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201*年工作总结

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201*年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8 22:59:12 | 移动端: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201*年工作总结

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201*年工作总结

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201*年工作总结

胡敦欣王凡白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年12月)

一、工作报告

1、年会

陆海相互作用-海洋通量(LOICZ/JGOFS)中国委员会201*年会于5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举行。参加本次年会的委员有共十一人。会议由胡敦欣主任委员主持。本次年会的主要议题是研讨我国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陆海相互作用研究,并进行换届调整。会上与会委员畅所欲言,一致认为,“陆海相互作用”问题已逐渐被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科学家所熟知和重视,已有研究项目陆续实施,并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和国家基金委“十五”规划中,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委员们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开展工作,鼓励、组织、参与各部门、各层次上的陆海相互作用研究项目的立项,更好地推动我国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会议还邀请林海教授做了题为《IGBP新格局》的报告。2、组织

本次年会与会委员一致认为,原委员会中的少数委员因退休或其它种种原因长期未能参加委员会活动。为推进委员会工作的开展,会议决定对委员会委员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后的陆海相互作用-海洋通量中国委员会由17人组成,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如下:主任委员:胡敦欣

副主任委员:李从先、袁耀初秘书长:王凡

3、有关组织、学术活动

1)通过委员会及委员的工作活动,海洋通量和陆海相互作用已变成中国海洋界熟知的论题,并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关海洋通量和陆海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八五”期间得到的重点基金资助项目占整个海洋学的40%,在“九五”期间占66.7%。并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今年LOICZ研究已被列入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指南、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中。

201*年底以来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参与了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十五”计划的研讨会。经与海洋界的专家共议,“中国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及预测”被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十五”计划指南。201*年底以来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国家基金委的多次战略研讨,特别是参与了“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研究计划的编写,陆海相互作用和海洋通量(碳循环)被列为重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参与了中科院重大项目碳循环项目的研讨、论证和立项工作。

2)继1999年10月主持召开由国际LOICZ项目办公室资助的“东亚陆海相互作用学术研讨会”后,作为3位组委会成员之一,参与组织了201*年2月于香港召开的东亚区河流流域陆海相互作用研讨会,中方与会专家最多。

3)胡敦欣、高抒等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全球变化开放科学大会”;高抒(LOICZ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参加了LOICZ-SSC201*年会。

4)201*年5月我国第一项陆海相互作用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1997-201*)在青岛通过以冯士笮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长江河口通量研究”(1998-201*)进展顺利,也将于201*年底结题。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先后在上海和青岛召开“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讨会,为组织申报“十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做准备。本委员会积极支持了这项活动。

6)继1999年4月组织科技部“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科学代表团”访问越南以后,中越陆海相互作用合作研究于201*年5月被正式列入中越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201*年11月19-26日科技部“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科学代表团”第二次访问越南,进一步商讨、落实合作计划,推动两国长江、湄公河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研究。

4、有关项目的运行和完成情况

1)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中国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1997-201*)完成情况:

该项目是我国第一项陆海相互作用研究项目,由中科院海洋所、地理所和南海所承担。项目利用所搜集的历史资料和海上实验调查资料,对长江、黄河、珠江入海物质(水、沙、营养物质等)的变化规律、东海水循环和物质输运的各种过程、细颗粒物质的循环沉积过程、东海的营养盐循环和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以及珠江口缺氧环境、东海物质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的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了诸多有新意的多学科交叉性的研究结果,初步建成研究海域陆海相互作用多学科综合数据库,完成研究论文28篇,专著1部。参加国际会议7人次,做特邀报告2人次;主办国内学术会议1次。

2)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长江河口通量研究”(1998-201*)完成情况:

该项目由华师大承担,通过大量的现场观测和室内分析,运用数学模拟、GIS和DEM等先进技术手段,首次对长江河口的水、沙和氮、碳、磷、硅等生源要素通量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其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长江输入河口区的物质通量;入河口区物质在陆海相互作用下发生的量变和质变过程、机理和结果,即所谓的河口“过滤器”效应;河口入海的物质通量。组织洪枯季节2次观测,完成研究论文30余篇,专著1部。

