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7《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7《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2:30:44 | 移动端:7《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7《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王峰201*.12.3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以“烙饼”为主题,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

在教学中,我突出了以下几点:

1、解放学生的手和口,让学生操作实践、解说方法来理解方法。

教学时先通过“1、武松打虎武大郎烧饼。2、观看《烙饼的做法》视频,明白烙饼要烙2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情境引入问题,通过理解题意,学生各抒己见,这时就顺势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替代饼,让学生操作演示。然后让学生同桌演示,有困难的讲解帮助。这样,几乎全部学生都理解了这个优化过程。这一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到烙饼的策略。

2、进行数学方法的渗透,对方法进行理性的提升。

怎样烙饼省时,学生通过操作后掌握了三个饼的烙法,但是光有这些感性的认识是不够的,怎样让学生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提升呢,我让学生说说怎么来表示刚才的操作方法,有的学生用写过程的方法,我又给学生提示了列表的方法:

饼的张数1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正反2正反3正反学生通过列表表达过程,对烙饼的策略有了进一步理性的提升。在进一步寻找规律的时候,也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要求学生操作后通过想像和思考来得出烙4个饼、5个饼、7个饼的策略

通过操作和表达,学生对于烙饼问题的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很多学生能够能事总结到规律:饼的个数不同烙饼方法也不同,即烙饼个数是双数时,只要2个2个地烙;烙饼个数是单数时,其中3个需要统筹安排,其余的饼2个2个地烙。但是,我觉得自己对于烙饼问题的认识也还是不够,也可以说是边教边学吧,

自己只注意到了这个规律,而对于:“用这种方法烙饼,饼的只数和烙的次数是相同的”这个规律却没有引导学生去深入发现。

扩展阅读:《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蒋君建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简单事例的分析研究,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初步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2.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画图法或表格法对各种方案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探究。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烙饼问题》,师板书课题。

1.创设情景,明确条件。

师:谁知道烙饼要用怎样的锅吗?(生:平底锅)师板书

师:我这个平底锅可以同时烙几张饼?(生:两张饼)师:一张饼要烙几个面?(生:两个面)师板书:正面、反面

2.比较烙一个饼和两个饼,初步感觉。(1)烙一张饼。师:一张饼这么烙?生描述过程,师演示。师:烙了几次?

(明确烙一个饼,要烙正面和反面,需要烙两次。)师:如果每面要烙3分钟,一张饼要几分钟?怎样列式?板书:3×2=6(分钟)(2)烙两张饼。

师:烙两张饼应该怎么烙?生描述,师演示。

(明确烙两张饼,可以同时烙2个正面或2个反面,也是需要2次)师:需要几分钟?师:为什么时间一样?(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小结:都是烙了2次,每次3分钟×2次=6分钟板书:每次3分钟×次数=时间

(3)对比烙法和时间,明确同时烙节省时间。师:烙几个饼比较划算?为什么?

师:为什么烙一张饼不划算。(有一个位置空着,浪费了)小结:两张饼一起烙,充分利用了资源,比较划算。二、探究双数饼的烙法。

师:你想到了烙几张饼,也会比较划算?(生:4张、6张、8张或双数)

1.探究4张饼的烙法师:4张饼怎么烙?

生上台一边描述,一边演示。

师:我们是几张几张地烙?(板书:两张两张地烙)

师描述:先拿2张饼,一正一反,熟了。再拿2张,一正一反,熟了。师:烙了几次?需要几分钟?

小结:4张饼分成2张和2张来烙的。板书:2+22.探究双数饼烙法的规律。(1)6张、8张饼怎样分组来烙?

讨论小结板书:2+2+26次18分钟2+2+2+28次24分钟(2)讨论小结:

双数饼都可以用两张饼同时烙的方法,这样既省时又方便。三、探究3张饼的最佳烙法。师:如果烙3张饼,想想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1.自主探究

(1)学生自己烙一烙(用3张扑克牌代替)(2)同桌交流一下方法,讨论有没有更省时的方法。(3)反馈时间。2.探讨12分钟烙法。

(1)一生上台一边描述一边演示。(2)谁看明白了他一共烙了几次?(3)师生完成表格。3个饼总用时:(12)分钟第1次1正2正(3)分钟第2次1反2反(3)分钟第3次3正第4次3反(3)分钟(3)分钟3.探讨9分钟烙法

(1)一生上台一边描述,一边演示。(2)谁看明白了?第2次学生演示。(3)师师范演示。提问:第一次怎么烙?第二次怎么烙?(重点)第三次怎么烙?

