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短期培训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短期培训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组织管理和教学能力,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事幼儿园教育、保育等工作的新型幼儿教师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二)就业方向
结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早教园、幼儿园,从事组织管理和教学、保育等岗位的工作。
二、专业特色
目前我校建有琴房1个,舞蹈房1个,语音室1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个,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在校内就可完成所有的实习实训。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实习实训水平高。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知识结构及要求
1、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有关幼儿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
3、掌握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有关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专业理论知识。4、掌握进行教学工作所必需的音乐、美术、舞蹈、键盘、等幼儿老师四项基本功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一定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
的能力。如:了解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制能力,调控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具备一定的音乐、舞蹈、键盘、美术四项幼儿教师基本技能,掌握保教技能、演示技能、操作技能、音乐技能、绘画技能、制作技能等。3、具有创新意识和立业创业能力。4、逐步培养知识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三)考证要求
考取中级保育员证。
四、课程设置
(一)专业基础和技能课:1.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结合幼儿园课程的特色设计教案,并制成简单美观、通俗易懂的精美课件来帮助教学任务的完成。2.保育员
本课程是幼教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幼儿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其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3.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
本课程是幼教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对幼儿教育系统中的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各种教育措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使学生能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正确运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声乐
使学生在音准、节奏、节拍,表现等方面得到培养,提高听觉判断、听觉记忆能力,做到正确视谱。使学生掌握简谱、五线谱,具备基本的视谱能力,培养音乐听觉判断、听觉记忆能力,做到音高准,节奏正确,节拍稳;能正确划拍,根据乐曲要求,把握速度、力度,有表现力的进行视唱。同时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并将这种方式运用到今后的幼儿教学中。5.幼儿园管理与活动设计
幼儿园管理与活动设计任务是:立足于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对幼儿园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侧重幼儿园活动实践的指导,以活动设计思想为主线,运用丰富的教改实践,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方式,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形成。6.美术与手工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与创作实践使学生正确理解美术与手工的概念,了解儿童画、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美术语言和手工制作的方式,为学前教育服务。7.舞蹈
通过舞蹈的基本步伐、动作训练和组合训练初步掌握中国民族舞、古典舞、外国民间舞蹈、社交舞蹈和儿童舞蹈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同时通过参与具有教学实践性质的课堂内和课堂外舞蹈表演、排练活动,积累一定的舞蹈表演的组织训练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今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育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美育性和实践性。8.琴法
本课程任务是: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健康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学好钢琴课程,对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为幼儿歌(乐)曲配弹伴奏的能力,以知识将来从事幼儿音乐教学工作及组织幼儿音乐活动的要求。通过音乐艺术感染,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热爱并献身幼教事业。(二)实践教学
综合实习是安排学生在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的全面的综合性的教学技能训练。
六、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名称琴法舞蹈声乐美术和手工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幼儿园活动设计课时6464644832保育员计算机基础合计
64324
扩展阅读:短期培训计划
短期培训计划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4号)(以下简称《“国培计划”通知》),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中西部项目”)的三个重点之一。《“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国培计划”通知》附件2)对短期集中培训,明确提出实施要求:“遴选高水平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和教师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对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要求“采用集中培训和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一、实施方案设计(一)培训目标
通过短期集中培训和校本实践研修,为义务教育农村学校培训一批中小学教师,使他们在实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培训目标如下:
1.通过专题学习和实践反思,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和指导青年教师中调整师德行为。
2.通过专题学习和岗位实践,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并能够在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3.通过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
4.通过案例研讨和行为跟进,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5.通过实践反思和问题交流,初步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6.通过专题学习和观摩实践,初步掌握学习型组织建设和组织实施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能够引领指导县域学科校本研修活动。(二)培训时间
每学科集中培训15天,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实践研修和远程跟踪指导。(三)培训对象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县级骨干教师(含教研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专职教师),具备中级教师职称(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网络学习能力,年龄在50周岁以下。(四)培训内容
本着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宗旨,短期集中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要求,针对中小学教师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学科、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了解学科教学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着力解决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帮助骨干教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对于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领域与模块
