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浅谈公关语言的艺术性

浅谈公关语言的艺术性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2:56:06 | 移动端:浅谈公关语言的艺术性

浅谈公关语言的艺术性

浅谈公关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类搭架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是人类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是人类释放悲喜的表达公式。如何淋漓尽致、唯美完善地运用语言这门深奥的哲学,是一种深内涵,更是一门艺术。当然公关语言也是语言的一种,其艺术性可谓是出神入化。但是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语言更具魅力呢?

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决定了一个人的说话水平,其话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清朝末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我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爱国人士均欲挽狂澜,纷纷发表文章,各持己见。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新政;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顽固派和洋务派却十分恐惧,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挠、攻击和漫骂。有一次,康有为生日,维新派为了宣传新政扩大影响,于北京隆重举行祝寿仪式,各界人士赠送寿联的不计其数。其中有一副是这样写得:“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有”和“为”恰是康有为的名字。这显然是顽固派故意引用“四书”中的句子来进行侮辱的。因为原句的有字下面是“妖孽”,为字下面是“贼”。这样康氏不就成了妖孽和贼了吗?维新派成员中,有人看了勃然大怒,予以销毁它,有的则说,挂出来正可说明顽固派无理取闹,肆意骂人的可耻嘴脸。两种意见不同,争执不休。当时,康氏的大弟子梁启超在侧,他不动声色地挥毫疾书:“国家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罢,称赞不已。

由此可见,丰厚的文化修养在公关语言中的确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我们有必要不懈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达到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的效果。它可以让你在众人面前如鱼得水,可以让你把事情办得非常的漂亮。

委婉含蓄的方式

生活中有许多话如果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会大煞风景,而换一种说法,虽然仍表达式了同样的内容,但会有一种特别的韵致。委婉地表达方式可以说是有多种多样,在此仅浅谈几种方式。

动作暗示。如,鸿门宴上,项羽与刘邦明争暗斗,表面上觥筹交错,实质上刀光剑影,惊心动魄。宴席期间,谋士范增多次向项羽递眼色,兴起衣带上佩挂的玉块给项羽看,暗示项羽赶快下决心除掉刘邦。这便是一种行为动作暗示。

反义暗示。正话反说,或者故意调换相关顺序而成暗示。例如:一位女演员倾慕于著名作家肖伯纳,对他说:“如果我们结合,一定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结合。将来我们生了孩子,他一定会有副像你那样聪明的头脑,同时又有一个像我这样俊俏的身段。”肖伯纳笑着回答说:“可是如果孩子长得头脑像你,身段像我,岂不糟了。”这里,肖伯纳故意把对方假设的两种情况做了调换,从而暗示这位女演员的头脑过于简单。

语义双关暗示。明言此而实指彼从而形成暗示。例如:美国前总统里根决定恢复生产新式的B-1轰炸机,引起许多美国人的反对。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许多人的责问,里根答道:“我怎么不知道B1是一种飞机呢,我只知道B-1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想我们的武装部队也一定需要这种不可缺少的东西。”这里,B-1既指一种维生素,也指一种轰炸机,里根正是利用这种语义的双关来暗示美国恢复生产这种造价的飞机。

语言交际中的暗示,是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把自己的意向传递给别人,引起他人对事物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语言技巧,通过暗示,可以避免难堪,给予讽刺,表明态度,提出要求,提供帮助等。

幽默机智风趣

幽默是以一种愉悦的方式让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深沉的幽默,闪烁着智慧之光,是个人良好修养、丰富学识的折射。具有幽默感的人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最为容易得到他人的好感与接受,从而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稳重大方的气质,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人如沐春风、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幽默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智。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上的结晶,因而我们有必要不懈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达到出口成章、妙语连珠的效果。周总理机智幽默的佚事。有一个外国记者问周总理:“你们一直对外都说中国好,中国好,既然中国好,那林彪为什么还要往外国跑呢?”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语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周总理的幽默独具特色,他能巧妙地改造或借用对方的语言形式,准确地融入特定的内容,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从而及时化解被动的局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另一个例子同样闪现了幽默机智的力量。著名作家萧伯纳和丘吉尔都是二十世纪英国很有影响的人物。两人交往较深,又都有几分傲气,因而见面后免不了打嘴仗,即便是通信也是如此。萧伯纳的幽默以尖刻著称,对丘吉尔就更不藏其锋芒了。有一次,萧伯纳派人送两张戏票给丘吉尔,并附上短笺:“亲爱的温斯顿爵士,奉上戏票两张,希望阁下能带一位朋友前来观看拙作《卖花女》的首场演出,假如阁下这样的人也有朋友的话。”萧伯纳的来信,奚落重于邀请,尤其是“这样的人”耐人寻味。“假如阁下这样的人也有朋友的话”的潜台词是:你这样的人哪会有朋友呢?萧伯纳的嘲讽,可谓尖刻之极。丘吉尔看过信后,不甘示弱,马上写回条予以反击:“亲爱的萧伯纳先生,蒙赐戏票两张,谢谢!我和我的朋友因有约在先,不便分身前来观看《卖花女》首场演出,但是我们一定会赶来观赏第二场演出,假如你的戏也会有第二场的话。”丘吉尔的回信实在高明,他套用萧伯纳来信的语言形式,同样来了个假设:“假如你的戏也会有第二场的话。”这句话才是丘吉尔复信的真实目的。其隐含的意思是:你这样低档次的演出,是不会有第二场的。丘吉尔用机智幽默的语言还以“颜色”巧妙地回击了萧伯纳的奚落。

深沉的幽默,闪烁着智慧之光,是个人良好修养、丰富学识的折射。具有幽默感的人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最为容易得到他人的好感与接受,从而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稳重大方的气质,诙谐幽默的语言,会给人如沐春风、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

运用语言修辞

在生活百态中,修辞技巧常常能为生活语言营造出掌声、笑声、智慧、感动、温馨以致胜利。其中的夸说造势犹令我大开眼界。

战国之时,文风的创新,也使交际语言从春秋时的雍容和煦一变而为辞锋凌厉,夸张渲染。策士谋臣们不仅博通军事、历史、地理、政治,而且在语言的雄辩奇警,气势磅礴上狠下功夫,使语言的表达具有最强的论战性、鼓动性、煽动力,令人耳目一新。《战国策》载曰,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要用五百里地换安陵,被安陵君拒绝,唐且作为使者为此事与秦王交涉。当傲慢的秦王公然以“天子之”相威胁时,唐且即以气壮山河的“布衣之怒”对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在这段气壮山河的陈辞中,唐且用夸张渲染的手法,将“布衣之怒”描绘得既惊心动魄,又极其现实。他对“布衣之怒”的一番夸张而生动的描绘和随之而来的“挺剑而起”终使“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而存,徒以有先生也。”不畏强暴的勇气,再加上肆意夸张渲染之辞造成的无形而又现实的威势,正是他成功的武器。

公关外交语言艺术除夸张造势外,尚有人们熟悉的赋诗言志法、比喻法、对比法、相对法,蓄势法等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纵横家的策士们,调动起自己的广博知识和智慧,在实践中创造了精湛、精彩的公关外交语言艺术,为后人留下一笔独放异彩的精神财富。

以上仅是我对公关语言的艺术性的浅显的认识。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和较高发展水平现状的到来,文化的高层次文明发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追逐的方向,而公关语言往往成为递传信息,评判人才,取决商务、外交等各类谈判成败的关键。大到国家政务,小到百姓生活,遍及在校大学生的语言生活,语言的公关技巧处处起着关键作用。公关语言的艺术性博大精深,它是中华五千年留下的智慧的结晶,需要我们发扬光大。期待着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论文

学科:姓名:

班级:学号:

扩展阅读:公关语言论文选题与构思

公关语言课程论文写作指导

指导教师:胡斌彬

一、参考选题

(一)对专人或专书的公关语言进行考察研究

1.对历史或当代某著名公众人物的公关语言运用进行专门研究,如《诸葛亮的公关语言艺术》、《希特勒的演讲艺术》、《周恩来语言艺术》、《朱基答记者问的语言艺术》等。

2.对某部书(某部影片)中某人物的公关语言进行专门研究,如《谈〈红楼梦〉中刘姥姥的公关语言艺术》、《杜拉拉升迁的公关语言启示》等。

3.对某部书(某部影片)或某公关情景的语言运用进行研究,如《〈左传〉外交辞令研究》、《〈完璧归赵〉中的公关语言艺术》等。

(二)对公关语言的某一基本理论进行研究

如公关语言与社交语言的关系、公关语言运用的心理机制、公关语言与民族文化、公关语言与地域文化、跨文化公关语言策略、公关社交中的体态语、公关语言的情感性、公关语言的得体性、公关语言的规范性、公关语言的表现风格,等等。

