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201*年工作总结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201*年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8:46:12 | 移动端: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201*年工作总结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201*年工作总结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201*年工作总结

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201*年,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党政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按照《苏州大学201*年度工作要点》(苏大委[201*]4号)《苏州大学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方案》(苏大委创[201*]2号)等文件要求,围绕校院两级中心工作,集聚师生员工的智慧,扎实推进学院事业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以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贯彻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创先争优”深入开展

学院党委在教工党员、研究生党员和本科生党员三个层面创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院党委坚持“活跃党的基层组织,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党内激励”,吸引和凝聚党员,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验室与轻化教工党支部开展了“铭历史、强信念、担责任”的主题党日活动,研究生轻化工程二支部举行“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主题党日活动,本科生党支部开展“迎接喜悦,传递感动”迎新志愿活动,本科生支部的“我与新生共成长导生工作交流会”荣获201*年最佳党日活动鼓励奖。继续深化实施学生党员先锋模范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先锋承诺制的实施下,我院学生党员展示出学生党员新形象。我院吴超杰同学作为“挑战杯”获奖者的优秀代表参加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

团成立90周年大会,是江苏团最年轻的代表。并荣获201*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学院党员同志在学院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等各项工作中创先争优,多名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取得了显著佳绩,彰显共产党员先进本色。陈国强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陈雁荣获“纺织之光”奖教金。孙庆民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思想政治研究会(院校组)年会论文二等奖。201*年我院党委荣获苏州大学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奖项。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先后开展了“互话老中青学习十八大”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贯彻落实十八大校园先锋勇争先”的主题活动,通过优秀学生党员董青、赵楚楚同学汇报党支部对《学生党员先锋模范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允诺兑现情况;新发展党员、新生党员《学生党员先锋模范目标管理责任书》承诺、落实说明;学院党委书记孙庆民给学生党员上党课等多个环节促进学生党员争当校园先锋。

二、凝练方向,突出内涵。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为抓手,积极推动学科发展的内涵建设,努力为地方和行业发展服务。

学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立足纺织工科的办学特色,确立科研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汇聚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一支具备良好业务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努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力度。201*年度共获得国家和省自然基金等纵向到账经费750多万元,横向项目到账经费720万元。到

账科研经费比去年增长一倍以上。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包括“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纳米功能化纺织材料关键技术的研究”一项等。发表SCI收录论文149篇,EI、ISTP等收录论文58篇。申请专利51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201*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完成了江苏省科技厅立项的江苏丝绸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任务并通过专家验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立项的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验收,参加在深圳由国家发改委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选取了实验室建设三年来所取得的10项标志性成果进行了参展,相关组织及科技成果获得了与会领导及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较好评价,并荣获第十四届高交会国家发改委主题展览“优秀展示奖”。扩大了对外影响。完成了苏州市丝绸文物测试与复制保护重点实验室的验收工作。

全院新招收硕士研究生71名,博士研究生15名;毕业并获得学位的硕士研究生99名,博士研究生2名。本科毕业班学生190人,其中获得毕业证学生人数为162占学生总数的85.26%;获得学位的有160人,占学生总数的84%。本科生就业率98.37%。研究生就业率92%。

三、强调质量,推进教改。抓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研究生教学改革的机遇,实现教学内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对我院20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验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制定了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在浙江嘉欣丝绸集团

公司建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同时以该单位为依托申请了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纺织类专业(包括本院的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4个专业)获批江苏省重点类专业。纺织工程成为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首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点”。邢铁玲、尚笑梅、龙家杰老师指导的3个项目获批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纺织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获得苏州大学交行奖教金集体奖、刘国联老师获得交行奖教金个人奖。眭建华、冯岑等获苏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两项。陈雁荣获“纺织之光”奖教金。新增省级研究生工作站7个,校级研究生工作站4个,入选江苏省201*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7个(立项资助4个,立项不资助3个),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1项,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

