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初二下册科学小结

初二下册科学小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1:50:39 | 移动端:初二下册科学小结

初二下册科学小结

1.2.

小结: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3.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A氢气氧气氮气氟气氯气溴碘(双原子分子)B通常可以根据读法来写,且要注意通常用原子个数(或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C化学化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成“某化某”。

D化学化所传递的信息:①表示某种物质;②表示该种物质的1个分子;③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

类;④表示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及原子的数量。

4.

关于化学式的计算:

①求得该物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②求得组成该物质得各种元素的质量比;③求得该物质中某种元素得质量分数;

④结合第③种计算,在已知该物质的实际质量时,求得该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实际质量

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氮气的用途: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用途:

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④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4、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2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

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5、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1)本身质量;(2)本身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6、灭火和火灾自救(1)可燃物燃烧条件:

(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b)跟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方法:

(a)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b)跟氧气隔绝。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C(2)分解反应:A===B+C2、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反应前后:①原子种类没有变化;②原子数目没有增减。(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④物质总质量3、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②表示反应的条件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列出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答案1、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③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2、二氧化碳

(1)①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水③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④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不能供呼吸;②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与水反应:CO2+H2O=H2CO3④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4)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①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有无光都能进行

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第四章《电和磁》复习提纲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5、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③典型磁感线:

④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但磁场客观存在。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建立理想模型法。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②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四、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重大意义: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3.应用:电磁铁

A、定义:内部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插入铁芯后磁场大大增强。

C、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极由电流方向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线圈形状来控制。

D、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电磁继电器:实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铃:电磁铁通电时,吸引衔铁使铁锤击打铁铃而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铁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重复上述过程。

磁悬浮列车:利用列车轨道上的强电磁铁对列车上的电磁铁的磁极相互作用而把列车悬浮起来。电话:组成:话筒、听筒。基本工作原理: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信息的磁记录:磁带、软盘上涂有许多磁粉,每一个磁粉都相当于一个小磁体。录音时,录音磁头将磁粉磁化后按一定规律排列;放音时,当磁带通过放音磁头时,磁带上各磁粉的磁场使通过磁头的电流随之变化,电流通过喇叭将声音还原。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的方向,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的方向同时发生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②工作原理: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③能量转换: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该位置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注:直流电动机的线圈在平衡位置时没有电流,也不受力的作用。)⑥优点:构造简单、控制方便、效率高、无污染。六、电磁感应: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2、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3、感应电流:

①定义: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

②产生的条件:有磁场、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③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应线方向有关。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的方向,则电流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的方向同时发生改变,则电流方向将不变。

4、感应电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压。(注:有感应电压时不一定有感应电流)5、电磁感应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区别电磁感应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现象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通电导体(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6、应用交流发电机

①构造:线圈、磁极、铜环、电刷;②工作原理:电磁感应。

③能量转换:工作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④工作过程:在外力作用下,转子转动一周,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发生两次改变,电流的方向也随之发生两次改变,从而产生方向性呈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注: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在内电路线圈中产生的都是交流电。交流发电机通过铜环向外电路输出交流电。直流发电机通过换向器向外输出直流电。)⑤大型交流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发电机叫做旋转磁极式发电机。

⑥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区别

名称电动机发电机能量转化力的性质导体中的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原理构造

7、交流电和直流电:

电能→机械能磁场力由电源供给用电器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与电刷接触的是两个铜环机械能→电能外力感应电流电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与电刷接触的是换向器①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我国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电压是220伏、周期是0.02秒、频率是50赫、电流方向1s改变100次。②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的电流。七、家庭电路和用电安全

1、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断路器、用电器与开关、插座。2、测电笔

①结构:笔尖金属体、弹簧、氖管、大电阻(约1000千欧)、笔尾金属体②使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火线接触笔尖金属体3、保险丝(熔断器)

①作用: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②材料:电阻率大、熔点低③连接方法:串联在电路中

④选用原则: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切勿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4、断路器

①作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从而起到电路过载或短路的保护作用。

②原理:电流过大时,双金属片被过度加热,发生弯曲,使接触点在弹簧拉力作用下被断开,电路切断,从而起到电路过载或短路时的保护作用。③优点:比保险丝更方便

5、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和三脚插头(两脚接用电器的用电部分,一脚接用电器外壳)6、安全用电

①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对人体的伤害事故。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从触电到死亡的时间越短。

②人体电阻:1000-201*欧、安全电流:≤30毫安;安全电压≤36伏7、低压触电的方式

①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有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形成回路,造成触电。(火线人体大地)

②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同时接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火线人体零线)

8、高压触电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9、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10、抢救措施: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燥的木棒拨开,人工呼吸

扩展阅读: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超经典!

初二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次函数ykxb中的b为0时,ykx(k为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像

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

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如下图)4.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当k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ykx(k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ykxb(k0)中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k的符号b的符号函数图像y0xy0xy0xy0x图像特征b>0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b0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K

四边形

1.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1)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1)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2)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1(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因为ABCD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4)对角线互相平分;((5)邻角互补.DOCADBCA4D31B2CAB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ABCD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5)对角线互相平分DOCAB5.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通性;1因为ABCD是矩形(2)四个角都是直角;3)对角线相等.(DCOADBC6.矩形的判定:ABDC(1)平行四边形一个直角(2)三个角都是直角四边形ABCD是矩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OADBCAB7.菱形的性质:因为ABCD是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通性;1(2)四个边都相等;3)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对角.(ADOCB8.菱形的判定:(1)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等(2)四个边都相等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3)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DAOCB9.正方形的性质:因为ABCD是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通性;1(2)四个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3)对角线相等垂直且平分对角.(DCDCOAB(1)AB(2)(3)10.正方形的判定:(1)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等一个直角(2)菱形一个直角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3)矩形一组邻边等(3)∵ABCD是矩形DC又∵AD=AB∴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11.等腰梯形的性质:1()两底平行,两腰相等;因为ABCD是等腰梯形(2)同一底上的底角相等;3)对角线相等.(AOBCD12.等腰梯形的判定:(2)梯形底角相等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3)梯形对角线相等(1)梯形两腰相等DA(3)∵ABCD是梯形且AD∥BC∵AC=BDO∴ABCD四边形是等腰梯形CB14.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15.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DAECBDECFBA

