人,状态一条:刚刚和队友虐菜一盘,爽!

接着他打开人人桌面,熟练点开一个视频,那些雷人们发布的雷人视频要么是《xx哥惊人般的xx,速度围观》,要么是《我勒个去,这货怎么xxxxxx》,又或者是《诶,xxxx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真心伤不起》。他看得津津有味:好笑的地方,他配合地笑了;无聊的地方,他也配合地鄙视。之后他觉得不错,还会再看一遍,然后熟练地点上分享,并且加上评论:哈哈哈,真心搞笑喔。

他也不是不学习。有时,他会记得自己还是个学生,他暗想学生是要学习的啊,我是不是要去学习呢。于是,他跟着舍友一块儿去了自习室。他放下书包,拿出书纸笔铺好,华丽丽地在作业纸上写下一个大字:解。而然后,他的内心独白是:

第一分钟:我去,这题怎么这么难,还是往前面翻书预习下吧!

第六分钟:我勒个去,这课本怎么这么难,看不明白啊!受不了!

第十分钟:算了,还是看会儿手机,再过五分钟学习,劳逸结合,哈哈。

两小时后:手机再看五分钟,就五分钟。

又一小时后:明天我一定好好学习,一定会的。今天先回宿舍休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他的一天就是这样过去了。很多人的一天也这样过去了。

他高兴么?当然,他在dota杀敌时无比欢畅;他在看搞笑视频时无比轻松;他在玩手机时无比愉悦。但是,你会意识到,这仅仅是神经在传输兴奋信号,传输距离是从眼睛到大脑。仅此而已。

在大学这象牙塔里,轰动是如此简单,仅仅是一件小事就会引起一场波澜,越是“俗”的话题,吆喝的人越是多。网络工具上各种状态,我们秀自己的寂寞,秀自己的迷茫。我们中间很多不高兴的人,都是被自我放逐了:因为有人说大学是寂寞的,所以我要寂寞;因为有人说大学是迷茫的,所以我就要去迷茫。我们能很惊讶的发现,我们中很多人的大学生活都是在重复前人走过的路。从大一开始,大学生们在怀恋高中,接着,又开始懊恼失去的青春,对于自己失去的那些年追惜不已,回忆着当年萝莉正太的活泼,然后又开始发布着各种描述大学“迷茫”的日志历史在重演,这句真理的实践性是如此的精确。最后我们都是叹息着这就是大学,让人不高兴的大学啊。

大学的不高兴,究其原因是大学生价值观和幸福观的失败。我们从那十二年的煎熬中来到这梦想中的地方,却被现实的失落打到,或者说,应该是没有准备好在这片美丽的地方驰骋。都是那十二年养成的“习惯”的习惯:我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去学习。但是,我们踏入的地区,是一个需要知道我们为什么学习、去学习什么、怎么去学习的地方。我们在面对海量的信息流时,一种恐惧感油然。当说道一个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源自别人的看法。往往一个词汇挂在嘴边,我们却死活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不经意间却能脱口而出,感觉自己很厉害啊。此时此刻,很多人还不知道幸福观是什么含义,更不用说什么是价值观了。我们是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这些的,但是却被自己的“性情”所折服,放弃在这茫茫的数据流里面寻找真相。而后,我们在这数据流里面开始畏惧。

这畏惧感使我们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或者说,是使我们自动放弃了自我思考的能力。我们会自我安慰自己:大家都是这样,我何必着急,反正大学就是要迷茫的,不如将阿Q精神发扬光大。而没有思考的人,那只是躯壳,行尸走肉。所以,我们能看见大学里充斥的是各种跟风、随大流,重复着别人走过的路,一来有经验借鉴可以保险,二来不需要思考,能够掌控住。而当看到一群人因为某件事欢呼起来,我们第一反应不是他们为什么欢呼,而是跟着他们一起欢呼,引起一个有一个更高的欢呼。即使我们不知道别人为何而欢呼,我们却有充分的理由让自己跟着欢呼。这就是被畏惧所磨平的心智。

而我们恐惧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害怕选择,尤其是对跟自己切身相关的事物的选择时非常恐惧。就是因为,害怕选错。虽然,很多人都在高呼,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自己的前途自己掌握。但是,我们却“自认为”,因为年轻,因为见识短浅。所以在做选择时,我们更多的是犹豫再犹豫,而对于这种“犹豫”却是很心安理得。我们没有去思考,对于我们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自己要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前面说过,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所以,我们越来越害怕选错,害怕遭遇一招错全盘输的局面。同时,可笑的是,我们依然把自己放在自己假想的中心地区,对于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会考虑做错后的后果,害怕别人嘲笑的眼光或者言语。所以,我们胆怯了,所以我们踌躇了,所以我们不幸福了。

更加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没有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有价值,所以没有选择的去接受别人眼光中的价值,或者凭借自己条件反射的“价值”趋向选择追求的东西。看到有人乐器玩的好,自己也蠢蠢欲动想弄弄乐器;看到有人又拿奖学金了,自己也觉得应该好好学习去拿奖学金,所以放下乐器;过了一阵子,我们发现自己学习很吃力,觉得大学里应该高兴的才对,为什么跟自己过不去这么辛苦的学习呢,所以又开始沉迷在游戏当中。我们重复这拿起和放下,没想过坚持,所以时间被浪费,又没有得到好的成果。失落感又起来了,大学真的不幸福啊。而从一开始,我们没有想明白的是,对于我,怎么才高兴?没有幸福的标准,何来的幸福。我可以很肯定的说,有人读到价值观的时候,脑袋里的第一反应是,这价值观一定是假大空的话题,不看也罢。讽刺的是,人类的进步就是价值观体系的形成、建立和成熟,对于任意一个意识形态都是如此。

