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地税内部审计问题

地税内部审计问题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8:41:09 | 移动端:地税内部审计问题

地税内部审计问题

(三)夯实内部审计基础工作。为加强审计工作效率,确保审计工作流程化、规范化操作,自去年起,遵照《大庆市内部审计流程化管理实施意见》及《审计操作流程表》,规范审计程序。从编制审计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审计通知到现场检查,从编制工作底稿、撰写事实确认书、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结论到下发审计整改通知书,处罚结论、移交等都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做到“工作按流程、审计按规范、处理按标准”,确保了审计工作的严谨、权威和实效性,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及质量,为局党组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全市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加强审计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良、作风上优秀、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审计队伍。一方面,注重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做到坚定理想信念、遵守社会公德、提高生活情趣;二是加强责任教育,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恪守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为核心的审计精神;三是加强作风教育,做到作风优良、廉洁守法。另一方面,要注重能力建设。一是注重思维方式的训练,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二是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三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战能力、攻坚突破能力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四)取得的经验、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通过实施内部审计,取得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财务收支审计要注重审深审透。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保证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我们在组织实施财务收支审计时重点抓审深审透。在收入方面,重点突出审计预算外取得的经费、提成、奖金、回扣等一切收入是否如实记账,完全纳入财务统管;在支出方面,要重点审计大额经费支出是否经过党组会或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加强对经费支出结构、支出范围、支出方向的监督,突出审计经费支出的合规性和效益性,注意加强经费支出的审计分析,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促进健全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继续强化对财经纪律执行情况和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维护系统财经秩序和资产安全。

二是基建和大宗物品采购审计注重提高效益。基建和大宗物品采购作为重大经济活动,事关投资效益和廉政建设,长期以来都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因此,我们在基建和大宗物品采购审计中重点突出监督职能,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各基层局一定要严格执行省局基建审计暂行办法,按照审计管理权限,及时上报、安排基建、信息化建设和大宗物品采购审计项目,对决算和基建财务的审计面应达到100%;审计中,重点审计基建项目、大宗物品采购等是否一律经过党组会或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实行公开招标,政府采购。

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存在“三怕”:怕麻烦,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认为,政府审计部门每年进行了审计,系统内部每年都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巡视检查和财务收支检查,有什么问题和不足已能够说清和解决,再进行内部审计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属重复工作,太麻烦,也没有太大必要;怕揭短,无论是内部审计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最后都涉及到“一把手”或管人、管钱、管物的领导,由于主客观原因,一般作为任职多年的领导,或多或少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担心被审计查出问题,影响个人调动、升迁的政治前途;怕得罪人,部分内审人员对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信心不足、责任心不强,认为被审计对象都涉及领导干部,而且相当部分人都即将升迁,跟上层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怕得罪人,倒不如你好我好大家好,当个好好先生算了。二是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内部审计涉及面广和政策性强,因此,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责任大和要求高,而目前,懂财会知识、税收业务、内部规章和纪检监察的内审人员还比较缺乏。

(五)工作建议一是加强对审计意见落实整改情况的跟踪,确保审计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纠正。

二是要学会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不仅要反映审计查出的问题,而且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进行理性的思考,从制度上提出解决和防范的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要推行审计意见公示制度,让干部群众都来监督领导干部,把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权力行使情况公之于众。

二、201*年工作计划

(你看这一段加哪里好呢)强化“四大审计”,努力推进预防腐败的监督制约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开展日常监督审计。俗话说,日日防火,夜夜防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通过不断优化内部日常审计监督,大力开展计划审计,常规审计,定期审计,跟踪审计,实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审计监督,确保防微杜渐,防重于治,大力推进预防腐败的监督制约体系建设。二是大力开展专项重点审计。内审工作也要善于“牵牛鼻”,切实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重点审计。首先要从抓好领导骨干管理钱、财、物等重点入手,通过开展内审工作扎紧“篱笆”;其次要从抓好重要岗位人员管理财物、管理税收等重点入手,通过开展内审工作强化跟踪管理;再次要从抓好重要事项如政府采购、票款管理等重点入手,从源头上加强监督预防。三是大力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内审工作要始终把握以预防经济腐败为重点,大力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一方面要加强地税内部财务收支、基建项目、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重点项目经济责任的内部审计检查,严防地税内部经济管理中发生违法乱纪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地税人员在税收征管中使用税票、发票等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严防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发生以税谋私的经济腐败问题。四是大力开展岗位离任审计。要通过大力开展岗位离任内部审计,不断健全地税队伍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对岗位离任人员要根据职务提升、工作调动、岗位调整等不同情况和特点搞好内部跟踪审计监督,通过大力开展注重针对性、全面性、及时性、实效性的“四性”离任审计监督,认真查找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隐患,积极构筑岗位离任人员反腐倡廉预防体系的“防火墙”。

扩展阅读:基层地税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浅析

基层地税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浅析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指为实现内部审计目标,规范内部审计行为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技术方法的总称,是对内部审计质量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包括多方面,它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笔者结合基层地税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拟对影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因素、如何规范和加强基层地税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影响基层地税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因素近几年来,基层地税系统内审工作在各级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地税工作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监管机制、监管手段和方法,对“两权”的监督制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强化监督制约、预防腐败形势的发展,对内部审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影响基层地税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当前,从严格意义上讲,地税系统基层县(市)局级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大部分与监察室合并,未设监察室的与人教科合并);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还不够;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审计的次数和对象也多为例行审计或者干部离任审计,事中监督审计开展的比较少,

等等。这些现象表现出基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用好这样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来参与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因此,也就不能达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

