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计划、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教研课题计划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转变观念,使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能为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服务。一、工作重点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本阶段主要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以及一些最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案例。紧密结合研究课探讨理论与实践的得失,促进理论的内化和吸收;从理论出发,积极在实际中运用验证。
2.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动向,不断完善和补充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我们课题研究新的内涵,我们不仅要从“研究内容”上来关注学生的发展,更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来培养各个层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学期,以如何把该课题研究与目前的教科研一体化进行有机地整合为重点,力争使该课题研究更加完善和丰富。
3.保质保量的开好课题研究课。研究课是验证课题理论假设,探索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的重要方式,是课题的生命所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在充分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集体备课,由课题组教师开好研究课。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议、研讨,以获得有益的经验和理论上的进步。
4.把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学校的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让老师们在对教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细则。5.积极邀请外校专家来校指导以及和其他兄弟学校进行课堂交流。6.进行过程化管理。认真做好各种活动的记录,及时收好各种研究资料。期初定好工作计划,期末写好阶段性总结和研究论文。二、具体工作安排9月份
1.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
2.围绕本学期的研究重点,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一次交流并完善研究计划。3.利用教研组这一活动基地开设好研究课。10月份
1.进一步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使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要求和研究方向。
2.组织课题组成员写好阶段性研究报告,整理好各种资料,迎接中期评估。11月份
1.对环境和氛围的创设展开专题探讨,交流经验和困惑。2.深入课堂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进行行动研究。12月份
1.集中讨论数学课堂中环境和氛围创设的成功与困惑之处,结合课题研究要求进一步修改。
2.撰写有关研究总结和论文,提出下一步研究的计划。3.记录研究过程,写好阶段性研究报告。
由于课题组老师对课题研究的具体可操作性还处于不断探索中,“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已经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我们边学习边借鉴、边消化边实践,同时也非常希望能得到其他课题组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努力实践,扎实工作,教科研工作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认真、深入学习新课标,把握新理念,坚持“教研工作为教师的发展服务,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工作思路,务实求真,以人为本。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教师共同学习探讨,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追求课堂实效,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⒈收集相关资料,加强理论学习。主要是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做法。2、(1)课堂上渗透生活化知识,试着改变教与学模式。
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在不增加C层次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生活化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不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2)课后如何改变B、C层次学生学习数学习惯
B、C层次学生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课后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时间无法保证。缺乏强有力的监控、家庭以及自身的弱点导致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特别是数学学习方面更是弱势。没有语言环境,没有人交流,没有人辅导,他们往往只在课堂上学数学。如何改变这种习惯,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后,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研究方法与要求:
1、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生的家庭、个人爱好、特长、学习习惯等,研究学生的心理,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以培养兴趣和增加信心为目标,不断鼓励和促进他们。
2、将理论知识和课堂上运用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总结,把自己的所得所失在课题组活动中进行交流反思。
3、课题组每月集中一次。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具体来说,构建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集体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确立实验班和对比班,调查测试获得数据,制订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投影仪等展示一个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与学习内容(目标)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指点,让学生学会摘录、保存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资料,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确定他们所要研究的专题。组织相关人员在广泛学习有关自主教育的理论书籍和兄弟学校的实践经验后,先后到扬州、常州等地的学校参观学习,并详细研读了上海晋元中学的《选择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印发学习资料,撰写、修改研究方案。请来专家为课题进行全校性的专题报告,并对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在广泛向教师、学生和家长宣传的基础上,经过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分层摸底,最后经学校批准我们在三个年级选出部分班级进行了以数学学科分层教学尝试。07年12月15日我们组织部分教师进行了讨论,吸收了大家的意见,将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考试、分层管理等具体化。201*年2月,课题研究中,我们还总结并实施了“分层定标、分层指导、分层达标”的班级分层管理策略。
对实验班实施研究,通过各种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及时反馈,通过论文等形式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围绕研究问题,利用各种渠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围绕研究的问题分析、处理信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个环节要达到两个目标:
(1)通过协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激发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态度,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
(2)小组协作完善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9-201*.12)
这一环节是改进、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不断检验实验班的效果,同时组织教学调研,掌握详细资料,最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课题研究进行最后总结,完成综合实验报告。指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他人开展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来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组织教学调研,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严格按活动计划行事,在课题组内部,每月固定活动二次,每次活动时,都至少有一位教师开设公开课。听课者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交流、总结、评议、提出改进意见。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议题并由专人记录,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间断性总结。另外课题组成员经常对外开设研究课和观摩课,请教育战线的同仁们提供宝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我们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讨、设计方面达成共识以后,就以此模式为指导,进行典型课例的实验研究,探讨数学课教学与学习的规律。