对于大学的不幸福,我描述的已经够多了,也是平时身边的现象而已。而我们最迫切的是如何打破这痛苦的怪圈。所以,我们急需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前者,我们可以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后者会让我们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尝到幸福的滋味。怎么才能建立呢,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方向,但是说到底,这价值观和幸福观必须是建立在充足的信息基础下。这就是要求我们放下心中的疑惑和急躁去找寻信息,而这途径就是去读书。看到这个“读书”的字眼,又有人嗤之以鼻了,说了半天还是回到了我们12年的煎熬中。我们要明白,这里的“读书”是真实客观意义下的读书。随便抱起一本书不叫读书,充其量算是阅读。简单说,我们知道需要了解什么,所以我们去读了书。而我们如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呢,那就是内心的好奇。同时读书是一件没有功利心的事情,我们只是在内心对于世界好奇的力量下驱动着阅读,而不是为了什么目的才去捧起,那样只会自我伤害。而这也许才是读书的客观含义吧。我们会发现,读书会使我们的智慧积淀,随着量变直到质变。那时,我们才会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大学学的是什么,幸福是什么,我们怎么才会高兴。虽然,大学里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自我逼迫着去不高兴,但是我坚信,找到自己幸福的方向,总会有一天大学会高兴起来。

扩展阅读:追寻大学的意义(大一新生的讲座)

追寻大学的意义

一个大一学生眼中的大学精神

(一)

特约撰稿人\/陈惟一(兰州大学08级)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应学校文史学社邀请,为其社团招新所做的宣讲讲座的

整理稿。)

大家好。今天我准备讲两个方面的话题:一,大学的精神;二,通识教育与知识谱系

的构建。

一,大学的精神

首先我们来谈谈大学的精神。说到大学的精神,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

大学。而说到什么是大学,就有必要搞清楚大学的起源。说到这我想到一个很搞笑的事,就是湖南大学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理由是他们的前身是北宋初年建立的岳麓书社确切地说是976年建立的,所以今天算来已经一千多年了。然后这种说法就引起了争议,网上有的人就说:如果这么说的话,那我们到周口店猿人遗址去找找看,没准能找到几处当年老猿人教小猿人如何打猎、制作工具的地方,那么我们就可以在那里建上一个周口店大学,向世界宣称我们拥有一个校史几十万年的大学了。

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我想大家要的原因可能是出于这样一个共同的认识:

并非所有传授知识、传授技能的地方都可以称作大学。的确是这样,如果每个传授知识技能的地方都能够称作大学的话,那么我想当今中国最大的大学一定是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我们现在大学不是都流行开分校么,国内的大学一看人家加州大学都办了十个分校了,一下都疯了,纷纷搞分校。但我想谁也没新东方分校规模办的大。但是我如果把新东方称作大学的话,大家一定不会同意。所以我想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大学。

1.中国没有大学传统

其实大学这个概念完全是舶来品。大学只起源于西方,确切地说,是欧洲。我们中国

从来就没有大学的传统、大学的概念。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不同意,他们会引用四书中的《大学》来反驳我。我也的确发现在当今媒体上关于大学的讨论中总是喜欢引用《大学》中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来说明我们中华文明的大学传统源远流长。在这里我要澄清一下:这完全是个错误的说法。我不知道那些频频引用这句话装作很有文化的媒体究竟有几个搞清楚了这句话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对国学有所了解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国学中有“大学”“小学”的划分。这个“小学”

不是我们小时候上的那个小学,而是指对古代语言文字学的传统称谓,包括音韵学(释音)、文字学(释形)、训诂学(释义)三个方面。而“大学”是与“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相对而言的,是指治国安邦的“大人之学”。而《大学》这本书开篇的第一句话,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儒家理想人格的三条纲领。“明德”是指最崇高的道德,而“明明德”也就是指要了解明白最高尚的道德。“亲民”并不是我们字面上理解的那种要求统治者装模作样地深入群众、那种我们每天晚上七点打开新闻联播都能看到的镜头里表现的那种意思。亲的繁体字是“”,这里是通“新”的意思,就是自己了解了至高的道德之后要感染周围的人,使他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而“止于至善”是指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后人要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里“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也是和广为人知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圣人八条目相契合的大概也就是上古时期的八荣八耻的意思。所以我们能看出来,这里的“大学”和我们今天所说的那种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压根就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里我想岔开去多说几句。为什么我说中国根本就没有大学的传统?因为我们从这里

也能够看出中国的文化人熟习典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行为更多的是指向功利性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有句古话叫“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大家可能也了解古时候科举并不是只考四书五经,科举是分文武科的,周星驰不是有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么。学文的十年寒窗苦,四书五经要背的滚瓜烂熟,学武的要练骑马射箭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些,而是因为练好了这些就可以投靠皇权获得世俗的利益,也就是功名利禄之类。

即使《大学》第一句没有提到这些,只是说“止于至善”,但我们知道孟子总提“内

圣外王”,“内圣”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外王”。孟子不是早就号称养了浩然之气成了圣人了么,为什么还是汲汲奔波于战国各割据政权之间呢?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中华文明由于形成于东南有海、西北有高山戈壁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内,过早地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其实这对文化的发展很不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过早的大一统政治体制的建立使我们的读书人早早就养成了依附于皇权的臭毛病,而学术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正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这是我们自古以来就缺少的。下面我们将在和西方文明的对比中发现为什么大学精神是西方独有的。

2.神学对西方大学精神的影响

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刚刚兴起的时候只有一个专业,大家知不

知道是什么专业?对,是神学。大学起初只不过是一个研究神学的机构。后来渐渐演变为同一行业人群培训后继者的行会联合体,最后慢慢发展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其实最初的研究神学的传统对后世大学精神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念一段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神学家、教育家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

念》中的一段话:“承认一个上帝,你就在你的知识科目中引入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事实,它迫近、也吸收其他每一个可以想象的事实。如果我们遗漏了那渗入每一种知识门类中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够研究任何知识门类的任何部分呢?如果你从神学就开始分割的话,那么你也将把整个世俗知识的体系打成碎片。”

这段话翻译的很糟糕,但我们大概能听出来该神学家的意思是上帝,确切地说是一种宗教精神是凌驾在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科目至上的。我当初第一次读这段话的时候很费解,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也很费解。我是没有宗教信仰的,相信在座的各位也和我一样。在我们这个缺乏宗教信仰的国家成长起来的人很难理解这种宗教精神的传统。后来我又反复读过好几次,渐渐有了些理解。我不敢说我的理解是对的,在这里我只是说说我的理解供大家参考一下。这里的“上帝”,我想并不一定理解成一个“神”,一个我们想象中的慈眉善目的白

胡子老头,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宗教上的存在,甚至可以理解成自然规律本身。他说这种存在“渗入每一种知识门类”,我想可以理解成每一门具体科学背后包含的终极真理,那种自然规律本身是超越了人的主观性的。也即是说:西方的大学是将一种形而上的对无限真理的渴求置于具体的学科研究之上。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我们自己的国学。国学中最重要的就是经学,经学是什么?

