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生物制药PPT

生物制药PPT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0:10:44 | 移动端:生物制药PPT

生物制药PPT

概念:1、白细胞介质(白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

最初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现在是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2、根据蛋白质在溶剂系统中分配的不同来纯化蛋白质

这是一种以化合物在两个不相溶的液相之间进行分配为基础的分离过程,称之为逆流分溶。利用逆流分溶技术分离垂体激素、氨基酸、DNA是很有效的。

3、反义核酸药物:反义核酸是指与异常表达或过度表达的目的基因或目的基因mRNA互补,并以碱基配对的方式与目的基因序列结合的核酸,它可以在复制、转录,mRNA的剪接加工、转运和翻译水平上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的目的,包括反义RNA、反义DNA及核酶(Ribozyme)。利用反义技术研制的药物称反义药物。4、细胞生长调节因子(细胞因子):是在体内和体外对效应细胞的生长、增值和分化起调控作用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大多是蛋白质或多肽,亦有非蛋白质形式存在者。

一、生物药物的特性

(一)药理学特性:

1、活性强,体内存在的天然活性物质。2、治疗针对性强,基于生理生化机制。3、毒副作用一般较少,营养价值高。

4、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可能具免疫原性或产生过敏反应。(二)理化特性:

1.含量低、杂质多、工艺复杂、收率低、技术要求高;

2.组成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具严格空间结构才有生物活性。对多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不稳定。

3.生物材料易腐败变质。

4.生物药物制剂的特殊要求,对制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均一性要严格要求(包括标准品的制定)。

二、生物药物的分类

(一)、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药物

1、细胞因子干扰素(IFN)类药物2、细胞因子白介素类和肿瘤坏死因子3、造血功能药物4、生长因子类药物5、重组蛋白和多肽类激素6、心血管病治疗剂与酶制剂7、重组疫苗与治疗性抗体(二)、基因药物(三)、天然生物药物

1.微生物药物(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

2.天然生化药物(蛋白质、氨基酸、多糖、脂类、生长因子)3.海洋生物药物(四)、医学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等

三、氨基酸输液配制工艺

1、稳定及难溶氨基酸的溶解:取新鲜注射用水(约全量的2/3)于容器中,加温至90℃,将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及谷氨酸依次投入,充分搅拌溶解,停止加热,加入色氨酸搅拌溶解。

2、加易溶氨基酸及稳定剂:投入其它易溶氨基酸及稳定剂(亚硫酸氢钠及半胱氨酸各加至全量浓度为0.05%),搅拌溶解,迅速降至室温,用10%氢氧化钠液调pH4.5~5.5,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3、脱色与灌封:上述溶液加0.1%~0.2%(w/v)的活性炭,搅拌30min,滤除活性炭,再用分子量截留值为1万~2万的超滤膜滤器过滤,滤液分装于250ml或500ml输液瓶中,按常规操作压盖后,于105℃流动蒸气灭菌30min即得成品。

四、血浆蛋白质的功能有: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血液缓冲体系,参与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运输营养和代谢物质,血浆蛋白质为亲水胶体,许多难溶于水的物质与其结合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营养功能,血浆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或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参与凝血和免疫作用。

五、胸腺素(Thymocln)

胸腺激素制剂总的说来都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1)结构和性质小牛胸腺素组分5是由在80℃热稳定的40~50种多肽组成的混合物,分子量在1000~15000之间,等电点在3.5~9.5之间。

为了便于不同实验室对这些多肽的鉴别和比较,根据它们的等电点以及在等电聚焦分离时的顺序而命名。共分三个区域:α区包括等电点低于5.0的组分,β区包括等电点在5.0~7.0之间的组分,γ区则指其等电点在7.0以上者(此区内组分很少)。对分离的多肽进行免疫活性测定,有活性的称为胸腺素。(2)生产工艺:①工艺路线

②工艺过程

提取匀浆、离心

加热去杂蛋白提取液80℃加热15min,沉淀-10℃丙酮,

超滤取分子量在15000以下的超滤液。

脱盐、干燥超滤液经SephadexG-25脱盐后,冷冻干燥得胸腺素。

(3)检验方法:活力测定:E-玫瑰花结升高百分数不得低于10%;分子量15000以下。(4)作用与用途:为免疫调节剂。

六、核酸类药物

(一)核酸类物质的分离提取及其发酵生产一、RNA与DNA的提取与制备1、工业用RNA的提取

(1)RNA及其工业来源从微生物中提取RNA是工业上最实际和有效的方法。一些最常见的菌体含有丰富的核酸资源,如酵母、白地霉、多种抗菌素的菌丝体青霉素,制霉菌素等菌体。

在菌体内RNA含量的变化受培养基组成影响,其中关键是铵离子浓度和磷酸盐浓度。培养酵母菌体收率高,易于提取RNA。

很显然在许多酵母中,早期细胞中的RNA含量高,其确切数值取决于碳、氮比例和培养基组成等。

(2)高RNA含量酵母菌株的筛选可以从自然界筛选到RNA含量高的酵母菌株,也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提高酵母菌的RNA含量。稀碱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1%),使细胞壁变性,使核酸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用酸中和PH7。然后除去菌体,将pH调至RNA的等电点(pH2.5),使RNA沉淀出来。上法的缺点是制得的RNAMr较低,(磷酸单脂酶、磷酸二脂酶降解RNA,90℃保持3~4h破坏酶)。

