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总结
泰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总结
泰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各具特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宏伟博大、丰富多彩的泰山自然综合体。在泰山本部和泰山西麓(泰安至济南的公路两侧),因地势高差大,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等原因,致使自然地理要素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变化显著,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各级自然综合体。因此,泰山自然地理实习点集中安排在这个地域;利于集中获得较多的自然地理信息,达到野外实习目的。主要实习内容为自然地理的综合实习,考察研究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自然综合体总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探讨各自然要素在构景方面的成因和价值;进一步考察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本区野外实习的方法主要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点为主的方法,以路线调查为线索,以典型地段调查为重点,深人研究,揭示规律。在路线考察过程中,主要采用综合同步序列法,即沿实习线路绘制综合剖面图,选用合适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绘制剖面图,将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貌、岩性、土壤、水文、植被等使用不同符号表示在相应的剖面图上。典型地段再作重点详细考察,做出详细记录。典型地段的实习点重点考察的目的在于掌握各类自然综合体主要特征、成因,分析各要素的构景价值。考察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实习点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2、露头岩石岩性,风化壳厚度及成因(属残积、坡积、洪积、还是冲积等);地表形态属何种地貌类型,地貌成因,现代固体运动形式,属侵蚀的应说明侵蚀方式(剥蚀、片蚀、沟蚀等)及侵蚀强度,属堆积应说明堆积方式、坡度、坡向。
4、确定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质地,表层有机质含量等。
5、植被类型,建群种,优势种,郁闭度及盖度,平均高度,乔木林树龄,胸径等,古树名木及价值。
6、自然综合体总体评价,构景价值,开发利用现状及合理化建议。201*年8月25日-9月2日,由衣华鹏、李世泰、金秉福、3位教师带队,带201*级国土和201*级地理信息系统本科2个班共69人,到泰山进行了为期9天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主要实习点有:
(1)蒿里山,又称灵山、英雄山。位于泰安火车站东南200m处,海拔193.2m。形体浑圆,属剥蚀残丘。是寒武系上统沉积岩,岩石中盛产三叶虫(此处称蒿里虫)化石。山上苍松翠柏密布,山背面有山洞,古称仙洞。盛夏时节,洞内寒气逼人。这里是城区天然公园。此处是地质、地貌、土壤、生物的综合实习点。
(2)树木园,位于泰安市北关红门路东侧,海拔200m。该园创建于1956年,现拥有各类树种600余种,占地面积5.3h,已建和拟建展区11个,该园是山东省林业学校的树木园。位于泰安市北关红门路东侧,海拔200m。
(3)普照寺,位于两山环抱之中,后依凌汉峰,前临东来溪水,这片向阳谷地,水热条件很好,林荫草茂,环境清幽。六朝时在此建寺,为一佛寺院建筑群。“大雄宝殿”前,银杏双挺,枝叶葱笼;两株油松对生,枝盘叶复。大殿后“筛月亭”旁有一古松,因属六朝时代所植,名日“六朝松”,树龄千年余,仍枝繁叶茂。每当皓月当空,树下银光如筛。出寺庙东行100m,是一片生长茂密的栓皮栎林,是建国初期人工所植。地面已有小幼苗具备自我更新能力。这片栎林全省内最好。该点主要进行土壤及植物地理实习,其任务是:认识栓皮栋林是本区典型地带性落叶阔叶林;进行样方调查;酸性棕壤的剖面观察;分析向阳坡地森林小气候对植物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4)对松山,离朝阳洞,步人慢十八盘谷中,两侧双峰夹道对峙,古松万株,苍翠翡郁,层层叠叠,沿山谷向两岩对生,故名“对松山”,又名“万松山”。向阳谷坡,水热条件较好,遍生劲松,郁郁葱葱,峰峡倔强,最能代表泰山松树的风格,许多苍松盘根于岩石之上,或夹于峭壁之间,有的昂首苍穹,飒然而立;有的回环曲折,匍匐山岩,层层叠叠,傍山而上,直入云天。每逢山风乍起,松涛阵阵,似巨浪拍岩。有时云遮雾障,青松时隐时现,更显其苍劲葱茏。此处实习时,带领学生深入林中,实地调查。重点解决:
认真对原始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分析松林特征及其环境条件;采集土壤剖面,分析土壤类型及成因。
(5)丈人峰,在玉皇顶西,有状如老翁的直立巨石,俗称丈人峰。丈人峰原是侵入岩体,致密、坚硬、耐风化,周围片麻岩易风化剥蚀搬运,自身成为风化剥蚀残留的直立岩体。因附近又有数块俊秀小石,故又有“老翁弄孙”之称。丈夫峰附近,可作为岱顶土壤、植被的实习点。观察山顶灌丛草甸植被类型特点,做样方调查;进行山顶灌丛草甸土壤剖面观测;分析山顶为何无高大冠木生长?山顶与对松山、普照寺植被的生态因子有哪些不同?
