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第二课堂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心得
浅谈高中政治第二课堂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心得
浙江省松阳一中王昌华
摘要:研究性学习不同于通常的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
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升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适应了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又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创新素质教育实践能力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遍高中课程计划中指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政治课教学而言可分为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学科课堂外的研究性学习和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性学习三种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的实施,都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都是为了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笔者在亲自组织参与了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后,深有感触:
一、第二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以自主性、探究性、创新性、开放性为鲜明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其设计方式是以现实和社会环境为舞台,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精神为动力,以师生共同设计的若干课题为导向。
我们在第二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是:(一)确定研究的问题范围
研究性课题的范围来源十分广泛。其课题的确定应与实际紧密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贴近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做到启发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知识、能力和觉悟相统一。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题的选定至关重要,对选题的分析归纳可从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考虑。
1、需要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必须在“服务于社会实践”思想的指导下,研究的选题应与社会经济生活和科学文化事业有关。而不能搞“大呼隆”。比如某些学校为了拉伸本校“研究性学习”的历史,把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郊游远足、烈士陵园扫墓、田径运动会、艺术节活动都冠之以“研究性学习”的美名是不恰当。研究性学习不是大竹筐,啥都可以装。研究性学习应重实效而非作秀。
2、创造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应坚持原创性。对于中学生的选题,创造性原则的要求是强调要有创新的思想,力求有新的见解,学习创新的方法。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虽然像上述的活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主题,但这并不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带着课题进行探究的主动学习活动。没有特征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能称之为创新。
1[1]3、科学性原则,指选定的课题必须具有事实依据或科学理论依据。对于中学生的选题,科学性的原则主要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能保证研究性学习中自主性探索方向的正确性。研究性学习是刚起步的新的学习方式,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研究性学习面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组织形式,常规管理等方面的艰苦探索。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依靠实事求是的作风。“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4、可行性原则是指选题要从主,客观条件考虑有无实现的可能性,一般可从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以及物质条件等方面来考虑。对于中学生而言要求学生量力而行,力争从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实际能力出发,避免好高骛远,又要求学习考虑课题实施以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从而避免不切实际。这还需要强调选题要少而精,适合于大题小做,切口要小,触类旁通,力避凑热闹,贪多求全,大而无当。针对当前丽水市大力走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配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陆续推出了箬寮岘的开发,安岱后红色旅游,茶叶市场调研,松阳黑陶的发展现状的调研,以及沼气农村能源的革命,以及松阳县城的发展,工业园区的发展等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象我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就是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从当前的热点和焦点来进行选题。既贴近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因地制宜地结合我们的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总之,选题的分析与归纳需要创造性思维,丰富的想像力,敏锐的观察力,较为广博的知识以及平时积累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技巧等。选题的范围宜小而不宜大,题目范围小一些,容易做深做透,也降低了实施的难度。同时,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分组与过程指导至关重要。
(二)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指导
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深入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分小组或个人搜集加工处理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和学生共同研究分工,又要为小组和个人提供咨询和研究的指导,还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调整研究计划。在这阶段也要遵循几个原则。
1、平等性原则。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变过去的那种等级式的学习为平等式学习。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是学习研究的主体,老师是配角既是指导者,促进者,又是参与者,同行者,甚至是旁观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成为真正的现实。最忌讳老师越俎代庖,喧“宾”夺“主”老师不满意学生的“研究水平”和“进步速度”,自己从后台走上前台。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切忌对学生的成果严格把关,逐字落实,结果导致成果人气十足。作为“新人类”的中学生,他们对事物有独特的体验和表达方式,让他们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观察问题,用自己的“嘴巴”来叙述更鲜活、更贴切,体现了中学生的写作特征。
2、真实性原则。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选题范围广泛,学科交叉,形式多样,与旧的教和学的模式差异很大,研究性学习能否正常地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收集。材料搜集要真实可靠。材料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进行实地社会调查和科学实验得来的;一是阅读古今中外的图书资料记载而来的。材料收集时一是要全面,尽可能做到涸泽而渔,一网打尽;二是要可靠,尽可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少用、慎用二手资料,收集资料不能掺杂个人意见,要注意忠实于原文。切忌把研究性学习当作应试教育的佐料,浮光掠影,用某些片面经验代替科学记证,人为拔高,匆忙得出结论;或把网站上下载的资料当作自己的研究成果,
