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农业统计学1

农业统计学1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2:12:33 | 移动端:农业统计学1

农业统计学1

《农业统计学》学习心得

本学期完成了《农业统计学》的学习任务,对于农业统计相关概念有了大致的了解,包括有关农业,农村在生活、生产方面的基本信息(经济运行,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生活消费),学习了运用统计学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用统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对于没有到过农村的我来说破长见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农村人口都占大多数,但是我国农业发展还不发达,农村收入水平相对城市差距还比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更好的学习农业统计,建立完善的体系,整理准确的数据,进而好针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作出好的决策来推进农村及农业结构和体制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下面是我对本学期学习做得总结:

一、农业统计学的概念理解、作用极其重要性(一)、概念理解

农业统计学是部门统计学,它是研究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的方法论科学。它以大量大量观察为基础,为揭示农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的数量表现提供各种调查、计量和分析方法。

农业统计的基本内容是阐述如何运用统计指标正确反映和研究农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如何调查整理和分析农业统计资料,研究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具体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统计、农业生产统计、农业产值统、农业生产增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分析、农业经济效益统计、农产品供需和价格统计、农村经济收入分配和农村居民消费统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统计等。与其他部门统计学相比,农业统计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研究对象(农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2)研究内容上具有较大的综合性,即研究农业多部门(农林牧副渔)经济的综合发展及五业之间的相互关系。(3)研究客体方面的农业所有制形式变动较大,研究范围较广。

(二)农业统计的作用

1、反映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情况。2、反映农村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发展变化情况。3、反映农业技术改造情况。4、反映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情况。5、反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情况。6、农村经济效益情况。7、反映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情况。8、反映农民生活变化情况。9、反映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情况。10、反映农村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动向。实践证明,这个体系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改革进程中的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所搜集的资料也基本适应中央和各级政府指导农村工作的需要。

(三)农业统计的重要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所以,了解农业的现状对我国的发展很重要。农业统计就是用统计的角度来看待

农业的问题,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宏观决策和微观指导等都离不开它。他的指导性和预警性作用是很明显的,历来是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特别是农业部门的决策参考。认真做好农业统计,对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生产条件统计

基本指标有:1、投入的数量指标2、生产条件利用情况指标3投入的效果指标

基本内容有: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资源,农业固定资产,农业机械设备,农业水利设施,农业科学技术。

三、农业生产统计

1、种植业生产统计:范围包括农作物生产、果茶桑生产。2、农产量调查:农作物预计产量调查、农作物实际产量调查、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3、林业生产统计:范围包括森林资源统计、林业再生产统计、林产品统计。4、畜牧业生产统计:范围包括:牲畜头数统计、牲畜在生产统计、畜产品统计。5渔业生产统计:范围包括:养殖面积和捕捞规模统计、渔业产量统计。四、农业产值统计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用价值量形式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成果或总规模。它是观察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研究农业内部比例关系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布局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同时、也是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增加值的基础资料。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产品法”计算,农业总产值的计算范围,是指在日历年度内行政辖区的各种经济类型与各种经营方式所生产的农产品总量。农业总产值的计算价格,一是现行价格,二是不变价格,又称可比价格。农业增加值是指农业各生产单位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活动而增加的价值,即一个单位或行业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农业产值包括种植业和其他农业的主产品与副产品产值。五、农业生产增长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分析

1、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周期分析。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形成要素、农业转换效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表现形式农业投入与产出的综合分析。3农业产业结构分析是指农、林、牧、渔业的组合比例和相互联系。六、农业经济效益统计

1、农业经济效益就使用价值量表现的农业产出与用于农业产出的农业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2、农业占用性投入和消耗性投入,农业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3、农业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指标,土地生产率指标,资金生产率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标。

七、农村经济收入分配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统计

1、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的范围包括乡村企业收入分配、集体统一经营的企业的收入分配、联户企业收入分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分配。2、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统计。3、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统计。4、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估统计。5、农村住户调查。

八、现行农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问题:1.统计指标设置上没有反映现代农业前沿、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方面的指标。2.基础数据统计制度机械,方法落后。首先,调查统计方法单一。3.农业统计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二)建议:1、进行较为全面的面积调查工作

全面调查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方法,而且已有较长的应用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数据的可靠性已被证明,是一种成熟的方法。

2、建立健全农业统计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种统计方法(1)精简统计指标,把统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上来。对此,国家统计局要建立农业统计核心指标体系,各省、市、县区则围绕核心指标体系,建立各自的地方农业产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特色农业专项统计指标体系、现代农业统计指标体系等。(2)采用简捷、灵活的非全面调查方法或利用现有经常性统计调查和部门统计资料等多种统计方法。应大力开展抽样调查,以便及时取得准确的农业统计数据。同时,针对农业中出现的特殊问题,采取重点调查,分析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提高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水平,建设高素质的统计队伍

首先要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培训计划,培养一些即掌握统计工作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的人员从事网络统计工作或兼职。其次,加强对数据统计的监督和管理。我国的农业统计以组为单位,相对来说每个家庭的农业数据比较透明,以组为方式进行数据公开,任何人可以据此通过网络查询最终上报的数据与实际数据是否相一致。

扩展阅读:《农业统计学复习资料》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农业统计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农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一、农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农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农业经济现象包括质与量两个方面,它不仅有自己质的规定性及其运动规律,而且有自己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农业生产是在人的劳动参与下,利用动植物的生命过程,取得各种动植物原始产品的生产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和自然再生产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二、农业部门的范围与农业部门的基本分类

农业:指在人们劳动参与和控制下,利用动植物的生命过程取得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农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植物作为劳动对象;二是必须有人们的劳动参与和控制。

农业的两个基本内容,又具体地分为四个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四)农业部门的基本分类1.农业(小口径农业)

(1)种植业,包括谷类、油料、豆类、棉、麻、烟叶、药材、薯类、蔬菜、瓜类等作物种植业和茶、桑、果树种植业;

(2)其它农业,包括野生植物的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2.林业,包括营林和林产品采集。

3.畜牧业,包括各种牲畜、家禽的饲养,野兽、野禽的捕猎及其它动物饲养。4.渔业,包括海水与淡水的各种水生动物、植物(指海藻类)的养殖与捕捞。三、农业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统计的影响农业生产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二)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三)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第二节农业统计的研究方法

农业统计主要是论述如何运用统计方法研究农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它的基本内容是:如何科学地组织农业统计调查;如何运用分组和指标体系反映和计量农业经济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如何分析统计资料,研究农业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其规律性的数量表现。

一、农业统计调查方法

农业统计在调查方法的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下列要求:

1.调查方法必须建立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力求消灭登记性误差,减少代表性误差。

2.根据农业统计调查的任务、调查对象的特点以及调查的条件,分别采用或结合运用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其它非全面调查,实际调查与科学推算方法。

3.提高调查效率,必须对整个农业统计调查有一个总体设计,建立一个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农业调查体系。二、农业统计指标体系

(一)设置农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1.科学性2.完整性3.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4.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二)农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1.农业生产条件指标

2.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规模、实物产量和生产率指标3.农业的产值指标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标5.农业经济效益指标6.农产品供需指标

7.农产品价格水平与价格指数8.农村经济收入分配指标

9.农民生活消费与生活质量指标三、农业统计分析方法

(一)对比分析方法(二)因素分析法(三)相关关系分析法(四)投入产出法(五)农业生产函数法

第二章农业生产条件统计

第一节农业生产条件统计的内容和基本指标一、农业生产条件统计的内容

进行农业生产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生产条件,这就是农业劳动力,农业土地资源,农业固定资产、农业机械设备、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等。发展农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农业的投入就是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农业经营应做到投入少、产出多,在相同的投入下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效果,或在同样的产出下尽可能节省投入,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农业生产条件统计的基本指标1.投入的数量指标

农业中拥有和使用的各种生产条件的数量,它反映投入的规模,并表明其质量和水平2.生产条件利用情况指标

对农业中拥有的各种生产条件必须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提高其利用程度3.投入的效果指标

农业投入的效果指标,如单位面积产量,每个农业劳动力的生产量等。第二节农业人口与农业劳动力统计一、农业人口统计

(一)农业人口的概念及其与农村人口的区别

农业人口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及其供养的人口,不论其居住在农村或城镇均算作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人口城市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农村人口是指居住在农村属农村户籍的常住人口,不包括居住在农村的国家职工及属城市户籍的家庭人口。农村人口包括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但农村人口中的农业人口未包括国有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及其赡养的人口。

农村人口比重及其变化也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二)农业人口变动情况统计

农村人口变动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引起的自然变动,它使人口数绝对增加或减少;二是由于人口的迁出和迁入而引起的迁移变动或机械变动,它影响人口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数的地区变动。农村人口的增减变化主要受人口出生、死亡以及迁出(到城镇)的影响。

