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生物化学课程总结

生物化学课程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7:35:29 | 移动端:生物化学课程总结

生物化学课程总结

生物化学课程总结

生命科学系现代生物学教研室

一、课程的基本概况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所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是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教学内容是依据学院制定的学生培养目标、生命科学系的教学计划以及目前科学发展对本课程的要求而确定。

该门课程在学时、内容上曾经历了几次调整,1986~201*年理论学时由1089072,实验学时36。1999~201*年作为专科化学教育专业开设的选修课,学时为60。201*年至今是本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共同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其中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理论学时为90学时,实验为48学时。生物技术专业理论学时为72学时,实验学时为30学时。同时还作为化学本科专业的选修课。

在几任教师的不懈努力下,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使该门课程逐渐走向成熟。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条件和科研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实验开出率不仅在学时上得到保证,而在质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飞跃。实验条件和科研条件的改善,为教师、学生的科研,为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二、教学内容

整个内容体系由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两部分组成。理论课程包括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和机能生物化学。全课程是以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体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物质在生物体内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生物体的物质结构、代谢和生物功能及复杂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基因组的表达调控等问题。

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验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学习分离、鉴定、制备、定量测定蛋白质、核酸、糖、维生素等物质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研究中间代谢的基本方法。学习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和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通过基础性,综合性和研究性(设计性)实验的设计,达到实验所规划的目的。

三、教学实践与教学特色

(一)遵循教育规律,打破传统教育思想束缚,更新观念,在对课程科学定

位的基础上,确立明确的课程目标。

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从分子水平了解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了解生物体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及代谢。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从事生物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方式。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技术,如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离心技术,学习根据基本理论和工作需要设计实验,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在目标指导下,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1、选定知识载体,以线带面,实现知识的辐射。

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坚持以下4个原则:第一,教材编写的系统性强、结构完整、难易度、深浅度适宜。第二,近年出版或印刷次数多,权威出版社出版,同类高校选用率高。第三,在内容体系上与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一致。第四,能吸纳该领域的前沿知识。基于上述四点考虑我们从201*级本科生开始至今理论课一直使用高教出版社出版、聂剑初等主编的《简明生物化学教程》(第三版),实验教学使用高教出版社出版,王秀奇等主编的《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第二版201*年第10次印刷)。在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的内容为主线,分析教材,合理的运用和处理教材,在能驾驭教材的基础上,参考其它一些生物化学教材和最新资料,编写出生物化学理论教学讲义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讲义,使教学内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为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通过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书目、提供资料获取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学习参考书等措施,使学生扩充了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本领。

2、建设精湛、业务水平高、有责任心,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因素。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比例、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梯队。学缘结构复杂,搭建了立体交叉式的知识结构网。使教学有了人员保证。

3、实验仪器设备基本能满足目前所开设实验项目的需要。4、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在理论教学中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思维,学会学习,为获取更多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教学中按照预习、讨论、实验操作、实验结果检查、实验报告填写、教师批阅总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预习:在预习中要求学生把握四个环节:1、钻研实验教材,阅读其它参考资料的相关内容,弄懂实验原理,明确做好实验的关键及有关实验操作的要领和仪器用法;2、合理安排好实验。如,哪个实验反应时间长或需用干燥的器皿应先做,哪些实验先后顺序可以调动,从而避免等候使用公用仪器而浪费时间等,要做到心中有数。3、写出预习报告。内容包括:每次实验的标题,所用的反应式、流程图等,表明实验步骤,留出合适的位置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的表格等。4、切忌照抄实验教材。

实验课堂讨论围绕两个方面进行:1.实验前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指出实验的关键,由学生回答。以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检查预习情况。还对上次的实验进行总结和评述。2.教师或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及讲评。

实验操作:实验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观察和积极思考,及时和如实地记录。(1.)记录实验数据:最好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数据,要实事求是,绝不能拼凑或伪造数据,也不能掺杂主观因素。如果记录数据后发现读错或测错,应将错误数据圈去重写(不要涂改或抹掉),简要注明理由,便于找出原因。重复测定时,如果数据完全相同,也要记录下来,因为这是表示另一次操作的结果。(2.)观察实验现象:实验中物质的状态和颜色、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等都是实验现象。对现象观察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1)要学会观察和分析变化中的现象,观察时要善于识别假象。(2)及时和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学会正确描述。如果实验现象与理论不符时,应首先尊重实验事实。不要忽视实验中的异常想象,更不要因实验的失败而灰心,而应仔细分析其原因,做些有针对性的对照实验(即用蒸馏水或已知物代替试液,用同样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以查清现象的来源,检查所用的试剂是否失效,反应条件是否控制得当等。这都提高自己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

