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富民强村工作总结
关于XXX村201*年“挂、包、帮”活动暨富民强
村工作的总结
过去的一年,XXX村两委员会,在乡党委政府带领和关心下,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两委会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我村在乡党委政府正确带领下,创新思路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紧紧围绕着富民强村,积极创新,快速发展的目标,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紧紧抓住产业富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工作重点,加大力度,攻坚破难,狠抓落实,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助农增收。该村山高沟夹,属典型的山区地貌地质特征。村两委一班人,结合村情,发挥优势。
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加快发展村级经济
1、水利建设:整治清淤了断石桥水库渠道1500米,全村支渠3000余米,有效保障了今年秧苗满栽满播。用条石整治了二社长约78米,高2.5米山平塘一口大坝,使蓄水量达到9万立方。
2、新修村2组社道公路1公里,并集资2万余元购买碎石铺路,保证了晴雨通车。
3、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在1、2、3、6社,现已栽植花
椒500亩,已除草,施肥杀虫,已经进入管理阶段,9月份立秋后再栽500亩,达到千亩花椒遍。
4、帮助困难户,二社吴延合栽秧时节,脚痛、儿子外出务工,家里的秧无法栽,我发动党员、干部、群众,15人,把他家田耕了,4个人的包产田全部栽上秧子,现在秧苗长茂盛。六社唐国平缺劳动6个人的产包产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6人,把他家的包产田全部栽上秧,现在长势好。
5、环卫工作:我村从街场口到村办公室这段路,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全村社员的家庭,院坝,经常宣传叫他们保持清洁,将卫生。
二、社会保障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协调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提高文明程度。
(一)、今年我村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推进文明户、五好家庭及平安家庭的评比活动,实行动态管理。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三、党建工作全面提高
1、XXX村党总支部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明确了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发展集体经济、建设
美好XXX”的口号,做到学习实践和自身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全面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2、“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是我们开展党建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开展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党总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关于如何、怎样建设新XXX村。很多的老党员干部还提出了许多的建设性建议。今年党总支共发展新党员1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共有1名正在考察之中,为我党添加了新鲜血液,党的基层建设得到加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找差距、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党委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争创XXX村新局面。
扩展阅读:201*——201*富民强村工作报告
东观镇201*201*富民强村工作总结
根据区委的指示和安排,我镇现将三年来富民强村工作总结如下:
自富民强村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镇干部要下村,公仆要尽责”为主要内容的富民强村(居)活动和区委提出的“五大战略”、打造“四大中心”、建设“三型”阳光高坪的目标,稳步推进富民强村工作的开展。
201*年是全区规划富民强村工作的第一年,我镇按照区委“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我镇在年内主要完成了一下目标:
一、全镇完成的总体工作(一)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1、优质粮油
全镇集中成片发展优质水稻8000亩,其中订单种植5000亩,建立高产示范片201*亩;
2、山羊发展
建成常年存栏1000只以上的核心种羊场一个;发展常年存栏100只以上的种羊养殖大户2户;常年存栏种羊20只以上的扩繁户20户。
3、无公害蔬菜
已建成无公害蔬菜种植500亩,集中成片种植200亩。4、综合农业开发及加工业完成情况
引进农业综合开发、加工工业项目,到位资金800万元。5、“无公害土鸡”产品和基地认证
完成“无公害土鸡”产品和基地的认证工作,新培育常年存栏东观土鸡1000只以上、年出栏500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10户以上。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
1、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改建山平塘2口,维修石河堰2座,修复水毁工程10处,整治渠系2500米。
2、村道公路建设:新建成村道公路4公里,硬化村道公路4公里,维修村道公路3公里。
3、扶贫新村建设:完善梓潼沟村新村建设扫尾工作,启动扶贫新村建设一个。
(三)经济社会事业工作目标