(三)对公关语言运用的某一分支进行专题研究

如公关广告语言、公关新闻语言、公关演讲语言、答记者问的语言运用、公关谈判语言、领导管理语言艺术、公关标语口号语言、庆典(节目)主持的语言、商业营销语言、导游语言、商标命名语言、商业店铺命名语言,等等。

(四)就某一语言技巧在公关中的运用问题进行探讨如公关社交中的称谓语、委婉语、模糊语、幽默语言、礼貌语言等,每一个问题都很值得深入研究。

(五)公关语言策划的调查研究

就某一个专题对某地(或某一社会组织)的公关语言策略的制定、形式及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对之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例如:

1.调查某地的户外广告(或商业店铺)用字规范情况,写一篇调查报告。

2.调查某一著名品牌的广告语言策划,运用相关理论加以分析,如雀巢咖啡广告策划的语言学分析。

3.考察某市某条街的商业店铺名称(或某市某一行业的店铺命名),结合公关语言文化知识写一篇调查报告,如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店铺命名手法分析。

3.调查某地区的某类楼盘的命名情况,结合语言文化知识写一篇小论文,如厦门市区商品住宅楼盘的命名艺术。

4.调查某地餐饮业的菜名命名艺术,结合公关语言的知识写一篇评论分析文章。

5.调查某次大型公关活动的宣传标语,运用公关语言学的理论加以评论分析,如北京奥运会宣传标语研究、上海世博会宣传标语策划的分析研究。

6.调查某大型商场的营销用语,写一篇调查报告及建议。7.调查中国著名大学的校训结合语言文化知识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二、学术论文的构思写作步骤1.确定论题,搜集相关论文资料(利用图书馆的期刊网、百度搜索系统等便捷方式,查找关键词)和书籍;

2.调查并搜集语言材料(实地调查(拍照或录音)、读相关书籍、看相关影视资料;

3.对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形成初步认识;

4.结合相关理论,对语言材料进行分类描写、对比分析和理论解释,开始论文写作。(说什么,即语言传达的信息重点、凸显什么信息、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语言材料、何种修辞手段或方法,表达效果如何。比较。结合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理论加以解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5.文章形式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简明的题目。一般要求切题、明快、简洁(可有正副标题)。

(2)文章一般要有引言(或开头话),主要指明议题的重要性,本文讨论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文字要尽量简短,避跟正文重复过多。

(3)分类要层次分明,界限清楚。可从不同角度分类。(4)例子要精到。一个观点举一两个精彩的例子即可。如果属于摆事实,偏于资料性的文章,例子可以多举几个,但也不能太滥。

(5)语言应准确,行文应简洁。

(6)要用好附注。引用他人观点、文字要加注,或者是不宜在文章当中说的问题要加注。这反映作者的治学严谨。

(7)要举出主要的参考文献。不列或列得太多都不好,一般要举出对论文的见解和论点有启发、最有参考价值的主要著作或论文就可以了。

四、期末论文的内容要求

1.注意公关语言艺术属于语言学范畴,提交的课程论文需要更多地运用语言学特别是修辞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也要适当结合公共关系学、心理学、文化学、传播学等方面的理论去分析解释)。不要选偏了题,如果纯粹是论述公共关系学的论文,就不符合要求。

2.文章内容或以论点为纲,运用相关事例加以阐述;或从某一事例出发,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加以分析。

3.尊重著作权,杜绝抄袭,引用他人文章或著作中的观点或事例必须注明出处。

4.参考文献要列于文章末尾,一般不少于3篇(本)。5.字数:201*~10000字。

五、公关语言论文参考资料

公关语言论文的参考资料有:

A.专著类:《公共关系学》、《公关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国文化概论》、《公关语言学》、《现代汉语》(下册第六章修辞)、《修辞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演讲学》、《语言表达艺术》、《交际语言学》、《跨文化交际概论》、《中国文化史》等等。

公关语言学的专著主要有:黎运汉《公关语言学》(修订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年;李熙宗《公关语言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年;贺阳《公关语言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年;等等。

B.文章类:校图书馆期刊网搜索下载;CNKI期刊网(1912现在)搜索下载。

C.杂志类:《演讲与口才》、《国际公关》、《公关世界》、《企业文化》、《修辞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等等。

六、文章结构及格式

1.华大课程论文专用封面(单独一页)2.标题(宋体小二号字加粗,位于正中)3.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小四楷体)4.摘要:(小四楷体)5.关键词:(小四楷体)

6.正文(小四宋体,与关键词隔一行,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如分为引言、主体、结语等几个部分,分别按、一、二、三、四等序号标明)

7.注释:(五号宋体,使用脚注,在工具栏中的插入项中分别选“引用、脚注和尾注,编号格式选①②③,在当页进行脚注”)8.参考文献:(小四宋体,与正文隔一行)

纸张及页面设置:A4纸单面打印,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

七、本科生期末论文评分等级

1.优秀(90-100)

(1)论文选题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内容充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精辟透彻的分析,有独特的见解和鲜明的创新;

(2)对相关的研究文献有全面的了解和评述,运用的材料真实、典型、新颖;

(3)论文结构严谨,文理通顺,层次清晰,语言精练,文笔流畅,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晰、规范;2.良好(80-89分)

(1)论文选题较好,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并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所论述的问题有较强的代表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实用性,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2)材料真实具体,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材料的分析较充分,比较有说服力,但不够透彻;

(3)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行文规范,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楚,数字准确;3.中等(70-79分)

(1)论文选题较好,内容较充实,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2)独立完成,论点正确,但论据不充足或说理不透彻,对问题的本质论述不够深刻;

(3)材料较具体,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比较清晰,有逻辑性,表达能力也较好,图表基本正确,运算基本准确;4.及格(60-69分)

(1)论文选题一般,基本上做到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观点基本正确,基本独立完成,但内容不充实,缺乏自己见解;(2)材料较具体,初步掌握了调查研究的方法,能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加工;

(3)文章有条理,但结构有缺陷;论据能基本说明问题,能对材料作出一般分析,但较单薄,对材料的挖掘缺乏应有的深度,论据不够充分,不够全面;

(4)文字表达基本清楚,文字基本通顺,图表基本正确,无重大数据错误;

5.不及格(60分以下)

凡论文,存在以下问题之一者,一律以不及格论:(1)文章的观点有严重错误;

(2)有论点而无论据,或死搬硬套教材和参考书上的观点,未能消化吸收;

(3)离题或大段抄袭别人的文章,并弄虚作假;

(4)缺乏实际调查资料,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表达不清,语句不通。

八、期末课程论文封面及正文例

(本封面如与学校的规范格式不符,请到相关网站下载,左侧装订)

本科课程论文

论公关语言在酒店业中的应用

以大陆五星级酒店的命名为例(题目例)

课程名称公关语言艺术姓名学号专业09级××专业×班任课教师胡斌彬开课时间201*-201*学年第二学期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评阅日期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年6月15日

论公关语言在酒店业中的应用

以大陆五星级酒店的命名为例

201*级汉语言文学1班×××学号:0718111003

摘要:公关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关语言是公关活动的灵魂。从广义上讲,五星级酒店的命名亦是一种公关,是公关语言的一种应用,五星级酒店的名字是否取得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五星级酒店的名字也应该引起公关人员乃至酒店高管的重视。遗憾的是,通过对201*年中国大陆五星级酒店名的研究,发现真正令人满意的酒店名少之又少。

关键词:公关语言;酒店;命名

有位职业公关顾问曾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公关部的建立,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位公关顾问回答说:意味着爬山者多了一根拐杖,意味着战场上的士兵多了一支快枪。由此可见,公关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充塞,科技发达,竞争残酷,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知识的二十一世纪。

“公关关系的形成,必须以信息的传递,交流为基础。一位公关关系专家对此作过论断:一个社会组织即使做得再好,如果没有信息的传播,公众就无从了解你,彼此也就无法形成互相适应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离开了信息的传递交流,公共关系就不复存在。”①然而,在当今这个信息过剩、信息污染、甚至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传播什么信息,如何传播更应该成为关注的焦点。但是,无论传播什么信息,以何种渠道传播都绕不开一个问题:为了谁?“谁”就是主体,是核心,这个主体可以是人物是企业是公司是社会组织等等,总之,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或名称,而这将伴随它们整个的“生命旅程”。所以,我以为公关人员要做的首先是为自己的公司或企业起一个好名,或者是对已经在使用中的企业或公司的名字做进一步的审视,看它是否符合企业所要向

参看孙连芬、李熙宗《公关语言艺术》第×页(教师批注:应标明页码),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公众传达的理念、能否体现本企业的文化或个性特征、是否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一句话,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据统计,201*年中国大陆五星级酒店共有432家,其中,仅北京地区五星级酒店就有51家,上海就有56家。(教师批注:统计数据应注明来源)由此可见,五星级酒店的市场竞争还是很剧烈的,特别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

