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范本

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范本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6:59:36 | 移动端: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范本

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范本

秦皇岛石门寨野外实习报告

一.序言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拓宽同学的知识面,丰富同学野外实习经历,增强同学自我探索的精神,我们城规教研室为我们争取到了外出实习考察的机会。11月7日我们开始了为期六天的实习。在我系主任康国定教授,周秀慧,杨莉老师和杨宏伟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向实习地点进发了。

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秦皇岛,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公路以秦皇岛市为中心,四通八达。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秦皇岛港可同我国沿海各港和世界各地。秦皇岛经济以水产业跟工业为主,工业生产以建材,轻工,食品桥梁为主体,其优越的自然资源及地理位置对该市进一步开放,搞好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的实习任务十分明确,主要有:

1通过地貌野外实习了解和掌握地貌形态的测量与描述,地貌物质结构的观测与描述,地貌成因的类型以及地貌的相对年龄。2地质方面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掌握不同地质作用,岩层的产状,以及各种岩石的产状。3通过水文野外实习观察河流水文和海洋水文,观察了解其中相关的自然地理要素。经过老师的知道和同学们的努力探索本次考察实习较圆满的成功了,我们从更广,更深,更新的角度全面的学习了一些自然地理的知识。

二.综述

地质方面,本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又因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的过渡带以及燕山山脉由东西转转向北东向的肘状部位,应力比较集中,故新、老构造均比较发育。据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资料,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NNE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NW向断裂、NE--NEE向断裂和EW向断裂,此外,在山海关之北尚发育有环状断裂.

地貌方面,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二十八公里,行政上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本区地处我国燕山山脉的东麓,渤海之滨,北、东、西三面为低山,地势陡峻,区内山峰(西部大平台)的最高海拔636。2米,一般海拔低于500米。属于中浅切割的低山丘陵区,该区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区内沟岭纵横,脊峰重叠,岭脊走向南北为主。发源于青龙境内的大石河从北向南蜿蜒流经该区,成为区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汤河从北向南流经该区的西南隅,为区内第二大河。两河分别在山海关和秦皇岛注入渤海。新生代以来,本区发生频繁的间歇性升降运动,总趋势为上升运动,从构造上看,这是一个构造剥蚀山丘陵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内外营力的长期塑造,形成了本区形态各异,规模不同,成因类型复杂多样的地貌特点。

水文方面,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三.地质

地层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普通缺失中上

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岩石

1.花岗岩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附近,或西南部鸡冠山下,沉积不整合在马岭组石英砂岩之下。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但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很大。

2.沉积岩: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纯灰岩、豹皮状灰岩、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位于张崖子的青白口群龙山组含有表面被风化成黄褐色内部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净砂岩,浅海相沉积,含海绿石和少量云母。

3.变质岩:断层角砾岩,又称压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是岩石因构造作用发生破碎所形成的角砾状岩石,角砾大小不等,具棱角,岩性与断层两侧岩石相同,并被成分相同的微细碎屑及后生作用水溶液中的物质所胶结。

构造本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

古生界),而侏罗系属太平洋火山活动带,除普遍缺失中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代地层发育良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明显,化石丰富,很具有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

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结束了早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发展阶段。新生代时期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南部的海岸区则下沉,遭受海侵。因此,山区河谷内有阶地形成,并普遍向南,即向海洋方向倾斜。

矿产实习区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铝矿。成因类型既有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型,

又有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浆热液型。非金属矿产也较多,主要有煤,耐火黏土,石灰岩,石英砂岩及重晶石等。除重晶石为岩浆型外,余均为沉积型。

四.地貌

构造地貌

1.褶皱地貌本区为一轴向近南北的向斜构造,中侏罗蓝旗祖的安山岩系和早侏罗世北票

组煤系地层,不整合叠置在古生代向斜之上,并构成该区纵贯南北的主要山岭。这种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称为逆地貌,其成因主要是由于向斜核部的安山岩系较两翼地层岩石坚硬,不易风化剥蚀而致。2.断层地貌本区断裂构造发育,纵横交错。这些断裂构

