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第三小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塔河第三小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201*.12
课题名称:《网络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与提高偏远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课题负责人:姚月芝
我校申报的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与提高偏远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研究”于201*年4月18日正式批复,并于201*年8月开始准备,9月进入正式研究阶段,时至今天已有一年零一个月,就一年来的研究工作向上级部门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价值
教育现代化使传统的教学手段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网络和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科学的辅助教学手段突显其强大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来说,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有效地弥补偏远地区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的现实矛盾,从而改善偏远山区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公平战略。作为一种崭新信息技术教学辅助手段,网络和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已开展多年,但就偏远地区来说,还没有普遍展开,还没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由于我校在201*年开始着手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工作,几年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硬件的不断完善到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和积累,以及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能上的培养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自201*年我校成为第一批育龙教育网用户,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更是走在其它学校的前面,基于此,我校申报了这一课题,因为它能很好地为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提供帮助,提高偏远地区的教育质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一个强大的教学资源库,实验当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这一教学手段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探究学习和发展。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我们的教师有效地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并进行学科整合,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获得深刻的体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从而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研究进展情况及有何突破
经过一年的工作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校以基本完成了硬件的简单配备,现每个班级配备一台多媒体电脑,并与大屏幕彩电相连,教师可以用上所谓的小屏幕了。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台固定的备课用多媒体PC机,并与互联网相接,以供教师下载课件和制作课件之用,学校有一台老式录相机,一台数码照相机,和一套大屏幕投影设备,这些都可以为我校开展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奠定最基本的更件基础。
在软件方面,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教师自制了一定量的教学用课件,但由于新课改的原因,一部分用不上了,但一到五年级是新课改后的教学班,这些班级的语文和数学的大部分课件已基本积累完成。这其中,有我们教师自已开发的一部分,有从K12教育资源网下载的,有从北师大资源库调来的,还有的是我们老师从其它的网站上收集到的,这一两年里也有一些是教材本身配发下来的,我们都已整理到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总之,完成了大部分资源的整理和收集工作,现在除了个别内容以外(比如说一年级的教育科学出版的教材,我们还没有收集完成),我们都可以找到与教材相适应的资源来辅助教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利用课件及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够顺利地开展,并且教师们一定会越来用得越好。
除此之外,我们开始了优秀电子教案的积累工作,把我校、我县,我地区以及网上优秀教案都整理出来供我们教师参考和二次开发之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新课改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快更直接地传达给我们的老师。我们要求老师在备课时把相应的多媒体资料放到班级的电脑中,也算作是电子教案的一部分,同时只要是和自已的教学相吻合的优秀教案可以用于课
堂教学(可以打印),这样又为我们的老师在书写教案这一环节上减轻了负担。多媒体教学技能应用方面,我们几年来经过每周的定时培训,大部分老师都有了很好的利用能力,已完成了基本培训工作,从电子办公,到网络资源应用,以及育龙教育资源网平台的有效使用,大部分任课教师都已经比较熟练了。我们从工具软件(如:音、视频播放软件,压缩软件,传输软件等)到应用软件(如:OFFICE,WPS,FLASH,PHOTOSHOP等),再到专用软件(如课件大师等)都经过了比较正式的校本培训,到目前教师在图片处理,各类播放软件的应用以及育龙网平台的交互都在不断地进步,我们课题组只要把任务下达好,把方式交给老师,把达成目标讲明白,大部分老师都可以利用上以有的资源来辅助学科教学,效果也不错。从一年来的不断应用,我们可以感觉到,如果用好了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用得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人为地造成负担,我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在不断地应用当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一是硬件的升级问题,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我校从201*年开始配备电脑,只升级一次,现在大部分电脑都以很难适应升级软件,且速度太慢。目前教师用机还基本够用。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没办法,只能靠上级关照和支持。二是软件更新速度太快,这个软件大部分老师还没有熟练,又出了新的软件,不学的话,从长远来看,跟本不行,学的话,老师们们时间又不允许,这是一个很难协调的问题,况且软件的应用,有时我们专职老师都不会,更不用说培训其他教师了,这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不懈努力了,这也是个无可奈何的事。三是学校网速跟不上,有的网上时时传输的软件跟本不能播放,也只好想办法先下载下来,存放在班级的电脑里,这样才勉强可以了。四是教师资源整合不到位,有的课件个性化太强,不适合教师个性特点及自已的教学设计,这样就难以应用,而我们下来的课件大部分都是打压完了的,这也加大了教师在应用时的难度。这个问题,我们只有发动大家把一些基件的东西找到,放在资源库中,教师随时可以二次开发和利用。另外,我们可以让老师先看课件,备课时把课件也备进去,这样就好多了,利用率也高了。五是各班级的电脑维护问题,每天都有老师找到我们,都有不能用的电脑,问题是五花八门,有时都不能理解,这样的设备很难保证每节课都能很好地开展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之用,这不是一个小问题,所以呼吁上级部门如果再配电脑尽可能配品牌机,一是有质保,二是质量好,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保证辅助上课效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目前只有从技术上不断改进,加大维修力度,培养教师正确应用和安全应用技能,并努力从硬件上培训教师,使得自已的电脑自已能修。