四、集聚资源,拓展渠道。积极推进学院产学研合作和对外交流工作。

始终坚持立足纺织行业背景,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完善服务体系,构建服务网络,相互协作,实现共赢,打造一流的产学研服务平台,努力扩大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按照苏州市重振丝绸发展的需要,4月成功主办召开了苏州茧丝绸发展战略研讨会;12月,商务部茧丝绸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启动会在成功召开。纺织与服装设计国家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教育部)完成验收工作,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检测中心获得CNAS国家认证资格,南通苏州大学纺织研究院揭牌暨产学研对接交流会成功举行,极大地

改善和提升了学院教学科研硬件条件和实验室管理水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平台支撑和人才培养条件支撑,国内纺织行业一流的科学研究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雏形已现。

始终坚持立足国内,放眼海外,加强交流,争取在高层次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立项上有大的突破,在更高层次上形成学院发展的特色和品牌,增强在世界纺织领域内的知名度。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纺织工程(中外合作)获批(教育部201*)。优秀本科生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交流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201*年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欧盟联合培养博士项目SMDTex落户我校。该项目从201*年-201*年,每年全球招聘8名纺织、等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欧盟国家3名,其他国家5人。学制四年,在法国、瑞士、罗马尼亚、意大利、中国等国家的5所大学中的3所完成学业和论文,全额奖学金资助。这为学院的学科对接国际前沿,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改善办学环境都会有很大帮助。五、关心帮扶,夯实基础,强化特色,塑造有影响力的学生工作品牌。

致力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培养,学生科研团队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银奖1项;获“仙林科技城〃挑战杯”第七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在第二届“金富春杯”中华嫁衣创意大赛、“越隆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201*年第四届“创业姑苏”青年精英创业大赛上多人荣获表

彰,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突出成果。积极培育“一个氛围、两个平台、三个定位、四个结合”的社会实践主题文化。201*年学院团委获苏州大学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

重视需求,生涯规划,促进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的融合统一。学院新生具有明显的特点就是绝大多数为非第一志愿录取,大多数同学对专业认识不足,这一现状一直得到学院领导和系科主任、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开展专题的新生入学教育,杰出校友系、院领导、系主任、班主任等不同层次开展专业认知和前景教育。201*级新生启动导生制度,一名学生骨干、党员负责一个学生宿舍,引导、示范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提升专业认识。全面推开生涯规划和指导,初显成效。加强指导,注重服务,合力推进学院学生就业工作。一是促进学院制定政策,明确教师责任,广泛调动各方参与,使学生就业工作成为全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一把手工程”落实到实处。开展“纺织行业就业形势”等专题讲座8讲。201*年,学院专业教师联系推荐近十家企业来学院招聘毕业生。201*年起,学院继续针对毕业生求职面试实施就业补贴制度,每一名毕业生按照500元发放就业补贴,发放10余万元。在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师共同努力下,20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均处于学校前列,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好评。

扩展阅读:201*年度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工作总结

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201*年度工作总结

201*年12月31日

201*年是材纺学院全面推进和落实学校、学院“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的攻坚之年。学院以“创先争优”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抓手,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学院党政班子与全院教职员工齐心协力,以“大力提升教学水平、努力完善人才培养质量、重点突破学科建设目标”为工作主线,积极推动学院各项工作,为实现材纺学院不断跨越发展积蓄力量。对照年初计划,现将一年来材纺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年材纺学院基本情况综述

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目前有纺织与轻化工程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两个基层学科组织,材料与轻纺实验中心,四个本科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在校本科生1007人,30个班级。学院现有教职工43人,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10人,占全院专任教师的28.57%;副教授11人,占全院专任教师的31.43%;博士24人,占全院专任教师的68.57%。###教授荣获浙江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称号,###老师荣获嘉兴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老师荣获嘉兴学院青年教师讲课优胜者称号,##、###、###、###等四位老师被评为嘉兴学院201*年度优秀实习(设计)指导教师。###获校级优秀班主任,纺织101获校级标兵班级。

学院拥有“纺织工程”省级重点学科,“高效节能短流程纺织先进加工技术”省级重点创新团队,“纺织科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2个嘉兴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新型纱线材料成形及其复合加工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材料与轻纺工程实验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纺织服装加工技术”嘉兴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二级实验室。

