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县财政局诚信单位创建总结

县财政局诚信单位创建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19:01:39 | 移动端:县财政局诚信单位创建总结

县财政局诚信单位创建总结

XX县财政局

201*年度诚信单位创建总结

201*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文明委的指导帮助下,以科学发展观7为统领,把“诚信”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坚持“培信”于内、“取信”于民、“诚信”理财、打击“失信”,诚信单位创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明显成效。7月份我局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局机关及X个财政所、X名干部推荐为省、市财政系统先进,今年以来已有XX项次工作、XX人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

一、推进作风建设,提质增效“培信”于内

我局以深化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为抓手,不断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诚信意识,使财政干部职工自觉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从业之基。一是修订完善民主评议方案。年初修订完善了《XX县财政局民主评议工作方案》和《XX县财政局公开承诺》,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财政主要职能的事项进行公示,并由党组书记、局长在县电视台作出公开承诺,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全县群众监督。二是推行责任到位工作机制。制定实行了公开承诺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首问首办负责制和违诺责任追究制,科学设置了每位干部职工的岗位职责并上墙公示;制作了岗位责任制、党员先锋岗公示牌和每位干部职工的胸牌,实行戴卡上岗。各科室根据自身职能,明确了每项工作的具体办理时

限,并形成工作制度;推行督察督办工作制度,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将财政集中支付中心设为对外服务的“党员示范窗口”,将革命老区项目资金报批手续由12项精简为7项,设置了老花镜、饮水杯等便民服务设施,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三是切实兑现承诺。在各月财政收入进度波动较大、可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调度资金,保证了全县公教人员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和各项预算支出的按时按进度拨付,保障了各项重点和急需支出,维护了社会稳定,树立了财政部门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良好形象。

二、践行为民理财,强农惠农“取信”于民

对于上级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我局都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到位,使全县农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举办了201*年度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的会计(报账员)进行支农政策培训,并颁发了培训证书,为强农惠农政策的顺利落实打下了基础。一是积极兑付各项惠农补贴。坚持上级资金下达前提前着手、摸清底数、做好基础工作,上级资金下达后立即开展兑付,提前15天完成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直补兑付XX万元;及时发放退耕还林补贴XX万元、水库移民补贴XX万元,发放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良种补贴XX万元。二是扎实做好“两下乡”补贴工作。实行家电下乡销售网点代垫直补方式,农民群众在购买下乡产品时即可享受扣除补贴后的优惠价格;设立“家电下乡补贴集中兑

付窗口”,简化程序、方便销售网点支取补贴。共兑付补贴XX万元,申报补贴率100%,拉动消费需求XXX万元。认真落实“汽车下乡”政策,为各乡镇财政所配备打印复印一体机,免费为群众复印相关证件,兑付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XX万元,促进农民群众购买下乡车辆X辆,拉动消费需求XX万元。三是精心实施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坚持开工前察看现场、竣工后严格验收,验收合格项目X个,兑付奖补资金X万元,项目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为X个村谋划申报了新项目,申报奖补资金X万元,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推进科学理财,大力构建“诚信”财政

我局注重加强诚信教育,完善工作制度,以诚实守信的理念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建立诚信财政制度体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一切工作规范化,编印了《XX县财政局工作规范》、《XX县财政局干部职工行为规范》,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业务流程,提出了建设诚信财政的具体要求和行为规范,并抓好制度执行的督导检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财政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二是提高预算执行的诚信度。深化预算改革,创新管理举措,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严守法纪,提高财政预算的规范性、法定性,促进诚信理财。编印了《XX县县本级预算管理制度与资料汇编》及乡镇的部门预算规范文本,对预算编报实行项目库管理,除人员经费和正常公用经费外,所有支出项目必须先纳入项目库、再编列预算,解决了预

算编报和追加支出随意性大的问题。对未列入预算的支出不签字、不拨款,对重要追加支出依照法定程序向县人大常委会提交调整预算报告,提高了财政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三是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大力推进“金财工程”建设,不断提高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监管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推广实施了“县级版”、“乡镇版”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省对县、县对乡资金拨付在线接收、专项资金支出在线监控,每一笔资金管理使用的来龙去脉都一目了然,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在系统中可细化查看到每一个项目、每一户农民。推广应用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县X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现了动态监管,防范了资产流失。

四、强化财政监督,严厉打击“失信”行为

在诚信单位创建中,我们既不遗余力培树诚信,又严格执法打击“失信”,在财政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中,创新举措,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最大限度地整饬财经纪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是严格会计执法和财政监督检查。按照“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的要求加强会计人员教育管理,以局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强会计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会计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的具体要求。采取调帐和进驻单位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严格实施《会计法》执法检查,对X个单位的会计人员配备情况、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了检查,跟踪调查了主要支出事项和票据,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组

