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阶段性小结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课题研究
阶段性小结
龙湾小学课题组王杰鲁方姣
研究过程:
201*年9月课题开题论证
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资料,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开题报告。201*年11月资料建设
分析法: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文献研究:综合分析各省教学杂志近两年相关的教案和教学设计,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及高效课堂模式问题。
201*年12月-201*年6月行动研究反思提高(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心得)
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实践研究;每月开展一次专题研讨会、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每学期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课题组单周进行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动有效性的理论教学策略;
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想象、创新,通过感悟和反思构建高效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做法
一、组织学习引领
为了尽快让老师们建立高效课堂的理念,提升教师素质,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方式的学习,让高效课堂的理念深入每位教师的内心。
首先,我们成立了构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实的“打造高效课堂”方案,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学习开展培训活动,学习高效课堂的新理念。通过学习老师们认识到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教学具有两个层次:从表面层次来看,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从较深层次来看,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具有牵引、导向作用。经过各教研组的认真学习,我们还认识到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二、实践交流互惠
每学期,我们坚持通过“三课”制度即青年教师比武课、骨干教师观摩研讨课和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来进行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课后采取授课教师反思、听课教师评课的形式,摸索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探讨高效课堂的模式。
学校每学期还坚持举办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开放周,分年级和学科组学科选送教师上教学开放课,全校教师参加听评课活动活动。学校分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以“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采取集体备课、互动评课、专家讲座等形式展开,老师们就如何定教学目标、如何进行高效的教学设计、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讨总结高效课堂模式。
在落实教学常规上,学校坚持抓住一个中心课堂教学不放松,以落实教学规范为抓手;促进一个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不断地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由过去的只重视少数转变到今天的面向全体,由过去的拼命灌输转变到今天的启发诱导,由过去的冷面训斥转变到今天的民主平等和合作探究;落实一个活动教学常规检查活动,通过检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通过检查落实课堂教学常规,促进教学规范化。在月查中发现的问题当面和教师交换意见,特别突出的问题和月查结果在全体教师例会上公布,责令限期整改,跟踪检查,直至改正。
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老师们实践思考,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老师们认识到:“潜心读教材”备好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定目标,学后教,课课练”上好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看学习成效”评好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深入。
三反思总结推广
我校教师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逐步总结构建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引、导、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引”即“理念引领”,以新课程理论指导高效课堂,走向新课程中的教师观、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课堂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使课堂充满活力。“导”即“目标导学”:教学目标引领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上课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标意识,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用科学的课时教学目标导控教师的教,导向学生的学。教师要在把握学科总体目标的基础上,依托于学期、单元目标,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堂上会出现的情况等,客观分析教材,制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并作为当堂达标的依据。此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导”,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排“学”、“教”“练”。教师单向引导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互动、交流、展示的空间。
“拓”即“训练拓展”:此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拓”。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和鼓励,能当堂验证目标达成度,做到“堂堂练”。研究成果
1、初步形成了规范的课堂常规管理模式,建立了《龙湾小学课堂巡查制度》,课堂巡查工作已形成常规;
2、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在201*市六年级调考中,学校排名提升近十个名次;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较快。鲁方姣教师参加湖北省第二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获说课类一等奖;龚小红老师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比武活动获一等奖好成绩;杨丹丹和陈艳萍教师获市“课内比教学”二等奖的第一名,张卫萍老师送教下乡的展示课获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王婷老师被推荐参加市《品德与社会》优质课比武也获好评。
通过老师们对此课题的研修,教师们转变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掌握了有关的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的手段更丰富了,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
如果说我们的课堂是一个百花园,那么我们的学生就是一朵朵芬芳的小花,我们的老师辛勤地播种、修枝,同时也会愉快地欣赏、分享,园里有艳丽的牡丹也有清雅的百合,让每一朵花都能尽情地开放,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佳境界。
“路漫漫其修远,我们将上下而求索”。我校高效课堂建设的路还很远,我们将不断通过教研、总结、归纳教师的有效教学经验,形成更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的各科型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扩展阅读:阶段性小结
《小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的研究》阶段性小结
港镇中心小学潘海琴