201*年获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重点创新团队自主立项项目6项,市厅级以上项目6项,到校科研经费达491.45万元,首次获得一项500万元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论文38篇,SCI收录分区一区的高水平论文2篇,出版教材1部;各种科研获奖4个,其中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嘉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三等奖2项。201*年面向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专业学生新增设了6项企业奖学金共40名学生获奖学金,获得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20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考研录取率达18.1%,列全校各专业前茅,并荣获201*年嘉兴学院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二、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努力践行“方正为人、勤慎治学”的校训和构建“求真务实、和谐共赢、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学院文化

1.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

材纺学院作为一个新学院和快速发展的学院,在制度设计上,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以保障学院的管理团队、教学团队、科研团队能有效有效运行;在干部的选拔方面,选拔、培养了若干名懂策划、会组织、能带头苦干的基层负责人;在制度方面,今年新起草建立了16项管理制度,构建了一个包含人、财、物及学院运行等方面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

2.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坚持“以师生为本”和“三全育人”理念,全面提升学院管理团队的综合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坚持“保常规、促规范、强服务、抓重点”的工作思路,积极做好师生的各项服务工作。以院办、教学办、学工办为主体连续实施三届的“新生服务月”活动,为新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起了明显成效。行政党支部以“新生服务月”活动为载体的党支部创新活动荣获嘉兴学院支部建设创新活动优秀奖,使“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了具有较高关注度和影响力的材纺学院门户网站,创建了材料与轻纺工程实验中心网站、“高效节能短流程纺织先进加工技术”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网站、嘉兴市纺织工程学会等网站,以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师生的质量。

3.抓教职工思想建设。以“创先争优”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积极推动教职工思想政治的学习和教育工作。创新理论学习模式,以“学习十八大精神,省自我教育,创时势先进”为主题,与建工学院党员之家举行第二届“反哺教育”宣讲会。本年度共举行2次形势政策专题辅导会,开展了2次十八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开展3次全院范围的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召开了18次全院教师例会,组织全体党员外出参观学习一次。通过学习、研讨、参观等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努力践行“方正为人、勤慎治学”校训,构建“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激励”的同事伙伴关系,并逐步在材纺学院形成“求真务实、和谐共赢、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

4.抓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党风廉政的思想教育,分院理论中心组每学期进行4-5次理论学习,都会专门抽出1次做党风廉政建设内容的专题学习,在思想上构筑坚强的拒腐防变防线。加强对学院内部的廉政风险排查及防范工作,重点进行制度建设和梳理,专门制作了《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文件制度汇编》,《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简明手册》,《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教学管理与规章制度汇编》,《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实验室管理与规章制度汇编》。积极探索用制度强化对党风廉政重点岗位的监控和约束,逐步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全院预防腐败的能力和水平。

5.重视青年教职工的成长和对困难教职工的关怀。为了尽快实现学院内部的和谐稳定,学院党政高度重视学院的和谐文化建设,以营造团结、和谐、稳定的大家庭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打造两大工程。

⑴送温暖工程:党总支通过对生育、结婚、生病的教职工,党政领导都亲自看望和慰问,关心他们如何融入到嘉兴学院材纺学院这个团队。今年,共通过工会送出慰问达十余次,看望生小孩的教职工或家属6次,看望生病5次。这些慰问活动的开展,确确实实带给教职工以温暖和关怀,为学院良好氛围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学院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⑵共成长工程:党总支通过将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与服务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打造我院的“共成长工程”。对青年教职工主动帮助他们进行人生规划的设计,对业务、科研、教学加强指导,为此还专门开展了“服务新教师成长”系列活动,针对近几年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为对象开展,这些年轻教师通常存在教学基本功还不过硬、与企业对接经验不足

的特点,通过“服务新教师成长”系列活动的开展,举办第三届青年教师演讲比赛、青年教师钢笔字和粉笔字比赛、青年教师下企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实现青年教师练口才、展风采、秀文采的目的。

三、精心构建“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体系,继续完善教学基本建设,突出教学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