综合反映农村人口变动的指标是农村净增加人口和人口增长率。

年内农村净增人口数农村人口增长率=1000年初农村人口数

二、农业劳动力统计

(一)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概念

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指农村人口中,在劳动年龄以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数。它包括实际已参加农业劳动和其他社会劳动的劳动力,以及具有劳动能力而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如家务劳动者、在校学生和失业人员。一个人是否属于劳动力的主要标志是年龄,劳动年龄有上限和下限,各国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劳动年龄界限也不同,我国规定男16-60岁、女16-55岁为劳动年龄,在劳动年龄以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不算为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是指农村人口中经常参加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劳动力。包括劳动年龄内或劳动年龄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校学生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家务劳动者。

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兼业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资源人数农村劳动力资源率(%)100%农村总人口数量

农村劳动力人数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率(%)100%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

(二)农业劳动力构成统计2.按文化程度分组

大专、高中、初中、农中、小学和文盲等。3.按生产部门分组

种植业劳动力、林业劳动力、牧业劳动力、渔业劳动力。4.按专业技术分组

如农业劳动力中列出农业技术员、畜牧技术员、拖拉机手、汽车司机人数等(三)农业劳动力变动情况统计

农业劳动力的变动情况可以通过编制劳动力平衡表来全面反映,平衡表的内容主要是:1.期初劳动力人数;

2.期内增加劳动力人数,其中按增加原因分列;3.期内减少劳动力人数,其中按减少原因分列;4.期末劳动力人数。

(四)农业劳动力利用情况指标1.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参加劳动天数2.工作效率

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农业工作量,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耗用的劳动时间,如平均每个工作日耕地亩数或耕一亩地所用工日数。(五)农业剩余劳动力统计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资源与从事现有的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之间的差额。

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层含义: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一是常年剩余劳动力,或叫绝对剩余劳动力二是季节性剩余劳动力

农村(业)劳动力人数250农村(业)各业生产经营所需工日数农业(村)剩余劳动力250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一是向城市转移二是就地转移

第三节土地面积统计一、农业土地资源统计(一)土地统计的意义

特点:第一,土地数量的有限性第二,土地的不可替代性。第三,土地质量可以不断提高。(二)土地总面积与土地分类

土地总面积是指全国或某地区、某村、或某农业生产单位的全部土地面积。包括土地、丘陵、盆地、平原、草原、道路和建筑物占地等陆地面积与河流、湖泊、水库、塘堰等水域面积。

根据研究任务不同,土地总面积的主要分组如下1.按土地占有和土地使用的经济类型分组(1)国营农场经营;(2)国营农场农工家庭承包经营;(3)集体经济统一经营(4)农民家庭承包经营;(4)农民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6)其它。2.按土地主要经济用途分组(1)耕地;(2)园地;(3)林地;(4)牧草地;(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交通用地;(7)水域;(8)未利用土地。(三)耕地面积统计1.耕地面积的概念和分组

耕地是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耕地按水利条件分为:

(1)水田与灌溉水田(2)旱地与水浇地。2.耕地面积变动平衡表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经常变动的,其变动的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开垦荒地、基建占地还耕等原因而增加耕地面积;另一方面由于基建占地、农民建房占地、改林改牧改渔、因灾废弃等原因而减少耕地面积。(四)农田水利统计

1.水利设施情况统2.农田水利设施的效果指标3.农田水利化程度二、农业土地利用统计

(一)土地资源开发程度指标

1.国土开发系数2.农业开发指数3.垦殖指数(亦称垦殖率)4.森林覆盖率5.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二)农业用地利用程度1.复种指数

是指耕地在一年内平均种植的次数。具体内容及计算在下一章农业生产统计中讲述。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2.草原载畜量

(三)耕地集约化经营程度

所谓集约经营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更多的活劳动和生产资料,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

1.单位耕地面积投入的农业固定资产总值。2.单位耕地面积投入的农业生产费用。

3.单位耕地面积投入的各种生产资料数量。4.单位耕地面积的用工量。第四节农业资产统计一、流动资产统计

(一)流动资产数量和构成统计1.流动资产的概念和特点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特点:流动性大、周转期限短、不断改变其实物形态,且其价值一次性消耗或转移或者实现。2.流动资产数量和构成统计流动资产数量指标有两种:

一是时点指标,它反映某一时点全部流动资产总额;二是平均指标,它反映某一时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二)流动资产利用统计

利用情况的指标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为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指标;另类为流动资产占用水平指标。(一).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统计

(1)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额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①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报告期内农业流动资产周转额/农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②流动资产周转率(天数)=报告期天数/流动资产周次数(2)应收帐款周转率

指赊销净额与应收帐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3)存货周转率。指产品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伪比率(二)流动资产占用水平指标

国营农场流动资产占用水平指标通常用每百元产值所占用的流动资产来表示。(三)流动资产报酬率

指一定时期内净利润与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该指标反映流动资产利用综合经济效益。

二、农业固定资产

(一)农业固定资产的概念和数量指标1.农业固定资产的概念

农业固定资产是指农业生产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手段和其他物质资料,如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役畜、房屋、建筑物等。具备两个条件:

(1)使用年限较长(2)单位价值较高2.农业固定资产数量指标

农业固定资产的数量指标有两类: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固定资产价值量的主要指标如下:

(1)固定资产原值(亦称完全原始价值)

是指购买或建造各种固定资产时实际支付的全部金额。固定资产原值是指:

第一,购置的固定资产按购买时实际支付的全部金额计算,包括买价、运费、安装费等;第二,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

第三,自繁自育的幼畜成龄后转作役畜、产品畜;第四,国家奖励和外单位赠送的固定资产;第五,清点财物时发现未入帐的固定资产;。(2)固定资产净值(亦称保存原始价值)

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历年提留的累计折旧额后的余额3.农业固定资产评估

(1)固定资产完全重置价值(2)固定资产保存重置价值(二)农业固定资产构成1.按经济用途分组

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2.按部门和生产用途分组

按部门分为农、林、牧、渔业用固定资产3.按所有制分组

国有、集体所有、以及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外资和其他所有等。(三)农业固定资产变动统计1.固定资产折旧

指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逐渐磨损而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1)平均年限法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折旧年限

2.固定资产磨损指标

(1)固定资产折旧额和折旧率

(2)工作量法。是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之内可能提供的工作量(或工作时数)为标准来计算折旧的方法。

(1)按照行驶里程汁算折旧(2)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3.固定资产增长指标

固定资产增长额=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初固定资产原值或=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原值-报告期折除固定资产原值第五节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机械化统计一、农业机械设备数量统计(一)农业机械设备的分类

农业机械设备除了像农业固定资产一样,按部门和生产用途,按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分组外还按技术进步程度和功能大小分组。

农业机械按技术进步程度分为机械化设备、半机械化设备和旧式农具。(二)农业机械设备数量指标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1.一定日期的拖拉机台数

它要计算混合台数和标准台数两个指标。

某种牌号拖拉机牵引马力数拖拉机折合标准台系数15

全部拖拉机标准台数=∑(某种牌号拖拉机混合台数×该牌号的折合系数)2.一定时期内拖拉机平均台数

报告期拖拉机总台日数拖拉机平均混合台数报告期日历日数

平均标准台数就是把各种拖拉机平均混合台数乘以该牌号拖拉机折合标准台系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拖拉机平均标准台数=∑(某种牌号拖拉机平均混合台数×该牌号折合系数)

例如,某农业生产单位4月1日有:丰收27型号拖拉机5台,东方红54型号拖拉机4台,红旗80型号拖拉机1台;4月11日调入红旗80型号拖拉机台1,4月16日调出丰收27型号拖拉机2台。试计算该单位4月月初、月末拖拉机混合台数和标准台数,4月份拖拉机平均混合台数和平均标准台数。

月内增减每台的4月14月30总台日平均混平均标牵引马日台数日台数数合台数准台数4月11日4月16日力型号丰收27155-2312044东方红36544412049.6红旗80601+12501.676.68合计1092909.6720.28

(1)该单位4月1日拖拉机台数混合台数=5+4+1=10台

51543616018.(台)6标准台数15

(2)该单位4月30日拖拉机台数混合台数3+4+2=9台

31543626030020.(台)6标准台数1515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3)该单位4月份拖拉机平均台数

515315430110220平均混合台数303030

290

9.67(台)30

4154361.6760304.220.28(台)标准台数15151515

二、农业机械设备利用情况统计

技术状态完好的台日数100%1.拖拉机完好率在册拖拉机台日数

报告期拖拉机出车台日数100%2.拖拉机出车率报告期拖拉机在册台日数

3.拖拉机作业量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指标

1.农业机械使用普遍程度2.农业机械装备程度3.农业动力资源机械化、电气化程度4.农业生产工作机械化程度5.农业劳动机械化程度

第三章农业生产统计

第一节种植业生产统计

一、种植业生产的特点和统计范围(一)种植业生产的特点

1.种植业的劳动对象主要是草本植物,生产周期较短。2.生产季节性相对明显,收成也相对不太稳定。

3.耕地是种植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它与林业相比,生产集约经营的要求和水平较高。(二)种植业统计范围

