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镇工作汇报[1]1
创建“诗词之镇”工作情况汇报
碗米坡镇创建诗词之镇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年8月16日)
碗米坡镇位于保靖县西北部,距县城29公里,境内有全州最大的发电厂碗米坡电厂。全镇216.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1公顷,是全县面积最大乡镇。辖20个行政村,4800户2.2万人,土家族占全镇总数的96.2%,汉、苗、瑶等民族杂居其中,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镇,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生活习俗。今年4月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以及县诗词学会的精心指导下,碗米坡镇按照上级有关工作安排布署,大力开展“诗词之镇”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确保“三个到位”提升文化名镇知晓度(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今年4月底县将碗米坡镇确定为“诗词之镇”、“楹联之镇”试点。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政府办公室主任、财政所长、广播文化站长、分会副会长、学区负责人为成员的“诗词之镇”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碗米坡中心完小风情楼内,有8名工作人员从事相关工作。
同时将开展创建工作所需经费和诗词分会的日常经费1万元列入财政预算,装修了办公室,购置了办公桌椅和用品,确保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坚持做到“四有”,即有诗词队伍,有工作地点、设备、经费,有工作步骤安排,有成果。保靖县诗词学会碗米坡分会,由县现任政协副主席向治学,正县级干部向权标、退休老教师谭子超担任分会顾问,镇党委书记担任名誉会长,分会选举产生的正副会长、秘书长和理事成员全权负责分会工作的开展。分会现有会员28人,其中新吸收会员7人,改善了分会老龄化、中青年断层的现象。正是这些不断创新和奋进的诗人词家为镇创建“诗词之镇”工作和提升文化名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有序推进、宣传到位
碗米坡镇向各村、社区、镇直单位下发了《碗米坡镇关于创建“诗词之镇”的通知》,出台了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悬挂了6条横幅、张贴了120余条标语。4月8日镇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全县诗词学会成立座谈会,5月8日召开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分会组织机构会议专题研究创建工作。5月16日召开全镇五大主干和全体政府干部安排部署创建工作,计划在20个行政村成立诗词创作小组,通过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宣传,在全镇范围内营造出积极创建“诗词之镇”的良好氛围。7月27日碗米坡创建“诗词之镇”启动会暨保
靖县诗词学会碗米坡镇分会成立大会召开,县政协副主席率县直相关单位和县诗词学会领导分别给碗米坡创建“诗词之镇”领导小组及碗米坡分会授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推进了我镇诗词创作的开展,为提升我镇的形象和地位创造了条件。
(三)克服困难,经费到位
为保障“诗词之镇”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镇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划拨1万元经费作为“诗词之镇”创建工作经费,另安排8000元购置了新的办公桌椅、沙发、书柜等,装修布置了办公室,为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整合“三种资源”构筑创建平台
我们对区域内特有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着力构筑创建平台,为诗词之镇工作能够良性开展创造条件。一是我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我镇紧邻迁陵镇,风景优美,8米宽的水泥硬化路从县城直通碗米坡政府所在地,碗米坡电站大坝以上形成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境内有滔滔不绝的酉水河和巍然屹立的白云山,为诗词爱好者诗词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素材和无穷的灵感。二是碗米坡文化源远流长。境内酉水河两岸,发现的仅从新旧石器时代到汉代的文物发掘点有34处,特别是东洛旧石器点和下寨旧石器点远近闻名。境内还有在全国知名
度很高的土家打镏子、土家茅谷斯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创建全国“诗词之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三是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古朴的民间传统习俗。这里流传着古老神秘的土家族传说,有土家祭祖的“八部大王庙”遗址、“摆手堂”遗址、“东洛旧石器”遗址及“土家吊脚楼群”等人文历史景观。有土家号子、梯玛神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和现象,形成我镇特有的文化氛围。这些特色鲜明的文化在这里交织、融合、提升,形成了“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碗米坡精神。分会的会刊《黔山之声》从历史人文、酉水风光、土家风情、新镇新貌等8个方面的内容,把碗米坡的传统文化、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四个文明的建设融合到一起,即将建成的梯玛公园50米长的诗墙将进一步体现我镇浓厚的诗词楹联文化气息。
三、以“三进”为抓手,做到“三个结合”
(一)创建“诗词之镇”与“文明乡镇”创建相结合,让诗词走进机关