浓盐法:是用高浓度盐溶液(6%~8%)处理,同时加热,以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要避免分子降解,可采用苯酚法制备RNA。用苯酚处理生物材料,使蛋白质变性,然后离心,上层水溶液内含有全部RNA,可用乙醇沉淀出来。

脱氧核糖核蛋白溶于浓盐溶液1mol/L,不溶于0.14mol/L,而核糖核蛋白溶于0.14mol/L盐溶液。

(二)核酸类药物

核酸类药物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具有天然结构的核酸类物质,这些品种都是生物体合成的原料,或是蛋白质、脂肪、糖生物合成、降解以及能量代谢的辅酶。缺乏这类物质会使生物体代谢造成障碍,发生病态。提供这一类药物,有助于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平衡,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促使缺氧组织恢复正常生理机能。

第二类为自然结构碱基、核苷、核苷酸结构的类似物或聚合物,这一类核酸类药物是当今人类治疗病毒、肿瘤、艾滋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产生干扰素、免疫抑制的临床药物。第二类核酸类药物大部分由自然结构的核酸类物质进行半合成为结构改造物,近年来发展为化学-酶合成法。大大提高收率,降低成本。七、用酶解法、发酵法和半合成法制备核苷酸(一)酶解法及碱水解法制备核苷酸1、酶解法制备脱氧核苷酸

桔青霉产生5`-磷酸二脂酶红酵母产生3`-磷酸二脂酶2、酶解法制备戊糖核苷酸

3、双酶法生产肌苷酸和鸟苷酸(I+G)

呈味核苷酸的主要品种是肌苷酸钠和鸟苷酸钠,商品名简称为(I+G),用核酸酶Pl降解RNA可获得GMP和AMP,其中AMP经脱氨生成IMP。双酶法生产(I十G)工艺。4.菌体自溶法生产核苷酸

磷酸二酯酶在合适的条件下降解细胞内的RNA可产生5′-核苷酸。在国内用谷氨酸产生菌体自溶法生产5‘-核苷酸。5.碱水解法生产2',3'-混合核苷酸

RNA结构中的磷酸二酯键对于碱性条件不稳定,很容易生成2′,3-环状磷酸酯,此环状磷酸酯对碱更不稳定,很易加水分解生成2',3'-混合核苷酸。(二)发酵法生产核苷酸

1.发酵法生产肌苷酸(IMP)

2、发酵生产黄苷酸(XMP)及酶法转化成鸟苷酸(三)半合成法制备核苷酸

由于发酵法生产核苷的产率很高,核苷悬浮于磷酸三甲酯或磷酸三乙酯中,在冷却条件下加入氯化氧磷,进行磷酸化,从核苷生成5′-核苷酸收率可达90%。

八:维生素类药物

1、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维生素D: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

维生素E: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维生素K:止血。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2、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保持循环、消化、神经和肌内正常功能;调整胃肠道的功能;构成脱羧酶的辅酶,参加糖的代谢;能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核典素是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类的组成成分,这些酶能在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传递氢,它还是蛋白质、糖、脂肪酸代谢和能量利用与组成所必需的物质。泛酸(维生素B5):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维生素B6: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治疗神经衰弱、眩晕、动脉粥样硬化等。维生素B12:抗脂肪肝,促进维生素A在肝中的贮存;促进细胞发育成熟和机体代谢;治疗恶性贫血。

维生素C:连接骨骼、牙齿、结缔组织结构;对毛细血管壁的各个细胞间有粘合功能;增加抗体,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成熟。

维生素PP(烟酸):在细胞生理氧化过程中起传递氢作用,具有防治癞皮病的功效。叶酸(维生素M):抗贫血;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功能。3、维生素C的生产(1).莱氏法

是维生素C生产的经典方法,是由Reichstein和Grussner研究开发的。

(2).二步发酵法

八、脂类药物

1、动物脂类药物主要包括----(1)脂肪酸及其衍生物,(2)磷脂类,(3)胆酸类,(4)固醇类,(5)卟啉及其衍生物类。

2、动物脂类药物主要分布在脂肪组织、肝脏,磷脂类物质主要分布在脑、脊髓之中。3、动物脂类药物的制备方法:

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可用于提取脑磷脂、磷脂酰胆碱(卵磷脂)、脂肪酸。水解法----通过水解血红素,可以制得原卟啉。

生物转化法----花生四烯酸通过生物转化,可变成前列腺素E1、E2。化学合成和半合成法-----不常用。九、生化活性物质的提取

根据不同的活性物质选用不同的提取溶剂

溶剂的选择要注意无毒、安全、专一、高效、易回收,低成本等因素提取的步骤要尽量少

提取的方法要注意避免高温,辐射,强烈的变性剂,重金属,蛋白酶(一)材料选择

蛋白质类药物的原料来源有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等,原则是要选择富含所需蛋白质多肽成分的、易于获得和易于提取的无害生物材料。对天然蛋白质类药物,为提高质量、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对原料的种属、发育阶段、生物状态、来源、解剖部位、生物技术产品的宿主菌或细胞都有一定的要求,了解这可使分离纯化工作事半功倍。

