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赴苏州培训总结(发言稿)

赴苏州培训总结(发言稿)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2:47:50 | 移动端:赴苏州培训总结(发言稿)

赴苏州培训总结(发言稿)

赴苏州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总结

王连军(辽阳技师学院)

201*年1月18日201*年1月28日,我们公共服务系的13名教师到苏州工业园区苏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IVT)参加了计算机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与学习,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学院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

在培训的十天里,我们认真听取了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为我们作的专题讲座,学习了一线教师为我们精心安排的专业课程,参观了动漫产业园,并做好了全程记录。这次培训使我了解到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们距离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方法还有很大差距,所谓有比较才有差距,有交流才有提高。经过培训,使们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增强,树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比较熟练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了解现代动漫企业生存状况,技术水平和用人需求,熟悉创意产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加深了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在这里,对我们十天的培训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讲座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首先学习了单院长关于“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讲座。主要内容是以校企合作为中心,围绕着我国职业教育现行政策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成功案例、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实际,对“校企双主体”进行了精湛的理论阐述。并分别从学校的培养定位、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使我们了解到在我国现行政策下的职业教育不单单是“课堂教学”,而应该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前提,坚持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来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最终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在IVT校园内,我看到最醒目的一条标语就是“企业的需要,我们的目标”和“学生的需要,我们的目标”,可见其“外企灰领”的高端定位是以企业和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在独特的区位优势下,经过充分的调研形成的。

作为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承担跨国公司高级技术人才的一年制非学历培训,也就是“跨国公司最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学校是以深化校企融合为切入点,成功实现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转换,一方面,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主动参与者;另一方面,学校配合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同时,引导其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正规学历制教育领域,使其成为和学院并列的人才培养主体。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企业界和学校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参与专业设计和课程开发,保证专业的职业性与课程的应用性;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则又各有侧重,即在企业主体参与下,学院主体主要依托校内“教学工厂”,完成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的任务;在学院主体参与下,企业主体利用自身资源(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结合实际岗位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改变简单的1+1校企合作,达到校企间的深度融合,并形成自身特色。

在培训期间,根据学院多年的统计数据,单院长还为我们列出一个有趣的公式:p==+k,其中“p”代表成就、“s”代表技能、“k”代表知识、“a”代表态度。这个公式生动的诠释了IVT培养定位的核心内涵,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和技能,还要加强对学生态度的培养。这与我院“车间〃课堂〃营房”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谋而合,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养成教学相统一的课程体系。作为职业院校的一线教师,我深受启发,这个公式不仅适用于我们所教的学生,也适用于我们自身。目前我院正处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关键期,学院的发展壮大稳步推进,这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能否把改革创新的思路带进课堂,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挑战面前我们别无选择,机遇面前,我们人人平等,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教学水平、实践教学技能,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才能够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在教学模式上,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现代工厂企业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假如把学校比作工厂,那么毕业生就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合格与否由用户检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工厂企业,录用职校毕业生后希望他们的成长周期尽量缩短,以提高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学生能否适应这种要求,能否尽快地熟悉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与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直接相关。因此,IVT在校企双主体模式带动下,推行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场景教学,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好模拟教学,让学生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对专业技术的认识;并实施岗位教学,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适应岗位、选择岗位,从而提高学生“一专多能”的学习兴趣,抓住就业机会。

当然IVT的教学模式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过来,我们应该根据辽阳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和培训计划。在现有的基础上,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实行订单培养,完善重点专业建设,强化“车间〃课堂〃营房”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部分专业水平提升

当然,这十天里我们参训教师还进行了专业课程的短期培训,其中包括原画设计、Maya、Flash动画设计和PhotoShop等课程。设置的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合理,几位专家和一线教师的讲解生动有趣。可以看出,IVT的领导对这次培训非常重视,培训的指导教师此前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其敬业精神和渊博的知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第一个课程项目是袁潜主任讲解的原画设计,实施过程采用“课堂教学+实训操作”两个阶段。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原画设计是动漫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也是动漫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分为几个重要的步骤:①原画构思;②文字剧本创作;③人物及场景设置;④分镜头台本的编写;⑤设机构图;⑥原动画制作;⑦检查;⑧着色;⑨后期合成。课程学习让我们了解到原画设计的全部流程和在实践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