就是研究圣人之言的学问。而我们知道我们的“圣人之言”是可以随着后人的不断注疏而加以改变的。每一个人注六经,都有每一个人的注法。所以我们言无定言,自然法也无定法。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和我们今天讲座也没关系,我就不深入了。随着皇权的更迭,一切的圣人之言也都是可以修改的。我们总是号称“微言大义”,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很不好的传统。

而西方早期宗教观念虽然有一个比较迷信的趋向,但是它的标准放在人们所谓主观性

的范围之外,所以这个标准是永远达不到的。因此也是永存的。柏拉图的解释就是:“这是永远的最高目标。”

所以一对比就很清楚了,西方的大学传统究竟和我们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对于超然,

对于知识本身的敬畏。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对这一种传统有一句很精辟的解释:“大学是什么?大学就是无条

件追求真理的地方。”

3.对于知识本身的探索欲奠定大学精神的基础下面我想用几个例子进一步阐述这一种精神。有一个关于法拉第的故事,说法拉第发

现了电磁感应,演示给别人看,有位贵妇人说:这有什么用?法拉第反问道:刚生出来的小孩子有什么用?这里我想大家都清楚,法拉第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总是仅仅关注科学上的新发现究竟有什么用,最好埋首科学本身,因为孩子总会长大的,同样,科学理论的进步在后世总会引起技术上的革新。

这样的精神已经很值得急功近利的中国人学习了。但是我认为这样还不够,讨论并不

应该只到这里为止。我想举个自己身边的例子:我高中时的一次语文课,班上正讨论科学和终极真理的相关问题。记得当时我问某位物理奥赛拿了保送资格的哥们:你喜欢物理吗?他一脸诚恳地说很喜欢。我说如果你根本不知道你所学的东西会有什么用,你还会去钻研它吗?他说会的,因为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当下的理论研究成果会对后世的技术革新带来怎样巨大的影响。这话很好,技术从科学理论的转化需要一个漫长的滞后期,科学史上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例子可以说明前世的某个不起眼的理论发现对后世的科技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这时候,我又问了一个问题:现在我是上帝,我告诉你,你现在所学习的东西,在后世根本没有任何用,注意是任何“用处”,你今后从事的学习研究只能使理论更加完美一点而已,那么,你还会去学习物理吗?他想了想,说:不会了。

其实这哥们比起那些只是因为学科竞赛获奖可以保送进大学便投身于自己并不真心

热爱的竞赛活动的那些同学精神境界高多了。不过在我不近情理的追问下,他的回答也的确能反映出中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学习的精神追求方面的倾向性。

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一个物理学家临死时说:“我就要死了,带上两道难题去问上

帝。”这个人就是海森堡,这两道难题就是相对论和湍流。王小波在杂文《智慧与国学》里引用过这个故事。我每次读到这个情节,心里都会颤动一下。我想上帝就像习题册后面的标准答案,他那里肯定有解,不过这部分内容只有死后才可翻阅。许多科学家就是想在翻答案之前把题给做出来,好在死后向上帝夸耀:看,你难不倒我。海森堡解题能力超一流,但还是有两道打星号的附加题没能及时搞定。不过不要紧,人家笑呵呵地准备看答案去了。就像王小波说的,“在天堂里享受永生的快乐他还嫌不够,还要在那里讨论物理!”这就是大师的境界,这就是一片无条件追求真理的赤子之心。

海森堡临死前绝对不可能只是惦记着那两个难题对后世科技进步的阻碍,都快挂了,

管甚身后之事?当然,追求经世济用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也是很崇高的目的。可是这在探索的第一动力上,我们毕竟还是和西方有了差别,缺少那一种纯粹的孩童般的对宇宙本身的好奇和探索欲,可能就是我们在基础科学方面一直赶不上西方的原因。

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写过一篇充满人文情怀的科幻小说《朝闻道》,写的是一个外星人

来到地球,告诉地球上的科学家们说地球科学的发展已经要威胁到整个宇宙文明安全地存在了,他们作为高等文明有必要维护整个宇宙的安全,于是他们决定锁死地球文明的科学研究。但是他说可以告诉那些具有探索精神的科学家每个人研究领域中的终极奥秘,包括物理上著名的大统一理论,条件是那些科学家必须在了解之后立即赴死。于是地球上最一流的科学家不顾国家的劝阻,亲人的挽留,纷纷报名赴死。这就凸显了小说标题的含义:朝闻道,夕死可矣。

其实并不独西方的学人有这样的精神,中国文人身上又是同样有这种追求知识本身的

纯粹。学贯中西的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临死前说过:“西方的大经大典,我算是都读过了。”说完就含笑溘然长逝当然后半句是我想象的。不知道大家听了这话什么感觉,反正我觉得,这就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4.中国高等学校职业化的现实

下面我们从大师的牛逼境界中回到现实,就会悲哀地发现,我们的大学正在可耻地沦

为职业培训机构。我也知道,大学的任务不单单是追求纯粹的真理,还有一个就是为了学生的终身职业做准备。现实情况是,并不是每一个上大学的学生都准备投身学术的。但是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怀抱两种不同目标的人群分在两个不同的教育机构里呢?问题出在哪里?正是有太多的培养职业人才的“学院”一窝蜂似的升级为“大学”,所以才造成了今天“大学”职业学院化的现实。

九九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根本就是一个败笔。大学不是职业培训学校,大学要那么多人

干什么?在这里我丝毫没有贬低职业学校的意思,相反,中国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抓紧扩大职业学校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对规模比例。大学教育根本就不应该是面向就业市场的培训场所,结果有那么多本该进入职业学校的适龄人口进入了大学。我再说一遍,我丝毫没有瞧不起职业学校的意思。没看现在就业市场上那么多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和大学生需求的饱和两者间的强烈对比吗?我希望大家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人是想进大学来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的呢?有多少人是想在学术研究学术探索方面有所建树的呢?又有多少人只是想混个大学文凭好找工作的呢?又有多少人是在大学阶段汲汲于考各种证书好为将来找工作增添砝码的呢?对于这些人我没有批评的意思,社会的各行各业需要你们,国家建设离不开你们,但你们不应该到大学来。大学不是干这些事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有多少大学毕业生在抱怨大学四年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还有很多论调比如“四年青春,我被大学上了”之类的。这不是你们的错,这是体制的错。你们来错地方了。我们民族心理中好大喜功的毛病在这里有一个集中的体现。“大学”一定就比“学院”