造破坏了向斜构造的完整形态,将该区地表切割成大小不同的断块,其主要地貌类型有:断块山、地垒、地堑及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等。如鸡冠山地堑、大平台断块山、鸡冠山断层三角面等。

3.水平岩层地貌在鸡冠山大平台汤河北岸谷波,可

见到由水平岩层构成的67级构造阶地。其成因与水平岩层的软硬互层结构密切相关。阶地面和阶地陡坡的上部,由坚硬的石英砂岩构成,陡坡下部由易被剥蚀的软弱页岩构成。

4.侵入岩地貌各种不同产状侵入于地表之下的侵入岩体,后期被剥露出地表形成该区次

成构造地貌。它们基本保持原侵入形态。例如:在沙锅店可见到沿断裂侵入的岩脉,形成岩脉丘陵。

重力地貌

1.崩塌地貌本区崩塌地貌多见于单面山和猪背岭的断崖坡一侧,在河流凹岸和断层崖分

布地段十分多见。崩塌物质堆积在斜坡或陡崖的下部,形成倒石锥和倒石裾。如在张崖子和柳江西南大石河右岸等单面山断崖坡的一侧,崩塌岸和倒石锥很典型。

2.滑坡地貌本区的滑坡现象见于区内东南角潘桃峪村东大石河河谷东岸,此滑坡发生在大石河蛇曲凹岸的花岗岩岩体中,滑壁倾角陡,为深层基岩滑坡,保存完好。滑体、滑壁、滑坡洼地、滑动面及滑动带等滑坡地貌形态均能看到。

岩溶地貌

1.溶沟和石芽在本区沙锅店和东部落一带石灰岩地区发育

完好,这里的石芽高1.5米左右,远远望去,如雨后春笋,挺立于地表,石芽间凹槽为溶沟,沟中有少量岩溶堆积物。此外,在沙锅店村东小山坡上,发育在平缓斜坡下部的石芽,常被坡积物等松散堆积物埋藏或半埋藏,形成埋藏石芽或半裸露石芽。2.溶洞本区溶洞十分发育,沿大石河凹岸发育,溶洞数量多、规模小。此外,在海拔170-200米左右,有一些规模较大的溶洞。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是本区普遍发育的一种地貌,大石河和汤河是石门寨地区的两条主要河流。汤河仅流经本区的西南角,流域面积很小,河谷地貌也比较简单。大石河为区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支流众多,该河流经石门寨的广大地区,塑造了较复杂的河谷地貌。区内的韩家岭、大岭、大洼山、450高地及秋子峪一线为两河流的分水岭。大石河河床具

有坡降大、流水急,侵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的山区河流的特点,支流河谷多呈“V”形,谷窄坡陡,河谷中仅有一、二级阶地形成,且多分布于河流凹岸。阶地面狭窄,阶地陡坎高度较大,为基座阶地。地势平缓处可见堆积阶地

五.水文

河流(大石河为例)

每条河流都有河源和河口。河源是河流的发源地,河口是河流的终点。即河流流入海洋、河流、湖泊或沼泽的地方。除河流和河口外,每一条河流又可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各段的特点是:上游比降大,多瀑布急滩、流速大、流量小、冲刷占优势,河槽多为基岩或砾石;中游比降与流速减小,流量加大,冲刷淤积都不严重,河槽多为粗砂;下游比降与流速更小,

流量更大,淤积占优势,多浅滩,沙洲和泛滥平原,常形成三角洲平原。

大石河是石门寨地区的一条大河。雨季多水,由于山区地势坡降大,降落到地表的雨水很快汇集到河槽中去,短时间内河水水位急剧升高,河水漫溢两岸,河水的流速、流量也随之增大。而在枯水季节河道干涸或仅有少量的水占据河槽。这一方面是因为大石河的汇水面积不大,另一方面是由于该区岩溶地形发育,大量的地表水从落水洞渗漏于地下暗河中,运移到河流下游,以造成地表水干涸或少水的现象。