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主要河口及邻近陆架海域陆海相互作用研究”(201*-201*)运行情况:该项目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为中心,适当兼顾黄河口,开展有中国特色的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突出中国大陆强烈人类活动(施肥、建坝、城市排污等)所造成的入海物质(营养盐和沉积物)的急剧变化及其对近海环境产生的影响。由中科院海洋所和地理所承担。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长江口入海物质通量变异及其在邻近海域的扩散迁移规律,长江冲淡水和浙江沿岸上升流在舟山渔场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东海初级生产力限制因子时空分布与变化,长江入海细颗粒物质在东海的输运规律和变化,黄河口泥沙传输机理、动态变化与环境效应,等等。项目于201*年11月正式启动。1年来,在项目统一组织协调下,各课题按课题和项目计划任务书要求开展工作,进展顺利。主要进展包括:收集并初步分析了长江、黄河流域及长江口邻近海域的大量历史资料;先后组织了6次长江、黄河流域和入海口野外采样分析,实施了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关键点、线的多学科综合调查,获得了大批多学科观测数据,为该项目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基础;完成、发表论文19篇,有10篇论文发表或接受,其中SCI、EI发表或待刊论文4篇。

二、研究进展报告

1、已结题的中科院重大项目“中国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成果主要有:首次揭示了60年代以来长江溶解无机氮、磷含量的时序变化规律及其与流域施肥的密切相关性;提出了浙江外海软泥带和冲绳海槽软泥形成的一种机制,并提出了冲绳海槽软泥主要来自苏北老黄河口的见解;首次给出了长江口邻近海域观测年份中春秋季初级生产力限制因子的分界线;数值模拟结果得出,在黑潮左侧存在一椭型气旋式流,在台湾海峡北端秋、冬、春季存在一反时针中尺度涡旋;东海沉积物输运的数值模拟结果,与黄东海悬浮体和海底细颗粒分布比较吻合,并支持了“冲绳海槽软泥主要是在冬季由风生垂直环流完成的”理论模式;提出了东海冷涡区悬浮体浓度分布与上升流-下降流密切相关的概念模式;资料分析得出,台湾暖流水北侵以冬季最强,这一结果与文献报导的以夏季最强的结论完全不同;指出珠江口底层海水季节性缺氧现象是引发“化学定时炸弹”的潜在威胁。

2、即将结题的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长江河口通量研究”(1998-201*)主要研究成果有:该项目采用地貌学、沉积学和泥沙动力学研究方法,对长江输入河口区的物质通量的变化规律和入河口区物质在河口区的变化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构建了泥沙和营养盐的收支平衡模式,得出了包括入海断面在内的若干典型断面不同时间尺度的通量,改变了以往将河流进入河口区的物质通量视为入海物质通量的传统观念,为更客观地评价河口在全球物质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研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主要河口及邻近陆架海域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对1968-201*年长江水体酸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阐明长江水体酸化与河流输送营养盐的关系;在引进基础上建立的数值模式,对东海环流及其季节变化以及环流作用下的悬浮物输运、扩散,沉积与侵蚀做了比较成功的模拟,指出季风流和台湾暖流对长江入海细颗粒物质的输运起控制作用,东海悬浮物在春冬季向外海输运,长江入海物质只在冬季沿岸南下输运,模拟的浙江沿岸泥质区的沉积速率同同位素估算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分析80年代以来高精度温盐资料,发现台湾暖流水北侵以冬季最强、夏季次之这一与传统观点完全不同的结论,可能会改变对长江口邻近海域营养盐输运的季节演变规律以及渔场营养盐补充机制的原有认识;建立的经验统计模型表明,来自不同来源区的泥沙,对于入海泥沙通量的影响是不同的;给出了黄河三角洲造陆过程处于临界平衡状态的两项临界值,建立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现代黄河三角洲河口延伸过程的三阶段模式,等等。4、我国陆海相互作用和海洋通量研究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科学问题(1)陆海相互作用:

我国大坝、水库的数目和化肥产量均为世界第一,强烈的人类活动(大量施肥、建坝、城市化建设)通过河流影响我国近海,引起诸如富营养化、赤潮、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江河入海物质变化规律失调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在国际上当属典型而突出的陆海相互作用问题。因此,中国近海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不仅对全球变化国际前沿研究有重大贡献,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可为提高我国近海环境生态变化预测能力和海岸带开发与综合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保障我国近海生物资源和沿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将集中在中国近海陆海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及预测预报,其重大科学问题是:()中国近海环流变异与物质输运过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预测;()中国主要河流水、沙、营养物质入海通量的变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和对邻近海域环境生态的影响;()中国主要渔场环境演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典型区域海岸侵蚀动力过程与动态预测;()中国重点海岸带区域海水入侵的基本特征与变化规律。(2)我国近海碳通量收支研究:

我国陆架,特别是黄、东海是世界上最宽、生产力最高的陆架之一。我国在国家基金委的支持下,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陆架海洋通量研究,并做出了创新意义的研究结果,为正确估价全球陆架海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全球陆架海是大气CO2的源还是汇?有多强?”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十五”期间,中国应集中立项开展中国近海碳通量循环研究为上述国际前沿问题的解决和为我国政府参加IPCC等环境谈判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扩展阅读: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201*年工作总结

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201*年工作总结

胡敦欣王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年11月)

一、委员会活动

受“非典影响”,计划于201*年上半年举行的委员会年会推迟到年底举行。委员会委员在各自研究领域积极开展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宣传中国陆海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多次组织出访和接待来访,在国际学术组织新任职两项,等等。

1、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情况

(1)有三位委员出席四年一届的国际地学盛会第23届IUGG大会(IUGG201*,201*年6月30-7月11日,日本札幌),做口头报告4篇和墙报多篇;

(2)王凡参加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NorthPacificMarineScienceOrganizationPICES)第12次年会(PICESXII,201*年10月10-17日,韩国汉城),做口头报告1篇;(3)晏维金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OC“全球营养盐模型”(GlobalNutrientsModeling)项目的亚洲唯一专家组成员,于201*年3月出席专家组会议,进行有关全球营养盐输出动力学和模型研究与交流,探讨人类活动对近海生态系统营养盐循环的影响及环境效应。

2、国际学术组织新任职

(1)王凡,201*年起任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物理海洋与气候委员会(POC)委员

(2)王凡,201*年起任IAPSO/IAHS地下水-海水相互作用联合委员会(CGSI)委员

二、相关研究进展情况

1、由青岛海洋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的“中国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201*年启动。该项目针对我国河口海岸带所面临的环境变异这一突出问题,集中有限目标,选取陆海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生态环境演化最为典型的长江口与黄河口及其近海为主要研究区域,深入系统地研究流入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物质(水、沙、营养盐和主要污染物)的输运、转化和归宿,及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包括:(1)河流入海物质(组成)的通量变异机制及输运过程;(2)河口沉积动力过程、三角洲海岸侵蚀堆积机制和趋势预测;(3)河口近海环境的控制因素及变异机理;(4)河口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5)三角洲海岸侵蚀防护和河口近海环境恶化的治理对策。(具体进展将在汇报会上展示)2、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主要河口及邻近陆架海域陆海相互作用研究”(201*-201*)按计划结题验收。

