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乾安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总结

乾安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0:14:09 | 移动端:乾安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总结

乾安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总结

乾安县201*年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总结

乾安县的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在省、市文化厅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农村文化大院的方针政策,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因势利导,借助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坚持自办文化的原则,政策鼓励为辅的工作方法。全县的农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我县有16个乡(镇、场、园区),164个行政村,目前,全县有小剧团、电影、图书剪纸等各类文化大院96个,这些文化大院的蓬勃发展,大力提升了农村文化的品味,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全县文化事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一、制定工作目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大院。年初,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意见,县委、县政府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意见,专门对发展农村文化大院工作做了具体部署,要求各乡镇、场党委要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管理体制,确保了农村文化事业在议程上有部署,内容上有安排,资金上有支持,考核上有指标,措施上有保证。到201*年在全省提前一年完成“村村有”的目标。在年初的全县文化工作大会上,由县政府主管文化的副县长和各乡镇场的主

管领导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各乡镇场在上半年40%的村屯建有农村文化大院,年底前58%的村屯建有农民文化大院,由于工作目标的签订,有计划发展农村文化大院,确保了农村文化工作繁荣、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数量已达96个,201*年新建各类文化大院25个(省指标20个,我县自定指标30个)超额完成了年初省制定的全年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目标。

二、加大培训工作,全力提升农村自办文化的质量。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代表当地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具体体现。我县为了加快农村文化大院的快速发展和质量提高工作,今年的四月初,由县文体局责成县文化馆,根据之前下乡调查掌握的情况,将全县16个乡镇场、园区的文化站长,文化大院主办人及大部分文艺骨干集中到县里,举办了全县文化站长、文化大院、文艺骨干业务培训班,共计60多人。县财政拨2万元专款解决培训班的食宿问题,不用个人拿一分钱。请有名望的教师分别就文学创作、声乐、器乐、舞蹈、民间工艺制作和现场观摩演出等方面进行了为期3天的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学习后深有感触,一致感到不但学到了业务知识,更感悟到了农村文化的重要,感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使参加培训的人员的业务水准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通过这次培训班,全县的农村文化大院的节目水准,由原来的简单的节目表演,发展到现在的高水准

的节目演出和节目创作,把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与农业科技普及。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民的求乐、求知和求富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大大地提升了农村文化大院演出节目质量。进一步满足了农民朋友的文化需求。

三、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农村文化大院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全县农村文化大院的健康发展,我们始终本着自办文化和鼓励扶持结合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由初期的求知、求乐,向现阶段求美、求富方向发展,让村民享受到健康文明而充实的生活,使群众闲暇之余在大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本着当前农民文化需求发生很大变化,求富裕、求安定、求健康、求文明的愿望更迫切的特点。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更加丰富。从内容形式都发生极大变化,不仅满足单一的看戏、看电影或者扭扭跳跳的简单形式,极力从知识层面上、艺术水准上、风趣高雅上和更高质量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3月份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大院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县、乡、村等有关部门,加大农村文化大院的扶持力度,县文化馆通过县财政争取到12万元作为文化大院的扶持资金,目前,已为全县6多个文化大院进行了必要的扶持,解决了一些小剧团没有音响、调音、麦克等设备和部分乐件不足问题,为一些图书大院配齐有关科技图书不全的问题,并为现

有21家农家书屋创办了廉政图书角,目前,已送廉政书刊1000余册。

四、乡村政府支持,是农村文化大院发展的决定作用。7月14日到22日召开的全县艺术节,足以看出文化大院特别是小剧团大院发展的重要性,哪个地方的小剧团大院节目多,质量高,说明这个乡或这个村极为重视了农村的文化工作,让字镇、大布苏工业园区、严字乡,把抓农民文化工作就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严字乡的君字村小剧团大院刚成立近1个月,由于村里的支持,演出了一台比较上乘的节目,严字乡君字村又投入2万元给文化大院买锣鼓及服装,大秧歌队伍达120多人。小剧团先后为当地农民、党员、群众、乡敬老院的老人,消防官兵、“三八”妇女节等演出达10多场,受到了好评,也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肯定。腾字种畜场投入3000元为文化大院秧歌队买了服装,各村也都不同程度地解决了文化大院用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各文化大院的创办人,为了把大院办好,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投入,在提供场地、提供屋舍等方面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正是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适当地给予了支持和投入,保证了这些农村文化大院活动的正常开展,保证了文化大院充满了健康和活力。

