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对微博发布工作的一份个人报告

对微博发布工作的一份个人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0:06:40 | 移动端:对微博发布工作的一份个人报告

对微博发布工作的一份个人报告

微博发布概述报告

现在的微博已经是最大的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的媒体大厅,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受众。发展很迅速,信息量之大,但还没有县一级的优秀的成功的政府微博模式,和岳才勇交流很久也都是在探索。但我很喜欢这个信息传播形式。认定是以后信息传播的发展方向,认识很浅,我只简单的从微博情况和现状概述几点总结。

微博建设目标:

可能都会说要把精河县的微博建设成什么什么样的,打造成什么什么,这都是官方辞令。很多地方的官方微博成了摆设,空房子。最终建设微博是要有一定影响力的,(1)个人的微博用户要有知名的微博控,粉丝达到一万人以上基本算的是。(2)官方的微博要有在网络上一定范围内有传播力,粉丝至少要达到五万人。建立品牌性的官方微博。

如“@成都发布@新疆发布@新疆网事@新疆美食”等等。

信息来源群体组成:

微博信息的要求与报刊类、广播、电视新闻相比一样很高,但字数很少,语言文字更像是随笔,时效性要求更高。微博并不需要大篇幅的文章,如果有就可以在网上组织大家对文章内容评论,跟帖。

发布时间却有一定规律。一般是在下午,晚上,微博在线人群最为集中。微博发布的内容一般都是县上最近主要的工作方向。

组织记者,新闻工作者,单位的宣传员是现在各地方主要的手段和方式。应为他们是第一时间发现新事、趣事、趣图、趣人的见证者。可以发动、组织这些人使用自己的微博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的发布。当然也是需要很大精力。

信息发布内容组成:

宣传部作为统领全县新闻工作的部门,自然宣传部的微博需要组织和策划。并不需要所有的都是宣传部来发。但所有的人发的微博都必须有宣传部来设定题目。我这里列举些自己设定的话题仅供参考。

全县设定好一系列的话题如:#早安精河#,#晚安精河#,#文化精河#,#城市建设#,#今日精河#,#生活服务#,#投资精河#,#精河交通行#,#重点关注#,#住在精河#,#趣闻趣图#,#工业联动#,#精河变化日记#,#历史上的今天#,#精河敖包#,#精河文化#,#精河旅游#,#现在发布#。以上是我从网上搜集到的省市县所发过的部分话题。只要每个人发微博时在内容前加上一个相关的话题名。他的内容就会归为一体。

同时也可将精河县电子政务网和宣传网,所发布的新闻内容添加新浪转发收藏按钮,将精河县电子政务网和精河宣传部的微博捆绑起来。这不同于链接。只要是发出一条微博就是让大家点击一次精河县电子政务网。有利于对精河县电子政务网和宣传网对外宣传,提供了另外的一个很大的宣传渠道。也增多了微博的内容量。自然要@宣传部的微博名即@精河之风@精河镇政府一到两个即可。

信息发布推广:

现在发布微博很困难,第一是用户很少,很难推广。第二是使用上的困难,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坐到电脑跟前,如果有时间做那,就没有时间去发现好的微博内容了。

其实没有必要,只要您的手机是智能手机,只要是能上网浏览网页或者,安装手机软件,随时拍照就能发自己的微博。

新浪微博提供了安装到手机里的操作软件,只要安装,随时随地就可以发布微博。和发个短信没什么区别,只需花几分钱。

最后再说说,提升自身品牌的一些设计,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可以做专题微博内容,如#精河高级中学行#,#精河双语学校行#,#精河县工业园区行#等,可以是一段时期,也可以是一个系列。

可以做网络投票,如近期开展的红色短信大赛的内容可以在网上进行投票等。

微博的推广和微博内容紧密联系。我不敢说我能做好它,我只是在不断尝试。需要一定的时间理清自己粉丝的结构组成,这样才能利用好粉丝帮助自己推广。这又要求自己发的内容直中他怀。

我的这份报告有很多不足和草率。但我是非常想做点事。迟久写了这份报告。惴惴不安,惶恐菲薄,不敢冒犯。有什么不对之处和鲁莽之处请多包含。所做之事,不算是尽力,但是是自己能理清说明的总结。如有错误和迷惑,请领导批评指正。

报告人:李运堂

201*年5月13日

扩展阅读:微经报告-1+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

分析报告

组员:余华俐201*212822刘胜利201*212803李旭东201*212802郭加强201*212800

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传统生物技术、近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酿造技术,近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微生物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特征就是以基因工程为首要标志。本文所说的生物技术,是指现代生物技术,也可称之为生物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在70年代开始异军突起,近一、二十年来发展极为神速。它与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并列为影响未来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的核心。

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医药卫生、食品轻工、农牧渔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其中医药卫生领域是现代生物技术最先登上的舞台,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成效最显著、发展最迅速、潜力也最大的一个领域。第一章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概述一、生物医药行业基本情况分析

生物制药是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化学和药学的原理和方法,加工和制造预防、诊断和治疗制品的过程。(1)生物技术及其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近20年来发展迅猛,并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谓生物技术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生物工程则是生物技术的统称,是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重新创造设计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以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简言之,就是将活的生物体、生命体系或生命过程产业化过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或曰遗传工程、基因重组技术)就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剪切组合,并和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DNA连接,然后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克隆,并使转入的基因在细胞/微生物内表达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

根据技术方法的不同,生物工程还可具体分为:给药方法、基因治疗、基因学、基因工程、检测技术、试剂、单克隆体/多克隆体、光激活制癌、癌苗、发酵等。

目前,人类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工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工业的重大变革,生物技术制药得以迅速发展。

生物技术引入医药产业,使得生物医药业成为最活跃、进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研制开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落后、项目重复建设、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等几个方面,且由于我国生物医药科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实验室装备落后,直接制约了科研机构开发新药的能力。同时,一些生产厂家不重视研究开发、培养新药的自主开发能力,还有许多企业(包括非制药类企业)纷纷上马生物医药项目,造成了同一种产品多家生产的重复现象,存在着恶性竞争的隐患。生物制药作为生物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领域,被公认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上市公司作为国内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一向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推动