(1)种属牛胰含胰岛素单位比猪胰高,牛为4000IU/kg胰脏,猪为3000IU/kg胰脏。抗原性猪比牛的低。前者与人胰岛素相比,只有1个氨基酸的差异,而牛有3个氨基酸的差异。

(2)发育生长阶段幼年动物的胸腺比较发达,老龄后逐渐萎缩,因此胸腺原料必须采自幼龄动物。

HCG在妊娠妇女60~70天的尿中达到高峰;到妊娠18周已降到最低水平。而HMC必须从绝经期的妇女尿中获取。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从肝细胞分化最旺盛阶段的胎儿、胎猪或胎牛肝中获得的。若用成年动物,必须经过肝脏部分切除手术后,才能获得富含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原料。

(3)生物状态,动物饱食后宰杀,胰脏中的胰岛素含量增加,对提取胰岛素有利,但胆囊收缩素的分泌使胆汁排空,对胆汁的收集不利。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患者尿中的EPO含量增加。(4)原料来源血管舒缓素可分别从猪胰脏和猪颚下腺中提取,而稳定性以颚下腺来源为好,因其不含蛋白水解酶。

(5)原料解剖学部位猪胰脏中,胰尾部分含激素较多,而胰头部分含消化酶较多。如分别摘取则可提高各产品的收率。

胃膜素以采取全胃粘膜为好,胃蛋白酶则以采取胃底部粘膜为好,因胃底部粘膜富含消化腺。

1、粘多糖的药用价值

甲壳质(几丁质)----用作人造皮肤、人造血管、手术线。具有消炎、止酸作用。

硫酸软骨素(CS)----治疗关节炎、神经痛、腰痛、眼病。具有抗血栓作用,用于治疗多种心脏疾病。

肝素----抗凝血药物,治疗血栓疾病。

透明质酸(HA)----用于眼科手术、烧伤、化妆品2、粘多糖的制备方法

(1)原料处理(2)提取(3)去除非粘多糖(4)脱色(5)脱蛋白(6)纯化(7)乙醇分级沉淀(8)季铵盐络合沉淀(9)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10)分子筛分离(11)亲和层析3、白细胞是生产干扰素(INFa)的重要原料。干扰素是由病毒和其他种类的干扰素诱导剂,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增殖、免疫调节、抗病毒和诱导分化作用。据干扰素产生的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α干扰素、β干扰素和γ干扰素三类。干扰素可以用来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

4、氨基酸类药物的生产方法有天然蛋白质水解法、发酵法、酶转化法及化学合成法等四种。5、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已有百种之多,但主要是以20种氨基酸为原料经酯化、酰化、取代及成盐等化学方法或酶转化法生产。6、氨基酸输液

氨基酸输液:多种结晶L-氨基酸依特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静脉内输注液。氨基酸输液可直接注入血液中,促进蛋白质、酶及肽类激素的合成,提高血浆蛋白浓度与组织蛋白含量,维持氮平衡,调节肌体正常代谢。

现已有含氨基酸数目为11、14、17、18及20、21种等多种输液类型,氨基酸

浓度分别有3%、5%、9%、10%及12%等多种规格。

有些氨基酸输液还加入山梨醇、木糖、维生素、Na+、K+、Ca2+或Mg2+等

成分,以补充能量,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及其营养价值,也有些氨基酸输液与右旋糖酐配伍制成较理想的代血浆。

复方氨基酸制剂:

复方氨基酸制剂一般由氨基酸、糖、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及pH值调整剂等配制而成

7、胸腺激素(Thymushormones)

胸腺是一个激素分泌器官,对免疫功能有多方面的影响。胸腺依赖性的淋巴细胞群T细胞直接参与有关免疫反应。

胸腺对T细胞发育的控制,主要通过由胸腺所产生的一系列胸腺激素,促使T细胞的前身细胞前T细胞分化、增殖、成熟为T细胞的各种功能亚群,由此控制调节免疫反应的质与量。现已知某些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老年性退化性病变等皆与胸腺功能的减退及血中胸腺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8、降钙素(Calcitonin,CT)(1)、结构和性质

降钙素是一种调节血钙浓度的多肽激素,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是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降钙素肽链的脯氨酸端与生物活性有密切的关系,去掉脯氨酸则失活。

降钙素分子量约3500,溶于水和碱性溶液,不溶于丙酮、乙醇、氯仿、乙醚、苯、异丙醇及四氯化碳等,难溶于有机酸。水溶液中2~7℃可保存7天。

降钙素在人及哺乳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和肾上腺等组织中,鱼类则在鲑、鳗、鳟等的终鳃体里含量较多。各种不同动物来源的降钙素,氨基酸排列顺序有些差异。(2)、生产工艺

制造降钙素的原料主要有猪甲状腺和鲑、鳗的心脏或心包膜。用化学合成和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降钙素已获成功。(3)、作用与用途