织开展了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检查、专项资金检查,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了限期整改,营造了诚信规范的理财环境。二是强力推进综合治税。对重点企业和税负明显偏低行业,依托综合治税涉税信息,组织开展了税收质量检查,补缴税款XX万元,有力地打击了偷税漏税失信行为。三是堵塞工资支出管理漏洞。创新管理举措,堵塞“死人领工资”的支出漏洞,对查实的已故人员停发工资,情节严重的追缴资金、追究责任,整饬了财经纪律。

诚实守信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石。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推动依法理财,打击违纪违规现象,努力为建设诚信机关、诚信政府、诚信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一年十二月

扩展阅读:财政局总结版本

财政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指导下,我市财政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围绕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打好“六大战役”,实现“五大突破”、落实“两大保障”的目标任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挖掘潜力,增收节支,扎实做好促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各项工作,为全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一、111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11月止,全市财政总收入712374万元,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年确保完成收入任务(75亿元)的95.0%,超过该任务序时3.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收入432371万元,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全年确保完成收入任务的100.6%,超过该任务序时8.9个百分点,增收92862万元,增长27.4%。全市一般预算支出64997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支151632万元,增长30.4%。

二、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围绕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在增收节支上下功夫,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有新突破

1.加强收入管征。在认真分析收入形势基础上,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和财政收入的统计分析和监测,盯住全年目标不放松,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应收尽收。支持税务等部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加强税源情况分析和重点税源监控,加强财政、税务、国库、银行的协作,及时解决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抓好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11月止,累计增收1.56亿元,增长21.2%。

2.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利用积极财政政策契机和海西政策优势,主动加强与各部门配合和衔接,共同争取上级进一步加大对我市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增强我市财政实力。此外,省财政还将我市仙游县纳入全省39个基本财力保障补助县之一。

3.压缩一般支出保障重点。坚持有保有压原则,继续压缩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幅低于总支出增幅7.8个百分点。切实保障重点支出,加快支出进度。全市教育支出24.1亿元,增长37.3%;医疗卫生支出6.6亿元,增长5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亿元,增长23.8%;此外,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2亿元,增长155.1%;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4亿元,增长129.6%。

(二)围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资金运作上下功夫,推动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有新作为

1.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六大战役”。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按照“有多少事筹多少钱”的新思路,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整合步伐,积极统筹资本金,做大做强港务、建工、城投、交投、水务投资等五大产业集团和国投、高速、湄控等三大投融资平台,盘活政府资源。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综合运用贴息、补助、奖励以及税费优惠等手段,支持企业上市、工业发展、港口建设、房地产发展等政策措施,共筹措2.3亿元,支持莆田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培植壮大地方金融企业。三是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工作。今年我市共增加地方政府债券收入44453万元,专项用于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东圳灌区配套支出和校舍安全工程等支出。四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支持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统计,11月止,市级财政共筹措资金7.5亿元,全力保障“六大战役”。

2.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一是积极推进家电与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累计兑付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06亿元。二是加大对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力度,共发放低保补助7305万元(预计),提高优抚、城乡低保等低收入群体的补助水平。三是落实各项涉农补贴。共发放农资综合直补、石油价格改革补贴、良种补贴、种粮农民补贴、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各项涉农补贴1.65亿元。同时,进一步巩固补贴资金发放方式,通过“一折通”、“一卡通”将补贴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四是加大对流通发展项目的资金扶持,重点支持农村流通网络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五是促进旅游业发展。每年安排200万元旅游重点建设资金,扶持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南少林、九鲤湖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举办各类旅游营销会、博览会、交易会。

3.支持外贸出口。及时拨补出口企业201*年外贸保规模扩增量、大宗传统特色出口商品、出口企业信用保险保费扶持资金;拨付招商引资经费1410万元,保障北京经贸活动周、香港经贸活动周、东南亚招商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三)围绕服务“三农”,在强农惠农上下功夫,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新举措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多方筹措畜禽养殖场(户)拆除整治专项资金5238万元,用于补助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东圳水库和外度水库)内畜禽养殖场拆除、搬迁等水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战役。拨付2.4亿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851个,完成建设任务896个的94.98%,解决162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拨付500万元,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投入3337万元,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完成农发201*年跨年度项目工程建设实施任务29个,总投资33243万元,共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29900亩,改善和提高灌溉面积15210亩,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

