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ne)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ne)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7:11:37 | 移动端: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ne)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ne)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梳理

一.空气

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约占1/5。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2.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是纯净物。(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注意】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

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主要性质主要用途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稀有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4.保护空气(1)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①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②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

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

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

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注意:二氧化碳没有在该项目内)

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

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3)实验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实验注意事项:①装置不能漏气;②红磷要过量;③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

A.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

B.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二.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

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1)氧气的助燃性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常用这种方法检验氧气。

1

成分

(2)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的比较在空气中燃烧在O2中燃烧的现象物质的现象持续红热发出白光木炭放出热量放出热量发出淡蓝色火发出蓝紫色火焰,焰,产生有刺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硫激性气味的气体体放出热量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产生大量白烟红磷放出热量放出热量铁丝在空气中铁丝不能燃烧三.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加热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硫+氧气→二氧化硫注意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造成空气污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此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现象应描述为白烟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固态加热二氧化锰反应过氧化氢→水+氧气原理试剂状态反应条件固态、液态常温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固态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气体发生装置排水法略大)(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收集装置(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分解反应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④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注意: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有氧气

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要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注意事项原理:根据气体热胀冷缩(1)查:检查装置的气操作: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外壁,如果密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装:将药品装入试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生成的气体管把试管内的固体带到导管中,堵塞导管(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先预热,后对药品加热(5)收:收集氧气(6)撤: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熄灭酒精灯铁夹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先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用外焰加热等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收集满的集气瓶瓶口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将导管移出水槽,最后熄灭酒精灯目的: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3.检验所收集的气体的方法: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4.验满方法: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内的氧气已满;②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均匀冒出时,说明瓶内的氧气已满。5.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扩展阅读: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赵笑宇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1、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在有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和排列方式。

2、水升高温度时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的温度降低,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之间到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3、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⑵分子不断运动,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⑶分子之间有间隔,三态变化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哪种微粒就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太阳为水的循环提供里能量,植物的蒸腾作用,土

壤的渗透作用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即实现了水的净化,有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布。6、水的人工净化:水的人工净化主要包括: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灭菌等方法(沉降过程中加入明

矾,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溶于水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7、混合物纯净物

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8、物质的提纯方法:

①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②蒸发:把溶于液体的固体和固体分开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一、水的分解

1、条件:通直流电,在水中加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2、现象:两积极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

3、验证两极产生的气体:①用燃着的木条接触阴极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火焰呈蓝色,说明是氢气;②用

带火星的木条接触阳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4、化学反应:2H2O

通电2H2↑+O2↑

I赵笑宇5、结论: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化学变化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化

学变化的实质)6、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①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大,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会和电极发生反应,因此开始时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会大于2:1.②为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7、分解反应:有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8、水的合成:㈠氢气燃烧:2H2+O2

点燃2H2O(氢气具有可燃性)

①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②点燃氢气前验纯方法: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凡是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接触,加热或点燃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㈡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来源广;放热量多;无污染。9、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在分)

①有些原子可以直接构成分子,有些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有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有原子构成的物质

10、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产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

11、氢气的性质: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㈠、α粒子轰击金箔

1、现象: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少数改变方向,极少数α粒子被方向弹回。2、原因:大多数α粒子通过原子内部空间的空隙,不改变运动方向;少数α粒子碰到原子核方向改变甚

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相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金属:MgAlZnFeCu等稀有气体:HeNeAr等部分非金属单质:石墨金刚石硫磷等II赵笑宇至方向弹回。3、原子的结构

原子原子核质子(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4、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海外电子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5、原子中的数量关系: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一个中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③电子的多少决定原子的体积,电子越多体积越大。6、注意:①不同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不同。②同种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③所有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但不一定含有中子。④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㈡、原子中的电子

1、在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离核较远,能量低里核较近。把电子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成排布。

原子核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含义:

3、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决定,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发生改变的只是核外电子。①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②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个,易得电子,带负电荷,形成阴离子。

③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氦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极不易失也不易得。

4、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如:SO4CO3OHNH4NO3等)

5、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原子核不变,质子和中子不变,相对原子质量不变,只是电子发生变化)

得电子阳离子失电子原子得电子阴离子-+

-2-2-

电子层+624质子数电子层上的电子数III失电子赵笑宇

㈢、相对原子质量:

+

-27

1、定义: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约1.66×10千克)作标

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质量(单位“1”通常不写)

2、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①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个C-12原子质量的×112某原子的实际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1”

③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质量近似相等,都约为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原子

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④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⑤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质量成正比: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溶解过程:溶质分子均匀的分散到溶液分子中间的过程。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气体、液态、固体。

3、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一般为液态。4、溶液的基本性质(特征):

①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性质都相同。

②稳定性:只要溶剂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剂和溶质就不会分离。

均一、稳定的原因:分散到水中分子和离子直径小于1纳米,均匀分散到水中,跟水分子一起不停运动。③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5、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定

①固体、液态与气体之间形成溶液中一般把液体当作溶剂,固体和气体当作溶质。

②当两种液体形成溶液时,习惯上把量多的当作溶剂,量少的为溶质,只要溶液中有水时,无论水的量多少,水总是溶剂。

③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简称氯化钠溶液。6、电离: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够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7、乳化作用: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

IV赵笑宇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油和洗洁精并没有形成溶液。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比值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2、公式:溶质的质量=100%

溶液的质量

3、注意问题:

①溶液的质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的质量。②一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③注意判断溶液中的溶质,特别是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溶质是与水反应的生成物。4、几个相应公式:

①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③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5、配制溶液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①主要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钥匙、滴管。②主要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V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ne)》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ne):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ne)》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59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