在实践环节中,我们根据课程安排学习了Flash和Maya,每人一台电脑上机练习,有时遇到问题了几位老师与我们在一起共同讨论。在教学模式上很好地贯彻实行了"理论实践结合教学"和“模拟情景教学”的教学法,使得我们更加深刻体会“理论实践结合教学”和“模拟情景教学”的教学特点和优势,并激励我们在教学环境中应用。另外,本次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对对PhotoShop、3Dmax、速写等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课堂气氛既轻松又热烈。最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的广与深,让我深感以前知识的不足和老化,我感到兴奋,也感到吃力。在学习中,我为给我们上课老师的渊博的专业知识所折服,对他们高深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教书育人的敬业精神赞叹不已。在他们身上,治学的严谨和诲人不倦的精神竟然结合得那么完美,我真切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这些都会成为今后我学习的楷模。

第三部分企业参观

为了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也为了提高我们这些专业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在培训期间我们还对苏州高新园区的动漫产业园进行了参观走访,整个参观过程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苏州小强动漫公司的总经理徐总,给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并以“诺诺森林”为例,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企业实践课。通过讲解,我们对该公司的发展之路、创新理念以及动漫行业的企业文化方面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在在自由讨论时间里,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提出来,徐总一一为我们解答。在轻松的氛围下,大家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在大家的提问和徐总的回答过程中,我们都受益颇多。整个问答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问题是“目前动漫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的对手是谁”问题,当时徐总的回答是:消费者,因为要想在这行业中领先,就要最大程度的占领市场,而市场的决定因素就在于消费者,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发掘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对他们的产品与服务满意,进而吸引更大的消费群。的确,不断的吸引新的消费群,生产经营才能不断地发展下去,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人买,企业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企业占得市场一席之地的关键除了在提高效率外还在于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便是引进人才,只有引进人才,提高创作团队整体实力,才能用最少的资源创作最好的作品。这也让我想到,目前的职业院校之间也面临着竞争,而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能靠培养人才,人才又是企业的需求,所以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校企双方共赢的契机。

第四部分感受

赴苏州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静思此次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中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树立了终身学习的前进目标,领略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

培训为我们搭建平台,大家合作学习、共同交流、收获经验和友谊,非常值得庆幸的是这次负责培训的老师们都是来自IVT的一线骨干教师,十天共同的学习生活,已经使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校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好的学习环境,也为我们学员之间交流讨论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机会。通过交流和讨论活动,使我们了解到兄弟学校发展的状况,也获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经验。这段时间建立起来深厚的友谊已经冲破了地域和年龄的限制,这里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每个人会毫不保留地一起分享经验和心得,学习中互相鼓励和帮助,并且已经建立了长久的联系便于日后的交流和相互学习,这也将会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展望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之路,将会是曲折而永无止境的,但这次的学习的经历,将激励着我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百折不回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培训时间是短暂的,但收获却是丰硕的,我们感受了专家学者们的人格魅力,感受了最投入的学习过程。

总之,这次培训无论从技术水平、教学能力、与人相处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课堂设计与实施等之间的关系,我将不负领导、老师的希望和嘱托,将所学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尽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为职教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最后,感谢学院领导使我能有机会参加这样高水平、高层次的培训,感谢IVT的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教诲,使我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赴苏州异地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苏州精神推动跨越发展

赴苏州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日前,我们在省委组织部干部六处领导和省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赴苏州开展为期5天的异地学习培训。培训期间,聆听了“苏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经济全球化与苏州外向型经济”等5次专题授课,实地参观考察了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文明村蒋巷村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典型,亲身感受到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滚滚浪潮,感受到苏州人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通过学习考察,给我很大的触动、很大的震撼,受益匪浅。

苏州这个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的地级市,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下辖5个县级市和7个区,户籍人口633万人,外来人口近600万人。201*年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0亿元、全国第5位,财政收入201*亿元、全国第4位,实际利用外资82亿美元、全国第1位,进出口总额201*亿美元、全国第3位,工业总产值23700亿元、全国第2位(仅次于上海)。苏州下属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的前十名,全部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苏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其地域优势和国家政策的因素,也有苏州人吃苦耐劳、头脑灵活、善于学习、外界联系广泛、

不盲从不排斥、崇尚实干巧干的文化内核,但更重要的是苏州市的历届党政领导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敢于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善于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在发展中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思路。通过参观学习和实地考察,认真思考苏州发展的成功经验,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思考和借鉴。

第一个方面就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苏州的发展经验证明,思想解放是经济发展的先导,经济的大发展、大转型,离不开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发展经济的实践中,苏州人始终牢记“发展就是硬道理”,抛除私心杂念,抛除“唯条件论”和狭隘的自我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框框,善于把握每一次发展机遇。考察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几句话就是:“机遇在犹豫中消失,差距在等待中拉大”、“抓住机遇比政策优惠更重要”、“拿到批件是硬道理”。80年代初期,当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在探讨乡镇企业能不能发展、怎么发展,并为资金、技术等问题困扰时,苏州人却不等不靠,发扬“四千四万”精神,没资源到全国各地去配置,没资金到各金融部门去融资,没技术和人才到上海请“星期日工程师”,创造出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到80年代末期,苏州市乡镇企业产值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就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占全国二十分之一。九十年代初,正当全国许多地区沉浸在姓资姓社的探讨和困惑之中时,苏州人却不