3.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化债任务,全市共化解债务2.87亿元。二是开展农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扩大试点工作。全市共有33个乡镇、168个村参加试点工作,参与筹资筹劳,计划筹资3404.6万元,拓展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投资渠道;省、市财政共拨付奖补资金1519万元。三是清理核实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完成数据录入和业务培训工作。

(四)围绕不断改善民生,在优化支出结构上下功夫,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新成效

以“保民生”为工作落脚点,坚持“雪中送炭”,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全力保障省运会。多方筹资,共筹集到省运会资金7.41亿元,其中:场馆建设资金6.74亿元,办会经费0.67亿元,并制定出台了《福建省第十四届省运会经费开支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加强省运会场馆建设资金和办会经费管理,根据省委孙春兰书记“廉洁省运”的指示精神,对省运会办会经费预算严格审核、批复和核销。

2.推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省、市财政共拨付6980.75万元,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受益学生近39万人;全市预计免费发放教科书4600多万册,总价值近2500万元;拨付寄宿生补生活费和免住宿费资金1133.8万元,受益寄宿生3.7万多人;拨付1337万元,实施15所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宿舍建设,新建宿舍面积22600平方米;提高特困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预计将补助1750万元,受益学生1.6万人。支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造乡镇文化站500平方米;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农村文化重点工程;共安排139万元支持莆仙戏和妈祖文化申报“世遗”工作。

3.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共拨付新农合补助资金2.6亿元,实现对新农合补助资金动态监控;拨付3033万元,支持荔城区、城厢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补助850万元,支持17所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医疗设备;推进社会保障卡建设。

4.支持住房制度改革。拓宽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渠道,共筹措下拨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3623.5万元,加快廉租住房制度改革进度;加强住房公积金的财政财务监督管理,逐步提高住房公积金归集率,努力扩大归集面,增加归集总量,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5.积极促进就业。下拨失业金570万元,保证下岗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领取到生活费;配合劳动保障部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6.提高基层政府保障能力。实行“分税型”的区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市级收入除保留部分跨区域服务的纳税人外,其他纳税人按就地原则下划区级,做大区级财政收入体量。

(五)围绕提高资金效益,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上下功夫,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新进展

1.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针对上半年财政支出增幅偏低,有些项目实施进度较慢等问题,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财政支出分析会,深入分析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的措施和办法,以“大干150天,打响六大战役”为契机,加快了项目资金的拨付,特别是建立资金支付快车道,积极跟踪落实代理银行对大项目资金支付的办理情况,督促银行及时支付资金,防止出现拖、压现象,主动服务“六大战役”。下半年,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11月止,全市财政支出增长30.4%,支出增幅居全省九市第一位。

2.严格审核把关,节约财政资金。一是强化工程预决算评审,共完成工程预(结)算评审项目284个,总送审造价达27亿元,审后造价24.8亿元,净核减2.2亿元,核减率达8.3%。二是参与重点项目成本核算。共审核荔城区护城河五期、文献东扩、黄石旧街等片区改造项目,审核资金24.3亿元,初步确认投资成本20.4亿元,核减3.9亿元,核减率16.2%。三是继续加强政府采购工作,共组织各类政府采购预算14179万元;实际成交12822万元,节约资金1357万元,节约率9.6%;四是加强会计委派工作,共审核资金24.56亿元,核减支出304万元,催缴土地出让金5.35亿元。五是继续加强公务用车控购管理,共转报审批128辆,金额2655.1万元,经省办审批办结103辆,金额2041.55万元。

3.规范资金资产管理。一是加强政府投融资项目资金监管。制定《莆田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款支付监管暂行规定》,对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含3000万元)的市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工程款支付必须报经市财政局或市国资委审核后执行,进一步规范工程款拨付的程序,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二是逐步提高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覆盖面,逐步将政府性基金、预算外以及专项资金等纳入集中支付范围。10月止,市级国库集中支付20942笔,支付资金19.84亿元,实现“零差错”。三是开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共清查资产99.28亿元。四是继续做好“小金库”治理,全市纳入治理范围的社会团体共373个,自查面达100%,发现“小金库”1个,金额1.46万元。五是组织开展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摸清各类财政强农惠农资金的底数和流向,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六是强化票据日常核销工作,全市共有974家用票单位实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新增58家,共发放财政票据653.5万份,核销票据263.75万份。

(六)围绕作风建设,在提高财政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上下功夫,工作效率和干部素质有新提升