行业分析报告

者和积极参与者,在生物制药这个新兴产业也不例外。目前,我国涉足生物医药领域的上市公司共有四十多家,但真正以生物工程制药作为主营业务的极少,只有天坛生物、金花股份、复星实业、海王生物等几家,其余大部分公司仍以原先的传统业务为主业,生物医药只占其业务的很小比例,有的还只是刚刚涉足这一产业。这些公司中不少是通过兼并重组迈向生物制药领域的。

(2)生物医药行业特征

●高技术。这主要表现在其高知识层次的人才和高新的技术手段。生物制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新兴产业。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例,上游技术(即工程菌的构建)涉及到目的基因的合成、纯化、测序;基因的克隆、导入;工程菌的培养及筛选;下游技术涉及到目标蛋白的纯化及工艺放大,产品质量的检测及保证。生物医药的应用扩大了疑难病症的研究领域,使原先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得以有效控制。21世纪生物药物的研制将进入成熟的ENABLINGTECHNOLOGIES阶段,使医药学实践产生巨大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

●高投入。生物制药是一个投入相当大的产业,主要用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医药厂房的建造和设备仪器的配置方面。目前国外研究开发一个新的生物医药的平均费用在1-3亿美元左右,并随新药开发难度的增加而增加(目前有的还高达6亿美元)。一些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超过了40%。显然,雄厚的资金是生物药品开发成功的必要保障。

●长周期。生物药品从开始研制到最终转化为产品要经过很多环节:试验室研究阶段、中试生产阶段、临床试验阶段(I、II、III期)、规模化生产阶段、市场商品化阶段以及监督每个环节的严格复杂的药政审批程序,而且产品培养和市场开发较难;所以开发一种新药周期较长,一般需要8-10年、甚至10年以上的时间。

●高风险。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孕育着较大的不确定风险。新药的投资从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前实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实验、生物利用度测试直到用于人体的临床实验以及注册上市和售后监督一系列步骤,可谓是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失败将前功尽弃,并且某些药物具有“两重性”,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而需要重新评价。一般来讲,一个生物工程药品的成功率仅有510%。时间却需要810年,投资13亿美元。另外,市场竞争的风险也日益加剧,“抢注新药证书、抢占市场占有率”是开发技术转化为产品时的关键,也是不同开发商激烈竞争的目标,若被别人优先拿到药证或抢占市场,也会前功尽弃。

●高收益。生物工程药物的利润回报率很高。一种新生物药品一般上市后2-3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资,尤其是拥有新产品、专利产品的企业,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能高达10倍以上。美国Amgen公司1989年推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1991年推出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1997年的销售额已分别超过和接近20亿美元。可以说,生物药品一旦开发成功投放市场,将获暴利。第二章国际生物制药行业现状一、发展概况

美国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源地,又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新型药物的第一个国家。多数基因工程药物都首创于美国。自1971年第一家生物制药公司Cetus公司在美国成立开始试生产生物药品至今,至201*年底已有1610家生物技术公司,生物技术市场资本总额超过400

行业分析报告

亿美元,年研究经费达50亿美元以上;正式投放市场的生物工程药物40多个,已成功地创造出35个重要的治疗药物,并广泛应用于治疗癌症、多发性硬化症、贫血、发育不良、糖尿病、肝炎、心力衰竭、血友病、囊性纤维变性及一些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另外有300多个品种进入临床实验或待批阶段;1995年生物药品市场销售额约为48亿美元,1997年超过6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20%以上。

欧洲在发展生物药品方面也进展较快,英、法、德、俄罗斯等国在开发研制和生产生物药品方面也成绩斐然,在生物技术的某些领域甚至赶上并超过美国。如德国赫斯特集团公司把经营重点改为生命科学,俄罗斯科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莫斯科大学生物系、莫斯科妇产科研究所及俄罗斯医学遗传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近年来在研究和应用基因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日本在生命科学领域亦有一定建树,目前已有65%的生物技术公司从事于生物医药研究,日本麒麟公司生物医药方面的实践亦列世界前列,新加坡政府最近宣布划出一块科技园区并耗巨资建设用于吸引世界几家大的生物医药公司落户其中,韩国、中国台湾在该方面也雄心勃勃.

市场现状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全球生物技术药品市场96年为127亿美元,1997年约为146亿美元(+15%)。201*年市场总销售额达300亿美元,201*年可达600亿美元,占同期世界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10%以上。而且,由于其能弥补化学药品的根本缺陷(成本低、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使之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成长性。

据1995年及1996年美洲药品研究及制造商协会的调查报告,生物技术药品开发经美国FDA及欧盟批准和审核进入临床实验的药品1994年为143件,1995年为234件,1996年为250件。201*年FDA的审批速度有所放慢,截至11月底只有13个生物技术药物获得批准。但根据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的最新调查,美国369个用于200多种疾病的生物技术药物正处于临床试验。在主要产品种类中,国际市场销售最好的基因工程药物有促红细胞生长素(EPO)、G-CSF、白介素、干扰素(α、β、γ)、胰岛素、T-PA等,还有细胞因子、受体类药物、凝血Ⅷ因子等,疫苗以乙肝病毒疫苗为主,此外还有用于检测诊断的PCR技术的试剂、克隆用的探针等实验用品。

在欧洲生物技术药物市场上,1995年市场份额最大的是人胰岛素,为38%,但其达到了增长峰值,从增长角度而言,干扰素增长率将由95年的2.3%增加到201*年的9.5%,品种由过去的a-干扰素、g-干扰素增加到四个品种,重组DNAb-干扰素在欧洲获得用于多发性硬化症将会提高干扰素总市场份额。集落刺激因子亦保持上述增长率,但该市场主要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所统治,而该产品因其副作用遇到了促销问题,其营业额预计会从1995年的4.5%下降到201*年的13%。EPO将从1995年的0.6%上升到22.5%,生长激素新适应症的批准和提出申请可能会加快这一市场的发展,95年其占欧洲生物技术药物市场的16.3%,但政府的降价措施可能会使增长幅度减少到201*年的14%。据欧洲Frost&Sullivan公司的最新市场研究报告估计,欧洲EPO、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人胰岛素和人生长素等领域的生物技术派生市场规模将由1995年的23.4亿美元增加到201*年的41.5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新产品的不断上市和适应症的增加。二.生物制药目前经营概况?