一是把创建“诗词之镇”工作列为日常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二是打造激励奋进、廉洁自律的诗栏。三是领导干部带头撰写。
(二)创建“诗词之镇”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让诗词走进校园
在碗米坡学区、驼背中学、昂洞中学开展“每日诗词一
诵”等活动,在教室内外悬挂诗词作品,使师生在浓厚的诗词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创建“诗词之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让诗词走进农村
碗米坡分会的诗词作者义务送楹联下乡,《卷柏青青》的作者彭银司下乡赠送作品,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诗友好评。有条件的村成立诗词创作小组,发动村民创作诗词,分会将利用三月三油菜花开和四月水果飘香,组织会员采风,邀约众多诗友踏青作诗。
四、创建工作下一步打算
在创建“诗词之镇”的工作中,我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但仍然需要继续努力,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深入开展诗词“三进”、“三结合”的活动;2、进一步加强诗词楹联组织队伍建设;3、进一步繁荣诗词楹联创作;
4、根据创建标准,在县诗词学会的帮助下,在梯玛公园建立一块50米长的诗墙;
5、为201*年申报国家级“诗词之镇”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
扩展阅读:1-洪泽县诗词创建汇报徐定稿
大泽涛声呤雅韵宏图壮景绘诗乡
洪泽县创建全国诗词之乡工作情况汇报中共洪泽县委员会洪泽县人民政府
(201*年4月19日)
尊敬的中华诗词学会李会长、李秘书长、沈秘书长、范主任,尊敬的省诗协周会长,尊敬的荀主席,各位领导:
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民族文学之精华。正是千百年来的千古佳作,铸造了我们民族的品格,塑造了我们大众的精神,创造了我们发展的繁盛,诗词文化已经成为人文积淀的一种象征、社会发展的一种支撑。今天,我们大力弘扬和传承诗词文化,就是要把她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用心去培养,精心去培植,真正让诗词发挥以诗教化、以诗育人之功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诗词学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帮助下,我县始终坚持把发展诗教工作作为繁荣文化事业、提升文化品味的重要突破口,立足大湖实际,精心组织实施,全力推进全国诗词之乡的创建工作。201*年,我县被江苏省诗词协会授予“江苏省诗词之乡”称号。
一、组织网络到点到边,诗教工作领导得力、充满生机开展诗教工作,关键在领导重视、组织完善和社会支持。201*年以来,我们紧扣创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积极有效地开展诗教工作。
一是工作起步早。201*年,我县开展了诗教试点工作。201*年,全市诗教工作现场会在洪泽召开,以此为标志,拉开了全县诗教工作的序幕。同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诗教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研究诗教方案,协调会办问题,指导面上工作。同时在原诗教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创建全国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创建工作。此外,我们还相继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推进会、交办会进行全面落实。各镇、各有关部门也都成立了自己的组织机构,形成了自上而下、到点到边的领导网络。
二是诗教阵地多。1987年,洪泽县成立了首家诗教机构春涛诗社。201*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县诗词协会,以此引领和指导全县诗教工作。县诗协自成立以来,会员已发展到514人,12个镇全部组建了诗词协会分会。同时,成立各类诗社、文学社、诗词文化小组30个,春涛诗社、春笋诗社、春雨诗社、丹山诗社等已成为诗协会员活动的主阵地。目前,全县累计创作各类诗词3.3万首,其中公开发表2.1万首。在抓好县镇诗词协会等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还利用地域特色资源,创设了洪泽湖文化广场诗词长廊、建设路诗化一条街等诗教宣传阵地,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活动。
三是服务保障好。县里每年都把县诗协办公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拨付专款保障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特别是在支持诗刊出版方面,有求必应,舍得投入。近年来,我们刊印《春涛吟》、《春涛诗讯》、《春涛诗苑》等刊物100多期,出版《洪
泽崛起之歌》等各类诗词集20多本,累计投入超100万元。
二、主题活动有声有色,诗词创作渐入佳境、精品纷呈开展各项诗教活动是促进诗教工作、活跃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为此,我县根据诗教工作特点、彰显区域文化特色的要求,积极加强阵地建设,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诗教工作的影响力、诗词作品的美誉度逐年提升。
一是突出普及抓培训宣教。不定期组织诗词创作骨干,到机关、学校、社区、农村开展诗词知识讲座,组织诗词创作培训,传授诗词知识,基层培训扎实有效。充分挖掘我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安排县诗协购买了3000多册《格律诗入门》、《学诗入门》、《诗韵选择》、《联律通则》等诗词教材,免费发放到各镇和有关单位,丰富学习内容,夯实诗教基础。同时,以老年大学诗词班为阵地,每周开设诗词课,传授诗词格律、诗文赏析和创作技巧等知识,20年从未间断,老年大学诗词班成为淮安地区诗词教育的“奇葩”。