201*年,我院按照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取胜,开放办学”主战略,围绕育人中心和质量主线,继续完善教学基本建设,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突出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凝练办学特色,确保了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一年来,学院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努力强化教学管理,浓厚学术氛围。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重视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常规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学秘书、相关研究所所长、专业建设负责人等各级教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出台了《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排课规则》、《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教学基本文件规范化条例》、《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实施细则》、《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专业与课程群负责人制实施办法(试行)》、《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关于聘请客座教授、顾问教授的暂行规定》、《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修订了教师工作考核与评价办法等相关制度性文件,完成了《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教学管理文件与规章制度汇编》、《材料与轻纺工程实验中心管理文件及规章制度汇编》两本制度的汇编与编印工作。

加大了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实行教学检查制,依靠学院教学督导组,抓好学院日常教学秩序的检查监督工作。对教师、学生的上课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包括备课、上课情况,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践教学计划、作业批改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认真落实了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及时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意见及建议,促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配合与协调,实现教学相长,进一步提高了学院教学质量。加强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化管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倡导广大青年教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教学的思想意识,做到了以优良的教风引领良好的学风建设。本年度在我院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全院教师以高度的主人翁思想和责任心克服困难,承担了全院1028学生(包括部分南湖学院学生)、115门课、69个教学班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平均教学工作量高达375学时;组织学院全体学生参加实验室安全教育,有952人取得了由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颁发的实验室安全考试合格证书。

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学院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学院四个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的落实、短学期实习实训工作、201*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答辩、201*届毕业设计(论文)启动,以及各类教学档案管理和试卷印刷工作;核算完成了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了教师本年度的工作业绩。##、###、###、###等四位老师被评为嘉兴学院201*年度优秀实习(设计)指导教师;王亮、邵晶晶、陈林爱等三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嘉兴学院201*年度优秀毕业

论文(设计)。

2.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认真落实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计划”,扎实做好学院现有专业培养模式创新改革项目;动员学院全体教师在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互动、产学研一体化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研讨;科学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嘉兴学院BB网络教学平台,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效;寻求与地方行业企业、平台联合培养学生合作机会,面向地方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纺织工程成功入选嘉兴学院首批校级“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人才培养创新试点专业。

大力支持教师开展专业、课程、教材、课件等基本建设,积极引导教师从事教改项目研究,培育、积累教学成果;抓好已立项的省级精品课程《纺纱学》、校级精品课程《纺织导论》、《纺织服装材料学》、《织造学》等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实施与结项工作;积极组织申报教学优秀奖、教坛新秀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推进在点上形成教学改革亮点与特色。本年度承担、参与并完成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项:分别是基于CDIO模式的纺织服装工程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地方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承担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项,分别是轻化工程专业(皮革模块)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纺织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承担完成校级一般教改项目5项,分别是《后整理对织物服用性能影响研究》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高分子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研究、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非织造布生产技术》课程双语教材的建设研究与实践。“基于CDIO的纺织工程专业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两个项目分获嘉兴学院第六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易洪雷老师荣获浙江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称号,兰平老师荣获嘉兴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杨树老师荣获嘉兴学院青年教师讲课优胜者称号。

3.稳步推进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建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与学生实际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与评价模式,逐步改革学生素质综合评定及学业评价体系;探索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质量标准及学生多元评价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组织完成了新教师的上岗培训,编印了《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简明手册》。利用全院例会与研究所教研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嘉兴学院教师教学工作业绩综合考核办法》、《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教学基本文件规范化条例》、《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加强校、院、研究所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新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强化教师的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为配合学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完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与聘用。加强学

院教学督导组的作用,逐步规范各研究所的教学、教研以及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学院教学督导在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以及听课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学期累计听课60余门次,促进了学院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教学过程的有序开展。

4.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教学管理工作

认真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嘉兴学院关于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以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201*版)修订工作为契机,认真落实逐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大力推进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践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验室建设投入,创新实践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继续大力争取财政资金投入,抓紧完成已立项实验室建设项目;深度推进实验室对外开放,提高了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本年度完成了“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皮革、染整工程实验室”的建设,“非织造材料实验室(一期)、“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论证、实施与招标工作,以及201*年度“非织造材料实验室(二期)”、“纤维改性与新型纺纱加工技术实验室”的立项申报工作。