高级吗?根本不是。这是两个培养不同人才的地方,我们却偏偏将其混同。可悲的是,我们却还以为这是一条高等教育改革的康庄大道。

5.对于基础教育产业化的批评

这里我顺便批评一下近年来的教育产业化。在中国一个很严峻的现实就是,我们的人

口基数庞大,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于是教育并不仅仅是教育,教育还担负着很沉重的社会任务。直到今天,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之间的壁垒还是很坚固的。比如说,富人的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好的教育背景加上他们的家庭背景进入社会更加容易成功,而穷人的孩子正好相反。并且由于掌权的都是既得利益阶层,社会资源再分配、政体改革这些调节阶级对立现状的措施更加不容易得到实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观察历代王朝的覆灭,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背景就是上下两个阶级之间严重缺乏人口流通,从而导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穷人们自己吃苦受累不要紧,但是连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不造反还干什么?

这时候教育就是沟通两个阶级、打破阶级壁垒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

段。当然说打破也是夸张了,顶多是在密不透风的壁垒上开了一个可供人员流通的小口子。比如古时候的科举制度,比如今天的高考。高考并不仅仅是一个帮助高校选拔人才的手段,同时他还是一个缓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我是江苏南京人,我在家乡对于高考的压力感觉还不深刻,因为我们那儿并不怎么流行复读。可是进了大学我才知道,在河南、山东一些人口大省,复读真是蔚然成风,一般复读个两三年都没人惊讶。甚至有复读十几年的。我们宿舍四个人,除了我都复读过一年,除了我都是非独生子。每个家庭巨大的人口压力加上巨大的社会现实压力大部分是安身立命的就业压力,归根结底还是人口压力,使得每个人在高考面前都背负了沉重的精神负担。而我们的社会并没有提供给我们更多阶级流通的机会,于是我们只能选择在高考面前一年一年地徘徊。

而教育产业化,正是将这一个仅有的阶级沟通的桥梁击打得摇摇欲坠。有人不同意:

人家国外不是早就搞了教育产业化了么?但是我请你们看看,人家是高等教育产业化,我们是什么?我们是基础教育产业化!我们许多公办的学校,用着得天独厚的公共资源,花着不分贫富的纳税人共同支付的税款,却搞起了民办教育的“大好产业”。我初中就是在一个打着“公有民办”的学校上的学,每学期都要多交几千学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费竟然比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学费还贵。有人说:你上纯粹的公办学校不就完了么?但要知道,任何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就意味着优胜劣汰。民办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搞民办,有钱有资源,于是,优秀的师资、优秀的硬件设备都向那里流动,造成交得起钱的上层阶级的学生由于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更容易有升学的可能。交不起学费的寒门学生,只能利用相对较差的资源。最后的结果我想不用我再多加描述了吧。所以教育产业化,尤其是利用公共资源的教育产业化的结果就是:花穷人的钱,为富人办学校。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劫贫济富!世间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而且学过初等经济学的都知道,教育这一产业是具有外部性的。也就是说,教育水平

的提升带动国民素质的提升,那么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是递减的。而那些从交易成本递减中得到利益的绝大部分部门,却并没有为教育产业建设付费。由于市场对具有外部性的公共品供求的调节是不充分的,所以政府一定要利用公共权力介入教育资源的调节。无论在哪个国家,基础教育产业化我认为都是一个荒诞的选择。

6.高等教育职业化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局限下面回到我们的话题。其实高等教育功利化并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那种由于改革开放

带来的全民犬儒化效应。这和新政权建国后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几乎在每个高校聚集的城市,都有一所文理科突出的大学和一所工科强势的大学。比如说北京的北大和清华,比如说上海的复旦和交大,比如说南京的南大和东南,比如说武汉的武大和和华科。大家不会认为这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吧?实际上这是建国后50年代初院系调整的结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搜索关于52年院系调整的相关信息,我在这儿就不对详细过程加以赘述了。

建国后高校院系调整的一个总思路就是,将原本文理工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人

为地重新排列组合,分别构造出以文理科基础科学为主导的大学和以工学、农学、医学等应用型学科为主导的大学。为什么要这样?我们遍观整个世界的高等教育史就会发现,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文理科基础学科都不是很发达,政府更多的精力都是投入到工程学科的发展中去。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基础科学的研究需要长期大量的人才、经费投入,而且投入产出的周期非常长。这样的负担是急于发展的相对落后国家难以承担的。而工科人才的培养无论从经费、时限来说都相对经济,况且我们建国后百废待兴的社会局面也迫切需要大量的工程科学人才。所以很自然地,我们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可避免地产生计划教育,计划教育也就导致了政府人为阉割大学的情况。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我们教育理念的问题。我们过去的体制根本就没有把教育看作是

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严肃过程,而是在计划体制下将每一个个体看作成为有待加工的没有生命的零件。大学也并不是一个培养完善人格的具有崇高使命的教育场所,而只是一个负责为社会建设制造职业机器的零件加工厂。学生被送进大学,接受三两年技能培训,然后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一样被送入社会安装在整个庞大计划体制早就给他分配好的位置上。在这个可怕的过程中,人就和机器没什么两样。

我们早先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且不说这句话反映了社会思潮中对

于不能对生产力造成直接影响的人文学科怎样的忽视,单说数理化,难道说的真是要学子一直钻研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基础学科吗?显然不是的。学好这些学科不过是为了将来成为紧缺的工程技术人才打底子,然后期望被体制安排到社会中成为一个零件,仅此而已。

今天我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方向。虽然社会发展程度大幅提升了,但是我们的社会主流

择业观又向着经济、金融、管理、法律这些应用型学科顶礼膜拜。因为这些专业在我们的概念中就代表着财富,就代表着成功。看看我们每年高考各省市状元的专业选择,有几个选择文史哲或者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的?当一个国家最优秀的头脑我们姑且认为高考筛选出的算是最优秀的头脑都不愿意去钻研那些基础学科的时候,我们的民族在学术发展上还有什么希望?

