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事迹材料 > 县农广校201*年先进工作典型材料

县农广校201*年先进工作典型材料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0:28:55 | 移动端:县农广校201*年先进工作典型材料

县农广校201*年先进工作典型材料

201*年++县农广校先进工作典型材料

一年来,农广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和学历教育。我校围绕县委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积极配合农业局的全局工作安排,在地区校的业务工作指导下,深入发挥农广校教育教学培训职能,推动科教兴农的力度与措施,致力于学历教育教学、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自身的建设发展,全面地推动了农广校全局工作的有效开展。现将我校先进工作材料总结如下:

一、全面有效促进农牧民科教培训工作

今年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中除充分发挥我校师资技术力量外,并与劳动局、民宗委、农机校、科技局等联合培训,根据农牧民需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社会就业素质需求,在我县11个乡场镇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班。今年以来我校完成共完成农牧民科教培训4612人次,开办各类培训47期,培训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人员201*人次,科技进村入户培训9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430人次。其中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125人。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40人,培训农村党员干部60余人,发放各类培训资料6000余册、明白纸11000份、宣传单5000张。投入培训费近12万余元。201*年争取阳光工程项目培训700人。

我校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进村入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以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一村一户一品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民转移为目标,采取以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重点与个别指导相穿插,以科技媒介“三进村”,典型示范户辐射带动,科技直通车,科技书屋,大喇叭进村等多元化的培训形式,有效促进引导性培训与实践技能性培训相结合,今年加大与全县农林、畜牧、劳动人事局、农机、民宗委、经工办、科技局等多家单位资源整合,聘用共享20名专兼职教师及各对口专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以自治县南农、北牧的实际农业产业情况,适时开展农牧业实用技术,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我县蒙哈汉三大农牧民主体,通过征订自治区校,借鉴吸收汇编兄弟县校以及自我翻译、编译、汇编各类农牧民培训书籍、报刊、光碟、小册子、明白纸等来全面有效推广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力促我校农民科教培训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培训办学水平1、强化教学管理,努力提高办学质量。201*年学校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服务意识,稳定中专向两头延伸。继续实施教学、学籍管理细则和考务工作管理细则,、做到“五个落实”:一是做到了教学管理的落实,明确班主任及各学科责任教师负责管理、指导、辅导专业课教学及组织管理;二是做到了教学计划安排落实,对授课的时间、内容以及考试进行了安排,明确了具体的要求;三是做到了考务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考试成绩微机管理系统,重新清理考试成绩;安排学科责任教师命题12科次;统计征订试卷,安排考试时间,严格考试纪律;四是做到了学籍管理工作的落实,认真贯彻学籍管理细则;五是做到了教材管理工作的落实,加强了教材微机管理,认真做好教材的征订发行工作,保持中专教材及培训资料的配置量,保证了中专教学及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2、开展农广校学习培训调研。

更好地发挥农广校在农民科技教育中的作用。通过教学研究及培训学习交流工作的开展促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掌握一些先进的教学管理组织方法、先进的实用的生产技术和模式,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农牧民教育和培训工作打开创新思路。

首先为加快教师知识更新步伐,不断提高农民教育培训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组织实施能力,突出教学实践性、技能性学习,今年今年我校组织教师8人次先后到云南、内蒙、乌市等地进行培训调研学习,投入师资培训经费共约3万元,有效地提高了干部业务素质能力。

其次为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和质量,拓宽学员的培训教育面,拓展和延伸培训教育的方式方法。今年3月10号我校从各乡镇场推选出来11名从事餐饮、旅游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并在当地农牧民中有一定影响力带头致富的优秀学员出疆赴内蒙古学习考察。他们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等地主要是学习当地的民族特色食品加工、餐饮业经营管理、民族服装业制作和民族工艺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验,实地考察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学习考察活动,学员们学习了区外市县的先进经验,开阔了视野,进一步提高了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信息和技术业务水平。

三、媒体建设、中专招生与外宣工作

1、加强媒体资源的建设。今年针对已有的5个联合科技

书屋投入各种资料3000套册左右,约5万元的资料购置经费。于铁布肯乌散村新建节能减排项目示范村,科技书屋一个,投入价值约5万元的培训教学设备、多媒体设施以及科普资料,对发挥节能减排项目培训工作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媒体资源的

建设发展,对发挥农广校在宣传农业政策、信息交流、传播农业科技科普知识等方面的作用,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对促进农村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起到了积极效应。