90年代以后,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

行业分析报告

另外,生物药品销售额占整个医药行业销售额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这个比例已从1995年的不足4%提高到201*年的9%。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尤其是在基础技术和实验室阶段,许多领域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据统计,目前我国注册的生物技术公司共有200家左右,真正涉及到基因工程技术的不到100家,其中已申报基因工程药物、并在有关部门登记立项的只有60家左右,而已取得生产基因工程药物试产或生产批文的企业仅为48家。由于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规模比较小,产量没有达到规模化的程度,产品售价较高,再加上厂商的市场销售网络不全,生物药品的销售额与国外同行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我国生物药品的市场销售额比较小,但在过去几年仍能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幅,并且近年来销售的增长速度有加快的趋势。虽然从全行业的角度来看,国外生物制药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我国生物制药业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只有α-1b干扰素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企业自身没有投入高额的开发费,所以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生物制药业没有出现全行业的亏损状况。1999年全国生物制药业的盈利能力约达12亿元,201*年全国生物制药业的产品销售利润达25.9亿元。也正是由于国内生物制药企业以仿制为主,所以我国没有出现盈利能力很强。能迅速成长的生物制药企业。近年来,对生物药品高额利润的期望使得国内生物工程产业投资过热,从而造成了生物药品品种少而生产企业多的现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厂家之间竞相削价,结果使得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下降,许多企业陷入困境。在今后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生物制药企业市场销售网络的完善及每年约1~2个新品种投入市场,预计生物制药业每年保持20%~25%的年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按此速度测算,到201*年,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市场销售收入将可达到130亿~150亿元,毛利将达40亿~48亿元,从而展示出更加巨大的市场“钱”景。第三章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现状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概况:1、中国生物制药业的研发和厂家情况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生物制药研究开发工作起步较晚,基础比较差,但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1986年3月,我国批准实施了“863”计划,并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863”计划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予以重点扶持。随后,为快速提高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整体研究水平,我国又多次制定了医药工业生物技术近期、中期发展计划,使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科研水平已基本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从而为我国的生物制药行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目前拥有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资助的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200个,技术和产品研发人员2万多人,许多大学设有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年版),我国现已有近300个单位从事生物技术研究,有200多家企业从事医药生物技术开发,涉及基因工程药物开发的不到100家,而在国家有关部门登记立项的只有60家,取得生物制药试生产批文的只有48家,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和经济开发区,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吉林、山东和辽宁等。另外,涉足生物工程制药的上市场公司共160多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化学制药企业参与到生物制药,如华北制药;第二类是新建立的生物制药公司,如沈阳三生、深圳科兴等;第三类是上市医药版块企业引入生物制药项目,这些基本是在3年前生物制药热时完成的。这是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一个总体脉络。

由于许多医药上市公司往往同时兼营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其中生物医药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相对比较大的医药上市公司有14家(仅有天坛生物一家属纯生物制药企业),总体

行业分析报告

上看,多数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生物医药销售收入比重不大,以生物制药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很少。

从目前国内医药工业的现状来看,单纯的生物制药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一般净资产和销售收入均在5,000万以下,净资产规模在1亿元以上和年净利润在2,000万元以上的纯生物制药企业全国不超过5家,其中是上述第二类的沈阳三生和深圳科兴。二、国内重点企业1、复星医药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早进入基因产业领域的企业之一。复星医药已成为拥有药品制造、诊断产品、医疗器械和医药流通四大业务板块,员工总数超过万人的大型专业医药产业集团,并在相关领域内取得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先地位。201*主营业务收215,456万元主营业务利润58,014万元净利润26,362万元,201*年民营上市企业成长10强中,复星医药获第5名。在全国111家医药上市公司中,复星医药的净利润名列第二。复星控股的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实业医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IFN-r、EPO、r-SK等国家一类与二类新药,并拥有多个国际专利。复星的诊断产品涵盖了基因诊断、生化诊断、微生物诊断、尿检、酶免等多个门类。公司已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规模最大的诊断产品生产企业之一。公司销售的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进口产品。尿液诊断分析仪还大量出口。化学合成药医疗器械走全球化道路,是复星的发展方向.复星迄今已在印度、巴西、美国、南非、欧盟等地成立了办事处和联络处,全球营销网络已初露端倪。2、天坛生物

天坛生物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生物制品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是国内生物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免疾制品、血液制品及诊断用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销售。公司主导产品包括基因乙肝疾苗、冻干风疹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人血白蛋白、乙脑疫苗、冻干流脑菌苗及其他生物制品。公司控股股东具有非常雄厚的研究实力,是全国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之一,在生物制品研究领域处领先地位。

201*年,公司共实现主营收入29005万元,主营利润14376万元,净利润475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4%、18.9%和9.95%。201*年,天坛生物的主营业务仍由疫苗类和血液制品两块构成,在国内市场占有50%-70%的市场份额。疫苗仍是公司主营收入和主营利润的支柱,分别占到主营收入的84%,占主营利润的98%?。公司在201*年推出毛利率较高的新品种------麻风二联、麻风三联和Vero细胞乙脑疫苗,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乙肝疫苗的下滑。麻风三联疫苗:201*年是国内独家生产品种。为国内独家基于Vero细胞技术平台生产乙脑疫苗的新品种,其免疫效果和副作用均优越于传统的地鼠肾细胞表达的乙脑疫苗。3、星湖科技

201*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581.88万元,主营业务利润18,328.43万元,净利润7,146.59万元。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业务收入23,853万元业务利润310,395万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份额的43.70%和主营业务利润份额的56.72%。

公司开发的乙肝一类新药阿德福韦酯在201*年获得“药物临床研究批件”允许进入临床研究,是继重组人内皮细胞抑制素项目后又一个一类新药项目获得阶段性成果。

行业分析报告

4、深圳科兴

深圳科兴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和美国汉鼎太投资公司合资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生物工程高科技企业,1989年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创建于深圳科技工业园,投资总额2亿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一家现代化生物工程生产企业。公司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最大的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基地,201*年被国家科技部确立为国家“863”计划成果首批产业化基地。目前公司拥有四条通过GMP认证的生产线,主要产品有赛若金(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悦康仙(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赛高路(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苏泌啉(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等四种基因工程药物。5、华北制药