2[2]东拼西凑,冠之以时髦的题目。
3、全民性原则。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区别在于学生获得的是直接的体验。虽然也有知识的获取和积累,但主要不是获取一流的科研成果,而是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他们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体验本身就是收获。研究性学习的新就新在开放性、全民性,开放首先是“放手”,给学生以时间、空间和自由,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允许他们出现一些偏差和挫折,在摸索中慢慢走向成熟,起步阶段不应追求规范化、科学化。切忌为了显示其研究性学习的高水滩。重点抓住一些优秀学生,创设课题,提供经费支持,资料帮助和相关平台,老师围着学生转,有如师傅带徒弟,尖子学生舞台广阔,兴趣盎然,如鱼得水,作品颇显水平。而大多数学生只是看客和陪衬,如此研究性学习实乃应试教育的翻版。实际上,有许多学生的研究成果并不会比少数尖子生差。因此,需要进行广泛的发动宣传,全民参与。
4、及时性原则。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形式有三种,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时间场所等,我们当前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学科课堂外的研究性学习和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性学习。这些形式都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多参加社会实践,搜集和掌握大量的真实材料,这无疑需要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和耗费较多的精力。这与过去学生固守书山题海相比,现状本身就是一大进步。然而,这与我们当前还存在的应试教育也会有矛盾,应试教育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难免会引起家长和学生的担忧。因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研究的进度,适时地召开一些简短的座谈会,纠正一些错误的思想误区和一些研究的方向,及时地鼓励学生,趁热打铁,从而提高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性学习强调探究或主动学习活动,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应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活动的重要区别在于学生获得的是直接的体验,体验人生,体验社会,体验本身就是收获,而这种过程体验是几乎无法靠教师传授而替代的,也是学生可受用一辈子的。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逐渐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可以说研究性并不是传统教学法的延伸,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能简单地关注学生背了多少,记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对高考有无多大的帮助。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不应过分苛求学生选题必须与某个学科知识相挂钩。因此,学校在对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时,不应过分注重其结果的研究水准。通过研究性学习,能够达到使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分组进行调查研究,使之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热点、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对于起步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应过分强调水准的高低,规范化,科学化的程度。而应从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和体验,感受等角度来进行评价。
二、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推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在于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既重知识的接受,又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既重知识的积累,还应重情感的发展;既重学习结果,更重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老师的主导地位,更重学生主体地位。
政治学科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要重视实践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探索活动
进行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以积极自主的方式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前期实践能够使学生学会围绕研究的课题,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培养他们对信息的采集,加工能力和准备在课堂上发布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素质要不断提高,教师只有自己具备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增强科研意识。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既符合当前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要求,又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习思想政治带来的消极影响,鲜明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思维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特点。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抛弃旧套套,敢走创新路。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必然越来越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孙元清高中研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790页。
扩展阅读:高中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实施
浅析高中政治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自我发现培养创造性思维。可以从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思维;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突破教材限制,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实施。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法
高中政治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从学校或者是社会中选择一定的研究专题,通过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和自主体验,对大量的知识和生活信息进行整理,从而增强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变传统的只重视对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为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学习,而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一般提不出问题或者因为课题的范围比较大而无法实施。其实,思想政治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库,需要学生努力发现。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可读性很强,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解读,从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然而,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漫无目的的学习,教师应当加以适当的指引。比如可以指导学生打破政治教材的内容,以一章或者是一节的内容为背景,从整体上理顺教材内容,体会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出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浅谈高中政治第二课堂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浅谈高中政治第二课堂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