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编辑的职业价值
教辅编辑的职业价值
王敏
从传统意义上讲,编辑作为知识文化创造者和传播者、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构建者,一直以来都非常受人尊重。但教辅编辑,却很难和这一切搭界。
尴尬存在
教辅编辑的生存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尴尬的,这是一个被漠视和忽略的群体。如果说编辑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但教辅编辑,却更像是一个突然出现在社会上的庞大的职业人群。说它突然,是因为整个教辅行业在中国出版产业中以突飞猛进之势崛起,并成为重要的完整的行业形态,也仅仅十余年的时间;说它庞大,是因为仅仅十余年,教辅编辑在遍及教辅书、刊、报、音像、网站和IT产品等诸多领域里全面生长。
但就是如此一个庞大的存在,却偏偏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由于这个职业群体太缺少历史感,没有多少经验的积累,没有成型的模式可以依凭,一切都还在各自为阵的摸索之中。在大量关于编辑的职业问题讨论中,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多少被忽视了。
教辅编辑是一个明显缺乏职业归属感的群体。教辅图书在今天已类似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与流水线作业,教辅编辑的工作是高度职业化的分工与协作。这使得教辅编辑很难在自己身上看到工作的诗性和意义,更难以找到其中真正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
稿件永远是堆积如山,加班加点是整个教辅行业的常态,而教辅编辑总是力不从心,又难以安心。大量简单重复劳动消离了工作的激情。季节性时间要求和高质量要求之间形成双重高压,一方面导致教辅编辑内在的良心冲突,另一方面也致使职业倦怠与责任心的麻木。同时,他们还缺乏内心安全感和职业方向感。在这种极不稳定的工作中,他们很难有明确的目标,难以形成职业发展的方向感。
更为严重的是,教辅图书的制作被许多人认为是平淡甚至平庸的,教辅图书被普遍认为技术含量很低。大量劣质教辅表现出“唯利是图”的强烈目的性,又让许多人痛感其良心与规范的双重缺失,这使更多业外的人对整个教辅行业产生抵触和排斥。这样的情况下,教辅编辑不知道自己劳动的社会价值何在,其工作成为一种乏昧的事情。
在上述情况下,教辅编辑很容易屈从公众的意识而产生自我轻视。一位出版社人士曾分析说:“在业界公开场合,每一个教辅人都不愿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做教辅的,总觉得做教辅矮人三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教辅编辑的迷茫心态未来该怎么办?职业认同
从个人的生涯规划来说,选择一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教辅出版行业是不是一个值得付出的行业?这当然需要对这个行业的职业前景进行评估。这个行业的价值和未来何在?
今天的教辅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出版产业中最为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多年以来也一直扮演了经济增长的它是中国教育现实的需要。从趋势看,它仍将会是中国出版产业中重要的经济拉动力量。当然,未来教辅出版也必将迎来全新的变革。
面对教辅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是值得我们付出智慧和汗水的舞台。教辅编辑应该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抓住新的机会,努力调整自我,参与未来的教辅和教辅市场的变革。
那么,教辅编辑真正的职业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呢?
要为教辅编辑进行职业定位,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教辅编辑是做什么的?当然是编教辅图书的。但教辅图书是什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完全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从现实需求来看,教辅是指学校教学“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辅助资源;从范围上讲,教辅应包括除了正规教材之外的一切辅助教材的工具;从形式上讲,教辅可以是纸张形式的、音像形式的、网络形式的等;从内容上讲,教辅不仅仅是练习册、辅导书,它还应该包括字词典、成长手册、课外读物、活动报告等诸多类型;从受众上讲,教辅不仅涵盖从学前直至研究生各个阶段的学生,同时也包括老师、家长等相关联者。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其学习成长过程中,是离不开教辅的。谁来保证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优质的放心的精神食粮呢?一定是熟悉教学全过程各科的专家,是高度专业化的教辅编辑。
其次,作为教辅编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价值感。并非是谁都能做好教辅编辑的。今天教辅编辑主要来源于两大群体:一是刚刚毕业入职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一是有过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可以看到,这个职业本身非常强调专业训练与实践经验。记得多年前,我遇到一位年轻的教辅编辑,当她知道我就是《三点一测》丛书的项目负责人时,抓住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她说,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她成绩一直不理想,后来认真用了《三点一测》,成绩一下子改观,使她在高考前的关键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当然,她自己的努力是主要原因,但当你看到你的工作的确是在帮助一个又一个学生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有一种感动。你就会明白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多么的重要。这就是一个教辅编辑最大的欣慰。成为优秀