酒店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提供的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不像一般的零售业出售的是有形的商品,因而,我们很少在电视等传统的媒体中看到关于酒店的广告。并且,相关部门对于星级酒店的评定标准都是相同的,也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来评定星级的,一般而言,一家五星级酒店应有的设备、应具备的环境条件以及应提供的服务其他其他五星级酒店也都具备。所以,五星级酒店的硬件设施区别度并不是特别大,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而我可以代表至今仍没住过五星级酒店但以后有很可能进去消费的大多数,即未来的潜在消费者。

面对如此残酷的竞争,五星级酒店该如何赢在起跑线上呢?我以为,一个能够迅速抓住别人的眼球并且让人过目不忘的酒店名是必不可少的。孔老夫子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老子亦言“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同样为古代贤哲的尹文子也说过:“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说文解字》中,许慎甚至训义“名”为“命”,“名自命也”。即人的姓名甚至与其人命运相关。同理亦然,好的店名对酒店的“一生”也至关重要。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什么是名称?名称就是一种用以识别事物的符号,一种惹人注目的标志,我们用它来代表事物,说明事物,以便使事物能够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②先哲们见仁见智,各有侧重,有的看到“名”与“言”的关系;有的意在揭示“名”与“万物”道不清的关系;有的突出了“形”“名”“事”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有的强调“名”与“命”的关系;有的对“名”作了科学而严谨的阐释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认识到名字的重要作用和巨大价值。

通过对201*年中国大陆五星级酒店名称的研究和分析,我觉得大部分酒店名称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太俗气,有的太洋气,有的太朴素、太普通,有的太标新立异,有的太复杂、太繁琐,有的太简洁还有一部分酒店名挑不出具体的毛病,但也不会给人留下多少印象,一句话,平淡无奇,而这又是公关语言中最忌讳的,因为相当于酒店所有的公关努力都付诸东流了,没有达到传播的预期效果。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还算差强人意。

通过对这432家五星级酒店名称的分析,总结了一下,我以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典型的几类:1)怀古怀旧型;2)朴素普通型;3)王者霸气型;4)贵气奢华型;5)洋气优雅型;

转引自邱红章主编《地名学研究》第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p":{"h":15.839,"w":157.703,"x":359.895,"y":1159.777,"z":83},"ps":null,"s"6)“媚外崇洋”型;7)福气随和型;8)凛然正气型;9)简约有效型;10)复杂繁琐型。432个名称当然不可能只简单地归为十一类,还有很大一部分由于缺乏典型性以及我个人能力的原因很难归类,此外,还有希尔顿酒店集团公司、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万豪国际集团、洲际酒店集团、四季酒店、喜来登集团、马哥孛罗酒店集团等国际性连锁酒店入驻中国,由于要保持品牌的一致性、提高酒店的知名度、吸引具有品牌认同感和品牌忠诚度的潜在消费者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这些酒店的名称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顶多加些地名,比如:南宁万豪酒店、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等,所以这一类的酒店名在本文中基本上就没有分析的必要。

众所周知:“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它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根据记忆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所以,如何让潜在消费者及信息接收者在看到酒店名的瞬间眼前一亮,并且有了一探究竟的

好奇和兴趣是公关人员乃至企业高管所应该孜孜以求以及引起相当重视的,因为这在无形中可以为酒店创造巨大的价值。正如广告创意大师叶剑所说的:“注意力就是影响力,影响了就是吸引力,吸引力就是煽动力,煽动力就是销售力,销售力当然就是Money!”④而酒店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引起潜在消费者的注意这将决定着后面一系列“力”的产生,一个有趣的、诗意的、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的酒店名则决定了人们(至少是初次消费者)对该酒店是否投来一定的注意力。可是,像南宁饭店、柳州饭店、佛山宾馆、内蒙古饭店、常州大酒店、江西宾馆这类朴素普通的名称甚至可以说是索然无味的名称实在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虽说俗语有云:“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毕竟时过境迁,这样的时代含蓄、内敛、被动注定无法长久屹立波涛汹涌的商海中。像北京饭店这么历史悠久、实力雄厚、闻名遐迩的不需要在营销、公关等“表面功夫”上大做文章的(以前或将来这或许是工作的重点,但目前至少不是)中国似乎也就这么一家。

怀旧怀古型的酒店有:上海唐朝酒店、开元名都大酒店、南京金陵饭店、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长沙神农大酒店,广安思源大酒店、西安凯悦阿房宫饭店等。看到这些酒店名我就会想起剑南春酒在央视作的广告,“这是我们不忘的记忆,回味唐朝”这句广告词就会在我耳边响起;就会想起旗袍,想起旧上海;也许,这就是情感的力量,就是认同感的效力。关于唐朝、关于开元盛世、关于古都金陵、关于神农氏、关于阿房宫等一切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东西我们有多的想象和浓得化不开的感情,同时,人嘛,或多或少总会有猎奇心理,想看看古代的辉煌现代人是如何展示的。所以,我觉得这类酒店的名字取的很好也很巧,善于

参看覃守云、熊建设、王莹华《心理学教程》第×页(教师批注:应标明页码),轻工业出版社,201*年。④

参看叶剑《正在广告:中国品牌实效传播的非常观点》第102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年。借用古人打下的招牌和积淀的文化,但是,我觉得只有真正做到名符其实才不会丢祖宗的脸。与此类型相关的是王者霸气型,他们也缅怀祖先,但是更多的是显示自己的霸气、尊贵,比如桂林帝苑酒店、北京龙城丽宫国际酒店、青岛汇泉王朝大酒店、江城豪生明珠大酒店等,这类命名方式的酒店能够吸引那些事业有成或想成就一番事业的有志者,同时也能得到一些迫切希望通过车、房、奢侈品等一切外在的东西来提升自身地位的新贵或暴发户。而贵气奢华型则重在吸引一些追求实际、耽于享受的的人,比如真正的“贵族”或者富二代,他们坐拥财富的顶峰,名利双收,已经不再需要什么外在的证明,因而更追求实实在在的东西。具有此类命名方式特征的酒店有北京世豪国际酒店、深圳富临大酒店、深圳富苑大酒店、深圳圣廷苑酒店、大连富丽华大酒店、富豪环球东亚酒店、杭州金马饭店、潍坊富华大酒店、郑州裕达酒店等。

洋气优雅型和“崇洋媚外”型表面上看很相似,但其实本质上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如贵港维多利亚大酒店、深圳丹枫白露酒店、广州地中海国际酒店、深圳恩特拉根华侨城酒店、广州地中海酒店;后者如北京瑞海姆田园度假村、仕格维丽致大酒店、波特曼丽嘉酒店。说到维多利亚、丹枫白露、地中海、恩特拉根等,可能很多人都会浮想联翩,所有关于西方的美好想象都被唤醒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种种,法国宫殿,地中海的阳光、沙滩、海浪,焕发着浓浓的欧洲气息的恩特拉根的房子、矿泉SPA、还有廊桥等等,让人忍不住想流口水,这类型的酒店名对潜在消费者有一定的诱惑力,能够在情感诉求上打动潜在消费者的心,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卑,并非因为他们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而是因为人类对于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缺乏免疫力,因为人的内心深处始终是不安分的,始终是向往远方、渴望出发的。相比之下,“崇洋媚外”型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瑞海姆、仕格维丽致、波特曼丽嘉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隔膜的,它们的确太洋气了,太欧化了,可又没有什么特定的文化内涵,有为了洋气而洋气、为了新鲜而新鲜之嫌。

福气随和型和凛然正气型的酒店名相对来说比较少。前者如柳州阳光100大酒店、哈尔宾福顺天天大酒店、乌鲁木齐鸿福大饭店,这类酒店迎合了国人对福趋之若鹜的心态,也是中国福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后者如郑州兴业建国饭店,一看这到这个名字,就仿佛感受到酒店正义凛然、忠贞爱国、富有雄心壮志的文化,让人不禁肃然起敬;当然可能有人会认为这太小题大做了,就一个酒店名就能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不管怎样,有争议的东西往往更令人印象深刻。

简约有效型的命名方式的酒店有:黄山高尔夫酒店、福州温泉大饭店、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等,这类酒店遵循USP理论,以简单有效地方式将自己的独特卖点(比如拥有高尔夫球场,温泉或美丽的海景)告知潜在消费者,具节省了潜在消费者查找资料的时间,又有效地宣传了自己,可谓达到双赢的效果,适合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也很好地贯彻了“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复杂繁琐型的命名方式,典型的如武汉最佳西方五月花大酒店、武汉最佳西方喜邦可大酒店,每个名字都由十二个字组成,读起来不怎么顺口,意思表达得也不清不楚,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仔细分析了好久也不知道“五月花”、“喜邦可”为何物,后来还是上百度搜了一下,才云里雾里地懂一些。试问这样的名称信息接收者哪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留下印象?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如果不是特别必要的话有谁会为了这样的名字浪费时间和精力?