我这样说可能偏激了一些。个人的自由选择始终应是我们坚持的原则。但我只是想提

醒大家为什么我们的如此长时间大规模地忽视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出了社会发展水平外,我想更多地还是由于我之前讲的观点:我们缺乏对知识本身的渴求与探究欲望,我们的民族缺乏无条件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

7.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恢复大学精神

国力上来了,我们就嘈嘈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熊培云说得好:“若真有抱负建好

中国大学,不必到哈佛、牛津去取经,只要买张去昆明的火车票,到西南联大的旧址上走一走,想一想,答案就会有了。”在抗战时期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只有八年校史的西南联大却培养出了数不清的大师级学者,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想没想过这究竟是为什么?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西南联大在那么困难的环境中,能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培养出那么多人才的时候,当年的西南联大学生、中科院院士邹承鲁只回答了两个字:自由。是的,自由。我想当初西南联大校址不选在国民党的后方重镇重庆或是成都,而是选在天高皇帝远的昆明,这里面或许包含了校方躲避党派干涉的苦心。当然自由并不仅仅指避免党化教育的自由,还在于学习气氛的自由。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何兆武先生在他的口述自传《上学记》里回忆了他在联大读书时学校里的自由风气和那些大师学者的人文风骨。我给大家读两段:

“旧社会没有标准教科书,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各个老师教的不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觉得这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讲,至少比死盯着一个角度要好得多。“转益多师是吾师”,学术上独尊一家,其会的都一棍子打死,那就太简单化了。人类的文化也是这样,什么都绝对化、纯粹化总是很危险的。

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蹿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

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

何兆武在联大先后读过土木、历史、中文、外文四个专业。这在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

看来是不可想象的。相似的还有国学大师陈寅恪,人家是留学,陈寅恪当年却是“游学”。那时陈寅恪游学西方二十三年,“奔走东西洋数万里”,足迹所至有日本、德国、美国、法国、瑞士等国,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士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但未曾获得一个学位。他每次在一个学校学习,待到快要拿文凭的时候就走人,文凭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已。陈寅恪并不是向我们今天有的留学生似的在外面只是混吃混喝混文凭,他在游学期间学习并掌握了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言。大师为什么是大师?不是为了文凭而求知,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记得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想去听哲学院的课,于是我就去哲学院的院办想搞一份课表。

而值班的女老师竟然如临大敌似的对我说:“你是哪个院的?你不是我们院的学生为什么要听我们院的课?”这是什么混账话?一个大学里的工作人员竟然就这个思想水平,我真替她感到丢脸。我想这个问题,不单单是我自己学校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也牵涉到我接下来将要讨论的话题:通识教育与个人知识谱系的构建。

好,这个话题嗦嗦讲的实在有些冗长了。总之一句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恢

复大学精神。

二,通识教育与知识谱系的构建

下面我们来谈谈第二个话题。我准备讲一讲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实践通识教育最主

要的方法读书、以及关于读书方法的相关问题。

1.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在中国教育环境下对于通识教育的忽视由来已久。梁思成在1948年的时候在清华大

学就做过一个演讲,题目叫《半个人的时代》,谈的是文理分家导致人思维模式的片面化的问题,他提倡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在演讲中他指出,高校文理分科必然会使中国人变成畸形人,或者是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思想的空心人,或者是空有人文思想而没有现实技术的边缘人,,半个人的时代不是社会的进步,这样的知识分子要担负起中国人进步的使命是不可能的。他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愈发地振聋发聩。

我之前说了,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因,建国后的高等教育更多地是功

利性的指向。按照通识教育的路径培养人才,教育成本的投入会成倍地增加,人力资源投入产出的周期会无限延长,这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新政权所无法担负的。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教育程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脑力劳动的奴隶制。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于健全人格的培养远甚于职业机器的塑造。

这样的思想爱因斯坦早就提出过了。他在《论教育》一文中这样说:“用专业知识教

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我们的教育过早地把人分成两个种类:文科生和理科生。我们每个人都习惯于将自己

安置在某个阵营之中,然后安于自己的思维被体制固化的荒谬现实而不知道改变。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强调文理科学生不同思维模式的笑话一样的文字,居然还有很多人津津乐道于这样的状况,并炫耀自己某种思维发达另一种思维残废。每个人大脑都应该是完整的体系,既应该具备理性的逻辑思考能力也应该具备感性思维。可悲的是现在许多人的大脑都缺半边,更可悲的是许多人还认为这样的状态是正常的状态。

我们的教育流水线制造了这么多年的残废品,是时候改变可悲的现状了。随着社会发

展水平的提升,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如何培养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和谐的“人”这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上。其实这本是基础教育阶段应该解决的问题。可是由于我们国家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

在中小学里,大家更多的精力花在怎样应付考试、怎样努力升学这样一个个体争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所以我想对你们这些已经进入大学的同学们说:对于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中学里你们没有来得及培养,那么,进入大学以后你们一定要学会自我培养。自我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识教育。

2.通识教育的起源与目的

首先对于通识教育许多人有着肤浅的认识。他们觉得理科生读两本小说,文科生记诵几个科学名词就叫做通识教育了。这样的认识我除了评价“toosimpletoonaive”没别的好说的。我们提倡通识教育,目的绝不是为了在吹牛逼时增加一点谈资,而是为了构建个人完整的知识谱系。为什么要构建完整的知识谱系?是为了掌握不同的思维方法,了解各学科的知识构建逻辑,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学习自己的专业,更重要地是成为一个健全、和谐的“人”。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高标准严要求?有的人混混日子大学四年不也毕业

了吗?我想说的是,我今天的这番话都是说给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想在大学里面身体力行地实践德里达“无条件地追求真理”的同学听的。如果你认为没必要,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度过大学的方式。我的话仅供你参考。

谈了半天通识教育,我们都没有谈及通识教育的起源这个问题。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论述过通识教育的理念。大哲学家认为通识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古希腊公民的通识教育包括五个方面:文学、音乐、数学、艺术以及哲学。这里我们要考虑到古希腊城邦政治的体制背景,他们在人类文明中较早实现了民主制。希腊人是要作为公民参与整个城邦的政治生活的。所以他们的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个体成长成为合格的具有民主意识可以参政的“公民”。简而言之,他们的教育是培养公民的教育。

