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大连市学前研训工作计划
201*年大连市学前研训工作计划
依据学院201*年工作部署和学院“一四七一”工作任务要求,结合省市相关部门工作任务以及我市学前教师教育工作基础与现状,学前教师教育中心制定201*年工作计划。主要有指导思想、工作任务、月份目标等三个部分。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和实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以“十一五”期间大连市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为载体稳步推进教师教育工作,以“春园行动”为特色,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扶持力度,以课改专题研发为平台,深化我市幼儿园课程改革工作实践研究与成果经验的总结提升,确保全年工作有重点、有突破、有成效的开展,促进学前教师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重点工作
一、高质量完成“十一五”教师教育重点培训项目,扎实推进教师教育工作,建立教师教育改革新理念、新模式
在《大连市‘十一五’期间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指导下,依据全员市本级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名师培训工作计划,以重点培训项目实施为牵动,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一)完成132名幼儿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主要指标是:完成年度培训学时161学时,培训课程8项。重点培训内容是市级骨干教师专业理论与研究能力。上半年完成培训课程3项,主要是幼儿园教师师德、幼儿园教育科研方法和园本研修理论与实践。培训课时84课时,必修课59课时,选修课25学时。下半年完成培训课程5项,主要是0-3岁婴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多元智能理论和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国内外教育研究动态、教育环境创设、多媒体制作技术等。培训课时77课时,必修52课时,选修25课时。本年度的培训课程将通过教育专家讲学、研训教师讲座、典型经验宣传、外出学习考察、研究成果撰写、个性化指导、岗位自学实践等方式进行。
(二)完成7408名教师全员市本级年度培训项目
本年度全员市本级培训课程有3项:幼儿园教师师德教育、幼儿园教育理念和幼儿园教育。全年培训课时22课时。学前中心将通过教育专家讲学、研训教师讲座、典型经验宣传、岗位自主学习等形式,采用集中培训、远程、光盘、网络、资料等途径将培训活动有序、实效推进,有效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活动。
(三)完成20名师培训成员年度培训项目
依据市教育局和学院教师办的统一计划与要求,继续开展对名师培训成员开展培训活动。在参加通识性培训基础上,学前中心还将组织和实施专业性培训,将通过专题研究、参加送教下乡、成果总结撰写、教育实践展示、专题研究讲座、指导青年教师等方式,体现“在实践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在反思性中发展”的培训目标。
(四)完成30名研训教师年度培训项目
依据项目计划,本年度将继续开展对市区县研训教师的培训活动。培训方式将通过以会代训、联合调研、教研活动、自主学习、成果总结等方式进行。
二、拓展“春园行动”内涵,继续开展“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骨干教师专项培训活动”,建立农村学前教师培训机制和特色
201*年“春园行动”主要内容是:面向金州区、长海县以及北三市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完成200名“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培训主题为“农村教师美术创造素养和美术活动实践能力”。培训目标是提升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美术活动基本功和应用能力,为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培训典型教师,促进其在本园发挥引路示范作用。
(一)面向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课程现状进行专题调研。
深入部分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观摩、访谈、问卷、指导等方式,以乡镇中心幼儿园课程现状与特点为主题,以课程设置、课程管理、教师课程能力、课程研究为重点进行调研活动。
工作目标:实地调研、指导园所10所以上,深入班级30个,撰写调研报告1份。(二)举办“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骨干教师美术教学基本功短期培训班”。依据每年一项基本功的宗旨,在201*年科学素养、08年舞蹈教学基础上,09年培训重点是美术创作素养。培养活动将以优秀教师为主体组建农村教师美术创作素养基本功培训团队,以总结和推广幼儿园美术教学优秀成果为核心研发农村教师美术素养基本功培训课程,以农村幼儿园教师美术活动应知应会为标准进行培训和考核。
工作目标:建立农村教师美术素养基本功培训课程和教育资源光盘。完成200名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短训活动。
(三)完成对200名农村幼儿园教师美术教学活动实践能力培训工作。
依据基本功培训基础,以北三市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为基地,以“送教下乡”活动为载体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培训。通过主题式的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现场点评、互动答疑等手段,将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成果传递到农村,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工作目标:完成201*年度主题式送教下乡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活动。(四)拓展“春园行动”内涵,引导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开展自主提高活动。在调研、指导、培训过程中,要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注重引导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开展自主提高活动,引导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和自主研究的意识和水平。
工作目标:为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提供美术教学用品和教学资源;面向农村乡镇中
心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评优活动。组织部分农村教师开展并参与典型经验的挖掘、总结活动。
(五)开展“城乡骨干教师一日对接体验活动”
选择部分城乡幼儿园骨干教师尝试开展对接体验活动,促进市内教师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认识和了解,为农村教师了解市内幼儿园创设机会和条件。
工作目标:全年2次,对接人数预计在100人次。
三、继续推进各实验项目和专题研究进程,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与实践,促进全市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水平再提高
(一)加大对《幼儿创意学习课程》教育实验研究力度
指导实验园所全面学习和理解新一轮《幼儿创意学习课程》,同时在应用过程中注重本土化的研究和创新。市区课题组将着力对课程实施进行指导和总结,将通过课程指导、专题培训、教学评优、教育考察等方式对实验工作和教师进行宣传、推广、培训。
(二)继续推进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研究
依据《大连市幼儿园“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推进研究方案》,本年度继续加大对新实验园所的科学教育实践的指导力度,深入研究幼儿园科学探究教育评价的方式及内容,推进幼儿科学探究教育案例的不断深入研究。
(三)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专题研究