还有一些酒店名我认为取得比较成功,或者更符合我个人的审美情趣,但也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比如博雅酒店这个名字就很有书香气,能够让人想到古代有气质的才女,进而会有一种心旷神怡、得到美的享受的满足感。南京状元楼酒店这个名字取得很妙很巧,他契合了中国人自古有之的科举仕途情结,这个名字让人感觉这家酒店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在等待着自己,同时,一些比较“迷信”的人也是冲着粘粘状元的灵气和喜气而来的。再比如江阴海澜大酒店这个名字会让人联想到旷阔无垠的大海,进而由大海想到很多很多,或美好的回忆或关于大海额美丽诗篇等等,总之,有意境美。看到合肥天鹅湖大酒店,你很难不想起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你很难不想起芭蕾舞。再比如看到乌鲁木齐银星大酒店,你可能会想起梵高的《星夜》,可能会想起美丽的童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你可能会

我以为好的酒店名就是能那些够激起信息接收者内心的共鸣,触动他们情感的深处进而引发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文字。而这也就是公关的要义:利用传播手段去影响去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简单地说,公关关心的是一个组织人际环境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孙连芬,李熙宗.公关语言艺术[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2]邱红章地名学研究[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覃守云、熊建设、王莹华.心理学教程[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1*.

[4]叶剑.正在广告:中国品牌实效传播的非常观点[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黎运汉.公关语言学(增订三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教师评语:

本文选题很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作者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寻找规律,进行归类,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之进行分析评价,富有创见,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格式规范。不足之处在于分析的深度还不够,研究的视角还不够开阔,论述的结构层次安排不尽合理,显得比较稚嫩。总的来看,不失为一篇优秀的本科生课程论文。评分:93分。

另:本文的选题很好,材料搜集得较为充分,可以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继续深入研究,建议充实相关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修辞学知识,多参考品牌命名的论文,从中获得启发。

本人汉语语言学论文二篇,欢迎批评:

《辞书研究》201*年第4期

“炙手可热”类成语的语用偏离与词典释义问题

胡斌彬

(华侨大学文学院,泉州,36202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5)

摘要文章对成语“炙手可热”在当代的流行用法(多被认定为“误用”)进行了考察,探讨该词新义衍生的动因、发生过程和工作机制,认为该现象跟相关词语语义感染诱发、音节协调和语义补缺、社会认知观念变化和求异创新、追踪时髦的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和现代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类推偏离、隐喻和重新分析机制都发生了作用。该词的流行用法符合词语规范的基本原则,词典编纂要区别对待成语的语义偏离现象,应把合乎规范原则、长期流行的新义收进词典。关键词炙手可热;语义偏离;成语规范

一、历史、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成语是一个民族长期习用沉积下来的语汇精华,其意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在现代汉语中,一些成语逐渐偏离了传统的意义和用法,如何对待这些语义语用发生了偏离的成语?我们以“炙手可热”为例进行分析。

在国内各种版本的汉语词典中,“炙手可热”的意义一般解释为“手一靠近就感觉热得发烫。比喻权势大,气焰盛”。该词来源于唐代杜甫的诗歌《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杜甫用它来揭露和讽刺杨玉环兄妹权势的显赫。此后,该词的这一用法就沿袭下来,如:

(1)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宋〃李清照《逸句》)

(2)我夫人虽则贤惠,怎奈老相公之势,炙手可热。(明〃高明《琵琶记》)(3)嵩久握重权,炙手可热。(清〃张廷玉等《明史董传策传》)

从词典的释义和汉语史上的用例来看⑤,该词普遍用于比喻权势显赫,让人得罪不起,不敢沾惹,贬义色彩十分明显。可是,在当代汉语生活中,它的意义和用法却发生了严重偏离。下面仅举数例:

(4)应当指出的是,当时中国内地自己也很需要石油,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炙手可热的商品。(1983.9.25《人民日报》)

(5)在美国娱乐界,大卫是今天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不会唱歌,也不经常说笑话,但却具有无比的魅力,有点石成金的本领。(1993《作家文摘》)

(6)自从股票债券问世以来,金融市场便如战场一般波谲云诡,不可测度,有的股票债券可能此一时炙手可热,彼一时一文不值,成为死债呆帐。(1995.2.3《人民日报》)

(7)记者了解到,武汉育才一小、武汉小学等名校向来炙手可热。一些人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户⑤

本文语料及统计数据来源于北大汉语语言学中心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料库,人民日报报系检索语料库以及人民日报电子版(1946201*)。口移到名校所在社区。(201*.9.22《人民日报》)

(8)《农民的儿子》问世以后,人们曾经疑问广东的影视部门为何不去充分挖掘炙手可热的珠江三角洲的改革题材,却去拍摄一部与广东的改革之路有着明显区别的史家庄的改革史?(1995.7.12《人民日报》)

(9)房地产市场云谲波诡,“6〃1大限”已经过去十几天,楼市起伏依然是炙手可热的焦点话题。(201*.6.15《华东新闻》)

从例句来看,“炙手可热”的偏离用法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搭配对象范围扩大。从最初的仅用于指显赫权势的人物扩大到指“走红”的人物、“抢手”的人才、职位、商品等具体事物,甚至一些“热门”题材、话题等各类抽象事物事件,多用于商业和文化娱乐语域。(二)意义跟词典中的释义大相径庭。现在已演变为“走红”、“抢手”、“热门”等的同义语,贬义色彩消失。(三)偏离用法频率极高。在近十多年的报刊中,新义的使用频率竟高达百分之八九十,旧义反而淡出了。在1993-1997年的《作家文摘》中,偏离用法达75%(21/28);在201*-201*年的《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和《国际金融报》中,偏离用法分别为93.1%(68/73)、100%(127/127)、99.6%(162/163)。

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不少刊物就多次载文指责“炙手可热”的这些偏离用法是“望文生义”、“违反规范”的误用现象。在前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该词的流行用法也多次成为命题者封杀的对象。如今的各类汉语词典均没有把这些新义补充进去,硬是把它们挡在了规范的门槛之外。可该词的“误用”频率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大有舍我其谁之势。上述关于“炙手可热”语义偏离的用例,多来源于语言规范度高的国内知名中文刊物,出自语文素养较高的作家或记者笔下,并通过了编辑们的审稿把关。该词的“出格”似乎难以归因于使用者语文素养低下和刊物质量低劣。那么它的用法频频发生偏离,新义得以广泛流行的动因何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如何处理?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二、新义衍生的动因

我们认为,成语“炙手可热”“误用”义的长期流行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一系列语言内外因素导致了词义的变异和新义的衍生,下面试作分析。

(一)词语内部语义韵律等约束机制的激发

新义开发的可能性相关词语的语义感染和诱发作用。“炙手可热”的字面意义是“手一靠近就觉得热得烫人”,是形容火焰旺、温度高的。其中一个关键字眼“热”在汉语中可以独立成词,本义指“温度高”,后来引申出“受人欢迎”、“指某事风行,形成热潮”等意义,常形容人多热闹的场面。该语素的构词能力极强,以“热”为核心字已经仿造出一系列词语和组合流行语,例如“热门”、“热线”、“热货”、“热销”和“经商热”、“出国热”、“考研热”等。“热”由“温度高”发展出的新义以及产生出的一大批相关词语无疑会对“炙手可热”产生一定的感染、渗透和影响,这些潜在的义位一旦有人开发出来,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因为这符合斯波伯和威尔逊(1986)所提出的最佳关联性的语用原则。在“炙手可热”所处的上下文有时出现诸如“烫手”、“耀眼”或“冷落”、“黯淡”等词语与之呼应或相对,这很好地说明了该词新义与“温度高”这一意义的引申关系。如:

(10)标题:亿元巨资低调注晶合,网络游戏渠道商炙手可热正文:现在的网络游戏正热得烫手。....(201*.7.26《互联网周刊》)

(11)也就是说,布什在这次峰会上,虽说不会被刻意冷落,但绝不会炙手可热。(201*.11.17《环..球时报》)

(12)相对姚明的炙手可热,王治郅和巴特尔就显得黯淡无光了。(201*.4.21《环球时报》)....实际上,不管是旧义也好,还是流行新义也好,都是该词字面意义的隐喻选取意象的一个侧面,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去。不过,旧义的意象选取了高温火焰对人的威慑力,由此隐喻人的权大势众,让人不敢得罪;新义的意象选取了高温的强辐射和高亮度,由此隐喻巨大的个人魅力与影响力。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知事物。

新义开发的必要性韵律协调和语义补缺。从音节上看,“炙手可热”是一个四字格的成语,四字格语在音节上往往形成每两个字一拍的音步,这种节奏具有平衡对称性,让人感觉不仅稳定庄重,而且铿锵有力。因此,人们喜用四字格语,特别是在标题中,人们常常喜欢把非四字格的词语凑成四字格。而双音节词语,如“走红”、“抢手”、“热门”等尽管可以用来表达同样的意思,但在有时需要与上下文的其他四字格前后呼应时,这些双音词不管是韵律上还是语意上都显得单薄而疲软乏力,不合需要。例如下面的标题显然不适合用诸如“抢手”等双音节语词来表达:

(13)巨星有价无市,新秀炙手可热(201*.7.3《西安晚报》标题)

从现有词语的语义上看,四字格成语在表达某人或某事物“受到广泛欢迎”、“吸引许多人”等语义上形成了一个空缺。填补语义空缺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创造新词语,一种是旧词新用。而当新的词语还未造出而旧有词语又有开发利用的潜在可能时,人们运用已有成语发展出新义无疑是一个捷径,这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即说话人省力原则。成语“炙手可热”正是在语素“热”的引申义及系列相关词语的诱发下,让潜在可能的意义突现出来填补这个语义空缺。“炙手可热”是一个隐喻性的词语,容易使人联想到万人空巷的狂热场景,形象生动,语意丰满,带有夸张渲染的色彩,用在新闻、广告、文学等语体中,极具表现力,可以大大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应。

(二)社会认知观念转变及社会心理因素的促成

一方面,社会认知观念的转变导致了“炙手可热”的语用偏离。从我们搜集到的语料来看,“炙手可热”的旧义多用于描述封建社会和文革时期个别人权大势众、任意妄为的情况,表达人们的惧怕和愤恨心理。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文化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用人制度上实行德才兼备,平民子弟也可以通过考察选拔进入干部行列,管理体制上实行集体领导、依法行政和竟聘上岗、民主测评等,这些措施对于抑制某些人的个人权力和张狂气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是民主制度的进步。这些转变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官员认识上的转变,人们不再对官员带有那么多的惧怕和仇视心理,这是“炙手可热”旧义从政治权势领域淡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实行市场经济后,我们的整个社会已经被隐喻为一个大市场,各类从业人员及其才能、职务、行业等也被隐喻为处于流通和消费环节中的商品,它们受到人们喜爱、追逐、购买和关注的程度,交易或消费现场人员的多少、气氛的冷热就成了衡量它们身价高低和占据人们心灵空间大小的标准。“炙手可热”新义的开发正适应了这种需要。也可以说,社会民主制度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引起社会认知观念的转变促成了“炙手可热”的词义变异,而该词旧义的淡出和新义的流行正是反映社会变迁和人们认知观念变化的一面镜子。

另一方面,该词的新义之所以能够广泛传播和流行,还跟人们的求异创新以及追踪时髦的社会心理有关。语言的超常运用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屡见不鲜,其社会心理动因则是使用陌生化的手段,打破无意识的习惯性,改变见惯不惊、无动于衷的眼光,以唤起人们对于语言的新鲜感受,吸引别人注意并留下深刻印象。“炙手可热”最初突破常规的用法就反映了人们求异创新的心理追求,通过求异创新来凸显词语的表现力和个人的创造才能。这种现象起初是偶见的,但当它的价值在人们中间得到彰显时,它便成了一种时髦,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它的新义便流行开来了,这其中就有社会心理中的众从效应和从众效应的相互作用。

(三)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和现代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

在汉语史上,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门的打开等原因,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特别是二十世纪初到现在,汉语发生了巨大而迅速的转变。

首先,上个世纪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二十年代兴起了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书面语废除了曾使用长达几千年的文言文,人们的语文生活与之逐渐疏远,一些文言书面词语的原有含义在人们心目中开始陌生化,当人们碰到这类词语时常常容易“望文生义”。实际上,现代汉语中由于这种原因而发生语义偏离的成语已有好几十个,例如“逃之夭夭”、“落花流水”、“呆若木鸡”、“钩心斗角”等等,由于其新义的使用在社会上具有极高的普及性,后来字典都陆续收录了这些词的新义项;在当代,则有“空穴来风”、“美轮美奂”、“呼之欲出”等。⑥其次,鸦片战争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变化和飞速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形成多元交融的状态,汉语在与异族文化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现代汉语中新的语言形式不断产生,连最具稳定性的语法结构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如形容词带宾语、动宾式结构后面直接跟宾语的扩大化等等,而词汇方面的巨大变化更是自不消说。另外,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报刊、影视、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交流,这使得语言中的一丝半点变化能够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去,从而大大缩短了语言变化的周期性。这种社会文化和科技大环境为新词新义的产生和迅速传播提供了充足的外部条件。

三、语义偏离的路径和机制

“炙手可热”语义发生偏离的路径,我们认为大致经历了如下过程:第一个阶段,从最初形容人的权大势众类推扩大到泛指人的走红。“炙手可热”的旧义仅用于形容人的权势,语义特征为[+权势大,+气焰盛,+贬义],后来的语用偏离扩大了其搭配对象,描述范围突破了权势的限制,向经济、文化等语域扩张,感情意义上也模糊了其贬义色彩。例如下面这个例子,就突破了政治权势领域,我们就很难看出“炙手可热”所包含的贬义色彩,读者需要依靠一定的语境才能推测出其真正的话语含义。

(14)从此勃郎希特成了“阿尔法草大王”。他在阿尔及利亚还拥有其他许多公司、企业,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1963.4.5《人民日报》)

多次的语用偏离使该词搭配对象扩大,而搭配对象扩大的结果就是原有的贬义色彩丧失,倾向于褒义色彩。这时,词义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其语义特征可以描述为[+魅力影响大,+知名度高,+褒义]。例如:

(15)张欣的人缘很好,文坛人士包括许多炙手可热的名流,去到广州总是忘记不了看望张欣。(1995《作家文摘》)

(16)之后的第二张和第三张专辑也都得了金唱片的鼓励,而她又在次年夺得葛莱美的年度演唱奖,成为当年炙手可热的超级巨星。(1997《作家文摘》)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语言运用者来说,可能曾产生过求异创新的尝试心理和语义被领悟后的满足感;而对于语言接受者来说,可能会经历误解、揣测、领悟的过程,产生抵触、新奇和接受等复杂心理活动,从而使“炙手可热”在语义上发生了重新分析。当然,说写者的创新运用和听读者的领悟都有赖于“热”类词语及组合流行语的启发诱导。但随着偏离创新的愈益频繁广泛,听读者经过多次的视听觉感触也就逐渐习以为常,并且在模仿创新中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第二个阶段,搭配对象由人扩大到职位、专门人才以及商品等具体事物,新义和新用法已呈普及之势。由于市场经济的驱动,引起了人们认知隐喻的转移,人才,职位、物品等都被赋予了商品的涵义。这一阶段,“炙手可热”在语义上发生了泛化,形容事物受人喜爱而抢手,其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深受欢迎,+销路好,+褒义]。例如:

(17)学校决定将她保送到清华大学,所学的专业大概是国际贸易之类,可谓炙手可热。(1997《作家文摘》)

(18)在这种需求的拉动下,高档家具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价码自然也就飞速上涨。(1995.12.27《人民日报》)

人(权势)→人(魅力影响)→具体事物→抽象事物褒贬模糊、语义偏离语义泛化语义进一步泛化在201*201*年的人民日报报系检索系统中,上述成语的“误用”频率为“美轮美奂80.9%(127/157)、呼之欲出87.5%(141/161)、空穴来风100%(46/46)”。第三个阶段,是搭配对象由具体事物进一步类推扩大到抽象事物或事件,新义和新用法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其使用频率已经占压倒性优势。修饰或描述的事物不一定受人欢迎,而是指受到大众关注,引起广泛行为,褒义色彩消失,语义进一步泛化。其语义特征可以描述为[+吸引大众关注,+引起广泛行为]。例如:

(19)截至目前,全国11亿多人中已有约2.5亿人次参加了各种人身保险,成为经济界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1994.4.12《人民日报》)

(20)《农民的儿子》问世以后,人们曾经疑问广东的影视部门为何不去充分挖掘炙手可热的珠江三角洲的改革题材,却去拍摄一部与广东的改革之路有着明显区别的史家庄的改革史?(1995.7.12《人民日报》)

上述几个阶段,揭示了“炙手可热”在现代汉语中语用偏离及新义衍生所经历的大致过程。词义演变是一个历时的渐变过程,我们所做的分段解析并不能割断词义演变的连贯性,几个阶段的界线并不是截然分明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甚至某个用法到底属于哪个阶段有时也难以断言。在上述过程中,类推偏离、隐喻、重新分析等语言演变机制都发生了作用。

四、规范意见及余论

如何对待这些旧词新义现象?其实,关于普通话词语的规范问题,语言学前辈早就有所关注。陈章太(1996)认为,应当确立求实、辩证两个观点,“宽容对待”,“重视动态”。王铁琨(1989)、刘叔新(1995)等提出了规范的具体标准和原则。我们概括如下:(一)必要性原则:新词和新义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出于交际表达的需要,否则就会引起交际的空白;(二)明晰性原则:新词新义需要表义明确,显豁易懂;(三)高效率原则:用少量的语言符号传递较多的信息量;(四)普遍性原则:指人民群众对新词和新义接受和使用的普遍程度;(五)互补性原则:与已有词语的意义相同,但具有不同的使用场合和特殊风格,在语用、色彩等方面产生了互补性。

