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德育调查报告
高中生德育方法的调查报告
黄继华
一、调查问题的提出㈠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主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生命教育观对德育的理念、实践、终极价值、精神境界等方面都有新的诊释,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这些新的教育观对德育有很多新的影响。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这个主体,强调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学校德育也要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复归,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最终追寻德育的终极人文价值。
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课改总体目标的确定,昭示了课改不仅是对学科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更是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的教育改广泛大概革,其源动力是对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企盼。只有增强课程意识,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到课程当中,整合课程,创建课程,才能使德育工作真正找到落脚点,真正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从而深化德育的实效性。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倡导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关注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质量,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中,营造丰富、积极、有意义的校园生活,让每一位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自觉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自主开发学科的育人功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㈡调查的迫切性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学校德育观念、方法和模式,新的德育理念逐步被教师接受。因为学生主体性德育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它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精神,即把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学校通过组织活动使学生获得道德体验,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使学生达到自省、自律、自善的道德境界,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课题及概念的界定
㈠、调查对象,范围以及调查人员调查对象为本校高一全体学生;㈡、概念的界定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不仅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目的还必须合乎道德。教育不仅是一种有意施加的影响,这种影响还必须出自善意。教育包含使人为善的意图,德育代表使人为善的教育意图。教育必然包含道德的目的,没有道德的目的,就无所谓教育。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把德育视为“教育目的”,意味着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把德育视为“教育工作”,意味着德育是学校众多工作中的一项工作。这不仅改变德育的性质,也贬低了德育的地位。
三、调查理论依据
(一)德育教育规律提醒我们:“良好的道德素质必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建构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知道真理只有在被学生亲自获得,亲自体验,并成为他们自己个人的信念之后,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传统德育教育最大的缺陷是人为地将德育从生活实际中剥离出来,使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
在很大的差异,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去。开展自主性的德育活动,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在活动中成为主人,主动积极参与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积累自我实践的经验,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四、调查目标
1、把提高高中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德育研究和德育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一套提高高中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德育评价机制,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了解与掌握现代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我校德育成功案例,探索提高高中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德育模式。
3、更新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念,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水平。
4、运用主体性教育思想,培养高中生主体性道德素质,改变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念,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强化高中生主体意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探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效率的新途径。
五、调查内容
(一)、转变观念、理念创新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过于凝重、过于规范、又过于封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中学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二)、丰富内涵、内容创新
中学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就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德育主要内容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充实。一是要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中学德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二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中学生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使中学生成为学习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推进力量。三是要加强法纪教育。引导中学生积极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教育他们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要树立学法、用法的意识。当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四是要加强道德教育。一方面努力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践行“中学生德育”基本道德规范,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帮助中学生树立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生命伦理、经济伦理等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五是要加强心理教育。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由于竞争机制强化,变化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生活的紧张度增加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
坚强的意志等。另外,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诚信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也需扩充进来。同时,还要将德育与智育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积极寻找最佳结合点,将“两张皮”合为一体,使其良性互动。
(三)、有机结合、机制创新