华药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生产抗生素与半合成抗生素、生物技术药物、农兽药、淀粉糖维生素、制剂共5个系列的430多个品种。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广普抗生类系列药品的生产基地,抗生素原料药产量占国内总产量15%左右,粉针制剂年生产能力达22亿支,居全国第一位,是雄冠同行的霸主。201*年,华北制药在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同时,也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健快速增长。截止201*年12月31日,华北制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91亿元,利润总额3.28亿元,净利润2.14亿元,本年比上年同期增长16.87%、34.36%、63.46%。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按照现行的GMP标准组织生产,主要产品生产线已通过国家GMP认证。生产中不断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清洁生产,主要产品生产技术在国内处领先地位,201*年,公司通过了国家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应用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保证生产过程稳定和产品质量稳定。计算机辅助管理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在国内最早将计算机应用于抗生素发酵过程控制,新建的半合成抗生素生产基地的计算集成制造系统CIMS应用工程项目被认定为国家“863”示范工程。201*年公司有20多个品种在十几个国家进行新增注册,公司实现出口创汇1.58亿美元,同比增长48.08%,位居同行业首位,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华药集团麾下的金坦生物技术开发公金坦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主要从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生物技术产品、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基本上能生产所有的生物药品。6、沈阳三生

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生产品种最多的专业化基因工程制药基地;同时,三生也是中国30多家生物制药企业中真正赚钱的两家之一。公司有基因工程干扰素α-2a(商品名:因特芬,国家二类新药),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2(商品名:英路因,国家二类新药),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商品名:益比奥,国家二类新药)三个产品上市销售。三生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01*年投入市场。在已经上市的药品中,益比奥和干扰素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以价格变革为主的市场创新:以“要使干扰素像青霉素一样让老百姓用得起”为创意,追求以市场需求定位的规模经济效益,以价格优势作为产品的穿透力冲击市场。三、中国加入WTO后的改变

加入WTO后,对中国的医药产业产生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实施知识产权协议的影响

知识产权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即工业产权和版权。《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要求签约国对专利、版权、工业设计、商标、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地理标志(如用于酒类

行业分析报告

的标志),以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物品进行最低限度水平的保护,一些保护措施持续时间长达50年。该协议囊括了目前所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内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对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带来一定的影响,从机遇方面看,主要是:为我国发展高科技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引进了市场机制,鼓励创新,有利于调动新药生产、研制、开发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有利于药品研发。

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多数制药企业属于仿制型生产企业,知识产权协议生效后,就会构成侵犯专利权行为。新药研究与开发面临资金、人才和信息不足的挑战。

对此,我们必须加强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实现我国药品生产从仿制为主到自产研制、开发为主的战略转变;新药开发者既要在国内申请专利,又要到国外申请专利;充分利用好过渡期,尽快研究开发新药;加快医药行业体制改革,完善医药立法。2、关税减免的影响

首先,关税减免有利于化学原料药的出口。由于我国将实行新的医疗保险制度,进口化学药剂由于价格高,很难进入公费报销目录。因此,短期内,进口量不会有大幅增长。但对于我国企业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已接近世界水平的头孢系列产品及相关中间体,会受很大冲击。这类产品临床需求量很大,从发展势头看,经3-5年的关税保护,并加强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就可以与国外产品竞争。对于医疗器械,目前的关税已经较低,有一部分产品的关税将影响一些常规而量大的品种,如日超、注射器等。因为这些品种主要依靠关税壁垒,其进口税率较高,阻挡了国外产品的竞争力。仅从规模经济效应而言,不利于国内企业。其次,非关税壁垒的弱化和取消,将影响一些高技术医疗器械产品市场。高技术医疗器械产品通过我国企业的多年努力,从元到有,B超、X射线机、MRI、X-CT、牙科椅、心电记录仪、导管、注射器等已接近国际同一档次产品的水平,在国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并有一定数量的出口。

加强对产品竞争力的培育,给予关税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加大对企业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迅速提升企业研发和市场竞争力。3、履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影响

服务业水平高低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越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也越发达。从全世界范围看,90年代初,世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60%。服务业也是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标志,发达国家在金融、教育、卫生、保健、科学技术、贸易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

《服务贸易总协定》主要的原则是: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原则、市场准人、国民待遇原则等。服务贸易范围中与知药行业关系最密切的有:商业性服务(如研究与开发服务、生物工艺学服务)、金融服务(包括人寿保险、养老金或年金保险、伤残及医疗费用保险)、健康及社会服务(主要指医疗服务、其他与人类健康相关服务、社会服务等)。加入WTO后履行《服务贸易总协定》将为我国服务业竞争力提高和服务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对推动我国服务业发展元疑是积极的。但对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医药流通领域、医疗卫生、保健、保险业也有很大冲击。4、入世后

4.103年我国所做的主要承诺履行状况:

行业分析报告

关税减让:

我国进一步履行承诺,西药产品主要是搞菌素产品关税大幅度降低,由8%-10%降到4%-6%的水平。

药品分销服务市场逐渐开放

外国公司和企业经批准可与我国公司和企业在我国境内设立合资和合作商业企业,经营药品零售业务。

03年5月16日,经商务部批复,世界著名医药流通商瑞士裕利与军转民企业中国新兴医药科技发展总公司组建了“永裕新兴医药有限公司”。这是我国第一个医药流通领域的合资公司。

目前世界排名前20名的跨国企业都均已在我国设立研究机构或生产厂,进口产品的价格降低和资本的涌入,我国企业的规模原本就小,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许多企业纷纷加强自已管理水平的提高,近两年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企业通过兼并和重组进行规模的扩大。

4.2国家知识产权相关立法并不完善,企业专利意识不强受到一定的冲击1991-1997年我国上市场17种,多数为仿制品1985-1999年国内专利申请仅占25%左右。

1998~201*年国外发明专利申请的比例在中国已经开始悄悄攀升,分别为6.6%、8.3%、6.9%和4.8%,故中国企业对于专利保护意识不强,容易让外国企业抢注;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同样在于产品重复生产,企业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大部分企业产业化水平依然不高。