积极开展了材料与轻纺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各项建设工作,以及嘉兴学院201*年度开放性实验的立项、启动和验收工作。组织召开了材料与轻纺工程实验中心立项建设项目交流会;启动了示范中心课程教材、实验教材编写和实验指导书修订工作;初步完成了学院四个专业相关主干课程实验课程课件、实验录像资料、教学资源库,以及材料与轻纺实验中心网站的建设工作;完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等制度建设,加强学院教学督导和日常检查,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特别是实验人员的教学质量和实验室日常管理质量,提高了实验室的综合效益。完成了短学期实践教学工作,积极探索以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为基础,通过教师积极引导,以创新型科技项目为载体,以竞赛和奖励为推动力,努力完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运行机制。完成了开放性实验的立项、启动与结项工作。鼓励并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科技创新与各类学科竞赛,本年度共有17项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5项)以及嘉兴学院SRT项目(12项)立项,并在学生的参与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上取得新的突破。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有2项分获浙江省第八届“挑战杯”美丽家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二等奖,有1项获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三等奖。启动并完成了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首届纺织品设计大赛”,有10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

学院在整合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与省内优秀骨干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新增嘉兴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浙江明新旭腾皮业有限公司等6个校外实训基地,确定了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为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并联合申报了嘉兴学院-春江轻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确保校企各项培养目标都能够得到具体落实。科研反哺教学,设立了“春江轻纺奖学金”、“新澳纺织奖学金”、“神州毛纺奖学金”、“荣泰化工奖学金”、“新凤鸣奖学金”以及“汤普勒化工奖学金”等6项企业奖学金,提高了学生对相关专业与行业的认知度,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了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5.教学基本建设成效显著

立足学校及学院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组织完成了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十二五”专业发展与建设规划、纺织工程专业“十二五”发展与建设规划、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十二五”发展与建设规划、轻化工程专业“十二五”发展与建设规划、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十二五”发展与建设规划,以及材料与轻纺工程实验中心“十二五”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召开了201*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邀请了东华大学郭建生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邵建中教授等校内外专家为我院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献计献策,圆满完成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201*版)修订工作,以及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201*版)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制工作,组织完成了轻化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评估工作,并获得“优秀”成绩。学院新增25门合格课程。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强化教师的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格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鉴定。完成了从学生评教、专家评教、教学常规检查、实验室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的工作。

本年度,我院多位教师参加了相关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杨恩龙老师参编的《纳米技术与纳米纺织品》(纺织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程凤侠老师参编的《皮革商品学》正式出版。

四、精心构建“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服务体系,继续坚持“三全育人”工作理念,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以贯彻学校第七次教学工作会议“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和学院“教风、学风、作风”三风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的人性化服务和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成效。以学工办为主体连续实施三届的“新生服务月”活动,为新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起了明显成效。行政党支部以“新生服务月”活动为载体的党支部创新活动荣获嘉兴学院支部建设创新活动优秀奖,使“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更加深入人心。

1.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学风建设。举办了第一期学生干部培训班,团总支、学生会、学生党办学生干部,主要班委等近100人参加培训,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学风进一步扭转。

2.加强学生寝室的管理。落实“一周一查”制度,给每个寝室配备了洁厕灵、洗衣粉和刷子。组织寝室文化节,营造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在全校寝室卫生检查评比中由原来的中等一跃成为全校第一,此后一直保持名列前茅,其中A级寝室保持在35%左右,B级寝室保持在60%左右,C级保持在5%左右。

3.以考研、就业工作为抓手,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党政高度重视,全院协同联动,全员共同负责。在考研方面,与国内相关院校专业负责人加强联系为考研学生提供组织保障,加强考研指导为考研学生提供学习保障,关心学生心理调控及作息规律为考研学生提供生活保障。在就业方面,认真开展就业指导,积极与浙江省大中型企业加强联系,为用人企业开展了20余场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平均为每个学生

