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教师报》谈心得体会
读《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
作文教学我心中的困惑
走入教育生涯已有一载有余,在这短暂的一年教学生活中,我经历了也正在经历着教学中的“盲区”。何谓“盲区”?就是不会教,不知道怎么教的一个时期或者一段时期,这是我给自己对教学下的一个定义。而这一盲区在作文教学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去年一走向课堂教学,我接任的便是三年级教学,这无疑给了我特别大的阻力,三年级正是一个转型期,作文教学就成为了我最大的难题。作为刚从低段学习踏入中段的孩子,他们对作为毫无概念,要教好这样一批孩子,当时的我真是绞尽脑汁,把该想的办法我都想过、做过。为了锻炼孩子们多写,我没少让孩子们写过、背过、抄过,然而孩子们每每交上来的作文都很让我很失望。原因在于孩子的作文因为大部分是抄的背的,读起来太生硬了,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一学年的努力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于是为了让孩子尽可能的将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这个学期开始我让孩子天天写日记,可日记交上来的要么就是流水账,要么就是短短的几行字,反馈上来的理由是:每天都写没有东西写,这一回答让我曾经一度的陷入反思当中,于是我反省过自己这种机械式的作文教学模式。我也想过,我需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可是怎么去改变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脑子里
的东西匮乏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也正是在这一盲区的驱使下,我总是力求寻找答案。
我想起学校提醒看有关《中国教师报》,于是我怀着好奇打开电脑搜索了一番,发现里面有好多精粹自己可以学习,我如获至宝,津津有味的看了一下午。当看到第495期中第七版“现代课堂”有一篇叫《让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文章,我一口气就读完了,那时候的心情别提有多感激。这位陕西省户县甘河镇中心学校蔡晓峰对作文教学中的弊端做了深刻而又全面的分析和解答。他特别反复的强调作文应该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所以要求学生应该多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而特别注重阅读积累,提高习作能力。在他的作文教学中处处渗透着生活气息,提取了很多生活养料,使学生的作文都能以“真”、“善”、“美”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经过他的这一启发,我幡然醒悟,我惊呼我的作文教学有救了。我立马制定了一个计划,先从学生的平时日记着手,每天观察他们的学校生活,然后私下了解大部分同学的家庭业余生活,从而每天给他们的日记定好主题,这些主题都是他们平时生活中随处可有可见的,例如:《我的放学路上。。。。》、《我今天的家务活》、《我今天的读书感悟》、《做完作业后的游戏》等等,这样练习了三个来星期,同学们的日记本上的字普遍增多,而且都能将自己的想法自发的表达出来,孩子们对日记也普遍有了兴趣,在他们的作文中也可以明显看到效果。
这不禁让我感慨:功夫不负有心人!为了锻炼孩子们融入生活,我打算接下来准备出一些孩子不常做事情的主题日记,例如《今天我帮妈妈洗菜了》、《周末和妈妈购物记》、这样的日记题目来要求他们试着去做这件事,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孩子们的感悟一定会更加深刻。我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日记训练模式,孩子们的生活阅历会更加丰富精彩,而且作文也将会越来越贴近生活了。
接下来,我将进一步对作文教学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不断完善个人在作文教学乃至语文的其他领域教学中的弊端,做个有心人,破解重重困惑,我想终能成正果。
扩展阅读:读《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
读《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
学校一年前,为我们每一位教师订阅了一份《中国教师报》,一期期翻阅下来,我的心底油然而生一份喜悦之情。这份报纸原名《中国教育资讯报》,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象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无论版式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线教师中的一员,这样的报纸怎会不喜欢?
首先,它亲切自然,平易近人。它给人一种极其的亲切感,站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反映了我们这群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工作动态:我们的教与学,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通,我们的对话,我们对教育与教学的反思、总结。
其次,它感情真挚,贴近现实,反映了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喜怒哀乐,我们一线教师对自身生存状态与权益的关注,对教学、工作、生活、家庭各方面的反思,对人性的思考。
第三,它具有时代气息,它紧跟我们当前教育改革大趋势,紧随对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如何加强继续教育、都有自己的一己之思之察,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等热点焦点问题都有不同的切身体会与独到见解,读后令人颇为受益,反思多多。
第四。它具有科普性与知识性。它促进我们对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与提升,促进了我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其为参照物,从他人的实践与总结中,我们不断汲取有益营养,获得更多的教学理论与间接知识;同时,以其为参照物和理论指导,它促使我们从自身实践中寻找不足,形成从理论指导实践的回归,向其看齐,最后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
《中国教师报》的理念是:零距离的贴进教师。报纸有很多板块专栏,有对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问题的关注;有专门针对不同教学与课程进行的设计,有疑问有反思;有教师的教学感悟,散文随笔;可我最喜欢的板块是《新观察》这个栏目,这里的文章选的非常好,贴近我们一线教师的真实生活。让我了解了一线教师心中的酸甜苦辣,让你去品味,去深思,真的是让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其中深切体会就是:
做个好教师并不难,关键要有爱心和思想。正如教师报上有一位老师所说的:“教师呀,教师,当我们为了孩子的成绩而想训斥他们时,请您一定把握住自己的底线----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真正做到以爱育爱并不容易。由此我想到自己,有时在课堂上看见学生交头接耳、心不在焉,就不知是哪来的无名火蹿上来,很冲动,忍不住想惩罚他们。可是我读了《中国教师报》后,让我改变了以前的急躁和冲动。以前我很容易对学生生气,总是埋怨学生不好管,感觉自己容易激动,也很消极,觉得烦心事儿很多。于是近期我又加入论坛,通过论坛上的学习与交流,我的脾气有了很大改变,虽然偶尔还会动怒,但我已经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了。
《中国教师报》的主旨: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抒发教师人文情怀;刊出优秀课堂设计,探讨教法改革成果,交流心得体会!接连多期下来,切身感受到了这份刊物的魅力。它让我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在自身教学实践与理论的反思中不断积累知识,也获得了自我人格的提升,从而产生了情感上的愉悦之情与收获的快乐。这种感觉是无与伦比的。它唤醒了我们沉睡的情感,告诉我们作为基层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去表达,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总结,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获得更多地因为教育,因为不懈努力而带来的快乐!
感谢《中国教师报》让我们这群基层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让我们在这方热育的热土上继续执着前行,为了一个神圣的信念与一个光荣的使命。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读《中国教师报》谈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读《中国教师报》谈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