我镇在201*年成功搭建劳务平台,增加农民劳务收入:以高博人才市场为依托,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提高劳动力转移的质量,成功完成年内输出剩余劳动力1500人,实现劳务收入1200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2%以下,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60元以上,实现人均增收200元目标;扩大农村“低保”面,在201*年争取农村“低保”名额20个,加强敬老院管理,完善“五保”供养体制,进一步深化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力争参保率
在95%以上。
(四)结对帮扶工作
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脱贫:在08年要求每个村干部帮扶2-3户贫困户,未驻村干部要联系1-2户农户,有针对性地为重点困难户捐钱、捐物、出力献计,扶持帮助发展产业,寻求致富门路。全镇村干部出色完成了帮扶工作。
(五)信访、稳定和谐工作目标
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信息收集、群众参与、部门联系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镇上成立“处遗工作小组”,变上访为下访,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事件或案件及时研究,迅速调处,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不和谐的因素,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出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全面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六)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目标
围绕增强“双带”能力,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和配强村班子结构,提高村班子建设整体水平,使村级组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加强。深化村(居)干部的教育培训、作风建设,大力推行村务公开、村民自治,不断提高村(居)组织民主决策、民生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努力提升村(居)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使部分农村党员掌握一门致富实用技术,在培育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中成为致富能手,3%左右的党员在从事非农产业中成为带头人。
二、试点村工作目标
按照区委三年三步走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统筹兼顾山区和平坝村的特点,我镇在201*年以马曾桥、观音桥、蒋家山三个村产业发展为重点,进行试点,以试点村的成功经验来推动“富民强村”工作的深入开展,三个试点村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一)马曾桥村发展红提葡萄产业。打好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这张牌,在搞好现有200亩示范园经营管理的基础上,计划在201*年再成片扩大面积200亩,在红提葡萄园建设上做到高规格栽植,专业化、无公害化经营管理,高效益产出。同时建立一个20亩的优质红提葡萄苗圃。实现合作社赢利,社员增收的目标。
(二)观音桥村发展特种水产养殖业。利用观音桥村地理资源优势,引进业主,在观音桥村的陈家沟发展特种水产养殖200亩,辐射带动全村发展特种水产养殖600亩,201*年的第一期养殖100亩,为打造高坪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蒋家山村发展干果种植业。以蒋家山村水保改良土地的有利条件,招引业主种植核桃500亩,在08年底成片规模栽植200亩。
201*年,是实现“富民强村”工作目标的关键年,按照区委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镇在09年内完成了如下工作:
按照“今日中心镇、明日卫星城”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创建“三项”工程。一是以效能建设为契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创建和谐精干、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二是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好机遇,大力整治村级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创建环境和谐、稳定、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围绕小城镇建设这根主线,创建美容、绿化、星光的城镇环境。
一、完成工作具体情况
我镇在09年瞄准“四大总体目标”,落实四项工作措施,实施“六个一”具体工程,加压激活,拼搏奋进,深挖“品牌之乡、渔米之乡、特色之乡”的内涵,使我镇“富民强村”工作进展快,推进有序、扎实有效。切实做到了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双轨并行;一般村村级发展有目标、有重点,工作开展有成效,得民心;试点村有亮点、有特色,树形象、出经验。全面达到6个100%的要求:即宣传发动到位100%,干部联系群众到位100%,干部群众知晓率100%,整体规划到位100%,走访联系群众到位100%,对困难群众帮扶到位100%。
(一)“渔米之乡”发展目标
1、优质粮油:全镇集中成片发展优质水稻10000亩,其中订单种植6000亩,建立高产示范片201*亩;
2、绿色有机蔬菜: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种植8000亩,集中成片种植1000亩。
(二)“品牌之乡”发展目标
1、我镇在09年成功发挥“东观辣仔鸡”这一知名餐饮品的有利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土鸡”养殖,实现培育常年存栏东观土鸡1000只以上、年出栏500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10户以上。
