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在201*年教育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在201*年教育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1:17:43 | 移动端:在201*年教育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在201*年教育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在201*年教育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县教育工作大会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在今天的会议上,县委周书记站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和加快西和跨越式发展的大局,从国之大计、执政之基和民生之本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教育发展、打造教育强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县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对普及学前教育、夯实义务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四大任务和培育“一批名优校长,一批优秀班主任,一批骨干教师,一批特色学校”的“四个一工程”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并从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投入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狠抓责任落实四个方面,明确了落实教育强县战略的保障措施,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政府王督学所做的教育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安排部署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对做好当前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实效性。同时,会议还下发了《中共西和县委西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实施意见》、《西和县中小学校长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西和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办法》、《西和县名教师名学校名校长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西和县“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5个文件,请大家结合实际,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主要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县委周书记的重要讲话,再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是要在深刻领会、统一思想上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关于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努力实现“三年达到全市一流,五年达到全省中游”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县委周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会上印发的5个文件当中。周书记的重要讲话和这5个文件,构成了促进全县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完整体系,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信心和决心,全县上下特别是各学区、各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教职工学习好、消化好、领会好周书记重要讲话和5个文件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强县必先强教育的大局意识、加快教育发展人人有责的参与意识和不畏险阻强力推进的拼搏意识,尽最大努力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教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加快西和教育事业跨越发展上来,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兴办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在细化目标、明确任务上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当前,推进全县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已经十分明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政策措施已经非常完善,如何进一步细化任务、狠抓落实,把县委、县政府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转化成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力量,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乡(镇)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各学区学校,都要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度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紧密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对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措施进行逐项梳理、逐条分析,进一步细化目标、突出重点、明确方法,制定出抓落实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对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在每乡(镇)建一所标准化幼儿园,全县3-6岁学前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力争到201*年,全县中小学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全县普通高中入学率达到50%,高考二本上线率达到20%以上,培养市县名教师100名、省市县骨干教师500名,争创市级示范初中(九年制学校)9所、市级示范小学10所、县级示范小学20所等一些刚性指标,要拿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完成方案,全力以赴抓好目标任务的落实。

三是要在加强领导、靠实责任上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教育工作能否抓出成效、各项决策部署能否变成现实,关键在领导,关键在一把手。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亲自研究教育发展,亲自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经济工作和教育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把责任追究和督办检查贯穿于抓落实的全过程,县四大班子分管和包抓领导要大力推行现场办公和直督直查,坚持深入基层学校,深入一线,紧盯任务抓好落实;县委信息督查室、政府信息督办室和县政府教育教学督导室,要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切实负起会议精神落实情况督查督办的责任,对照时限抓进度,深入现场看效果,对进展不快、落实不力的要随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情况,在全县通报,要求限期整改,全力指导和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高效率、高标准地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各乡(镇)、各学区和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要不断增强抓落实的本领,把巨大的发展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前进动力,真正把心思用在发展教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把劲头用在增强教育发展实力上,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狠抓教育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以兢兢业业的精神推动

全县教育事业大提升、大进步、大发展。

扩展阅读:陈桦201*年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陈桦201*年2月13日

同志们:

这次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推进福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会议,孙春兰书记、黄小晶省长和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为未来10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各设区市、平潭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大会发言。会议期间,大家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孙书记、黄省长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增强了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家一致认为,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我省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会议确定了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任务,令人鼓舞,必将对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家一致表示,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奋发有为,把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好,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坚定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十一五”期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在以往的基础上又迈上了新台阶。一是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过去五年,我们着力提高教育覆盖面和普及水平,每万人口在园幼儿数连续位居全国第2位,覆盖全省人口83%的地区实现“双高普九”目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22个百分点,达到83.4%,基本完成高校布局调整和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建设任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考录取率达到了80%,建成了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国民教育体系。颁布了《福建省终身教育条例》,学习型组织建设、社区教育多形式开展,继续教育、老年教育蓬勃发展,奠定了终身教育体系的良好基础。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38年,增加116年,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二是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免费,建立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助学体系,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中职学生实施生活费补助、推行“免费营养早餐工程”,免除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88%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位居全国前列,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各类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有力保障。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工程,全面消除中小学D级校舍危房。

三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重视和培养。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50个职教集团,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得到加强,新增博士点78个、硕士点324个,国家重点学科达42个,实施省部共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5年来高校科研经费增长1.3倍,高校已经成为我省重大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重大科技成果的主要贡献者,科技创新平台的主要依托者,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聚集的主要基地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提供者。