该项目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为中心,适当兼顾黄河口,开展有中国特色的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突出中国大陆强烈人类活动(施肥、建坝等)所造成的入海物质(营养盐和沉积物)的急剧变化及其对近海环境产生的影响。围绕长江口入海物质通量变异及其在邻近海域的扩散迁移规律、长江冲淡水和浙江沿岸上升流在舟山渔场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东海初级生产力限制因子时空分布与变化、长江入海细颗粒物质在东海的输运规律和变化、黄河口泥沙传输机理、动态变化与环境效应等关键科学问题,该项目采取历史资料分析、现场实验观测、室内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途径开展工作,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1)历史资料收集与数据库建设:收集了长江和黄河流域物质输送通量、河口及邻近陆架海域物理、化学、地质、渔业资源等多学科大量历史资料,建立了数个资料比较齐全、数据可靠、功能实用的专业数据库。

(2)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先后组织实施了六次长江入海通量野外观测,四次黄河中、上游和入海口野外考察,以及夏、冬两次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关键点、线的多学科综合调查,在调查实施过程中设计采用若干新技术方案,并做了大量现场加富培养实验、室内模拟实验、室内生物培养实验,取得了关键的科学数据,是对历史资料和近几年现场调查的重要补充。

(3)模拟预测模型:建立了长江入海物质通量变化条件下的东海海洋环流和物质扩散输运数值模式,对长江入海淡水、悬浮物、营养盐等在东海的输运扩散过程及其变化特征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机理研究和模拟分析;建立了三维海洋环流、潮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的物质输运、沉积、侵蚀模式,所模拟的渤黄东海的底质分布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通过ECOMSED和一线模型耦合,实现了水沙通量变化条件下的黄河三角洲海岸动力地貌过程演化机理的定量化研究。

(4)代表性学术成果及创新点

长江入海物质通量变化方面:从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深入系统地阐明了长江流域氮的输入源,氮在陆-水、水-气等界面交换过程和通量,以及近30年来(1968-1997年),长江流域氮的输入、输出、平衡的变化趋势。舟山渔场环境和营养盐补充机制方面:发现了1960年以来东海北部海温显著上升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发现了物理环境与东海渔获量和渔场分布格局变化之间的统计关系;发现受流域施肥影响,舟山渔场营养盐补充机制自1960年代以来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长江入海细颗粒物质输运方面:指出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东海悬浮体浓度具有显著降低的趋势,三峡工程已使长江大通站含沙量减少一半以上、入海悬沙在东海陆架的分布范围与量值均有明显减少。

东海初级生产力限制因子分界线方面:确定了东海初级生产力限制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形成了完整的限制因子边界线四季变化形态;利用模型计算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不同来源磷的通量及新生产力。

黄河入海物质通量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方面:建立了夏季风强度指标、气温与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和三角洲造陆速率之间的统计关系,提出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影响入海泥沙通量的定量估算方法,提出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现代黄河三角洲河口延伸过程的三阶段模式。

(5)截止到201*年10月,该项目共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7篇,包括SCI、EI刊物论文9篇,CSCD刊物论文28篇;发表国际会议论文9篇,国内会议论文2篇。

(6)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由海洋所、地理所的30余名科研人员组成了一支海洋和地理科学多学科交叉、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有较强创新实力的研究队伍。经过3年的培养锻炼,一些中青年学术骨干逐渐成长为国内各相关学科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一定影响。项目组成人员含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研究员8名,副研究员9名,其中有博士学位者8名。项目执行期间,先后培养博士后3名(2名已出站),博士生6名(3人毕业),硕士生13名。

三、争取到的相关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气候地貌植被耦合的黄河中游侵蚀过

程”(201*-201*,批准号:502390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洋胶体物质在赤潮生物营养动力学中的

作用研究”(201*-201*,批准号:4010601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沙通量变化条件下的黄河三角洲海岸演化机理与建模”(201*-201*,批准号:402710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风沙黄土转换带的多营力地貌过程及其

耦合机制”(201*-201*,批准号:4027101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流氮的反硝化过程及其对氮输送的截留

作用”(201*-2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与可再生性机理”的子课题“流域水沙过程变异规律研究”(201*-201*,G19994360401)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JGOFSLOICZ中国委员会201*年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3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