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生》
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课题实验。该课题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方法地探索研究数学问题,建构数学知识。课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年3月---4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年5月---201*年2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年3月---201*年5月)。现在正处于第三阶段,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成绩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自我校申报该课题立项后,首先在校内成立了以刘校长为实验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肖主任为实验课题执行组长及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实验教师组成的实验课题小组。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同时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研究型队伍建设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为此,实验教师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理论方法的培训,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做“科研”的先行者:①自我研读,做好笔记,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中均自学了多本课改方面的理论书籍,并做了大量笔记。②经常开展交流活动,利用教科研组或每周课改固定学习时间围绕专题进行交流与研讨。③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不断解决新问题。④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实验教师研究热情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强了。
(三)初步探索出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1、创设开放和谐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从本课题组各学期实验教师的实验研究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创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民主交流,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气氛。教师在课堂中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有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建构了多元学习的教学模式。①用活动引领学习,在动手操作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②加强合作交流,在互动中促进学生持续发展。③运用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四)教师成功地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有效学习。我们的教师努力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二、体会与反思
1、有效的课堂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学习的收获很少,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2、有效的课堂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有时把学具的操作流于形式,为了做而让学生做。常会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操作,或者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杂乱无序,无从下手。从而没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没有得到学习的体验。要让学生在操作中取得学习体验,我们必须做到首先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其次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再次组织好有序的操作过程,最后,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有效的课堂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把学生推向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身积极的思维活动,自主参与,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今后工作重点
1、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2、撰写相关论文、案例及研究报告,装订成册。3、申请结题,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执笔人:余达成
201*年9月
扩展阅读: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研究阶段总结
《优化课堂教学与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课题实验阶段性总结
中东西小学吕少女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街道中心校开展了“优化课堂教学与小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实验。该课题倡导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方法地探索研究数学问题,建构数学知识。课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年11月-201*年10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年11月---201*年10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年11月---201*年10月)。现在正处于第三阶段,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成绩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自我中心校申报该课题立项后,首先在校内成立了以吕宝松校长为实验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刘丽珊校长、胡三妹主任为实验课题执行组长及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实验教师组成的实验课题小组。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同时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研究型队伍建设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为此,实验教师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理论方法的培训,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做“科研”的先行者:①自我研读,做好笔记,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中均自学了多本课改方面的理论书籍,并做了大量笔记。②经常开展交流活动,利用教科研组或每周课改固定学习时间围绕专题进行交流与研讨。③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不断解决新问题。④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实验教师研究热情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强了。
(三)初步探索出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1、创设开放和谐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从本课题组各学期实验教师的实验研究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创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民主交流,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气氛。教师在课堂中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有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建构了多元学习的教学模式。①用活动引领学习,在动手操作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②加强合作交流,在互动中促进学生持续发展。③运用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四)教师成功地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有效学习。我们的教师努力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二、体会与反思
1、有效的课堂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学习的收获很少,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2、有效的课堂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有时把学具的操作流于形式,为了做而让学生做。常会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操作,或者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杂乱无序,无从下手。从而没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没有得到学习的体验。要让学生在操作中取得学习体验,我们必须做到首先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其次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再次组织好有序的操作过程,最后,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有效的课堂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把学生推向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身积极的思维活动,自主参与,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研究取得基本成就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不但初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师教学思想的大解放,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变化之一:教师能够注重探究过程,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取知识而不是直接的把结论告诉学生,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
如教师在上《厘米的认识》时,她引导学生知道测量应该使用统一的工具是这样做的:让学生们先用自己喜欢的任意一件东西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学生有的用手,有的用书,有的用尺子,有的用铅笔,然后将测量结果记下来,由小组报告人汇报。这时大家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桌子是一样的,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通过谈论,大家的得出了,测量应该用统一的工具这一教学结论。
变化之二:课堂不是单纯的“讲课室”,而是实验室。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积极进取的课堂心理环境。既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又能促进教学过程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变化之三:学生学习时的思维比较活跃,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比如,在学习了一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计算方法以后,学生自己计算用一百元前购买玩具、面包、衣服等物品的开支情况,并且比较了各种物品之间的差价。这些情况表明,学生的想象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随之发展。又如,学习了“测量与观察”后,学生回家后测量了全家人的身高和步长,又用第一学期学过的统计知识,将测量数据制成了统计表。这些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表明了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注意到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其学习方式趋于合理,学一致用的能力也有所增强。变化之四:学生逐渐养成了自觉收集资料的习惯,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自我意识明显,学习行为具有自主性,敢于打破传统的观念,敢于向教材挑战,敢于向老师质疑。如有位教师在上《5的分合》这节课时,教师拿了5张圆片,让学生分一分,并且强调只能分给两位同学。有小朋友说:“可以一、四分。”有的说:“可以二、三分。”此时,教师继续引导,你还有别的分法吗?”小朋友们面面相觑,突然一个学生举起手来来了,“老师,我想一个人分两个圆片”话没说完,“哈哈哈”孩子们哄堂大笑起来,老师耐心地说:“你没听明白老师的话,老师是让你分5个圆片。”虽然老师这么说了,但这个孩子仍没坐下,他继续解释道:“老师,我知道,剩下一个圆片,可以撕开,一人一半。”老师愣了,这是教师所没想到的。老师示意他坐下,说:“这个小朋友的想法是对的,不过今日我们学习整个整个的分法。”象这样的事例,在我校的课堂上比比皆是,孩子们敢于向教本质疑,敢于向老师质疑已成为自己学习的一种习惯。变化之五:加强了学科拓展性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设计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部分,设置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改变学习方式,在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实践证明创设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有效的开发了课程资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的类型一般分为查阅类、制作类、观察类、实验类、积累类、调查类和编创类等,在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的设计和落实上我们要求教师把握以下几点:
1、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的选题一定要与学科教学密切结合,不要选择与学科无关的课题。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是为配合课内教学,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所以,在课题的设计上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科教学上的优势,树立大课程教学的观念,积极开发学生的课外生活课程资源,做到课内与课外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效率。
2、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要有挑战性,要有一定的难度,这种作业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讲究探究性和开放性,要提前布置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在课外学习、实践,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的落实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的自主性很强,难度比一般的作业大,完成作业的时间也长,因此,教师要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不能放之任之,要把每一次学习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机会。4、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要讲求适宜性,在时间性上,在学习条件上,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任务要求明确,不要繁杂,语言要通俗易懂。
5、设置研究性学习作业的数量要适宜。研究性学习作业不是也多越好,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学习负担。一般的大型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每学期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可布置二到三次,其它学科,每学期可布置一次;各学科对小型研究性学习作业可随教学进程设置。6、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评价要有多样性。因为学科研究性学习作业的类型不一样,所以学生完成作业呈现的形式也不一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可多通过展出观赏、演讲汇报、课堂交流等模糊评价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限度,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主动学习是有价值的学习。
四、今后工作重点
1、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2、撰写相关论文、案例及研究报告,装订成册。3、申请结题,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执笔人:吕少女
201*年11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研究阶段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研究阶段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