四是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省财政性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九年居全国首位,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01*年95.:21亿元增加到201*年325.57亿元,其中省本级年初预算安排教育支出从201*年7.88亿元增加到201*年23.07亿元,全省地方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7.1%。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表彰制度,率先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教师队伍数量和素质不断改善,初步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五是闽台教育合作交流拓展新领域。加快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的建设。全面实施闽台高校联合培养职教人才项目,率先选派高校学生赴台湾高校学习,扩大对台招生,累计近4000名台生来闽高校就读。

五年来,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五年的实践说明,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为加快转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必须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和期待,着眼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必须立足改革突破促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通过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必须夯实校园安定稳定基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创建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持续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这些经验我们要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

二、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落到实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力,把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切实增强优先发展教育责任感。孙书记、黄省长的重要讲话对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意义作了深刻阐述,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民生性。教育规划纲要对未来10年教育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集中反映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集中反映了适应人民群众“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孙书记、黄省长的重要讲话和教育规划纲要,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担负起培养下一代、推动教育实现新跨越的责任。

二是科学制定本地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是党委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各级政府是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责任主体。市、县及各高校要立足本地本校实际,广泛深入调研,抓紧制定本地本校教育规划纲要,力争5月底前完成。省直有关部门要围绕规划纲要实施,按照职责分工出台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各地教育规划纲要要与省里纲要相衔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省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将主要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设区市和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对规划纲要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体系及具体方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省里制定的具体目标,力争到201*年一些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各地要把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作为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的过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把满足人民群众愿望与遵循教育规律相结合;把立足本地实际与借鉴省内外有益经验相结合。科学谋划教育改革发展要处理好优先发展和服务全局的关系,注重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的关系,注重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紧紧围绕解决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突出重点,寻求突破,力争取得实效。各地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原因,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衡,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一,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近期重点突破的工作。比如一些地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地方职业教育还十分薄弱,要针对突出问题、薄弱环节,采取打战役的方式,有路线图时间表,有部署有检查,集中精力和财力,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效,取信于民。

四是建立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制度。要将规划纲要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各地班子科学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统计,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教育部门将组织对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省政府提交规划实施年度进展情况报告,省里将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教育惠民政策、办实事项目要加强绩效考核,建立问责制度和定期通报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抓好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今明两年是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央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教育规划纲要确定了本届政府组织实施10个重大项目,启动10项改革试点。10个重大项目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项目的完成将有力地推动我省教育基础能力上一个新台阶。10个改革试点涉及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改革势在必行,早抓早主动,早抓才能增强教育发展活力,保持教育发展的强劲势头。

一是组织实施好10个重大项目。这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突破点,要加大推进力度,确保201*年底取得初步成效。要抓紧出台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各地要围绕10个项目摸清底数,精心谋划,省教育、发改、建设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力争3月底前全面完成方案制定工作。

10个项目中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理到位。今后不仅要检查通报项目进度,更要加强对项目质量检查,对项目管理体制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各地要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学校布局规划,确保农村教育资源合理分布,中学可适当向县城集中,小学3年级以下不搞寄宿制,要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不能简单地从节约资金、提高质量角度撤并学校,既造成学生上学不便,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农村闲置校舍各地要摸清情况,省直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指导意见,确保农村闲置校舍优先用于教育,但不局限于教育,也可办老人院等。总之,要把这些资源利用好,为当地群众谋利益。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社区教育行动计划、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扩大教育开放等项目关系民生、关系教育发展,各地要在总体方案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本地区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工作力量和经费,在抓重点抓典型抓推动上下功夫,在解决难题上动真格、出实招。省里将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经验做法,通报工作进度,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热潮。

二是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试点。按照统一部署、试点先行的要求,10项改革试点要力争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取得突破。列入国家的六个改革试点方案已初步拟定,要进一步深化,增强改革创新内容,增强可操作性,并尽快启动实施。省里也将抓一批改革试点,会上已下发方案征求大家意见了,各市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的局面。这里我着重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和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讲一点看法。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和普及性的特点,是重要的公共服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法定责任,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源配置等方面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厦门市要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他设区市要分别确定2个县(市、区)作为县域内均衡发展试点单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各地要按照“201*年前基本配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基本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制定分年度推进计划,落实经费保障,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实验室、功能室、图书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努力实现“班班通”和“堂堂用”,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3)保障各类人群平等接受教育。目前我省已有88%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其他12%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对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进入民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省级财政将按省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予以补助,不足部分由所在地财政承担,让每一个孩子切实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阳光。要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服务和管理,积极完善其在就学地参加中考和中招录取办法。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认真做好特殊教育向高中和幼儿阶段的“两头延伸”,推进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积极探索自闭症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当前,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各设区市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组织制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对职业教育学校布局、专业设置的统筹,强化资源整合及综合利用,力争中等职业学校均达到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打造若干所高水平的“龙头”职业学校,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各市要确定2个县(市、区)开展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泉州市、晋江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要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1)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1*年秋季开始对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免除学费,201*年全面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制度。出台这项政策主要考虑,我省每年还有一定比例的初中毕业生未能升入高中阶段学习,这些没有达到就业年龄的15岁左右少年闲散在家,既没有一定的技能,给未来的就业和生活造成困难;又缺乏一定的管理,给家庭、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市、县(区)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这项政策的重要性,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像当年抓“普九”一样,抓好初中毕业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工作。各地要认真落实《关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健全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合力,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