中国生物医药跨越发展具备五个有利条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与国外几乎是同时起步,差距较小;我国具有一支接受过现代生命科学基础训练并从事过高层次研究的“海外军团”,改革开放以来的32万名留学生中,学习生命科学的接近60%;加入WTO后,跨国公司竞相在华建立研发基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植生物医药产业,地方政府也纷纷将生物医药确立为支柱产业;目前国家推行的药品生产强制认证制度也有利于生物医药发展。第四章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分析一、生物制药行业价值链分析1、价值链综述

生物产品,尤其是临床检验试剂和生物药品与其他商品不同,其到最终用户的流向依次为:实验室工厂医药批发部门医院医生病人。一般来讲,用户无法自由地选择产品(非处方药除外),而是由医生按照不同情况指定使用。

相对于传统医药来说,生物制药行业的前期开发费用巨大,参与到整个价值链的企业众多。下面简单归类:1.1“工具”制造商

指提供机器、试剂、芯片和软件的公司。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的上游市场,提

行业分析报告

供基因芯片、测序仪、生物信息学软件。这类公司有潜力巨大的市场,提供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最基本的需求,最有可能首先盈利。1.2信息服务提供商

指从事发现基因和经营相关信息的公司。这些公司主要着眼于寻找新药和新的诊断方法的下游厂商,销售最新的基因信息和产品。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公共数据库的发展,对这些公司的信息需求将萎缩。而且一个基因10-20年的专利费在10-50万美元。这类公司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采取了一些新对策,如对基因下游申请专利,甚至直接进行药物研究。1.3药物发现商

指从事发现新药物和诊断方法的公司,主要为大型制药公司服务,通过强强联合,将新的药物和诊断方法通过制药公司进行临床实验。1.4传统制药商

传统制药公司在该领域必须保持敏感,在竞争中以维持其市场,通过与上述生物技术公司联合,甚至成立自己的生物技术公司,利用其在传统药物研发领域的特有经验和渠道,经过数年的临床实验,最终将产品提供给消费市场。

基因的发现、药品的研发过程中的费用由这四类企业承担,并摊销到通过药品管理部门审查的药品出厂价格中。1.5渠道分销商

根据经济人和博弈论理论,各个流通环节都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追究利益最大化。因此,渠道的推荐力度大小由其回报率决定,即渠道商能从该产品获得的利润越大,对该产品的推荐力度越大。1.6医院

对于生物药品而言,由于其高技术的性质,普通患者对其了解极少,对其有种神秘感。因此,与传统医药不同的是,医院是消费者购买生物医药产品的主要途径。1.7医生

医生作为直接向患者推荐药品的最权威人物,其推荐力度是所以流通环节中最大的一个,所以,厂商和批发商都采用所谓“临床费用”,即提供给医生的价格提成,来增加医生的推荐力度。

由于这些环节的作用,导致药品出厂后在渠道中价格的增加。药品价格在每个环节大致要在上一级基础上增加25%左右。中间的分销环节越多,药品的价格增加越多。一般说来,一种药品流通到医院和药店等消费者能买到的终端销售渠道时,大概经过4-6级环节,平均为5级,最终的价格增值为1.25=305.2%左右。

这里的价格增加是平均的药品价格增加,即包括许多进口药品,也包括许多国产药品,即包括许多高价药品,也包括许多低价药品,具体到每一种药品而言,方差是非常大的。1.8新兴的高科技公司

这些公司主要从事近几年在基础研究方面极具商业前景的干细胞开发与应用。他们较少以传统的生物技术为工具,而是应用干细胞有分化为体内几乎其他所有细胞的潜能,在体外

10

行业分析报告

进行培养,通过其无限制的细胞资源,以代替疾病细胞。“工具”制造商渠道分销商信息服务提供商

二、主要产品总体销售情况分析1、供求关系及影响因素

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人口,也就意味着拥有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

从消费对象的结构来看,人口的自然增长是药品市场需求增加的基本因素。中国每年净增人口约1000万。201*年中国人口12.67亿,201*年为12.92亿,到201*年将达到13.3亿。人口净增长将对医药产品产生新的需求。

从消费对象的结构来看,社会人口正逐渐步入老龄化。根据201*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老年(60岁以上)人口接近1.3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0%,已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未来老年人口将以每年3%的幅度增长,201*年老龄人口将达到1.6亿,占总人口数的11.52%;2025年老龄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数的17%;2050年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数的27%,并达到顶峰。目前老年人口的药品消费已占药品总消费的50%以上,人口的老龄化进一步促进了药品消费。

从消费地区来看,1998年城镇居民平均药品消费水平为234.35元,农村人均药品消费仅为9.49元。1999年全国乡村人口为8.7亿,占总人口69%;目前只有20%的农村地区有基本医疗保障。随着合作医疗的进展,农民的药品消费必将会被极大地推动。

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药品需求。中国1990-201*年每年的人均用药水平分别为13元、15元、18元、20元、31元、38元、43元、50元、62元、74元、85元、99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品消费为40-50美元。

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将面临较大的转变。医疗保健消费将持续上升,由于人口结构老化、保健意识增强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使个人医疗负担适当增加,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比重继续上升。预计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由201*年的5.5%上升到201*年的7.5%,农村居民保健支出比重由201*年的4.5%上升到201*年的5.5%,全国平均保健支出比重由201*年的4.8%上升到201*年的6.2%。2、价格制定和成本

生物医药是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一个生物技术产品,前期开发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经过生物筛选、药理、毒理等临床试验,制剂处方及稳定性试验,生物利用度测试和放大试验直到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及注册,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一般而言,一个生物技术新药的研发费用需要1-3亿美元,新药研发过程中各阶段所需费用大致为:

制药商医院医生患者药物发现商生物制药行业价值链示意

行业分析报告

合成筛选:2-10年

临床前动物试验:10-25百万美元Ⅰ期临床:1-3百万美元Ⅱ期临床:3-10百万美元Ⅲ期临床:100百万美元审核批准:3-5百万美元

而且,生物技术药品的开发有较大风险;有些生物医药产品具有“两重性”,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而需要重新评价。一般而言,生物技术新药的成功率为万分之一。对这些前期费用,可看作是沉没成本。虽然对生产和销售的决定不产生影响,但是,厂家的投入还是要通过后来的销售收入来回收。