3.我们的教育是培养顺民的教育

这里我又要岔开来说几句了。我们的教育,纯粹是培养顺民的教育。用语文教育为例。

大家觉不觉得奇怪,中学学的那些科目里,“数学”“化学”乃至“历史”“政治”(且不管中学里学的那些垃圾能否能称为政治学)除了是中学中的一门课程外,它们都还是一门学科;但是只要提到“语文”,我们就反应过来那是中小学里的那个“语文”,它不是一个学科,离开了中小学教育它就不再存在了。

为什么呢?其实“语文”并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两门:“语”和“文”。“语”就是

“语言”,“文”就是“文学”。我们的基础教育里把两样虽有联系但功用却大不相同的课程混合在了一起,而且长期以文学的教学压制了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功用是什么?是明白、透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运用语言,应该首先具备正确、合乎逻辑地表达思想的能力,然后才谈得上文学性的运用语言文字。而且我认为文学性地表达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我们可以要求每个人都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培养每个人都能创作文学作品呢?但是,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合乎逻辑地说理,这是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反观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文学性的写作培养偷偷替换了说理能力的培养。有时候我真

感觉,像我这样的人在我们的作文考试中竟然拿不到高分,不是我的耻辱,是我们考试形式的耻辱。我们的作文,大多是要求你写一些风花雪月的泛滥着不切实际的文学性的文字,而不是思路缜密的思辨性文字。就是最最需要说理的议论文上,我们也不去学习如何符合逻辑地推导结论,而是花更多的注意力去“编造名人小故事”作为论据。并且临考时老师都会提醒你:最好不要写议论文,最好写记叙文。为什么?因为我们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实在是一塌糊涂!但是我们都知道,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中,无论什么专业,应用最广泛也最重要的就是议论文的写作能力,确切地说是议论文写作背后严密的逻辑思辨能力。而除了文字工作者,我们大部分人不会有多少机会写作记叙文除了写些小情小调的日记性文字,而且,那样的文字,水平高低并没有多大关系。

我这么说可能有些空洞。我举几个法国高考的作文题大家对比一下可能对我说的有更

深刻的认识: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

3.什么是公众舆论能够承受的真理?

4.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5.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6.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

不知道大家听了这些题目之后有什么感想。反正我是觉得,如果让我们的学生来考这

些哲学意味很强的题目,不用说表达自己的看法了,恐怕弄懂这些题目在说什么都很困难。我认为,如果我们的试题渐渐往这个形式靠拢的话,就会迫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那些经典的人文典籍,从而提高人文素养、普遍提升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比如说,要想回答是否“所有的权利都伴随以暴力”,洛克的《政府论》不能不读吧?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不能不读吧?以试题为导向,是促使学生阅读课外作品并提升综合素养的最便捷方式。用这样的阅读体验加上自身对相关问题的思考,难道不比死记硬背一些无病呻吟的“哲理散句”、模仿一些杂乱无章且不知所云的“满分作文”更加有利于整个一代人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吗?

但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为什么不以这样的思路去施行教育改革?难道是我们学生

的水平不够吗?放屁,水平不都是在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么?难道是教育资源紧张吗?扯淡,把那些印着大坨大坨应试垃圾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习题集换成印着人文经典的书本发给学生不就解决了么?但是为什么不呢?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当局惧怕培养出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论断:“没有某某某,就没有新中国”,或者说,“只有某某某,

才能救中国”。我不是想说这样的结论一定是错的,在这里我不想讨论这些结论的正误,有兴趣我们可以私下交流。我只是想说:为什么没有某某某就没有新中国只有某某某才能救中国?能否拿出合乎逻辑的论证过程出来?没有,根本没有,所以我们的教育只能以死记硬背为本体,以玩弄文字玄虚为作文宗旨,但是就是不让你拥有理性、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再说一遍:我们进入大学了,一定要学会自我教育。

而且由于理性论证能力的缺乏,我们没有认识到科学作为一个整体,它作为一个思想

工具的完备性,所以正如我上面说过的,我们缺乏对科学,对知识本身的尊重。即使是我们这些进入大学的同学,由于我们接受知识时大部分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而不是通过缜密的逻辑过程,所以即使我们将来以脑力劳动知识劳动为营生,我们也难以理解王小波为什么说“科学是这个平凡的尘世上罕见的东西”“它总是逻辑完备,无懈可击”。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文革中本具备应理性的广大学生却成为了悲剧中作恶的主角,以及今天中国社会的反智主义思潮其中竟然还是以大学生为主。(点击此处可参见拙作《谁有资格评判韩国教授的研究成果?兼谈中国当代的反智主义》)

4.读书通识教育自我培养的重要手段

好。扯得有点远,回来说我们的知识谱系的构建。刚才说了构建知识谱系、成为思维

完整的人的重要性。下面我想和大家聊聊如何构建完整的知识谱系。即使进了大学,我们所面临的教育条件还是收到了相当的限制。比如,我们国家的互联网经常出现某些网站诡异地不能访问的情况当然我不是说黄色网站;我们的大学教育里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党化教育的痕迹,陈寅恪几十年前提出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治学条件至今还只是一个梦想。在外部教育条件还受着种种限制的当今中国,我们进行自我培养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读书。没错,读书。

有人会问:怎么进了大学还谈读书啊,我们都读了十几年的书了。我想说的是:你们

读了十几年的东西,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文字垃圾而已。这样将可能有些偏激,但是你们能理解我在说什么。我希望大家经历了应试教育的洗礼,或者说应试教育的摧残以后,九死一生地进入了大学,一定要读一些真正的书,真正启迪思想、震撼灵魂的书。否则,你今后怎么好意思对别人说:我是一个大学生、我是一个读书人?!