潘桃峪秦皇岛为大石河的下游。此河段地势平缓,河谷宽阔,水流缓慢,但河水流

量更大。淤积作用占主要优势,河床质为中细砂及淤泥,多浅滩沙洲。

海洋

纵观秦皇岛地区海岸不难看出,它一部分凸向海中,一部分凹向陆地,构成了一种弯曲波状的岬角式海岸。秦皇岛、山海关、北戴河分别位于海岬部位,在海岬地带,海岸基岩裸露,水深坡陡,坡能聚合,是海蚀作用为主的地区,海水动力(主要是波浪作用)强烈掏蚀撞击岸岩的基石,在海岸带形成各种海蚀地形,如海蚀洞穴、海蚀崖等。

秦皇岛地区海水波浪多为风成波,海水在风的作用下形成前进波,即沿着波射线前进,波浪前波陡于后波,越接近海岸,受海底磨擦力影响,波浪前波越陡于后波,如遇到礁石,形成破浪。在海岬地带,由于波能集中,波浪形成拍岸浪。在海湾地带,波能逐渐衰减,波浪所搬运的泥沙在此带沉积下来,波浪越接近海岸,波峰线越同海岸线平行。由于受海底影响,越接近海岸,波浪后坡赶上前坡,形成波浪的倒卷和破碎。

六.结束语

为期六天的野外实习结束了,在专业知识方面我们了解了石门寨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初步感受到了自然地理各要素对工农业生产

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让我们在书本之外以一种令人终身难忘的形式对自然地理有了全新的感受和认识。因为我们是刚刚接触全面自然地理的初学者,也是第一次外出考察实习,所以我们很难找到有什么突出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实习中有所突破。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外,本次外出考察实习作为一次大型的班级活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本专业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我们的进一步了解。实习过程中我们互帮互助,努力协作。此外,作为人生

中一段难忘的旅途,我们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收获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懂得了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一切的血汗都是值得的。

真诚的希望我们以本次考察实习为起点,以全新的姿态和态度投入自然地理的学习中,此外也要努力的为自己未来奋斗。相信我们的实习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出彩的一页。

扩展阅读:野外实习报告(地理科学专业)

XXXX学院资源环境与工程系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书

实习项目:九寨沟黄龙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专业:地理科学年级班级:XX级XX班

学号:XXX

姓名:XXX实习地点:九寨沟、黄龙实习时间:201*年7月5日8日

本次野外实习是在“九寨沟黄龙风景区”进行,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实习,是一次全面综合的野外实习,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完成自然地理各课程全部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是获得各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深化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以后进行教学工作、开展课外活动、适当进行职业教育准备,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教育。

本次实习着重进行区域地理综合研究学习,结合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通过对九寨沟黄龙区域的地理研究,整体观察、感知和分析该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现象及综合景观,探讨区域人文景观形成机制和人地关系,从而在掌握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理问题方法的同时,培养观察分析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地理各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扩大了地理视野,提高了地理思维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发展的相关领域。(二)区域简介

本次实习着重通过对两个地区进行区域地理分析,一是九寨沟,二是黄龙。现对其简介如下:

一是九寨沟。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103°46′~104°50′E,32°55′~33°20′N)。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50公里,总面积约720平方公里,其中52%为林木繁茂的原始森林。境内山脉、沟谷纵横交错,雪峰耸峙,溪涧四布。属高山深谷碳酸堰塞湖地段;主景区长50余公里,由呈“丫”字形的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主沟组成,无数的湖泊、草海、瀑布、溪涧散落其间。

古时九寨沟一带被称为“翠海”。据《松潘县志翠海》记载:“羊峒番部内,海狭长数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岚。”现在九寨沟的得名,来自于景区内九个藏族寨子,由于有九个寨子的藏民世代居住于此,故名为“九寨沟”。

二是黄龙。黄龙风景区被誉为人间瑶池的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岷山主峰雪宝顶脚下,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黄龙主要景点有:雪宝顶、转花玉池、五彩池、龙王庙、石塔镇海、黄龙寺、黄龙洞、映月彩池、中寺、玉翠彩池、接仙桥、琪树流芳池、灵官殿、杜鹃映彩池、龙背流金瀑、明镜倒映池、争艳彩池、迎仙桥、盆景池、金沙铺地、洗身洞、金瀑泻银、财神庙遗址、飞瀑流辉、迎宾彩池等。景区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而蜚声中外,被誉为“人间瑶池”。(三)实习内容1.实习准备阶段