我国种植业的统计范围,除包括农作物生产以外,还包括果(水果)、茶(茶叶)、桑(桑叶)生产。

二、农作物的分类

(一)农作物分类按其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

通常可分为:粮食、油料、棉花、麻类、糖料、烟叶、药材、蔬菜瓜类以及其他作物等基本类别。

(二)按农作物播种季节或季节1.按农作物播种季节

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冬播作物2.1.按农作物收获季节夏收作物、秋收作物三、农作物产量统计(一)农作物总产量统计

农作物总产量是指本年度内生产的各种农作物产品总量,不论耕地上与非耕地上的农作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物产量,也不论哪种经济类型生产的农作物产量,都应统计在内。

在统计农作物产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农作物产量要以实际收获量为准。实际收获量是指收获后入库的产量或收获了可供使用的产量。

第二,要统规定产品的形态标准和质量标准。农作物总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二)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

1.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播种面积是指播种季节结束时,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土地面积。(1)间种、混种作物的面积计算。(2)复种、套种作物的面积计算。(3)多年生作物的面积计算。

(4)在园地、林地的树木行间空隙地上种植作物的面积。(5)补种、改种作物面积计算(6)移植作物的面积计算(7)蔬菜面积的计算

2.农作物全年总播种面积的计算

全年总播种面积是以收获产品时间为标准计算的,即凡是在本日历年度内,预计可以收获产品的农作物的播种面积,都属于全年总播种面积的统计范围。因此,这样计算的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又称为全年收获作物的总播种面积。

全年收获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上年秋冬播越冬作物面积+本年春、夏播作物面积+本年秋播当年能收获的作物面积3.复种面积和复种指数的计算

复种面积是指一年内在同一块耕地上复种、套种作物的面积之和。耕地复种指数是指在一年内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也就是全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总耕地面积之比,它是衡量耕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复种指数=100%总耕地面积

(三)农作物收获面积统计1.收获面积的概念

收获面积是指实际收获产品的农作物面积,它等于播种面积减去无收面积。无收面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播种面积调查核实后因基建或其他原因而被毁掉的面积;(2)因灾减产九成以上的面积:

(3)当年未能收获产品的多年生作物的面积。2.收获面积的计算

收获面积一般按实际收获产品的面积计算对某些有再生能力一年内可以连续收获多次产品的作物。

全年的总收获面积等于本日历年度内实际收获产品的各种作物收获面积的总和。(四)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统计1.农作物单位产量的概念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如公顷、市亩)收获或收获率。2.按播种面积计算的单位面积产量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它是指某种(类)作物单位播种面积上的平均产量,简称播种面积单产。3.按收获面积计算的单位面积产量

它是指某种(类)作物单位收获面积上的平均产量,简称收获面积单产。四、农作物生产情况的分析(一)农作物生产结构的分析

农作物生产结构是指农作物内部的生产构成,它表明各种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二)农作物产量增长因素分析

现运用指数法分析这两个因素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2.谷物平均单产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谷物平均单产是可变构成指数,它是由于各种谷物播种面积和单产二者变动共同影响的结果。

(1)计算平均单产提高的各因素影响程度。(2)计算平均单产提高的各因素影响的增减量。(三)农业自然灾害统计及其对产量影响的分析

反映自然灾害情况的统计指标主要是:受灾面积、成灾面积、谷物减产面积以及主要农产品减产的数量。

受灾面积是指因自然灾害使农作物产量较常年产量减产一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成灾面积是指因自然灾害使农作物产量较常年产量减产三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五、果、茶、桑生产统计(一)水果生产统计

水果生产包括苹果、梨、桃、葡萄、红枣、柿子、香蕉等等。1.果园面积统计

果园面积是指一定时点上实际成片种植果树的土地面积,包括原有的和本年新植定株的面积

2.水果产量统计

水果产量是指从果树上实际采摘的鲜果重量。(二)茶叶生产统计

茶园面积是指一定时点上实际成片种植茶树的土地面积。茶叶产量是本年内采摘,经过初步加工的干毛茶的重量。(三)桑园面积、柞坡面积统计

桑园面积是指一定时点上成片种植桑树的土地面积。

柞坡面积包括人工成片栽植的和宜于放养柞蚕的天然柞林面积。第二节农产量调查

一、农作物预计产量和实际产量调查(一)农作物预计产量调查

农作物预计产量调查是指在农作物收获前,对农作物产量进行预测的一种调查。1.目测法(即目测估产或经验估产)2.查测法(即查穗数粒或要素分析法)(二)农作物实际产量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1.一般乡村地区。2.有条件的乡、村。

3.农作物预计产量调查搞得比较好的乡、村二、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我国农作物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抽选部分调查单位和地块,实割实测,推算全面产量的一种调查方法。这次调查,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进行:(一)选定农作物产量调查点

1.多阶段抽样和各阶段样本数目的确定2.随机起点对称等距抽样方法3.样本轮换问题。

(二)样本地块产量的调查实割实测法

实割实测(简称割测法)是在农作物成熟后期,在农户(或生产单位)要收割的前一两天,由调查人员亲自去田间对调查地块或测点上的作物进行收割,并脱粒、晒(烘)干、去杂、称重,以此推算产量的一种方法。

实割实测可根据割测地块的大小,采取整块割测或抽样割测两种方法。(三)各级产量的推算

1.核实调查作物的面积,调整推算产量时的面积的口径2.各级产量的推算

第三节林业生产统计

一、林业生产的特点与林业统计的范围(一)林业生产的特点

第一,生产周期长,劳动时间短,自然力独立起着作用。第二,林木成熟期的差异和林产品效用的多样性。(二)林业统计的范围具体包括:(1)营林(育苗、植树造林、抚育、迹地更新);

(2)林产品(林木生长量、未经砍伐而获得的产品、抚育改造林木所取得的产品);除此之外,还包括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但不包括村以上森林采伐,后者属森林工业。二、森林资源统计(一)林地面积统计

林地,即林业土地,它包括郁闭度0.3以上(不含0.3)的乔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和国家规定划的宜林地。(二)森林面积统计(三)森林蓄积量统计三、林业再生产统计

林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采种育苗造林抚育采伐更新等环节。(一)采种和育苗统计(二)造林统计(三)林木抚育与改造统计(四)林木的采伐与损毁统计(五)林业再生产统计分析四、林产品产量统计(一)人造林木生长量

人造林木生长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造林木材积增加的数量,即林木在生长过程中,树木长高、直径加粗每年新增加的材积数量。(二)其他林产品产量统计1.从经营林木获得的林产品。

2.林副产品。指经营林木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副产品。第四节畜牧业生产统计

一、畜牧业生产特点和牲畜分类(一)畜牧业生产特点

1.畜牧业对象是采食性动物,它要经常对牲畜进行饲养或放牧。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2.饲养空间可流动性和生产地域可变性。

3.牲畜在再生产过程中,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基本生产手段。(二)牲畜的分类

1.按牲畜的基本经济用途分类

一般可分为役畜和产品畜两大类。2.按牲畜的性别、年龄分组

按牲畜的性别可分为公畜、母畜和去势畜(即骟畜)。3.按牲畜的品种分类

按牲畜的品种一般可分为纯种、改良种和当地土种三类。二、牲畜头数统计(一)牲畜存栏头数

存栏头数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调查日期实有的牲畜头数。(二)牲畜平均头数

报告期饲养头日数牲畜平均头数报告期日历日数

(三)牲畜标准头数

牲畜标准头数=∑(某种牲畜头数×该种牲畜的折合系数)三、畜群再生产统计与分析(一)畜群再生产指标

1.繁殖成活率2.牲畜出栏率3.牲畜死亡率4.牲畜淘汰率(二)畜群再生产情况分析1.牲畜头数变动表和畜群周转表2.畜群再生产的保证程度指标四、畜产品生产统计

(一)畜产品产量统计的范围与指标1.畜产品产量统计的范围

畜牧业产品是指人们通过饲养家畜、家禽和其他经济动物而获取的各种原始产品,即获得的未经过加工的各种动物性产品。畜产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饲养牲畜、家禽等而获得的仔畜和畜禽的增长、增重产品;另一类是饲养活的牲畜、家禽等而取得的奶、蛋、毛等原始产品。