我知道,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是相当丰富的。有的人整天在网吧里打游戏,有的

人整天窝在宿舍里看电影、电视剧,美剧一季一季地下载了来看。还有的同学尤其是女生,晚上一看没课么,也不上自习,三五成群地出去逛街买衣服。我不是批评这些活动,这些活动闲暇时调剂调剂心情是完全合理的。只是我认为,大学里面,更重要的课余活动应该是读书。为什么?因为读书只能在大学读,或者说,只有大学才能提供最便利最舒适的条件让你纵情读书。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打游戏啊看电影啊看电视剧啊逛街啊谈恋爱啊这些活动将来毕

业了工作了都可以照干不误,这些都属于娱乐活动,不需要多少脑力的投入。但是你认为等你将来进入了社会,工作之后,面对全新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每天还有多少时间花在读书上面呢?那时候工作中的脑力耗费就相当多了,下班之后还不赶紧打游戏看电影逛街放松放松,而且你由于错失了在大学中培养读书兴趣的良好机会,你只望你回家后还能捧起书本吗?那时候恐怕想抽出时间学习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己充充电都要辛苦地挤时间了。

而在大学里面,每天除了上课就没有什么任务了有的垃圾课还没什么上头,生活

花费都是家长供着,每天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饱览人类思想的精华。要知道,许多走进职场的人最嫉妒的就是大学生用有那么多的时间资源。而这么多的时间如果仅仅用来从事娱乐活动,你自己觉得浪不浪费?并且我还要像个碎嘴老太一样地说一句:你家人一年几千块钱地把你千里迢迢地送进大学,是让你干什么来的?是让你整天娱乐的吗?

而且我想说,有些业余爱好还是不去培养的好。比如有些同学原先不会打游戏,但是

上了大学看人家都打,自己也去学,结果就沉迷在里面了。我自己就不怎么会打游戏,玩魔兽调了无敌密码竟然也干不死敌人因为我不会放魔法,只晓得物理攻击。水平可以说相当的烂。而我并不是没碰过电脑,我小学家里就买电脑了,我刚玩红警的时候还是DOS状态下的。只是我一直不想学打游戏,我总是觉得要么就不玩游戏,要玩就起码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就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我觉得这些精力不如投放在别的地方对自己素质的提高更有好处。我并不是说我的这种态度就正确,我只是说出来提供给大家参考参考。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时间是我们每个都掌握的资源,并且它是有限的,花在这个方面的

时间资源就算耗费了,就再也不能把同样的时间资源花在另一个方面了。这也就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的概念。而我们要使自己的时间资源效用最大化,就必须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每个人对于效用最大化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自己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二,为了效用最大化,时间资源究竟如何分配?

无论怎样,我们在使用时间的时候都一定要慎重,因为时间可以算是我们大学生手中唯一重要的资源了。所以我才说,有些业余爱好还是不去培养的好。

而且我认为读书的乐趣完全可以替代那些娱乐活动的乐趣。我高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在

他的一片文章《读书真的那么重要吗》里引用过英国作家伍尔夫讲过的一个故事:末日审判之时,那些建功立业的各路英雄都在接受天主的赏赐当天主看见一个书生腋下夹着书静静地从他面前走过时,便对身旁的人不无羡慕地说:“噢,这个人在人间已经热爱过读书,就不必再领受其他的赏赐了。”折腰如果是我们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看来,完全就疯了:我现在读书就是为了换取将来工作后能够得到的各种现实的利益,结果你竟然什么也不给我!其实他们不知道,热爱读书,正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好的礼物。

我不是为了装崇高,如果末日审判的时候我面对上帝,我就可以平静地对他说:我不

用领受什么赏赐了,我在人间已经享受过读书的乐趣了。我是真的这么想的。漫画家涂老鸦在他的性教育漫画里说他青春期的时候每次看到什么某某小孩车祸身亡的消息时就想:他们连那事也没做过就死了,白白来这世间一遭。于是他日后愈发地小心翼翼注意交通安全。有时我就会问自己:如果我现在立刻就死去,我会不会遗憾呢?大部分时候我都能心情坦荡地对自己说:“不,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维特根斯坦对此句亦有贡献)但是唯一有点遗憾的就是我不能像钱钟书那样牛逼烘烘地说:西方的大经大典,我算是都读过了别说西方的大经大典了,我连东方的大经大典都没读过几本。所以我觉得和读书比起来,其他什么事真的是微不足道的,我临死大概也只会牵挂我还有哪些好书可以读。不过想想看,那事没干过就死了的确还真挺遗憾的,所以还是先别死的好。

5.成为又博又精的人才是完全可能的

好,读书的乐趣就讲到这里。我们讲了半天构建知识谱系,但许多同学可能会对这个

具体的定义有些疑问。你总说构建知识谱系,那到底标准是什么呢?我说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但是有些底线。比如说,人文社会科学中,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我们都要有所涉猎吧,自然科学中,对于一些学文科的同学我们不要求掌握繁杂的数学工具,但是一些主要的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发展史我们要有所了解吧?比如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史就很有代表性,我觉得不分文理都应该有所掌握。这些知识都应该是形成一个人底蕴的基本结构。并且注意,我们阅读相关书籍并不是为了掌握几个相关名词然后出去装逼,而是为了了解各学科的思维方式,借以帮助自己思考能力的提升。

有的同学问:我也很想把博览群书,但是我们还有专业课要学习啊,不能不学专业课

专门去遍览群书吧,那样毕业都是个问题啊。还有的同学问:如果我们样样都读的话,成了一个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精的人怎么办?并不是人人都要成为陈寅恪钱钟书那样的大宗师的啊。只是博而不专的话,将来进入社会都是问题啊。我觉得,这些问题完全不存在。你想想看,在大学的日常生活里,难道你每天除了吃

饭睡觉上课都在学习专业知识吗?难道你每天都是一门心思扑在专业课本上的吗?首先我不排除有这样的学习狂人。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人的课余时间花在专业课学习上的大概连百分之五十也不到。甚至我保守估计说了百分之五十都会让好多人脸红。这个每个人扪心自问一下就可以了。你有那么多的空闲,把那些打游戏看电影等等的娱乐活动时间稍微匀一点出来,花在读书上,难道这是什么做不到的事吗?