(2)强化校企合作。各设区市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推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实质性运作,组织职教集团内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多形式合作办学;推动校企深度合作,落实学生实习、教师实践、实训基地共建、就业推荐和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改造升级等合作项目,实行招生与招工、学校与车间、教师与师傅三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人才培养与与企业用工需求对接。要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今年各设区市重点建设35个区域综合性或特色专业公共实训基地,省直有关部门重点建设10个行业公共实训基地。要支持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场所建设,有条件学校可建设“校中厂”或生产车间,使实践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更加贴近生产和服务一线实际,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要增强开放性和灵活性,不断完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一要着力推进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融会贯通。各级政府及教育、劳动部门要统筹教育和职业培训资源,推动企业与学校共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职业院校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心、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应用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要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到工业园区办分校或办班,为在职职工提供便捷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普及率的重要措施来抓。二要着力推进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融会贯通。在工艺美术、学前教育、药学等专业领域抓好一批“五年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积极促进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教材内容等方面有效衔接和沟通,形成自下而上培养目标逐级递进、教育内容顺畅衔接、入学形式开放灵活、质量保障科学严谨的职业教育体系。最近北京市提出实行职业教育分级制度,要密切跟踪,积极借鉴其成功的做法。三要着力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会贯通。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教育,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发展中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鼓励职业院校向普通学校开放课程、实训基地和师资,为普通高中在校生提供职业教育。

四、着力提高教育保障水平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必须强化保障,从领导力量、资金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为纲要的实施创造条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育和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要相应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编制领导小组和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教育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规划纲要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力度。今年民生战役中教育办实事项目比较多,资金量大,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对工程进度滞后的要加大协调力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加强资金管理和审计督查,切实用好教育惠民资金。

二是强化财力保障。虽然我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位,但按教育规模算,生均教育经费在各省市中仍属中等。部分市、县(区)政府未切实落实教育投入的法定增长,去年仍有12个市、县(市本级、区、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幅度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有少数县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出现负增长;有4个县普通中职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低于省定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最低标准。此外,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水平还不高,资金投入分散或重复投入现象时有发生,使有限教育专项资金难以发挥最大效益。各地要切实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做到法定增长,确保地方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省核定的比例。落实好调整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水平的政策,切实落实好土地出让金收入10%用于农村教育的规定。要科学安排资金,优先保障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顺利实施;及时调整提高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使全省各类教育预算内生均经费支出水平逐步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最近,财政部下文要求201*年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必须达到1.2万元,并与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挂钩,目前一些地方高校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市务必确保提高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哪一个设区市没做到,中央倒扣的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就由这个设区市承担。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捐资助学相关政策,鼓励和发动华侨捐资兴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

三是优化教师队伍。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级各类学校要大力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肃校纪、规范校风;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切实将“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用好用活省里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抓紧做好幼儿园教师和农村紧缺学科教师的培养补充工作。要进一步鼓励教师到农村从教,各地要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长期在农村任教,且有实际困难的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的要求,积极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定期表彰农村

优秀教师,提高农村中小学校中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及时修建一批教师周转房,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是切实改进作风。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重在行动,贵在落实。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会议、文件,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把精力放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找准发展大局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找准基层和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措施更加符合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使群众发自内心地理解拥护教育改革。比如,我们对学校布局调整的撤点、布点,、就要通过村(居)委会等组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群众的建议意见,取得比较一致意见后再组织实施。凡是关系人民群众重大利益的教育改革措施出台,都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意愿,绝不能给群众增加负担,违背民意,切实把好事办好办实。

同志们!让我们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在201*年教育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在201*年教育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在201*年教育发展大会上的总结讲话》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4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