2.畜产品总产量和畜产率

畜产品产量有总产量和单位牲畜(或家禽)产量两个指标。某种畜产品总产量=生产该种产品的牲畜头数×畜产率(二)肉类产量统计1.肉用牲畜增重产量计算

它是在一定时期内牲畜繁殖和增长、增重的产量,即期内繁殖仔畜和幼畜、育肥畜的培育而使畜群体重增加的数量。它表明本期结育性畜的成果。(1)收入法

牲畜总增体重=本期出生仔畜体重+(从低年龄组转入高年龄组牲畜体重-转出时的牲畜体重)-死亡损失牲畜体重(2)支出法

牲畜总增重量=本期出售屠宰牲畜体重+(期末牲畜体重+期初牲畜体重)-本期购入牲畜体重2.出栏牲畜重量计算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为了反映本期向社会提供肉用性畜产品的数量,有必要计算出栏活牲畜的总重量。肉用出栏活牲畜总重量=出售屠宰牲畜头数×平均每头出栏牲畜体重3.肉类产品产量统计

为了直接表明向社会提供肉类产品的情况,需要对肉类产量进行统计。应该明确,肉类产量是经过屠宰加工后的产品数量,不是原始产品,应不属于畜产品产量的范围,但这一指标可以间接反映肉用牲畜产品的生产情况。

肉类产量是期内(通常按年度)出栏并经屠宰而取得的各种家畜、家禽肉产品的数量。肉总产量=出售屠宰牲畜头数×平均每头屠宰牲畜胴体重

全部屠宰牲畜的胴体重平均每头屠宰牲畜胴体重=屠宰牲畜总头数

(三)奶类产品产量统计

奶类产品包括牛奶、羊奶以及马奶、骆驼奶等。奶产品产量又称挤奶量,它是乳用牲畜身上挤出的全部奶量,不包括仔畜直接吮食的乳汁。

饲养乳牛挤奶率=全年牛奶总产量饲养乳牛平均头数产奶乳牛挤奶率=

全年牛奶总产量产奶乳牛平均头数

(四)毛类产品产量统计

毛类产品种类繁多,包括绵羊毛、山羊毛、羊绒、驼毛、驼绒、兔毛及猪鬃等等。第五节渔业生产统计

渔业生产是为取得水产品而采(集)、捕(捞)和养殖水生动物和海藻的经济活动。它包括采集、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两个部分。一、渔业生产的特点

(1)渔业是以水域为生产场所,水域资源是渔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条件。(2)鱼类既作为产品进行捕捞,又要利用鱼类本身的繁殖来增殖产品。(3)渔业的捕捞作业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4)水产品鲜活质量要求高,需要及时进行销售、贮藏、加工。二、渔业的分类

(一)按所有制类型分为国有渔场、集体渔场和农民家庭经营的渔场(二)按产品生产性质分为养殖和捕捞两类

(三)按生产地域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两类。三、渔业生产统计(一)养殖面积统计

养殖面积是指养殖水生动物和藻类的水域面积,是反映渔业生产规模的指标。(二)捕捞规模统计

捕捞规模是以参加捕捞的渔船、渔具和劳动力的数量来表示。(三)渔业产量统计

水产品总产量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本日历年度内捕捞的水产品总量。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第四章农业总产出统计

第一节农业总产值统计一、农业总产值的概念和演变

农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日历年度各种经济类型和各种经营方式所生产的农林牧渔业产品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服务活动总量。二、农业总产值核算范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统计范围是辖区内各种经济组织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非农行业单位附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单位。军委系统的农林牧渔业生产(除军马外)也应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业生产。三、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农业总产出的基本计算方法是“产品法”,即将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各种农产品的实物产量分别与其价格相乘,得到各种农产品的总产出,然后加总,得到农业总产出。1.饲料、绿肥作物产值一般是用播种面积乘以每亩成本计算。种植成本包括种籽、肥料、农药、灌溉等物质费用以及应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畜力费及人工费等。

2.桑叶产值按饲养家蚕耗用的桑叶量乘其价格计算。桑叶量按每担鲜蚕茧耗用的桑叶进行推算。

3.农作物副产品产值的计算如秸秆、麦衣、薯藤等,均按晒干后的产量计算。一般是采用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取得平均每公顷收获面积上的产量或主副产品产量的比例推算求得。4.人造林木生长量产值人造林木生长量是指林木当年新增加的材积量。人造林木生长量产值,一般按植树造林的成本进行估算。其生产活动项目包括:育苗、造林、幼林抚育、成林抚育、迹地更新和零星植树六项。5.大小家畜的繁殖、增长增重产值

(1)大家畜繁殖、增长增重产值包括牛、马、驴、骡、骆驼等繁殖仔畜的价值=当年生仔畜头数×仔畜的平均价格幼畜增长增重产值=Σ(各年龄组年末幼畜头数×各年龄组的增长价格)

简单估算大家畜产值=年末存活的仔畜头数×成年畜价格大家畜的增长增重产值一般是在幼畜阶段计算,成年畜转为农业固定资产,不再计算产值,马、骡、骆驼计算到四岁,牛、驴计算到三岁。

(2)小家畜产值计算小家畜包括猪、羊等。猪的繁殖增长增重产值=(本年净增加头数/2+当年屠宰和净调出头数)×肉猪平均价格羊的繁殖增长增重产值=(本年净增头数+本年屠宰和净调出头数+本年死亡只数/3)×成羊价格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1)农业服务业,包括水利服务、植保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和其他农业服务。(2)林业服务。(3)畜牧业服务。(4)渔业服务。

四、农业总产值指标的计算价格

(一)现行价格也叫实际价格,指报告期在市场交换中实际执行的价格,它反映报告期产品实际价值量及其价格比例关系。如,工业品的实际出厂价格,商品的实际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等等。

现行价格产值能准确反映报告期社会产品生产的实际规模和水平。

农产品现行价格是各种农产品产地当年出售的平均价格。一般是农产品产地国家收购部分、农民集市出售部分和自产自用部分产品的综合平均价格。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现价计算遵循的原则:

第一,凡是国家统购、收购(包括合同定购、议购部分)的产品,以收购的平均价格为现行价格。

第二,国家收购、统购以外的农产品,应以产地初级市场大量上市时期的平均价格为现行价格。

第三,有一些农产品,没有市场价格,一般采用生产成本代替现行价格。(二)不变价格

不变价格可比价格或固定价格,指在一定时期内全国统一按某一固定年份的价格作为计算产值的价格。

意义按不变价格计算总产值可以消除产值动态对比时价格因素的影响。如不变价农业总产值,可以消除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价格变动的影响,使农业总产值指标在时间、地区间有可比性。

方法农产品的不变价格是由国家统一编制,全国统一使用。国家编制目录中未包括的产品,由各地编制补充目录,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编制全国通用不变价格,应遵循的原则:第一,编制不变价格应选择农业生产发展比较正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代表性的年第二,每次编制的不变价格,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应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如五年或十年)要重新编出新的不变价格。第二节农业增加值统计

一、农业增加值的概念及基本计算方法

农业增加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农业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以后,可供社会用于消费和投资的那部分价值,是农业生产的追加价值或附加价值。

农业总产出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中间消耗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另一部分为固定资产折旧。

农业增加值中之所以包括农业固定资产折旧,作为固定资产价值补偿的折旧就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生产费用,用于补偿固定资产磨损的价值,保证固定资产价值的简单再生产;另一方面,折旧并不马上用于固定资产的实物更新,在原有固定资产继续使用的情况下,它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新的固定资产。由于固定资产折旧的两重性,加之固定资产折旧在计算上比较麻烦,因此,把农业固定资产折旧包括在农业增加值之内。

农业增加值有两种基本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二是分配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生产法为主。(一)生产法

农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出-农业中间消耗1.中间消耗物质产品价值

包括(1)用种(2)饲料(3)肥料(4)燃料(5)农药(6)农用塑料薄膜(7)用电(8)小农具购置(9)办公用品购置(10)畜牧用药品(11)原材料(12)物质性服务支出(13)其它物质产品消耗

2.中间消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价值

对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支出,包括贷款利息净支出、保险费、广告费、科技咨询费、外雇排灌费、外雇机耕费、配种费、职工教育费、差旅费、会议费等。(二)分配法

农业增加值=农业固定资产折旧(含大修理基金)+农业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包括两部分:一是当年按一定标准提取(或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基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金;二是按一定标准预提(或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大修理费。农业劳动者报酬。指各种经济类型的农业劳动者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收入。生产税净额。指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向国家缴纳的生产税减去政府向其补贴后的余额。

营业盈余。指生产单位在农业生产上所得的盈余。二、农业增加值的计算(一)农业总产出

由县级综合统计部门采用全面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方法,取得农、林、牧、渔各业的各种产品产量和价格资料,内容进行推算。(二)中间消耗

县级综合统计部门可采用与总产出同样的调查方法,取得农林牧渔各业各种产品的生产规模资料,单位规模的实际消耗量或消耗定额资料,据此推算出各业各种产品的消耗总量资料,在此基础上按现价计算出各业及整个农业的中间消耗额。(三)农业增加值及其分配

利用农业总产出和中间消耗数据,用生产法计算农业增加值。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查取得农业固定资产折旧及大修理基金、农业劳动者报酬、农业生产税净额,再用增加值减去上述各项,推出营业盈余。第三节农业商品产值统计