.实验报告:做完实验后,要求学生及时填写实验报告,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验报告要求文字精练内容确切、书写整洁,有自己看法和体会。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预习部分实验前完成,包括实验目的、简明原理、步骤(尽量用简图、反应式、表格等表示)、装置示意图。2.记录部分实验时完成包括测得的数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3.结

论实验后完成包括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实验结果的归纳与讨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对实验现象的仔细观察记录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通过介绍重要的生物化学期刊、网站,扩展学习的途径,深刻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如何查询、收集、分析和综合资料。

通过多媒体课件优化使用的探讨,使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效果明显提高。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应用了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习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实验指导、习题集等教学资料学生可通过网上的学习信箱获取,通过教学资源在网上的发布,完善和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加强了学生和教师间的联系和反馈。

(三)严格要求,通过不同方式强化和巩固知识,追求最佳教学效果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通过课前提问、复习、作业、章节练习、答疑、在网上发布学习信息等形式,引导和督促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显示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三届学生的结业成绩:04级上学期平均成绩为71.14,90分以上为2人,占总人数的4.9%,不及格5人,占总人数的12.19%;05级上学期平均成绩为75.88,其中90分以上为3人,占总人数的9.09%,不及格1人占总人数的3.03%;下学期平均成绩分为74.35,其中90分以上6人,占总人数的21.42%。不及格1人占总人数的3.6%;201*级上学期平均成绩为75.88,其中90分以上为3人,占总人数的6.52%。学生学习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很大。

确定和完善生物化学实验的考核形式、方法和标准,使实验的评价体系趋于客观、合理、操作性强。

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在学校和系组织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以课程量化评估体系为依据,通过系教学质量考评小组、教师、学生三方面综合评价的量化显示,课程组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优良,其中1名主讲教师在连续两届(四个学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被评为课堂教学质量优秀,由此获得优秀教师称号。

(四)教学特色与创新

1、教学体系完善。其主要体现:(1)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比例、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梯队。学缘结构复杂,搭建了立体交叉式的知识结构网。(2)形成

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环节支撑的教学内容体系。(3)教学文件和教学的辅助材料齐全,教学规范。

2、注重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表现在:(1)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2)积极进行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探讨,正确把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教师在承担了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教会学生会学习、引领学生学习,使学生终生受益。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基本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态度和科研精神。

3、在实验内容设计上:精选验证性实验,加强综合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使学生

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

4、在实验环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预习的检查、课前的讨论、实验全程的辅导,实验结果的检查、实验报告的评定、总结等环节,教会学生怎样进行实验,如何做好实验,为什么做实验,使学生开展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

5、优化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扩充知识容量,确保教学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

1、生物化学实验及研究的结果直接受实验手段和实验技术的影响,因此还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实验仪器和设备。进一步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的整体水平。

2、实验室的开放由于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还不能达到全部的开放。3、资料室建设力度还需加大。目前用于生物化学教学和研究的专业资料还很匮乏,已有的部分资料已经过于陈旧,需要及时予以更新和补充。

五、建设规划

1、从21世纪人才培养和学分制教学的需要出发,以选用高水平的教材为基础,补充和完善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设计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建设为突破口,根据各部分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一整套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的教学与考核体系,总体达到国内同类院校该课程建设的先进水平。

2、努力将该课程逐步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以此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和发展。3、通过该课程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团结协作的教学队伍。

4、逐步改善和提高实验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拓宽实验教学思路,合理的构建实验

的模块。

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使各种教学资料上网开放。

1-2年内本课程组教师的教案和课件全部上网,2-3年内一套完整的教学录象上网,建设成适合学生查阅、自学的网络课程,做到网上适时交互式教学。建设成校内一流、力争全区一流的精品课程。

赤峰学院生命科学系现代生物教研室

生物化学课程组

201*面5月24日

扩展阅读:生物化学课程建设总结

《生物化学》课程建设总结

生物化学是我校所有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建设适合培养二十一世纪高层次、创新型药学人才需要的药学生物化学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研究型教学体系。本着一切以学生为本,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进行课程建设。现将多年来课程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提高