要实现德育机制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创建高立意、近距离、低姿态的运作机制。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设计德育工作。这就是说德育工作立意要高,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决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是应该把高立意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新这种理论上“登高望远”、运作上“拉近距离”的运作机制,教育者放低姿态、淡化身份、平等交流,这种顺应德育改革的趋势,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方法,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教育的亲和力。2.创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自律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他律是外部力量对行为主体的监督和约束。他律是被动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自律是主动的,可以使受教育者进入较高层次。他律依赖于自律,通过自律发挥效用;自律以他律为先决条件,通过他律逐步养成。二者相辅相成,若使其有机结合,德育工作就更有力量。建立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通过理论学习、榜样引导、文化熏陶等途径,对人施加影响(他律),使人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从而把人从个体的自然人转变为遵规守纪的社会人,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使其遵规守纪,自我约束成为下意识的、自然的反应(自律)。经过长期的严格自律,人可以逐步达到慎独的最高境界。这一机制的实践意义是显而易见的。3.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现代德育就是要通过创设人所需要的条件,激发人的动机,从而产生实现目标的特定行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机制已被应用于德育实践。善用精神激励,量力辅之以物质激励,这是巧用激励机制的要点。创新,重在精神激励机制的创新。关于精神激励,人们一般在荣誉激励方面有所尝试,常见的是评优表模,“特发此证以资鼓励”。其实,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满足人参与活动、参与管理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让其参与,会被认为是惩罚),这是参与激励;设法将人安排在适当的专业(或岗位),让其具有学习(或工作)的兴趣,产生学习(或工作)成效,快乐学习(工作)或享受学习(工作),给人一种自我实现感,这就是学习(或工作)激励;设定集体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使人感到每一步努力都有一个诱人的目标在牵引,这就是目标激励;设法进行情感沟通,使人被真情打动,可以激发出极大的热情,这就是情感激励。构建各种激励方式有机结合的机制,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被工作实践所证实。4.建立教育与管理互补的制约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可以看成是一项“软工程”,而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的管理,则可以看成是一项“硬工程”。实现两者之间的一种动态互补,把教育的要求体现到各项管理中,无疑将大大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成功率,使教育在更广大的空间中显示威力。同时,也使管理工作更见成效。当我们把德育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堵住了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消灭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盲区,我们所建立的制约机制也就完备了。
(四)、德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
德育途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大型活动、党团活动、主题班会、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咨询(个别教育)、社会实践、多种媒体的宣传(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其创新的重点在于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和网络德育等。1.心理咨询。即个别教育。作为一项专业事业,在帮助、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与冲突,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开发与发掘学生自身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加速人格成熟等方面有特殊作用。因此,心理咨询应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2.社会实践。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中学德育必须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构建一个多层次,着重参与及角色预演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即必须面向世界,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首先学校应与家庭双管齐下。学校与家庭要加强联系和沟通,互相配合,提高德育的实效;其次,学校与社会要共同参与。要建立包括党团队组织、社会德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关心下一代协会等在内的一个德育大网络,形成德育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3.网络德育。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社会所有领域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对德育工作形成很大冲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网络这个重要阵地,我们要主动去占领。要办好德育网站,做到网上网下对接;德育教师要学会网上聊天,做到网上网下“两栖”全能。扬长避短,使网络这一利器为我所用。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信息量的不足;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利用电脑虚拟化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境,使学生在一种仿真的、独特的德育环境中,开展道德实践,感悟道德力量,既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相对的真实性。运用这一
特点,教师可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如“毒品的危害”、“青少年能否早恋”、“道德警戒线”、“知法守法”、“正确对待金钱”等无法在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某些做人的道理。这样,传统的、常规的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络中都能够得以解决。
另外,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诚信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也需扩充进来。同时,还要将德育与智育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积极寻找最佳结合点,将“两张皮”合为一体,使其良性互动。
六、调查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随时进行理论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如全实习队一起学习了《德育的原理》、《现代学校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等德育材料。
(二)抽样调查法:在研究过程中,适时进行各种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提析、归纳等。
(三)个案分析法。与各级组德育干部进行交流,搜集了解本年级以及高二年级的德育工作现状和成功失败的德育案例,得出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德育创新方法。
(四)经验总结法:随时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德育现象进行经验归纳,并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及有关理论,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创新方法。
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一)、高一学生面临的问题问题
同学们往往对新的学校和新的学习生活抱有很高的期望,大家在学习上信心十足,但随着教育教学的逐步深入,部分同学开始对老师的讲课不适应了,对学校的管理也不适应了,学习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初中时那种优越感没了,甚至产生了自卑心理。由于没有及时地调整,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知识量大,分析性强。
2、综合性强,各学科互相影响,联系性大。3、学习能力要求高。
(二)、学生面临的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问题
进入高中阶段要学会学习,习惯学习,乐于学习,这样才能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达到最佳效果。(三)、学生心理调整面临的问题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大,遭受挫折承受力差。2、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不协调所产生的不良心理。七、对调查课题的反思
(一)、课题的研究激发了教师参与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获得可持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有存在有一些问题。一是教学行为转变并不十分到位,有的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教育教学理念,但在真正教育教学中还是跳不出传统教育教学的阴影,转不过这个弯,“穿新鞋、走老路”;二是课题组成员大多是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平时的工作很多,研究课题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这与教师平时的满负荷工作产生了一些矛盾,一些老师在需要成果的时候才来研究自己的课题,因此也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三是课题的有关研究内容的提出尚不作更深层次的研究,如学科渗透德育的研究等暂时处于一种初步探索阶段,很难形成一系列完善的模式体系等等。课题太大,主持人能力有限,力不从心,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以个别学科(文科)为重点,调查效果打了折扣。
(二)、下一步计划我们将继续在课题组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和课题组骨干的带动下,定期活动,以活动推动课题的发展。加强软硬件建设,为课题研究提升平台,学校将继续加强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创造信息化环境,营造信息化氛围,为师生实验研究创造良好条件,使课题的深入研究得到保障。今后的工作我们更是任重而道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沿着有新意,讲科学的思路继续将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精神延续在我们工作实践中,以全新的理念,积极的态度做好结题工作。实事求是,富有新意地撰写工作报告,研究报告。为结题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继续推进学校的现代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扩展阅读:高中生德育方法的调查报告