降钙素的主要功能是降低血钙。由于降钙素有抑制破骨细胞活力的作用,所以能抑制骨盐的溶解吸收,从而阻止钙从骨中释出。血钙高可促使降钙素分泌增加,使血钙降低,血钙低时可促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而使血钙升高,两者互相制约,共同维持血钙平衡。

激肽释放酶是一种蛋白酶。哺乳动物的激肽释放酶有两大类:血液激肽释放酶和组织激肽释放酶。药用激肽释放酶又称血管舒缓素,主要来自颌下腺或胰腺。

扩展阅读:生物制药电子课件

第九章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

第一节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史

一进化论和分子遗传学

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核心理论,也是生物科学中最大的统一理论。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正式出版了《物种起源》(TheOriginof

Species)一书,系统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物尽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涉及种植、畜牧、养殖、医疗、制药、卫生等领域,传统上一直是农业和医学的基础

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人们早发现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似;某些疾病的家族遗传性,动物品种可以通过选择性交配而得到改善。

孟德尔遗传学

在19世纪中叶,奥地利的孟德尔进行了豌豆的杂交试验,推导出遗传因子(“基

因”)的存在,并于1865年在《植物的杂交试验》的论文中阐明了遗传基本定律(Mendel’slawsofheredity):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显隐性定律这三条定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子遗传学取得飞速的发展,重组DNA技术的问世与发展,导致许多基因被克隆分离,证明孟德尔的遗传学说完全正确。

遗传(heredity):亲子间的相似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Variation):个体之间的差异“母生九子,九子各别”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在近半个世纪中,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是生命科学范围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前沿领

域,推动着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分为2个阶段:

1.准备和萌芽阶段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是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准备和萌芽阶段。

(1)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

20世纪20-40年代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随后陆续发现生命的许多基本现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消化、呼吸、运动等)都与酶和蛋白质相联系。

(2)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20世纪初确认自然界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并阐明了核苷酸的组成。1944年O.T.Avery等证明了肺炎球菌转化因子是DNA;在对DNA结构的研究上,1949~1952年S.Furbery等的X-线衍射分析阐明了核苷酸并非平面的空间构像,提出了DNA是螺旋结构。

2.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以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建立和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同时,Watson和Crick就提出RNA在遗传信息传到蛋白质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的假说。

1961年Hall和Spiege-lman用RNA-DNA杂交证明mRNA与DNA序列互补;逐步阐明了RNA转录合成的机理。特别是Nirenberg、Ochoa以及Khorana等几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破译了RNA上编码合成蛋白质的遗传密码,随后研究表明这套遗传密码在生物界具有通用性,从而认识了蛋白质翻译合成的基本过程。上述重要发现共同建立了以中心法则为基础的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体系。遗传信息由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过程,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通常称之为中心法则。基因的概念

遗传学:基因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突变,重组和功能单位)

分子生物学:基因是负载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DNA(或RNA)分子片段。

DNA右手双螺旋结构

1953年4月25日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美国的J.D.沃森和英国的F.H.C.克里克在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结果─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这一成就后来被

誉为20世纪以来生物学方面最伟大的发现,也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克里克(CrickF.H.C.,1961)

1958年提出关于遗传三联密码的推测。

mRNA上每3个核苷酸翻译成蛋白质多肽链上的1个氨基酸,这3个核苷酸就称为一个密码,也叫三联密码

1957年开始,尼伦博格(NirenbergM.W.)等着手解释遗传密码,经过多人努力至1966年全部64种密码子都被破译。部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和化学奖:

1910年,Kossel获得生理医学奖,他首先分离出腺嘌岭、胸腺嘧啶和组氨酸。

1959年,Uchoa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的发现,成功地合成了核糖核酸,研究并重建了将基因内的遗传信息通过RNA中间体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1962年,Watson和Crick因为在1953年提出DNA的反向平行双螺旋模型而与Wilkins共享生理医学奖,后者通过对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研究证实了Watson和Crick的DNA模型。

1965年,Jacob和Monod提出并证实了操纵子理论获生理医学奖。他们还首次提出mRNA

1968年,Nirenberg破译DNA遗传密码,获生理医学奖。Holley阐明了酵母丙氨酸tRNA的核苷酸序列,证实所有tRNA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

1975年,DulbeccoTemin和Baltimore发现在RNA肿瘤病毒中存在以RNA为模板,逆转录生成DNA的逆转录酶共享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980年,Sanger和Gilbert设计出一种测定DNA分子内核甘酸序列的方法获化学奖。

1989年,Altman和Cech发现某些RNA具有酶的功能(称为核酶)而共享化学奖1993年,Mullis发明PCR仪与第一个设计基因定点突变的Smith共享化学奖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

(1)重组DNA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1977年Boyer等首先将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14肽的基因重组入质粒,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得到这14肽;1979年美国基因技术公司用人工合成的人胰岛素基因重组转入大肠杆菌中合成人胰岛素。

1982年Palmiter等将克隆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细胞核内,培育得到比原小鼠个体大几倍的“巨鼠”。我国水生生物研究所将生长激素基因转入鱼受精卵,得到的转基因鱼的生长显著加快、个体增大。用转基因动物还能获取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蛋白质,导入了凝血因子Ⅸ基因的转基因绵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Ⅸ,能有效地用于血友病的治疗。