2、借助“二家山兔宴”这一知名餐饮品牌的拉动作用,做大做强“无公害山兔”养殖产业,在08年的养殖的基础上,新建常年存栏200只的大型种兔场一个,新增批养兔100只的养殖大户3户、一般养殖户10户,使山兔产业作为发展集体经济,助农增收的龙头产业。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标
1、水利设施建设:整治水库1座,技改山平塘2口,维修石河堰2座,修复水毁工程17处,整治渠系3500米。
2、村道公路建设:新建村道公路6公里,硬化村道公路10公里,维修村道公路4公里。
3、扶贫新村建设:完善梓潼沟村新村建设扫尾工作,启动潘家村扶贫新村建设。
4、农村能源建设:新建沼气池400口。
5、集镇建设:引资建房1万平方米,维修街道400米,安装闭路电视60户,安装自来水、天然气60户。
(四)经济社会事业工作目标
我镇组织培训了劳务人员500人次,提高劳动力转移的质量,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09年共计输出剩余劳动力1.6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500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2%以下;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以上,实现人均增收350元目标;加强了敬老院管理,完善“五保”供养体制,在09年内不断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参保率达98%以上。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了老年协会,社区文艺宣传队等社会团体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上档升位。同时,完成多方引资30万元,在镇内建成了高规格的文化活动中心一个。
(五)结对帮扶工作目标
继续加强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脱贫工作力度:按照“解民忧,排民难,助民富,聚民心”的帮扶思路,对困难群众实行“1+3”“1+2”“1+1”结对帮扶模式,即每位党委成员至少帮扶3户困群众,每位中层干部和驻村干部至少帮扶2户困难群众,一般干部、村(居)干部和农村党员每人至少帮扶1户困难群众,有针对性地为重点困难户捐钱、捐物、出力献计,扶持帮助发展产业,寻求致富门路。
(六)信访、稳定和谐工作目标
按照镇党委政府提出了的“建机制、重排查、攻调处、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我镇建立了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了信息收集、群众参与、部门联系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镇上成立了专门“处遗工作小组”,变上访为下访,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事件或案件及时研究,迅速调处,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不和谐的因素,
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出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无人员到京、省、市、区上访的工作局面,全面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七)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目标
一是以“四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平台,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和配强了村班子结构,提高了村班子建设整体水平,使村级组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深化村(居)干部的教育培训、作风建设,大力推行村务公开、村民自治,不断提高村(居)组织民主决策、民生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努力提升村(居)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二是加大产业及功能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在全镇30个农村党支部组建产业党小组61个,功能党小组90个,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80%以上。三是以马曾桥村“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为平台,高标准建立跨行政村的产业党总支一个。四是使部分农村党员掌握一门致富实用技术,在培育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中成为致富能手,5%左右的党员在从事非农产业中成为带头人。各村党支部在产业发展和谐稳定上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和服务作用,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支部领办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保护一方平安。
二、工作重点
按照区委三年三大步的要求,统筹兼顾我镇山区和平坝村的特点,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马曾桥、观
音桥、蒋家山三个试点村产的业发展。同时,新增杨家桥村、圣灯寺村,作为201*年的试点村。
(一)原有三个试点村的发展目标
1、马曾桥村:打好“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这张牌,做大做强红提产业,着力打造红提葡萄高效果业园,以红提葡萄示范园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村社,引进业主投资300万元以上,新发展红提葡萄300亩,使红提葡萄高效果业园达到500亩。继续总结马曾桥村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的经验,加大宣传力度,使其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打造川东北一流的专业合作社。同时,引进业主建占地200亩的精品钓鱼城一个。
