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
英语口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实验中学邢伶校本课程作为国家新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我市自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各区市县和基层学校积极组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促进了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实施。
学校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决策权、选择权,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课程具有管理和指导权。要保证校本课程的严肃性,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监督和评估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学校自主决定、教师及有关人员广泛参与,在专家和行政管理人员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索、共享、开发生成的一种应用性课程研究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形成一种民主氛围,努力激发教师的创造性。要注意发挥校外课程专家、教研员的作用,增强课程建设的力量。要注意校际之间校本课程的共同开发和资源共享,促进校本课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由于国家课程要着重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因此,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突出本地区和本学校的特色,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1、注重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培养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3、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学校课程,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4、逐步开发、不断改进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
5、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树立自信心,相信我能行
6、学会交往,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善待自己,善待周围的人和物,热爱生活,身心健康,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改变原来以教科书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弊端,加强校本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要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使校本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指开发具体的课程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由于国家课程要着重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因此,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突出本地区和本学校的特色,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按照由简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具体内容如下:1.Hello!/Hi!你好!2.Goodmorning.早上好。3.Goodafternoon.下午好。4.Goodnight.晚安。5.Goodevening.晚上好。6.Nicetomeetyou见到你很高兴。7.Thankyou.谢谢。8多谢了。9.Thanksalot.多谢了。10.Howareyou?你好吗?11.Fine,thankyou.很好,谢谢。12.Thankyouverymuch.非常感谢。13.You"rewelcome.别客气。14.Seeyou.再见。15.Seeyoutomorrow.明天见。16.Seeyoulater.再见。17.Byebye.再见。18再见。19.I"msorry!对不起!20.It"stimeforclass.该上课了。21.It"stimeforschool.该上学了。22.It"stimeforsupper.该吃晚饭了。23.It"stimeforlunch.该吃午饭了。24.What"sforlunch?午饭吃什么?25.What"sforsupper?晚饭吃什么?26.HappyNewYear!新年快乐!27.Happychildren"sday!儿童节快乐!28.Happyteachers"day!教师节快乐129.Happybirthday!生日快乐!30.MerryChristmas!圣诞快乐!31.Nicegirl.好女孩。32.Niceboy.好男孩。33.Howfunny!真有趣呀!34.Hownice!多好呀!35.Solovely!太可爱了36.Sosmart.非常聪明37.Havesomemilk.喝点牛奶。38.Havesometea.喝点茶。39.Haveanapple.吃个苹果。40.Ilikeapples.我喜欢吃苹果。41.Ilikejuice.我喜欢喝果汁。
42.Good!好!43.Great!太好了144棒极了!45.Goodluck!祝好运.46.Don"tworry.别担心。47.Let"sgotoschool.咱们上学吧。48.Let"sgohome.咱们回家吧。49.Let"splay.咱们去玩吧。50.Let"sdance.咱们跳舞吧。51.Let"sdraw.咱们画画吧。52.Let"befriends.咱们做朋友吧。53.Isee.我明白了。54.Iagree.我同意。55.Iamthewinner!我是胜利者!56.Iamthefirst!我是第一名!57.Ilikeit.我喜欢它。58.Notbad.还不错。59.Goodjob!做得好!60.Comehere.过来。61.Comeon.过来。62.Gothere.去那边。63.Thisway,please.这边请。64.Standup.起立。65.Sitdown,please.请坐。66.Holdon.等一等67.Followme,please.请跟我来。68.Hurry!快点!69.Holdon.等一等。70.Tryagain.再试试。该口语接近日常生活,容易接受。开发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室随机听课,随时测评。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4,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有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组成人员共同学习、研讨、酝酿和构思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成立校本开发委员会,依据学生实际,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制定出我校的《校本课程方案》。
3.校本课程开发委员对开发人员的方案进行审定,经审定合格后上报市教委。
4.校本课程方案的实施(学校领导有专人负责校本课程的管理)。我们将致力于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抓手,不断加强课程开发的科学性研究、加强课程建设的研究。我们相信,通过加强包括开发校本课程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施,我们的学校、教师与学生将一起成长,我们的学校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一)加强管理
课程管理方式由教学处确定以后,通过教学处和教研组对日常授课情况进行关注,定时检查教案,每学期安排一次评教评学,做到每位教师对考核评价方法心中有数,使考核评价起到对日常教学的引导作用。1.具体管理内容包括:开学检查备课情况、第一节起始课领导听课、每周固定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每月两次教研组全体会、教研组长听课、校领导听课、每学年至少一次校级以上公开课(第一学期)、每月检查教案、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等等。
2.具体评价方法包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业绩、教学常规落实)、教师之间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三方面评价汇总量化。学校每年奖励各项量化均为优秀的教师以促进教师群体的业务水平提高,对于在某一量化指标上问题比较突出的教师由教学处面谈分析,促进其尽快提高。对于各项指标均低于校平均水平一定程度的教师,连续两年无明显改进者,由教代会讨论更换岗位、再次脱产培训或解聘。