在转基因植物方面,1994年能比普通西红柿保鲜时间更长的转基因西红柿投放市场,1996年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相继投入商品生产,我国科学家将自己发现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棉花获得抗棉铃虫的棉花株。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1991年美国向一患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遗传性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的女孩体内导入重组的ADA基因,获得成功。

我国也在1994年用导入人凝血因子Ⅸ基因的方法成功治疗了乙型血友病的患者。在我国用作基因诊断的试剂盒已有近百种之多。

(2)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

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国国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近400年前,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成为近代开始认识月球的第一人。

直到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4月12日,年仅27岁的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迫于竞争的压力,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国人许诺,要“在60年代结束前”把人类送上月球。

1967年1月27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一次训练活动中,“阿波罗”号太空舱内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三名宇航员无法逃离,不幸遇难。1969年7月3日,苏联火箭在升空200米后,一个金属部件因晃动而松脱,几秒钟后,这个装满燃料的2800吨庞然大物落回地面,炸毁发射场地。

但人类没有因此而退却。1969年7月20日,美国宣布成功登月。肯尼迪最终兑现了他的诺言,尽管付出了不斐的代价。三年后,“阿波罗”号飞船于1972年12月完成了它最后一次登月飞行。

据统计,从1958年到1976年,苏联和美国一共向月球发射了95颗探测器,但完全成功的只有42颗。“当时,苏联在载人航天和月球探索方面都处于领先。美国人意识到太空竞赛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于是提出了载人登月计划。目的就是为了超过苏联。最终看来,苏联赢得了开始,美国笑到了最后。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斯普特尼克”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开辟人类进军太空的新时代

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开始了月球之旅。...阿姆斯特朗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上天了(3)单克隆抗体、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信号转导机理的发展

1975年Kohler和Milstein首次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以来,人们利用这一细胞工程技术研制出多种单克隆抗体,为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建立者Jacob和Monod最早提出的操纵元学说打开了人类认识基因表达调控的窗口。

自Sutherland发现cAMP和提出第二信使学说,是人们认识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一个里程碑。70年代中期以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发现、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发现及其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各种受体蛋白基因的克隆和结构功能的探索等,使近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第二节生物制药的概念和内容一生物制药的概念

生物技术药物是来自细菌、酵母、昆虫、植物或哺乳动物细胞等各种表达系统,通过细胞培养,或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或转基因技术制备,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的药物。

生物制药技术则是指利用生物体或生物过程生产药物的技术,它是一门讲述生物药物,尤其是生物工程相关药物的研制原理、生产工艺及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学科。二生物制药的发展历史

1796年,发明了用牛痘疫苗治疗天花,从此用生物制品预防传染病得以肯定。1941年青霉素开发成功,标志着抗生素时代的开创,推动了发酵工业的快速发展。50年代是抗生素发现的黄金时代,各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被相继发现;同期又发现了黑根霉可进一步转化孕酮成11α-羟基孕酮,从而使考的松大量生产。

60年代以来,从生物体内分离纯化酶制剂的技术日趋成熟,酶类药物得到广泛应用。70年代开始研究应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植物药物。8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微生物除了能生产抗生素外,还能产生酶抑制剂、免疫调节物质和作用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抗组胺、消炎的药物。

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人胰岛素上市。10年后,已上市的基因工程活性肽、活性蛋白已有19种。

三生物制药的研究内容1.基因工程制药

(1)基因工程制药概述

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技术,是基因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工程,是70年代初期在分子遗传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崭新领域,是一门能人工定向改造生物遗传性状

的育种新技术。

1)基因工程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①基因工程药物品种的开发

利用基因工程细菌等表达人类些重要基因片段,可产生具生理活性的肽类和蛋白

质类药物,降低生产成本。如应用传统的技术方法提取1mg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atin)需要用十万只羊的下丘脑,所要耗费的资金大约等于经由人造卫星从月球上搬回1kg石头。而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这一激素只需10L大肠杆菌培养

液,其价格大约为每毫克0.3美元。

②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新药的筛选模型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各种酶、受体模型筛选所需的靶酶的活性中心或受体的配体、亚基等在微生物中大量表达,有利于采用机器人进行大量筛选。

2)应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开发的新型药物简介①人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用于临床糖尿病的医治已有近7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其来源仅仅是从动物的胰脏中提取,而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在氨基酸组成上存有一定的差异,长期注射人体会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影响治疗效果。自80年代初开始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人胰岛素。

人胰岛素的基因工程生产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分别在大肠杆菌中合成A链和B链,再在体外用化学方法连接两条肽链组成胰岛素;另一种方法是用分泌型载体表达胰岛素原。②人生长激素(Humangrowthhormone,hGH)

主要用途是治疗侏儒症,临床试验认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和Turner综合症也有很好疗效。

③干扰素(Interferon,IFN)

是种细胞素。干扰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和病毒性疾病。

④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由肾脏分泌的重要激素,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和治疗肿瘤化疗后贫血。

⑤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u,TNF)