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条件要求严格,对厂房和仪器设备的要求很高,且属于一次性投入。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更为重要,对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与传统制药过程中的质量检测相比,生物制药所需的检测的物品多,项目多,使用的仪器多,对人员素质、检测室、仪器、试剂、测试方法等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可见,生物制药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要比传统医药高。

二、国内干扰素市场产销状况分析

干扰素是目前抑制病毒繁殖的最有效药物之一,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刺激机体淋巴细胞分泌产生多种广谱抗病毒蛋白质,从而阻断病毒繁殖。

长期以来,干扰素作为抗病毒类产品的佼佼者,由于价格较高,加上人们对它的认知度较低等问题,运用范围被囿于肝炎、肿瘤和白血病等很狭窄的领域,市场规模一直难以做大,而事实上干扰素产品在包括流感在内的所有病毒性疾病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干扰素是不少生物工程药品企业的主打品种,近两年干扰素的总体趋势呈现出良好上升趋势,201*年与201*年相比,整体市场上涨了12.6%,但远远没有达到成熟市场的程度。业内专家估计,全球干扰素市场年销售额在20亿美元左右,国内干扰素市场应该在100亿元以上,而从目前最新公布的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来看,干扰素用药金额已达8123万元,同比增长率为23.47%,排序由41位进入39位,推算全国市场销售额约在15亿元左右。实际上我国干扰素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但目前的用量还不到需求量的1%,降低干扰素的价格门槛,已是当务之急,对患者有利,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益,从而推动技术进步。

国内从事干扰素生产的企业有20多家,另外还有在中国市场耕耘多年的罗氏、葛兰素、先灵葆雅等国际企业,但大多数厂家的产品剂型和临床应用范围很相似,过去在市场规模不大的情况下,相互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旦市场放大,参与竞争的企业投入的资源将会更多,国内干扰素产品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所以干扰素发展的最终出路是开发新剂型和增加新适应症。

经过一系列市场竞争,国内干扰素市场正在向优势企业集中,201*年前10位的干扰素生产企业占据整个市场份额的92.7%,而201*年这10家企业共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96.1%,其中深圳科兴的赛诺金产销势头最旺,占国内市场60%的份额。内资生产企业在于扰素市场上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这些企业大多数具有上市公司背景,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科研力量,成功开发了干扰素新品。如上海复星实业和广东丽珠集团的用于主治类风

行业分析报告

湿性关节炎的α干扰素。在不断角逐竞争后,干扰素市场正在向具有优势的企业集中。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代表,干扰素的问题也代表了目前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研制开发力量薄弱,项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盲目的重复生产必然会导致恶性竞争的结果。最近,国内仍然有一大批企业纷纷宣布进军干扰素市场。除原有的干扰素生产企业如丽珠集团、长春高新、双鹤药业、复星实业、北生药业之外,健特生物、海王生物、中新药业、大连国际、西南药业等上市公司也陆续公告,投资研发干扰素产品。

从201*年我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数据分析来看,α干扰素前5个品牌已占据其市场3/4的份额。上海罗氏的新产品派罗欣居于首位,占据了21.2%;另外4个品牌分别为国产药物赛若金、安福隆、因特芬和先灵葆雅公司的甘乐能。总体分析,国产品牌在市场中已占据主流。

根据有关数据,重组α-2b干扰素系列产品全球性销售额状况201*年销售额已达14.47亿美元,在世界畅销药品中居28位,同比上一年增长了6.4%;201*年达到了27.36亿美元,受intronA专利到期和派罗欣推广的影响,该品已开始逐渐步入走低的态势;先灵葆雅公司的产品上世纪末已在我国上市,产品名甘乐能(干扰能),201*年在我国干扰素市场上占据了7.2%的份额。

重组α-2b干扰素由正常人体白细胞所产生。自1996年哈药集团生物工程公司开发的冻干针剂“利分能”获准上市后,重组α-2b干扰素国产化进程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哈药集团生物工程、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安徽安科生物工程、丽珠集团苏州新宝制药厂、北京远策药业、深圳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浙江北生药业汉生制药、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合肥兆峰药业、上海华新生物高科技、上海万兴生物制药、北京凯因生物技术、哈尔滨里亚哈尔生物制品等13家企业拥有40多个批文,能生产的约10种重组α-2b干扰素制品。其中注射液和冻干粉针剂占了80%以上的份额,主要品牌有利分能、安福隆、安达芬、英特龙、万复因、辛化诺和凯因益生,在干扰素市场占据了较大比重。

近几年,干扰素在生物工程制药企业中已逐渐成为重要品种,与抗病毒药物一道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三、疫苗市场产销状况分析

从1980年至今20多年的时间里,全球疫苗市场容量增加了10倍,是处方药市场增幅的两倍。最近美林更作出预测,全球疫苗市场的销售额将从201*年的54亿美元,增加到201*年的100亿美元。中国作为疫苗市场刚刚起步的国家,其市场潜力更为巨大,再加上最近中国爆发非典型肺炎,中国政府在疾病预防,特别是在防治非典方面设立巨额的基金,一些跨国制药企业已嗅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并开始着手进军中国疫苗市场。

中国疫苗市场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针对儿童的计划免疫疫苗,由国家定点生产,财政统一拨款,集中招标采购。跨国制药企业目前还没有介入这个市场,而是争夺另一类市场,即有价疫苗市场。近年中国主动消费有价疫苗的群体迅速增长,增幅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目前我国有价疫苗市场规模保守估计达20亿元至30亿元人民币,并以15%的年增长率急速增长。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的人体疫苗只能通过省级卫生防疫部门销售,其产品销售渠道只能是单一的“冷链”。201*年,仅北京就需要150万支流感疫苗,按每支最低价64元算,整个市场份额高达上亿元。但是,因为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价格相差无几,从品牌的信任角度,消费者不愿意选用国产疫苗。这一市场需求直接导致北京主城各区疾控中