提供了3.2个就业岗位进行选择,201*年纺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专业就业率均达100%,考研录取率达18.1%,列全校各专业前茅,学院也荣获了201*年嘉兴学院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4、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浙江省第八届“挑战杯”美丽家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院的“嘉兴市绿水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创业团队获特等奖及公开答辩最佳表现奖,“蓝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创业团队获二等奖。组织学生报名参加浙江省化工设计大赛,请校内外专家专业辅导,有一个参赛队伍获得了第六届浙江省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三等奖。

5.强化四级网络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寝室长”为主体的“四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设。今年成功处理了三起学生心理异常问题,并协助学校妥善处理了“4.6”伤害案件,维护了学校的安全与稳定。

6.完善贫困生认定和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顺利完成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贫困生贷款材料准备工作。新设立“春江轻纺奖学金”、“新澳纺织奖学金”、“神州毛纺奖学金”、“荣泰化工奖学金”、“新凤鸣奖学金”、“汤普勒化工奖学金”共6项企业奖学金,设奖项40个,填补了材纺学院在这方面的空白。

五、扎实开展学科建设工作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学科建设的实际需要开展工作,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外引内培,进一步优化了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聘请中科院院士田禾为我校名誉教授和“浙江省纱线材料成形与复合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培育)”学术委员会主任,从美国Drexe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理化所(北京)等机构引进教学、科研、管理人才7位,其中:教授(博士)1人、博士4人;晋升教授2人,晋升副教授4人。攻读学位并获博士学位教师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2人。多名教师通过访学、师从名师计划、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进入浙江大学、东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相关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2.实验室建设完成年度计划。本年度完成了“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皮革、染整工程实验室”的建设,“非织造材料实验室(一期)、“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实验室”建设方案的论证、实施与招标工作,以及201*年度“非织造材料实验室(二期)”、“纤维改性与新型纺纱加工技术实验室”的立项申报工作。申报的“纱线材料成型与复合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入选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培育)。3.科学技术研究水平继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⑴到校科研经费继续增长。全年到校科研经费491.45万元,较去年增长21.78%,其中新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创新团队自主立项项目6项,市厅级项目5项,并获得一项500万元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⑵高档次论文发表获得突破。全年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论文32篇,SCI收录分区一区的高水平论文2篇。

⑶科学研究进一步取得成效。与桐昆集团合作的《一步法双收缩涤纶多异复合丝工艺及装

备》项目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毛衫产业优质高效低耗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得嘉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三等奖2项。全年申请专利12项,获得授权专利6项。

⑷平台建设工作又有新突破。继201*年获得省级创新团队、201*年获得省级重点学科,今年申报的“纱线材料成形及复合加工技术实验室”被列为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对象,已纳入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轨道,201*年再进行现场考核的答辩后,即可直接成为省重点实验室,也是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的一个突破。

六、努力营造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扩大学科影响力,打造办学软实力

1.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共同举办以“可持续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前沿动态”为主题的“201*高分子材料与科学南湖论坛”。邀请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同济大学长江学者李新贵教授等相关专家学者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安排分院教授、博士举办系列讲座,全年共举行各类学术报告近30余场。与中科院化学所、浙江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开展对口交流,推动材纺学院学科建设接轨国内外先进水平,推动教师融入学术核心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关系。

以省创新团队为载体,继续加深与桐昆集团、新风鸣集团、新澳集团、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浙江神州毛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兰宝毛纺有限公司、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汤普勒化工(德国)有限公司、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相关单位共同承担了4项省部级课题、6项横向课题,相关合作研究位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前沿,将为我校纺织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3.相关办学成果受到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学院在各领域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嘉兴学院报对我院进行4次专题报道,嘉兴日报和嘉兴科技各进行了2次专版报道。

七、存在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的发展离学校总体要求还有差距,离学校领导的要求与期望还有差距,学院的内部管理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我们期待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继续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帮助,我们也一定会更加努力工作,为实现我校第二步发展目标继续努力奋斗。

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201*年12月31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201*年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0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