对于课程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听课检查所反映出的问题,由教学处在全体会议上实施总结,对于学年度的课程实施情况,在学年末量化结果的基础上,在全体会上进行总结表彰。
3.教师团队合作,体现集体智慧。教师在校本课程、和各学科的必选课教学中互相听课,互相切蹉,其中包括课题的选定,素材的取舍,环节的设计,反馈的形式等,每节课都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势。在查找资料及备课的过程中,加强了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二).创新观念: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学校应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2、创新的课程观: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一定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非考试科目更适于这种改革
3、创新的学生观:教学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是教师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要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比较丰富的语言知识,……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小学阶段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因此,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近年来,我县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每学期组织考评组对全区小学的英语口语情况进行调查,以促进各学校对口语教学的重视和研究。
在分析了影响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因素后,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大面积提高学校英语教学质量,老师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归纳如下:(一)、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说”。英语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门新的语言,他们往往不敢大胆说,大声说,这就需要教师时常鼓励他们:大胆地说,高声地说,说错没关系,相信你能说好的……小学生需要这样的鼓励和表扬。其实我们成年人也会发生这种现象:与相熟的人交谈,你会长篇大论,无拘无束;若是遇上了陌生人,你会因为心理上的原因而紧张,未曾开口就面红耳赤,产生语言障碍。因此在言语上、情感上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放大胆子面对听众。(二)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在口语训练过程中,我们努力把学生置于尽可能现实的交际情景中,力争课堂教学的交际化。(三)、教师适当指导,让学生“愿意说”。当教师为学生在课堂上,创造了说英语积极活跃的气氛后,还要在各个活动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固然学生的主动性应得以鼓励和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给予指导和评价。三、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1.满足学生实际发展要求2.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
3.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
4.做到趣味性、基础性、普及性、延伸性和实用性5.发挥师生主题作用6.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今后3年内我校将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收集积累师生及课外素材,并编写相应教材,制定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四、评价
1.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2.建立旨在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多元评价体系3.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4.注重过程评价,淡化结果评价
5.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开发的项目、参与的学生数、学生参与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感情及兴趣、教师的《纲要》及兴趣、教案和课堂组织的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结构工资、年度评优、职称评定挂钩。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英语教师必须重建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英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定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教师。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实验中学邢伶201*年9月1日
扩展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与评价》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安徽省芜湖市师范附属小学唐晓俐
摘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与评价研究是由芜湖师范附属小学林明主持的安徽省201*年度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安徽省教育厅教科研【201*】1号,课题编号JG05141)。课题在201*年3月正式开题,通过论证后正式启动。前期主要是理论学习和探索,后期主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和评价,取得了研究成果。对照开题报告制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业已完成。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实验评价
一、课题提出背景:
(一)新形势下学校再发展需求:
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没有特色,就缺乏生机和活力,特色教育是我校的一大亮点。
我校自1995年以来本着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为目标,一直以兴趣小组和专长班的形式开设诸多的学校特色课程,如:微机、奥数、英语口语、故事、古诗欣赏、科技制作、剪纸、刺绣、缝纫、礼品包装、舞蹈、国际象棋同时还有学校特色活动,如:校园吉尼斯、大课间活动、安塞腰鼓、信息素养培养等等,为我校“结合学校特色,开发建设学校课程”的课题研究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近年来学校发展遇到了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就“如何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进行了论证:学校的特色课程开发与建设是我校特色,我们有这方面的条件和优势。适逢新的课程改革在课程开发与建设上给学校更大的灵活性,为我校积极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我们受课改启发和专家指点,决定结合学校特色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为支点,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着陆点,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的结构,其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校本课程,我们理解为:一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们研究的课题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它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课程具有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课程具有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预期目标:
1、探索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科课程资源的原则和策略;研究艺体综合活动课的活动要求、实施原则、操作模式,编订教师指导用书;对主题综合活动课做出较为科学的界定,初步探索出主题综合活动课的目标体系、主题系列及多元评价方式。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
3、通过实验,更新教师观念,建立课程意识,提高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展现教师教育智慧,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建构者。
4、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一)课题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全面发展是人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现代社会的教育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使一切教育活动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发展。创设适宜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活动是实现其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关键所在。校本课程正是基于教育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开设的课程。
2、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要重视书本知识,但是也从来认为知识最深厚的根源乃在于实践之中。实践是知识之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这是现代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应该让学生懂得,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可以在书本之外,可以在课堂之外,可以在学校之外。
3、《课程改革实验标准》关于课程开发的理论
新课程理念倡导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因此我们在优化教材这一基本的课程资源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合理地建构各学科课程资源的结构,形成了资源开发主体、条件、途径等各方面的有机整合,力求达到体现时代发展的多元化。使学科的教育内容有助于学生主体性活动,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谋求师生的共同发展,软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从而实现学科课程的终极价值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奠基。为了使这一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教师们自主地提出了教学四活原则,即:把教材用“活”;把知识学“活”;把方法用“活”;把过程盘“活”。
四、课题的实践方法:
1、文献资料法:亦称"历史研究法"或"文献资料研究法"。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以获的间接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各种类型的研究课题都需要采用的方法,并且都是每个课题本身在选题阶段。研究设计阶段,研究实施阶段与研究总结阶段都必须应用的方法。根据文献资料的构成形式.通常可分为文字资料.文物资料,声像资料三大类。
2、实践调查法:实验调查法也称试验调查法,就是实验者按照一定实验假设、通过改变某些实验环境的时间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极其发展规律的调查。实验调查的一般程序是,以实验假设为起点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对实验对象前检测通过实验激发改变实验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实验对象后检测---通过对前检测和后检测的对比对实验效果做出评价。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4、经验总结法:教育研究活动的一种类型或称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与纯理论研究相对而言的,通常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
五、实验策略:
1、整合策略,即:整合教学素材,深化教学内容。教材虽然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块学习的土壤,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作为教师就应把教材作为教学素材去看待,挖掘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以此为依据来走进我们的实际生活,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需要迈近,达到走出教材、深化教材、跳出教材的目标,从而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在整合教学素材时,我们注意了以下四方面:考虑学科内容及特点;关注教材上内容的呈现方式;思考教学设计;设想课堂使用情况。
2、生成策略,即:捕捉动态生成,优化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教师生成新的实践智慧的立足点。作为教师就应善于保护和捕捉这些资源,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留心学生的反馈,及时抓住学生的奇思妙想,捕捉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并恰如其分地利用好这些资源,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经历知识形成的同时培养起良好的学习情感。广大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四会:一会判断选择这些资源,课堂上信息量非常丰富,教师们学会了在40分钟内在师生交互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二会“回应”不同声音,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发出的不同声音,为了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学会了根据学生不断冒出来的问题和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或调整教学内容或改变课时计划,不断积累实践智慧。三会延伸和拓展课程资源,面对课堂上动态性的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在课堂上来不及解决的教师把这些资源延伸到课外进行拓展,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爱学、乐思的积极情感。四会善待学生的错误,实践使我们感到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对于学生错误,教师要善待,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进行创造,发现真理,让“错误”服务于教学和学生发展,同时也丰富着教学实践智慧。可见,教学在互动中生成,在沟通中推进,只有融进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建设才能从肤浅走向深刻,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才得以真正实现。
3、和谐策略,即:和谐师生关系,挖掘潜在资源。在特别关注三维目标达成的今天,我们逐渐认识到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动态的、对教学实践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教学资源。实践使我们感到,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就无法对话,就无法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从知的方面来看,教师与学生只是先知与后知的关系,而从情的方面看,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都是具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理解和尊重。因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它自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平等的交流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生,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仅仅来自课堂和老师,很多的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在课余生活中的积累,只要我们创设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孩子们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发现知识,从而更加喜爱学习。