要成为一个业界优秀的教辅编辑,仅有理想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需要清晰的职业学习和成长路线。比如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基本功,包括稿件的判断能力、稿件的加工能力等。教辅的时效性强,稿件的体量很大,作者的稿件往往又只是一堆材料而己,需要依靠教辅编辑的加工配料。这就要求教辅编辑是业务多面手,能编能改,必要时还能亲自披挂上阵。
但是,如果只是一个文稿加工编辑,是很难成为一个优秀教辅编辑的,因为这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管当前的工作有无这样的需要,都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教辅图书的策划人员,参与到与作者的交流与沟通、选题的论证、体例的设计、版式的确定、卖点的提炼、宣传推广的活动等等中去,这样才能学到如何编出一本好书的秘密。
优秀的教辅编辑必定是一个教育的研究人员。要研究课标精神和熟悉教材,明确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知道各种版本教材的区别,清楚自己负责科目每一课的教法和重难点;要研究教师和学生,与他们交流,知道教师教学有什么需求,学生学习有什么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编出更贴近他们的教辅图。另外,还要研究中考和高考,了解学考的动态与走向;要研究同行业的其他教辅,向对手学习,取长补短;要研究整个教辅市场的情况,寻求差异,寻求未来。成为出版行业专家,是为了能做最好的教辅编辑。最好的教辅编辑是能够跳出教辅编辑工作的本身来做好编辑工作的,那么,他就应该懂得出版环节的各个流程与各个环节的相关知识。他应该学习懂得教辅图书的排版制作,懂得图书的印制与物流,这样他才知道一本图书的成本如何控制;他应该学习懂得市场营销和渠道销售,懂得一本图书从生产出来再到销售出去,其间价值的实现是多少环节和人力的付出。一句话,教辅编辑要成为懂得经营、懂管理、懂得市场的出版专家。
每一个职业都会有自己的精彩。每一个行业做“精”,就会成为这个行业中的顶梁人才,具有无法替换的职业价值,同时也就是真正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
而所有的这些梦想,都只是职业的不同而己。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成才与不才之分,有的只是个人的选择不同。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如果你现在就是一名教辅编辑,只有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那么才能(借用一句新东方学校的校训):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作者:王敏龙门书局教辅中心经理、副编审)201*年12月18日
扩展阅读:教辅编辑的职业价值
教辅编辑的职业价值
王敏
从传统意义上讲,编辑作为知识文化创造者和传播者、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构建者,一直以来都非常受人尊重。但教辅编辑,却很难和这一切搭界。
尴尬存在
教辅编辑的生存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尴尬的,这是一个被漠视和忽略的群体。
如果说编辑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但教辅编辑,却更像是一个突然出现在社会上的庞大的职业人群。说它突然,是因为整个教辅行业在中国出版产业中以突飞猛进之势崛起,并成为重要的完整的行业形态,也仅仅十余年的时间;说它庞大,是因为仅仅十余年,教辅编辑在遍及教辅书、刊、报、音像、网站和IT产品等诸多领域里全面生长。
但就是如此一个庞大的存在,却偏偏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由于这个职业群体太缺少历史感,没有多少经验的积累,没有成型的模式可以依凭,一切都还在各自为阵的摸索之中。在大量关于编辑的职业问题讨论中,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多少被忽视了。
教辅编辑是一个明显缺乏职业归属感的群体。教辅图书在今天已类似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与流水线作业,教辅编辑的工作是高度职业化的分工与协作。这使得教辅编辑很难在自己身上看到工作的诗性和意义,更难以找到其中真正的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
稿件永远是堆积如山,加班加点是整个教辅行业的常态,而教辅编辑总是力不从心,又难以安心。大量简单重复劳动消离了工作的激情。季节性时间要求和高质量要求之间形成双重高压,一方面导致教辅编辑内在的良心冲突,另一方面也致使职业倦怠与责任心的麻木。
同时,他们还缺乏内心安全感和职业方向感。在这种极不稳定的工作中,他们很难有明确的目标,难以形成职业发展的方向感。
更为严重的是,教辅图书的制作被许多人认为是平淡甚至平庸的,教辅图书被普遍认为技术含量很低。大量劣质教辅表现出“唯利是图”的强烈目的性,又让许多人痛感其良心与规范的双重缺失,这使更多业外的人对整个教辅行业产生抵触和排斥。这样的情况下,教辅编辑不知道自己劳动的社会价值何在,其工作成为一种乏昧的事情。
在上述情况下,教辅编辑很容易屈从公众的意识而产生自我轻视。一位出版社人士曾分析说:“在业界公开场合,每一个教辅人都不愿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做教辅的,总觉得做教辅矮人三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教辅编辑的迷茫心态未来该怎么办?
