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诗词进校园”活动总结

“诗词进校园”活动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8:48:41 | 移动端:“诗词进校园”活动总结

“诗词进校园”活动总结

安国镇中心小学“诗词进校园”活动

阶段性总结

本学期,我们在全校广泛开展“诗词进校园,诗词强素质,诗词育新人”的活动,通过文化熏陶,道德教化,情感激发,培养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探索了一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下面是对我校一学期来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的一些情况总结。

一、充分认识中华诗词的文化精髓,切实加强对“诗词进校园”活动的领导

中国是诗歌王国,中华民族是酷爱诗歌的民族。中华诗词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事父事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部文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诗史,特别是唐宋时期所兴盛的近体诗和词,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存在形式。从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直至鲁迅、毛泽东、柳亚子、叶剑英,他们的诗作,名垂汗青,万古流芳,永照后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营养。

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文明社会,也应当是一个富于美感的充满了诗意的社会,一个能够写诗填词的社会精英层出现之时,独具华夏民族特色的诗词吟诵之声高扬于“地球村”之时,也

许就是中华文明真正复兴之时。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以先进的诗词文化的力量,来陶冶、提高学生的素质,培育崭新的民族精神,强化中华诗教,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看,让诗词教学进入课堂,应是当今学校决策者和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说,“诗词进校园”,这是中华诗词文化的开拓延续,这是精神文明的巍巍殿堂,这是繁荣富强的咽喉桥梁。中华诗词走进大中小学校园,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让中华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感,让中华诗词塑造学生的心灵,让中华诗词完善学生的人格,普及校园诗教,不仅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精粹得以存亡继绝的大事,也是提高民族审美品格和生存智慧的根本举措,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以德育人’的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固本培根的千秋大业。

二、充分彰显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切实加强对“诗词进校园”活动的组织

加强诗词教育,以诗育人是学校语文教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诗词教学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管理。

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为进一步推动“诗词进校园”这一活动在

我校蓬勃开展,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诗词教育领导小组,各班级都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从上至下形成网络,层层有人抓、项项有人管,实行“五抓”,即抓活动落实,每学期都举行校园诗词教研活动;抓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使诗词进校园工作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网络;抓宣传发动,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师生全体参与,全员活动,全程管理,将诗教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浓郁的诗教气氛;抓组织到位。着重抓好校园诗词教育和学生诗词诵读指导教师两支骨干队伍,学校有人抓、班级有人管、教师任主角。做到校内校外有活动,教室前后有名诗句,;抓典型引路,树立诗教活动中的好典型,让典型引路,实行传、帮、带,做到学、比、赶、超,实现了领导到位、认识到位、工作到位。

二是开展了师资培训。我们聘请安国镇汉风诗社精通诗词格律、教学经验丰富的同志主讲。我们先后举办培训班3期。据受训教师反映,听了诗社老师的讲课,受益很大。从春秋时期子夏的“四海之内皆兄弟”、唐代白居易的“相逢何必曾相识”到宋代晏殊的“人生何处不相逢”,从孔子、屈原到李白、杜甫,从“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到“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更有甚者,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讲授慈母对游子一针一线的无私的爱,生动之处,无不让人潸然泪下。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诗词创作活动,探索诗教艺术,形成由会作诗词到作好诗词、由讲解诗词到传授创作技巧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学校还鼓励教师们辛勤耕耘,提笔写诗,相互唱和。我校校长郭怀华同志率先垂范,带头写诗,发挥领头雁的榜样作用,

极大推动了学校诗词教学工作。

三是落实了课堂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现代学生完全可以进入诗词的诵读、欣赏阶段。我们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小学生以记忆诵读为主,逐步做到背诵诗词70首。在诗词进校园活动中,我们落实诗词教学要努力做到“八有”,即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有教材、有教师、有活动、有阵地、有成果,还要求在每学期的期末语文考试中,将诗词的背诵、默写作为考试的内容之一,作为检查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将诗词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才干等,分成若干小组。如诗词编译小组,诗词朗诵小组等。组织选拔优秀选手进行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各显其能,各显其长,各投所好,人人参与,人人获益。

三、充分体现中华诗词的教育力量,切实加强对“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延伸

为充分发挥诗词对学生的陶情、益智、美德的功能,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强劲推动诗词进校园工作。

一是开展中华诗词鉴赏活动。诗词是清泉,荡涤着心灵的尘埃;诗词是甘露,滋润着求知的心田。增强少年儿童的诗词鉴赏兴趣,提高诗词创作水平是诗词进校园的基础。我们发扬传统诗词的吟诵、歌唱传统,在班级成立诗词吟唱小组,组织主题班会等研讨诗词创作。倘佯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我们随浪漫李白梦游天姥,追豪放苏轼放歌赤壁,想现实杜甫抒发忧国情怀,忆凄凉屈子汩罗江之惆怅,陪忧

伤李清照独上兰舟,望悲壮陆放翁指点江山。品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落寂;揣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凉无奈;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狂歌;追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悲壮磅礴;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戚;赞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这无不显示了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二是组织中华诗词诵读展演。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生产中创造的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学校以课堂教学的诗词为主要内容,组织师生自编、自演诗词歌曲,朗诵、吟唱优秀诗词作品,体现了诗中有乐、乐中有情的独特意境。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陶情了养性,提高了素养,又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诗词进校园”,是国家的号召,是文明的希望,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温床。诗词进校园,像初生的婴儿,像灿烂的曙光,像阳春之曲,像涓流弹唱,这是人文的进步,这是理想的启航,这是文明的传递,这是历史的荣光!作为接力者,我们将全力以赴,用百倍的努力和百倍的信心,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扩展阅读:“诗词进校园”活动总结