六、研究的操作流程
(一)建立课题组
为了使本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机构,由多年来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曾主持过国家级、市区级等科研课题研究的中学高级教师、芜湖市学术委员林明校长为本课题主要负责人,由唐晓俐、谢文霞、王安平、方刚、王伟、陈璐等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老师为课题小组的主要研究人员,这使课题研究的完成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
根据课题组的计划,在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成文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与评价实验研究方案》,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使得课题研究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清晰的研究思路,在芜湖市课题调研会议上通过,让全校全体成员明确目的和要求,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深入学习,提高素质
围绕本课题,我们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学习,统一了研究小组对课题中的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具体职责的分工安排,使得课题研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相互支持又独立工作,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克服研究的主观性和任意性提供了保证,使得课题研究既保证了科学合理又能锻炼一批教师,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四)纳入常规,落到实处。
每学期开始,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都会结合上一阶段的研究结果制定学期实验计划,组织各个教研组围绕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校本教研,推荐优秀教师进行实验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教导处统一检查上课质量,定期检查备课笔记;学期结束进行学期实验总结交流。校本课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主要负责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了解学生上课的情况,对教师备课的管理和科研管理,学校以教育科研为载体,通过承担科研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课题领导小组要求老师上课前必须查阅大量资料、精心备课、制作网页等课件,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经常与任课老师一起学习讨论本课程的宗旨,一起说课、备课,从而保证了校本课的质量,从而保证了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以201*201*(一)学期为例,围绕评价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与评价》学校每个班级自由申报一个基本特色课程,由班主任聘请一位有相应专长的课任教师进行授课,共开展了校本特色课程26个基础班,在此基础上学校凝炼学校长期以来具有特色的几个课程,组织教师合作编写了《信息素养》、《国际象棋》、《拉丁舞》、《安塞腰鼓》校本教材实验本(第一版)。由学校聘请相关教师进行选拔学生与基本特色课程进行同时授课,学校相应组织人员对这特色实验课程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展开学生问卷调查、教师意见的征集的多种形式,为后续的第二版教材修订与完善打下基础。26个基础班经过一个学期课程实验实施,其中《少儿围棋》、《少儿书法》两本教材在实验教师努力下也初具雏形。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在开发实验过程中,必须依靠任课教师积极参与,教师作为实践者是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为此,我校重视任课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自学了大量课外知识,并参与了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的全过程,对本课程的宗旨有深入的了解,为其开展教学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围绕课题,我们在全校的每个班级也开展了子课题研究,让广大的教师来参与研究,共同来提高,全校共有26个班级申报了这个子课题活动,我们都作了立项,让班级能正规地开展活动。
第二,围绕这个课题,我们开展了教学论文和教学反思交流,还进行了新课程标准下校本课程实验课的观摩。这个活动对这个课题影响很大,让更多的教师,明白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实验课》应该如何上好,上活。
(六)课题整合,深化研究
学校根据校本实际情况,将所有课题都纳入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如:“校园吉尼斯”、“大课间活动”、“校园小足队”、“经典诵读”等等,都统一管理,统一部署,使实验教师落实有抓手,不会导致盲目,造成实验流于形式。
七、课题的重新组织与分工:
201*年立项时课题领导组名单如下:组长:林明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制定研究方案主持课题研究,负责指导、协调课题成员的研究过程,校本教材的编写。协助组长制定评价方案,理论培训。副孔祥明副校长组唐晓俐教导处副主小学高级教任师长:组员:陈明芮欣陈璐教导处主任小学一级教师教导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办公室副主小学高级教任师协助组长制定开发实验方案,拟定纲要,理论培训,综合课程的开发实验,协助编写教材。负责课程安排,资料的收集,档案的管理。“琴”、“棋”“书”、“画”课程开发实验。“校园吉尼斯”课程的开发实验。“校园吉尼斯”课程的开发实验。《新课程下的数学实践课之研究》课程开发实验“大课间活动”的开发实验。《新课程下的数学实践课之研究》课程开发实验“琴”、“棋”“书”、“画”课程开发实验。“大课间活动”的开发实验。《新课程下的数学实践课之研究》课程开发实验《经典导读》课程的开发实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开发实验。王安平总务处副主小学高级教任师牛慧洁数学组组长小学高级教师栾天王伟方刚体育教师数学教师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刘施俊体育组组长小学一级教师葛雯数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谢燕川语文组组长小学高级教师王飞计算机组小学一级教组长师由于201*年的区划调整,学校人事变动较大所以副组长变更为:谢文霞;又因课题研究的需要,成员辐射到学校每一位在岗教师,全体教师进行具体实施、实验。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实验时间的大致分布和其特点
第一阶段,(201*年10月201*年10月)编写教材,付诸实施。参与的教师立足学校特色课程特点,合作编写校本教材,把对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要达到的要求与基本途径罗列于上,各课教师再根据本年级本学科学生的个体差异,细化基本途径,选择合适的教材来充实校本教材,并付诸实施。
第二阶段:(201*年11月201*年10月)积累材料鼓励创新,及时交流经验,鉴定经验的可取可行性,鼓励学生在接受校本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接受评价的监控与修正。
第三阶段:(201*年11月201*年10月)完善校本化体系,展示成果。制定完善我校校本化体系,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出版研究论著。汇报观摩课展示,学生成果展示及各类研究成果展示。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校本学科课程开发、实验
经典导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琴、棋、书、画”兴趣活动主题课程
“大课间活动”主题课程校本主题课程开发、实验
“校园吉尼斯”评价方式研究探索
校本课程的评价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为例:
本课题研究,是发展学生多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的需要,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研究,通过活动实践、体验等途径,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养成习惯,所以也有着很强实践意义: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通过实验,培养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学习的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索获取新知的能力;
通过实验,推进教改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本课题研究以课程论、认知论为依据,并形成校本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依托特有的课程资源,通过新编的方式,将学校兴趣、专长课程与学校特色课程有机整合,形成了以教育、研究、实践、活动四大板块构成的《校园文化教育读本》,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出来,以便作进一步开发与实施的参考并有利于推广。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科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也可改编、补充或拓展。课程结构与课程门类如下图:
九、课题研究成果与思考
(一)在理论探索意义方面:以校本开发、实验为着眼点
1、开发了丰富的学科课程资源:校本学科课程与校本主题课程相结合
课程资源在人类知识经验和教育教学活动之间建构起了一座桥梁,课程资源的丰富多彩决定了教材内容丰富性的特点,教育教学的真谛在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经验以适应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因此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就要尽可能地拓展教材内容的领域,使那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内容因时因人而异地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让教师的“教”成为极富创造性的“教”,学生的“学”成为极具个性化的“学”。为此,我们构建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和策略。将校本课程内容分为学科校本课程和主题校本课程两大类。
校本的活动方式,由单科教学时的教师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为主,转向强调活动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原来素质和活动的需要,组织多种形式的综合艺体活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对打破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发教育文化资课间活动、校园吉尼斯活动、学校艺术团活动,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展个性化的教学等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如:活动中,强调在轻松、愉悦、民主的氛围中,在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和交流中,共同参与活动。
学科校本课:以“经典导读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为基点进行研究实验。
校本学科课程“经典导读”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为基点的研究探索实施安排如下:
★每周一节经典导读活动课,作为校本课程,列入课程表,由学校语文教师指导。开展一些朗诵会、经典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将“诵、唱、演、画”有机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诵读古诗文的热情,培养学生兴趣。
★每天早晨上课前15分钟用于诗文诵读,周一至周四用于
诵读,学生或自由诵读,或跟随教师齐读古诗文。周五早晨举行赛诗会。
★家长每天晚上或早晨同孩子一块诵读15~20分钟,共同填写诵读记录卡、办手抄报、编辑诗文集。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名句求对”、“名句联对”等活动,春游时进行“名句‘套’景”的小节目,校园吉尼斯中增设特色项目,创设积极的外部环境。
校本主题课程“琴、棋、书、画”兴趣主题课程和“大课间”主题活动课程为基点的研究的探索
以“琴、棋、书、画”兴趣主题课程:
以学生兴趣为核心,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自愿组合的原则。课程的选材、实施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由学生自由选择,兴趣班级的组织规模可大可小。
★“优存劣汰”的原则。兴趣班级组织是一个自然生存的组织,因此在它的自然发展过程中,兴趣小组成员的兴趣与个性发展必然会出现如下两种状态,如图1所示:
兴趣升华阶段→个性特长形成阶段
兴趣始成阶段→兴趣发展阶段
兴趣减弱阶段→转入另一兴趣领域
图1校本兴趣课程成员兴趣与个性发展状态图
根据上述两种状态,兴趣课程组织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兴趣课程内部必然会产生部分人员的退出和加入现象,从而发生兴趣课程的改组或重组,“优存劣汰”的组织原则保证了兴趣课程组织不断趋于优化。
校本兴趣课没有了枯燥乏味的专业性知识技能训练,在内容和形式上比单科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校本兴趣课的学习使学生尝到了校本课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感受到了校本兴趣课是那么灿烂辉煌,校本兴趣课课领域是那么宽广,而且又是那么平平常常存在于生活之中与生活紧密相联。校本兴趣课融游戏性、艺术性、创造性为一体,运用音乐、舞蹈、绘画等构建了一个动态发展的情境,在学生模拟角色、自己创编的过程中,赋予他们发展个性和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收到了很好的实效。三年中,我们共设计了64个校本课活动,活动内容包括音乐、舞蹈、绘画、制作、游戏、形体、律动、乐器等诸多方面。(附件1:学生后测对比表)
通过测试分析结果我们清晰地说明,校本兴趣课的效果比较显著。校本兴趣课的实验时间虽然很短,但已让我们看到了校本兴趣课的价值。如果说游戏性的综合活动使孩子们纯朴、率真的本性得到自然的流露,那么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让学生们从中体验到的就是尊重、友善的具有亲和力的真实情感。其实质就是让孩子们学会爱。
“大课间”主题活动课程:
校本兴趣课留给学生们更多的探索、体验、创造与展示的空间,使孩子们学习的舞台更大了,对美好事物体验的机会更多了,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与领悟人生的一些哲理,识别人世间的真善与美丑,从而对美的含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而主题校本课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围绕一个主题开发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突出趣味性、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的综合活动课程。
“大课间”主题活动课程是一种主题校本课程。主题校本课是活动课程中的一种类型。这种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各种锻炼,实现多方面的发展。它与其他活动课不同之处主要是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且活动本身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都是综合性的。201*年9月,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融“强身、健体、益智、怡情、促德”为一体的大课间活动。每天一课时的大课间活动,受到了全体学生的欢迎。透过学生们无忧无虑笑脸和欢蹦乱跳的身影,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把真实的童年生活还给孩子。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壮的体魄、健康的学习品质的精品后备人才”的学生发展目标。为此,201*年课题立项以后,就将该项活动纳入学校课题研究之中,成为“主题校本课程”之一来进一步提升研究。现在已经成了《现代篇》、《民族篇》、《阳光篇》三套校本主题活动课程。
主题校本课最能体现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优势。概括地说,它有四个最主要的特征:
一是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学生在这种课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主题”感兴趣,乐于参加活动。因为“主题”都来自于学生生活,“主题”是他们乐于研究和能贴近年龄实际的活动。而且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而灵活的,这种活动可以在教室、学校内进行,也可以走出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进行,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社会,对于学生而言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本身就充满着乐趣。