2、蒋家山村:不断推进蒋家山村南福核桃干果示范园建设,把实现了干果园区由现在的200亩扩大到了500亩,进一步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示范园建设,要有档次,上规模,创品牌,打造川东北最大的干果基地。同时,新建村道公路2公里。
(二)新增两个试点村的发展目标
1、龙家井村:成功引进业主,成片发展养鱼100亩;发展稻田养鱼农户10户,面积达50亩;整治山平塘1口;硬化村道公路1.6公里,实现了6公里社道公路满铺碎石的工作目标。
2、圣灯寺村:着力打造肉牛养殖基地,在2、3社引进了业主,投资200万元,建成年出栏200头以上肉牛基地1
个,带动周边村社发展肉牛养殖;依托“无公害山兔”的品牌优势,发展批养兔100只的养殖大户2户、一般养殖户5户;发展水产养殖100亩;引导农户新建沼气池80口,新建村道公路2.8公里。
三、保障机制
一是实行“党委成员驻片,镇级部门联村,驻村干部包村(居),镇村干部帮扶困难户”的工作机制。二是创新干部管理及用人机制,切实做到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事业上有干头,待遇上有想头,提高干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三是为了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三个窗口,即:镇上设立群众工作办公室,村级设立群众工作站,社区设立群众工作窗口。四是落实四项制度,即:工作按时办遏制,工作集中办理制,工作违规追究制,工作事项督查制。五是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上做到“三正”。即:思想正、作风正、行为正。六是要求镇村干部在为群众办事上把好“三关”,即:办事政策关,生活纪律关,处事人情关。
201*年,我镇按照高委发[201*]02号文件要求,召开了党委会、党委扩大会、镇干部会、村社干部党员会和群众大会,专题研究“富民强村”活动,专门安排“富民强村”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富民强村”工作专门班子,制定了实施意见,落实了工作责任制,明确了工作目标,分解了工作任务,建立了工作月报制,实行了“党委成员驻片,镇级部
门联村,驻村干部包村居,镇村干部帮扶困难户”的工作机制,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瞄准四大总体目标,落实四项工作措施,实施“六个一”具体工程,使我镇“富民强村”工作启动较快,推进有序,扎实有效。在201*年底,全面达到了6个100%:即宣传发动到位100%,干部联系群众到位100%,干部群众知晓到位100%,整体规划到位100%,走访联系群众到位100%,对困难群众帮扶到位100%,
一、工作开展成效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强力推进产业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根主线,按照“优质、高效、增收、安全”的发展思路,根据各村的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和群众愿望,因地制宜规划特色高效产业,实现了全覆盖,做到了村村有特色、处处有亮点、户户有产业。通过“建基地,引业主,创品牌,带农户”等措施,使我镇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卓有成效。马曾桥村借助红提葡萄技术优势,组建了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在该村建立红提葡萄科技示范园150亩,已见成效,亩收入在7000元以上,该合作社在201*计划还将发展红提葡萄400亩;该村201*年还引进业主刘凤鸣承包土地150亩集中发展西瓜和蔬菜产业,通过业主带动了全村产业发展。观音桥村利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较好的优势,引进南部业主杜正武在该村成立武华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投资1060万元,建立川东北最大的微流水特
色水产养殖基地260亩,目前第一期工程160亩已全部投入生产,共放养各种名贵水产4200余万尾,预计年底产成鱼8万公斤以上(现已出售成鱼2万公斤,收入28万元),10年底实现亩产值在8000元左右,明年亩产值将达到2万元左右,这一产业带动了全村乃至全镇水产业发展。蒋家山村利用山地优势,引进南充市金果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母华荣在该村发展核桃产业300亩,既解决了土地荒芜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元通寺村利用沿河平坝地优势,同南充南福核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发展干果产业近百亩。圣灯寺村“回引”在外创业人员刘兴平承包土地100亩发展水产养殖;梓潼沟村“回引”在外经商能人张德敏承包土地50亩,成片发展红提葡萄,还建了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猪场一个。二家寺村和邓家坝村分别建立了常年成栏100只以上的山羊良种核心繁殖场两个,引进南江黄羊400只,将带动农户发展山羊养殖产业。封门垭村引进业主建立了万只种兔场一个。封门垭村、圣灯寺村发动群众山兔养殖,年出栏肉兔30万只。邓家坝村、白鹤桥村、贺家沟村发动群众发展土鸡养殖,年出栏土鸡60万只。全镇还发展优质水稻种植1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8000亩;培育各类养殖大户510户。全镇产业发展覆盖面宽、速度快、效益好,实现人均纯收入将比去年增加450元以上。
(二)关注民情,尊重民意,奋力改善民生条件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根主线,按照“民建、民有、
民用、民管”的建设思路。狠抓农村以兴水、建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突出交通建设。一年来,共投入资金756.5万元,硬化道路7.1公里,新建泥结碎石路21.4公里,封门涯村3.2公里,元通寺2公里,龙家井村5.9公里。龙家井村发动群众自筹资金17.56万元,投劳6728个,新建村社道路5.9公里,全村6个社全部通公路并辐射到了每个院落,彻底解决了该村出门难、行路难的老大难问题。