行业分析报告

心舍弃国产疫苗而购进进口疫苗。

由于疾控系统‘垄断’了疫苗购销,厂商无法自行定价,只能由疾控中心说了算。而实际上,国产疫苗相比进口疫苗,由于节省了运输费、关税等,价格完全可以定得更低,市场竞争力会更强,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防疫部门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进口疫苗利润在30%至40%,国产疫苗则超过50%,这个利润是不用缴税的,而且这笔收入中还没有计算接种的服务费。201*年流感疫苗如此火爆,这个产业链上的各环节都挣了大钱,而防疫部门实际获利最大。对于疫苗生产企业来说,为了占有市场,是有降价的愿望的,但是却受到卫生防疫部门统一定价的限制。今后,国家可能会部分放开疫苗销售渠道,厂商有可能可以直接将疫苗销售至区一级疾控系统,疾控中心统一定价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1、乙肝疫苗

我国生产的基因乙肝疫苗有两种,一种是从默克公司引进的酵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共有两条生产线,一条在北京天坛生物(北京生物技术研究所),另一条在深圳康泰公司。自1995年建成生产后,北京天坛生物年生产能力为3600万支,估计实际产量与产能比较吻合;深圳康泰公司年生产能力为6000万支,估计实际年产量为3000万支。上海生物技术研究所从史克必成公司进口酵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原波自行分装,估计年产量为201*万支左右。这类疫苗的总产量为8600万支。

另一种是1991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联合长春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研制成功哺乳动物(CHO)细胞表达的基因工程疫苗,已有长春生物技术研究所、华北制药集团、北京华尔盾公司、兰州生物技术研究所、武汉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成都生物技术研究所获得生产批文,这6家合计年产量估计约为200-600万支。从目前国内从事生产CHO细胞乙肝疫苗的6家生产单位中。华北制药的生产技术水平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该企业乙肝疫苗年产量居国内第3位(与上海生研所并列)。因此,国内乙肝疫苗的总产量估计为88009200万支。国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生儿为1700万左右,再加上5岁~12岁儿童的使用量,大致推测用于预防的乙肝基因疫苗市场需求量至少每年3000-3200万人份(折合9000-9600万支)。如果考虑从事特殊职业的高危人群和乙肝病毒高流行区的人员等,实际市场需求量还要略高于上述数字。

根据产量和用量的数字分析,国内市场实际生产与需求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我国预防性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目前每1份(3支)市场零售价为25.6元,全国市场销售额为7.7-8.2亿元。

在世界范围内,用酵母生产的基因乙肝疫苗由于成本较低,工艺成熟,取得了支配地位。估计综合成本约6元/每人份(在中国生产),国内目前出厂价每人份7.5~12元。我国哺乳动物(CHO)细胞生产的乙肝疫苗,表达量较酵母低,细胞培养成本较高,但其纯化工艺简单,加上哺乳动物表达的乙肝抗原分泌良好,一次接种细胞后可连续培养收集产物达60天以上,因此综合成本并不太高。在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使用的仍是转瓶工艺的情况下,目前每人份成本约为7元左右,但其技术改造的潜力较大,通过细胞系本身和培养工艺的改造,其成本完全能降到每人份5元以下,是酵母生产的乙肝疫苗的强有力竞争对手。目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已获得良好免疫效果,无论从属哪种类型,高效廉价、使用方便是其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提高抗原本身的免疫原性,发展新的性剂,提高工程菌种和细胞的原始表达水平,改进发酵工艺,研发联合疫苗和发展治疗性乙肝疫苗。

行业分析报告

生产乙肝疫苗的利润为20-30%,经技术改造后,利润还会明显增加。国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大规模生产的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对其技术改造和产业化重视不够,支持的力度不够。目前企业主要应使用现代发酵工艺对原工艺进行改造,为新一代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产业化奠定重要基础。

从国内市场看,主要生产厂商有:北京天坛生物、深圳康泰、上海生研所和华北制药集团,大连高新是潜在的强势竞争对手。面对即将来临的竞争,有关生物制药企业应加强广告和各种媒体宣传,不断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搞好售后服务。建立和完善业务人员业绩级考核和激励机制,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以应付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2、非典疫苗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为非典疫苗和药物的研制投入了2亿元的资金,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谦:"如果成熟的药品拿到新药证书的话,会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转让费。"专家预计的只是疫苗成果的转让费,当疫苗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之后,市场价值还将扩大100倍。?面对潜力巨大的疫苗市场,中外医药企业跃跃欲试,都希望抢占先机。?首家参与非典研究的企业--北京科兴公司刚刚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由企业投资的P3实验室。P3实验室又叫生物安全3级实验室,全球包括艾滋病等疫苗的研究都在这种实验室中进行。这几天,实验中的非典疫苗将在这里进行工业化测试,公司表示投资300万元建实验室是因为看好非典疫苗市场。与此同时,我国最大的疫苗生产企业--中国生物制品总公司,也决定投资5亿元建设国内最大的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其中大部分用于建P3实验室和非典疫苗生产线。

一些跨国制药巨头也对非典疫苗市场虎视耽耽。法国安万特巴斯德公司、世界三大生物制品公司之一的美国凯龙公司和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美国葛兰素史克公司也在进行非典疫苗的开发。

专家指出,过去20年全球疫苗市场增长了10倍、疫苗工业的增幅是全球药品市场的两倍,中国疫苗市场的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非典疫苗不会在短期内问世,但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必将为非典疫苗提供庞大的市场空间。四、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1、行业政策

生物技术新药作为直接涉及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其开发、生产、定价、销售、进出口等均受到严格的特殊法律的规范、控制和管理,没有药证和生产许可证、GMP等规范认证的药品和企业几乎无法进入医药市场。

在中国,目前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规范、监督和服务,通过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引导企业和科研单位瞄准国家目标进行技术创新。国家“863”和“973”计划中生物技术比例较大,但是还不足以显示生物技术战略性、前瞻性和主导性的特点。

由于生物医药行业在未来的战略地位,中国政府对其发展极为关注,在财政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未来5年,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用于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经费将是以往15年经费总和的4-5倍,总额可达50亿元。

“十五”期间,国家对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将从资金引导转为侧重政策引导,有关部门正酝酿出台系列优惠政策,生物技术产业将享受软件产业同等待遇,例如,投资生物技术产业的风险资金免征所得税;由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产品从获利年起税收五免三减半等。