要有一流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来支撑。在课程建设中,我们非常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提高。课题负责人张景海既是教授又是博导,既是学科科研“领头羊”,又是教学骨干和带头人,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带领课题组工作在教学与科研第一线,承担和完成省部级、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教学改革方面也紧跟时代脉搏,牢牢把握着课程建设的宏观规划和发展方向。鼓励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进行国内外进修;引进外籍教师;获取博士学位、进修人员、外籍教师在教学中均发挥骨干作用;在教学中也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有计划地组织听课和助课,观摩教学,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进行传帮代。实行集体备课、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促进业务交流;在补充青年师资时,还注意综合大学的人才和获得学位的归国人员引进,以防止近亲传递,知识退化。由于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具体,措施得力,目前,教师队伍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队伍稳定,形成良好的教学学术梯队和可持续发展势头。目前教学队伍的整体情况为:

1.知识结构:硕士14人,达100%;双硕士1人,达14.3%;博士(含在读)8人,达50%。教授3名(外聘教师2名),副教授7名(外聘教师1名),具有高级职称比率达52.6%。

2.年龄结构:35岁以下10人,占71.43%;35~50岁4人,占21.43%;平均年龄为35.79%。

3.学缘结构:教学组14人中本科毕业于12所国内院校,硕士毕业于15所国内外综合性大学;五名毕业于国外知名大学,三名为博士,两名为硕士。4.师资配置:理论教师以教授、副教授授课为主,正副教授授课时数占总学时数的70%以上。

5.师资培养:近五年,海外进修一年以上3人次,国内进修2人次。6.教学科研水平:近两年,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8篇,校级教改项目一项,课题负责人张景海获国家及省教学改革二等奖及一等奖。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学院一等奖2项,获学校优秀奖2项。4人获得03-06年制药工程学院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在课程负责人张景海教授带领下,主持和参见国家、省、市各类基金项目十三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近40篇学术论文,SCI收录12篇。申请了两项中国发明专利,两项国际发明专利。参加科研的教师比例达到100%。

二、以提高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根据学科发展和培养国际型、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需要,近五年来本教研室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工作。

1.教学内容改革: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主要措施为:为适应不同药学专业的发展,满足国内对药学人才的需求,选用了适于各专业特点的教材;为了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及时把教改、科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一些与相关课程重叠的内容如:核酸合成、遗传密码、中心法则、基因组与基因工程等划到《分子生物学》课程中,解决了学时紧张,内容多的弊病,也兼顾了和其它课程衔接;增加了系列综合性开放实验;根据教学大纲和不同专业的要求近几年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多次修订,多媒体课件每届均有变动;形成了以生物化学(130学时)、生物化学Ⅰ(72学时)和生物化学Ⅱ(34学时)为中心的体现各专业特点的生物化学课程群。

课程体系建设与目标

专业基础药学(理科基地)教学内容生物化学学时130学时培养目标培养理科教学和科研型人才改革内容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及在药学中的应用药学各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Ⅰ生物化学Ⅱ72学时34学时培养生物制药领域研发人才中药学各专业化学制药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生物化学I72学时培养中药、化学制药以及环保领域人才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授课内容及对应的学时

生物化学授课内容(总学时130,讲课64学时,实验64学时)

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四十五总计

讲课内容绪论糖的化学脂类的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激素及其作用机制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代谢和代谢调控总论生物药物药物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学时11185732954235(自学2)864四实验题目一二三葡聚糖凝胶层析学时4聚丙烯酰胺凝胶6圆盘电泳碱性蛋白酶的活6力测定生物大分子提取、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性质、理化性质(综合实验)48总计

生物化学I授课内容(总学时72,讲课40学时,实验30学时)

章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讲课内容绪论糖的化学脂类的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学时11174629(自学2学时)542七42实验一二三四题目氨基酸及蛋白质的性质葡聚糖凝胶层析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碱性蛋白酶活力测定制备酪氨酸标准曲线碱性蛋白酶活力测定样品测定、酶的性质酶的特异性酶的性质温度对酶活性六的影响、激动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转氨作用4430学时4464五4十一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总计