从上述分析来看,“炙手可热”的新义是基本上符合这些观点和原则的,不能简单地指责为误用。从语料检索来看,该词的语义偏离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以来,其使用频率一直很高,已经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可以预测,“炙手可热”一词的新义将会在中国社会语言生活中长期存在。

最近几年出版的几种现代汉语词典补录了大量双音节和三音节词语的新义项,这无疑是一个进步,可在对待像“炙手可热”这一类旧有成语长期流行的新义时,意见却颇有分歧。例如,近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都修改了“空穴来风”的释义,而对“美轮美奂”的处理却有分歧,《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其部分新义,指出“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算是向前跨了一步;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在201*年版的几次印刷中出现了可笑的反复,前6次印刷都收录了新用法,而在第7次印刷时则非但不见了新用法的踪影,还提示不得用于形容建筑物以外的事物(楚山孤,201*)。实际上,上述几个成语的语用偏离现象,在几十年前的汉语生活中就已经为数不少了,限于篇幅,每词各举两例:

(21)但美国记者发出的问题,难道是空穴来风吗?难道不是同前述合众国际社的报道不谋而合吗?(1962.5.12《人民日报》)

(22)在四天前,美国负责美洲事务助理国务卿马丁,也说过没有这种证据。既是“空穴来风”,为什么又一再摆在美国国务院官员的嘴上呢?(1962.11.11《人民日报》)

(23)大剧场雕梁画栋,草坪上芳草如茵,庭榭间百花争艳……象这样一座风景如画、美轮美奂的城市,人们称它为“金边”或“金塔”,是一点也不夸张的。(1978.9.13《人民日报》)

(24)在开幕式上,……这四出驰名全国的折子戏组成的《白蛇传》,使观众久久地沉浸在载歌载舞、美轮美奂的艺术氛围之中。(1988.11.29《人民日报》)

(25)宇垣一成的组阁曾呼之欲出。(1951.5.7《人民日报》)(26)然而他在“批判”里说,“那看来好像是反抗了黑暗,但同时也抵抗了集体主义”,这不是他的反党情绪呼之欲出吗?(1955.5.18《人民日报》)

尽管“空穴来风”的新义最终得到了承认,但等待的时间是否太漫长了一些?词典具有规范性、稳定性的特点,作为一定时期语言规范的依据,暂时落后于语言的社会运用这是正常的。但词典又具有时代性、应用性的特点,如果词典释义长期落后于语言运用的实际,人们一遇到问题时会失去依凭,这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我们建议词典编纂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精神,对这些“偏离规范”的成语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区别对待,对于合乎规范原则,具有较强稳定性和普及性的新义及时补充到新版词典中去,以便人们查阅。参考文献

[1]陈章太.普通话词汇规范问题[J].中国语文,1996,(2).[2]楚山孤.补说“美轮美奂”[J].咬文嚼字,201*,(5).

[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

[5]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刘大为.组合流行语考察[J].汉语学习,1995,(2).

[7]刘叔新.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标准问题[J].语文建设,1995,(11).[8]沈家煊.词典编纂“规范观”的更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9]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10]王铁琨.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J].天津师大学报,1989,(2).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周一民.新词新义的收录与规范[J].语言文字应用,201*,(4).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年第3期

当代“裸X”词族的语义衍生及认知模型

兼论造词机制与传播动因

胡斌彬

摘要文章根据意义,将当代汉语中的裸X词族分为四类,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家族相似性和理想认知模型(ICM)理论对其语义衍生过程进行阐释,指出各个衍生义是对源域文化认知模型的凸显、修改、删除或在此基础上的隐喻等。词汇补缺、词语模的形成、裸X词语本身的意象性、新奇性特征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心理效应是当代裸X词族大量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机制和动因。

关键词裸X词族;语义衍生;理想认知模型

“裸”,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动露出,没有遮盖”。它是一个不能独立使用的动词性语素,需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1973年初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裸体、裸露、裸麦、裸线、裸子植物”,1996年版增加了“裸视、裸眼”,201*年版增加了“裸大麦、裸机、裸照”。这反映了“裸X”词语在当

本文修改时得到导师俞理明先生的悉心指导,本刊匿名审稿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车录彬、邓瑶等博士也提供了建议,在

此表示诚挚的感谢。代汉语中不断增长的趋势。最近十余年,又有大批“裸X”新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进一步壮大了该词族的群体,根据笔者对近年报刊的检索,这些新生词语已经达到六七十条。庞大的“裸X”词群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语义关系和产生机制,本文试图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裸X”词族的语义分析

“裸X”词族的语义结构和语义类型都比较复杂,根据“裸”的意义,我们分为如下五类:(一)裸1:表示“人体没有衣服遮蔽而暴露于外”。

跟“裸”相组合的语素,有名词性的和动词性的。“裸X名”有“裸画、裸图、裸模、裸镜、裸戏”等,形成限制关系的定中结构。例如:

(1)首届重庆黄桷坪国际艺术节开幕次日,重庆某报一篇关于23岁女儿给61岁画家父亲当裸模的报道出现后,人们在一夜之间知道了李壮平父女。(201*年2月5日《成都商报》)

(2)对片中的裸镜,他特别指出不是为了商业炒作,而是一种有象征意义的纯粹的人体之美。(201*年5月7日《成都商报》)

“裸X动”有“裸奔、裸聊、裸播、裸诵、裸闹、裸死、裸睡、裸泳、裸吻”等,一般形成描述关系的状中结构,“裸”修饰后一语素,表示动作的方式。

“裸1X”的构词语素“裸”,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人体][+因没有衣服遮蔽][+暴露于外](黑体字表示凸显的语义)。这类词语基本上是在短语的基础上经过提取关键语素整合形成的缩略词,语义指向共同的隐含成分“人体”。例如“裸模”是“裸体模特”的缩略;“裸镜”是“裸体镜头”的缩略;“裸替”是“裸体替身演员”的缩略;“裸奔”是“裸体奔走”的缩略;“裸聊”是“裸体聊天”的缩略,等等。

(二)裸2:表示“人体因用透明或接近肤色的修饰物遮蔽,看起来却似乎未加修饰遮蔽,具有天然、性感之美”。

如“裸妆、裸色”等,“裸妆”指不着痕迹的透明自然的化妆;“裸色”则指(衣服、化妆等)跟自然肤色一样的颜色。语义特征描写为[+人体][+用透明或肉色覆盖物遮蔽修饰][+看起来像没有修饰遮蔽]。例如:

(3)这一次,Bobbi打破了传统的亚光裸妆理念,将闪烁因子首度加入到裸妆之中。……随心创造的那种裸色,将展现令人无法抗拒的迷人魅力。(201*年2月4日《每日商报》)

(三)裸3:表示“物体因缺乏包裹遮蔽而暴露于外”。

该类词语包括“裸子植物、裸大麦、裸麦、裸线、裸卖”等,语义特征描写为[+物体][+缺乏包裹遮蔽物][+暴露于外]。“裸线”指没有绝缘材料包裹的金属导线;“裸卖”指不予包装而暴露在外出售。例如:

(4)标题:超市裸卖食品存隐患来自我市超市的调查正文:记者发现,不少散装食品虽有防尘器材,但塑料盖子都是大开着,仍处于裸卖状态。(201*年1月2日《贵阳日报》)这类词语中的“裸”,描述对象不再是人体(某部位),已经引申到其他事物。

(四)裸4:意义比较抽象,我们概括为“人或物不包括或完全除去附加部分”。

这是当今媒体中相当具有活力的一批词语,语义上则是一个飞跃。构词语素“裸”不再含有“缺乏遮盖物而暴露于外”的具体意思,而是变得极其抽象了,其语义特征可描写为[+人或物][+仅有主体][+不包含、不保留或不借助附加物]。语素X也有名词性与动词性之分。“裸X名”类词语,如:“裸眼”指不戴眼镜进行目力测试的眼睛;“裸音”指歌唱中不加修饰和伴奏的歌声;“裸车”指销售中不含保险费、挂牌费和购置税等的车;“裸价”指不含附加费,仅含主体物的价格;“裸金”指未经工艺加工的金条或金块;“裸分”指不含照顾性附加分的考试分数。例如:

(5)广东伯乐唱片公司制作发行的发烧唱片《裸音》曾受到好评,公司负责人表示正在收集曲目继续开发裸音系列节目,同时也在加紧打造新近签约歌手的专辑。(201*年12月14日《中国文化报》)

(6)目前同类新车裸车价格20.63万元,不包括购置税等。(201*年10月11日《中国商报》)(7)我国汽车购置税是美国的10倍,日本的5倍,加上生产环节由消费者承担的价内税,入户环节各种价外费,购车税费占汽车裸价的近40%。(201*年5月20日《经济参考报》)