①.制定野外实习计划(包括实习目的、组织、时间安排等内容);○2.仔细阅读九寨沟、黄龙景区综合实习讲义,了解实习要求与目的,以及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自然人文概况③.实习动员,了解实习地区自然地理基本情况

④.实习用品准备(衣物、财务、及取样本的工具等);2.野外考察阶段

第一天,到达九寨沟实习地区。

第二天游览九寨沟。主要景点有日则沟的原始森林、天鹅湖。钙华台、箭竹海、熊猫海、熊猫海瀑布、五花海、珍珠滩、珍珠海瀑布、镜海、;则扎洼沟的五彩池、上季节海、下季节海、镜海、诺日朗瀑布、;树正沟的犀牛海、树正瀑布、树正寨、树正群海、卧龙海、火花海、芦苇海、盆景滩。

在观看九寨沟美景的同时,以地理专业的眼光观察九寨沟地质地貌,气候环境、植被土壤类型及分布、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自然灾害、水文特征、人类活动状况、历史与经济、资源、民俗风情等,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笔记、样本、照片等。

第三天游览黄龙主要景点有:雪宝顶、转花玉池、五彩池、石塔镇海、黄龙寺、映月彩池、玉翠彩池、接仙桥、琪树流芳池、杜鹃映彩池、龙背流金瀑、明镜倒映池、争艳彩池、迎仙桥、盆景池、金沙铺地、金瀑泻银、财神庙遗址、飞瀑流辉、迎宾彩池等考察内容与九寨沟相似,另外一点在于探讨二者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不同。不仅看其现象,更要追究其本质。不仅要从艺术角度欣赏,也要从地理角度解读各种现象。3.室内总结阶段

归还实习仪器设备,编写野外实习成果总结报告,力求能将所见所闻应用于地理,又能够用于后的地理教学。

(四)实习结果

1、了解了九寨沟、黄龙的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103°46′~104°50′E,32°55′~33°20′N)。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50公里,总面积约720平方公里。九寨沟坐南朝北,主沟南北向,纵深约50km。其下游为树正沟,逆沟而上约14km处,分叉为日则沟和则查洼沟,因此平面上呈“人”形分布。

○2地质背景:从大地形背景看,九寨沟处于青藏高原东南斜面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即我国第一大地形台阶的坎前转折部位。从大地构造背景看,九寨沟的山水形成于第四纪古冰川时期,现保存着大量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九寨沟处于几个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其北侧紧邻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东南侧紧靠北东向龙门山褶皱带,西南面又有康滇歹字型构造砥柱,因此在这里地质构造背景复杂,地壳升降幅度差异较大,以地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表现强烈。区域构造方向以北西一南东为主(受北东一南西向挤压力较强),表现在地面主要受北西一南东向和近南北方向压扭性断裂的分割,以及表现出一系列的复式褶皱构造。九寨沟就位处白马弧的西翼,由南向北依次横切则查复背斜,长海复向斜,日地复背斜。荷叶断裂以南主要为古生界碳酸盐岩类以北为三迭系中统扎手山组。总的看,组成地面的岩层是以厚层质纯灰岩为主(连续厚度达17562940m)。这样的地质环境,奠定了现在九寨沟地貌的骨架和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自然地理环境看,九寨沟处于我国北亚热带秦巴湿润区和青藏高原波密川西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因其东南侧有龙门山的阻挡,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难以直达,故降水偏少(年降水量761.8mm);同时,其北又有秦岭屏护,冬季蒙古高压寒流影响也被大大削弱。总的气候特点是冷凉干燥的季风气候类型。对九寨沟讲,它又处于海拨201*m(沟口羊蝈)到4700m(分水岭胡尔纳,海拔4764m)之间的地势部位上,呈现明显的山地垂直地带性气候,因此不同高程表现出地貌作用营力的差异,高处山地悬崖绝壁、基岩裸露,既有现代冰雪作用,也有古冰雪地貌遗迹;而坡面则多重力地貌作用现象;最低地谷则是各类营力的堆积聚集和流水与哈斯特集中作用的地方。尤其是这样的海拔较高、温差大、降水不丰的高寒山区,其所形成的现代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形成的各种造型地貌所构成有名的自然风景地貌主体,就其沉积规模之巨大、建造类型的复杂、结构组成成分的多样,景观类型及集中程度等方面,即使在世界喀斯特地貌中亦是独树一帜的高寒喀斯特景观。