(6)张夏,四条剖面,地层互相连接,包含了下、中、上寒武统的七个地层单位。把距今5.5一5亿年期间形成的各种不同沉积岩石有顺序展现出来。由最底部的馒头组页岩到张夏组的厚层灰岩,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海水由南向北逐步推进、由浅变深的历史过程。
(7)灵岩寺,灵岩山原称方山,其主峰厚层灰岩壁陡如削,顶平如砥,方方正正而得名。“石香肠构造:、明孔山、滴水崖、箱形褶曲、千年青檀等实习内容非常典型。
(8)曲阜,孔林占地面积3000亩,是华北最大的人工落叶阔叶林。
经过9天紧张忙碌的实习,使学生印证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使学生加深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今年的经费比往年减少了50%,经费严重不足,使一些原计划包车去的实习点去不了,临时改成步行去一些较近的地方,影响了实习质量。
泰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队201*年9月1日
扩展阅读:泰山实习报告
泰山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书
实习项目:泰山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专业:地理科学年级班级:201*级地理科学姓名:
实习地点:泰山实习时间:指导教师:
201*年11月7日
题目:泰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一、前言泰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各具特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宏伟博大、丰富多彩的泰山自然综合体。在泰山本部和泰山西麓(泰安至济南的公路两侧),因地势高差大,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等原因,致使自然地理要素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变化显著,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各级自然综合体。因此,泰山自然地理实习点集中安排在这个地域;利于集中获得较多的自然地理信息,达到野外实习目的。我们201*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本次泰山自然地理实习。这次实习是一次野外实习,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一)、实习的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泰山的主要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学会分析其成因,继而进一步了解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全面认识泰山自然地理概况。(二)、实习的内容和方法本区野外实习的方法主要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点为主的方法,以路线调查为线索,以典型地段调查为重点,深人研究,揭示规律。通过实地观察泰山的自然景观和构造地质地貌现象特点,研究各种地貌形态和地质形成过程,提高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现象成因的能力。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运用地质锤、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工具进行实地测量,掌握野外地理观察测量方法。多角度的了解泰山的景观独特性。(三)、实习路线和时间安排实习时间:201*年11月7日实习地点:泰山实习班级:201*级地理科学本科指导实习教师:实习路线:最经典的红门路徒步中线,其实是中线登封御道。途径红门(醉心石)经石峪中天门斩云剑云步桥对松山南天门仙人桥拱北石后石坞(石海)