“裸X动”类词语,如:“裸视”指不戴眼镜,仅用肉眼看;“裸捐”,指把某部分资产毫无保留地捐献出去;“裸退”,指从某一岗位彻底退休,不再保留任何职务;“裸考”,指不享受任何加分照顾政策,仅凭考场分数参加竞争的考试。例如:

(8)就在这次聚会上,吴仪透露,自己已向中央提交了报告,要裸退。(201*年3月6日《南方周末》)

(9)裸考,这是谢女士从儿子那里知道的201*年高考新名词。儿子说,有市三好学生干部、有二级运动员证书的、有获创造发明奖的……他们一次能加20分。我们这些被剩下的,只有‘裸考’了!就是什么加分都没有的,仅凭考试成绩的人。(201*年6月2日《中国青年报》)

“各类“裸X”词语,一般都隐含着一个文化上的共同预设:按照常理,人应该穿衣,物应该有遮蔽,主体物一般有附加部分,或某种行为应该有一定保留,等等。“裸”的行为就包含对社会传统文化规约的挑战,基于这种认识,不少词语附带一定的色彩义。例如“裸播、裸聊”等常被视为堕落文化,常为人所不耻,附带评价色彩;“裸捐”、“裸退”则带有戏谑调侃或幽默诙谐的色彩。

二、“裸X”词族的源流和特点

“裸X”词语并非现代汉语的专利品,它们在汉语中源远流长。《汉语大词典》就收录了二十多个出现于古文献的“裸X”词语:“裸人、裸川、裸民、裸形、裸见、裸身、裸尸、裸逐、裸躬、裸袖、裸跣、裸体、裸露、裸壤、裸葬、裸袒、裸裎、裸裼、裸虫、裸人乡、裸游馆、裸袖揎衣、裸袖揎拳”。通过对古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和当代汉语的比较考察,我们发现“裸X”词语的发展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搭配对象范围扩大,语义隐喻抽象化。在古近代汉语中,“裸X”词语一般局限于描述人体裸露的情况,孔颖达释“裸”为“赤体无衣”,在漫长的汉语史上,除“裸虫”有指动物和人的两可情况外,其余词语均用于描述人。搭配对象扩大到人和动物外的其他物体,引申出“露出、无遮盖、无包裹”之义(“裸3X”类词语),则是在现代汉语中。而“裸2X、裸4X”类词语的出现,却基本上是最近一二十年内的事。

(二)当代“裸X”词语具有类聚性和批量生产的特点。不少“裸X”词语是把“裸”填入“X”词语模槽(李宇明1999)中形成的、以X为核心语素的向心复合词,在概念上属于X的下位范畴,跟其他“X”词语形成一个类聚的场,比如“裸替”只是“替”词族中的一员,跟“笔替、文替、饭替、武替”等形成一个同级概念范畴。形成固定模槽的词语有批量生产的特点,当代汉语中迅猛产生的“裸X”词语明显带有这种特性。

(三)现当代汉语产生的“裸X”词语,不少为行业术语,在社会用语中普及度不高。如“裸子植物、裸麦、裸机、裸替、裸车、裸钻、裸金”等等,至今还主要用于专业领域;像“裸奔、裸聊、裸捐、裸考、裸退”等词语,主要流行于媒体报道中。汉语史上产生的词语也只有“裸露、裸体”等少数几个在当今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总的状况是“裸X”在社会用语中使用的频度和流行的广度都不够高。

当代汉语“裸X”词语中的“裸”跟原本表示赤身露体意义的“裸1”有着怎样的关系?它们是如何衍生出来的?为什么在当代汉语中,“裸X”类词语大量产生并在语义上发生如此巨大的跳跃?下面进一步从文化认知和社会心理角度予以探讨。

三、“裸X”词族语义衍生的认知模型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现实的反映但不是直接映射,而是经过了人脑思维认知方式的过滤。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生理基础、心智作用、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对语言现象作出全面、合理和统一的解释,就要从心理、生理、社会、文化、交际等角度着手。原型范畴、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CognitiveModel,简称ICM)等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范畴指根据事物的类属划分出的类别,同一范畴的事物彼此之间就像家族的成员一样,只具有相似性,而不是相同或一致,这就是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不同范畴事物之间的分界线是模糊的(维特根斯坦1953)。所谓的ICM就是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重要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统一、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CognitiveModel,简称CM)基础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形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模型(Lakoff,1987)。根据这套理论,我们建立基于汉民族文化体验的概念“裸”的ICM:

CM1(意象模):“裸”就是脱光衣物,不加遮掩,把身体赤条条暴露于外;CM2(关系模):衣服是人身上的附加物,“裸”就是不含附加物,只剩一个主体;

CM3(功能模):衣服具有辅助人体提高御寒能力(a)、保护人体和隐私(b)等功能,还有美化装饰人体(c)的功能,脱去衣服就缺少了辅助、保护和装饰物;

CM4(伦理道德模):“裸”在传统文化中是不合伦理道德规范的放荡行为,有伤风化;CM5(艺术模):“裸”在开放文化中被视为一种艺术,不加修饰,具有自然、性感之美;CM6(聚焦模):在公共场合赤身露体为反常行为,容易成为注意的焦点,吸引公众高度关注。上述6个CM,是根据中国社会文化观念和人们的认知体验,从不同侧面对“裸”作出的认识,构成“裸”的集合模型,即ICM。人们对“裸”的典型认知就是在此基础上抽象而成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运用和理解词语时,常常会出现各种偏差,有时是基于或凸显某些模型,有时是某一模型的隐喻或转喻说法,有时也可能删除或修改某一模型(王寅,201*),从而导致意义的偏离和隐喻转喻意义的产生。词语的转喻意义跟本义属于同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domain),而隐喻意义跟本义则属于不同的概念域,是从一个概念域(源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的结构映射。

“裸1X”类词语是该认知模型中的原型代表,是基于CM1,对其他CM集合的选择性凸显。“裸模、裸戏、裸镜、裸替、裸播、裸颂”凸显CM5、CM6,裸者常常借着艺术的名号,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裸闹”是凸显CM6,裸者制造反常现象以提高公众的关注度。而在正统观念中,上述现象均属于堕落放荡行为。这类词语是“裸X”词族中的典型核心成员,“裸”用其本义,常常被当作样本成为新生词语的参照模仿对象,是引申意义产生的基础。从汉语史的情况来看,这类词语最早产生,“裸国、裸民、裸游”等即是。而“裸2X”类词语中,“裸妆、裸色”对CM1有一定修改,表示身体某部位因用透明或肉色物覆盖而看似未加修饰遮蔽,凸显CM5,删除了CM2、CM3。从“人体(某部位)(看似)没有修饰遮蔽”这一点来说,“裸2”可以跟“裸1”划归同一个概念域,不过“裸2”是该概念域中不太典型的样本。

“裸3X、裸4X”类词语是由“裸1”向不同概念域的结构映射而形成的。“裸3X”类词语“裸卖、裸线”是基于CM1,删除了CM4、CM5、CM6的隐喻说法。“裸4X”类词语中,“裸眼、裸视”是以衣服隐喻眼镜,以人体喻眼睛,兼具隐喻和转喻性,它们跟“裸考”等一样都有“不借助辅助物,仅凭自身实力”的意思,是凸显CM2和CM3a(辅助功能),删除了CM4、CM5、CM6的隐喻说法;“裸音”是凸显CM2、CM3c(美化修饰功能)、CM5(不加修饰的天然美)的强隐喻说法;“裸车、裸价、裸金、裸退、裸捐”是凸显CM2,删除了CM3、CM4、CM5、CM6的强隐喻说法。上述两类词语均属于跟“裸1X”词语有或多或少相似性和变异性的结构性隐喻,“裸”的意义是“裸X”词族中距离核心意义更远的的亲属成员,对ICM中某一或某几个CM进行了凸显、修改或删除。

上述四类“裸X”词语,构词语素“裸”在认知上形成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本义到隐喻义、从核心典型样本到外围亲属成员的语义发展链。语素“裸”的意义衍生过程,跟动物遗传的特点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同属一个家族的成员总会遗传祖辈的某些基因,家族成员在相、脾性上总会呈现出或多或少的相似性;但遗传中又有变异,因此后代子孙的相貌脾性也会各有个性,相隔的辈分越远,祖孙之间的相似性就会递减而差异性随之递增。

需要说明的是,部分“裸X”词语具有多个义项,例如“裸机、裸奔、裸讲”等。裸机:①指没有加入通信网的手机、寻呼机;②指没有配置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的计算机。裸讲(授):本指光着身子讲授,后来也用于指不依赖文稿的讲演或讲授。“裸奔”,最初指当众光着身子行走,后来也指跟原地完全脱离职务和工资关系后投靠其他地方。例如:

(10)创新的灵魂是什么的发问是山东大学校长展涛演讲的结束语,展涛上台时就表明此次自己是裸讲,因为他的讲话既没有题目也没有提纲。(201*年7月18日《科学时报》)

(1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鸿飞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教授回国不能立即裸奔的博客,替施一公鸣不平……除了立即裸奔之外,怕是没有别的选择。(201*年9月14日《文摘报》)这些多义词,有的是由于X的多义造成的,如“裸机”中的“机”就可能指手机、寻呼机或计算机;“裸装”的“装”有时指服装,有时指包装。有的则是由于受到其他词语的词义感染,类化形成的,如“裸讲、裸奔”最初只有一个意义,后来受到“裸视、裸捐”等词语的词义感染,类化衍生了新的隐喻意义。词语之间的词义感染依赖于它们之间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或类同的关系,把本属于A类词语的意义类推迁移到B词语上,使B词语增加了新的意义(俞理明201*)。这种新增加的意义,当初只是临时性的,有时还有明确的语用标记,比如例(10)、(11)就用引号标示,但如果这种临时意义为人们所接受并推广使用时,它便有可能演变成为常规的固定意义。

四、“裸X”词语的造词机制和传播动因

我们认为,“裸X”词族在当代的繁荣、创造性运用和传播,跟某些社会现象的产生及词汇补缺、类推机制、语言表达者利用“裸X”词语本身的特征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心理效应所采取的语用策略密切相关。

(一)社会现象的产生带来词汇空缺。

语言成分的新生跟社会现象的产生密不可分。某些社会现象产生后,如果语言中缺乏对该现象的指称,就会自然而然地促使人们造出新词来填补词汇空缺,因此,语言是映照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的一面镜子。古汉语中“裸国、裸民、裸人乡、裸川、裸壤、裸葬”等的保留就反映了特定地域的风俗文化。“裸国”,指传说中的古国名,其民皆不穿衣。“裸民”,指传说中不穿衣服的裸国人。“裸川”得名,是因为当地有男女共川而浴的风俗。“裸葬”,指裸体而葬,即不用衣衾棺椁。而“裸逐、裸游馆”等词语则反映了古代昏君的腐朽生活。“裸逐”事见《史记殷本纪》,相传商纣王穷奢极欲,“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赤身裸体,追逐其间。“裸游馆”指供皇帝淫乐的离宫别馆。晋王嘉《拾遗记后汉》有载:“灵帝初平三年,游于西园,起裸游馆千间宫人年二七已上,三六已下,皆靓妆,解其上衣,惟著内服,或共裸浴。”当代汉语中产生的大量“裸X”词语,就跟社会现象的产生、社会发展和时代风尚有直接关联。例如,“裸戏、裸镜”等就是改革开放后文化环境相对宽松的产物;“裸聊”产生于网络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裸妆”等源于近年化妆潮流观念的更新。

(二)词语模的形成,为类推批量造词提供了方便。

索绪尔指出,语言中存在两类关系:“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组合关系和替换关系)。语素、词、短语、句子都处于这两种关系中,人们在学习语言和世界知识的过程中,组合和替换的能力获得反复的训练,形成了模仿类推思维的习惯,语言创新能力由此获得发展。古代和现代汉语已有的众多离心词语“裸”词语以及向心词语“X”实际上就是组合替换关系的反复重现。在这种反复的心理刺激的基础上,词语模得以形成,当人们要表达更为细致的“X”的下位范畴概念意义而语言中又没有现成的词语时,便会把表达这种意义的语素填入词语模的模槽中去,创造一个新的词语,这其中就有模仿类推心理机制的作用。利用心理词库中的词语模,进行模仿类推,组合替换,这是一种极方便的造词方式,所以人们批量采用,语言中众多的词族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一些隐喻性词语的创造体现为语言表达者的语用策略。

当语言中缺乏直接表达某个概念的语言成分时,就需要间接表达,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隐喻。但隐喻只是提供了一种手段,并不是动因。实现某种表达目的,获得某种表达效果,才是选择和创造某种语言形式的根本动力。当代汉语中“裸X”词族的创造和运用就是利用了“裸X”本身的特征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心理效应而采取的语用策略。

首先是“裸X”的意象性和组配的奇特性。人们接触到“裸”这个字,首先想到的是“人体光溜溜一丝不挂”的情景,不少“裸X”词语跟这并没有联系,只是在人体与衣服这种主附关系上具有像似性。初次看到“裸X”的隐喻性超常组配,则会产生一种语义理解的张力,这促使其进行相似性的联想,当人们经过努力找到了隐含的相似性,克服了词形和语义之间的张力时,会获得心理上的形象感和新奇感。这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从而在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形成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其次,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人们看待“裸”的心态是复杂而矛盾的。在传统观念中,“裸”是不合伦理规范的,“裸”意味着对隐秘部位的暴露,常被视为放荡的色情行为。而在开放文化中,“裸”又被尊奉为一种艺术,代表一种纯天然的,不加修饰的艺术。另外,人们对隐私具有好奇心理,对艺术具有欣赏的欲望。这些心态的掺杂使得不少人羞于言“裸”却又心向往之。不管是哪种心态,“裸X”词语都容易对人们产生心理上的强烈刺激,从而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当代传媒正是利用了这种社会心理,大量创造和使用“裸X”词语,以便迅速抓住公众的眼球,所以有人指出这类词语“有依靠低俗化来吸引眼球的嫌疑”(邵长超201*)。例如“裸捐”的创造,就获得了轰动性新闻效应:201*年12月初,到安徽蒙城挂职任副县长的相声演员牛群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把在蒙城办的特教学校的资产中属于他的那部分,包括遗体,全部捐献给中华慈善总会,牛群的这一行为被媒体戏称为“裸捐”。该新闻迅速获得巨大的影响力,一石千浪,人们纷纷仿效,之后的类似行为多被冠以“裸捐”,像“裸考、裸退”等类似词语也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在媒体上频频出现。尽管这些词语所表示的意义从理论上说也完全可以用“全捐、硬考、全退”等说法来表达,但由于这些表达的形象隐喻色彩和对公众的心理刺激性远为逊色,所以人们最终创造和选择了“裸X”词语。正是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对“裸X”词族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这样,“裸X”的使用范围便从人体扩大到其他物体和行为,最初仅限于专业领域的几个隐喻性术语“裸子植物、裸线、裸眼、裸机”等也随着知识的普及而逐渐扩散到社会日常生活中,“裸”成为一个高度能产的流行语素,其意义也随之而越来越泛化和抽象化。可以说,“裸”本身的意象性特征以及利用社会心态而采取的造词和语用策略,是“裸X”词语在当代大量产生、传播和语义发生跳跃性引申的又一个重要动因。

当然,由于传统观念的存在,使“裸X”词语在当今的使用范围和流行程度又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大浪淘沙,一些“裸X”词语的生命力,还有待于接受时间的检验。附注

①ICM理论最早由Lakoff提出,Ungerer&Schmid、Croft&Cruse、Taylor等人对该理论有发展贡献,不过术语用得有些混乱,如Taylor把“认知模型(CognitiveModel)”叫“域(domain),Ungerer&Schmid把“概念域(conceptualdomain)”叫做“认知模型(CognitiveModel)”,本文采用较通行的说法。

②参看李艳《推陈出新方能别开生面》,载《中华新闻报》,201*年7月23日第7版。

参考文献

李宇明1999词语模,载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罗竹风1992《汉语大词典》(9),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邵长超201*“裸”族新词:“裸退”,《语文建设》,第10期。王寅201*《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维特根斯坦1996《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束定芳201*《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索绪尔1985《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

俞理明201*从“教化”到“告花子”汉语中的词义感染,《古汉语研究》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纂室201*《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Lakoff,G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Taylor,JohnR.1995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uisticTheory(2edi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

Ungerer,F.&Schmid,H.J.1996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Longman.

nd

TheSemanticDerivationandCognitionModelof“裸X”Wordsin

ContemporaryChinese

HUBinbin

(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HuaqiaoUniversity,Quanzhou,362021,China)

AbstractThearticledividesthe“裸X”wordsincontemporaryChineseintofourtypesaccordingtotheirmeaning.Itusescognitionsemantictheoryoffamilysimilarityandidealcognitionmodel(ICM)inanalyzingtheirsemanticderivationprocess.Itpointsoutthateachderivationmeaningisderivedfromsourcedomaincognitionmodelof“裸X”wordsthroughthepatternofprominence,revision,deletion,ormetaphor,etc.Suchfactorsastofillavacancyofwords,thewordslotformed,thevividandnovelcharacteristic,thespecialsocialpsychologyeffectof裸,areimportantmechanismandmotivationfor“裸X”wordsmassivelygrowsandspread.

Keywords“裸X”wordfamily;Semanticderivation;IdealCognitionModel

(胡斌彬610065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362021华侨大学文学院)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浅谈公关语言的艺术性》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浅谈公关语言的艺术性: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浅谈公关语言的艺术性》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2981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