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充分调动我校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三要义”全体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本学期,我校将结合市教育局开展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的有关精神,在本校内进行“同课异构”研讨活动,督促教师勤学习、重研究、多交流。通过研究课堂,打造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我校的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预期目标:
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通过同教研组教师“选定同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等环节,帮助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积极转变教学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同时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中学“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四、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5月13日5月16日)宣传发动阶段
由教务处牵头制定“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向教师宣传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正确认识“同课异构”对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处,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之中。
2、第二阶段(5月237月上旬)课堂教学实施阶段
本学期由于受学科教师任课班级限制,“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暂时在语数英科教研组实施,其他科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下学期进行。在教务处统一安排下,语数英教研组具体安排各自小组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施,。具体实施按照“选定同一课题同一课时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的环节加以实施。教务处提前通知授课教师做好准备。讲课前,教师将课题报教导处,“同课异构”授课教师的说课、教学设计、听课教师的心得体会等在教研活动结束后一并上交教务处。3、第三阶段(7月上旬)“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阶段总结
一是针对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引导广大教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研活动的健康发展。
二是根据一学期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总结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得失,不断总结经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4、在活动举行过程中,邀请镇教育办领导观摩指导和校际间进行交流学习。
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请镇教委领导到我校实地观摩教学和指导,根据反馈情况积极整改,同时,积极与兄弟学校联系,举行校际间“同课异构”交流活动,让各学校的教师有机会在一起共同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各科教学,在交流中共同提高。(若活动开展效果明显,学校将与县教研室积极联系,请相关教研员到我校观摩指导)五、同课异构活动安排周次时间学科年级
5、26语文137
授课人****
1参加人员
语文教师安排单位备注**中学146、3语文8888
******************
语文教师英语教师数学教师数学教师
教育办**中学教育办**中学
6、9英语15
6、17数学16
6、21数学17
六、活动保障措施:
1.每一位授课教师须认真准备,研讨教材,设计各具风格的教法。课前制作精美的课件或教具。
2.每一位教师既是授课者,又是评价者,因此要处理好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并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3.每位参与教师打印教案一式两份,于课前提供给评委们传阅。4.授课地点均在三楼多媒体室。
5.每一位教师课前须认真学习《昌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按时听评课,不得迟到、早退、旷课;充分尊重每一位授课教师,准确量分;课后及时打分并上交评分表。
6.听课、评课活动均分学科分组进行评课实行同组同学科教师轮评制,对课的特点及教师对教材解读、处理等进行探讨、互动交流,参与教师人人发言。7.评课要求:评课前至少要写好发言提纲。每位教师对按要求应评的几位教师的课均要评议,不论评几位教师的课,最终上交一篇高质量的“听课一得”,于听评课后将稿件电子稿发到学校网上教研网专栏和教育办的同课异构邮箱中。执教老师写一篇教学反思连同教学设计和课件一同上传到网站上。
8.听课实行签到制。教研组长设计签到本,由组长进行考勤。9、定期进行组内研讨交流,并做好阶段总结。10、做好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
扩展阅读:关于“同课异构”下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学科论文:初中数学关于“同课异构”下数学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是基于体现备课的实质,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能力合作,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好成长的背景下产生的。它能够最大限度博百家之所长,集众人之精华,将最优化的教学案例、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汇编成册,成为教师最真实的校本教参。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有效解决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阔教师的思路,开创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关键词】同课异构校本教研共同发展
一、审视教研现状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普及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上,学校做了大量的培训工作。而且为了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我们数学组还进行了课中学、学中研、研中做的校本教研活动,尽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反思我们的工作,发现仍有很多时候是高耗低效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㈠备课形式化