二、实习区的概况(一)实习地范围从岱庙(东岳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二)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6]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地级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主峰玉皇峰,在泰安市城区北,东经117°6′,北纬36°16′。贯穿山东中部,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十余县。海拔:1532.7米。极顶玉皇顶-玉皇峰。泰山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中部的泰安市之北,泰山海拔1532.7。(三)泰山的交通状况泰山交通方便,它位于中原地区到山东半岛的东西交通和中国东部沿海南北交通的枢纽地带,泰安至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沿海城市由高速公路网连接;境内铁路有京沪线通过,并且西接“京九”大动脉。(四)泰山自然地理概况1、泰山的气候特征垂直变化明显。山下1月均温-3℃,山顶为-9℃,山下7月均温26℃,山顶为18℃;年降水量随高度而增加,山顶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顶三季如春,冬如玉,即冬有雾凇晶莹如玉,为重要景观之一。春季风沙较大。泰山冬季较长,结冰期达150天,极顶最低气温-27.5°C,形成雾凇雨凇奇观。夏秋之际,云雨变幻,群峰如黛,林茂泉飞,气象万千。泰安地处北暖温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泰山顶上没有明显的四季划分,只有冬半年和夏半年之分,而且雨量偏多。泰山脚下为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泰山则既有季风型气候特点,又有高山型气候特点,属半高山型湿润气候。2、泰山的土壤与植被泰山从山麓到山顶,地貌、岩性、气候、生物群落各异,土壤类型组合及分布也较复杂,主要有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3类,分布上有明显分异。泰山各类土壤随海拔高度变化,由山麓到山顶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潮棕壤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和山间沿河阶地上。普通棕壤分布在海拔200米至400米的近山阶地上。酸性棕壤是泰山的主要土壤类型,分布面广,从大众桥到朝阳洞海拔200米至1000米随处可见。白浆化棕壤呈零星分布,高度约海拔200~800米之间。海拔1000~1400米间主要是山地暗棕壤。海拔1400米以上为山地灌丛草甸土。粗骨棕壤没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从山顶至山麓均可见到。泰山北坡土体湿润度大,一般土层较厚,同类土壤分布上限明显低于南坡。如山地暗棕壤上限约在海拔1300米左右,以上为山地灌丛草甸土。泰山植被区划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鲁中南泰山丘陵栽培作物、油松、麻栎、栓皮栎林区。泰山地形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加之人工引种栽培,形成多样的植被类
型,分为森林、灌丛、灌草丛、山顶灌丛草甸、草甸、石质稀疏植被以及作物植被等类型。3、泰山的水文特征泰山山泉密布,河溪纵横,水资源泰山山泉密布,河溪纵横,水资源总储量达2092万m3。其中地下水1608万m3,地表水1301万m3。泰山河溪以玉皇顶为分水岭,北有玉符河、大沙河注入黄河,东面有石汶河、冯家庄河,南面有梳流河、奈河,西面有泮汶河,均注入大汶河。泰山南部,在太古界岩层上裂隙泉分布甚广,从岱顶至山麓,泉溪争流,山高水长。泉水甘冽,无色透明,含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系优质矿泉水,古称“泰山神水”。泰山北部,中上寒武系和奥陶系石炭岩岩层向北倾斜,地下水在地形受切割处出露成泉。从锦绣川向北,泉水汩汩,星罗棋布。北麓丘陵边缘地带,岩溶水向北潜流,受地层区辉长岩的堵截,纷纷涌露,使古城济南成为“家家泉水,户户杨柳”的泉城。4、泰山的地质地貌概况本区的地层单元属华北地区山东地层分区泰安地层小区。区内地层太古界泰山群、寒武系及下、中奥陶系和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与全新统出露较齐全,发育良好。区域地层特征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太古界泰山群变质岩广泛分布于单斜翘起的南端即本部山地至万德附近,寒武系则出露于单斜中段万德炒米店一带,下、中奥陶统分布于以北的济南市郊区。