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小结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小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0:18:55 | 移动端: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小结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小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描述从夏朝到清朝的政治制度,其中,第1课讲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第2、3、4课讲的是从秦到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朝(前2070前1600)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的传子制度(王位继承制)。

二、商朝(前1600前1046)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这种制度下,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商朝还是一个弥漫神权色彩的王朝。

三、西周(前1046前770)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三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一)分封制

1、分封制的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西周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2、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巩固西周的统治)。3、分封制的内容:

①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姻亲等。

②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王把土地、人口、物资等分封给诸侯臣下,受封的诸侯国君要向周王效忠朝见、纳贡、随同周王作战等义务。

③层层分封,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4、分封制的影响:①积极:扩大了周朝的疆域,巩固了周王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②消极:诸侯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5、分封制的变化历程:形成成熟于西周,衰落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

(二)、宗法制

1、含义:与分封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家族等级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结合起来

的为了解决继承问题的政治制度。

2、宗法制的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宗法制的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对以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礼乐制即“周礼”,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四、总结:中国早期(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2)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第2、3、4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带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组织形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的两对矛盾:①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称为中央集权);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称为“专制主义”)。

二、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战国初步形成。(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主张;

商鞅变法初步确立。)

(2)秦朝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军功爵制度)(3)西汉巩固。(中朝、推恩令、征辟制察举制)(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宋代加强。(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6)元代新发展。(一省制)(7)明清强化。(明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

1、秦朝(确立):

内容:中央:①建立皇帝制度;②建立三公九卿制;③制定严酷的《秦律》

地方:④建立郡县制。◆影响:

积极:①由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

一统的基础;对此后201*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经济的发展。

消极:皇帝权力过大,容易形成暴政。

2、汉(巩固):

内容:①建立“中朝”为决策机构;②颁布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③设置刺史监察

地方;

3、隋唐(完善):内容:

①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起草、门下审核、尚书执行)。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A、三省互相牵制,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B、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C、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

②开设科举制度,广罗人才,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唐朝政治制度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

4、北宋(加强):

内容:最大限度的集中军权、政权、财权于中央。

①军权: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军)与调兵

权的枢密院互相牵制;

②政权:中央: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度

支、盐铁、户部)。

地方:派文臣到各地作知州,管理地方政务,设通判起监察作用;

③财权:把地方税收的大部分收归中央,使地方失去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北宋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强干弱枝,守内虚外;②从权、兵、财三方面削弱地方权力。◆北宋政治制度的结果:积极方面、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皇权,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消极方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局面。

5、元(新发展):

内容:中央实行一省制,建立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相权有所加强。

6、明清(强化):

内容:明朝:①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明成祖正式设内阁;明中期后,阁臣只有“票拟权”。清朝:设立军机处。

◆军机大臣的职能:跪奏笔录,传达旨意。

军机处的作用:简化了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办事效率。

军机处实质: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同时也体现了明清时期中

国封建社会的落后。

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

的后期,即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

积极作用:

政治上,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为古代中国创造了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民族关系上,有利于民族团结,在面对外来侵略时,也有利于抵御侵略,防止分裂割据。消极作用:

经济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强化的专制统治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思想文化上,压制了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不利于明清民主启蒙思想的发展。总的来说,使得明清时期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五、几个制度的演变历史1、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1)、秦朝2)、西汉3)、东汉4)、魏晋南北朝5)、隋唐三公九卿制中朝6)、北宋7)、元朝8)、明朝9)、清朝二府三司制一省制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尚书台三省六部制雏形三省六部制2、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

分封制(始于西周)→→→郡县制(始于秦朝)→→→行省制(始于元朝)

3、选官制度的演变

军功爵制度(战国、秦、汉初推行,讲究军功)↓

察举制、征辟制(西汉推行,讲究品行孝廉)↓

九品中正制(东汉末、魏晋南北朝推行,讲究门第)

科举制(隋唐以后历朝都推行,讲究才学,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度为身份不高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