艺术教育专题研究体现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丰富性和全面性,是推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今年要在巩固幼儿园音乐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启动幼儿园美术教育专题研究。要通过专家讲学、典型建设、经验总结、专题宣传、成果推广等方式引领研究活动的开展和推进。做好承接全国性美术教育研讨活动的准备。
四、做好常规研训工作,加强对全市教师教育工作的统领与服务
(一)开展大连市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竞赛活动。组织团队参加辽宁省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活动。
(二)继续开展调研工作,重点是市级骨干教师个性化教学实践能力指导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现状调研。
(三)办好学前教师教育中心独立网页。更新独立网页部分栏目,增加互动功能,丰富资源建设,进一步发挥网络研训功能。
(四)完成全国学会、省院、省学会等相关部门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做好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题研究地方性初审和全国学术论文征集活动。
大连教育学院学前教师教育中心
3201*年2月201*年度月份工作目标
序号重点工作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4月份3月3月3月3月3月4月4月4月4月4月5月5月6月6月7月7月9月9月10月10月10月11月11月11月12月12月全年负责人赵宇赵宇李云翔赵宇张方赵宇李云翔李云翔赵宇张方赵宇李云翔李云翔张方赵宇张方李云翔赵宇赵宇李云翔张方赵宇李云翔张方李云翔赵宇张方召开201*年大连市学前研训工作会议。制定年度、研究会工作、春园行动等计划制定全员和市骨干培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赛方案春园行动农村幼儿园教师基本功培训课程资源研发学前独立网页栏目总结与修改工作“春园行动”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调研全员、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活动组织市级骨干教师教育考察活动名师培训成员工作会议城乡幼儿园骨干教师对接活动(第三次)全国幼儿园美术专家讲学、调研活动组织参加省课题组实验园结题总结工作大连市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评优竞赛城乡幼儿园骨干教师对接活动(第二次)春园行动农村教师美术教育基本功短训班组织参加东北地区幼儿园园本教研研讨会市级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春园行动课程研发成果总结春园行动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参加辽宁省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城乡幼儿园骨干教师对接活动(第三次)拟召开全国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观摩会全员、市级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展示年度春园行动资料汇编全员、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成果汇编年度学前工作纪实资料汇编教师教育档案建设
扩展阅读:大连市103中物理教研组校本研训案例
大连市一0三中学物理教研组校本研修活动案例
宁世坤
大连市一0三中学物理教研组长116105新课程高二物理课堂实研修主题践主持人参与教师教研组长宁世坤研修时间201*.4.22地点全体物理教师物理实验室一1、由郭成喜老师上一节课研修内容及活动纪要2、全校教师多媒体会议室听课(高二.2班)3、在科技楼物理实验室评课主讲教师讲座稿或教学设计(可附页)原子的核试结构(1课时)教学设计大连市一O三中学辽宁大连郭成喜116105
教材浅析
高中物理教材关于“原子核式结构”一节,主要讲述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过程,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结果分析、结论都作了有条理性的介绍。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简单地对教材进行重述,有时会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α粒子散射实验,以达到直观、形象的目的。但是也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只能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缺少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对于物理思维和学习方法的养成一无所获,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方面也感受不深。新课程下,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充分利用物理学史,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方面着重培养。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评课稿等材料附后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α粒子散射实验和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难点:汤姆生模型和卢瑟福模型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下面有介绍)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高中阶段原子物理学的第一节课,介绍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过程中迈出飞跃性的一步的过程,即人们从开始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自从电子发现后,人们认识到原子也是可分的,从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原子结构模型,其中包括著名的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由于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进一步提出确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本节课循着物理学史上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研究过程,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理论的提出都有特定的实验基础和背景,理论认识由低到高级的发展,总是离不开科学实践与科学家符合实际的大胆猜想与假设,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快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本课总体设计思想是:课堂教学借助多媒体及师生双边活动,充分展示原子核式模型提出的背景和过程,在科学史实展示中渗透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从本节课开始学习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包括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组成和原子能等。本节课学习原子核式结构的知识,学生过去学过一些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但却不知道人类是怎样认识它的。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原子核式结构提出的过程和相关的实验基础,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上,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渐了解人类是怎样进入微观世界的。通过简要史料的介绍,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展是科学家辛勤劳动的曲折过程,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另一方面,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提供新的事实)----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以及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不断地纠正偏差错误中提高