六是研究中的资料收集难,基本上我们每天一部分老师都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我们又没有时间堂堂听课,我们只有把应用时出现的问题写到教学反思里,把教师的课件资源收集到学校的资源库中,并定时地召开经验交流会,才能把应用时的总结整理出来,到现在还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研究系统,这里也是因为人员不够,我们每名研究人员都有课,有些还是多方面兼职,时间有限,这样就难以把最针对的问题找出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发动每名教师定时写应用体会,然后收集整理,但效果不是太好,有的老师只记了流水账,不能算是总结。总之,问题不少,解决的难度也很大,有的可以解决,有的暂时还不能解决,但是,作为这样一个课题,条件本身就是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是在软件,硬件,人员上很缺乏的情况下怎样适当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看效果如何,这也是我校开展这项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一年的研究工作,我校在硬件方面,软件的开发和整理方面,直到教师的应用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网络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学校教学资源库的不断完善,也为我校辅助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目前,我们有了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序和有效开展的决心和一点经验,也可以说,网络和多媒体的有效利用的确会为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
要的作用,也能很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式学习平台,是一条应走,并可以持续走下去的辅助教学之路。
扩展阅读:课题研究第三阶段研究总结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
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
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科学、艺术使用现代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更完善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需努力的方向。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精神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让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得到碰撞,使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在固有的教学基础上达到最优化。它打破了以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僵硬局面,构建了一种活泼、新颖、重方法、促思维的创新型教学模式,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建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已成为众多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校语文课题组教师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现代科技的教学手段,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收到良好效果。我们课题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众多老师的齐心协助下,总结出以下几条: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古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针对学生的特点可利用插图、多媒体等模拟再现生动的生活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受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因为阅读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相应生活场景,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受到感染。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这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动画的刺激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教《岳阳楼记》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岳阳楼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一下岳阳楼的磅礴气势,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然后,要求学生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描写岳阳楼的诗句,然后在画面背景下播放中国古典音乐。学生在音与像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默读课文,充分感知文章的优美意境。在此基础上,上课教师又让学生齐读文章中写景的三段话。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产生了有如亲临其境之中的感受,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感染学生
现代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事实证明此种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如在一次公开课中,我听了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的《斑羚飞渡》一课,并且承担了课件制作任务。在试教时,因为准备不充分,只将老羚羊牺牲自己让年轻羚羊跳过山崖的情景用动画表现出来,学生在看到这动人的一幕时虽然有所震动,但是并未能引发他们更大的共鸣,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并未理解,还在保护动物等“外围”的问题上打转转。试教结束后,我们课题组提出课件修改意见,截取了一段适合其情景的悲壮音乐,并且将动画的速度调到与音乐和谐。在正式上课时,音乐的加入发挥了充分的作用,学生看着令人震惊的景象,听着悲壮的音乐,情感为之而陶醉,从感性上体会到了课文的深层含义,心有所悟,妙语连珠。上课效果很好。羚羊这样跳跃山崖的情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看到的,人们也并不愿看到这一幕,更不会为了上课去创设这样的真实情景,并拍摄下来。但是学生的感性思维胜于理性,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文字中情感的感知力并不强,所以在教学中创设这么一个虚拟的情景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术在这里正是用武之地:它将当时的情景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冲击,同时辅之以适合情景的悲壮音乐,再给学生听觉上的冲击,两个强烈的冲击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它们开始感到课文的重点不是保护动物的问题,而是“爱”。它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因此体会到了课文情感,以情动情,加深理解。这堂课的精彩尽显其中。