○3地貌特征:以钙华沉积地貌中的湖泊海子、堤埂条坝、瀑布跌水构成风景地貌的主体

○4气候环境:九寨沟地处我国北亚热带秦巴湿润区与青藏高原波密-川西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其东南受龙门山的阻挡,使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多在龙门山东坡停留,而九寨沟处龙门山西坡,故降雨偏少。另一方面,九寨沟北部有高大的秦岭山脉屏护,大大削弱了冬季从蒙古高原来的冷高压寒流对本区域的影响。这样就使九寨沟在气候上表现出冷凉干燥的季风气候特征,气候垂直差异大。○5水文特征:九寨沟处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为白水江的一条大支沟,于羊硐处汇入白水江,其流域面积651.35km2。九寨沟流域内主要沟道内分布着大量的、呈串珠状排列的高山湖泊(海子),海子的总面积约2.85km2。其中以则查哇沟上游的长海为最。九寨沟河水补给来自大气降水和地下水。水底钙华作用强烈,污染少,水呈现清澈和五彩斑斓状。

○6土壤特征:山地褐色土、黄土、山地棕壤土、山地暗棕壤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寒漠土及流石滩

○7植被特征:九寨沟区内植被覆盖率达73%以上,主要为温带、寒温带植物群落,也有极少数亚热带植物生长。由于景区地势陡峻,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导致该区植被类型以及组成植被的种类成份均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有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甸等植被。

○8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2、九寨沟黄龙的人文地理地理特征:

九寨沟因人类活动形成了沟内荷叶、盘亚、亚拉、尖盘、黑果、树正、则查洼、热西、郭都9个藏族村寨。在旅游开发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注重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运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形成了以游览观光、娱乐购物、餐饮住宿等特色服务。九寨沟正以自身的优势走向繁荣。

游览黄龙: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岷山主峰雪宝顶脚下,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它是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300米的钙化山峡,周围环绕着林木,幽幽的原始森林,山峡中3400多个天然玉成的华泉彩池顺坡而下,大者亩余,小者如盆、如碗、如杯,池壁似黄玉砌成,玲珑剔透,一派富丽。池水五彩缤纷,变化万千又都清澈透明,泌人心脾。从空中俯瞰,在莽莽原始森林中,黄龙如一条凌空腾飞的巨龙,那层层彩池就像巨龙身上的片片鳞甲。

黄龙特色景观是由钙华作用而形成的。植被与九寨沟的植被相似。

(五)心得体会。

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通过这段次九寨沟黄龙的野外实习,我受益匪浅,首先在分析和解决区域问题上,有了整体的感知和把握,在面对一些区域现象时,明白了从哪些方向入手,如何着手开展研究,又怎样透过现象找出其中的本质,从而更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对自己的专业也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分析问题不再局限于书本,对知识有了一个比较全面领悟;再次提高了自己综合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能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得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通过本次专业野外实习,同学们之间也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资源和美丽的大好河山,从而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专业、爱祖国的情怀。

(六)存在问题

谈到这次野外实习的不足,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点:1、有的同学老是溜号,不能专心听老师讲;

2、同学与老师之间配合不够默契,有时老师和同学的节奏不一样,不是在前就是在后

3、同学之间合作不够,有时没能很好沟通、配合,但讨论还行;4、提前不预习,老师讲的听的不太懂。

以上为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特作此报告,希望老师给与评价,指导;并在此向各位老师道一声:“辛苦了,老师!谢谢您们!”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范本》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范本: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自然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范本》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9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