二是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学生在这种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做”来学习的,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直接体验,从而增长知识经验,发展智慧和才干。
三是学习活动的自主性。从主题的选择,活动的设计,到开展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的,遇到困难需自己去克服,在克服各式各样的困难中去探索去创造,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的的自主性。
四是学习活动的创造性。学生完成一项活动任务,往往需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而且是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结合,全身心地整体投入,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培养。活动的成果往往也是创造的结果,是学生开动脑筋、创新的成果。
主题校本课的微观结构是由四个要素组成的:一是活动的主题,二是具体的任务,三是学生的自主活动,五是评价。
在每一项系列活动中,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具体任务都是根据这个主题确定的,整个活动始终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主题是由学生参与选择确定的,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且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所以,主题就好像一条无形的线,时刻牵动着学生去自觉地完成各项任务,然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主题所规定的范围。在活动中,学生必须完成一系列任务,收获的多少取决于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学生的环境、条件不同,同样的主题,可能有数量不同、难度不同的任务,正因为完成的任务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收获是有差异的。由于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独立地、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任务,从而实现个体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1)、制定主题校本课的目标体系
主题校本课的目标注重多元化和综合性。活动目标主要体现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能认识自己和他人,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主题校本课活动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培养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主题校本课的实施,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开放的学习途径。它要求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选择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主题校本课展开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需要整理、选择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主题校本课活动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实践,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发展创新精神,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主题校本课活动中要求学生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制订方案、收集信息、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别人达成一致,分享共同的成果等。逐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民主意识,善于交往,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
主题校本课活动的内容大多是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课题,诸如人们的生存、环境问题、社区问题等。这些问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以上目标的设定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在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基础上设计的,经实践检验是符合主题综合活动课程需要的。
(2)、形成主题校本课的主题系列
主题是活动的灵魂,在综合活动课中选择主题是非常必要的,注重选题的知识性、趣味性,注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1-6年级中,他们每学期探索的主题应形成系列,可以使学生通过系列主题的活动逐步去认识世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主题系列我们遵循了近、小、实、亲的原则:
●近,即贴近学生生活。主题一定是来源于学生生活的。它贴近学生的日常实际,是来自于学生的心灵的需要,是学生真正渴望探索的。
●小,即具体好操作。主题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切忌假、大、空。从小处着眼,使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来。主题要小而精,题目小,意义大,内涵丰富。
●实,即实在、实际。主题要实在,通过研究能够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不空洞、不说教。主题要符合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实际,不能超出学生现有的认知范围和能力水平。
●亲,即亲切、充满感情。主题要体现人文的关怀。
主题系列的形成是遵循主题由小渐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确定主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学生是主动的、能动的。他们是主题综合活动的主人,一系列近、小、实、亲的活动始终激荡着一种生长的美,一种孩子生命灵动的美,一种创新、探索、向上的态势。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编辑出《主题校本课大课间活动方案及设计》、《主题校本课校园吉尼斯活动方案设计》等专集。这些主题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同时这些生动的案例也验证了主题系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探索主题综合活动的多元评价方式
评价是开展主题综合活动课程的重要一环,它是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阶段,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主题校本课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教师、学生、校外指导教师都可以作为评价者。主题校本课的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肯定学生与社会交往的多元方式。评价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主题校本课对学生的评价原则:
●自主性原则:学生能够自由选择评价内容,独立组织、计划检测自己的学习活动,独立完成评价任务。
●创造性原则:通过思维训练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改变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不怕失误和曲折,更不要指责学生的过失,要保护和鼓励每一位学生的一点一滴的创造性。
●过程性原则:学生的评价实践的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注重学生参与整个评价过程,在评价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激励性原则:在鼓励学生自主评价的同时,要求教师、家长、社会都来参与评价,鼓励学生走进社会。一个活动,多种渠道评价。教师、家长、社会实践的场所负责人都可对学生的活动和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通过多元的、开放性的评价激励学生。