(4)同桌相互烙,把过程说给同桌听。(5)用画图法或表格法把方法记录下来。画图法:

第1次第2次第3次

总时间:

表格法:3个饼第1次第2次第3次总时间:()分钟()分钟()分钟()分钟(6)评选优秀作品(思路清晰明了)4.对比表格,探究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1)师:下面我们比较一下为什么第二种方法更省时?讨论归纳:

12分钟的方法,第3张是一张一张地烙,费时了。而9分钟的方法,每次都有两张饼同时烙,每次都烙两个面。

小结:这就是3张饼的最佳烙法,只要合理安排只要3次,9分钟。师板书。四、探究规律

师:现在我们学会了几种烙饼法?1、探究单数饼的烙法。(1)那5张饼该怎么烙?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先烙2张,再烙3张。师板书:2+3(3)师:有没有不同想法?

可能会出现3+2或2+2+1。再讨论辨析。(4)2张和3张分别怎么烙?板书:5次,15分钟。(5)小结:5张饼分成2张和3张来烙。2.7张、9张的烙法

2+2+37次21分钟2+2+2+39次27分钟3.小结单数饼的规律。4.探究为什么张数和饼数相等。

引导:一张有2个面,一次烙2个面。相当于每次烙了一张饼。板书:一张饼正面反面

5.应用

(1)全班51位同学,每人1张饼要几分钟?(2)如果每面2分钟,全班需要几分钟?五、生活中的烙饼问题。

1.复印5张文字资料,正、反面都要复印。如果一次只能放2张,那么你认为最少要复印几次?你是怎么安排的?

第1次第2次第3次(1)齐读题目

(2)谁知道最少要几次?你是怎么想的?(3)把安排写在表格里。

(4)如果每次30秒钟,一共需要几秒钟?

2.一个电脑小游戏,每局的时间是5分钟,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双人玩。甲、乙、丙三人每人都想玩2局,至少要多少分钟?你是怎么安排的?

(1)学生尝试练习。(直接列式或画图法、表格法)(2)学生左右讲评

(3)讨论和烙饼问题有什么关系。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烙饼问题

每面3分钟×次数=时间3×2=6(分钟)

一张饼正面反面张数次数时间

(分钟)

1正面、反面262同时烙2个正面或反面263最佳烙法394两张饼同时烙法(2+2)412一次52+351562+2+2618

72+2+372182+2+2+282492+2+2+3927

教学反思:优点:

1、课堂结构清晰,效果比较好。

本节课,我把烙饼的方法分为“2张烙饼法”和“3张烙饼法”,并在一开始就把饼数分为双数和单数。教学了2张饼的烙法比较划算之后,一句“烙你想到了烙几张也比较划算?”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探究双数饼的规律上来了。然后抛出3张饼怎么烙?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矛盾冲突,加深对3张饼最佳烙法的印象。再教学单数饼的烙法。最后总结规律。这样的设计比从1张烙到10张的效果好很多。2.重视了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及方法上的指导。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3张饼的最佳烙法。我先是让学生自主操作,小组合作。接着学生展示不同的烙法,并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法。然后,通过不同形式的操作,落实最佳方法。这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操作,在不断的操作中,形成一种思维。最后把方法记录下来。这是一种抽象的过程,也是“授之以渔”的过程。在之后的练习当中,也让学生用画图法或表格法来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让自己的思维清晰可见,让自己的思维能和别的同学一起分享。体验成功的乐趣。缺点;

1、过于强调用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探究方法的优化,在不同的情境中选择最佳的方法。而我更想让学生呈现用计算的方法来呈现结果。这样做,本身难度很大,而且不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如果在课堂上点到即止,在练习上更多的呈现学生的方案和过程,并进行对比和优化,这样设计更好。

2、在细节处理上不够完美。

比如一开始忘记了按秒表,有时候对学生的回答及反应,不能及时处理。这些都是以后的教学中有待提高的地方。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7《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7《烙饼问题》教学反思: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7《烙饼问题》教学反思》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2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