二是突出特色抓精品创作。除县诗协多次组织开展采风、研讨、外出交流等活动外,我县每年都会组织一批诗词创作骨干开展大型采风活动,每年创作各类诗作达800多首。201*年,组织全县创作高手到洪泽湖采风,推出被誉为“千古长淮第一书”、全国唯一一部吟咏湖泊的诗词集《洪泽湖吟咏大观》;201*年,组织创作骨干到洪泽湖周边地区进行采风,创作诗作百余篇,编辑了《世纪心声》诗集;201*年,由县机关工委牵头组织机关诗词爱好者进行诗歌创作,创作诗词作品201*多首,出版了《洪泽县公务员诗词选》,现省人大副主任丁解民同志欣然为此书题写了书名;201*年以
来,我们相继编印了《洪泽县中小学校诗歌选编》、《千秋诗文洪泽湖》、《山青水秀-洪泽校园诗选》、《洪泽当代诗人精品录》等诗集,一大批歌颂改革成果、汇聚精神力量、弘扬时代旋律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三是突出亮点抓竞赛活动。近三年来,我县自行主办和参加市级以上活动80余次。201*年,举办了“金马杯”楹联大赛,其中有20多幅佳作获奖;201*年,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暨西顺河镇26烈士殉国60周年“创业杯”全国诗词楹联大赛,收到参赛作品3500多篇(副),评选出楹联佳作100多副。同时,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类诗词竞赛活动,成果丰硕,成绩喜人。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陶绍景的作品先后获得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传统诗词复兴大赛奖、最具影响力诗人奖等殊荣。卜开初的作品在全国咏江苏诗词竞赛中获得唯一的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女诗人袁翠萍跻身第二届江苏省十佳女诗人行列。据统计,近三年我县在市级以上诗词、楹联大赛中获奖达57人次,其中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0人次、三等奖45人次。
三、诗词普及如火如荼,“六进”活动蓬勃开展、倍受欢迎
在诗教工作的实践中,我们重点抓了“六进”活动,以此将诗教工作的触角延伸至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诗教、全员参与诗教的发展格局。
一是诗教进学校。坚持把诗教工作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全县中小学诗教工作做到了“五有”,即:有乡土教材、有课时安排、有专职教师、有校园诗社、
有诗词板(墙)报,有的还设置了诗词特色景点,形成了校园有诗教、诗教有活动、活动有阵地、阵地有作品、作品有交流的校园诗教环境。县二中、实验中学、外小等学校还经常组织培训学诗、采风写诗和表演诵诗等活动,达到了以诗育德、以诗促学的效果。
二是诗教进机关。开展“诗词机关”争创活动,成立了县直机关大湖诗社,创办了机关诗刊《大湖诗词》,邀请专家开展诗词讲座14场,近201*人次从中获益。每逢重要活动、重大节庆,县级机关工委就组织机关干部进行诗词创作活动,丰富业余生活,陶冶自身情操。现在,我县的机关干部学诗、写诗已经蔚然成风。
三是诗教进社区。全县各个社区都有2个以上诗教示范点,高良涧镇临河社区利用社区综合活动室、社区广场,加强诗词普及教育,成立了春声诗社,定期开展活动,成为社区居民学诗、写诗的大众场所。
四是诗教进农村。结合新农村建设,以繁荣农村文化、富娱群众生活为目标,将诗教工作引向农村,开展了达标文化站建设,努力使群众有一个学诗、写诗的地方。老子山镇根据水域宽广、渔民众多的实际,将诗词送上了滩头、船头,船头作诗、吟诗、唱诗已成为洪泽湖畔诗教工作的最美亮点。
五是诗教进家庭。在城乡重点选择离退休老干部、诗词爱好者和教师家庭,将诗教工作逐步向家庭延伸,广泛开展了“诗词之家”、“诗词之星”评选活动,很多家庭都受益于诗教,树立了正确的生活观、道德观、教育观,促进了社会风气的明显好转。
六是诗教进企业。充分发挥诗词教育的凝聚力,努力寻找诗教与企业的结合点,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以诗词教育培塑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目前,全县已有10家企业建立了诗词活动场所。
四、全县上下尽责尽力,两个文明互动发展、再结硕果创建全国诗词之乡,是我们正在打造的文化名片、金字招牌。这项工作,既事关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事关区域的和谐发展。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创建全国诗词之乡工作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县诗教工作的开展,对繁荣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十一五”以来,我县相继创成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全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称号。去年,全县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万元,增长28.6%,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1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92万元和9532元,增长16.7%和20%,在推进更大突破、实现全面小康的征程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大泽泱泱多胜迹,远帆片片启新程。我县诗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将以这次检查验收为起点,认真听取各位领导、专家的宝贵意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创新的举措、更加务实的行动,提升诗教工作水平,努力让大湖之畔的洪泽县诗家烽起,诗才荟萃,诗声朗朗,诗章闪耀。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诗词之镇工作汇报[1]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诗词之镇工作汇报[1]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