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2:15:02 | 移动端: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负责分片、分类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加强税源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对以前专管员制度的扬弃,是根据征管工作客观要求来加以改进和完善的,体现了“革除弊端、发挥优势、明确职责、提高水平”的要求。各地都采取各项措施积极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也遇到很多难题,本文就对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关思考与探索。一、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时间不算长,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几年税收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税收管理员功不可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1.税收管理员的职责落实不到位。税收管理员制度明确规定了税收管理员的职责,虽然各地税务机关都组织了专门的培训,但许多税收管理员在思想上仍然存在“对自身的职责了解不清,盲目开展工作,认为税收管理员制度与过去的专管员制度没有多大的区别”等模糊认识。在实际工作中,税收管理员职责履行较好的是税法宣传、催报催缴等,而辅导纳税人健账建制,提供相应的纳税服务等开展情况不够理想,尤其是纳税评估工作,多数税收管理员对纳税评估不甚了解,不知如何着手开展工作。

2.税收管理员素质不适应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要求。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员相当多的是20年以前参加税务工作的,60%以上的税务人员都在40岁以上,因此存在人员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的倾向。同时,在现在的税务队伍中,既懂税收法律、法规,知悉财务、会计知识,又懂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税收征管软件的操作以及应用的复合人才尤为缺乏,现有人力资源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一是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有一部分管理员甚至连打字都不会。二是管理水平低,致使管理工作滞留在催报催缴、政策宣传、发票审核审批等层面上,不能管得更深、更细。三是财务知识匮乏,不能将财务知识与税收法律法规有机结合起来,致使纳税评估这项重要的工作流于形式。四是责任心不强,对工作采取应付的态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普遍存在。3.未严格执行税收管理员下户计划和工作报告制度。为了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与监督,许多地方税务机关建立了税收管理员下户计划和工作报告制度。税收管理员下户计划和工作报告制度,是贯彻落实好税收管理员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将税收管理员工作纳入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的有效机制。但许多税收管理员下户计划和工作报告制度未得到很好的执行,仅有下户计划名单,但对每次下户发生的情况、了解的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工作报告等没有资料反映,无法体现管理工作及其成果。

4.管理台账形同虚设。台账是对辖区内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申报纳税、代扣代缴、税务稽查、综合经济指标、行业税负等情况的记载,有利于促进规范管理。但在实践中,台账的作用发挥不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台账的设置与工作实际不相符,很多数据难以采集。另外,税收管理员管户多,有的税收管理员一人就管理了500多户,管辖的范围广,工作繁忙,精力有限,致使管理员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每月填写台账时,要求企业办税人员将数据报上来,或者按纳税人报送的报表数据抄录,还有少数人则随意编造数据,使台账流于形式,台账设置的初衷被完全颠覆,对其他使用该数据的人起着严重的误导作用。二、解决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顺应征管形势,加强税源管理的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将这项工作推行到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税收管理员制度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践工作,其直接原因在于税收管理员缺乏工作责任感,工作没有积极性、主动性。针对这一现状,有关部门应有的放矢,适时开展税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思想教育,出台学习激励政策,鼓励刻苦学习、钻研业务,激发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的激情和热情,大胆开创工作新局面。

2.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加强对行业知识,税收相关法规,财务、会计、计算机操作等知识的培训。培训要务求实效,不能走过场。同时,要结合管理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业务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不同,有针对性安排培训内容,采取“自助餐”式的培训,年轻懂计算机的税收管理员加强税收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工作经验丰富、年龄较大的税务人员要加强计算机操作培训,以此来适应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业务素质。(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1.完善税收管理员下户计划和工作报告制度以及台账管理。制定科学下户计划,严格执行工作报告制度,加强台账管理工作,将税收管理员工作全面纳入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之中。2.推行“一人管户,双人上岗”。规定税收管理员必须要有两人方可进户,避免一人进户可能产生的不廉行为。

3.建立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制度。按工作能力大小、工作难易程度等,划分不同的等级,根据其能级确定岗位,根据岗位及其履行情况确定薪酬,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税收管理员实施有效的激励。

4.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实行量化考核、积分考核。量化考核即根据税收管理员各个岗位的内在要求,对他们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规定的工作量程度进行量化考核。比如,在1日至10日的征收期、11日至20日的税源管理期、21日至25日的信息资料整理期、26日至月底的工作总结期内,要分别对税收管理员当期工作量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积分考核即根据税收管理员各个岗位的内在要求,对他们每完成一件工作时的工作质量进行科学评判,经主管领导、分管领导、科(股)负责人以及群众测评后分别记相应分值,按季度分岗位汇总记录在案,按季或按年累计分值与能级管理挂钩。建立严格的考核绩效责任制,保证项项考核有着落,人人肩上有指标,坚持责任到岗到人;通过考核加强对责任区的监督考核,定期对各层级的责任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质量给予考核评价。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严格奖罚兑现,对于税源管理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税源监控不力,导致税款大量流失或造成税收大要案的要坚决查明责任、严肃处理。(三)建立科学的监控体系