泰山的主要地层分为前寒武纪的结晶基底(太古界的变质杂岩)和古生代的沉积盖层(古生界寒武奥陶系的碳酸盐岩),两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太古界泰山群变质岩广泛分布于单斜翘起的南端即本部山地至万德附近,寒武系则出露于单斜中段万德炒米店一带,下、中奥陶统分布于以北的济南市郊区。奥陶系,总厚约700~800米。主要由厚层状的石灰岩、薄层状的泥质石灰岩以及白云质石灰岩组成,石炭系,地层分布较广,是中国北方地区、山东省重要的含煤地层之一。二叠系,为最主要含煤地层。总厚一般400~500米,最厚者可达1000米。中新界侏罗系,分布广泛,厚度可逾1000米。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主要是现代沉积,厚
者可达200米,除表层的黄土、砂砾等冲、洪积层外,在沉积较厚的地区,尚有部分湖沼淤积层。
泰山岩群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形成于距今28-29亿年前的新太古代早期,泰山群与冀东的迁西群、太行山的阜平群、阴山的桑干群、辽西的鞍山群等同属构成我国华北地区基底的最古老的岩层。其原岩为超基性、基性火山岩和火山质凝灰岩组成的科马提质绿岩建造(程裕淇,徐惠芬,1991;曹国权,1995),主要以原始层状和侵入岩中的残余包体两种形式产出。泰山西南部的大河水库、冯家峪、天平店和卧虎山等地主要以原始层状产出,层状特征明显,连续性较好,厚度比较大,其中以卧虎山的泰山岩群人工剖面最为突出,露头宽度达500m以上,总厚度约150m,是观察研究泰山岩群和绿岩带的最理想剖面。残余包体形式的泰山岩群,多以不规则状和透镜状零散地分布在望府山岩体出露的区域,如青山、安子崖、桃花峪、扫帚峪、大河水库等地,其中东部的青山、安子崖、娄家滩等处的条带连续性比较好,而在桃花峪的彩石溪,则构成了各种奇特的图案,成为泰山奇石的重要产地。
位于泰山北侧的张夏寒武系标准剖面,1959年被确定为华北寒武纪地层标准剖面,是华北地区地壳演化历史早古生代阶段和古生物记录的代表性剖面。该标准剖面含4个自然剖面,划分出7个地层单位和17个三叶虫化石带。其中以馒头山自然剖面最为有名,是中、下寒武统建组的命名地,是下统馒头组、毛庄组和中统徐庄组的剖面,也是不少三叶虫化石的原产地和命名地,下伏地层为太古界肉红色片麻状二长花岗岩。
泰山的侵入岩体,分布非常广泛,绝大部分是前寒武纪的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类和花岗岩类。
三、主要实习内容
(一)红门(醉心石)
1、罕见而又奇特的“桶状构造”:
在红门东北沟涧内就出露有很多圆柱体其中有一个状如火车头平卧着的规模较大的圆柱体,上刻有“醉心”2字,古人称这种奇石为“醉心石”,是泰山著名的景点之一。这种圆柱体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地质构造现象,据资料介绍,这些圆柱体发育在辉绿玢岩的脉体内。绿玢岩是一种基性岩浆沿着原来的近南北向张扭性断侵入,最后冷凝结晶形成的一种暗色基性岩脉,属于浅成相的侵入岩。辉绿玢岩呈暗绿色,风化后变浅褐红色,质地十分坚硬,比重也较大,具斑状结构,主要的矿物成分为辉石和基性斜长石。辉辉绿玢岩岩脉的产状稳定,脉体在平面上延伸比较稳定,但宽度变化较大。在地貌上岩脉常表现为负地形,多出露在沟谷之中。在泰山南坡、自红门向北,沿登山中路经万仙楼、斗母宫和中天门,直至岱顶以北,时而在路西,时而在路东或其沟涧内,都可见到很多颜色发黑的石头,这其实是一条近南北向延伸的辉绿玢岩岩脉的露头。
2、地貌:观察梳洗河典型的河谷地貌;由于年龄较轻,磨圆分选度还比较差,梳洗河河床底部为砾石。两岸有众多岩体遥遥相应,他们不仅位置相应、岩性相同、甚至断口相互复合,这是因为他们本属同一整体,由于构造作用和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导致分裂,故而“遥遥相应”。3、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观察品种为刺槐和侧柏。刺槐:落叶乔木,树皮灰黑褐色,纵裂;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最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对土壤酸碱度不敏感。侧柏:侧柏属常绿乔木,干皮淡灰褐色,条片状纵裂;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轻盐碱土壤中均可生长;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强,在平地或悬崖峭壁上都能生长。