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心得
就是:语文数学理综英语。如何合理安排这期间的复习计划?相邻两个科目之间要不要休息?各个科目的考试流程是否相同?这些都属于考试流程的范围。而一个人对考试流程设计程度的高低在相同水平下,得分区别会很大。多数考生考试失利就输在第1天
下午的数学考试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上午考得是语文科目,而语文的考试思维与接下来的其他科目完全不同,必须在中午的这段时间给扭转过来,才能把下面的科目考好。要知道,数学科目连同后面的英语、理综,要求的考试思维特点是客观和精确,这与语文完全不同。很多同学忽略了这个很关键的原因,所以导致思维扭转不及时,数学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这就是之所以数学最易被考砸的原因
所在。
那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那就是要利用好中午的休息时间,并且设计好数学考试当中
的答题流程即可。具体如下:1.中午这段时间应该分为几段:
吃午饭用大概30分钟;然后闭目休息20分钟;接着要复习数学,拿一整套做过的数学题过一遍,包括小题在内,时间把握在1小时左右;
最后要放松心情随便找个人聊聊天。注意:整个过程要尽量1个人完成,避免家长
陪同。
2.具体的答题流程:
●一拿到卷子,要立刻把该填的信息都填完。●拿到试卷后,后3道题不要看,只看你平时
最熟悉的那个知识点的题。●开考前3分钟,把选择题都看完。●随后按顺序做,做到前3道大题结束,然后
停顿大约1分钟。
●把后3道大题扫一眼,主要是看题形、都有几个小问题、每道题的分值。接下来把所有题的第一问都拿下,如果这个题就1问,就先放
开。
●大致的答题顺序是:解析几何函数
数列
数列这个题形很特别,如果试卷中数列没有放
在后2题,那就先做数列。
●考试的最后1015分钟,不要检查,要盯住
一个题做完。
在这里特别要提醒一下,答数学题,就1道题而言,只要你动手写了,就一定要得出一个结果,否则会得不偿失。因为只有有了结果,老师才会认真看你的解题步骤,会酌情给你分;但是如果连结果页没有,判卷老师会认为你根
本没有做完,过程也不会看。
数学考完后,必须马上要忘记数学。下一场是
理综考试,要认真复习理综。
扩展阅读:数学考试总结
数学考试总结
这次数学期末考试,我考了95分,感到挺满意,不过还需继续努力。最近,我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来学习数学。首先,应科学的进行复习。我们不得不提到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论述了人类记忆的遗忘规律。经过大量的实验,他发现遗忘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而是先多后少、先快后慢。经过测试得到一组数据:时间间隔记忆量刚刚记忆完毕100%20分钟后58.2%1小时后44.2%8-9个小时后35.8%1天后33.7%2天后27.8%6天后25.4%一个月后21.1%根据遗忘曲线,科学家们对复习时间做了很巧妙的设计,就是七次复习,按照这个时间去复习,会产生很好的记忆效果。第一次复习20分钟下课前第二次复习1小时课间第三次复习2小时课间操第四次复习1天写作业第五次复习1周周末第六次复习1个月月考第七次复习3个月期中(期末)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你严格按照这个时间去复习的话,可以节省70%的时间,保持
的记忆量达到90%以上。
学习数学还需多做练习,每天限制做作业的时间,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应多做课外习题,这点我在今年并没有做到,下半年要多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做错题本,做错的题目应抄在专门的错题本中,并且要坚持下来,才能有效的学好数学,定期的查缺补漏,在考试前看看,促使自己做到:“做过一遍不再错”的使命。还应当在题前做好标记,
在“完全弄懂保证以后不会错”的题前标“”,在“不完全明白以后有可能再错”的题前标“?”,在“不知道为什么错一直没弄懂”的题前打“△”,定期复习并弄懂其做法,还可以进行总结。
我们每周都会进行一次周练,我们不仅要做错题本,还要进行反思,尽量把不懂的弄懂,如果还觉得困难,可以和同学、老师进行讨论,不能“不懂装懂”,这十分重要。还有一点十分重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是很多老师强调的,无论什么学科我们都要做到这一点,课前预习有助于我们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课,我们在预习时要适当做好标记,打上问号啊,都可以。上完课,就要进行适当的巩固,比如可以:做做练习,看看书。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增加学习效率,这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吗?
还有一点,学习数学应当去理解它的做法,不能死记硬背,这是“死读书”,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住它,这才能是高效率。
下半年,我们将学习坐标,这虽然学起来并不难,但是,如果忽略了这一课知识,我们的数学还是得不到提升,这不是事半功倍,那么,以上的方法都得不到作用,我们应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对待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只要有用心去学习它,自然而然的会把各个学科学好,学踏实,这就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盼望的吗?
衷心希望我通过反思能够把数学学好,以及各个学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收获,加油!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数学考试心得》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数学考试心得: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