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八年级物理知识总结

八年级物理知识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0:57:00 | 移动端:八年级物理知识总结

八年级物理知识总结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

一、长度及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m1mm=10μm1m=10μm1m=10nm1μm=10nm1m=10dm1dm=10cm1cm=10mm

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4、刻度尺的使用: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

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

读值和单位组成)。5、误差

(1)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就是误差(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

方法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

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6、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还有小时(h)和分(min)1h=60min1min=60s(2)测量工具: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停表等

停表:大圈表示一分钟,小圈表示一小时。二、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2)相对静止三、运动的快慢1.速度

13369

(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公式:v=s/t

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每秒(m/s)(4)单位:m/skm/h换算1m/s=3.6km/h2.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3.变速运动

(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2)公式: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即v=s/t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

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1*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1*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

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

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

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2、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

吸热。

13、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4、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

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5、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

气流动快慢。

16、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7、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

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8、霜、雪、雾凇、窗花、干冰做制冷剂、樟脑球等都属于升华现象:雾、白气、

雨、露、“水缸穿衣服”、“冰冻的物体拿出冒汗”都属于液化: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小孔成像(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日月食的形成、挖隧道时激光探路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m/s。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1、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12、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第五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3、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6、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

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7、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mg)、吨(t)3、单位的换算关系:1kg=103g1mg=1o-3g=10-6kg1t=103kg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指针左偏螺母右

移、指针右偏螺母左移

(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3)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

衡.(4)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

(5)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6)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称物体,

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6、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1)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2)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3)潮湿物体和

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7、常见的误差:砝码和物体位置放反时,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砝码的质量偏大时测量结果是偏小:砝码质量偏大时测量结果偏

小:

二、密度符号:ρ

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

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3、公式:ρ=m/V

4、单位主单位: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克/厘米3g/m35、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3千克/米32.7×103kg/m3=2.7g/cm36、常见物质的密度值: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7、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密度值一定,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8、应用:(1)据m=ρv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m/ρ求物体的体积。

三、常规法测物体的密度

1、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步骤中: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A.往烧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B、把烧杯中的一半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为m2C.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ρ=

2、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中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石块、细线

A.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为m

B、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住此时读数为V1

C、让石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2D、用公式ρ=m/V求出盐水的密度ρ=3、测定密度小于水的一大块石蜡的密度。

器材有:小天平、砝码、量筒、水、金属块、细线。(也可以用大头针)A、用量筒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

B、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让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为V1

C、把金属块与石蜡用细线捆绑在一起,完全浸没在水中,用量筒测出总体积为V2

D、被测石蜡的密度ρ=

4、测量牛奶的密度器材:天平、空瓶、水、牛奶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0

B、往空瓶倒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C、把水全部倒掉,再把牛奶装满空瓶,用天平测出瓶和牛奶的质量为m2D.用公式ρ=m/V求出牛奶的密度ρ=5、判断球体是否空心的方法

①:用物体质量÷物体体积,将计算出的平均密度和材料的密度相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②:用材料的密度×物体的体积,将计算出的实心球的质量和物体的质量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③:用物体的质量÷材料的密度,将计算出的实心球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比较,相同是实心,不相同是空心

扩展阅读:最新人教版201*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一种作用

理解: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状态变化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4.力的示意图:用线段的长短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来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上箭头的方向来表示力的方向。

作力的示意图时,要对物体先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遵循一定的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8N。未说明时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①形状规则、质地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②并不是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

第八章运动和力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到平衡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惯性的大小影响因素: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

大,惯性越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即一切物体都有质量,有质量就有惯性。

二.二力平衡

1.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二力平衡的条件内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几个力就彼此平衡。简记为:同体等大反向共线3.初中阶段物体的受力平衡主要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方向上平衡,因此可称为二力平衡.(两个方向上的受力平衡)

三、摩擦力

1.摩擦力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运动时,就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物体间的压力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

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应用: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第九章压强

一.压强

1、压力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即压强)的因素是:(1)压力大小(2)受力面积

3、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4、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5、压强公式:p=F/S

P压强帕斯卡(Pa);F力牛顿(N);S面积米(m2)。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3、液体压强公式:p=ρ

液gh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4、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5、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5、大气压的特点: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6、测量工具:气压计。

7、沸点与压强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8.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在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第十章浮力

1、浮力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产生原因: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4、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F浮F浮

GGGGF浮下沉悬浮上浮漂浮F浮GF浮=Gρ液ρ物ρ液>ρ物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F浮=G排=ρ

gV排

6.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浸入液体的物体体积(2)所浸液体的密度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7、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或悬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压力差法:F浮=F上-F下8.浮力的计算方法:示重法:F浮=G-G示公式法:F浮=ρgV排平衡法:F浮=G物

9.体积单位换算:1cm3=1×10-6m31dm3=1×10-3m3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3、力学里功的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4、功的公式:W=FS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

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5、功的单位:焦耳(J)二、功率:

1、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功率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3、功率公式:P===Fv

t

4、功率单位:主单位瓦特(W)换算:1kW=103W

三、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2、知识结构:势能

弹性势能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弹性形变程度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决定其大小的因素:重力势能

物体速度、质量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质量、高度

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一、杠杆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

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5、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6、应用:名称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结构特征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特点省力、费距离费力、省距离不省力不费力应用举例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天平,定滑轮二、滑轮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3.滑轮组

①滑轮组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滑轮组特点:向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

③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W有用

ηW总

斜面机械效率:Gh

η=FL

Ghη=FS滑轮组机械效率: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浮力计算题

1、将一块玻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当玻璃处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将玻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将玻璃浸没在硫酸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15N,求玻璃和硫酸的密度。

2、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求该物体的密度。

3、木块浮于水面,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4cm3,将露出水面部分去掉,又有18cm3的木块露出水面,求该木块的密度。

4、有一简易密度计,质量为4g,上部玻璃管粗细相均匀,横截面积为0.5cm2,当它浮在水面时,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10cm,当它浮在另一种液体中时,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为8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5、在圆筒形容器内有一定的水,圆筒的横截面积为100cm2,现将包有石头的决块浸没在量筒

内的水中恰能悬浮,发现筒内水面上升6cm,当冰全部熔化后,发现水面又下降了0.56cm,如果ρ冰=0.9×103kg/m3,则石块的密度为多少?

6、给你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估测一块橡皮泥的密度,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导出用所测量的量表示的橡皮泥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7、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它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5cm3,它在水面上的部分是25cm3,它受到的浮力多大?它的质量多大?密度多大?

8、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二分之一露出水面。若g取10N/kg,求:①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②用手将木块缓慢压人水中,当木块刚好全部没人水中时,手对木块的压力是多大?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1)弹簧测力计吊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读数为3N;当把物块浸没在煤油中称时,读数为2.5N,此时物块受煤油的浮力为N。当把物块浸没在水中称时,读数2.5N(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由此可得出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有关。

(2)该同学记录了实心铝块的底面在水面下不同深度h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并建立

直角坐标系画出Fh的关系图象,你认为,他所画出的关系图象应是图中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八年级物理知识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八年级物理知识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八年级物理知识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19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