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高炉工长二十三条注意事项

高炉工长二十三条注意事项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2:07:42 | 移动端:高炉工长二十三条注意事项

高炉工长二十三条注意事项

高炉工长二十三条注意事项1.当炉况连续悬料、坐料、塌料、滑料时

1)立即减风到能够控制塌料、滑料为止,减风一次到

位。炉热引起的塌料,要视情减小喷煤量甚至停煤,适

当减氧,同时可以减风温:炉凉引起的塌料应保持风温,

适当减小喷煤量,上部加空焦,疏松料柱:渣碱度高引

起的塌料,应加大酸料配比,可适当减煤,同时保持较

高炉温。

2)临时缩小料批,适当减轻焦炭负荷。

3)炉况进一步恶化,风口有灌渣危险时,紧急加净焦,

疏松料柱,提高炉温。

4)炉凉悬料,适当减风,视情减煤甚至停煤;炉热悬

料,减煤甚至停煤,适当减风温,炉渣碱度过高引起的

悬料,应保持较高炉温水平,酌情加酸料,调整负荷并

疏松边缘,争取炉料不坐而下,坐不下时,应出净渣铁后,彻底放风坐料,回风压力应低于放风前压力。5)只有炉况转顺、炉温回升后才能逐步恢复风量。2.当因故不能连续出净渣铁时

1)计算理论亏铁量及炉缸内渣铁量是否超过安全容铁

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减风控制冶强。

2)组织炉前和看水工看好风口、铁口及渣口,炉前出

铁时,防止铁水压力大而造成跑大流事故。

3)积极联系处理制约因素。

3.当因故亏料线时间较长时

1)当因矿石或焦炭系统发生故障,造成亏料时,立即

减风,适当减煤,允许短期以焦代矿或以矿代焦入炉,

随后以稍轻于正常负荷追加,但不能超过三批料,若时

间过长,组织出铁休风。

2)因设备故障亏料,大幅度减风控制,适当减煤。

3)估计亏料在2小时以上,必须减风,补加轻料或净焦。

4)亏料因素解除后,赶料线时,加疏松边缘料,只有待料线正常后,才可以逐步恢复风量。4.当因故慢风时间较长时

1)减小喷煤量,适当减轻焦炭负荷,注意炉温变化。2)适当采用发展中心的装料制度,促进中心气流发展。3)风温不宜过量控制,恢复风量时要逐步加风。4)积极解除制约的因素,尽快恢复全风操作。5.当无计划休风复风生产时

1)复风前仔细检查设备、人员、安全情况,确认后再进行复风操作。

2)据休风长短、原因等实际情况,酌情减轻焦炭负荷,指定开风压力及风温使用。

3)视实际情况,可以临时缩小料批,加适量净焦。

4)如休风时间较短,按正常休风操作。6.当煤气流不稳或分布失常时

1)短期失常应减风处理,破坏原来煤气分布。2)引起塌料时,一步减风到能控制住塌料,视情可减煤,适当减轻负荷,防止炉温进一步向凉转化。3)改变装料制度,抑制失常煤气流发展。

4)长期失常或不稳,应调整风口及改变装料制度等进行综合调整。

7.当冷却设备大量漏水时

1)立即查明漏水位,控制该部位水压直至关闭水门,改从外部冷却。

2)减轻负荷,提高炉温,注意炉温变化,防止炉温向凉。

3)组织尽快出铁,休风后更换漏水的冷却设备。8.当熟料率大幅度下降时

1)减轻负荷,缩小料批,减少喷煤量,改善料透气性。2)加强筛分,减少粉末入炉。

3)注意炉温及炉渣碱度的变化并及时调整。9.当焦炭强度变差下降时

1)临时缩小料批,避免塌料、悬料形成。2)加强焦炭筛分,减少焦末入炉。3)据焦炭质量下降程度及时调整负荷。10.当焦炭灰分、水分升高时

1)根据水分情况,及时调整负荷,注意炉温向凉。2)根据灰分情况,及时减轻负荷。11.当原燃料粉末多而导致炉况不顺时1)加强原料筛分,减少粉末入炉。2)风压不稳,减风并改按定风压操作,。3)降低冶炼强度,保持炉况顺行。12.当品位升高铁量大、碱度低时

1)控制合理冶强,控制料速。

2)减轻焦炭负荷,变动料比,达到合理碱度。13.当边缘过轻、顶温持续升高时1)改变装料制度,增加正装比例。2)长期边缘过轻时,应改变风口面积。3)临时边缘过轻时,也可以改变料线来控制。14.当炉温过高、连续加重负荷时

