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201*年度科技金融工作情况汇报

201*年度科技金融工作情况汇报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0:09:38 | 移动端:201*年度科技金融工作情况汇报

201*年度科技金融工作情况汇报

201*年度科技金融工作情况汇报

扬州市科学技术局(201*-02-22)

长期以来,我市科技金融工作与苏南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打造创新型城市,科技金融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201*年,我局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由陈星副局长牵头,高新处具体负责,通过召开科技金融工作协调会、举办创投与高科技企业对接会、组织银企项目对接座谈会,举办专家讲座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关注、支持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主动推进科技金融工作1、构建科技、金融、担保三方协调机制

为了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局与招商银行扬州分行、扬州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达成科技、银行和担保三方合作协议,创新融资项目评估和贷款担保机制:由我局向银行推荐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或项目,市担保中心对推荐企业进行考察,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向银行提供贷款担保,并在担保费收取上给予企业优惠。目前,这一政策已经为一批中小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取得了较好成效。

2、邀请专家、领导来举办专题讲座

为我市中小企业、高新企业融资难问题“把脉”、“支招”,帮助科技管理干部学好科技金融知识、用足科技金融政策,我局多次邀请国家、省相关专家来扬举办专题讲座。今年1月,我局专程邀请了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修小平副主任等领导在邗江为我市近百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了《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场报告会。

3、管理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为帮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小企业积极争取省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贷款,我局会同市财政局、江苏银行扬州分行建立三方联动合作机制,结合扬州实际情况,制定了《扬州市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工作。201*年,有49家企业通过省市两级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担保获得科技贷款9900万元。同时,我局按照《201*年度省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贷款项目贷后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对65个贷款项目的跟踪管理,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保证所有企业都能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最大程度地降低专项资金使用风险。

4、大力促进创业投资机构发展

201*年,我市出台了发展创新型经济的8631行动计划,鼓励各地设立创投公司。我局积极宣传科技政策、帮助创投企业发现项目、争取上级政策扶持。目前全市已有5家创业风险投资企业,管理的创投资金总额达到4亿多元,亚威机床、远扬电缆等一批高科技企业获

得风投后,企业发展明显加速,正在谋求上市。我局还积极扶持有条件的创投公司申报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资金。201*年,江苏高鼎、华夏创投获“省创投引导资金”支持,获省级拨款90万元。

二、团结协作推进科技金融工作1、推进银企对接

为帮助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为商业银行发现优质企业和科技项目,我局与市人民银行及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形成联合工作机制,由我局高新处与人民银行货币信贷管理科牵头,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通过银企对接座谈会,扬农化工、牧羊集团、金方圆等高新技术企业各自交流了在技术创新上的做法,介绍了当前科技创新遇到的资金困难,提出了项目融资的需求,每次都当场为企业落实一批项目科技贷款。

2、举办科技金融论坛暨创业投资项目对接活动

201*年5月,根据省金融办和科技厅的统一部署,我局配合市金融办联合举办“扬州市首届创业投资论坛”。会上,市金融办邀请了全国26家著名创投机构、中介机构,我局组织了全市80家高新技术企业及40家成长型科技企业,双方进行了良好的对接。201*年9月20日,我局组织40多家企业和创投机构参加“201*年中国(江苏)科技金融论坛暨创业投资项目对接推进会”,对接创投41家,达成合作意向17家。

3、筹建科技支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

按照省政府《关于开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意见》的要求,我局积极与开发区管委会、市金融办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筹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科技支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市对拟筹建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进行了公开招标,确定发起人为扬州市金海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投标小组,公司营业场所拟设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拟注册资本为3.8亿元,并已将相关资料报省级部门审批。

4、推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科技型企业上市工作,作为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我局积极帮助企业上市。一是对重点拟上市企业,积极宣传科技政策,确保企业用足、用好各类科技优惠政策,并根据企业情况,协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二是通过各类科技计划,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融资能力,为上市后备企业输送资源。目前,全市已有亚威、杨杰、嘉和等20多家上市后备企业,全部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科技与资本的无缝对接。

三、科技金融助推科技发展

金融与科技结合,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确定的战略措施,是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瓶颈”的现实选择,科技金融工作有力促进了我市各项科技工作跃上新台阶。