为了应付学校检查,为了在考核中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我们可以看到写得满满的“优秀”教案。然而走进课堂发现,很多时候实际教学与教案是不相干的,再仔细一深究,很多课堂只是把网上的课件复制加以演绎,至于学情、教材的研究变得非常肤浅,备课在这里失去了实质的内涵。尽管学校也采取了所谓的集体备课,但仔细分析,仍是留于形式。我们强调的是大家备一课内容或一个单元,但是由一个主讲,大家课后分析研讨。每当学期初,我们数学组成员忙着相互听课,然而,匆匆忙忙听了课,留下印象的却不多,能够提供借鉴和帮助的更是有限。
㈡情感孤立化
长期以来,教师与教师之间往往是竞争多于合作,他们很少时间与同事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孤立+孤单”是大多数数学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常态。这种情感上的孤立和相互阻隔也给教师之间的合作设置了障碍,即使提供了机会,教师也未必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未必愿意把自己的实践知识与人分享、未必愿意与人一起制定方案。
㈢研讨求异化
当教师要上研讨课或公开课时,为了获得“与众不同”之誉,往往另辟蹊径,选取教学内容时避免撞车,并且尽量选取自己容易把握的内容,避开难点课题。如此一来,同一文本便会演绎出十
几种甚至几十种的教学目标来,这在非数学学科看来,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于是,数学教师会在选教学内容上花大量精力,从而减缩了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真正需求上的时间,一味的求新求异,会变得不务实,也无法真正让自己得到提高,缺失了很多挑战的机会。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正是基于体现备课的实质,帮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能力合作,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好成长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有效地解决数学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阔教师的思路,开创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从而有利于教师合作文化的建立。
二、构建教研模式
实施“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一方面,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选择不同的策略、运用不同的资源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基于以上目的,我们课题组通过研究讨论,构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为:方案设计→课堂行动→评议反思→方案修正→再次反思→撰写案例。
㈠方案设计
这一环节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1、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在资源共享基础上的大致构想,“同课异构”的许多有关“同”的要求在这个环节中得以清晰,确保“同课”。从而有利于控制影响教学效果的其他非教学因素,便于比较研究,促进后续教学的行动跟进。
2、个人设计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集体智慧、同伴互助的体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每个教师都有其自身特点和教育思想,这是教师个人风格的体现,是他人无法改变的,教师的创造力体现在个人设计上。执教老师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等,对文本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建构出不同的意义,展示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㈡课堂行动
在课堂中,执教教师根据预设的方案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实施情况适当调整。其他教师根据事先分工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观察。
1、分工安排
第一组任务:观察教师第二组任务:观察学生第三组任务:观察教学实施
2、课堂教学
本课堂教学主要指教师的教学实录、教学案例、教学计划等教学实际。附:初一数学教师张永刚的课堂实录,
-------数学教研活动
一、课题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计算(五分钟练习):
(5)-25;(6)(-2);(7)-7+3-6;(8)(-3)×(-8)×25;
23(13)(-616)÷(-28);(14)-100-27;(15)(-1);(16)0;
101
21(17)(-2);(18)(-4);(19)-3;(20)-2;
4223(24)3.4×10÷(-5).
4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讲授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以上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
1.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按照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审题:(1)运算顺序如何?(2)符号如何?
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相同.课堂练习
审题:运算顺序如何确定?注意结果中的负号不能丢.课堂练习
计算:(1)-2.5×(-4.8)×(0.09)÷(-0.27);
2.在没有括号的不同级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例3计算:
(1)(-3)×(-5);(2)[(-3)×(-5)];
22(3)(-3)-(-6);(4)(-4×3)-(-4×3).
222审题:运算顺序如何?
解:(1)(-3)×(-5)=(-3)×25=-75.
2(2)[(-3)×(-5)]=(15)=225.
22(3)(-3)-(-6)=9-(-6)=9+6=15.
2(4)(-4×3)-(-4×3)
22=(-4×9)-(-12)
2=-36-144=-180.
注意:搞清(1),(2)的运算顺序,(1)中先乘方,再相乘,(2)中先计算括号内的,然后再乘方.(3)中先乘方,再相减,(4)中的运算顺序要分清,第一项(-4×3)里,先乘方再相乘,第二项(-4×3)中,小括号里先相乘,再乘方,最后相减.
22课堂练习计算:
(1)-7;(2)(-7);(3)-(-7);
222(7)(-8÷2)-(-8÷2).
33例4计算
(-2)-(-5)×(-1)+87÷(-3)×(-1).