而且我想对大家说:我请你们千万不要太小看自己了!我们的教育也总是有意无意的

给人以误导,仿佛我们只能在“样样都懂”和“精通一样”之间做一个二选一的选择似的。完全错误!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完全有能力成为“博”且“精”的人才。只要你肯去做,只要你肯相信自己。而不是整天把时间耗费在感叹大学生活的无聊、整日无所事事的虚度光阴上面,或者重复去从事一些毫无意义的活动。

6.循序渐进关于读书的方法问题

好。这个问题也不是问题。下面我就想谈谈读书究竟应当怎样读这个问题。首先我们

必须正确衡量自己读书的欲望和能力。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有一个室友,在我的影响下,他对政治理论也渐渐地感兴趣了或许是他本身就有兴趣,只是我时不时地和他讨论这方面问题激发了他阅读的欲望,具体怎样我们不去管它。然后他就冲到图书馆借回了一本书,拿到我面前宣称要开始仔细钻研。我一看题目吓了一跳:《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我说这么专业性的著作,你能读懂吗?他说我不管,反正我每天硬着头皮也要读十页,不相信这学期读不完。我觉得这家伙的读书劲头我们是应该鼓励的,毕竟他知道读书的重要并且准备拓展自

己的精神广度。但是我觉得他这种“硬着头皮每天读十页”的方法我们不应提倡。他这就属于没有正确地衡量自己的读书能力与读书欲望。

我曾经也有这样的阶段,当年看《时间简史》,除了前面一两章之外,其他的内容说

的什么我完全是一头雾水。但是我坚持花了一个寒假把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啃完了,因为这本书封底的一句话始终激励着我:“阅读霍金,懂与不懂都是收获。”但是随着我阅读经验值得增长,我终于领悟到了,如果“懂与不懂都是收获”这句话不是商家做商业宣传的一个策略的话,那么它完全就是一句屁话。懂,是收获不错。不懂,一头雾水,什么也没明白,它怎么也是收获呢?一头雾水的阅读的阅读,除了满足你“我在阅读大师名著”的虚幻的虚荣心之外,对你没有任何帮助。并且你耗费了时间,我们刚才说了,每个人的时间资源是最宝贵的。你为什么不花同样的时间去阅读你能明白的文字呢?等你公里到了,再去啃艰涩的文字,对于你个人的效用不是更大吗?难道今后当别人提起某某作品,你轻飘飘地来一句“噢,这书我读过”,然后别人投来的崇拜眼神,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再说一遍,我们读书是为了自己思考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为了装逼。

所以我认为恰当的读书方法应该是循序渐进。什么叫循序渐进?我认为面对一个完全

没有知识积淀的领域,我们应该从阅读零散之文入手。这些零散之文包括某一领域著名学者的博客文章、针对学科领域的讲座文字稿等等。比如说你想对经济学有所了解,但你对经济学有没有任何了解,那么你最好先阅读一些专家学者谈论经济学相关问题的千字左右的文章,比如许多著名经济学者的博客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阅读那些文章的过程中,你会对这个领域产生初步的了解,学科结构、基本术语都会有个渐渐积累的过程。而且这些文章大多是专家学者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型写作,所以接受起来相应地没有多少门槛。同时在阅读这些零散之文的时候,你会对相关领域的名家巨著有个耳濡目染的熟悉过

程。比如阅读经济学小文章,你总是发现不同的作者反复提起亚当斯密,或者总是引用《国富论》,那么你就会对相关大师的学术观点和相关经典的大致内容有所了解。等你阅读了几百篇零散文章之后再去抱着《国富论》细细钻研,效果绝对比你什么都不懂一上来就“硬着头皮一天十页”的效果要好得多。

7.理清进入学科的途径

在一个领域细细钻研时不要忘了理清自己要经过的途径。还是以经济学为例,初学者

可以阅读曼昆或萨缪尔森的教科书,然后有了了接再去看中级宏微观的书,比如范里安的或者曼昆的教科书。等你读到一定程度可能觉得数学知识的缺乏,然后你就可以看一看数理经济学的书,比如蒋中一的那本《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或者学点数学工具,再反过头来看更高级的教科书,或者直接去阅读那些经济学名著。这些书我大部分也没有读过,但是我知道我要想深入经济学必须通过哪些路径,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是持续不断的时间投入了,而不会再迷茫我究竟应该怎样入手啊倒底读哪本书啊,在无谓的地方浪费时间。

再比如中国古典文学,我认为对初入门者比较适合的途径是先读读元杂剧。首先因为

元杂剧有故事情节,总比你一上来就唐诗三百首能够读得下去。如果一上来就零零散散的诗词,比较容易消磨读书的欲望。再一个杂剧里面的辞句都比较凝练,也是经过作者精雕细琢的,比读明清小说更能培养你对汉语的感觉。而且明清小说比如三言二拍之类的我们都知道比较黄,不宜提倡当然如果你听了我的花回去赶紧找本今古传奇研究,然后对古典文学兴趣大增我也没意见。杂剧中好多唱词是化用了前人诗词,看多了再去追本溯源阅读唐诗宋词我觉得效果更好。然后诗词读多了有好多典故出自楚辞汉赋或是先秦散文,再这样一层层追本溯源,我想你对古典文学的知识谱系就这样构建出来了。8.别忘了,你是一个知识分子

好,我讲的已经够多了。在讲座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想对大家说:大家一定要先把自己看做一个大学生,看做一个知识分子。因为只有你自己首先将自己看做一个知识分子,你才能在大学中自觉不自觉地以知识分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读书,努力思考,这是社会赋予知识分子的使命。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你才不会自甘堕落。当你整日整日地泡网吧、打游戏、感叹大学生活空虚无聊的时候,请你告诉自己:我是一个知识分子。

这是我曾经在文章中写过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总理都说,我们这个民族要有几个抬头仰望星空的人,未来才会有希望。我希望

不管是哪里的大学生,只要你自诩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大学生,自认为是一个未来的知识分子,我认为你们不应该太妄自菲薄了,你们要高傲一点,你们要不讳言地做一个精神贵族,因为你们是大学生,是知识分子,不管你们学的是什么,不管你们将来做些什么工作。承担一个民族仰望星空的任务的人们,就应该有那种不与培为类的自觉意识。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应该去想一些超脱了你生活的东西,那些遥远的,深邃的,璀璨的东西。这不是故作姿态,这不是装逼。俗人永远会以装逼等词汇来打击你嘲笑你,因为有些东西他们不懂,有些境界他们没有企及,仅此而已。”

最后祝愿大家尽情享受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生活!谢谢大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大学,不高兴 大一新生的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大学,不高兴 大一新生的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学,不高兴 大一新生的心得体会》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9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