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草根式课题研究步骤

草根式课题研究步骤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8:08:25 | 移动端:草根式课题研究步骤

草根式课题研究步骤

草根式教研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的不良现象,实效性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了真正尊重教师的优势,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自我发展,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须。一、什么是“草根式”小课题研究

什么是“草根式”小课题研究?追根溯源,“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roots,始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正沉浸于淘金狂潮,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于是,后来当“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之后,这个词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实际上,grassroots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我认为,“草根”的基本含义是“自下而上”,“土生土长”,具有乡土气息,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共识,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小课题研究是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草根式”小课题研究不必立项,不需要中期检查,也不需要有结题报告,它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所谓“小”是指:研究范围微观、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容易操作。小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是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的研究。教师本人作为研究者。研究内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章节或某个专题,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案例、问题等。研究成果可以是总结报告、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研究周期长短咸宜,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学年、几学年等。可以是一人或多人研究。不刻意要求完整运用某种研究方法,阅读、记录、反思、行动可灵活运用。总之,“草根式”小课题的特点可以用“小”、“近”、“实”“真”来概括,“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数学应用题问题的研究”,“学困生转化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类似于“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实文章、真实践。概括来说,“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

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1、选题

选题的一般步骤是先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确定研究课题。选题存在一定误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其实,时髦的、热门的、大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要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但必须注意可操作性。(6)总结经验形成课题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7)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

2、搜集资料

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

3、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

小课题研究,教师不一定要撰写详细、规范的研究方案,但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从而突出研究重点,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必须明确课题要解决什么教育实践问题?该课题对教育教学质量有哪些方面的改善?4、实施研究

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况且,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可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要注意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小课题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立足于教师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着眼于解决问题,改变思维方式,转变行为。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注意与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必要时寻求专家引领。同时,管理者要注重课题研究操作的个性化。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开展研究,倡导有能力的教师尝试运用学术型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不强制要求。5、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实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三、“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管理流程

小课题研究没有课题的申报、立项、结题等等严格而又相对繁琐的过程,这对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教师而言,心理上也就较容易接受,较容易入手,同时,让教师感觉有用。但是,这种研究也并不是自生自灭的,而是需要引导与管理,组织相关培训和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对于学校来讲,如何来组织和管理“草根式”小课题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步骤:1、教师选题,填写《教师“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报告单》(见附件)。借以了解教师规划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步骤,还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

2、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立项。对教师提交上来的题目,管理者要进行精心筛选,帮助教师把研究的题目定位在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经验。3、学校教科室研究,批准立项,向申报者发立项研究通知书。

4、教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过程资料。教科室组织各种集体研讨活动,对教师的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5、阶段性小结,开展中期成果鉴定会,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6、结题。教师向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并交教科室。教科室组织有关专家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7、开展课题成果推广会,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奖励。四、“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激励措施

首先,管理者要注意创设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氛围。学校科研文化,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组织者应设法引领教师意识到研究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从而主动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之中。管理者要帮助教师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性,增强教师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要考虑教师的能力、素养、时间、精力等因素,这些往往决定着教师可以不可以进行研究,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因此,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再者,管理者应多方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比如,为了易于教师操作,理顺思路,可以把研究流程改制成了表格形式,引导教师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教师的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都是有限的,为了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可以让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小课题,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听课、评课中去实践研究,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一个一个问题去攻关。笔者主张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让具有相同或相近课题的教师结合成“研究共同体”,一起分享、交流、实践、提高,让教师感受到研究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可以选取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轮流上课和研讨。增进教师的相互了解,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利用教师研究论坛、互助交流活动、博客等为教师提供辅助。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教师对小课题研究的忙乱性,让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激发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管理者要重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以教师的个体自我需求为出发点,高度呵护这种课题研究的自我化倾向性、个性属性。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关注点和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课题,并帮助教师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计划,允许教师过程操作的特色化,保护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第四,注重成果评价多元化。基于普通教师的差异性,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定位不应太高。应根据教师的能力来鼓励教师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教师对于自己研究结果的表述,不宜脱离自身的实际可能性去追求晦涩的理论阐述,应该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成果。要提倡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对高一级的课题申报,原则上是在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名。把教师完成课题研究状况记入教师档案,在评优树先中有所体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日益提高。经历过“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认为,小课题研究转变了自己的工作习惯,重新认识了多年来的教学习惯,从只是埋头工作,到学会反思,记录总结教训与经验。教师不再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发牢骚,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团结一致,坦诚相待,分工合作。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那么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会越来越优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要实现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就必须搞研究,尤其要搞小课题研究。基于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可以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促进一批科研成果的诞生和科研骨干的成长。案例:泰安迎春中学以申报上级的大课题为总抓手,以教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进行“草根式”的小课题研究。如:根据我校学生书写差的情况,进行了“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教育”小课题研究。首先引导教师发现学生写作业时的不良习惯,如写作业精力不集中,不是添字就是漏字;漠视自己作业中的错误,不去改正;写作业时坐不住,而且坐姿不好,精力不集中等等,基于以上现象,引导教师以“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作为研究的主题,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研究的内容为作业的规范书写;课堂作业的监控;课外作业的布置、检查与修改等。教师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谈话法、个案跟踪法等进行细致研究。通过研究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受不良作业的习惯的影响,形成了新的良好的作业习惯。在研究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一是“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与课题相结合,以课题作为一个总抓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实施,而且要求教师有实验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方案。二是与活动相结合,利用优秀作业展,优秀书法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优秀作业奖、作业进步奖等评选活动,在活动中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三是与作业相结合,把课内作业,课外作业,作业的书写质量,作业检查与及时纠错、创新性作业布置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由点到面,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我校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是从教情、学情、校情出发,由教师个人或教研组共同确立、研究的,研究成果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性课题,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是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秩序的认真扎实开展的。我校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在评价的过程中把研究引向了深化。