二是重点解决饮水安全。投入资金147.5万元,在吴家沟村、马蟠村,潘家沟村,和平寨村,高家沟村新建集中供水站8处,在山区村打压水井201*口,建人饮池35口,维修人饮管道3500米,安装自来水管道1500米,解决了1.5万人的饮水安全和4.5万头畜禽饮水问题。
三是狠抓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97.6万元,整治了罗家沟水库和四方碑水库两座,排除了安全隐患;技改山平塘4口,维修石河堰3座,检修提灌站18处共630千瓦,修复灌溉渠道3200米,恢复水毁工程25处;新建石河堰3座,新建山平塘4口,新建蓄水池20口,新建提灌站1座。基本上解决了群众生产用水困难。
四是注重农村能源建设。投入资金43万元在邱家树村、马曾桥村、观音桥村、白鹤桥村新建沼气215口,解决了部分农户家庭能源和环保问题。
五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
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独生子女父母奖扶,独生子女奖励,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家电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惠农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实。
(三)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尽力帮扶困难群众围绕脱贫致富这根主线,按照“解民忧,排民难,助民富,聚民心”的帮扶思路。对困难群众实行了“1+3”“1+2”“1+1”结对帮扶模式,即每位党委成员至少帮扶3户困群众,每位中层干部和驻村干部至少帮扶2户困难群众,一般干部、村(居)干部和农村党员每人至少帮扶1户困难群众。通过产业规划、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质支助,使每户困难群众家庭有一条致富路子,有一项骨干产业,有一门增收技术,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520元以上。201*年有195名镇村干部帮扶的356户困难户,实现帮扶户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加了480元,基本上达成了帮扶目的。
(四)招引业主,培育龙头,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围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这根主线,按照“办实体、兴业主、活经济、助增收”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各村的资源优势,帮助规划和选择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好的项目,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增强集体经济实力。马曾桥村通过“支部+业主+专合组织”的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白鹤桥村通过互助合作社的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火光村利用场镇人员集中的优势,发展商贸业,年收入在0.8万元左右;四方碑村、罗家沟村、龙
家井村等通过水利工程转承包的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年收入在0.6万元左右,等等,逐步探索了一条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五)畅通渠道,创新机制,着力调处矛盾纠纷围绕维护农村稳定这根主线,按照“建机制、重排查、攻调处、保稳定”的工作思路。针对存在的“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无理也解决”的信访现状和“花钱买平安”,“稳定压倒一切”的信访形势以及“越级到市、层层通知,越级上省、派人跟紧,越级进京,处分不轻”的信访压力,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畅通信访渠道,开展了“书记、镇长”大接访活动,坚持了党委成员轮留值班接待日,做到了开门接访、主动约访、组织下访、联动办访。
二是建立了四级调处机制。即小矛盾纠纷由村民小组直接调处;一般性矛盾纠纷由村(居)民委员会进行调处;较大疑难的矛盾纠纷由镇信访办进行调处;重大的、有影响的矛盾纠纷由镇党委研究分析,指定领导包案调处,充分发挥“第一屏障”作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
三是建立“党委成员包案、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上访人”的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责任。
四是制定了“重奖有功人员,重惩有过人员”的奖惩激励机制。
五是实行了“四前四早”工作方法。即排查在前,矛盾
问题早掌握;控制在前,敏感时期早防范;预案在前,群体事件早化解;疏导在前,矛盾纠纷早处理。
六是加大调处力度。按照化解问题宜“快”不宜“慢”,解决渠道宜“广”不宜“窄”,处理缠访宜“硬”不宜“软”的方式,加大了信访调处办理力度,仅今年19月,全镇就调处息诉罢诉上访案件(信件)182批391人次,占信访总量的94%,其中调处息访市、区挂牌重点信访案件6件6人次(占市、区挂牌重点信访案件的85%),调处息访镇挂牌的重点信访案件11件12人次(占镇挂牌重点信访案件的84%)。对非正常上访人员通过教育仍然无由取闹的,对其进行拘留1人,组织法制学习2人。使全镇信访稳定工作有了较大好转,基本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围绕党建工作这根主线,按照“班长带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工作思路。把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放在村居,把责任交给支书,把党小组建到“产业”,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在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开创性的做好了以下工作。