传统的专管员制度最为缺位的是监督,监督应当成为现代税收管理员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引导税收管理员开展自我监督。税收管理员的自我监督是税收管理员监督体系的核心。抓好税收管理员的政治理论教育。要发挥税务文化在地税工作实践中的引导作用,税务文化要不断地从税收管理员工作实践中吸取营养,经过裂变升级后又回到管理员工作中,去滋养税收管理员进一步成长。要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完整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满足税收管理员的正当需求,急税收管理员之所急,想税收管理员之所想,让税收管理员时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2.加强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组织监督是对税收管理员加强监督的关键。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法规、税政、监察等部门中形成合力,加大税收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控考核,规范税收征管行为。

3.开展横向的机制监督。在内部机构之间、岗位之间、同志之间开展监督,是税收管理员监督体系的有益补充。征、管、查机构之间在强调协调配合的基础上运用信息交换的手段开展监督。管的要知道征了多少,查的要知道管的如何,征的要知道查的结果,共同形成一个环状“监督链”,通过职能的履行开展监督;岗位之间在加强协调配合的同时开展监督,不同岗位之间要按照岗位职能的内在要求,自觉履行和接受监督,同一个岗位或同一类岗位的同志之间要本着互相帮助的态度互相监督;在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开展民主监督。

扩展阅读:浅议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议税收管理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税收管理员肩负着依法加强税源管理,组织国税收入,提供纳税服务等多种职能。探索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对于堵塞税源管理漏洞,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促进国税收入稳定增长,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题(一)税收管理员思想认识上模糊

税收管理员制度明确规定了税收管理员的职责,虽然各级税务机关都组织了专门的培训,但许多税收管理员对自身的职责了解不清,在思想上仍然存在模糊认识,认为税收管理员制度与过去的专管员制度没有多大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税收管理员职责履行较好的是税法宣传、催报催缴等,而辅导纳税人建账建制,提供相应的纳税服务等开展情况不够理想,尤其是纳税评估工作,多数税收管理员对纳税评估不甚了解,不知如何着手开展工作。

(二)税收管理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税收管理人员素质不够强

一是部分税收管理员业务水平较低,业务能力不强,不懂财会知识,缺乏沟通能力,致使所采集的信息质量不高,税源监控基础薄弱;二是有的税收管理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草率马虎,

没有深入企业调查了解,管理措施没有落到实处,造成了税源监控上的空档。三是国、地税分设后,人手紧张,新人员进入大量减少,新生力量不足;四是纳税人的经济成分、结构、性质、规模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税收政策的变化也相对较多,项目工程一个又一个,但对税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却相对较少,由于年龄的变化和大大小小经历了太多的改革和变化,安于现状,无公无过的心态较为普遍;税收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不能适应税收征管业务的需要。税收管理不仅要掌握税收管理、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程序和方法,而且必须熟练掌握企业的财务会计知识,还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具备相应的分析判断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税收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却不能适应税收管理需要的现象较为明显,一些税务干部对最基本的销售、成本、费用的逻辑性不合理也不能发现。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拈轻怕重,重实惠怕吃苦的思想。

(三)管户与管事结合还不到位

目前,由于案头事务性的工作增多,已让税收管理员显得疲于应付,面对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纳税户,管理员想扎实走访调查,深入了解税源确有困难。而部分税收管理员还存在“重管事轻管户”的思想,缺乏深入实际,脚踏实地的精神,调查了解不深入,影响了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还有的管理员将更多的征管重心和注意力都放到了纳税大户的重点税源的管理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部分非重点户、非重点税源、某些行业和非重要部

位及环节的管理,势必造成税源管理“头重脚轻”,征管基础薄弱,给一些蓄意偷逃税的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存在较大隐患。

(四)纳税评估质量有待提高

纳税评估工作是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广泛、准确、完整的涉税信息是做好纳税评估的基础和前提。但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数量、质量情况来看,要对企业进行正确的纳税评估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从社会信息来看,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生产、销售、利润、纳税等情况横向比对较少;其次,从现有税务机关掌握的企业信息来看,申报数据不准确、不完整,征收人员对数据更新不及时;第三,从涉税相关信息来看,与工商、地税等部门信息沟通不及时,造成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人员变化情况不甚了解,重点行业的生产经营数据无法取得等问题,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税收形势分析以及对税源实施有效监控,也直接影响了纳税评估的效果。纳税评估是税收管理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但是限于目前的条件,我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预警指标设置不准确、合理,致使我们的纳税评估工作一直在初级阶段徘徊,评估的质量普遍不高,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二、深化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几点建议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强化税源管理,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的主要着力点,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明确职责,实现最佳税收管理。