一、农业商品产值的概念和意义

农业商品产值指报告期农业生产单位在农产品总量中实际出售产品数量的货币表现。二、农业商品产值的计算

计算方法和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相同,即采用“产品法”计算,就是以各种农产品的商品量乘以出售价格计算。农业商品产值可以就一种农产品或同类农产品计算(通常用实物量),也可以就全部农产品商品量计算。

农业部门商品产值是反映农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向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向城市提供农产品商品总量的主要指标。算法是从农业商品产值中扣除农业内部的商品流转。农业内部的商品流转是指农业企业之间、农户之间通过集市或其他方式相互交换和出售的农产品,以及国家通过供销、商业、粮食等部门返销给农村的农产品。农业部门商品产值=农业商品产值-供销、商业、粮食等部门返销给农村的商品产值-农业企业之间、农户之间直接交换的商品产值农业商品产值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农业商品产值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统计的,包括行政区域内国营农、林、牧、渔场,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等农业生产单位所出售农产品的价值量。

第二,农业商品产值只计算农、林、牧、渔四业产品产量中实际出售的商品量价值。不包括四业以外其他生产部门的价值。第三,农业商品产值的计算价格应与农业总产值一致,不论产品在何地出售均应按产品生产地的实际价格计算。产品由产地运往外地销售所增值部分,实际上是商业和运输业的产值,计算商品产值时应予以扣除。

第四,从理论上讲,农业商品产值应按各种农产品生产年度进行计算,但是,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年度和销售年度往往不一致,当年生产的农产品商品量大部分是当年出售的,也有少部分跨年度出售。为了便于计算和统计,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统一按在日历年度内实际出售的商品量进行统计。

三、农产品商品率统计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统计意义农产品商品率是反映农业生产中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的比例关系,即反映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方法分实物量商品率和价值量商品率。

1、实物量商品率指农产品商品产量与农产品总产量的比率;

农产品商品产量实物量农产品商品率=

农产品总产量

×100%

2.价值量商品率反映全部农产品中商品产品所占比重。

农产品商品产值

价值量农产品商品率=×100%

农产品总产值第四节农业总产出统计分析一、计划完成程度分析

计划完成程度=实际数/计划数二、动态分析

报告期农业总产值动态相对指标100%基期农业总产值

三、结构分析

某类产值结构相对数100%农业总产值

四、因素分析

农业总产值=单产*播种面积*单价

第五章农业经济效益统计

第一节农业经济效益的概念和指标体系一、农业经济效益的概念(一)么是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经济效益就是用价值量表现的农业产出与用于农业产出的农业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用公式表现即:

农业经济效益=产业产出/农业投入(二)农业占用性投入和消耗性投入

1.占用性投入。是指一个生产周期内由于生产需要所占用的物质资料或资金,这部分物质资料(如农用拖拉机)或资金在生产中被使用,但没有全部消耗,今后仍可继续用于生产。占用性投入主要是具有固定资产属性的投入,

2.消耗性投入。是指一个生产周期内在生产中实际消耗的物质资料及其价值,这部分价值转移到所生产的农产品中,成为农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它包括生产中原材、燃料消耗和固定资产折旧。

(三)农业直接产出与间接产出

直接产出是指直接能够用于人们生活和生产消费的有形产出,如粮食、棉花、油料、肉类、禽蛋、奶类等,直接产出有主产品和副产品之分。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间接产出一般是指农业生产活动的外部效果,这种外部效果可正可负,如林木在生产过程中对气候的调节、对水源的涵养、对水土的保持、对环境的美化等,就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外部正效果;而毁林种粮、围湖造田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外部负效果。二、农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应考虑农业的特点。第二节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一、农业劳动生产率概念

(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正指标和倒指标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产出(Q)/农业劳动投入(T)(正指标)

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投入(T)/农业产出(Q)(倒指标)

注意两点:(1)二者所包含的时间必须一致。如年产量一定要和年劳动消耗相比,(2)二者包括的范围要一致,产品产量的范围和相应的劳动消耗量范围要一致。(二)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

以实物产量表现的农业产出所计算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实物价值,它的含义是农业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实物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价值指标,就是用农产品的产值与其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相比计算的,它主要用于综合反映农业劳动力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农产品的价值量。(三)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派生指标:农业劳动力供养系数和农业劳动力相对份额。农业劳动力供养系数,是指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需供养多少人消费。农业劳动力供养系数=全部人口数/农业劳动力数

农业劳动力相对份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劳动力数在整个劳动力数中所占的比重,计算方法是用农业劳动力数与全部劳动力数相比。即:农业劳动力相对份额=农业劳动力数/全部劳动力数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分析(一)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

QQ0某种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1T1T0:如果是劳动生产率倒指标,则劳动生产率指数为:T0T1某种农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QQ10

第三节农产品成本与成本生产率指标一、农产品成本指标(一)农产品成本的概念

农产品成本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物化劳动和必要劳动消耗的货币表现。物化劳动消耗的货币表现即物质费用、必要劳动消耗的货币表现即人工费用。所以农产品成本就是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从价值构成角度讲,农产品成本就是农产品价值中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C)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即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的货币表现,用公式表现即:农产品成本=C+V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二)农产品成本特点

1.农产品成本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2.农产品成本应以劣等地、中等经营管理水平的产品成本为基础3.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要求必须进行费用分摊4.土地成本的计算较复杂5.活劳动消耗具有多样性(三)农产品成本的内容1.物质与服务费用2.人工成本3.土地成本

物质与服务费用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生产资料费用、购买各项服务的支出以及与生产相关的其他实物或现金支出直接费用

包括种籽费、肥料费、农药费、燃料动力费、塑料薄膜费等。

(1)用种:包括种植农作物的种籽;育苗、造林用的树木种籽、种苗;孵禽用的种蛋;产蚕仔的种茧等。

(2)饲料:包括役畜和家畜、家禽、蚕、兔、蜂等及养殖渔业所消耗的各种精饲料和粗饲料。

(3)肥料:指耗用的化肥、饼肥、绿肥和作肥料用的农作物副产品(如桔杆还田用作肥料)。(4)燃料:指农林牧渔业机械所耗用的汽油、柴油、煤炭等燃料及润滑油。(5)农药:指农林牧业生产所使用的各种农药。

(6)农用塑料薄膜: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地膜、塑料大棚和其它塑料薄膜。

(7)用电:指农林牧渔业生产消耗的全部电量,包括外购的和本单位发电用于农业生产的部分。

(8)小农具购置:指当年购置、价值在50元以下、使用时间在两年以下的小农具的费用。(9)办公用品购置:指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单位购买的各种办公用品,包括纸张、笔墨、低值易耗品等。

(10)畜牧用药品:指农业生产单位用于各种牲畜配种、育种、防疫、治病所消耗的各种药品、器械等。对于由兽医站、配种站等单位进行的畜禽防疫、配种、治病等而支付的费用则计入对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支出项下。

(11)原材料:主要指农民家庭兼营的商品性工业生产所耗用的劳动对象,包括直接材料、辅助材料、修理用零配件、包装材料等。

(12)物质性服务支出。指农业生产单位对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支出,包括修理费、生产用外雇运输费、生产用邮电费等。间接费用

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保险费管理费财务费和销售费二、成本生产率指标

成本生产率反映农业产出与农业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其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产出成本生产率=农业成本

根据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农业产出与农业成本的对比,形成下列各主要成本生产率指标。(一)成本产值率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农业产值农业成本产值率=农业成本

(二)成本利税率

农产品利税总额农产品成本利税率=农产品成本

(三)成本利润(或纯益)率

利润(或纯益)额农产品成本利润(或纯益)率=农产品成本

(四)物质与服务费用产值率

农产品总产值农产品物质费用产值率=农产品生产的物质费用

三、农产品成本分析

(一)农产品成本结构分析

农产品成本主要由物质与服务费用和用工折价两部分构成。(二)农产品成本指数

报告期农产品成本农产品成本指数=基期农产品成本

1.一种农产品成本的动态分析

就是该种农产品报告期单位主产品成本与基期单位主产品成本的对比。2.多种农产品成本的动态分析

由于不同农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不能直接相加,因此,要分析一个企业多种农产品成本的动态变化,就要计算农产品成本的综合指数。C1Q1农产品成本综合指数=CQ00

(三)农产品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农产品成本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分析影响成本动态变化的各种因素,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效果。

(四)农产品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

第四节土地利用与农业资金占用经济效益指标一、农业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指标(一)土地生产率

农产品产出土地生产率=

农用土地面积

(二)土地收益率

土地收益率是以利用土地所得的收益额或净增加值与相应的土地面积对比计算的。二、新垦荒地的经济效益指标

新垦荒地的经济效益指标包括新垦荒地的生产率、收益率以及开荒投资的回收期等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开荒投资总额开荒投资回收期(年)=新恳荒地年平均纯益(或利润)额

第五节农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与分析一、单项农业投入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

它的特点是评价对象只是一项投入,如土地投入、劳动投入、资金投入,或更具体的肥料投入、机械投入等。

二、多项农业投入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一)多指标评分加权综合法

这一方法的内容是:对每项投入经济效益指标的实际值,按评分标准打分。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选择进行评价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并计算指标值。第二步,对指标进行评分。第三步,确定各指标的权数。

第四步,加权综合,得出总分,并作出分析。这种方法所规定的标准分数最高为100分,实际得分数愈高,愈接近100分,经济效益愈好,相反,经济效益愈差。

综合经济效益评分的优点是,概念明确,计算方法简便易行,并且能够反映经济效益提高或降低的趋势;缺点是不能反映变动幅度,而且以历史标准为比较尺度,会使横向对比受到影响.