培训内容包括三个领域六个模块:1.师德修炼
模块一:新观念学科教学工作与师德塑造(建议1天)2.学科教学
模块二:新知识课程改革与学科教学新动态、新发展(建议1天)模块三:新技术学科教学设计及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整合(建议4天)
模块四:新策略有效课堂教学及学科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建议4天)3.校本研修
模块五:新技能学科课例研究方法及学科教学研究技能(建议2天)
模块六:新能力学习型组织领导及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建议3天)学习支持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研修支持平台,拓展培训课程,共享学习资源。1.开发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强,具有一定拓展应用性的学习资源,充实课程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集中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
2.通过专家团队开发和培训对象上传等方式,建设支持培训对象实践研修的资源,支持网页浏览、资源下载和在线交流,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3.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为培训对象提供发表见解、碰撞智慧,获取专业合作和深度研修的环境,实现跨地域、跨班级、多学科、多层次的互动交流和协同研修,共享实践智慧。(五)培训实施
采用集中培训和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模式,培训实施分为四个阶段:培训方案研制院校集中培训校本实践研修考核评价。培训方案研制
项目重视前期调研,针对培训对象的需求研制培训方案,并进行方案的论证和完善。1.需求调研
通过问卷(问题单)、座谈、访谈和现场观察等形式,开展培训需求调研,作为六个模块的课程建设和课程评估的主要依据。立足县级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和专业能力发展,聚焦学科教学实际问题,准确把脉师德、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育技术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2.预案论证在根据培训需求调研设计培训预案的基础上,召开“两类会”。一是专家团队集体备课会议,梳理诊断县级骨干教师在师德修炼、学科教学和校本研修三个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专家研讨进行培训预案论证,研制培训方案和课程计划。二是培训对象代表会议,充分征求培训对象对培训预案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作为完善方案计划的重要依据。院校集中培训
根据培训方案和课程计划组织实施学科骨干短期集中培训,学员主体、问题中心、案例载体,做到“三突出一重视”:
突出参与互动。把培训对象作为重要的培训资源,尊重培训对象的实践经验,“请教师说自己的话”,“把听懂的做出来”,“把做好的说出来”,听、说、做、练结合,引导互动参与,促进对话与分享。突出案例教学。训前在培训对象中征集实践案例,训中以培训对象的现实案例为内容,把先进的理论结合具体的案例,以唤醒教师的经历、经验、知识和体验。
突出问题解决。搜集、整理培训对象的实践问题,进行问题诊断,通过专家指导和观摩实践、同伴间的问题交流和案例研讨,以及行为跟进和实践反思,解决问题。
重视专业技能训练。根据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通过实训和严格考核,保障培训对象掌握学科教学专业新技能,发展专业技能,提升专业能力。
校本实践研修强化实践研修的交流指导。为实践研修构建基于学科的网络研修平台,形成学科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平台的虚拟学习社区(论坛、博客或QQ群等),实现省域内培训对象的在线交流、专家团队的远程跟踪指导,以及研修资源的服务与共享。
加强实践研修的质量管理。在培训基地学校(或培训对象所在学校)的支持下,全程监控实践研修过程,把实践研修的考核作为培训考核的重要内容。培训对象做到“四个一”,即设计一份计划(有效课堂教学“小课题”/课例研究计划)、解决一个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进行一次课堂教学“汇报”(示范课)、撰写一篇反思总结或案例分析,充实“教师成长档案”。考核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评价贯穿项目全程。1.训前
(1)填写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参加座谈,接受访谈等;参加培训对象代表会议,提交建议和意见。
(2)提交“问题单”和课堂教学实践案例。2.训中
(1)集中培训期间满出勤率高(不低于90%);问题交流、案例研讨、技能训练和模拟实践等活动的参与度高,有相应的支持材料。(2)校本实践研修期间,完成“教师成长档案”的“四个一”任务。(3)积极参与网上的在线交流数、上传资源数达到规定数量,有一定质量。3.训后
(1)在一个月内,提交一份个人培训总结,或“小课题”研究论文。(2)继续参加学科网络研修平台的在线交流和上传资源活动。(3)参与组织指导县域及本校的学科校本研修活动。(六)管理与保障培训任务承担机构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保障项目有效实施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调配最好的资源为培训服务,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1.强化培训管理,建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培训工作执行团队。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培训工作执行团队负责人机构分管业务负责人担任,成员主要包括相关院系、处室的负责人,分工负责,全面保障培训的实施。
2.立足有效培训,建章立制,形成制约与激励机制。为有效实施集中培训阶段的教学管理,要从培训班级建设、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效果反馈和培训考核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实践研修阶段,要用相关的制度保障远程跟踪指导、技术支持、资源服务、在线交流、在岗实践和“教师成长档案”等要求的实现。建立奖惩制度,保障培训对象能够有效学习和深度研修。
3.形成培训质量监控机制,全程跟踪集中培训和实践研修。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形式,进行培训专家教学质量评价,收集、反馈培训对象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教学评价和培训对象要求及时总结反思培训实施,调整培训培训安排,不断改进工作,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4.建立培训效果自我评价标准,做到“前测”与“后测”结合。集中培训启动阶段测量培训对象的学习状态,诊断主要存在问题,培训结束之后测量培训对象的行为变化和问题解决情况,准确评估培训效果,并形成培训质量自我评估报告。
5.遴选培训师资,组建专家团队,高水平实施培训。培训专家在“国培计划”培训教学专家库中遴选,专家团队具有相关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培训教学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主导培训方案研制,确定课程计划,对培训全过程进行专业指导和引领。
6.按照要求配置教学设施、食宿条件和医疗卫生,保障培训教学正常开展,创建培训对象安心学习、快乐研修的良好环境,确保学员身体健康和人生安全。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短期集中培训的组织管理和条件保障。按照项目要求认真遴选符合条件的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解决工学矛盾,督促骨干教师完成培训任务;大力协助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的开展,支持本地区“国培计划”培训教学专家参加项目工作;为项目实施配套一定的经费,支持校本实践研修活动的开展,以及奖励优秀培训对象等。中小学校培训对象所在学校要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为培训对象的校本实践研修和“小课题”研究提供条件保障,加强监控和管理,突出培训对象在校本研修中的示范引领和实践指导功能,充分发挥培训对象的“种子”作用,扩大培训效益。二、特色与创新
(一)根据县级骨干教师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明确过程性目标,目标具体,便于检测。
(二)三个领域六个模块的培训内容,符合项目规定要求,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策略、新技能、新能力和师德新观念,重视拓展培训课程开发,重视建设网络研修平台支持远程跟踪指导、在线交流研讨共建共享学习资源,支持深度研修和个性化学习。(三)培训方式有创新,求实效。
1.在培训前强调需求调研,以强化培训的针对性。
2.在培训中突出参与互动、案例教学、问题解决和技能发展,以强化培训对象的主体性、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培训内容的有效性。3.培训后跟进服务,着力建构网络环境支持下的“大校本”学习型组织,以保证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学前教育专业短期培训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学前教育专业短期培训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