扩展阅读: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校本课程开发

1、明确理念。2、情况分析。3、制定目标。4、设计方案。5、实施与评价

二、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1、选题

选题的一般步骤是先发现和提出问题,再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确定研究课题。选题存在一定误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其实,时髦的、热门的、大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的成果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实施,比较适合年轻教师。一般要从教师自身感兴趣的他人成果选题,但必须注意可操作性。(6)总结经验形成课题

教师结合自己的兴趣,对自我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及总结,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亮点、成功之处,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形成自我教育特色。这类小课题一般适合已经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的骨干教师去研究。

(7)创新工作生发出课题

这类小课题往往需要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要求比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去选择。研究的取向主要为发现新规律、探索新方法、阐述新关系。2、搜集资料

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3、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

小课题研究,教师不一定要撰写详细、规范的研究方案,但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从而突出研究重点,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必须明确课题要解决什么教育实践问题?该课题对教育教学质量有哪些方面的改善?4、实施研究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况且,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可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要注意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小课题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立足于教师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着眼于解决问题,改变思维方式,转变行为。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注意与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必要时寻求专家引领。同时,管理者要注重课题研究操作的个性化。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开展研究,倡导有能力的教师尝试运用学术型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不强制要求。5、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实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

三、“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管理流程

小课题研究没有课题的申报、立项、结题等等严格而又相对繁琐的过程,这对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的教师而言,心理上也就较容易接受,较容易入手,同时,让教师感觉有用。但是,这种研究也并不是自生自灭的,而是需要引导与管理,组织相关培训和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对于学校来讲,如何来组织和管理“草根式”小课题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步骤:

1、教师选题,填写《教师“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报告单》(见附件)。借以了解教师规划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步骤,还可以较好地提高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

2、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立项。对教师提交上来的题目,管理者要进行精心筛选,帮助教师把研究的题目定位在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经验。

3、学校教科室研究,批准立项,向申报者发立项研究通知书。

4、教师实施研究,积累研究过程资料。教科室组织各种集体研讨活动,对教师的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5、阶段性小结,开展中期成果鉴定会,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6、结题。教师向教科室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并交教科室。教科室组织有关专家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7、开展课题成果推广会,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奖励。四、“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激励措施

首先,管理者要注意创设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氛围。学校科研文化,具有隐性的渗透力量,组织者应设法引领教师意识到研究是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从而主动投入教育科研活动之中。管理者要帮助教师打破课题研究的神秘性,增强教师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信心。同时,要考虑教师的能力、素养、时间、精力等因素,这些往往决定着教师可以不可以进行研究,能不能将研究进行到底。因此,帮助教师从实际出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计划和目标。

再者,管理者应多方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比如,为了易于教师操作,理顺思路,可以把研究流程改制成了表格形式,引导教师建立科学的逻辑体系。教师的时间和教研活动时间都是有限的,为了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可以让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形成小课题,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听课、评课中去实践研究,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一个一个问题去攻关。笔者主张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让具有相同或相近课题的教师结合成“研究共同体”,一起分享、交流、实践、提高,让教师感受到研究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可以选取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轮流上课和研讨。增进教师的相互了解,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利用教师研究论坛、互助交流活动、博客等为教师提供辅助。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教师对小课题研究的忙乱性,让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激发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管理者要重视教师之间的差异性,以教师的个体自我需求为出发点,高度呵护这种课题研究的自我化倾向性、个性属性。帮助教师根据自身关注点和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课题,并帮助教师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研究计划,允许教师过程操作的特色化,保护教师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第四,注重成果评价多元化。基于普通教师的差异性,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定位不应太高。应根据教师的能力来鼓励教师进行多样的成果总结。教师对于自己研究结果的表述,不宜脱离自身的实际可能性去追求晦涩的理论阐述,应该力求避免空洞、抽象和程式化,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展示成果。要提倡生动的案例和个性化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对高一级的课题申报,原则上是在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名。把教师完成课题研究状况记入教师档案,在评优树先中有所体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日益提高。经历过“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认为,小课题研究转变了自己的工作习惯,重新认识了多年来的教学习惯,从只是埋头工作,到学会反思,记录总结教训与经验。教师不再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发牢骚,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团结一致,坦诚相待,分工合作。把小课题研究作为自己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那么教师的专业水平必然会越来越优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要实现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就必须搞研究,尤其要搞小课题研究。基于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可以做到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促进一批科研成果的诞生和科研骨干的成长。