行业分析报告

科技部、财政部创新基金对生物医药领域加大支持力度。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目前以支持生物医药创新项目300多项,拨付无偿赞助、贷款贴息2.35亿元。2、知识产权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很广,包括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工业品外观设计、商业秘密和反不正当竞争等。其中最具生物技术特色也是最为重要的保护就是专利的保护。五、厂家间关系

由于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因此一大批国内企业包括许多上市公司近年纷纷涉足这一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已有300多家生物工程研究单位、200多家现代生物医药企业、50多家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公司,上市公司中有30多家企业涉及生物制药。目前,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生物诊断试剂三大类的基因产品均有国内企业参与生产。在这些产品的市场上,国内企业依靠低廉的价格和广阔的营销网络,已在与国外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国内主营生物制药的上市公司有复兴实业、天坛生物、金花股份与海王生物;准备以生物制药为主营的上市公司有张江高科、三九生化、通化东宝、长春高新、紫光生物、东盛科技、上实联合、江苏吴中等;有药品上市的上市公司有丽珠集团、浙江天然、天目药业、华东医药、轻骑药海、厦门国贸、哈医药、华北制药、东阿阿胶、鞍山合成、大江股份;跨行业投资生物技术的有50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新黄埔、双鹤药业、友好集团、粤宏远、吴忠仪表、威远生化、沈阳机床、南京中百、吉轻工、华神科技、烟台发展、亚泰集团、大连国际、钱江生化、桂林集琦、东湖高新、巨化股份、中联集团、华晨集团、全兴股份、通化金马、江苏悦达、广济药业、兰生股份、龙头股份、大众科创等。1、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医药行业厂商的相互关系主要有四种:1.1兼并与收购

制药产业的竞争从来就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生物制药行业更是如此。目前世界医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被少数跨国公司控制和垄断,制药企业趋于大型化,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更加剧烈。一些企业或是为了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或是为了产生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采取了一系列收购与兼并行为。1.2战略联盟

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在开发出新产品后,与资金、技术、生产设备和销售能力强大的大公司间以联盟的形式合作,以达到大规模生产并成功销售的目的。这种合作已成为中小生物技术公司迅速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这使得中小型公司能参与到价值链中更多的部分。另一种是生物医药公司在新药研发阶段直接与大制药厂商合作,共同开发新药。1.3CRO

CRO的全称是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即合同研究机构。CRO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美国,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合同研究机构是以合同形式,向医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药品开发过程中的专业化服务的机构。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上许多大型制药公司迫于市场需求的压力,大幅提高其内部研究与开发经费以保证每年至少向市场推出

行业分析报告

5个新药,在这种对数量与速度的高要求下,CRO形式得以盛行。

CRO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化合物的筛选、开发、药品测试、临床前服务、报批材料的准备、注册以及审批后的服务的一系列过程。1.4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是目前许多生物技术公司采取的发展策略,对生物技术公司而言,一方面可以节省有限的资源,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优势产品研发上,令一方面可以避免市场风险,尽快收回投入成本。2、国内情况:2.1竞争

由于基因工程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因此大批国内企业涉足这一行业。但是,中国生物医药产品多以模仿为主,缺乏创新,导致生物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手段主要是低水平的价格竞争。

2.2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

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强于企业,企业纷纷选择与高校及研究所联合,合作开发生物工程新药。其中有三支有开发实力的单位。一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及“863”项目产业化基地,受到政策、人才、资金的大力扶持。二是解放军医疗系统,具有科研队伍素质高,较为稳定,项目连续性好的优点。三是以深圳为代表的各地产业园区,它们利用各方优势,构建高技术产业平台,有效缩短了项目的转化周期。2.3企业联盟

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是由清华紫光生物、浙江医药和百科药业三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清华紫光医药联盟”。这个联盟不仅注重成员企业在技术、生产和营销等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合作,而且还涉及到联盟成员在资本运作方面的合作,如融资时互为战略投资人、贷款时互相担保、股权融合建立新集团和共同投资建立新企业或联合战略投资等。因此,这种联盟形式突破了行业联盟单纯的价格联盟形式,成为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合作。可以有效整合三家公司在信息、研发、营销、生产、管理、人才、资金和市场形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用,并求得联盟成员整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清华紫光医药联盟”在产品经营上全方位合作,它包括在上游业务共同开发产品和共享科技成果,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相互委托加工、相互采购原料、特许权转让、管理协调和人员交流互补等,在下游业务注重销售渠道共用、共用品牌或联合宣传品牌及信息共享3、中外合作

与国外公司进行协作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研究领域,上海医药(集团)公司与美国康达自然医学研究中心合作,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组建上海赛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主要运用美方先进的生物医药信息和技术,进行功能基因的筛选、鉴别、以及肿瘤、心血管疾病的细胞治疗技术的研究。中美合作基因药物研究机构的成立,对提高生物医药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世界一流水平的生物新药平台和医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销售方面,中外企业已经进行合作推广生物医药产品。

行业分析报告

第五章发展趋势

我国生物制药业市场发展前景预测。一、对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将总体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健康意识也同步提高,医药市场的总体需求呈现增长态势,生物医药的需求也将增长。人口增长及其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的提高等因素,将对这种增长起支撑作用。二、继续增长势头

1996年以后,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1*年生物制药的销售增长率达到21.6%,这个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医药行业约12%的增长速度。在今后的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带来的是药品消费能力的提高)、现有生物制药企业市场销售网络的完善及每年约1-2个新品种投入市场,预计生物制药业每年保持20-25%的年增长速度是完全可能的,按此速度测算,到201*年,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市场销售收入将可达到130-150亿元,毛利将达40-48亿元。三、两极分化

在持续发展的形式下,生产的集中度和经济效益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少数优势企业将取得左右市场的能力,强势企业和弱势企业的差距拉大。

四、受国外企业竞争压力增大

201*年兑现入世承诺,中国将进一步降低医药产品关税,大部分医药产品进口关税下调至4%~6%的水平。与此同时,新出口退税办法实施后对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了约3%。这些措施有利进口,影响出口。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对微博发布工作的一份个人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对微博发布工作的一份个人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对微博发布工作的一份个人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15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