3、利用多媒体,有利于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变难为易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认识的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在《春》的教学中,我们课题组用PowerPoint制作了这样的课件: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课题从不同的角度飘入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后随之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五幅小画可做按钮使用,用鼠标选择需要播放的段落,也可用键盘上的数字键1、2、3、4、5来选择。每段都可重复播放多次。每段的播放形式为屏幕左上方出现该段主题,如春草图,主题下方开一小窗口,在此窗口可出现连续的图像、视频、动画等。整个屏幕的右边,在一个矩形框中映现该段文字,文字的范读贯穿始终。在使用时可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课件中的配乐朗诵,然后再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在学习《小石潭记》一文时,刚开始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后,老师用投影出示了这些事物,是静止的画面,学生看后没什么反应?这时老师启发学生:“你认为这样的画面符合课文内容吗?如不符合,该怎样具体设计呢?”学生们活跃起来,展开他们想像的翅膀,来描述他们心中的小石潭,他们各抒己见,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来设计画面,老师综合后,投影出带有动画的小石潭的课件,学生激情高涨,心情舒畅,尽情地领略小石潭的优美风景。由此证明,多媒体教学以它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丰富性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审美情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5、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长课短讲
传统的授课一节课紧紧巴巴,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教学传统篇目《社戏》,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我制作的课件,学生津津有味的看,热火朝天的谈感受,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夜航偷豆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快速道、一座立交桥。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弊端1、容易造成想象能力的缺乏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看电影《王子复仇记》,哪怕有百万个观众,也只是一个奥立弗。现在影视作品都时兴“新”,比如四大名著的重拍,新科技或许会令我们眼花缭乱,但新演员却很难代替一些形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比如黄日华的“郭靖”形象、周润发的“许文强”形象??????同样,电脑毕竟是机器,,学生们也是在不自觉中被动地接受教师们早已经设计好的某些东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完全被局限在某一框框内,一如水在重力作用下只能向低处流一样,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也只是跟着老师思路走,别无选择,好比一颗果树还没有开花微已经结了果。能写出“我的笔在我的白纸上蹭痒”文字的学生毕竟是少而又少了,而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从何而来?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他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2、容易造成师生“感情冷漠”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教学,师生间的关系应是一种和谐的人性关系,而这个冷若冰霜的电脑往往会割裂师生间的感情纽带,进行多媒体教学变成了进行多媒体演示。没有了奔泻的激情、思辩的火花、迸发的灵感,岂不悲哉?!我自己有时候在用多媒体教学后课堂是静如“死水”,鼠标点击的声音响得自己直发毛,回去总结一下,其实那堂课不用课件会比用的效果好。3、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这就是做课件的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像我有时候特意在课件里穿插一些动画,如一只小鸟在屏幕下角不停地拍着翅膀,一个问题答对了,不但给予一阵掌声,还给来一个摇头换脑,眉开眼笑的小人头??????这些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结果往往是使得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些音乐和动画上面而忽视了对知识点的把握。三、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创作原则
从目前课件制作的实际来看,有些教学课件制作水平不高,缺乏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影响了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因此在创作多媒体课件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
学习是建构性的。因为在学习中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进行精制将其与其它信息关联起来,以便让学生在保持简单信息的同时理解复杂的信息。这就要求多媒体课件不能有一点一滴的知识性错误。多媒体课件作为固化的宜于普遍推广的科研成果一旦出现知识性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就远远不是一个教师的失误了,其对学生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
2、实用性原则
学习是累积性的。因为在建构主义学习中,一切新的学习都是以决定学什么、学多少、怎样学的方式建立在以前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必须从教学大纲要求出发,以教学目标的范围和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为设计依据,还要从教学对象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创作课件,使课件有实用价值。因为实用性强的课件有省时、快捷、方便高效的功能。3、交互性原则
交互性是多媒体的一大特性和优势。多媒体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信息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处理。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自己的经验结构。这就是说制作课件时,首先应该做到课件的内容检索方便。可以运用超链接等手段使多媒体课件应用时简单明了。其次是控制速度,分步提示。即要求你制作的课件能够完全受控地适宜于不同的教师和学生,速度可快可慢,内容可分解也可连续播放,按照不同的学生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分步提示,引导并指导学生的学习。
同时交互性还表现为试卷与答案的连接。这就要求制作课件时给学生布置的思考题、试卷等,能在计算机上得到解决,让学生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以增加学习者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老师、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
4、艺术性原则
学习是目标定向的。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目标,并形成和获得所希望的成果时才能是成功的。这就要求你制作的课件不仅内容正确、实用,而且还要构图清晰匀称、色彩逼真、排列适当、手法上不单纯的模仿而是有所创新,具有艺术性。因为思想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的课件才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总之,语文教学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争取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是我们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塔河第三小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塔河第三小学课题研究阶段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