(二)综合经济效益动态指数法

它将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分别计算其个体指数,再依据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相应的权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Mi1WiIiWiMi0IxWWi其中,i各项评价指标的个体指数

W权数Σw=100(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1.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农业全部产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全部要素投入

农业总投入包括土地投入、劳动投入和资金等要素投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致性综合性无偏差性2.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是反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的相对指标,它等于报告期与基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比。用公式表示即:

报告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基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报告期农业总产出基期农业总产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报告期农业总投入基期农业总投入21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报告期农业总产出报告期农业总投入:基期农业总产出基期农业总投入

农业总产出指数农业总投入指数

农业总投入指数的计算

计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关键是。计算农业总投入指数有以下两种办法:一种方法是分别计算报告期与基期的农业总投入,然后直接进行对比。即:

报告期农业总投入农业总投入指数=

基期农业总投入

另一种方法是单项投入指数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农业总投入指数。用公式表示,即:

ITFIIAIWAIILIWLIIFIWFIICIWCIIjiWji

式中,ITFI为农业总投入指数;、ILI、I、ICI分别为土地投入指数、劳动投入指数、IAIFI固定资金投入指数和流动资金投入指数;3.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应用

可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综合评价农业经济效益,也可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农业增长的因素。

如果用TAO代表农业总产出,TFP代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I代表农业全要素投入,则可得出以下关系式:TAO=TFP×TFI

对上式两边分别取对数,再分别求导,得

分别用GTAO、GTFP、GTFI代表农业产出的增长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农业全要素投入的增长率

第六章农业生产增长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农业生产增长情况分析一、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分析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分析,就是要从量的方面揭示在不同条件下农业产出总量的变动趋势和规律,为研究农业生产的发展,研究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提供依据。统计分析研究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首先必须确定反映农业产出总量的统计指标。度量农业产出总量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农业总产出和农业增加值。统计分析农业生产增长速度的基本方法是编制动态数列,将不同时期的农业产出总量和人均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增长速度指标,如总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速度等等。

在进行长期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资料的可比性

(2)对比的基期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3)把总增长速度和分阶段、分地区增长速度,以及特殊年份的增长速度结合起来分析(4)把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和效益变化结合起来分析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二、农业生产增长波动周期分析(一)列出农业总产出指标或农业增加值指标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价格指数或不变价格换算系数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并利用移动平均数方法消除年际间的偶然性波动。(二)根据消除价格变动和偶然性波动后的农业总产出或农业增加值时间序列资料,计算出各年的环比指数。

(三)揭示农业生产增长波动周期的特征。

1.周期长度2.周期频率3.峰值4.谷值5.峰谷落差百分点6.增长波动系数

21N农业生产增长波动系数;jxixNi1xi第年的环比增长速度;

N计算范围内的环比增长速度的个数。

(四)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农业增长波动周期的成因及内在机理,农业增长波动周期与其它经济变量农业内部各部门的产出、主要农产品实物量、非农业部门的产出、农业的各种投入,尤其是农业投资等)增长波动的关系,为制定抗波动周期的经济政策提供依据。第二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析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

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经转换所形成的,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农业综合产出能力。它包含以下的基本要点:(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形成要素

广义的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包括自然投入、物质投入和社会投入。狭义的农业投入通常是指农业劳动力投入和物质投入,有时包括农业科技投入。(二)农业转换效率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表现形式(四)农业投入与产出的综合性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测量指标(一)农业投入指标

1.农业劳动与物质投入数量指标。

包括农业劳动力人数、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农业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2.农业科技进步指标

(1)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或农业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所占的比重;(2)农业固定资产存量中,农林牧渔机械资产存量价值所占比重;

(3)农业科技人员数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或每千人农业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4)农业科技投资或农业科技研究开发费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数量。(二)农业转换效率指标

农业总产出农业转换效率=

农业总投入

(三)农业产出指标

用农业总产出或农业增加值作为反映农业产出总量的基本指标。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分析(一)农业生产函数分析法12pQAxxx12p

式中:农业产出量;农业转换效率系数;第项农业投入数量;第项农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业投入的弹性系数;投入要素的总项数。

利用农业生产函数进行因素分析的具体分析步骤是:

第一步,采集实际统计数据,包括纳入分析范围的各项投入要素指标的时间数列资料;第二步,用最小平方法对农业生产函数进行统计拟合,求解参数(=1,2…,)。为…,了求解方便。

第三步,参数的调整,利用实际统计资料解出的参数之和可能有三种情况:

1.>1,其经济意义是存在规模经济效应,表明农业产出的增加中,除了投入规模扩大的作用外,还包括各投入要素协同作用对产出的正影响。2.=1,其经济意义是“报酬率不变”。

3.<1,其经济意义是存在规模不经济,表明各投入要素间比例不合理,产出的增长慢于投入的增长。

第四步,计算出所研究期间农业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最后,用农业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减去各投入要素的作用份额

p"AQ-×ixi"i1

式中,A′为转换效率提高对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份p"额,x是所有要素投入对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份额。iii1

此外,为了解各要素对农业产出增长贡献的相对程度,可以计算各要素对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份额占农业产出增长的比重指标,称为作用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xi100%AEi100%EiiQQ

式中,Ei为第i项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程度;A′为农业转换效率对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程度。

利用农业生产函数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因素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下,农业产出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实际产出在丰年和歉年之间有较大的波动。

2.对于价值量指标,包括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应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3.由于各要素对农业产出能力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因此,如果研究的期间较长,应分时期进行研究。(二)综合指数法

1.乘法形式。指数体系如下:

农业总产出指数=农业总投入指数×农业转换效率指数为了以后使用方便,将上述指数体系用符号表示为:CF=TF×XF

式中,CF农业总产出指数;TF农业总投入指数;XF农业转换效率指数。2.加法形式。指数体系如下:

农业转换效率增长速度=农业总投入增长速度+农业总产出增长速度用符号表示为:CZ=TZ+XZ

式中,CZ农业总产出增长速度;TZ农业总投入增长速度;XZ农业转换效率增长速度。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由于乘法形式中的各个指数是一种发展速度;它们可以用增长速度的形式表示。即:CF=1+CZ,TF=1+TZ,XF=1+XZ因此,乘法形式能够变形为:(1+CZ)=(1+TZ)(1+XZ)=1+TZ+XZ+TZXZ

从理论上讲,总投入指数可以表示为各单项投入指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形式如下:TFWiTFi式中,TF总投入指数;

TFi第i项投入的单项投入指数;Wi第i项投入指数的权数。

就我国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采用的两种确定权数的方法作一介绍。方法一,利用农业生产函数分析法确定权数。这种方法是把生产函数中的各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求解方法同前所述)作为各单项投入指数的权数,并据此计算总投入指数。

方法二,利用特尔菲法确定权数。其基本作法是,它是美国兰德公司由调查者向有关专家提供背景材料,说明调查目的及有关调查项目,就所有项目轮番征求不同专家的意见,最后汇总其结果。

下面以某地区资料为例,说明综合指数法的应用。所选指标如下:

1.农业投入指标

(1)农业劳动与物质投入数量指标

①农业固定资产存量(亿元)②农业物质消耗(亿元)③农业劳动力人数(万人)④农业生产用地面积(万亩)(2)农业科技进步指标

①每千人中农业科技人员数(人)②农业机械资产占农业固定资产比重(%)2.农业产出指标

(1)农业总产出(亿元)

第七章农村住户调查

农村住户调查的意义

农村住户调查过去叫做农民家庭收支调查,简称农民家计调查,它与城市住户调查共同组成我国以家庭为基本调查单位的社会经济调查体系。

农村住户调查是以农村住户(包括农业户、兼业户和非农业户)为对象,以生产、分配、消费、积累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综合性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

可以了解农村住户收入及其构成、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情况,能够了解整个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趋势。

我国农民家庭是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生活消费以及经济核算的基本单位,以农户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因此,农村住户调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节农村住户调查的组织和方法一、农村住户调查的组织

农村住户调查以农户为调查对象,以农户生产经营、收入分配和生活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项非全面调查。