(二)经石峪1、地质地貌:此处的岩石为古老的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属于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为石英、斜长石、微斜长石和少量的黑云母,质地坚硬。因岩石水平节理发育,后期经构造变动,同时沟谷中的流水不断冲刷作用,再加上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球形风化,导致岩石表面层层剥落,形成平缓宽广的石坪。2、植被:主要观察植被有栾树和黄连木。栾树:落叶乔木,树冠近圆球形;树皮灰褐色,细纵裂;小枝稍有圆棱,无顶芽,皮孔明显;奇数羽状复叶;是一种喜光耐寒、耐干旱和瘠薄的植物。黄连木:雌雄异株落叶乔木,树冠近圆球形;树皮薄片状剥落;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喜光,畏严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粘质土均能适应,而以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山地生长最好;深根性,主根发达,抗风力强。(三)中天门1、地质地貌:中天门是泰山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此处为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这一带的地势呈南陡北缓,其原因与中天门断裂有关,该断裂走向北东东,向南东倾斜,沿中天门南侧一线展布,断裂以北为下盘,以南为上盘,下盘一升,上盘下降,表现为正断层形式。中天门正位于断裂北侧的上升盘,因而形成泰山南坡的第二个台阶。2、植被:主要观察藤本植物黄栌
黄栌: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8m;树冠圆形;树皮暗灰褐色,被蜡粉;单叶互生,通常倒卵形;花小,杂性,黄绿色;核果肾形;喜光,也耐半荫;耐寒,耐干旱瘠薄和践行土壤,但不耐水湿;以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之沙壤土生长最好。3、水文:此处有裂隙泉玉液泉出露,这也是对中天门为断裂带的证明。(四)斩云剑从中天门北行,在“快活三里”的路西,有一上尖下扁、形若利剑的石块冲天而立,上刻“斩云剑”三个苍劲的有力的大字,传说它能斩云播雨,故而得名斩云剑。这个石块及其周围的岩石则一种条带状角闪斜长片麻岩,呈绿灰色,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及角闪石等矿物所组成,片麻理构造比较发育,容易被风化剥蚀,加上岩石发育两组不同方向的垂直节理,在长期风化剥蚀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板状岩块,尔后又受球状风化的影响,失去了原来的棱角,逐渐形成这个类似剑状的奇石。斩云剑周围的地形,是一个凹狭的地带,北高南缓,上为陡坡,下幽谷,斩云剑正位于谷口,每当阴天其下面幽谷聚集的云雾,沿谷底向上飞涌,到达斩云剑的谷口处,正和山上下来的冷空气相遇,随后凝聚成细雨,此时就会出现云雾消失细雨淅沥的景象。从而可知,此处的云雨变幻,不是斩云剑的神功,而是该处的特殊地貌环境以及气象变化而引起的一种云雨变幻的自然现象。(五)云步桥云步桥在快活三里的北首。该桥为一横跨中溪山涧的石桥,其上刻有“云步桥”三个大字。云步桥正好是云步桥断裂通过的部位,其北侧飞泻瀑布的4米高断崖就是断裂的断层面,测得断裂的走向为北东东80°,倾角85°,近于直立,断崖上方的御帐坪是断层的上升盘,断崖下方的云步桥所在地是断层的性质。同时在断崖两侧还可见到许多与断崖产状一致的剪裂面,说明该断裂并非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带,以断层带的形式出现。可见云桥飞瀑的形成,与云步桥断裂密切相关。云步桥断裂和其南面的中天门断裂、泰前断裂,都是中生代形成的断裂,它们的产状基本一致,共同组成一组阶梯状断裂,每条断裂的南盘呈阶梯式降落,造就了泰山南坡的三大台阶的地貌景观。(六)对松山对松山上的松树姿态与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泰山泥土稀少,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钾等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这样松树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泰山悬崖峭壁纵横堆叠,泰山松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黄山松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所以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历风霜雨雪依然永葆青春。(七)南天门南天门又名三天门,恰处于石壁谷的上口,风速较大,海拔1460米,不仅形势