2254审题:(1)存在哪几级运算?(2)运算顺序如何确定?
解:(-2)-(-5)×(-1)+87÷(-3)×(-1)
2254=4-(-25)×(-1)+87÷(-3)×1(先乘方)=4-25-29(再乘除)=-50.(最后相加)
注意:(-2)=4,-5=-25,(-1)=-1,(-1)=1.
2254课堂练习计算:
(1)-9+5×(-6)-(-4)÷(-8);
2(2)2×(-3)-4×(-3)+15.
33.在带有括号的运算中,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三)、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按顺序运算;3.若有括号,先小再中最后大,依次计算.
七、练习设计
2.计算:
(1)-8+4÷(-2);(2)6-(-12)÷(-3);(3)3〃(-4)+(-28)÷7;(4)(-7)(-5)-90÷(-15)(7)1÷(-1)+0÷4-(-4)(-1);(8)18+32÷(-2)-(-4)×5.
325.计算(题中的字母均为自然数):
*(1)(-12)÷(-4)-2×(-1);
232n-1
(4)[(-2)+(-4)〃(-1)]〃(5+3).
4272m35八、板书设计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例1、例2(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九、教学后记
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的概念,知道了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利用有理数乘方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本节课在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方的意义,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科学记数法.为此,通过实例,引入了科学记数法,而通过例题的讲授,使学生知道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
3、课堂记录
⑴观察教师时间教基本状态师教学教师优化教学的能力活动点评
⑵观察学生时间07-1118班级学生学
07-1118班级105班执教张永刚课的类型新课课的性质研讨课精神饱满、表情丰富、教态偏紧语言朴实但缺乏一定的感染力简单明快,但缺乏吸引力能很好把握重点、难点过于浅、适合口答、缺乏层次性强调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点的应用精神、教态、表情语言艺术课题导入重点、难点问题设计能力培养准备充分,教态自然,教学目标明确,但课堂呈区块性,教学要点点到即止。105班执教张永刚课的类型新课课的性质研讨课情绪饱满度思维活跃度发言积极性前25分钟学生情绪良好,课堂中间有3人趴在桌上一半以上学生思维活跃全班30人,其中22人次发言,13人发言习态势回答正确性、创新性3处地方学生有异议,正确性较高,但创新性几乎为零活动表现力学习习惯师生情感交融状态学生参与率高,感悟能力、模仿能力强25位学生预习过本节课,每个学生有上课笔记师生互动性强,能产生思想共鸣点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思维反应敏捷,但稍有难度,无人发言。
⑶观察教学实施
时间07-1118班级教学目标与教材处理教材处理合理度学生主体性教教师组织、指导学教学结构状况实学习途径施教学各环节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点评
多媒体、黑板层次清楚、目标明确,衔接欠妥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教师引领、学生交流、教学资料认知工具媒体应用以多媒体为主分工不够明确、教学活动过于简单较为合理学生参与度高,学生主体意识较强105班执教张永刚课的类型新课教学目标适切度过多,指向性不明课的性质研讨课教学手段与方法多样化,但教学目标与教学状况缺乏统一性。㈢评议反思
课后,大家一起对所有所上的课进行讨论,比较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讨论的内容参照下表:时间教学目标教材突破难点处理抓住关键教
07-1118班级2个执教2个课的类型新课课的性质研讨课全面、具体,适宜度1、张永刚老师的目标过多,导致教学达成度低目标达成度突出重点2、蒋聪老师的教学目标适宜度佳,达成性高有理数的运算律的应用如何让学生熟练应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的应用理解、应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符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7
教学思路设计基础知识也应在课内落实学程序课堂结构安排独创性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度实际运作效果学习环节的时间分配师生活动的时间分配非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张永刚老师的新课引入两位教师都做得比较好蒋聪老师较好导入简洁有效,教学小结要留时间师生活动与学生思考时间比1:1关键在于吸引学生,尽快走进课堂张永刚老师最为丰富,但最需要就是最好黑板应当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各司其职,或批改作业、或指导学生、或合作学习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非常精美张永刚老师较好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受益,但程度与时间各不相同一般都在30分钟左右教学教学方法多样化方法教学方法创新性手段现代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效率教学学生受益面效果有效利用时间点评张永刚老师的授课更考虑学生的学情与学生的受益程度,教学效果更趋理想㈣方案修正
经过讨论,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修改调整,修改可以有两种形式:
1、各自修改
执教教师都在自己方案原有基础上进行合理化调整。从教学目标、教学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等大处着眼,从教态、教姿、行走路线、导入、环节衔接等小处着手,针对《评议反馈表》修改自己的教案,使之更趋合理化。
2、合并修改
把每个方案中的亮点集中起来,合并在同一个方案中。教师要集众人之长,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㈤再次反思
两轮课堂教学下来,不管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会有很多的感触和想法,再次坐下来进行讨论和思维碰撞,可能会显得更激烈。