五、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201*年我县一次性申领了20个农村文化大院10万元的

专项补助经费,按要求主要购置文体活动器材,影视设备和组织农村文化大院文艺骨干培训方面的支持。对此资金的使用工作,局党委高度重视,组成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文化馆相关人员参加的工作小组,首先,对补助的20个大院情况进行了摸底,主要对大院的音响,乐件等情况进行摸清情况。然后工作组先后二次到长春进行购置,准备在5月末购置完毕并交到大院投入使用。最后,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所有购置乐件要登记造册,对乐件使用和管理不善的大院,局工作管理小组有权收回。

对于农村文化大院的专项资金我们本着专款专用,不挤不占,加强了资金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农村文化大院的健康发展和发挥。

总之,乾安县的农村文化大院工作,在上级主管业务部门指导帮助下,经全县上下积极努力,按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稳步发展,我们将不遗余力的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加大工作投入,调动好一切可以调动的文化力量,将农村文化大院工作建设好,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乾安县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

二010年五月二十五日

扩展阅读:试析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中的几组关系

试析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中的几组关系

作者:刘省贵

【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侧重分析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中需要把握的三组关系,以此探讨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农村文化产业

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愈来愈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作为农村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农民文化活动的主平台,农村文化大院在各地广为兴建。但是,要想建设既具地方特色又结合农民实际的文化大院,还需要把握好以下三组关系:

实现自娱自乐和培育新型农民的关系

农村文化大院是农民自娱自乐的好形式。农村文化大院是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方式,是政府扶持农民自办文化的一种新形式,有利于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各地兴建的农村文化大院,已经成为农民群众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阵地。农村文化大院的活动质量也在逐步提升,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实践证明,文化大院开展的扭秧歌、唱歌、跳舞、摄影、文艺表演、书法绘画、图书阅览、运动健身等多种活动,可以极大地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农村文化大院已经成为农民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的精神乐园,总体上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农村文化大院是培育新型农民的主阵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民的受教育年限较短,文化程度较低,近年来大批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劳力又从农村流向了城市,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如何尽快培育并留住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已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从这个角度看,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不仅要实现农民的自娱自乐,更要着力于培育新型农民,在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村民主文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农村基层组织要充分利用文化大院这一平台,开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法律法规、种植技术等教育培训,使农民群众能够真正学到科学知识,掌握致富本领。毕竟,农村文化大院的文化活动绝不只是简单的打打闹闹,其核心目的在于引导农民争做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活动形式通俗和文化内容高雅的关系

形式“俗”才能紧密结合农民实际。农村文化建设要贴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中,既要勤于调查、善于发现群众的文化创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也要从农民群众需求的角度,开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以河南邓州为例,当地农民素有农闲时去茶馆品茶消遣的习惯。邓州市政府顺势而进,通过部门帮扶、重点培育、典型引路、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等办法,从201*年开始,在全市城乡建设了1200余个文化茶馆,为全市人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和交流科技致富信息的平台,打造出了“文化茶馆”品牌,把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入茶馆,使茶馆作为乡风文明的“细胞”,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平台,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