一基本概念: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四边形的外角,多边形,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四

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三角形中位线,梯形中位线.二定理:中心对称的有关定理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

这一点对称.三公式:

1ab=ch.(a、b为菱形的对角线,c为菱形的边长,h为c边上的高)22.S平行四边形=ah.a为平行四边形的边,h为a上的高)1.S菱形=3.S梯形=四常识:

菱矩n(n3)方形※1.若n是多边形的边数,则对角线条数公式是:.形形22.规则图形折叠一般“出一对全等,一对相似”.平行四边形3.如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从属关系.

4.常见图形中,仅是轴对称图形的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奇边形、等腰梯形;仅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平行四边形;是双对称图形的有:线段、矩形、菱形、正方形、正偶边形、圆.注意:线段有两条对称轴.

正1(a+b)h=Lh.(a、b为梯形的底,h为梯形的高,L为梯形的中位线)2

※5.梯形中常见的辅助线:ADADADAD中点BFCBE中点BECBCECF

EADADEADFAFDE中点BCEBC中点BBCGC※平移与旋转旋转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2.旋转的性质: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角相等。中心对称1.中心对称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2.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3.中心对称的性质:在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轴对称1.轴对称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①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3.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图形变换图形变换的定义: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统称为图形变换。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2①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可以化为axbxc0(a,b,c为常数,且a0)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2、bx、c分别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的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a、b分别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的系数。(强调:项和系数要包括前面的符号)构成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1)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4)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②注意事项:

(1)二次项系数a0是一般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都是在一般形式下定义的,判断各项系数时,必须先将方程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3)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均可经过整理(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均可化为一般形式。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⑴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如x2m(m0)的方程都可以用开平方的方法求出它的解,这种解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②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所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点:经过整理、变形后得到等号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数;

③理解直接开平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平方根的定义。

⑵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把一个二次三项式组成完全平方式的变形过程,叫做配方,用配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以配方为手段,以直接开平方为基础的一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③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㈠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㈡移项: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

㈢配方:方成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使方程左边变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常数;

㈣求解:如果右边常数是非负数,就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⑶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bb24ac2①方程axbxc0(a0)的求根公式:x(b4ac0),利用

2a2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②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㈠把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axbxc0(a0),确定a,b,c的值;㈡计算b4ac的值;

㈢当b4ac0时,把a,b和b4a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计算,从而求出方程的解。③求根公式专指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只有确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才可以使用④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一般解法

⑷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利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因式分解法

②因式分解法的理论依据:两个因式的积等于0,那么这两个因式中至少有一个等于零,即AB0A0或B0。

③用因式分解法所解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点:等号一边的代数式可以做因式分解,另一边为0.

④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一;

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形式;㈢令两个因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㈣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3、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顺序:

先特殊,后一般,先考虑是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不能用这两种方法时,再用公式法和配方法。当二次项系数为一,一次项系数为偶数时,用配方法方便。4、根的判别式

把b4ac叫做一元二次根的判别式,记作△=b4ac,axbxc0(a0),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没有实数根△<0

有两个实数根△0(此时两根可能等,也可能不等)。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列方程解应用题,应透彻理解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时,要注意列出的方程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⑴方程左右两边表示同类量;

⑵方程左右两边的同类量的单位一样;⑶方程两边的数值相等。※增长率问题公式

222222增长后的数=基数(1+增长率)(n指增长的次数)降低后的数=基数(1-增长率)(n指降低的次数)※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

nnV长方体长宽高

3V正方体(边长)※根据题的实际意义对方程的根进行取舍。

方差与频数分布

知识框架图数极差据的方差用计算器计算波标准差比较事物的有关性质动方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有关特征差频数与数频率频据数的分分频数分布表布布频数分布图

数据的波动

一、极差

1、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2、极差=数据中的最大值数据中的最小值。二、方差

1、在一组数据x1,x2,,x3,,xn中,各数据与他们的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

2组数据的方差,常用s来表示,即:s22、方差的三种公式:

1[(x1x)2(x2x)2(xnx)2];n122222化简公式:s[(x1x2xn)nx]

n122222化简公式的变形公式:s(x1x2xn)x

n基本公式:s23、设化简后的新数据组x1,x2,xn的方差为s",设x1,x2,,x3,,xn的方差为s(其中

1[(x1x)2(x2x)2(xnx)2];n

""",则s"s2;xixia,i1,2,n,a为常数)

4、方差的作用:用于表述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方差越小,该数据波动越小,越稳定。

三、标准差

1、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即:

"21x1x2x2x2xnx2;n2、标准差用于描述一组数据波动的大小;3、标准差的单位与原数据的单位相同。四、方差与标准差的关系1、s2;

22、与s的作用相同、单位不同。

五、频数分布与频数分布图1、数据的分组整理组限、组距和组数:

把一套数据分成若干个小组,累计各小组的数据个数。期中每个分数段是一个“组区间”,分数段两端的数值是“组限”,分数段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组距”,分数段的个数是组数”.

2、频数、频率与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图①每个小组的数据的个称为这组数据的频数;

②频率: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个数的比值称为这组的频率;

③频率的计算公式:

每组的频率=这组的频数/数据的总个数

④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数;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二下册科学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二下册科学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二下册科学小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2405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