高中生德育方法的调查报告
黄继华
一、调查问题的提出㈠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主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生命教育观对德育的理念、实践、终极价值、精神境界等方面都有新的诊释,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这些新的教育观对德育有很多新的影响。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这个主体,强调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学校德育也要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复归,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最终追寻德育的终极人文价值。
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课改总体目标的确定,昭示了课改不仅是对学科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更是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其源动力是对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复兴的企盼。只有增强课程意识,使德育工作主动运用到课程当中,整合课程,创建课程,才能使德育工作真正找到落脚点,真正发挥课程服务于育人目标的作用,从而深化德育的实效性。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倡导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关注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质量,在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中,营造丰富、积极、有意义的校园生活,让每一位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自觉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自主开发学科的育人功能,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㈡调查的迫切性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学校德育观念、方法和模式,新的德育理念逐步被教师接受。因为学生主体性德育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它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精神,即把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学校通过组织活动使学生获得道德体验,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使学生达到自省、自律、自善的道德境界,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课题及概念的界定
㈠、调查对象,范围以及调查人员调查对象为本校高一全体学生;㈡、概念的界定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不仅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其目的还必须合乎道德。教育不仅是一种有意施加的影响,这种影响还必须出自善意。教育包含使人为善的意图,德育代表使人为善的教育意图。教育必然包含道德的目的,没有道德的目的,就无所谓教育。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把德育视为“教育目的”,意味着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把德育视为“教育工作”,意味着德育是学校众多工作中的一项工作。这不仅改变德育的性质,也贬低了德育的地位。
三、调查理论依据
(一)德育教育规律提醒我们:“良好的道德素质必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建构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知道真理只有在被学生亲自获得,亲自体验,并成为他们自己个人的信念之后,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传统德育教育最大的缺陷是人为地将德育从生活实际中剥离出来,使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去。开展自主性的德育活动,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在活动中成为主人,主动积极参与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积累自我实践的经验,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四、调查目标
1、把提高高中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德育研究和德育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一套提高高中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德育评价机制,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了解与掌握现代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我校德育成功案例,探索提高高中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德育模式。
3、更新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念,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水平。
4、运用主体性教育思想,培养高中生主体性道德素质,改变德育工作者的德育观念,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强化高中生主体意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探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效率的新途径。
五、调查内容
(一)、转变观念、理念创新
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过于凝重、过于规范、又过于封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中学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二)、丰富内涵、内容创新
中学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就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德育主要内容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充实。一是要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中学德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二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中学生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使中学生成为学习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推进力量。三是要加强法纪教育。引导中学生积极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教育他们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要树立学法、用法的意识。当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四是要加强道德教育。一方面努力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践行“中学生德育”基本道德规范,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帮助中学生树立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生命伦理、经济伦理等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五是要加强心理教育。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由于竞争机制强化,变化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生活的紧张度增加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等。另外,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诚信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也需扩充进来。同时,还要将德育与智育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积极寻找最佳结合点,将“两张皮”合为一体,使其良性互动。
(三)、有机结合、机制创新
要实现德育机制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创建高立意、近距离、低姿态的运作机制。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设计德育工作。这就是说德育工作立意要高,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决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而是应该把高立意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新这种理论上“登高望远”、运作上“拉近距离”的运作机制,教育者放低姿态、淡化身份、平等交流,这种顺应德育改革的趋势,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方法,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教育的亲和力。2.创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自律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他律是外部力量对行为主体的监督和约束。他律是被动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自律是主动的,可以使受教育者进入较高层次。他律依赖于自律,通过自律发挥效用;自律以他律为先决条件,通过他律逐步养成。二者相辅相成,若使其有机结合,德育工作就更有力量。建立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通过理论学习、榜样引导、文化熏陶等途径,对人施加影响(他律),使人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从而把人从个体的自然人转变为遵规守纪的社会人,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使其遵规守纪,自我约束成为下意识的、自然的反应(自律)。