2、是加强宣传工作。本年度到目前我校共在各类报刊、杂志、网站发表论文、简讯、新闻报道共计62篇次,上报地区校简报58期,被本县电视台新闻报道12次,塔城电视台新闻报道1次。发表论文2篇,撰写调研报告2篇、完成整理各种档案42卷,其中政风行风以及业务综合档案通过外宣工作的有效开展,打造农广校科教培训良好声誉,确保推动农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2、加强招生工作。201*年7月,我校得到了县委及各乡场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发了关于做好中专学历教育培训招生工作的通知,并召开了农广校工作招生会议,布置了的招生工作任务。今年我校要积极争取各乡镇(场)领导重视和支持,继续依托教育惠农政策国家助学金补助计划,抓紧机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培训招生工作,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务。经过全校办学人员的共同努力,201*级招生工作在得到了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招生畜牧兽医专业85名学员。

四、继续做好扶贫帮困工作。

在针对我校对口帮扶单位铁布肯乌散乡科克木敦村的扶贫帮困工作中,一方面我校通过物质帮扶改善生活条件,今年党员个人对贫困户捐款600元,针对对口帮扶贫困农牧户的抗震安居房缺少必需的采暖及铺设地砖的材料。我校及时落实了3吨水泥及一个铁大门,落实暖气片共100片、购置了共60平米的地板砖、一套锅炉以及水管等安装材料,并出工出力为贫困户安装好采暖设备,此次帮扶工作中我校共计花费费用1.5万元。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帮扶尽可能的甩掉脱贫帽子,我校在科技进村入户及致富技能培训中,技术人员及培训教师下乡对贫困农户中进行生产技术指导,送科技帮扶,力促技术转化成果,提高农牧业生产经济收入,促进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

一年来,县农广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媒体资源、培训队伍等方面都有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体教职员工辛勤工作,开拓创新、务实工作密不可分。总之农广校的各项工作必须提高标准,提高质量,提高档次,使学校建设的规模、质量、效益按数字化发展要求稳步推进,从制度上完善体系功能,切实增强体系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努力,总结经验教训,团结教职工在农牧民科教培训及树优良作风活动中作出新的发展与贡献。

和++县农广分校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扩展阅读:敦煌市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强化措施抓落实农民培训见成效

敦煌市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典型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校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农广校的安排和《敦煌市农民科技培训规划》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真抓实干,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校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人口1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9.5万人,农村劳动力5.05万人。现有各类实用人才7115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4.1%。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5240元,比上年增加300元,增长6%,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

敦煌作为一个农业市,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实施“三农”突破的战略措施来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培养造就了高素质的农村基层管理干部、农业技术干部队伍、农民技术骨干队伍和农村劳动者队伍等四支队伍。全市有1000多名村组干部参加了农广校的学习,有1万多名青壮年骨干农民参加了绿证班的学习,掌握一技之长的广大农民已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带头人和主力军。二是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目前,已有900多名农广校学员参加了20多个农民科技协会,建立了30多个村级科技服务站,有效拉动了科学技术、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三是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校在55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学点和生产示范点,带动全市发展种植、养殖各类专业村达20多个,有力促进了我市葡萄、棉花、蔬菜、畜牧、食用菌、果树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抓培训,提素质,着力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农民的素质关系着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把农民的素质教育放在了首位,重点抓了“四大科技培训工程”。一是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程。以农业科技、致富信息、生产技能、市场知识为重点,加强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培训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还以培训学员为主要参赛对象,举办了农民科技培训知识大奖赛,检验了培训成果。近两年,共举办农、林、牧科技培训512场次,受训人员4万余人次;完成绿色证书培训12065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3444人;印发科技明白纸7万份,发放农业科普书籍12260本,展出展板86块,农户受训率达98%以上,全市18-45岁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比例达到75%以上;二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1*年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在省农广校配发《阳光工程培训读本》1700本的基础上,根据敦煌的实际,我校又编印了《食用菌》、《农机修理》、《沼气生产工》、《敦煌文化旅游文化知识》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知识》等五种教材共6200本。在具体培训中,一方面,根据就业需要,通过培训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求职知识等培训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开设了家政服务、机电修理、酒店服务、旅游服务、计算机、食用菌、纺织工、沼气生产工等热门专业,采取“订单”培养,“订向”输转的办法,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去年以来,我校共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451人,转移1336人,实现劳务收入970多万元。三是实施农村信息网络培训工程。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我校利用本校农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对每个乡镇的致富带头人和新型农民进行了信息化知识培训,共培训农民3450人,极大地拓宽了农民学科技的渠道,教会了农民在网上获取知识。杨家桥乡鸣山村农民魏遇红,根据网上学到的有关辣椒病虫害防治的信息,根治了本村26户的28座温室辣椒的病害,为种植户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四是实施农业科技“直通车”培训工程。利用中央农广校配备的农业科技培训直通车,我校组织技术人员奔赴全市各乡镇开展了“科技赶场”、“科技集市”、“科技村村行”等活动。通过专家答疑、播放光盘、散发科技资料等培训形式,现场播放“葡萄栽培技术”等科技光碟92集,发放《农民进城务工常识》等科技书籍3600多本,印发科技资料3万多份,劳务招工信息4000多份,共开展培训265场次,参训人员达33190人。

