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0:18:50 | 移动端: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①规定国名、国歌、国徽、国旗。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国家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临时宪法的性质)。③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意义:为建立新中国作了重要准备。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③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时间:1954年9月。

(2)主要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宪法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新中国的根本大法。

③意义: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3)第一届全国人大的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目的:保障民主,防止一党专政

②初步建立: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共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③发展:1954年12月,第二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②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③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④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以上三大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

5、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只要掌握: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全国胜利后,中国要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到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①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重大倒退。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教训(如何避免再次发生):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阶级斗争为中心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时间:1978年12月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④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4)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

(1)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至此,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1.“一国两制”的构想

(1)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

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①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首先建议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②1981年,叶剑英的《》谈话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构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确立: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中英会谈(1982年)中英联合声明(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年胜利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中葡联合声明(1987年)胜利回归(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①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②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③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④为国标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1979年,两岸真正停火,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3)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4)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扩展阅读: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知识整合

20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历史必修一

第四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课程标准】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江苏08考试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知识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成立:(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内容:选举产生新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新中国的第一位政协主席是:毛泽东。通过《共同纲领》,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性质:临时宪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首都、国旗、国歌、纪元方式。

(2)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2、意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历史从此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是继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20世纪世界历史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一届人大召开的背景: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政权巩固,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2、召开: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3、内容: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4、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2)召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表明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可以执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3)内容: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了。(4)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通过政协这个组织,中共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协商议政。

2、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该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82年中共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建立的过程: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定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20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历史必修一

3、自治区、自治县的成立: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20世纪50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相继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一百多个自治县(旗)4、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疑难解惑】

1、比较《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历史条件:前者是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后者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家性质:都确认了相同的领导力量和国家政治基础。前者具有人民民主性质,后者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共同纲领》为建国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原因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各民族汇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事实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旧中国时,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旧中国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使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近代以来各民族在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方面共同斗争,建立了荣辱与共的友谊,这样的政治认同就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区别。

(1)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2)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与议行和一原则组织和活动;资产阶级议会制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和活动。(3)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

第二课时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一国两制”

【课程标准】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3、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江苏08考试说明】

(1)“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2)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3)“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知识梳理】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时间:1966-1976年。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造反派运动,公民的基本权利遭践踏

在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下,各地造反派到处揪斗“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人身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在动乱中,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2)全面夺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1967年1月,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策划下,以王洪文为首的一批“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了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陷于瘫痪。各“造反派”之间为夺权展开激烈斗争,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这样,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

2、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

(1)从文革发动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被削弱和破坏。

(2)从“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看,遭破坏带来的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也说明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难。二、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历史条件:

“文革”的教训:文革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

2

20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历史必修一

(2)立法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法律体系的形成:

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开“两会”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于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4)村民选举制度的推行:

同时,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各地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二)“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这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三、“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此后几十年,台湾海峡像一道鸿沟,隔开了两岸骨肉同胞,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

(2)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后来,他又在多次谈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2)含义:邓小平指出,所谓“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条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2、解决方案: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邓小平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双方最后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3、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

经过两年多的谈判,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4、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终于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5、澳门回归:

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三)海峡两岸关系

1、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的打破

(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2)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1)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同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2)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后来虽因台湾地区台独势力使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但两岸民间的交流仍冲破阻力,不断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呼声日益高涨。

(3)201*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1*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3

20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历史必修一

3、对台湾的基本原则:

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疑难解惑】

1、“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78年底,邓小平首先提出了这一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中国政府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

2、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与现实联系

(1)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依据:①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水军到达台湾。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③元朝时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④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⑤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设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法律依据: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内法来讲: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②201*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的神圣职责。从国际法来说:①二战时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②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这条件必须实施。”③〈日

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

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如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⑤1971年联合国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2)新时期我们处理台湾问题的态度

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阻碍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和推动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阻碍因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统一因素: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民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都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

3、港澳回归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意义

(1)有利条件: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②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③港澳同胞渴望回归。④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

(2)历史意义:①解决了中国对港澳的主权问题。②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贡献。③是中国政府“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范例。4、两岸关系缓和的原因

(1)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台湾与大陆经济上具有互补性,发展海峡两岸关系,进行经贸往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4)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海峡两岸的缓和与交流。

4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1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