主题校本课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教师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主题综合活动档案,以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因而,教师应指导或要求学生及时保存活动过程的经历,及时总结活动过程的实际体会。主题综合活动的具体评价方式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主题校本课学生能够自主选题,自我尝试,自主实践,自我评价,丰富了兴趣和爱好,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获取了多方面的知识。
校本课程真正做到了亲近学生,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了“主动”,学生在开心的轻松环境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在兴奋无比的状态中体验和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的是更多的探索与体验、创造与展示的空间,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收集资料、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中学生大胆创造、大胆想象、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丰富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会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造,学生的智慧潜能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获得了各种知识,提升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探究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方面
(1)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兼顾能力层次不同的每一类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全面,通过参与、探索、实践、体验,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均得到充分发展。
(2)科学性原则。精选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内容,保证学习材料的科学性,同时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性的评价。
(3)开放性原则。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使资源内容更加广阔,特别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实施开放,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较充分地思考、讨论,以激发其思维和创造性。
3、在探究教师指导用书编写与实施的原则方面。
我们在编写与实施教师指导用书时,先编写《校本课程纲要》(见附件四:《纲要》),要力争做到主题鲜明,趣味性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活动内容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好地适应学生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我们主要本着以下几个原则进行了教师指导用书的编写和实施:
(1)整体性原则:把多学科融为一体,发挥其整体作用,使学生的能力、个性、身心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2)活动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中发展个性,提高能力。
活动是该课程的主要形式,基本上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活动,为学生的活动充分地创造条件。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操作来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直接知识或经验,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3)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课前准备活动过程评价反思,学生自始至终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
(4)愉悦性原则: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到充分的快乐。
努力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欣赏和表现活动,使学生充分获得情感和审美的愉悦体验。通过有组织或随机的游戏活动,增进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艺术和情感。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加速了我校教师优秀群体的形成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验中教师认真学习和理解新课改与课程开发的关系,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学生的个性质量,以逐步适应时代、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建设使教师有了展现专业和特长的机会,提供了无限的表现和创造的空间,使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开发者,促进了教师在不断的探索追求中,实现自身的创造价值和人生价值。教师们精诚合作,废寝忘食,著书立说,开发出了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与学生共同分享个性化教学的乐趣,逐步提高了自身从教的素质,调动了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其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多篇教育科研论文在全国、本市及本区的评比中获奖,十余人被评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和谐互动、共同发展,成就了教师自己的教育人生舞台。
(二)完善了评价制度:以“校园吉尼斯”研究探索为基点
早在1995年,面对缺乏生气的校园和一班失去童真的孩子,学校提出了“合格加特长”的口号,同时启动了“校园吉尼斯”活动,即在发动、引导和训练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某一或某几方面潜在的专长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自主发展,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合格的基础上发现自己的个性优势和特长,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简言之,就是“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特长是学校最棒的。”这项活动,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和竞争,同时强调“三个一”,即让每一个有专长且愿意展示的学生都能参与竞争;让每一个可以量化的申报项目都能载入“校园吉尼斯”荣誉册;让每一个参与竞争的优胜者都能挂上“校园吉尼斯”奖章。为使这项活动能得以顺利开展,我们同时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建立学生成绩综合评定制度(原称《模糊评分制》)。把学生在校的全部学习活动划分成“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体艺卫生”、“心理品质”和“兴趣特长”等几个部分,用五星制代替百分制,一次性填写《学生素质测评报告单》;二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将组织学生活动和辅导学生参加“校园吉尼斯”活动奖牌数作为考核教师教育教学成果依据之一写进方案。开展“校园吉尼斯”活动,当时我们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或者说没有刻意去寻找理论支撑。我们只知道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校园生活中找到一种成就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两套评价措施的启动为“校园吉尼斯”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01*年,学校经安徽省教育科研研究重点项目组批准,开始了《结合学校特色,开发建设学校课程》的课题研究。201*年,在省、市、区教育科研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又承接了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引领的《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的课题研究任务。201*年,学校在分析了课题的内涵以后,学校将两个课题并轨,确立了学校课题研究的重点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验与评价》。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还孩子以童年真实生活的校本课程特色将会更加凸现。