TNF除具有抗肿瘤活性外,对多种正常细胞还具有广泛的免疫生物学活性,临床上用于治疗某些恶性肿瘤,用于临床诊断。⑥重组乙肝疫苗

重组乙肝疫苗是以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第二代乙型肝炎疫苗(HB),是基因工程疫苗中最成功的例子。

(2)基因工程制药中常用的工具酶和克隆载体1)基因工程制药中常用工具酶

基因工程的重要特点之是在体外实行DNA分子的切割和重新连接。例如要取得所需药物之目的基因并要将此特定目的基因与载体DNA连接在起,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某些工具酶。

①限制酶(Restrictionenzymes)

②DNA聚合酶(DNApolymerase)③DNA连接酶(DNAligase):能将两段DNA拼接起来的酶。

2)基因工程制药中常用的克隆载体

载体:能在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的DNA分子就是外源DNA片段(基因)的运载体(Vector),又可称为分子载体或无性繁殖载体。

基因工程制药中常用的目的基因克隆载体主要有:质粒、λ噬菌体、M13噬菌体和粘粒。

(3)基因工程药物无性繁殖系的组建

无性繁殖又称克隆(Clone),是指制备一群由一个亲本而来的彼此相同的子代(无性繁殖系)的操作技术。

基因工程药物无性繁殖系的构建过程:1)基因工程药物目的基因获取的3种主要方法:化学合成法;构建基因文库法;酶促合成法。

PCR技术

在酶促合成法中,PCR技术应用最多。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简称PCR技术,是一种用于在体外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每经过一次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为一个循环,通过三个不同温度的重复循环,在经过30次后,所扩增的特定DNA序列的数量可增至106倍。PCR体外扩增DNA操作过程通常在PCR自动扩增仪中进行。2)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的体外重组

(3)重组克隆载体引入宿主细胞的转化与转染(4)含目的基因重组体的筛选、鉴定与分析(5)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2.酶工程制药(一)概述

1.酶的认识过程

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已开始利用微生物酶来制造食品和饮料。1833年,Payen和Persoz发现淀粉酶,证明了酶的存在和作用

1926年,Sumner发现了脲酶,提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其后Northrop也得到了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结晶才证明了Sumner的论断,1946年Sumner和Northrop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0美国的Smith发现限制性内切酶(获1979年诺贝尔奖)

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ThomasCech和SidneryAltan各自独立地发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从而改变了生物催化剂的传统概念。T.Cech和

S.Altman共同获得了198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2.酶工程发展概况

酶工程(enzymeengineering)是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何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项技术。(1)酶工程制药

酶工程制药是生物制药的主要技术之一,主要包括药用酶的生产和酶法制药两方面的技术。酶法制药是指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而制造出具有药用功效物质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的催化反应、酶的固定化、酶的非水相催化等。

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剂的共同性质,即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不改变

反应的平衡点。它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作用条件温和性质。

(2)药用酶的生产

1)药用酶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功效的酶称为药用酶。2)药用酶的生产方法

提取法

化学合成法发酵法

(3)药用酶生产细胞的选择

用于酶发酵生产细胞需具备的条件①酶的产量高;

②容易培养和管理;③产酶稳定性好;④利于酶的分离纯化⑤安全可靠。3.细胞工程制药

(2)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是指人为地使两种不同的生物细胞在同一培养器中,用无性的人工方法进行直接接触,产生能同时表达两个亲本细胞有益性状的细胞杂交技术。例如:一种亲本细胞为色氨酸缺陷型,另一种亲本细胞为苏氨酸缺陷型,若将两种亲本细胞融合混合物置于不含色氨酸及苏氨酸的选择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则两种亲本细胞均死

亡,只有融合子能够存活。经反复分离培养,即可获得杂种细胞。

基本操作

无菌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概念:是指在无菌和人为控制外因的条件下,培养植物组织器官,进而从中分化、

发育出整体植株的技术。又称脱病毒快速繁殖技术。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

转基因动物

1997年2月22日,英国生物遗传学家维尔穆特成功地克隆出了一只羊。克隆羊“多莉”的诞生震惊了世界。克隆是英语Clone的音译,指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动物克隆试验的成功在细胞工程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所谓转基因动物,是用实验方法,把外源基因导入到动物体内,这种外源基因与动

物本身的染色体整合,这时外源基因就能随细胞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传给后代。

研究方法:显微注射法、定点整合法应用:

(1)将外源基因导入家畜,能使家畜朝人类希望的目标靠拢(2)天然的、无公害的“动物药厂”

(3)转基因动物还将是人类最好的“器官库”多克隆抗体

从体液中所分离提取的抗体也是由多种B型淋巴细胞产生出来的,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简称为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antibody)。单克隆抗体

把能分泌某种特异抗体的个B型淋巴细胞分离出来,通过纯种培养,所产生的抗体则只有一种,可以特异性地和体内一种抗原结合,这种单一的特异性抗体即为单一B细胞克隆抗体,即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简称单抗。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②临床治疗

用于某些细菌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以及如蛇毒等造成急性中毒症的被动免疫或治疗。对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破伤风以及乙型脑炎等疾病有预防作用新型的单克隆抗体还具有肿瘤治疗作用,可以特异地识别肿瘤细胞,而不和正常细胞结合,具有定性致死作用,被誉为“生物导弹”。