险要,而且位于整个登山盘道中轴线的上端,使游人在山下就可仰瞻它那巍巍峨峨的形象。每当山间云雾出没、变幻无穷的时候,天门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十八盘似天梯倒挂,衬托的泰山主峰更加雄伟壮丽。(八)仙人桥仙人桥呈近东西方向,横架在两个峭壁之间,由三块巨石相互衔接抵撑巧接而成。桥下为一深涧,南侧面临千丈深渊,地势十分险要。三石巧接成桥,既非天仙的垒砌,又非出自建筑师或能工巧匠之手,而是外力风化剥蚀和重力崩塌共同作用的一种偶然的巧合。仙人桥东西两侧绝壁的岩石是一种古老的侵入岩,名为斑状二长花岗岩,它称谓该桥的天然头堡,而构成桥身主体的三块巨石,中间的一块是一种长英质的脉岩,其旁侧的两块都是斑状二长花岗岩。在岱顶广泛出露的斑状二长花岗岩,呈浅肉红色,主要地矿物成分有斜长石、石英、微斜长石和黑云母等。岱顶上的岩石,因受构造应力的破坏,裂隙比较发育,把斑状二长花岗岩切割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块体。(九)拱北石拱北石长10米,宽约3.2米,厚1.5米左右,它并非指北,而是指向北西35.2度,与地面夹角30度左右。拱北石及其周围的岩石是斑状二长花岗岩,浅灰色略带肉红色,斑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灰白色的斜长石、肉红色的微斜长石,以及石英和少量的黑云母,其中微斜长石成斑晶而分布比较均匀,岩石的地质比较坚硬。(十)后石坞(石河、石海)后石坞一带出露的岩石,是一种古老的深成侵入岩,名为二长花岗岩,主要由石英、斜长石和微斜长石等矿物组成,岩性比较单一和致密坚硬,抗风化能力强,但垂直节理和水平节理十分发育。在后石坞的谷坡上和谷底内,常见到许多的乱石堆,巨石累累,有的成片产出,好象是石头的海洋,称之为“石海”,有的成条带状分布,称之“石河”。两组垂直和水平的节理把岩石切割破坏之后,使岩石进一步发生强烈的崩解。前者主要指由于季节和昼夜温差的变化,使岩石产生热胀冷缩,最后形成风化裂隙使岩石崩解破碎。后者是指地表岩石空隙中贮存的水,在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时就凝结成冰,结果体积增大,因而对岩石空隙两壁产生很大的压力,使岩石的裂隙不断扩大,当气温上升到零点以上时,冰又融化成水,体积缩小,扩大了的裂隙又有水进入,填满裂隙,如此反复冻结融化,裂隙不断扩大,最后使岩石崩解破碎,这种过程就是所谓冰劈作用。后石坞一带的二长花岗岩,在被两组节理切割和冰劈作用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由于重力作用,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坍塌,并大量的滚落和堆积在山坡上或沟谷内,形成大小混杂的石海和石河。
四、结束语通过野外实习,我们初步了解泰山的主要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学会分析其成因,做到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但在这次实习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对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次泰山实习也锻炼了我们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了集体协作的能力,成为我们今后生活和工作了中的宝贵财富。除此之外,我们也感受到野外实习的乐趣与艰辛,真切的体会到只有坚持前进才能领略更多的美景。最后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谢谢!
实习报告书评语:报告成绩:评阅人签名:年月日实习总成绩评定项目思想品德(10%)组织纪律(15%)实习报告(75%)得分评定人签字:实习综合成绩系主任意见:年月日系主任签字(盖章):年月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泰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泰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