农民家计调查目前己形成一套由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统一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实行的系统的、规范的调查工作体系。在调查队伍上,除国家统一组织的调查外,国家调查网点以外的县市,有的也自行组织本地区的家计调查。二、农村住户调查的方法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一)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

1.划类选典法在将调查对象按自然条件或生产类别等分类的基础上,从各个类型中选择经济水平处于中等的单位作为调查单位;选择调查户时,应全面考察农户的人口劳动力、生产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状况等,确定对本村本乡以及对调查总体都具有代表性农户作为调查户。

2.等距抽样法随机起点对称等距抽样法

应用范围;农产量调查、农村住户调查以及农村基本情况调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几种调查都采用一套调查网点。

排队标志和辅助变量:两种调查的有关标志分别是每亩产量和人均收入,当总体各单位人均收入的离散系数大于每亩产量时,就要以人均收入作为排队标志,累计相应的辅助变量分配人口,抽取几种调查的调查网点。

具体作法:省抽县、县抽乡、乡抽组时,将总体各单位按近3年人均纯收入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排队,依次累计近3年平均人口,编制成抽样框;然后根据人口累计数和抽样数目计算抽样距离,按随机起点对称等距抽样法抽取样本单位。(二)搜集调查资料的方法

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搜集:调查初期、恢复调查或新增调查户时,常采用一次性调查法;一般情况采用经常性登记法。

经常性登记:一般每个调查点聘请一名辅助调查员,协助调查户将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逐日逐笔记载在专门的调查表上,并按时对调查表进行汇总、整理、上报。第二节农村住户调查的内容和指标一、农村住户基本情况指标

1.住户类型①按地势分为平原户、丘陵户和山区户;

②按区类分为革命老区户、少数民族区户、边远地区户、省辖市郊区户和其他户;③按户别分为五保户、乡村干部户、职工家属户和其他户;

④按人口规模分为单身户、核心户(如夫妻或单亲与其未婚子女)、三代同堂户、四代同堂户等;

⑤按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和半文盲户、小学户、初中户、高中户、中专户、大专户等;

⑥按建房情况分为新建房户和未建房户;

⑦按照明情况分为用电照明户和非用电照明户;

⑧按人均纯收入水平分为贫困户、温饱户、宽裕户和小康户。

2.家庭常住人口指全年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在外劳动的合同工、临时工,虽然在外劳动时间超过6个月,只要其主要收入交回家中,或是交钱给集体参加分配的,仍要计算在内;在家居住,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要计算在内。但是参军、在外居住的职工等,则不应计入。

3.整半劳动力以家庭常住人口为基础,按劳动年龄和劳动能力两个标志结合统计。不包括劳动年龄以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包括劳动年龄以外经常参加劳动、能够顶上一个整劳动力或半劳动力的人。在劳动力中,要分别统计职工人数、乡村企业从业人数在外从事其他劳动人数;还要统计各种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

4.经营土地面积按年末经营的耕地面积、山地面积、养殖水面等统计。包括承包集体的、家庭自营的、转包他人的土地面积,不包括代他人临时经营的土地面积。

5.生产性固定资产包括役畜、产品畜、大中型铁木农具、农业机械、工业机械、运输工具、生产用房等。既要统计实物量,又要统计价值量。

6.房屋指农户所有,可以用于住人、放物和从事生产等用途的房屋,包括住房、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仓库、牧区的蒙古包、帐棚,但不包括船屋。应统计房屋的间数、价值面积、结构,以及其中新建房屋、减少房屋、生活用房的情况。二、农村住户生产经营指标

1.主要产品产量以实物形态表现的农户当年生产产品总量。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行业的产品类别及其计算要求分别统计。

2.商品出售情况指农户当年出售产品的数量和金额。各种产品的出售额,按出售量和实际出售价格计算。出售产品统计的范围,包括从各级集体经济得到的、家庭当年生产和往年结存的产品;包括代缴税金的出售给国家的:出售给商业供销部门的以及在自由市场出卖的产品。

3.商品购买情况指农户当年购买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各种商品的购买额,按购买量和实际购买价格计算;农民以实物交换而购进的商品,应按当地价格水平计入购买商品统计的范围,包括从各种途径购买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三、农村住户收入支出指标

意义农村住户调查的核心内容,主要反映农户收入的水平和构成、支出的水平和构成,并核算农户纯收入。1.全年总收入指农户当年从各种来源得到的全部实际收入。按收入的性质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1)工资性收入指农村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按来源渠道划分为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在本地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常住人口外出务工收入和从其他单位劳动得到的收入。

(2)家庭经营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农村住户家庭经营活动按行业划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家庭经营。家庭经营收入按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业划分为从各行业来源的收入。

(3)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汇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租金、红利、土地征用补偿等等。

(4)转移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金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2.全年总支出

全年总支出指农户当年用于生产、生活和再分配等方面的全部实际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费支出、生活消费支出、财产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消费的商品和服务、自产自用产品。所消费的未计算为住户收入的自产自用产品,不计算为费用支出;库存的化肥、农药也不计算为本期费用支出。

(2)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指用于购置和建造生产性固定资产的开支。

(3)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指农村住户在家庭经营生产活动中,因使用固定资产,而转移到新产品中的那部分固定资产价值。在农村住户调查中,生产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定为15年。(5)税费支出指农村住户家庭经营生产活动中所缴纳税款、村提留、乡统筹和各种集资、摊派;以及农村住户缴纳的其他直接税,如所得税、利息税等。

(6)生活消费支出指农村住户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产方面的支出。生活消费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消费支出。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3.全年纯收入

全年纯收入指全年总收入中扣除生产性费用支出和各项提留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的那部分收入它反映农民实际收入水平,表明农民进行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的可能性,是评价农户经营经济效益的主要基础指标。

全年纯收入=全年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调查补贴

全年纯收入之所以不包括调查补贴,是因为调查补贴只有调查户才能得到。承包经营纯收入反映农民家庭承包生产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小。承包经营纯收入=承包经营收入承包经营费用支出承包经营纳税支出

如果承包经营发生亏损,还要扣除承包经营亏损额。承包经营收入、费用、税金,可以根据承包地面积或承包项目产值的比重从家庭经营收入、费用、税金中分摊。四、农村住户现金收支平衡

农村住户现金收支平衡集中反映农户现金收入的来源、支出的去向和结存情况,为研究农民商品性生产的收入、农民购买力和货币流通、商品流转提供资料。

1.期初或期末存款余额指农户全部常住人口期初或期末在银行、信用社实际存款余额。期末存款余额=期初存款余额+存入银行信用社款取回银行信用社款

2.期初或期末手存现金指农户全部常住人口期初或期末手中掌握的现金总额。期末手存现金=期初手存现金+期内现金收入合计期内现金支出合计

3.期内现金收入合计指农户期内全部现金收入。包括从集体统一经营中得到的现金,从经济联合体得到的现金,出售农副产品和其他产品得到的现金,经营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生产性劳务、服务业和其他经营得到的现金,其他非生产性现金收入和储蓄借贷现金收入。承包经营的各项现金收入,均包括在有关各项现金收入中。按来源分成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现金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4.期内现金支出合计指农户期内全部现金支出,包括用于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的各项现金,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金,按承包合同上交的集体提留或承包任务的现金,用于开发性生产、购买生产性固定资金的现金,用于生活消费、其他非生产性支出和储蓄借贷支出的现金。承包经营生产的现金支出和纳税均包括在有关项内。五、农村住户粮食收支平衡

农村住户粮食收支平衡反映农户全年粮食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研究农户粮食收入的各项来源、粮食支出的去向及其构成

年末粮食结存=年初粮食结存+年内粮食收入合计-年内粮食支出合计

1、年初粮食结存指农户年初所有的全部粮食数量。包括结存的加工粮食(如大米、面粉、挂面等),并折合成原粮计算。2、年内粮食收入合计指农户年内从各种来源得到的粮食。包括从集体统一经营中得到的粮食、家庭经营生产粮食、国家销售和奖售粮食、购入粮食、借入粮食、收回借出粮食等。3、年内粮食支出合计指农户年内实际支出的全部粮食。包括生活用粮、出售粮、种子用粮、饲料用粮、副食加工用粮、借出粮食、归还借粮、上交集体粮食等。4、年末粮食结存指农户年末实际占有的粮食。六、农村住户实物消费量指标

农村住户实物消费量指标以农户主要实物消费量和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反映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它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便于研究农民消费的实际状况。

1、主要实物消费量包括粮食、蔬菜、植物油、动物油、肉类、家禽、蛋类、食糖、烟酒茶、棉布、化纤布、呢绒、绸缎、毛线及毛织品等消费量。对于购买的衣着、日用品,虽然使用的时间较长,一般作为一次性消费,以购买量代替消费量;对于自产自用产品的消费,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只要计算了收入的产品就应计算消费量,否则就不计算。有些产品经过加工后再消费,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只按加工前的产品计算消费量。