③骨髓和器官移植

④蛋白质提纯

4.微生物发酵制药

主要讨论用于各类药物发酵的微生物来源和改造、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发酵工艺与主要参数的确定、药物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质量控制等。微生物

发酵的药物必须借助发酵工程来完成,深层通气培养法的建立,为微生物发酵制药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模式;细胞融合技术和基因工程为微生物制药来源菌的获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2)研究范围

微生物菌体发酵:即以获得具有药用菌体为目的发酵。如:帮助消化的酵母菌片和具有整肠作用的乳酸菌制剂等;药用真菌,如香菇类、灵芝、金针菇、依赖虫蛹而生存的冬虫夏草菌以及与天麻共生的密环菌等药用真菌;一些具有致病能力的微生物菌体,经发酵培养,再减毒或灭活后,可以制成用于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3)微生物发酵药物的分类

2)氨基酸类药物

个别氨基酸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某些针对性的疾病,如用精氨酸和鸟氨酸治疗肝昏迷,解除氨毒;胱氨酸用于抗过敏、肝炎及白细胞减少症等;

复方氨基酸制剂:主要为重症患者提供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以补充消化道摄取的不足。利用微生物生产的氨基酸分微生物细胞发酵法和酶转化法。

3)核苷酸类药4)维生素类药5)甾体类激素

6)治疗酶及酶抑制剂

第三节生物药物的性质与分类(一)生物药物的性质

1.生物药物使用安全,毒性小。

2.生物药物的有效成分在生物材料中浓度很低,杂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如胰腺中脱氧核糖核酸酶的含量为0.004%,胰岛素的含量为0.002%。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atin)在十万只羊的下丘脑中才含有lmg。

3.生物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如酶类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介于一万到五十万之间,抗体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五万到九十五万。多糖类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上千,大的可上百万。

4.对酸碱、重金属、热等理化因素的变化较敏感,

5.生物制药所用的材料大多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利于微生物生长,故易被微生物分解。(二)生物新药的特点

生物新药是指将生物体内的生理活性物质的遗传基因分离出来,并通过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宿主进行大量生产的药品(包括疫苗),如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

生物新药的特点:1.成分复杂,

2.不稳定,易变性,易失活。3.易为微生物污染、破坏。

4.生产条件的变化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第四节新型生物药物研制的理论和方法

新型生物药物是指利用生物体或生物过程产生的结构新颖的药物。

结构新颖是指与以前药物有着不同的化学结构,是种新的化学实体(Newchemicalentity,简称NCE)。这类新型生物药物国家认定为一类新药。国际上所说的新药开发就是指开发NCE药物。

生物药物根据NCE来源分类,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向大肠杆菌、酵母等中导入目的基因,构建重组细胞,生产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类、多肽类药物或疫苗。另一类是利用微生物、动植物或酶生产的非上述药品,通过筛选可获得这类新药的NCE的先异物(Leadcompound)。

新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过程

1.确定研究计划要综合考虑医疗、市场、化学的评估,文献状况,专利的检索,结构的选择,合成的前景等因素。

2.准备化合物合成或分离,结构鉴定,标准化,专利申请,对研究目标的复核等。

以上两个环节需占用l~2年的时间,需准备6000~8000个化合物供筛选。3.药理筛选

4.化学试验活性成分的分析。

5.I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药理研究包括毒性(2种动物)及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一般在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目的是确立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以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和代谢过程,以制订安全而有效的给药方案。

6.Ⅱ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药理研究包括亚急性毒性(2种动物)、畸胎学研究、药物动力学、动物体内的吸收和排泄、剂型的研究与开发、包装与保存期的研究。这个阶段是对药物的治疗作用还有安全性进行初步的评价。

7.Ⅲ期临床试验这个阶段是对新药的治疗作用与安全性进行确认的阶段。

8.Ⅳ期临床试验国家规定一些新药在批准上市后,还要进行相应的临床研究,看看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这个新药时,它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毒副作用)怎么样、在特殊病人中使用这个药物的情况、是否要改进给药剂量等等。

另外,还包括注册申请上市和售后监测。根据情况进行药理试验、毒性试验、特殊试验和药物动力学试验;对副作用的报告进行收集、评价和鉴别;对药品生产进行质量控制,制剂的生产和包装。

总之,一个新药的问世要提供6000~8000个化学物质.经历9~13年的时间,耗资约2.3亿美元。

第五节生物制药技术新进展一人类基因组研究与未来药学

根据基因概念,人类现有的2035类、18000种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它可分为三大类:单基因疾病、多基因病、获得性基因病。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可以大大提高人类对基因受损和人类疾病的关系的了解,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未来药学的发展。

1.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genediagnosis)是以探测基因的存在、分析基因的类型和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诊断是新生

儿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它又称DNA诊断或分子诊断,是通过从患者体内提取样本用基因检测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微生物。

目前,基因诊断检测的疾病主要有三大类: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各种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判断、遗传病的基因异常分析。在感染性疾病方面主要有结核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甚至艾滋病等。

