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1-1章末小结
《电场电流》章末小结
一、知识梳理
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电荷
起电方式:实质电荷发生转移,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
元电荷:e=1.6×10-19C,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它,
或者是它的整数倍
库仑定律:公式:F=kQ1Q2/r2k=9.0×109Nm2/C2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点电荷:大小和形状可忽略的带电体
电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
荷的周围都存在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客观存在。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电场强度:E=F/q,q为检验电荷,E与q、F无关;单位:N/C
电学
电场
方向:与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
电场线: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分布。各点的切线方向反映场强的方向,
疏密程度反映场强的大小。特点:假想的(不存在)、不相交、不闭合,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
匀强电场的电场线特点:距离相等的平行直线。应用1:放电现象;雷电和避雷;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应用2:电容器;电容器是容纳电荷的装置;一般来说,电容器极板
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距离越近,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单位:F,1F=1×106μF=1×1012pF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正方向
大小:I=Q/t电动势:描述电源特性焦耳定律:Q=I2Rt热功率:P=I2R
电流
二、思想方法
1.抽象思维方法
电场看不见,摸不着,本章从电场的力的性质和电场线两方面研究电场,尽量使电场形象化。
2.类比法
将抽象的概念与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可帮助理解。本章中将电容器的电容与盛水的容器比较,有利于理解电容知识。
《磁场》章末小结
一、知识梳理
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B=F/IL;单位:特斯拉(T);
方向:方向为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也是小磁针在该处静止
描述
时N极的指向。
磁感线: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特点:距离相等的平行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
产生
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磁体周围的磁场
安培力:大小:F=BIL;方向:左手定则,安培力的方向既垂直磁
场方向,又垂直电流方向。
磁场力
洛仑兹力:运动电荷在磁场所受的力
大小:当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粒子不受洛仑兹力的
作用。方向:左手定则:
硬磁性材料铁磁性物质(强磁性物质)
软磁性材料
磁性物质
弱磁性物质
二、思想方法
1.类比法
用磁场类比电场,磁感应强度类比电场强度,磁感线类比电场线,有助于理解磁场。2.抽象思维方法
用磁感线形象描述磁场,磁感线的方向表示磁场方向,,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电磁感应》章末小结
一、知识梳理
电磁感应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电磁感应现象
磁通量:φ=BS(B与S垂直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动势E=n△φ/△t
感应电流的大小:在闭合回路中,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
交流发电机
组成:转子和定子(线圈和磁体)
瞬时值:e=Emsinωt
交流电
交流电变化规律有效值:E=Em/2周期和频率:f=1/T
交流电路中的电容:隔直流通交流变压器结构:铁芯、原线圈、副线圈
变压器
变压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U1/U2=n1/n2
电压功率关系:
P入=P出
高压输电:由ΔP=I2R,可知减小线路损耗方法:减小线路电阻,减
小输送电路的电流,必须提高送电电压自感:由于导体回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而在自身回路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作用:阻碍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二、思想方法
1.类比法
将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磁通量的变化率跟速度、速度变化、速度变化率依次类比,帮助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等效替代法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从电流的热效应角度讲述的,在数值上等于与交变电流具有等效热效应的直流电的值。
3.逆向思维方法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热效应后,许多科学家在思考:利用磁场是否可以产生电流呢?法拉第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波及其应用》章末小结
一、知识梳理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
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并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
的发现
赫兹的实验
电磁波的存在:接收到电磁波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等于光速真空中传播速度c=3×108m/s
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v=λf,传播过程中频率保持不变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电磁波是物质存在的特殊形式
电磁波具有能量,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调制、发射
发射和接收
接收、解调
应用:电视及移动通信
电磁波及其应用电磁波
双金属温度传感器
信息的拾取: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
信息社会
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记录
压力传感器
二、思想方法
1.对比法
将机械波如声波与电磁波进行对比,有利于对电磁波的理解。2.逆向思维方法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就是这种科学思想的伟大成果。
3.物理、技术与社会相互影响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成就,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改变了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成为人类思想和观念进步的伟大阶梯。
扩展阅读: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电场章末总结
电场章末总结
对电场的基本概念、性质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例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点,电势必定高
B.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点,其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C.电场中电场强度大的地方,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快
D.一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在电场中运动时,电势能一定变化
错因分析1.不加区分地与重力势能类比,不区分正、负电荷,认为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点,其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越大而错选B项.
2.认为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时,电场力一定对带电粒子做功,因此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变化,所以错选D.
正确解析电场中电势的高低具有相对意义,与零势能点的选择有关,因此电势与电场强度没有直接的联系,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可能低,反之亦然,A错;负电荷置于电势越高的地方,其具有的电势能反而越小,B错;由U=Ed可知,距离相同时,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差大,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落快,C正确;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可以在一个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此时电场力不做功,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不变,D错.
答案C不熟悉电场线和等势面与电场性质的关系图1
【例2】如图1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②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③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④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错因分析1.错误地认为P点与M点的纵坐标相同则电势相同而漏选①项.
2.认为OM=MN,则M、N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或者知道沿OMN方向电场强度减小,但不能由U=Ed利用微元法判断M、N与O、M两点间电势差的关系.
3.认为在非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是不能做直线运动的而漏选④项.
正确解析由于MP⊥ON,等势面垂直于电场线,故过M点的等势面在P点下方,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①项正确;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与OP方向成大于90°的夹角,电场力做负功,②项错误;由于沿OMN方向电场强度变小,由U=Ed可判断UOM>UMN,③项错误;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粒子所受电场力始终沿y轴正方向,因此粒子沿y轴做直线运动,④正确.
答案C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偏转的特点掌握不准确图2
【例3】如图2所示,两带电平行板竖直放置,开始时两极板间电压为U,相距为d,两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有一带电粒子,质量为m(重力不计)、所带电荷量为+q,从两极板下端连线的中点P以竖直速度v0射入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落在A极板的M点上,试求:
d(1)若将A极板向左侧水平移动,此带电粒子仍从P点以速度v0竖直射入匀强电场且
2仍落在A极板的M点上,则两极板间电压应增大还是减小?电压应变为原来的几倍?
d(2)若将A极板向左侧水平移动并保持两极板间电压为U,此带电粒子仍从P点竖直射
2入匀强电场且仍落在A极板的M点上,则应以多大的速度v′射入匀强电场?
错因分析(1)错误地认为极板间距离变化时使电场强度不变就可满足(1)的条件,则E=UU′33=,由此推得两极板间电压关系为U′=U,电压变为原来的倍.d322
d2qUL2dqUL2qUL2
(2)利用x=,极板没移动前=,极板移动后偏转位移d=,解得v′
2mdv0222mdv022mdv′
2v0=.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到极板移动前后电场强度发生了变化,进而加速度发生
2了变化.
正确解析(1)带电粒子在两极板间的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
d11
运动,极板移动前后两次运动时间相等有=a1t2,d=a2t2
222
qUqU12qU
得a2=2a1,而a1=,则a2=2a1==md3md
md2
由此推得两极板间电压关系为U1=3U,故电压应变为原来的3倍.(2)因为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
33则Ed=E′d,故E=E′,
222因Eq=ma,E′q=ma′,得加速度关系a′=a
3设带电粒子的竖直位移为h,
h1d1h
则d=a′v′2,=av2
2220
3v0
联立可解得v′=.
33答案(1)增大,3(2)v0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物理选修1-1章末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物理选修1-1章末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