本节研究的是微观世界的现象,比较抽象,同时原子物理学的实验限于条件又不可能在实验室演示,这就要求我们制作课件,把微观模型和实验现象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图象,从而更好的理解知识。
α粒子散射实验既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也是一个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很好的知识点。教学中要注意实验本身的原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两部分教学,不应只记结论而不懂实验原理,不能过多地讲实验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结论的正确分析。
本节的教学环节是:电子的发现----汤姆生枣糕式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引课方面我下了很的大功夫,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利用春晚刘谦的知名度,以魔术引课。让一个大的金属球通过斜槽在玻璃桌面上滚动,看轨迹(学生回答是直线),让后我用一块抹布(丝绸)轻擦桌面,再让金属球从斜槽上滚下(我说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看金属球的轨迹(学生回答是曲线),学生感到惊讶?此时我问,想知道为什么?请跟我学习这节课,老师是模仿了一个物理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
如图所示,使用有机玻璃做的一个桌面,在桌子的中心处放有一个金属球,并将其和高压发生器的正级相连,使其带上正电(用来模拟原子核),再用一个涂有铅的乒乓球(模拟α粒子),让其通过斜槽射向中心小球,斜槽中隐藏一个小球(和高压发生器的正极相连,带上正电),在乒乓球经过时,于其接触,通过接触带电的方法使乒乓球也带上了正电,这样当乒乓球(α粒子)接近中心金属球(原子核)时,就会发生偏转,乒乓球(α粒子)离中心金属球(原子核)越近受的电场力越大,偏转越明显。
(最后播放录像解释原理)............
(二)新课教学:1.历史背景:
一百多年前,人们通过化学反应的事实形成了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的概念,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仍是这种认识。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这表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20世纪初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枣糕式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电子却像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多媒体展示)
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
2.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背景当时科学家(包括卢瑟福),已接受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1909年罗瑟福建议其学生兼助手盖革和罗斯顿用α粒子轰击金箔去验证汤姆逊原子模型。(1)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
①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汤姆生提出的枣糕式原子模型是否对呢?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如果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高速的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学生:体会粒子散射实验中用到科学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教育。
教师指出:研究原子内部结构要用到的方法:黑箱法、微观粒子碰撞方法。②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动画展示图4)
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
A.放射源放射性元素(P0)放出α粒子,α粒子是氦的核,带2e正电荷,质量是氢原子的4倍,具有较大的动能。
B.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C.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D.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3600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粒子。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2)实验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
介绍当时科学界的几种的理论,围绕以α粒子散射实验,结合生活经验,利用电脑创设一个“探究”的实验情境,并给出一系列可能实验结果,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可能的结构模式(提出猜想),并让学生自主地分析各种可能模式的理由及其不合理性。3.根据汤姆逊原子模型预言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预测请同学们根据汤姆逊原子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问题1,α粒子通过时遇到电子后怎样?
学生回答“反弹”或“子弹飞行过程中碰到灰尘”,教师可作这样的类比: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的7000倍左右,相当于7kg的铅球滚动时碰到1g的乒乓球,
铅球的运动速度会改变吗?
问题2,α粒子通过时原子正电部分对它产生的库仑斥力的影响,因为正电荷在球体内均匀分布,所以两侧的斥力绝大部分相互抵消,也不会使运动方向发生较大改变。
据推算:根据汤姆逊原子模型α粒子穿过金箔时产生大角度散射的几率是10-3500,最大散射角不超过10,(动画展示图5)实验前预言的α粒子穿过金箔时的结果。
4.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请看这个实验实际得到的结果。(动画展示图6)该实验装置的俯视图,按照汤姆逊原子模型在00,300,超过900的三个区域应分别看到什么现象?再动画展示实验中实际观察到现象。(00区域看到闪光,其余区域看不到闪光。)
动画展示后问:实验结果与预测的一样吗?必须向学生明确:入射的粒子分为三部分。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提问学生,请某同学从动画中三个区域看到的闪光情况描述该实验的结果?师生共同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
a.绝大多数α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b.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c.极少数α粒子偏转超过了90o,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角几乎达到180o。5.汤姆生模型与实验结果的矛盾
由于α粒子质量较大,当它碰到电子时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正电荷又是均匀分布的,α穿过时受到原子两侧的正电荷的斥力大部分抵消,使α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这直接与实验结果想矛盾。说明汤姆孙模型的缺陷,不符和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模型。
根据实验结果,师生一起分析、猜测、推理原子应该具有怎样的结构?