(二)内审工作独立性不够。独立性是审计监督制约的本质特征,是有效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没有独立性就不能取得内部审计的预期效果。而基层地税系统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强主要表现在:首先,内审机构不够独立、健全,无论在力量和职能履行上,均缺乏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在实施审计监督过程中,有时因工作比较集中,审计力量不足,而临时从其他科、室抽人,自己审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其控制审查过程的独立性不强。第三,内审人员往往不能独立于所审查的活动之外,审计行为受干扰、限制,审计意见难以落实,其审计结论的独立性不够强。同时,没有独立的审计机构,使得审计工作的面比较窄,多以财务内容为主,至于税收征管效率审计、税收执法审计、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等则开展的相对薄弱,审计的系统性不够强。内部审计的非独立性,严重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发挥,束缚了内控预防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单一。主要采取就地审计方式,注重凭证审计,忽视效益审计,审计方式单一,审计工作科技含量不高,不能适应经济税收情况变化和审计发展需要。

目前,地税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针对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审查,仅仅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凭证的合法性、有效性等,没有深入分析资金的使用效益;内部审计大多是以传统的事后监督审计为主,较少开展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较少使用统计分析技术中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税款征收、税收绩效等等审计较少,等等。

(四)内审人员综合素质欠缺。内部审计工作,除要求内审人员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外,特别要有与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根据审计工作特点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熟练掌握审计法律法规、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性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具备查帐、综合分析、组织协调和口头与文字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基础条件,以保证内审质量。但目前地税系统内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有的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制约了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发挥。

(五)审计结果利用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一是质量控制制度落实不够,如审计复核、质量检查制度等,存在潜在的审计风险。二是重问题审查,轻处理处罚,起不到应有惩戒作用。三是重审计意见提出,忽视审计意见落实,忽视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

二、加强基层地税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对策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不仅要提高认识、完善法规、健全制度,也要改进工作、提高素质、全面推进。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就如何加强基层地税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从思想认识上强化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要加大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级各部门能够深刻认识到,内部审计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做好税务系统内控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构建税收内控预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一方面领导层要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积极组建专业化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作风良、业务精的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地位,取得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保障专项工作经费。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应转变观念,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促进内部管控效力的提升,真正体现为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服务,将内部审计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使得内部审计在内控预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促进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

(二)从组织机制上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完善机构设置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因此,要建立完

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相对独立。内审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职责和经费等方面都应相对独立,不受其他部门和行业的干预,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二是内部审计机构中应设置专职部门或专人负责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实行分级质量控制,促使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达到审计效果。三是审计内部实行职务分离制度。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各项事务不能同一人员办理,在内部形成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部牵制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中各项业务之间有机配合,审计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从关键环节上抓好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加强对审计过程中重点环节的控制是有效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地税系统内部审计关键环节主要有:1、对税收执法活动进行专项审计,实现对其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和处罚权行使的正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与制约。2、对经费预算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实现对资金支配权进行监督制约,防止各种违规违纪等腐败行为发生,减少决策失误带来的种种铺张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对基建项目和大宗物品采购进行审计,抓住资金流向主线,从立项、拨付、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着手审查决策权、筹资权、审批权和监督权等,跟踪问效,查处和反映各种损失和浪费问题,评价投

资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对建设领域的资金支配权的监督与制约。4、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首先,完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其次,从真实性入手,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以重大经济决策为重点,充分运用各类审计成果,采取多种审计方式,对各项指标进行认真的审计核实。从合法性入手,突出考察遵纪守法情况,重点检查决策和管理权运用其程序与内容的合法性。从效益性入手,突出科学的发展观,重点审计评判领导干部是否科学理政。第三,加大领导干部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制约。

(四)从监控防线上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根据税务部门的工作特点,建立“防、堵、查”为主线的递进式的监控措施。即在税源管理、税款征收、纳税服务、税务稽查、审理审批等工作第一线,建立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的内控制度,严格双人入户查询制度,重要业务最好采用双签制,所有业务均要经过复核,禁止一个人处理业务的全过程,建立起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在会计部门常规性核算的基础上,内审部门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内部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纪律检查、专项审计等手段,建立以“查”为主的监控防线。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内控措施,不仅可以

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于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和行政管理风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从审计内容上拓展内部审计的监督制约面。根据内部审计的功能及特点,尽快建立完善对税收执法权审计制度,以加强对征收系统核算水平的审计(主要审查有无弄虚作假,混级、混库、混税种以及隐瞒欠税等问题);对管理系统管理水平的审计(主要审查管理范围是否全面,管理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对稽查系统稽查质量的审计(主要审查选案的合理性以及审理程序的合规性,处罚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执行的有效性等)。同时,这一手段在运用上主要通过对税收会统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税收计会统、征管等资料的审查,以查错纠弊及作出评价,其得出的结论更全面、准确、客观,能有效避免其他监督方式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从而形成行政监察、税收执法专项检查和税收执法审计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立体税收执法监督制约体系,以切实有效地监督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严格依法行政。

(六)从技术素质上保障内部审计质量的先进性。要创新审计手段,围绕税收征管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和财务管理电算化系统,加快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积极拓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审计软件,提高审计手段的科技含量,实现与税收征收、管理的同步审计。与此同时,大力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首先,领导层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将有能力、有资质的内部审计人员安排在内部审计岗位上,作到人尽其才,保证合理的人员数量。其次,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消化吸收新的知识、理解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精,不仅要熟悉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而且更要深刻理解税收法律法规的内涵,熟练掌握税收管理的过程与环节。要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保证全体审计人员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内审人员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严格遵守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客观公正,勤勉敬业,忠于职守,为各级领导真实、完整地提供内部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对审计事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才能真正作好内控预防,防范税收执法和管理风险的发生。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地税内部审计问题》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地税内部审计问题: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地税内部审计问题》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0775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