基因芯片是进行高容量、大规模、灵敏准确的诊断和检测技术,在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上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和市场。

2.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将遗传物质导入载体或受体细胞,通过替代缺陷基因、修正错误基因,对抗异常基因,调节基因产物的表达方式以实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人们可以根据引起疾病的基因缺陷,通过定向纠正、替换那些错误基因,达到治病的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成果使人类对疾病与基因缺陷的关系认识上迈进了一大步,为基因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基因组药物学通过研究个体对包括药物在内的外界化学物质(有毒外源物)反应的遗传多样性和差异性,达到科学合理用药的目的。药物的疗效是由基因型决定的,药理遗传学也得到飞速发展。

4.发现和开发新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

5.提供大量药物作用新的靶点,供新药的筛选、研究用二抗体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可以降低抗体的免疫原性,使抗体人源化,消除HAMA反应;基因工程抗体的分子质量一般较小,更利于穿透血管壁,进入病灶的核心部位,从而改善其体内药代动力学性质。1.多克隆抗体2.单克隆抗体:3.基因工程抗体三转基因技术

1.转基因动物制药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animal)就是某种目的基因导入到哺乳动物的受精卵或胚

胎里,使导入的基因与受精卵的染色体DNA整合在一起,当细胞分裂时,随着染色体的倍增,该目的基因也随之倍增,这样每个细胞里就都带有导入的基因,而且能稳定地遗传到下一代,这样一种新的个体,称之为转基因动物。

这是GTC公司的养殖场,工作人员从转基因山羊身上挤出了羊奶。在貌似平凡的羊奶中,含有价值不菲的药用蛋白质

已在以下动物的奶汁中生产出一些人类蛋白质药物:牛奶中有抗凝血酶、纤维蛋白

原、人白血清蛋白、胶原蛋白、生育激素、乳缺蛋白、糖基转移酶、蛋白C等;山羊奶中有抗凝血酶原、α-抗胰蛋白酶(α-AT)、生育激素、血清白蛋白、组织型纤

溶酶原激活剂(tPA)、单克隆抗体;绵羊奶中有抗胰蛋白酶、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蛋白质C;猪奶中亦有蛋白质C、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

2.转基因植物制药

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这是最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科学家已较成功地采用了番茄、马铃薯、莴苣、香蕉等

转基因植物生产口服疫苗,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或至少减免部分纯化过程,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人们只需食用这种转基因食品就可以获得满意的免疫效

果,既方便又便宜,而且很安全。

四海洋药物

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广阔的综合利用前景,从海洋生物体内获取有功效的初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可发展海洋药物,海洋生物保健品、海洋生物化工产品。国际上已研制出一些具有特殊疗效的海洋药物和海洋功能食品。我国于1996年正式启动国家海洋“863”计划,海洋生物技术作为其中的主题之一。新型抗艾滋病海

洋药物911已完成了临床前药学、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已获准进入I期临床试验,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

第六节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发展形势和前景一生物医药发展概况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70年代发明了重组DNA技术和杂交瘤技术;80年代建立了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始于八十年代初,特别是1985年Cetus公司Mullis等发明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特定核酸序列扩增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被广泛应用,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相继发展起了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药物筛选技术和装备。目前,各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并对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生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两个阶段,目前我们常谈起的是指现代生物技术。它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为核心技术。

二国际生物制药

自1982年10月第一个生物技术药物人胰岛素获美国FDA批准,1983年投放市场以来,国际上已有几百种生物技术药物投放市场。

至201*年,生物技术药物已占世界药品市场新药总量的20%一25%。201*年生物技术药物销售额已超过200亿美元。在生物技术企业发展中美国位居世界榜首。目前主要生物技术公司多分布在美国,如Amgen、Geneticsinstitute、Genzyme、Genentech、Chiron和Biogen等。

三我国的生物制药现状

目前国内基因诊断行业有快速发展前景且技术成熟,中国疫苗市场年用量增长率达

15%且治疗性乙肝疫苗和口服菌苗技术走向成熟,达安基因、科华生物、天坛生物、双鹭药业等将分享行业的成长。

201*年9月~201*年9月,我国共有108个批准文号的生物制品进行了补充申请,重组人干扰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等。申报新药临床研究的有175个,涉及的主要品种有: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重组人干扰素β1b。我国已有19种生物技术药物投放市场,它们是干扰素α-1b,α-2a,α-2b与γ干扰素、人白细胞介素-2、促红血球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链激酶、表皮生长因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等。

在一些科技发达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建立了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比如上海浦东生物医药开发基地,在深圳、上海、广州、杭州等地,我国生物医药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不低于12%,高于国家8%的经济增长速度。

四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趋势

生物制药业是全球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十分重视。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制药公司纷纷以直接出口药品、独资办厂、合资控股等方式进入我国医药市场,其资金与技术优势将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形成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将对我国生物制药企业的发展产生威胁,如正在研发的项目一旦被国外竞争对手抢先申报专利权,前期投入将化为泡影,因此不可能像过去一样进行仿制开发,否则将面临产权纠纷。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生物制药PPT》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生物制药PPT: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物制药PPT》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15443.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