总计

生物化学Ⅱ授课内容(总学时34,讲课16学时,实验16学时)

章十二六十四十五总计

讲课内容代谢和代谢调控总论激素及其作用机制生物药物药物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学时334(自学2学时)818

实验一总计题目细胞色素C的制备及测定学时1616

2.教学环节和方法教学改革:适时地把现代多媒体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制作了系列适应不同专业使用的CAI课件,用自行制做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好;鉴于物质代谢内容难理解接受的特点,课上采用动画讲解,以便生动、形象地表述分子的动态事件;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时,注重扩大教学信息量,及时通过各种形式将发展动态以及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考核手段,激发学生求知欲,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保证了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意识,以英语班和日语班为试点,实施双语教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设置自学学时,由教师指定章节、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和学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查阅文献,找寻答案,提高了学生文献查阅能力和综述、总结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加强实验课教学,对基础药学专业开设综合性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英语药学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课实行双语教学形式,采用中英文对照教材、中英文讲解、全英文实验报告等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阅读及写作能力;同时不断把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作为实例纳入到教材中,并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实践教学正逐步向研究型教学迈进,这些改革实践效果已初见倪端,学生从系统的科研锻炼中,培养了自主学习、知识运用、独立思考能力,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本课程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在教学环节和方法改革中有特色,效果显著。

三、加大改善教学条件力度,建立完备的软、硬件设施

1.教材建设:教材使用方面,针对不同专业,配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国家级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建设方面,教学组每年都有具体的计划,鼓励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主讲教材及扩充教材编写工作和课件制作。一方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一方面及时将教学反馈信息和教学经验带到教材建设中,优化更新教材内容和结构。目前,参编和主编教材数量逐年增多,质量也在提高,扩大了在同类院校中的影响力,我们也正在为由参编向主编转变而努力。英语药学班、日语班等特色班级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授课,促进学生专业外语水平的提高。目前主持和参加编写的教材共12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2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教材3部。主持撰写2部,副主持编写1部。同时也初步建立了系列、科学、完整的多媒体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

2.教学文件建设:本课程经多年的积累,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完备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总结及教学辅助资料,如习题和试题库,参考书和相关学术文章等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同时也配备严格地管理和执行制度。

3.实践性教学环境:生物化学教学实验室共有5间,面积260m2,同时还配备了其教师办公室,实验准备室、仪器室,药品室。生物学教学实验中心装备有-80OC低温冰箱、荧光显微镜、酶标仪及温控高速离心机等400多件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为320万元,为全校各专业开设实验课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环境和模式。具有符合开出基础实验和高水平实验要求的实验条件。在实验室软件建设方面,具备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并配备有责任心的实验教师和自编实验讲义。同时,还具备科研实验室10余间,可向优秀的本科生开放,并向部分学生提供进行短期科研工作的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实验经费和相应的指导工作。

四、注重教学质量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1.注重各环节教学质量:本课程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多,同时是大多数同学考研的必考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辅导课或习题课;积极探索考试内容和方法,初步建立了试题库和试卷库;能够开出相关课程的系列讲座和科技社会活动,如酵母杂交系统、组合化学技术、生物芯片专题,人类基因组专题讲座等;教师均能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课程全部教学要求,并能够给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和复习;重启发学生的兴趣,有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受到学生们的好评;主讲教师备课认真、充分、规范,工作负责,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主动开展教育工作,做到即教书又育人。

2.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数同学反映,通过学习生物化学课程,掌握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后续课程的理解和学习。也使他们不仅掌握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尤其是通过生物化学实验使他们掌握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课题,完成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教师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教师获取优秀教师奖励,发表教学论文,整个教学组教学评估分均在优秀以上。去年,参加院教师技能大赛的两位老师获得了并列第一的骄人成绩,我们教学组也获得了教学组织奖。。

回顾课程建设已走过的道路,目标是明确的,措施是得力的,效果也是明显

的。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较为完整的教学、科研体系。在教师队伍、教学环境、教材建设、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取得了很大成效。在课程建设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课程建设不单单是讲好几门课,出好几本书的事情,而是长期的和复杂的一项落实工程。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课程建设还需要不断地改革,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建设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仍需要进一步努力,不断改革,使《生物化学》课程建设更加完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201*年4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生物化学课程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生物化学课程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物化学课程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0204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