1、细节反思
对每堂课的每一环节进行反思,必要时放映课堂录像,再现课堂进程,帮助反思。
例如:其中张永刚老师整堂课上共出现了5次掌声,我觉得表扬、激励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表扬到位,激励得法,能够使得学生进一步调动学习热情,更进一步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
2、后续反思
对今后的教学和下一次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策略。
从满堂灌到满堂问,从满堂问到满堂闹,都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课堂形态、教学结构、组织形式、内容要求、方法选择,这一切,教师需要综合思考,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单因素、单角度看待课堂教学,而是要把目标、内容、方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
㈥撰写案例
讨论后,由一位教师(每次不同)把活动的经过写成案例,以供以后参考。三、实施教研策略
㈠制度策略
我们认为“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要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使学校内形成一种崇尚学习,崇尚研究,崇尚合作的氛围,它是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有力的内在机制。为此,我们制定了“三定”、“三有”制度。
1、三定
⑴定时间
教师合作文化的建立光靠一两次同课异构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这种活动纳入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同,变成大家自觉的一种行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时间:
①集体备课时间
表一:“同课异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数学九上周次具体时间第一单元1周星期一下午第二单元4周星期二下午第三单元7周星期三下午第四单元10周星期四下午第五单元13周星期三下午注:A、以年级组为单位,自己定具体时间(组长定好时间,通知教研组长),交流时间为1---2课时。
B、具体地点:初一组在一楼办公室,初二组在二楼办公室,初三组在三楼办公室。②上课及评议时间
表二:“同课异构”备课组上课及评议时间数学八上平行线间的距离直角三角形方差和标准差周次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3周一次函数图象第16周第1周第6周第9周具体时间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四注:A、每个年级组成员都要听。
B、由教研组长根据当日课程表安排组内老师的上课时间和评议时间。(不能有时间上的冲
突)
C、教研组长在定课程表时,要注意这一天备课组内老师的课有时间差,并要有1-2节课大
家都没课。
D、教师授课班级在自己所任的班级里。⑵定内容
教师的教学经验背景不同,人生阅历有深浅,教学个性、教学风格有差异,对所教内容(即使是相同课文)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有不同的构思和教法,教师间的差异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大家可以在比较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很多教师习惯于避免教学内容的雷同,习惯于避开难点的课题,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成长。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们在进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时,选择定内容。
①同一课
A、按照教学进度,该上什么内容就上什么内容。B、本周内大家都觉得难教的内容。
C、很难有突破性的课。有的课在课堂上很容易把握,教学目标也易达成,但是往往受固有模式的影响,很难有突破,造成教学者的精神疲劳,也不能带动学生兴奋起来。这样课很有必要大家再坐下来好好研究,寻求突破口。
②同一主题
在教学中,时常困惑教师的内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如何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困惑,那就可以当作同课异构的内容;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教学存在很大盲点,那么也可以拿来作同课异构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所选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易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创造性。⑶定人员
①定组长,包括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而且相对固定。负责组织和活动开展。②定组员,每次活动组员都要参加。③定记录员,每次活动都要有专人进行记录。
④定行政,教研组都要指定行政加入,负责监督和指导,本学科的也要求与其他教师同备课、
同研讨、同上课、同评议、同反思。
2、三有
⑴有计划
制定好计划是活动有条不紊进行的保证,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的好坏,往往可以决定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健全有效的计划有助于设立各种具体目标,从而形成一种任务感,为这样一些目标而努力将有助于激励教师的日常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计划按学期来制定。
①教研组计划
教研组计划应该以学校的校本教研为立足点,全局考虑本学期在同课异构教研中应采取的措施及各项安排。包括以下内容:
教研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具体措施:召开例会(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全体参与此活动的教师),传达活动内容和要求,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各组具体操作;加强教研培训,优化同课异构的效果;定期反思,不断提高;定期进行收发室案例比赛;定期进行校际异构;学期末要进行团队展示,激励评价;
预期效果。
②教研组、备课组计划