201*年全市共获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88项,获上级各类科技资金2.14亿元,首次突破了2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

2341.29亿元,同比增长52.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40.6%。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获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589个,位列全省第三,认定省农业科技型企业7家。全年专利申请9985件,同比增幅33.8%,其中发明申请2066件,增长78.9%;专利授权3790件,增长50.16%。获批“国家火炬计划扬州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

扩展阅读:关于我市科技金融建设的情况汇报

关于我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市的金融事业在市政协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市政协各位领导、各专委会对金融办的筹建和运转十分关心,给予了许多指导。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市金融办以及我市金融机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根据会议安排,由我就全市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工作作一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科技、发改等其他有关部门领导补充。

一、积极探索,我市科技金融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顺应形势,高瞻远瞩,迅速启动和推进科技金融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领导高度重视,各界基本形成共识。

市委市政府对科技金融工作高度重视,把科技金融建设列为“十二五”重点工作之一。市长多次召集金融办、科技局、发改委等部门召开会议,就制定出台科技金融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广泛征求意见。各级各部门都充分认识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技术产业发展;必须把金融助推科技产业发展,作为我市经济新一轮竞争中的一项重要策略;

必须在现有金融体系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寻求新的突破,力促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

2.顺应时势需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加快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大势所趋。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过7个金融领域相关文件,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涉及到科技金融发展的相关问题。比如在银行系统二级目标任务和金融创新的考核管理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关于推动科技信贷投入的激励政策。银行机构对科技型企业新增贷款,每增加1亿元,奖励3万元。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将制定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提上日程。由金融办和科技局牵头开展调研,经过多次研讨,拟定了《我市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于今年以宜政发[201*]2号文件下发执行。这是一个立足长远、综合全面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工作及责任分工,对一段时间内我市科技金融工作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

3.加速金融发展,助推科技金融建设。

近年来,我市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创新发展持续加快。通过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我市金融市场呈现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齐头并进,新型金融组织不断涌现的好势头,相继建成开业了全省首批、苏南首家村镇银行阳羡村镇银行,全省首批、无锡首家农贷华丰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全

省首批科贷伟丰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全市拥有商业银行15家、保险公司34家、证券营业部3家、期货营业部2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其中科技小贷公司1家)、担保公司29家、典当行6家、上市公司18家、各类股权基金12家、融资租赁公司1家,初步构建起“主体多元、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管理规范”的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使得金融的支持功能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分别新增存贷款765亿元和63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倍和3.7倍。贷款增幅连续五年超全省和无锡市平均,连续四年位居苏锡常地区第一,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年均17.3%以上的增速。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货币政策日益趋紧的严峻形势下,我市各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全力加强对上争取,确保了全市金融平稳健康运行。今年六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13.47亿元,比年初增加168.67亿元,增幅14.73%,分别超出无锡市和全省平均水平3.6个和4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余额976.06亿元,比年初增加110.32亿元,增幅12.73%,分别超出无锡市和全省平均水平6.1和4.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比多增23亿元,存贷款增幅在苏、锡、常地区双双位列第一。我市金融的加速发展为科技金融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成为助推科技金融建设的动力。

4.注重探索创新,科技金融建设成效明显。

(1)引导增加科技信贷投入。今年3月份,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开展的大型银企签约活动,共促成15家银行与455个企业综合授信签约389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综合授信签约180.7亿元,占总授信的46.5%。除了二级目标考核对科技贷款的激励措施外,我办还联合财政局、科技局、人民银行积极争取省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自201*年-201*年,我市连续3年获得的科技贷款补偿资金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201*年落实201*年补贴1171.6万元,继续位列全省第一,有效调动了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项目贷款投入的积极性。

(2)突出科技信贷产品创新。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如推出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去年,农商行针对科技型企业一般起步时规模较小、抵押物品少的特点,在无锡率先开展了商标质押贷款业务,承办了无锡第一单商标质押贷款明珠电缆商标质押贷款1500万元。今年,又积极探索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杨巷高拓高分子的首笔贷款正在审批。这些金融产品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技企业抵押品少、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

(3)稳步推进资本经营工作。培育企业上市、参与资本运作是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市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市办进一步加大操作力度:

一是按序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至目前位置,除中昱科技实现买壳上市外,累计上市公司已达18家,60家拟上市梯队的上市进程也在稳步推进。境外上市方面,“江南电缆”、“鹰普机械”有望于下半年正式挂牌,“莱顿宝富”有望9月上市,“俊知集团”有望年内挂牌;境内上市方面,“新远程电缆”、“瑞尔机械”、“天鸟高新”、“中煤电缆”、“高科石化”已报证监会,最快预计有望年内上会,其中“天鸟高新”有望成为我市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二是股权融资成效显著。在201*年7月12日的股权融资推介会上,19家企业与机构签订了25亿元股权融资意向协议。至目前,上半年全市已有29家企业达成协议金额42.32亿元,已到帐14.9亿元。

(4)合力推进基金设立工作。在积极推进企业引进股权投资基金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我市市内基金设立工作。目前我市股权投资基金在几个重点镇园的带动下,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7月初,全市基金总数已达12家,意向设立3家,总规模53.5亿元,催生和促进了一大批成长型科技企业的发展。

(5)积极筹建新型金融组织。在大力引进新银行机构的同时,我办抓住省科技小贷试点工作的关键时机,积极对上争取,获得了筹建伟丰环保科技小贷公司的宝贵名额。根据政策规定,科技小贷公司70%以上贷款投向科技型中小企

业,同时注册资本金的20%可用作科技型企业的风险投资,可以说针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功能十分突出。自3月底开业至6月末,伟丰科技小贷公司贷款余额1.52亿元,其中81%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针对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投资,投入500万元用于江苏国政新型科技公司项目建设。

目前我市科技金融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各级对科技金融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我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必然选择,是我市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对此,我们有许多同志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从而在行动上进一步形成支持科技金融建设的合力。

二是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度有待进一步加深。一方面,金融行业往往把科技企业等同于传统企业,由于银行对风险防范要求较高,大部分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进不了银行信贷的门槛。另一方面,科技企业对金融产品也不熟悉,不能有效选择金融工具,常常因为抵质押不足而无法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目前我市市“530”企业有7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8家,具备研发机构的企业138家,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企业100家,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科技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是科技金融的配套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尚未建立知识产权评估和交易机构。一方面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价值缺乏评估、转化和交易的渠道和平台;另一方面金融系统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重企业以往业绩轻未来成长型的惯性思维,使不少科技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

上述问题和不足均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和解决。

二、务实创新,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建设进程。当前,我市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期,赶超关键期,转型突破期,务实创新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将以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宜政发[201*]2号)文件为契机,进一步明确方向,创新突破,有计划地全面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建设。

1.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落实科技信贷相关政策。对我市符合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银行风险补偿和奖励。建立科技企业“续贷专项基金”。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过桥贷款”问题,减轻企业还贷的压力和成本。建立科技金融激励机制。把科技信贷投入列入政府二级目标考核管理内容,完善具体考核方法和标准。重点对新设立的科技银行或科技信贷专营部门、科技小贷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等按其贡献大小进行专项奖励。

2.全力推动,拓宽融资渠道。

企业融资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面。全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是科技金融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规范发展种子基金。设想以财政专项为主建立总盘子为1000万元的种子基金,同时环科园、开发区以及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镇(街道)也应建立种子基金,用于对初创期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的股本投入,到期以回购、转让等方式收回;二是鼓励设立天使基金作为补充。除伟丰科技小贷公司外,发动和联合商界成功人士、各类社会组织对初创期或成长期面临资金缺口的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援助;三是引导放大科技创投基金和科技私募基金。市、镇(街道)、园区联动,着力引进发展一批投资规模大、品牌效应好、管理队伍强的创投基金。三年市级创投引导基金投入规模争取达到5亿元,全年新增创投基金总规模超过30亿元;四是发展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有条件的机构通过“产融研”相结合的形式,来本地设立专门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金;五是发展科技私募股权投资。既注重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机构来我市顺利股权投资基金,又鼓励本地投资管理机构合并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但三年内不超过10家。同时,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对非上市的成熟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六是培育科技企业上市。完善科技企业上市资源库,有重点地进行上市培育,并做好上市对接服务工作。力争201*年拥有科技企业上市公