1、组建功能党小组。在全镇24个农村党支部组建了产业党小组45个,功能党小组96个,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65%,使各村党支部在产业发展上、和谐稳定上发挥了重要的领导和服务作用,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支部领办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保护一方平安。如马曾桥村党支部
组建了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创办了提红提葡萄产业;观音桥村党支部创办了了特色水产项目;蒋家山村党支部创办了干果产业发展项目等。
2、打造党建示范村。以“三满意”活动为契机,以“三级联创”为载体,以“三向培养”为重点,以“三联”制度为措施,以“五权”模式为保障,以“四强基层党组织”为目标,打造党建示范村。一是在马曾桥村、观音桥村、蒋家山村建立了“四强基层党组织”三个示范村;二是建立了南长线党建示范带,将沿318线的7个村党支部作为全镇党建工作示范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动辐射作用,使党组织在“想干事上”展现“先进性”,在“会干事”上增强凝聚力,在“干成事”上架起“连心桥”,提高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先锋作用和威信,巩固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地位。
3、推行“三个一”工程。即选好一个人,加强一班人,培养一批人。完善了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模式,整合了班子力量,凝聚了班子人心,确保了政令畅通。调整了三个村级班子,配强配齐了村(居)班子成员。全镇村级组织运行良好。
(七)、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努力加强效能建设围绕廉洁高效这根主线,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对形象”的工作思路,加强干部效能建设,提高了干部的责任心、岗位能力和工作效果。今年全面推行了以人定岗、以岗定责、以责定功、以功定奖和违责严究的干部管理制度;
制定了干部学习、工作、出勤、财务、考核等规章制度,打破了行政、事业界限,量才用人,同工同酬同考核同奖惩的干部激励机制,调整了部门负责人和驻村干部,规范了干部的工作、生活行为,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发挥了干部的专长和特长,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把干部“逼”到了农村村社,送到了群众身边,融入到了群众之中。在富民强村活动中做到了六个100%,基本上树立了“班子团结,形成凝聚力;关心干部,形成合力;廉洁自律,形成吸引力”的良好氛围,深受群众拥护和好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发展产业、改善民生、帮扶群众、调处纠纷、基层党建等都离不开资金投入,乡镇财力保运转都困难,上级资金又只投入在项目上,致使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2、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由于土地联产承包后,经营权分散,土地零乱,集中成片发展大产业难度增加,导致产业规模不大。
3、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由于大多数村集体无实体、无资源,导致无经济收入来源,致使集体经济薄弱,经济空白村多。
4、信访形势依然严峻。虽然今年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化解了大量信访矛盾纠纷,调处息访了大量信访问题,但由于农村是利益关注点最为复杂多变的特殊群体,特别是场镇
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不能满足群众的过分要求,容易导致矛盾纠纷,加之信访中群众存在信上不信下、信远不信近、信高不信低、信有不信无、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将会导致信访形势严峻,不稳定因素增加。
5、村级阵地建设滞后。东观镇38个村(居)级组织,目前只有6个村建有活动室,只占村(居)总数的15%左右,不利于基层组织建设。
三、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宣传活动。炒热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干部群众的认识,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形成干部干事业,农民兴产业的良好局面。
2、加快产业发展。通过多种形式,招引业主,带动农户发展产业。计划明年红提葡萄产业再扩大400亩;特色水产养殖增加到500亩;发展干果产业500亩;其它产业也齐头并进。真正实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年年有增收。
3、拓展集体经济渠道。通过兴办经济实体,建立专合组织,盘活闲置资产,开发各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招引项目等措施,不断拓宽集体经济来源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落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真正使困难群众在2-3年脱贫致富。
5、加大信访调处力度。充分发挥功能党小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村社信访排查、调处工作,使矛盾纠纷大多数化
解在基层;同时建立信访责任制,完行分线分村负责,确保“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
6、规划“三村”建设。针对东观辖区范围广,地理位置较复杂,资源优势差异大,发展极为不均衡的现状。以后我们将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按照“三村”建设,即建设特色产业村、建设文明新农村、建设和谐示范村,分村制定规划、下达任务、严格考核,使村村有任务、人人有事做。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富民强村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富民强村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