教研组制定本学期内如何指导备课组进行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计划,以及制定本学期内进行教研组内的同课异构计划;备课组制定本学期内本组开展此活动的计划。可包括以下内容:
制定者为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活动的具体时间和人员、地点;确定反思的平台、时间。⑵有记录
①记录无处不在
这里所说的“记录”包括备课组活动记录、反思记录。表三:“同课异构”备课组教研活动记录表组长集体备课备课摘要
具体时间组员缺席上课内容统一上课执教者时间具体时间集中评议评议摘要活动效果组长签名:
组员签名:
表四:“同课异构”反思记录表姓名授课内容教后记(上课反思)取长补短(听课反思)提高升华(评议后反思)②形式丰富多样A、构建网络平台
一是借助校内网开辟数学学科的教研网页,并设“数学同课异构”专栏;二是设立“数学同课异构”公共邮箱,“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教案、教学故事、评议、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课件等都要求放进公共邮箱;三是教师通过QQ群进行沟通、交流、传递信息。
B、录制课堂现场
情景再现是课后评议最直观的载体。在评议时,我们经常会出现“失忆”,或者会模糊课堂,这时候课堂录像就出现得非常及时;有些教师会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现场听课,那录像无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大的用途是上传网站后,可以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沟通。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录像
12学科年级把课堂的真实情景拍摄下来,然后进行制作光盘。
⑶有反思
反思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它需要独处,需要静心,是很辛苦的事情。但是人因为有反思才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丢失目标,才会进步,才不会人云亦云。我们的教研活动亦是如此,如果没有反思,我们就会在自己编织的网内迷失方向,没有了进取的目标,没有了矫正、提高的机会。
①不同主体的反思A、个体的反思
这里的“个体”在进行不同的角色互换,有时是一位执教者,有时是一位听课者,有时是一位评议者。所以又会有不同阶段的反思:
a、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按教学的进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反思。课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是教学的前瞻性行为,避免经验主义;课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发现,它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是教学创新的基础,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
b、听课反思
作为听课者,我们不能闲着,要让自己的思维运转起来,及时的进行反思,而这时的反思更多的是比较,因为听课也是“同课异构”的参与者,同样也是执教者,所以对教材应该是研究得很透,这时的听课,就是两者的思维碰撞,往往会碰撞出灿烂的火花,我们要将这火花记录在听课笔记上,这些在课堂环境中产生的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我们只有及时捕捉起来,才能在课后精细整理,深刻总结。
c、评议反思
在各方“论战”的空间里,个人的机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因而在评议中,我们能听到更有力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或给我们柳暗花明之境,或给我们豁然开朗之悟,或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反思。
B、群体反思
个人需要反思,备课组、教研组、教务处同样也需要反思,我们可以采取专题讨论和激励评价为手段。
a、专题讨论
“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进行到一定时候,需要静下心来,大家坐下来谈谈活动的效果,可以围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校内、校际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这样会使活动更趋成熟化。
b、激励评价
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如何不让教师的兴趣消退,激励评价会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教研组可以每月进行一次评价反馈,每学期评出校级“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进行表彰。
②不同形式的反思
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可以写一写“教学后记”“教学随笔”“案例分析”等进行反思。这样可以变一次性教学研究为持续性教学研究,变重横向的点拨为重纵向的跟踪指导。教师经历了一次次的自我反思,必定能去伪存真、扬长避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㈡形式策略
1、校内异构
⑴一人同课异构
“一人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老师连续几次采取不同的方式上同一课。即使是同一个老师,也会因为学生的变化,阅历的加深,时代的变化,对教材会有不同的理解,选择的方式也会不同。但是这种形式异构的时间需要拉得很长,所以只能是一年或几年进行一次。
⑵多人同课异构
这种形式是最常用的。就是选用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⑶师徒两人异构
我们数学教研组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每个新教师都要拜师学艺,第二、三层次骨干教师担任师傅。这样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徒饱满的教学热情,这些都是难得的教学资源,两者异构定能擦出火花,对两者都会有借鉴,从而得到提高。进行“师徒同课异构”,也可以增加师傅的压力,徒弟的动力。“压力产生动力”,“动力催发能力”,最后收到的效果肯定会比较好。
2、校际异构
“同课异构”的活动不要局限在校内进行。有时需要跨校区的异构,校际交流展示的是教师个人风采,而比拼的是整个数学组的团结协作精神。
㈢设计策略