“诗词进校园”活动阶段性总结

本学期,我们在全校广泛开展“诗词进校园,诗词强素质,诗词育新人”的活动,通过文化熏陶,道德教化,情感激发,培养了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探索了一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下面是对我校一学期来开展“诗词进校园”活动的一些情况总结。

一、充分认识中华诗词的文化精髓,切实加强对“诗词进校园”活动的领导

中国是诗歌王国,中华民族是酷爱诗歌的民族。中华诗词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无穷的艺术魅力。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以事父事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部文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诗史,特别是唐宋时期所兴盛的近体诗和词,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存在形式。从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直至鲁迅、毛泽东、柳亚子、叶剑英,他们的诗作,名垂汗青,万古流芳,永照后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营养。

和谐的社会,必然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文明社会,也应当是一个富于美感的充满了诗意的社会,一个能够写诗填词的社会精英层出现之时,独具华夏民族特色的诗词吟诵之声

高扬于“地球村”之时,也许就是中华文明真正复兴之时。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以先进的诗词文化的力量,来陶冶、提高学生的素质,培育崭新的民族精神,强化中华诗教,是时代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看,让诗词教学进入课堂,应是当今学校决策者和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说,“诗词进校园”,这是中华诗词文化的开拓延续,这是精神文明的巍巍殿堂,这是繁荣富强的咽喉桥梁。中华诗词走进大中小学校园,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让中华诗词陶冶学生的情感,让中华诗词塑造学生的心灵,让中华诗词完善学生的人格,普及校园诗教,不仅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精粹得以存亡继绝的大事,也是提高民族审美品格和生存智慧的根本举措,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以德育人’的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固本培根的千秋大业。

二、充分彰显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切实加强对“诗词进校园”活动的组织

加强诗词教育,以诗育人是学校语文教学和精神文明建

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诗词教学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管理。

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为进一步推动“诗词进校园”这一活动在我校蓬勃开展,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诗词教育领导小组,各班级都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从上至下形成网络,层层有人抓、项项有人管,实行“五抓”,即抓活动落实,每学期都举行校园诗词教研活动;抓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使诗词进校园工作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网络;抓宣传发动,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师生全体参与,全员活动,全程管理,将诗教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建立浓郁的诗教气氛;抓组织到位。着重抓好校园诗词教育和学生诗词诵读指导教师两支骨干队伍,学校有人抓、班级有人管、教师任主角。做到校内校外有活动,教室前后有名诗句,;抓典型引路,树立诗教活动中的好典型,让典型引路,实行传、帮、带,做到学、比、赶、超,实现了领导到位、认识到位、工作到位。

二是落实了课堂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现代学生完全可以进入诗词的诵读、欣赏阶段。我们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小学生以记忆诵读为主,逐步做到背诵诗词70首。在诗词进校园活动中,我们落实诗词教学要努力做到“八有”,即有组织、有制度、有

计划、有教材、有教师、有活动、有阵地、有成果,还要求在每学期的期末语文考试中,将诗词的背诵、默写作为考试的内容之一,作为检查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将诗词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才干等,分成若干小组。如诗词编译小组,诗词朗诵小组等。组织选拔优秀选手进行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各显其能,各显其长,各投所好,人人参与,人人获益。

三、充分体现中华诗词的教育力量,切实加强对“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延伸

为充分发挥诗词对学生的陶情、益智、美德的功能,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强劲推动诗词进校园工作。

一是开展中华诗词鉴赏活动。诗词是清泉,荡涤着心灵的尘埃;诗词是甘露,滋润着求知的心田。增强少年儿童的诗词鉴赏兴趣,提高诗词创作水平是诗词进校园的基础。我们发扬传统诗词的吟诵、歌唱传统,在班级成立诗词吟唱小组,组织主题班会等研讨诗词创作。倘佯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我们随浪漫李白梦游天姥,追豪放苏轼放歌赤壁,想现实杜甫抒发忧国情怀,忆凄凉屈子汩罗江之惆怅,陪忧伤李清照独上兰舟,望悲壮陆放翁指点江山。品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落寂;揣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凉无奈;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

狂歌;追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悲壮磅礴;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戚;赞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这无不显示了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

二是组织中华诗词诵读展演。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生产中创造的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学校以课堂教学的诗词为主要内容,组织师生自编、自演诗词歌曲,朗诵、吟唱优秀诗词作品,体现了诗中有乐、乐中有情的独特意境。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陶情了养性,提高了素养,又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诗词进校园”,是国家的号召,是文明的希望,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温床。诗词进校园,像初生的婴儿,像灿烂的曙光,像阳春之曲,像涓流弹唱,这是人文的进步,这是理想的启航,这是文明的传递,这是历史的荣光!作为接力者,我们将全力以赴,用百倍的努力和百倍的信心,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兴仁县第十三小学201*年7月28日

兴仁县第十三小学201*年度

“诗词进校园”活动

阶段性总结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诗词进校园”活动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诗词进校园”活动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诗词进校园”活动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0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