1)时刻注意炉温变化,防止操作过急而导致炉温下滑。2)加重负荷料至少下达风口带后,观测实际炉温情况,再酌情调整负荷。

15.当炉温不高、连续加风过快时

1)密切关注风压、风量变化,防止加风过快而导致憋风及悬料形成。

2)关注炉温,防止炉温下滑造成炉凉。16.当料速连续两小时过快时

3

1)立即分析料速过快原因,增加喷煤量,并且减风控制冶强。

2)必要时适当减轻焦炭负荷,保持一定炉温基础。17.当炉温连续两炉低于规定时

1)适当增加喷煤量,立即减风控制冶强。2)减轻负荷,必要时加净焦以求尽快恢复炉温。3)注意炉温,防止炉凉进一步发展恶化。18.当炉温连续下滑原因不明时

1)无论何种原因,应立即减轻负荷,恢复炉温。2)适当增加喷煤量,必要时减风控制冶强,使用全风温。

3)视炉温情况,果断加净焦提炉温,防止炉温进一步下滑恶化。

4)需要等待查明原因后,才可逐步恢复负荷。19.当风温水平明显下降时

1)增加喷煤量,必要时减轻焦炭负荷,补充因风温降低的热损失。

20.当处理炉况采用萤石时

1)炉温保持较高水平,保证洗炉效果。2)防止各种原因引起的休、放风作业。3)注意炉渣、炉温变化,分析洗炉效果。

4)密切观察高炉各个部位温度变化和各冷却器水温变化。

21.当连续下雨或者阵雨较大时

1)待湿焦炭入炉前,提前变动焦炭负荷。2)加强焦炭筛分,减少焦末入炉。

3)及时出铁,防止因雷电原因造成的停风、停电事故。22.当昼夜温差大而负荷未调时

1)密切注意炉温变化,防止由于空气密度变化而造成炉凉。

2)根据炉温变化,适当调整煤量,及时调整负荷。3)密切注意风量变化,总结数据。23.当产量过高而你引以自豪时1)保持警惕,注意炉温下行。

2)采取一定的提炉温措施,保证合理炉温。3)为下一个班打好基础,树立全面操作思想。

扩展阅读:安全生产 重在细化

安全生产重在细化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新人员的增加,机械设备的更新和换代,生产现场纵横交叉的施工等不确定因素变化,这些都无疑给正常生产带来诸多的不安全隐患。纵观近几年发生的事故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按照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痛定思痛,做到举一反三;按照“教育、检查、整改、考核”八字方针必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生产安全及以后安全工作的顺利展开,夯实牢固的理论基础,依据“一切事故源于管理,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安全管理理念,现将造成事故的原因、预防事故的办法及解决事故的落脚点做出细化剖析,以飨读者。

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可细化到以下几点:一、直接原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

A、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人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用氧气或氮气吹身体、衣物。B、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C、使用不安全设备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D、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E、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冒险进入密闭容器或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2.物(生产设备、工具、物料、场所等)的不安全状态。

A、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包括: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局部通风机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等。

(2)防护不当。包括: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

B、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包括: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欠;安全间距不够;拦车网有缺欠;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梭等。(2)强度不够。包括: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等。

(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包括: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等。

(4)维修、调整不良。包括: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等。C、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存在缺陷。(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2)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3)运输、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人员允许进入危险区域。(5)未办动火证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所用明火。(9)私自搭乘拉货车。(10)在火车道旁边行走。

(11)未及时望,攀、坐不安全位置。

F、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施工中违反“十不吊”的原则。.G、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H、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I、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如:(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J、不安全装束

(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于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长发的职工未戴安全帽、不束发。

K、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处理错误。D、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1)照明光线不良。包括:亮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

(2)通风不良。包括: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风流短路;作业现场CO或N2浓度含量超标等。(3)作业场所狭窄。

(4)作业场地杂乱。包括: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工作时“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等。(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7)地面滑。包括: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8)氧气瓶、乙炔瓶、油类贮存方法不安全。(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二、间接原因(安全管理不完善):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劳动组织不合理,抢工程、抢进度。(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7)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常运行的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人的操作受其自身条件(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技能、经验、健康与心理状况等)的影响可能会出差错,管理也可能会有失误。当事故发生后,我们必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和解决,及时制定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的反复性、重叠性预演。因而预防事故应从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具体可细化到以下几项:

1、在生产活动进行前要做好安全生产“确认制”,保证操作行为的安全性。

“确认”就是确实认准,确信无误。工人在生产活动中进行每一项工作“之前、之中、之后”都要对自己所操作的设备、使用的工具、作业环境等经检查、了望、联系核实认准,确认无误(安全)后再进行操作。生产过程中调度指挥者和操作者都要认真执行“确认制”,以防止或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

2、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建立“三识六制”,做到制度之间的互补性。“三识”是: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完善现场作业的双体系(安全、环境)标识;对危险源需要进行的辨识。

“六制”是:安全提醒制;安全互保制;信息确认制;考核连带制;资质亮牌制;事故应急救援制。

3、在操作、执行、实施过程中注意提高“反三违”和“三不伤害”的警戒性,做到服从但不盲从。

“反三违”是:反违章操作、反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三不伤害”是: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4、在生产持续不断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十项制度”,做到制度在执行中的科学性。安全管理“十项制度”:安全工作职责;安全活动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特种设备检查制度;重大危险源和危险物品检查制度;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制度;安全学习、教育、培训制度;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会议记录、电话记录及事故档案管理制度。

5、安排隐患整改时必须执行“三定四不推”原则,确保隐患消除、整治的严肃性。

三定: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整改负责人;

四不推:凡自己能解决的不推给班组;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厂部;厂部不推给公司。

6、加强安全防护设施投入的资金保证;制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防止不安全事故或行为的发生。

安全防护设施的配置和投入要有资金做保证,要靠管理层的鼎力支持,因为它可以弥补物的不安全状态给人造成的不安全行为。

培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位职工从“要我安全”的自发状态真正过渡到“我要安全”的自觉状态。

培训教育的形式可采取纵横交错性和专业性。如:工人入厂“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工人的安全教育、“四新”(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安全教育、复工安全教育、工种变更(调岗)安全教育、安全活动月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等八类。

培训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纪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先进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等。

7、制定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检查表,消除不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检查就是为了能及时地发现事故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这些事故隐患,从而保障生产安全进行。

检查内容可采取形式多样性,如生产岗位日常检查、安全人员日常巡查、定期综合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针对检查的目的,内容可分为:查物的状况是否安全、查人的行为是否安全、查安全管理是否完善等。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由谁落实?依据安全管理细化的“三抓一突出”(抓基础、抓源头、抓落实、突出重点)方针,安全落实的主体应细化在班组。因为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组织,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和工作现场最有力的监督者。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支持力度在管理层,安全落实力度在基层、在班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炉工长二十三条注意事项》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炉工长二十三条注意事项: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炉工长二十三条注意事项》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25591.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