案例:如:根据学生书写差的情况,进行了“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教育”小课题研究。首先引导教师发现学生写作业时的不良习惯,如写作业精力不集中,不是添字就是漏字;漠视自己作业中的错误,不去改正;写作业时坐不住,而且坐姿不好,精力不集中等等,基于以上现象,引导教师以“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作为研究的主题,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研究的内容为作业的规范书写;课堂作业的监控;课外作业的布置、检查与修改等。教师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谈话法、个案跟踪法等进行细致研究。通过研究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受不良作业的习惯的影响,形成了新的良好的作业习惯。在研究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一是“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与课题相结合,以课题作为一个总抓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实施,而且要求教师有实验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方案。二是与活动相结合,利用优秀作业展,优秀书法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优秀作业奖、作业进步奖等评选活动,在活动中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三是与作业相结合,把课内作业,课外作业,作业的书写质量,作业检查与及时纠错、创新性作业布置等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由点到面,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是从教情、学情、校情出发,由教师个人或教研组共同确立、研究的,研究成果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性课题,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是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秩序的认真扎实开展的。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在评价的过程中把研究引向了深化。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操作流程“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具有“小”、“近”、“实”“真”的特点,“小”就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类似于“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不好高骛远,比如“小学数学应用题审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错题进行自我分析诊断能力的研究”。“实”就是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类似于“怎样记住学生的名字”,“怎样排位”等。“真”就是要真研究、真讨论,写实文章,做真实践。“草根式”小课题的具体操作可以根据“教师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报告单”的流程进行。教师“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报告单课题组长姓名任教学科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中问题与困惑围绕问题与困惑搜集资料确定的“草根式”小课题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采取的措施与行动初步成效在研究过程中反思改进研究表达研究成果一、找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二、围绕问题与困惑搜集资料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还包括通过实地调研,访谈获得直接研究材料,还可以通过体验取得有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准备。三、确定“草根式”小课题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

四、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

小课题研究,教师不一定要撰写详细、规范的研究方案,但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从而突出研究重点,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标。必须明确课题要解决什么教育实践问题?该课题对教育教学质量有哪些方面的改善?如:“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小课题,教师的研究思路是:一是教师应吃透教材,掌握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把握口算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二是要求教师上课思路清晰、语言精炼、有感染力;三是变化练习形式提高口算兴趣,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变换使用基础性训练、针对性训练、记忆性训练、规律性训练等;四是教师做好示范,言传身教并经常鼓励学生;五是要求实验教师每天给学生10道口算练习,做到持之以恒。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目的。五、采取措施与行动实施研究

教师要先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可采用案例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应特别强调“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原始资料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时再去追忆、收集,则为时已晚。况且,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教师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因此,教师要注意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做过的事情,教师要随时注意记录、反思和总结。要特别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的反思与改善,可以提升教学实践水平。要注意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反复修正。小课题研究要注意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立足于教师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着眼于解决问题,改变思维方式,转变行为。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要注意与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必要时寻求专家引领。同时,管理者要注重课题研究操作的个性化。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去开展研究,倡导有能力的教师尝试运用学术型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但不强制要求。六、总结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反思改进

“草根式”小课题研究适合于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修正自己的研究行为。教师应从学生的表现,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效果来观察发现自己课题研究后有哪些改变,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需要及时纠正的,以不断调整“草根式”小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行为。如:有一个中学的课题组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一开始,在小组中设定了一个小组长和一个副组长,结果发现,课堂上,都是组长或副组长来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其他组员

感觉没自己的事,不能投入讨论,听课缺乏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学困生的学习。针对这一问题,实验教师让小组成员轮流当组长并且还给组长付于了一定的权力,比如检查组员的作业等,情况得到了好转,但是,又出现了新问题,有的小组长胡乱行使职权,引起了组员的强烈不满并向老师告状。面对新问题,教师又采取了新措施,使小课题研究螺旋式上升。

七、表达研究成果

中小学教师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应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课题成果。“草根式”小课题研究倡导的成果表达方式很多,例如:教育叙事、论坛、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教师个案成长的案例材料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讲述成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产生新体会、新发现、新认识,进行新思考。更可贵的是,学生的进步,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涌现出的教科研先进学校、骨干教师、名教师也是“草根式”小课题的研究的重要成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草根式课题研究步骤》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草根式课题研究步骤: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草根式课题研究步骤》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04946.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