思考11μm厚的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了什么?原子内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思考2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散射,若原子的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可能吗?原子内质量、正电荷均匀分布,只能是所有的α粒子都反弹或基本上直线通过,不会使少数α粒子产生大角度散射。
思考3据你推测少数α粒子大角度散射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碰撞或受较大斥力。
设计据此推测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和质量分布应该怎样?请你构思原子的结构模型。结果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动画展示图7)6.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1)投影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以四人小组讨论。其中第1、2个问题学生基本上能讨论出,第三个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分析,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原子的结构。
三个问题是:用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能否解释粒子大角度散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2)按照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粒子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间互相提问,解答。(2)教师小结:对于问题1、2:
按照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①碰撞前后,质量大的粒子速度几乎不变。只可能是电子的速度发生大的改变,因此不可能出现反弹的现象,即使是非对心碰撞,也不会有大角散射。
②对于粒子在原子附近时由于原子呈中性,与粒子之间没有或很小的库仑力的作用,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的分布,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原子两侧正电荷将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所以粒子大角度散射说明葡萄干布丁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师生互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析推理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对于问题3:
先通过课件师生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推理分析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
教师小结:实验中发现极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上。
①绝大多数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②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在。
③极少数粒子被弹回表明: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7.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运动。............
思考1罗瑟福是如何解决电子和原子正电部分在原子内不中和这个问题的?
电子在核外绕核高速转动,库仑引力充当向心力8.卢瑟福模型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思考2学生先对卢瑟福模型进行分析,为什么卢瑟福模型符合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如何用核式结构模型解释α粒子散射现象?学生分组讨论。
(1)由于原子核很小,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几千层原子时离核较远,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几乎不变。
(2)少数α粒子通过时靠近原子核,受较大斥力而发生较大角度偏转。(3)极少数α粒子有机会十分接近原子核,受到很大斥力而发生大角度偏转,极个别α粒子通过时对准原子核则发生反弹。
(动理展示图8)代表“绝大部分”“少数”“极少数”“个别”四种α粒子通过时的路径。(推测并模拟)
教师最后总结,α穿过原子时,如果离核较远,受到的库仑斥力就很小,运动方向也改变很小,只有当α十分接近核时,才
受到很大的库仑斥力,发生大角度的偏转,由于核很小,α十分接近的机会很小,所以绝大多数α基本上仍沿原方向前进,只有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9.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和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推算出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数,还可以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1)原子核半径约是10-15m,原子的半径约为10-10m
(2)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以及该元素在周期表内的原子序数相等。(3)电子绕核旋转所需向心力就是核对它的库仑力。
由实验数据可估算出: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为10-15m,而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体育场原子原子核
(三)课堂练习:
1.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a粒子穿过金箔后:A.都偏离了原来的方向;B.大多数粒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C.只有少数粒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D.最大偏角几乎达到18002.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
C.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D.原子中的正电荷集中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3.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使少数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作用力是原子核对a粒子的:
A.万有引力;B.磁场力;C.库仑力;D.核力
4.关于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内容,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很小的核内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五)作业:课本P53第1、3、4题
结束语: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初步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正确图象,但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了矛盾。到底发生了什么矛盾?人们又是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教学体会(反思)
本节课在未准备前,本人开始和大部分的老师一样,均认为这节课很容易上,也没什么多少内容可教学,作为上公开课不合适;因为传统的教学中,只是告诉学生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一节课15分钟就可以讲完了。
为了找到亮点,我在引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后用实验解释
传统的教学中只是“授人以鱼,并未授人以渔”,学生并不知道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没有学会卢瑟福通过推理分析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方法,可以说,这节课最精华的所在:我用魔术模拟了微观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教学法
高二物理原子的核试结构(1课时)评课稿
1.级别:校级物理课公开课2.课题:原子的核试结构(1课时)3.授课者:郭成喜4.授课时间:201*-4-225.听课成员:全校教师6.评课人:物理教研组7.教学点评
宁世坤: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是引课的魔术(实验),起了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兴趣。
点评: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模型法
(实验现象)、→(分析推理)→(构造模型)
通过汤姆孙原子结构模型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既渗透科学探究的因素教学,又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并将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行星结构相类比,指出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渗透哲学教育。通过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与交流,顺理成章地否定了枣糕式模型,并开始建立新的模型。希望这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总结,总结时,突出汤姆孙原子模型与粒子散射实验之间的矛盾,可以将粒子分别穿过枣糕式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不同现象用动画模拟,形成强烈的对比,突破难点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大连市学前研训工作计划》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大连市学前研训工作计划: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