犹豫、不彷徨,抓住国家实施浦东开发的战略机遇,确立了外向带动战略,建港口、修铁路、建立开发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上下一拥而上,经济过热,开发区限批时,精明的苏州人已远远走在了前面,5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手续齐全,建设已初具规模,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本世纪初,当全国许多地区处于拼资源、拼环境、拼资金,大上“三高一低”项目之时,敏锐的苏州人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一方面鼓励市民创业,构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的7大平台,以解决发展外向型经济出现的“市强民不富”的现象。另一方面,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腾笼换鸟”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他们再一次抢先抓住了国家实施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以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培育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新苏州”正在茁壮成长。这几年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特别与苏州相比,我们还是落后了很多,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抢抓机遇意识还不强。当前,国务院提出的支持海西建设,特别是海峡两岸经贸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我们又一个良好战略机遇期,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学习苏州精神,抢抓机遇,突破定势,充分灵活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对政策没有明确的事情,

要大胆想、大胆试、大胆探索,把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效应。

第二个方面就是大胆突破,敢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大胆创新、敢于争先又是苏州的成功经验之一。苏州人处处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他们学习中央文件既研究国家政策让干什么,怎样才能用好用足;更主要的是研究国家政策哪些方面没有禁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们把中央比作设计师和高压线,把地方比作工程师和变压器,研究怎么施工,怎么变压,才能不碰高压线;把中央比作太阳,把地方比作地球,在做好地球(地方)围绕太阳(中央)公转的同时,研究在不违背公转的情况下,怎么进行自转。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原动力,使他们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夺得先机,实现了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苏州的成功范例之一就是“昆山之路”,在昆山科技文化博览中心的图片展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创办全国第一个自费建设的开发区;兴办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出让全省第一幅国有土地使用权;建立全省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创建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这一个又一个“第一个”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正是依靠这种创新精神,昆山才走出了一条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昆山之路。再比如,蒋巷村原先是个既无交通区位优势,又无环境资源优势,人口仅800人的偏僻小山村,就是凭借着“天不能变,

地一定要换”的创新意识,大胆试,大胆干,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家,工业富家,旅游旺家”的发展道路,成为全国文明村。但是当前,我们很多干部就是缺乏这种争先发展、敢于创新的精神,不敢“争第一”、不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决策、干工作要先看看政策文件有没有规定,周边地区有没有在做,这样导致我们丧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第三个方面就是优化环境,善于借力。苏州人注重学习借鉴,全方位、宽领域、多行业地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借力发展,又是苏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另一妙招。在苏州人的心目中,营造一个社会诚信、服务周到、环境优美、文明多彩的对外开放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他们所倡导的“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已成为一笔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环境品牌形象。在招商中,苏州人总结了“三要”的秘诀:“脸皮要厚,不怕吃闭门羹,不怕脸难看;嘴皮子要薄,能说会道;腿要勤,三天两头找上门,不达目的不走人”。正是依靠优良的服务环境和善于借力发展,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全市现有外资企业达2.2万家,世界500强企业就有138家400个项目落户苏州,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台资企业落户昆山。此外,苏州在引进科技、人才、金融、物流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筑巢引凤的新型模式,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特别是苏州市政府善于结合本地实际,在中新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累计派出公务员近1800人次到新加坡学习,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为苏州的快速、持续、和谐、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观我们福建,福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在对台方面应该讲比苏州更有优势,但是这几年我们在引进台资方面远远不如苏州、东莞等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主要还是在于我们的发展环境跟别人比有很大差距,亲商、安商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外商到福建投资兴业还有所顾虑,这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苏州改革开放30年最可宝贵的财富不是醒目的一堆数字,不是林立的高楼,也不是一个个响亮的称号,而是凝聚了“三大法宝”为核心内容的苏州精神。苏州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客观的物质发展上,而且主要体现在精神风貌上,更关键的是转化成发展的成果,从苏州之路到苏州精神,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历程。我们学习苏州,不是要学习苏州之路、苏州模式,而是要学习苏州精神的精髓和内涵;我们学习苏州,不是东施效颦、照搬照抄,而是寻找差距,借鉴提升,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把它转化为实际行动,锲而不舍,奋发有为,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海西之路,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赴苏州培训总结(发言稿)》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赴苏州培训总结(发言稿):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赴苏州培训总结(发言稿)》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29102.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