经过长期的严格自律,人可以逐步达到慎独的最高境界。这一机制的实践意义是显而易见的。3.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现代德育就是要通过创设人所需要的条件,激发人的动机,从而产生实现目标的特定行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机制已被应用于德育实践。善用精神激励,量力辅之以物质激励,这是巧用激励机制的要点。创新,重在精神激励机制的创新。关于精神激励,人们一般在荣誉激励方面有所尝试,常见的是评优表模,“特发此证以资鼓励”。其实,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满足人参与活动、参与管理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让其参与,会被认为是惩罚),这是参与激励;设法将人安排在适当的专业(或岗位),让其具有学习(或工作)的兴趣,产生学习(或工作)成效,快乐学习(工作)或享受学习(工作),给人一种自我实现感,这就是学习(或工作)激励;设定集体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使人感到每一步努力都有一个诱人的目标在牵引,这就是目标激励;设法进行情感沟通,使人被真情打动,可以激发出极大的热情,这就是情感激励。构建各种激励方式有机结合的机制,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被工作实践所证实。4.建立教育与管理互补的制约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可以看成是一项“软工程”,而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的管理,则可以看成是一项“硬工程”。实现两者之间的一种动态互补,把教育的要求体现到各项管理中,无疑将大大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成功率,使教育在更广大的空间中显示威力。同时,也使管理工作更见成效。当我们把德育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堵住了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消灭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盲区,我们所建立的制约机制也就完备了。
(四)、德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
德育途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即大型活动、党团活动、主题班会、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咨询(个别教育)、社会实践、多种媒体的宣传(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其创新的重点在于心理咨询、社会实践和网络德育等。1.心理咨询。即个别教育。作为一项专业事业,在帮助、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与冲突,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开发与发掘学生自身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加速人格成熟等方面有特殊作用。因此,心理咨询应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2.社会实践。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中学德育必须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构建一个多层次,着重参与及角色预演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即必须面向世界,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首先学校应与家庭双管齐下。学校与家庭要加强联系和沟通,互相配合,提高德育的实效;其次,学校与社会要共同参与。要建立包括党团队组织、社会德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关心下一代协会等在内的一个德育大网络,形成德育合力,共同完成德育任务。3.网络德育。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社会所有领域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对德育工作形成很大冲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网络这个重要阵地,我们要主动去占领。要办好德育网站,做到网上网下对接;德育教师要学会网上聊天,做到网上网下“两栖”全能。扬长避短,使网络这一利器为我所用。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信息量的不足;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利用电脑虚拟化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境,使学生在一种仿真的、独特的德育环境中,开展道德实践,感悟道德力量,既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相对的真实性。运用这一特点,教师可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如“毒品的危害”、“青少年能否早恋”、“道德警戒线”、“知法守法”、“正确对待金钱”等无法在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仿真实验
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某些做人的道理。这样,传统的、常规的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络中都能够得以解决。
另外,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诚信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也需扩充进来。同时,还要将德育与智育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积极寻找最佳结合点,将“两张皮”合为一体,使其良性互动。
六、调查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随时进行理论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如全实习队一起学习了《德育的原理》、《现代学校德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等德育材料。
(二)抽样调查法:在研究过程中,适时进行各种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提析、归纳等。
(三)个案分析法。与各级组德育干部进行交流,搜集了解本年级以及高二年级的德育工作现状和成功失败的德育案例,得出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德育创新方法。
(四)经验总结法:随时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德育现象进行经验归纳,并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及有关理论,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创新方法。
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一)、高一学生面临的问题问题
同学们往往对新的学校和新的学习生活抱有很高的期望,大家在学习上信心十足,但随着教育教学的逐步深入,部分同学开始对老师的讲课不适应了,对学校的管理也不适应了,学习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初中时那种优越感没了,甚至产生了自卑心理。由于没有及时地调整,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知识量大,分析性强。
2、综合性强,各学科互相影响,联系性大。3、学习能力要求高。
(二)、学生面临的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问题
进入高中阶段要学会学习,习惯学习,乐于学习,这样才能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达到最佳效果。(三)、学生心理调整面临的问题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大,遭受挫折承受力差。2、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不协调所产生的不良心理。七、对调查课题的反思
(一)、课题的研究激发了教师参与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获得可持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有存在有一些问题。一是教学行为转变并不十分到位,有的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教育教学理念,但在真正教育教学中还是跳不出传统教育教学的阴影,转不过这个弯,“穿新鞋、走老路”;二是课题组成员大多是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平时的工作很多,研究课题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这与教师平时的满负荷工作产生了一些矛盾,一些老师在需要成果的时候才来研究自己的课题,因此也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三是课题的有关研究内容的提出尚不作更深层次的研究,如学科渗透德育的研究等暂时处于一种初步探索阶段,很难形成一系列完善的模式体系等等。课题太大,主持人能力有限,力不从心,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以个别学科(文科)为重点,调查效果打了折扣。
(二)、下一步计划我们将继续在课题组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和课题组骨干的带动下,定期活动,以活动推动课题的发展。加强软硬件建设,为课题研究提升平台,学校将继续加强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创造信息化环境,营造信息化氛围,为师生实验研究创造良好条件,使课题的深入研究得到保障。今后的工作我们更是任重而道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沿着有新意,讲科学的思路继续将此课题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精神延续在我们工作实践中,以全新的理念,积极的态度做好结题工作。实事求是,富有新意地撰写工作报告,研究报告。为结题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继续推进学校的现代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生德育调查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生德育调查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