(二)抓服务,促效益,着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三项科技服务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结合我市启动“农业科技入户年”活动,在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农业科技”专栏,定期播放农业法律、法规、政策、农产品需求信息、各类农作物栽培作技术和畜牧养殖防疫等综合知识。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农技下乡服务小分队,开通农技服务热线,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碰到的实际困难。一年接待农民咨询和技术服务电话1000多个,为60多个种养殖场、5000多名农户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农业技术指导,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二是大力开展“百人联千户带万家科技促增收”活动。我校组织10名教职工定点联系100户科技示范户,采取“技术寻亲、服务联姻”和“科技人员到户、技术服务到田”的办法,常年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民确定生产经营项目,拟定生产经营计划,开展综合技术服务,增强了科技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我校教师胡立伟指导的转渠口镇雷家墩村六组农户张明,全家4口人,耕地面积12亩,全部种植棉花,通过一年的帮扶,棉花亩产籽棉800斤以上,比同组其他农户亩产高出80100斤,每亩收入多出200多元。三是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进田入户”活动。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力度,我校积极开展了农业科技成果“进田入户”活动,把一些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带到了田间地头,传到了千家万户。(三)抓引导,建龙头,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从建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基地三个方面入手,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引导产业发展。今年七月份我校在七里镇南台村组建了第一个食用菌协会,协会成立后,带动了50户农户积极投入到食用菌生产的行业中来。目前,全市食用菌种种植户达260户,平菇种植每年在110万袋左右,年产鲜菇225万斤;双孢菇栽培面积每年都在63亩左右,年产鲜菇97万公斤,其他品种生产18万袋左右。全市每年的食用菌收入一般都在1000万元左右,并且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二是创建农民科技书屋推动产业发展。在农民科技书屋创建过程中,我校积极争取多渠道投入、市乡村共建的办法,帮助七里镇种植葡萄集中的秦家湾村、莫高镇种植高产棉花的甘家堡村和杨家桥乡温室蔬菜种植集中的中渠村等10个条件比较好的村建起了农民科技书屋和科技培训室,配备了书柜、彩电、VCD等设施,配发科技书籍247种10000本,科普挂图80余幅,光盘115种1680张。截止目前,全市10个村的农民科技书屋接待村民阅览9000多人次,接受6500多人次借阅科技图书7600多册,为村民播放VCD光盘280多场次,开展培训196场次,受训群众近3万多人次。七里镇秦家湾村通过创建农民科技书屋,鼓励农民依靠科技发展葡萄产业,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近万元,一跃成为全市的首富村。三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产业发展。为了培育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同时给培训学员提供实践实习的场地,201*年,我校紧紧围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组织实施,采取边培训边争取的办法,在七里镇南台村建立了1000亩葡萄培训示范基地。同时,采用“租地点菜”方式,和市农技中心联合在莫高镇会宁村二组温室种植区先后租用土地,投资15万元建造了两座高标准的示范温室培训基地,并将培训计划、操作技术规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全部上墙张帖公布。实习基地建成仅仅一年多时间,就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菜农达1000多人次,共举办现场培训会23场次,新技术咨询500多人次。截止目前,我校在全市共建立市级科技培训基地4个,

三、收到的体会

一是落实培训经费是关键。编印和购买科技书籍、印发科技明白纸、聘请辅导教师、出动科技入户直通车等都必须有大量的经费作支撑。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培训经费,很难确保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搞好发动宣传是前提。只有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宣传发动工作,才能增强广大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确保培训任务的落实。三是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是保证。在今年的“科技赶集”、“科技进田”、“科技赶场”等活动中,我校“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拉着有关专家及部分书籍、光盘、明白纸到达科技培训现场,播放最新技术的农业科技VCD光盘,宣传有关科技知识,培训现场常常被广大农民朋友围的水泄不通,有看的,有索要科技资料的,有问的,有记的,有索要联系电话的,场面异常火爆。面对敦煌电视台的现场采访,许多农民朋友都说:“这种形式以前从没见过,有音、有像、有专家;有书、有光盘、有明白纸;简单、快速、直接、易懂;省时、省力、省钱。四是培训方便快捷是优势。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的科技入户直通车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为群众解决疑难问题,老百姓亲切地称直通车为科技110。

虽然我校农民科技培训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培训工作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经费不足,工作开展难度大;二是农村技术人员队伍薄弱、整体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今后,我校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借鉴兄弟校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培训机制,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全面实施农业科技推广行动计划,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县农广校201*年先进工作典型材料》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县农广校201*年先进工作典型材料: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县农广校201*年先进工作典型材料》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3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