(一)进一步健全相关征管制度。对现行的有关征管制度和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管理,要让每一名税收管理员明白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更加明确自己工作职责,清楚自己所应做的事,让税收管理员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管事与管户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手工操作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以促进工作更好开展。

(二)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

税收管理员既要负责日常检查,纳税服务、纳税评估等日常管理工作,又要负责核实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等信息,提高基础数据的质量,还要负责所管税源户的调查,采集相关的涉税信息,并将信息传递到下一个环节。在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过程中,要加强征管部门力量,优化税收管理业务流程,由征管部门实施信息化比对和开展纳税评估。一方面对纸质资料与电子信息进行比对,以确认电子信息的准确性,夯实税源监控管理的基础。另一方面根据从不同渠道获取的相关信息,开展纳税评估,针对评估结果,提出采取监控措施的建议,进而提高税源监控水平,为税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税收管理员综合素质培训

一方面,制定征管业务培训计划,采取网上授课、以会代训、一案一分析等形式,开展计算机知识、法律知识、财务会计、分行业税收政策等培训或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

的业务水平,增强其开展税源监控管理的业务技能。另一方面,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教育引导,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素养及其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税管员的税源管理水平和效率逐步提升。(四)正确处理好管事与管户的关系

税收管理员担负着管户与管事的双重职责,两者不可偏废,而且同等重要,要对税收管理员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管事较多的同志,责任区要相对小一些,管户要少一些;相反,管事较少的同志,管户的任务要重一些,使工作形成梯次搭配,科学、合理、最优化、有效地使用税收管理员。另外,税收管理员的时间和精力也要作合理的分配。在同志们之间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妥善安排时间,既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辖区巡查巡管,又要及时处理工作流程上的业务,做到管事与管户工作“两不误”。(五)细化税收管理员职责

一是税源划片管理。税收管理员按片划分管理范围,负责对辖区内纳税人税务登记审核、定期定额核定等日常管理,及时了解辖区税源变化情况,定期撰写税源分析报告:“追踪入户”,核实停业户、非正常户的真实性,清理漏征漏管户。二是税源分析评估。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以及日常检查了解的情况,加强对纳税户生产经营情况和纳税申报真实性的分析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或及时提供纳税咨询服务。三是税源建档监控。税收管理员负责对所管纳税人综合资料和分户资料的收集、整理

工作,建立纳税人档案,准确记录管户基本情况、税款征收情况,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变动情况。四是税源分类管理。税收管理员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纳税情况,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抓大不放小”,严格对重点税源户进行日常监管,提高税源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

一是实现税收管理员制度与纳税评估制度相结合。将纳税评估与责任区管理相结合,强化监控管理,不仅为纳税评估提供详实的信息源,保证纳税评估的信息需求,而且便于纳税评估与其他征管手段的衔接。二是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纳税评估质量。按照总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积极使用纳税评估软件,充分利用税务系统内部现有的信息化成果,逐步实现税企联网,实现征收管理信息化监控。三是提高纳税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选调一批思想作风优良、业务水平过硬的干部充实纳税评估工作岗位,坚持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对他们进行统计分析、现代化网络技术等相关科学的专业培训,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充实纳税评估工作岗位,对纳税评估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现代化网络技术等相关科学的专业培训,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充分发挥系统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要用系统管好税、管好事、管好人。

(七)加强税收管理员队伍建设。一是配足配强人员。要选拔熟悉税收业务、懂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知识、责任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担任税收管理员。二是提高队伍素质。采取集中培训、竞赛活动等形式,提高税收管理员技能,推行税收管理员考核上岗制度和能级管理制度,激励税收管理员主动学习政治理论、税收政策、微机操作技能和财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三是改善工作条件。税收管理员身处税收征管一线,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四是建立激励竞争机制,用良好的机制和制度来推动整体税收管理员队伍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

(八)强化对税收管理员监督和考核。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与监督,定期了解税收管理员工作情况,做好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的指导与检查,总结管户管事经验,定期交流工作信息,开展业绩考核,鼓励他们增长才干,积累经验,成为税源管理的专家;实行税收管理员定期轮换制度,既要在税源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轮岗,又要在税源管理部门内部轮换管户,一般两三年轮换一次,每次轮岗人数控制在税收管理员总数的34%左右,通过轮岗交流,促进税收管理员廉洁从税。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2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