一是认真开展绩效管理。建立绩效台帐,把绩效评估内容按23项分别收集整理2230份文件资料,着力推进以狠抓落实、增强执行力为重点的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效能。加快公文运转和资金拨付,促进中央、省和市的决策部署早到位、早见效;按时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提案63件,满意率100%。二是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生成机制。同时,对门户网和政务网进行升级改版,突出网上办事和互动平台功能,丰富网上办事内容,加快网站信息更新,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三是认真开展规范行政征收、行政确认和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工作,共清理出财政行政强制事项1项;受理审批事项441件,全部按时办结。四是推进财政文明窗口建设,会计窗口共受理会计系列考试报名、会计办证等共8000件;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81本,完成初级会计电算化培训考试1949人次;同时认真筹建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考点并组织好考试。五是开展财政系列培训宣传,如: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宣传,共组织村两委、会计、支书等2698人次参加培训,并借助电视台、各单位LED屏幕,播放《财政支农政策简答》,使新出台的财政税收政策能尽快传递到企业和基层,提高政策知晓率;共培训财务人员3000多人,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等。六是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围绕年初确定的6项年度重点调研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研究促进财税增长的措施和办法,为上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七是抓好行风评议、精神文明、政务公开、计划生育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机关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今年,市财政局荣获“提案办理先进单位”、“信息工作标兵单位”、以及“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组织管理工作一等奖”等荣誉。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财政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影响财政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一是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偏小,入库进度偏慢,直接影响到政府性主导的各个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进度和必需的项目资本金的到位率。二是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现象依然存在,监督管理仍需加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政府承担的财务成本费用不断增加,随着全市债务余额的持续扩大,财政还本付息压力也在进一步加大。

二、201*年工作计划

20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财政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深化财政改革,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实现“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发展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完善征管手段,确保完成收入任务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超千争百促跨越”的发展目标和“十二五”规划发展战略,结合全市GDP增长趋势,20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计划为95亿元,同比增长21.8%;力争达到100亿元。为确保完成收入任务,各级各部门要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在认真分析收入形势基础上,充分估计并预测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影响,盯住全年目标不放松,实行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保证收入均衡扎实入库。同时,落实精细化征管,认真查找征管薄弱环节,严厉防范和打击偷逃税行为,以超出常规的新思路金点子,充分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

(二)着力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一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投资结构,统筹安排好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投资,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继续统筹预算内外资金,大力支持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继续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做好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奖补政策。认真落实粮食直补等涉农补贴政策,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支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旅游消费。加强产品质量和市场监管。三是积极支持外贸出口。综合运用出口信保保费补贴、保单融资贴息、境外参展补贴、出口增量奖励等方式支持我市优势特色商品出口。四是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更多地引导和带动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宜居港城建设。

(三)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和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是支持科技进步和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认真落实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重点支持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财政扶持政策。三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支持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鼓励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新能源。支持生态公益林保护。

(四)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公路网、户用沼气建设。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服务功能。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稳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继续加大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四是支持小城镇建设。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统筹各有关方面的财政性资金,大力支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公共服务

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支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国家助学体系,确保国家助学资金落实到位。二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投入,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城乡低收入群体、农村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的基本生活。四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对台对外文化交流、公共文化和农村文化建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五是继续办好惠民实事。坚持集中新增财力用于为民办实事,进一步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六)着力改革创新,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是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继续清理部门连续结余结转两年以上的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统筹使用力度。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安全高效。二是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加强乡镇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建立健全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保障涉农补贴、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加快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密切跟踪收入形势,确保应收尽收。强化部门预算责任,加快支出进度,加强分析和动态监控,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确保重点支出需要。继续压缩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继续探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四是健全监督机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及收益监管;规范政府举债行为,防范财政风险;继续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与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跟踪问效,将发现的问题落实到位、整改到位,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管水平。

(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政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和协调工作的本领。二是优化服务。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财税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运用率,确保财政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改进服务方式,切实加强与各个方面的沟通与协调,提高服务水平,以服务促进管理,在管理中改进服务,共同破解发展难题。提高服务效率,加强局内部各单位协调配合,加快公文运转和资金拨付。三是深入调研。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情,总结经验,精心谋划,提升思路,突破重点,为科学决策出谋献策。注重运作,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四是廉洁理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财政干部勤政廉政意识,加强财政系统行风建设。五是加强效能建设。继续抓好政务公开、精神文明、计生、平安莆田、争先创优等一系列工作,巩固法制建设成果,营造人和气顺的和谐氛围。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县财政局诚信单位创建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县财政局诚信单位创建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县财政局诚信单位创建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0950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