收集整理前面两个阶段的研究资料和实践案例,对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反思、总结。收集老师们发表的论文论述、整理学校颁发的相关文件、撰写研究报告、请专家指导等,申请结题。
扩展阅读: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土坎中学田咏梅
一、对学生进行考试,根据学生成绩和学生爱好分层。分层教学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基础上,对学生明确地提出教学目的和意义,对每个学生的知识现状、对数学知识的敏感程度(接受知识的能力)、学习态度等情况已非常清楚,因此,将本班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是数学基础扎实、头脑反映灵活、学习数学兴趣浓厚、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即优生。B组是中等生,这部分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能学懂,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C组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即数学基础很差、记忆力和反映力都不够好、再加上学习习惯差。因此,教师要让每个学生明白自己的数学成绩、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在班上所处的位置,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实施分层教学主要的教学过程有: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材阅读、落实基础;分层练习、差别指导;知识回顾、各述所得这四个环节。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上课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动人的画面,美丽的图片或扣人心弦的事件,或生活中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事情,或班上某同学相关的事情等等作为导入情景。用以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此环节的注意事项是①创设的情景或引入的事例必须和本节课内容紧密相联。②所举事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亲和力。事实上,我们的数学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都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教师动动脑筋,要找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内容是不困难的。
(二)、教材阅读,落实基础。无论对待什么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个阶段,教师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通过阅读、练习、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对于以上过程学生仍然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进行集体点评,这一阶段主要有几个目的:①是通过学生的看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自学能力。②是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等,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及交往能力。同时,这一个阶段也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分层练习,差别指导。这一个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阶段。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他们的学习基础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必须照顾每一个层面的学生,体现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提供的习题包括基础题、中等难度题、知识拓展的习题都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能够仿照教材例题内容,完成教材中基础部分练习就可以。对于中等生,让他们首先完成基础部分练习,然后尽最大努力,做一部分中等难度的习题,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尽量完成中等难度及知识拓展习题。本阶段要求:①每个学生必须各尽所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②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同时,也要克服好高骛远的心理,一定要做到力所能及。③对于优生部分,为了节省时间,基础题部分如果有完全把握的,只须看一遍就可以。④对于一题多解的问题,让优生部分的学生尽量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⑤每一个学生必须精练一部分习题,不要只求大概,只求结论而不注重过程。精练习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确定,并且必须认真地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这一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基础升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知识回顾,各述所获。一节课结束以后,让学生自己谈谈对本节课学习有什么收获是很有必要的,学生的自我小结主要分为两方面:①小结本节课主要学到了哪些知识点。②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会了什么技巧或者解题能力。小结的主要目的是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及知识结构,便于在头脑中存储起来,这对于今后对这些知识的提取是非常重要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A组学生要发展学习品质、数学特长、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中让学习较好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多演示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目,重视原理,过好原理方法关。学习中存在着重视知识记忆,忽视知识理解,重视运算结果,忽视运算步骤,重视解题方法,忽视解题原理的现象,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结果对错只是考查的一部分,对知识、能力、思想、方法、潜质等更多的考查体现在步骤、过程中,不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没有完整的解题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会得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对这部分学生,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解题方法、规律,还要领会其原理、策略,做题不仅求会,还要求懂。要求B组学生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过好课本习题关。在课堂上,让这部分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多演示一些难度适中的阶梯性题目。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和为交际的初步运用数学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组学生。对C组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不断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内在动力,消除“要我学”的消极被动心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稳步发展为B组学生。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多演示一些难度较小的模仿性题目,对回答或演算正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有获取表扬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困难的不气馁。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时时注意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与个性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消除学生的消极情感,激发他们积极向上。
总之,采用分层教学,教师要用辨证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既要喜欢优生,也要喜欢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充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00七年九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计划、实施方案》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计划、实施方案: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