司15家以上,至201*年突破25家。

3.优化环境,增强服务功能。主要是做好三方面工作:

(1)探索培育产权交易市场。积极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股权交易和融资提供基础服务。一是建立股权登记服务中心,集中统一办理股权托管登记业务,规范已托管股权企业的股权管理,提升已托管股权的公信度;二是推动科技企业股权登记托管,凡非上市股份公司、国有独资(控股)、种子基金投资企业等所有股权一律登记托管,鼓励权益权属清晰的其他各类企业办理股权登记托管;三是加强运用,促进股权融资和交易,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创造条件。

(2)建立金融信息数据库。借助现有的政府数据库基础,建立完善金融信息数据库,提供科技金融服务对象和服务工具的信息,主要包括科技金融产品信息、中小科技企业信息、科技金融政策信息、科技企业和人才的信用状况等,为科技企业与金融的项目合作节约时间和成本,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

(3)完善加强科技担保功能,开展科技保险业务试点。扩大科创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今年科创注册资金增加到5亿元,201*年增资到10亿元。开展的业务向省级以上园区倾斜,向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倾斜。引导其他担保公司积极为

科技企业提供担保,要求对科技企业担保总额不低于全部担保业务的50%。加大科技担保机构在免税、补助、资本注入、贴保费等政策上的优惠幅度,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市科技再担保公司。

4.创优科技人才创业环境。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1)积极创优科技人才创业环境。加快引进和培养熟悉科技金融业务的高端金融人才;成立科技金融专家顾问组,切实提高各金融机构服务科技、服务人才的能力;同时要引进壮大投资管理队伍,既注重引进各类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团队,又加快发展本地投资管理机构和队伍;开展人才融资项目对接,每季度组织召开洽谈会或签约会,开展融资项目推介、信贷签约,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的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融资条件,提高融资效率,确保科技信贷资金的落实。鼓励金融机构利用投资和理财方面的专业优势,帮助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在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分析、资金运营风险等方面发挥财务顾问作用。

(2)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按照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合理分担的原则,建立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研究出台切合我市实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银行、小额贷款机构、担保机构在支持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进行适当补偿,进一步鼓励金融机

构向科技型企业开展融资服务,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共同投入的良性运作。

5.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

建立科技金融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形成条块集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方面加强金融监管资源的整合。目前金融监管职能相对分散,各类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分属不同部门监管。因此,按照宜政发[201*]2号文件精神的要求,必然需要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及时交流情况,商讨对策,沟通互动,强化对科技金融体系建设重点工作的指导,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紧密结合,协调解决科技金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全市科技金融工作高效、有序、健康开展。

三、主动作为,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建设进程1.加强调研,促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选择,但同时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通过不断加强学习研究来明晰发展思路,完善相关举措,促进创新发展。我办将以全局战略为指引,不断拓宽视野,跟踪学习先进地区科技金融建设的进程,瞄准前沿,着眼长远,坚持开放式研究,整合各方面力量,着力将科技金融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调研课题,及时为市政府出台科技金融建设发展的新思路新政策出谋划策,努力实现科技

金融建设发展的创新之举、突破之举。

2.宣传引导,创优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和创新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必须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全市上下的强大合力。我办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积极会同发改、科技等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加强宣传引导,舆论造势,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宣传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和做法,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科技金融创新活动中来,营造良好的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氛围,确保我市科技金融工作走在周边县市前列,创出一条具有我市特色的科技金融建设之路。

3.积极履职,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市委市政府将金融办作为科技金融工作的牵头部门,对此,我们既倍感鼓舞,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今后,在科技金融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本着主动作为的态度,积极履行职责,切实加强与科技、发改等有关部门,各金融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团结协作,合力推进科技金融建设步伐。同时,积极引导各金融部门增强责任意识,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为科技金融建设贡献力量。

各位领导,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借此机会,恳请各位领导和委员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们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提

高工作成效。也希望市政协各位领导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金融办工作。我办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鼓足干劲,开拓进取,全力以赴做好金融工作,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推动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上新台阶,为实现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贡献力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度科技金融工作情况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度科技金融工作情况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度科技金融工作情况汇报》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1536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