在明确评价取向、界定评价范围及提出相关问题以后,还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才能最终将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落到实处。广义的方法包括校本课程评价的步骤和一般方法。评价步骤包括:界定校本评价对象及现象、收集评价信息、确证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完成评价报告、实施评价的评价。同时,学校配合步骤的顺利实现,需要为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完成相关事务。如:研究学校发展远景、确定评价的目标、建设以评价促反思的制度、营造民主表达氛围、确立多元评价主体等等。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一般方法应该指向多元决策。由于本文篇幅及研究基础所限,不能就相关步骤和方法进行全面讨论,只能从实践层面对部分方法作一简要分析。我们研究出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评定:
1.档案袋评定。档案袋评定与真实评定和表现性评定基本同义,注重学生的自我接受、体验、展现和反思,强调学生参与(制作档案袋),使学生在体验中认真反思他们的作品、知识和理解。同时,档案袋也成为教师、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沟通的平台,评价参与者之间互动交流,在体验中进步,获得成就感。档案袋内容由师生商议决定,没有固定模式,按照舒尔界定,“档案”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汇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作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可以说,档案袋应该包括学生认为能够展示其成就的任何作品。我们在进行“主题校本课”课程评价时,采用档案袋设计(附件二:文本框1、《学生成长记录册》)。④
2.公示。“公示”即公开展示。公示既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要素或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又可视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学生活动过程结束时,让学生提交一份类似档案袋的“材料”用于公示,以此可靠证据证明他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活动成绩。(见附件三:表2)为了学校有效开展“公示”活动,我们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设计“展板”或制作“书册”,将活动过程从活动主题提出的理由,活动目标设计,到活动诸环节中发生的事件、相关人物、相关环境、相关情景,到活动成果、活动反思,再到社会(家长)反馈,系统地公开、展示和交流,以便课程评价参与者(包括学生)深入观察、了解和理解,互相赏析、议论并提出建议。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效果明显,受到师生及社会人士的好评。
3.综合评定“综合评定”立足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系统评定课程开发绩效。学校通过“校园吉尼斯”活动开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给每个孩子一象征着“最棒”的校园吉尼斯奖章。(具体操作见:《校园吉尼斯材料》)
十、结论与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是成功的。校本课程的实验时间虽然很短,但已让我们看到了实验的价值。它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真正体现了“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要求,学生自由选择,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多样性、动态性的各种活动,有很强的实践性,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的探索精神和自主的学习方式。老师们普遍感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了自信,潜能得到了挖掘,个性得到了展现,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实践证明,开发校本课程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立新型的教师队伍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学生群体,以及对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健康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见附件四:《师生成果统计》)
虽然实验是成功的,但还有很多不太成熟的地方,反思实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一)教师的专业结构仍制约着资源开发的深度与质量,个别教师能把课程资源很好地开发出来,但不能较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向,为此我们将在此方面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索。(二)校本课的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艺体课专业性强,课时量大,任务重,要求掌握相关艺术门类的知识和技能,对教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校本课的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尚未成熟,如何将校本课作为一种最佳形式来落实新课程体系中的主题校本课,今后要通过实践进一步解决。
【1】艾伦C奥恩斯坦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35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年。又见Guba,E.G&Lincoln,Y.S.(1988)。DoInquiryParadigmsImplyInquiryMethodologies?InFetterman,DM(ed)。QualitativeApproachestoEvaluationinEducation:TheSilentScientificRevolutionNewYork:Praeger
【2】设计过程中参考了相关资料,如李雁冰著的《课程评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年版)。
【3】艾伦C奥恩斯坦.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柯森,主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
【4】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96
【5】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与实做》
附件目录:
1、学生后测对比表2、主题探究档案袋
3、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表
附件一:学生后测对比表
测试时间:年月实验班:年班
对比班:年班
实验班(人)序号项目后测琴类部分:123喜欢乐器喜欢听音乐会唱三首以上歌曲百分比后测百分比对比班(人)对比4567清晰表达音乐感受会乐器演奏能完整演奏乐曲知道或了解三位以上音乐家绘画与制作部分:123456喜欢画画喜欢看画展清晰表达对艺术作品的喜爱会使用小工具制作能较好完成绘画与制作的作品知道或了解三位以上书画名家棋类部分:1234567喜欢各种棋类喜欢看棋类比赛会棋类能对奕会国际象棋的知道或了解三位以上棋类高手了解三位国际级大师书法部分:12基本笔画书写软、硬笔书写动作正确会用软笔书写楷书一种体会用软笔书写两种体35会用硬笔书写楷书一种体会用软笔书写楷书两种体6
附件二:表1主题探究档案袋
附件三:表2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英语口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英语口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