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是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4、监察制度的演变秦朝:御史大夫

汉:中央御史府,地方刺史唐:门下省

宋:谏院(独立谏议机构的出现)明清:“科道”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现象,但是,它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扩展阅读: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复习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复习总结(我们的历史作业……)

201*-10-1421:04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复习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复习总结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1西周的分封制时间: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实行分封制.内容:

1.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周公在推行分封制中起很大的作用。

2.分封制规定,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这些受分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影响: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对世界而言)衰亡: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官员、建立武装、增派赋役的独立性。一些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春秋时期的楚王问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战国末年,周天子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1.2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两制相同点:

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里),分封制(外)。

目的:

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受分封的诸侯与卿大夫既是兄弟关系又是君臣关系。

*实质:

宗法制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内容: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力,称为大宗。次之、庶子的后裔称为小宗。

3.由血缘系统,形成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作用(目的):

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在诸侯的领地内,除诸侯嫡长子继承外,还将土地和庶民、奴隶分封给其他各子,为卿大夫。卿大夫再依次分封下去,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影响:

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商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消极),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1至高无上的皇权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内容: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

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意义:

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2.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内容: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还设立诸卿、中正、廷尉

职位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诸卿

中正

廷尉

管理刑狱、司法

2.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背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

负责全国军务职务

帮助皇上处理全国的政事

高次

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于丞相

未任命,秦始皇亲

位最地

补充

同丞相自掌权

是中央政府的职

掌管各项具体政务相之下能部门管理皇族和外戚事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内容: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加至四十余郡。郡守是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促所属各县。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者县长,由朝廷任命,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考察,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作用: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评价:

秦朝废分封立郡县,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对中央加强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秦朝郡县制的管理模式,对历代封建王朝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4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地主阶级专制主义统治。第三课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3.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汉朝

1.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习称三公。2.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3.汉光帝进一步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令的权利,使尚书台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二、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体制。

三、隋朝

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四、唐朝

1.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是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为宰相。

具体分工为:

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作用: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影响: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隋唐时期,在尚书省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此后历史朝代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五、宋朝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是最高的军政机构,长官是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两个机构和称为“二府”。为制约宰相,增设参政知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作用:削弱宰相的职权,以总揽皇权。六、元朝

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意义:元朝的政治制度在加强皇权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记忆表格朝代

统治机构

补充习称

汉魏晋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三公”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南北朝

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吏、户、礼、兵、工宋元

称为六

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3.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汉朝

1.汉初在地方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各国,郡国二制并行。

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州设刺史(秦朝的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3.东汉时期,刺史逐步添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4.东汉末年,州逐渐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

二、隋朝

1.隋文帝因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

三、唐朝

1.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逐渐变为州之上的行政实体。

2.唐朝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越设越多,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四、宋朝

1.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消减地方节度使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以防武人割据局面的重现。

2.宋朝地方政权分州、县两级,又将唐朝的“道”改成“路”,在州县之上。

五、元朝

1.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地方设行中书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

记忆表格朝代

地方政治制度汉初东汉末年

隋初唐宋元

郡国二制并行州、郡、县州、县道、州、县州、郡、路

行省制度,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评价:(1-5积极作用,6局限性)

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

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郡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4.1宰相制度的废除背景:

明初沿袭元朝的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内容:

1.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部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朝的刺史),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2.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4.2内阁的创立内容:

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事务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深感处理全国事务的疲惫,于是设殿阁大学士,作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的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又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成立(明成祖)。

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万历初年,张居正当权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但是内阁只是顾问,票拟的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意义:内阁时郡主专制的强化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4.3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内容: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按照部落贵族共同议事的传统,由八国旗主“共治国事”。皇太极极为后,为销弱旗主的

力,增加议政的人数。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将原来的旗主全部封王,议政会议即称为“议政王大臣会议”,同时还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六部。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由于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会议决定的事,皇帝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务,替皇上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写成文,经过皇帝审批后,传达中央各部的地方官员执行。于是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的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相继撤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小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1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