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重视农民的文化享有权,才能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避免农村文化“热在县里、冷在乡里、僵在村里”。只有紧密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使文化场所与农民群众“离得近”,文化服务内容“跟得上”,“文化教育”上得来,才能真正建立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大院要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尤其是民俗文化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承载着当地农民群众的文化记忆,浸透着农民群众的文化情感,可以满足农民群众独特的文化需求。事实上,近年来各地开展的农村文化活动之所以能够吸引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就在于它们契合了当地实际和农民的需求。

内容“雅”才能普及科学思想。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其文化活动的形式要通俗,但内容要高雅。要在结合农民实际的基础上,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在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中,尤其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作用。实践证明,如果不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农村的社会舆论和群众心理就容易产生偏差,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就会出现滑坡,从而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以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依托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尤其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存在多元取向,人们思想的多变性、复杂性、差异性和选择性逐渐增强。具体地看,农村社会淳朴仁厚的价值观念,正在遭遇现代城市生活庸俗文化的巨大冲击。此外,有些农村的迷信活动仍然盛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少数非法宗教活动抬头,腐朽的思想滋生蔓延。这就要求农村文化建设要利用农村文化大院这一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活动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增加孝敬长辈、邻里和睦、计划生育、农村科技等内容,让农民群众在健康、高尚的文化活动中找到“精神家园”,自觉抵御城市庸俗文化和农村落后文化的侵袭,使农村的文化建设深刻反映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加大建设力度和实施科学管理的关系

要加大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力度。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关注,农村文化大院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导致有些农村文化大院“买得起马却配不起鞍”,配套设施十分缺乏。而受制于经费、场地、设施等因素,农村文化大院的活动也存在规模不大、形式单一等问题。此外,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搞文化大院是“虚事”,乡村财力应该放在修路、上项目等“实事”上,或者认为随着农村电视的普及和互联网的使用,建文化大院变得没有必要。很多农村文化大院与村部合用,村部办公室兼图书阅览室、活动室。一些文化大院建成后没有后续投入,图书不及时更新,设备破损失修,最终无法正常使用。

在运行过程中,农村文化大院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由于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导致开放时间短或者不能正常开放,基本上形同虚设;有些大院平时基本不组织活动;有的虽有专职管理人员,但主要工作只是看院子、打扫卫生,缺少组织文化活动的能力;有些文化大院里配有器乐器材,但是没人会用,成了摆设;农民群众有参加文化活动的愿望,但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各类活动组织不起来。事实上,要想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大院的作用,既要加大硬件设施建设,也要培养能够组织活动的文化骨干和文化队伍。唯有如此,农村文化大院才能真正成为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文化大院的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各地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力度,依据不同的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群众文化素质和民族文化特色,力争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农村文化大院。

要科学管理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好农村文化大院并不等于建设好农村文化。要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大院的作用,还要注重对其的科学化管理。总的来看,目前农村文化大院的功能开发仍然停留在自娱自乐的低层次水平。一些农村干部甚至认为,农民的专长是生产种地,文化活动只是逢年过节的“热闹”和“快乐”;有些地方的农民把平时的娱乐活动看作是不务正业;个别地方政府把文化大院建设视为政绩工程,只注重建设数量和建设的达标率,忽视对文化大院的管理使用,甚至于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故意闲置文化大院,害怕群众把器材设备弄坏了。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文化大院的功能发挥。对此,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分工负责、轮流值班、定期培训、集中活动等制度,保证文化大院的全年开放和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建设好农村文化大院还要发展好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和市场潜力。以邓州文化茶馆为例,文化茶馆既是农民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场所,又带有一定的经营性。除了收取一定的茶水费用,有的文化茶馆还通过开办鱼塘、游泳池等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这种由农民自我管理,以市场运作方式开展的文化活动,显然有助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这种“文化基因”决定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创性强、增长点多。比如,古村落古民居、传统手工艺、民风民俗、节庆歌舞、乡土美食、田园风光等,就对都市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应该说,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可以实现农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共同繁荣,赋予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动力。(作者为中州大学副校长,中州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为河南省软科学项目《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乾安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乾安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乾安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3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