“异构”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教学主体上的“异”,它的内涵应该是教学设计上的“异”。因为教学设计不同,使同一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而设计的“异”可以从教学方法、教学意图、教学环境、教学风格、教学评价等方面表现出来。
1、方法异构
学生的发展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唯一目标,正视不同班级的学生差异,自然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教学内容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2、目标异构
⑴缘于不同的“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云:“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我们认为因材施教的“材”可以指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二是学生。任何教学都必须以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作为依据。就教材而言,除了透彻了解教学内容本身之外,还要了解该内容所处的学业阶段、教学单元,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必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立教学目标,设计课堂问题,择取教学内容。
⑵缘于不同的“智”
“智”是指不同教师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不同的教师理念不同,素养不同,决定他对教材的把握不同,知识的侧重点、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不同。
这种异构更适合于数学教学:文本的价值是丰富的,“它包括文本的应用价值和教学价值。通过解读文本,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文本的思维方式特质,以及内蕴的文化、经验、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等文本包含的价值。正因如此,使数学教师在教学教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获得不同的教学价值。
3、环境异构
一个好的课堂环境,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的话说,应该是“鼓舞人心的”③。我们认为“鼓舞人心”的课堂环境中能体现出以下特点:
显露清晰的尊严: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
流淌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体现意愿的自主: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
洋溢集体的和谐:学生之间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
发挥灵敏的觉察: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边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
4、风格异构
异构的目的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
5、评价异构
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以同样的标准来进行评价,这显然有悖于新课程理念,所以我们认为对一堂课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措施同样需要异构。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不足)制定不同的评价取向,以下是初二数学组的某次活动:
⑴研究班级学情
205班学生能说会道,但落实到解题常常“眼高手低”,201班学生缺少的就是交流的勇气和展示机会的机会。
⑵选择同一内容
选择《三视图》,学生可以利用实物进行分析。⑶定位评价内容
根据学生的情况,甲班教师在评价上主要侧重于学生书面表达,乙班教师在评价上主要侧重于课堂主动交流。
⑷采取评价措施
甲班教师让学生当堂解题并评析,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乙班教师可以设计小组交流,这样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四、取得教研成效
㈠教学效率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同课异构”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可以鼓励教师尝试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㈡解读教材深入
“同课异构”活动要求同一年级选择相同的内容,教师不得不更加关注对教材的解读,在挖掘教材、吃透教材、把握主要内容等方面下功夫,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㈢教学风格多彩
在“同课异构”中,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和自身素养,选择各具特色的教学方式,赋予了静态教材以更充分地生命活力,为教师们提供了多元处理教材的宽广视角,从而形成自己教学的特色和风格。
㈣教研氛围浓厚
“同课异构”教研方式,需要定时进行,更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将成会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教师的自觉行为,从而学校的教研氛围更浓厚。
㈤合作文化建立
“同课异构”活动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个人和整个教研组的反思能力。教师之间的差异性资源,教学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有利于创建合作的教师文化。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对话与文本》,载于《教育研究》,201*年第3期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214页
3、[美]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宇航出版社,201*年版,165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