职业认同
从个人的生涯规划来说,选择一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教辅出版行业是不是一个值得付出的行业?这当然需要对这个行业的职业前景进行评估。这个行业的价值和未来何在?
今天的教辅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出版产业中最为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多年以来也一直扮演了经济增长的重要角色。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和最近二十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它是中国教育现实的需要。从趋势看,它仍将会是中国出版产业中重要的经济拉动力量。当然,未来教辅出版也必将迎来全新的变革。
面对教辅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是值得我们付出智慧和汗水的舞台。教辅编辑应该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抓住新的机会,努力调整自我,参与未来的教辅和教辅市场的变革。
那么,教辅编辑真正的职业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呢?
要为教辅编辑进行职业定位,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教辅编辑是做什么的?当然是编教辅图书的。但教辅图书是什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完全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从现实需求来看,教辅是指学校教学“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辅助资源;从范围上讲,教辅应包括除了正规教材之外的一切辅助教材的工具;从形式上讲,教辅可以是纸张形式的、音像形式的、网络形式的等;从内容上讲,教辅不仅仅是练习册、辅导书,它还应该包括字词典、成长手册、课外读物、活动报告等诸多类型;从受众上讲,教辅不仅涵盖从学前直至研究生各个阶段的学生,同时也包括老师、家长等相关联者。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其学习成长过程中,是离不开教辅的。谁来保证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优质的放心的精神食粮呢?一定是熟悉教学全过程各科的专家,是高度专业化的教辅编辑。
其次,作为教辅编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价值感。并非是谁都能做好教辅编辑的。今天教辅编辑主要来源于两大群体:一是刚刚毕业入职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一是有过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可以看到,这个职业本身非常强调专业训练与实践经验。
记得多年前,我遇到一位年轻的教辅编辑,当她知道我就是《三点一测》丛书的项目负责人时,抓住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她说,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她成绩一直不理想,后来认真用了《三点一测》,成绩一下子改观,使她在高考前的关键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当然,她自己的努力是主要原因,但当你看到你的工作的确是在帮助一个又一个学生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有一种感动。你就会明白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多么的重要。这就是一个教辅编辑最大的欣慰。
成为优秀
要成为一个业界优秀的教辅编辑,仅有理想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需要清晰的职业学习和成长路线。比如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基本功,包括稿件的判断能力、稿件的加工能力等。教辅的时效性强,稿件的体量很大,作者的稿件往往又只是一堆材料而己,需要依靠教辅编辑的加工配料。这就要求教辅编辑是业务多面手,能编能改,必要时还能亲自披挂上阵。
但是,如果只是一个文稿加工编辑,是很难成为一个优秀教辅编辑的,因为这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管当前的工作有无这样的需要,都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教辅图书的策划人员,参与到与作者的交流与沟通、选题的论证、体例的设计、版式的确定、卖点的提炼、宣传推广的活动等等中去,这样才能学到如何编出一本好书的秘密。
优秀的教辅编辑必定是一个教育的研究人员。要研究课标精神和熟悉教材,明确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知道各种版本教材的区别,清楚自己负责科目每一课的教法和重难点;要研究教师和学生,与他们交流,知道教师教学有什么需求,学生学习有什么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编出更贴近他们的教辅图。另外,还要研究中考和高考,了解学考的动态与走向;要研究同行业的其他教辅,向对手学习,取长补短;要研究整个教辅市场的情况,寻求差异,寻求未来。
成为出版行业专家,是为了能做最好的教辅编辑。最好的教辅编辑是能够跳出教辅编辑工作的本身来做好编辑工作的,那么,他就应该懂得出版环节的各个流程与各个环节的相关知识。他应该学习懂得教辅图书的排版制作,懂得图书的印制与物流,这样他才知道一本图书的成本如何控制;他应该学习懂得市场营销和渠道销售,懂得一本图书从生产出来再到销售出去,其间价值的实现是多少环节和人力的付出。一句话,教辅编辑要成为懂得经营、懂管理、懂得市场的出版专家。
每一个职业都会有自己的精彩。每一个行业做“精”,就会成为这个行业中的顶梁人才,具有无法替换的职业价值,同时也就是真正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
而所有的这些梦想,都只是职业的不同而己。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成才与不才之分,有的只是个人的选择不同。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如果你现在就是一名教辅编辑,只有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那么才能(借用一句新东方学校的校训):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作者:王敏龙门书局教辅中心经理、副编审)201*年12月18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教辅编辑的职业价值》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教辅编辑的职业价值: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