本课题自开展实验研究以来,在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下,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教科研成效,进一步推进学生阅读习惯与能力工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一、增强课题意识,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课题如何实施,课题实验效果如何,成败要害在于教师。因此,我们通过讲座、查阅资料、学习《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等,让课题组教师深刻熟悉到:古有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今,有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共同的真知灼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仅靠单纯的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拓展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塑造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针对小学生可塑性、模拟性、好奇心极强的特点,小学生的阅读极具重要性、紧迫性,不能忽视、不能拖延。有了明确的课题意识,教师从心底里接受了课题研究,愿意、喜欢课题研究。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动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倡导教师做“学习型教师”,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建立教师读书学习的“四个一”制度,即每人天天学习报刊、杂志1个小时,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读一本书籍(有时尽量和学生同读一本书),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教师每年至少订阅两份报刊(其中有一份必须是教育教学杂志)。
以公开课为契机,形成浓厚的教研风气,提高课外阅读课质量。平时,学区开设美文欣赏课、课外读物推荐课、阅读指导课等观摩课,我们还于今年4月3日,成功举办了县级阅读研讨课,这些课为教师上好阅读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一些好的借鉴方法,教师之间也互相听课学习,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通过学习,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知识丰富了,增强了文化底蕴,说话的底气足了。教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引导: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爱好、读物推荐、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也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了。二、创设读书氛围,共建书香校园。
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习惯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爱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创设了读书氛围,使学生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书的世界。
1、提供丰富的书源。①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学校图书室又新进了一批适合学生阅读、品种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书籍。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借出制度,每星期二为一、二年级同学的借书日,每星期三为三、四年级同学的借书日,每星期四为五、六年级同学的借书日,半个月还一次。②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期初,老师发动学生每人拿出两本书,这样班级图书角就有60~100本书了,选择一个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班级图书治理员,做好图书的出借、归还登记工作,班级之间互相换书看。③鼓励同学利用零用钱买书、订阅报刊、杂志,并互相传阅。
2、保证时间。学校规定每个班级至少要抽出2个早自修、3个午自修的时间,供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放学后在家看书0.5~1小时。老师布置作业尽量做到精、巧、活,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3、创设读书校园文化。在教室墙壁上、图书角贴着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格言、对联、古诗名句。如:“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等。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上出“课外阅读”主题专刊。在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栏上有同学们的读书笔记、手抄报、剪帖本、优秀作文。课外时间,同学们也经常捧着书,兴致勃勃地与老师、同学谈论着书中有趣的内容。学生置身于高雅的书香氛围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读书。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实效。得法者如鱼得水,无法者如瞎子点灯。好的阅读方法是打开课外阅读的绿色通道,能使学生读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筛选读物。学生看了不健康的读物,对身心发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老师要教会学生选择思想健康、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外读物。⑴阅读经典名著。如:中国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三字经》、《千字文》、《四世同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⑵教材拓展性阅读。如学习了《狱中联欢》就读《红岩》,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的节选就读《小英雄雨来》一书,学习了《飞夺泸定桥》就读《星火燎原第三集》等。⑶其他方面的阅读,如《十万个为什么》、《昆虫世界》、《鸟类奇观》、《歇后语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华上下五千年》
2、方法选用。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跳读法、圈点批注法、边读边想法、摘录笔记、写心得体会等。让学生根据读物特点、以及阅读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这样既扩大了学生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情操。四、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
小学生好表现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在实践中,我们让学生定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巩固阅读成果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
1、讲。在课外阅读汇报课中,开展“古诗词朗诵会”、“讲故事比赛”、“好书推介会”、“主题阅读汇报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它既反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又促使孩子持之以恒、深入地进行课外阅读。
2、展。在教室的一角,精心设置“手抄报园地”、“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台”。展出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剪贴本,摘录的读书笔记,写下的感想体会。学生时常抬头仰望自己的自得之作,品赏自己辛勤阅读的收获。3、评。通过学生评、自评、家长评、老师评等综合评价推选出“采蜜能手”、“故事大王”、“小书迷”、“诗词擂主”等,这些桂冠对学生有很大的魅力,它们如同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吸引学生去摘取,使学生保持旺盛、积极向上的课外阅读激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阅读的能力提高了,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知识面拓宽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提升。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一如既往,深入、持久地开展课外阅读工作,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里徜徉,快乐成长。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阶段性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阶段性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