2.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包括各种钟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以及大型家具(以单价50元以上为标准)拥有量等。第三节农村住户调查的整理和分析一、农村住户收入来源及其构成

(一)各项收入来源占农村住户总收入的比重(二)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收入的比重(三)在总收入中出售产品收入的比重(四)农民收入差异程度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在农民之间、地区之间是不平衡的,有的收入高,有的收入低,呈现差距。

1.按地区分组分析地区之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情况(1)分析各行政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情况。

(2)分析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情况。2.等分比差分析

(1)五等分收入比差法。即按农村居民家庭收入高低排队,将总人口分为五等分,计算占总人口的最高收入组的居民与占总人口的最低收入组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用以反映农村居民收入的差异程度。

(2)十等分收入比差法。3.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1)洛伦兹曲线

它是用来描述分配性质的一种曲线。它通过两个变量累计份额(如一定收入水平的户数或人口数的累计份额与其所得收入的累计份额)的对应关系绘制的曲线,用以描述分配的差异程度。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指洛伦兹曲线背离均等分配的程度,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比率。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GWiYi2Wi1Vi1

式中,iYi代表各Wi代表各组人口数(户数)的比重;Yi代表各组纯收入的比重;V组纯收入比重的累计百分比。

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定的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标准如下:

基尼系数高度平均化0.2以下;相对平均化0.2-0.3;比较合理0.3-0.4;差异较大0.4以上二、农民生活消费分析

农民生活消费分析主要考察农民消费水平及其结构的状况和发展变化的趋势。1、农村生活消费水平及构成变化

消费水平通常以平均每人消费支出额和实物消费量表示。

消费结构是指人们所消费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各个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分组标志不同,消费结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国农村住户调查是以消费资料的形式和用途作为分组标志,具体分组方法如下:

(1)食品消费:包括主食、副食、其他食品的消费量折价和加工费以及在外饮食支出。

(2)衣着消费:包括用于身上穿戴、床上垫盖、室内装饰的棉花、毛类、呢绒、绸缎、化纤及制品的消费量折价和加工费。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包括耐用消费品、室内装饰品、床上用品、家庭日用杂品、做家具用材料、设备用品加工修理费等。

(4)住房消费:包括房租、电费、房屋维修费用、新建住房开支和当年为新建、维修住房而购买的建筑材料等支出。不包括本年以前购买建筑材料支出。使用自产建筑材料(如竹木),如果没有计算收入,也不应计算支出。

(5)医疗保健消费(6)交通通讯消费(7)文教娱乐服务消费(8)其他在对上述结构形式进行具体分析时,

一要注意吃、穿、用、住、烧序列的变化,总结一定时期序列变化的原因;

二要注意吃的比重的变化,因为吃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需求弹性最小,其比重的上升或下降,能概括地反映消费水平的降低或提高;

三要注意劳务消费(非商品支出)比重的变化,因为劳务消费居于较高的需求层次,而且都是社会性消费(相对于自给性消费而言),其比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质量的变化。

2.生活消费结构的改变和质量的提高3.生活消费中商品性消费比重变化4.农村住户耐用消费品的变化

第八章农村经济收入分配和农村

居民生活消费统计

第一节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是农村中各种经济组织根据全年从事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扣除费用性支出以后,将经济纯收入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进行的分配。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全面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效益和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三者关系,是一个较完整的信息系统

一、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的范围1.乡村企业收入分配是指乡(镇)、村及村以下各级举办的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运输业企业、商业饮食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的收入分配活动。2.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分配是指实行统一经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等经济组织的收入分配活动。包括集体经济组织间的联合经营和集体承包经营部分。3.新经济联合体收入分配按符合新经济联合体标准者统计收入分配情况。4.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分配包括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和自营两部分。二、农村经济收入分配指标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中的主要指标有总收入、总费用、纯收入以及国家税收、集体提留和农民所得等分配指标。

总收入是分配的物质基础;但不是全部收入都能用来分配,只有纯收入才能用来分配。计算总费用,就是为了从总收入中扣除不能用来分配的各项费用,从而计算能够用来分配的纯收入。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中的总收入、总费用、纯收入和分配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用公式表示为:纯收入=总收入-总费用=国家税收+集体提留+农民所得(一)农村经济总收入指标

农村经济总收入指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当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的,可以用来抵偿当年开支并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的一切实际收入的总和。农村经济总收入的特定涵义:

(1)它是一种总收入作为总收入,从价值构成方面看,包括收入项目的全部价值,并未扣除为取得收入而支出的有关费用,因而不同于“纯收入”;从收入形态看,既包括出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的现金收入,也包括当年生产的未出售产品的实物折价,因而不同于“商品性收入”或“出售产品收入”。但是,有些不能构成收入的项目(如来料加工产品的来料价值)和某些习惯上未作为生产经营成果统计的产品(如厩肥),则不计算收入。

(2)它是一种最终收入最终收入从分配角度看,是扣除有关费用后

最终可以用于分配的收入。因此,有些已经生产出来,并构成当年生产成果,但不能用来最终分配的中间产品,如生产中消耗的绿肥,青饲料和农作物副产品,生长中的林木蓄积量、畜禽活体重产量、未捕捞水产品等均不计算收入。

(3)它是一种实际收入实际收入从分配角度看,是指具有所有权实际可以用于分配的收入。既包括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实际收入,如农业生产收入、非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也包括实际所得的其他非生产性收入,如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罚金收入、出售财物收入、库存物资盘盈等。但不包括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

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区别

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村社会总产值都是综合说明全年生产经营总成果的指标,但两者具有很大的差别

(1)核算原则不同总产值按所在地区(国土原则)统计,不包括农民进城生产的产值,总收入按所属地区(国民原则)统计,农民进城经营的收入也要计算在内。

(2)统计范围不同总产值严格按物质生产部门的范围统计,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取得的收入;总收入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取得的收入,也包括某些非物质生产经营活动(如服务业等)取得的收入。

(3)计算对象不同总产值不仅包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生产的产值,而且包括地区范围内国营农业企业生产的产值,总收入的计算对象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不包括国营农企的收入。

(4)指标涵义不同总产值侧重于反映“已经生产出来”,只要是物质生产部门当年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论是主产品还是副产品(牧业的厩肥除外)不论是产成品还是在产品(渔业的末捕捞水产品除外),都应计算产值;总收入侧重于反映“可以用于分配”,它不包括虽然已经生产出来、但不能构成最终收入的产品价值,如绿肥、青饲料和农作物副产品等的价值,生长中的林木蓄积量、畜禽活体重产量等的价值,当然更不包括牧业的厩肥、渔业的未捕捞水产品的价值。

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构成

1)农业收入指当年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的收入。

1.种植业收入包括收获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茶叶、水生植物(如莲藕、菱角)等主副产品的全部收入,内部周转的绿肥、青饲料和沤肥的农作物副产品,一般不计算在内。

2.林业收入包括各种人造林木的林产品(如油桐籽、油菜籽、板栗、核桃、藤条、棕片)、采伐竹木和出售树苗的收入。但生长中的林木蓄积量不能折算收入。

3.畜牧业收入包括出售、屠宰畜禽和其他小动物,以及畜禽产品的收入。体重产品按出售和屠宰的产品计算收入,繁殖增长和增重不计算收入,活家畜、家禽及其他小动物的产品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蛋、奶、毛、蜂蜜、蜂蜡),以及动物屠宰及死亡后的畜产品(如猪鬃、牛皮、羊皮、蚕茧),均按全部产品计算收入。

4.渔业收入包括捕捞天然水生和人工养殖的鱼类、虾类、蟹类、贝类、藻类等水产品的收入。2)农村非农业收入

农村非农业收入指当年农业以外各行业生产经营的收入。

1.农村工业收入包括乡、村、村以下办工业(即组办工业、农户联办工业和个体工业)的收入。属于农产品简单加工(如碾米、磨面、轧花、饲料加工),以及对外接受来料加工的产品和工业性作业,按加工费计算收入,其他工业产品按全部价值计算收入。2.农村建筑业收入包括农村合作经济建筑队和个体建筑业者从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房屋维修等取得的收入。建筑企业的包工包料项目按全部价值计算收入;非包工包料项目按劳动报酬计算收入。3.农村运输业收入包括农村合作经济运输队和个体运输业者经常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及物资装卸、搬运的收入。

4.农村商业饮食业收入包括农村合作经济商业、饮食业单位和个人从事商品收购;销售活动和食品烹调、零售活动取得的收入;商业收入按毛利润计算,即出售总收入减去购买商品和自产原材料的价值;饮食业收入按营业额计算。5.农村服务业收入包括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业单位和个人对外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例如,从事医疗、理发、洗衣、浴池、照相、画像、缝纫、缮写、喜庆殡葬服务、消费品修理等的收入。

3)其他非生产性收入

其他非生产性收入指当年生产经营活动以外取得的其它实际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罚金收入、出售财物收入、库存物资盘盈等。

总收入的计价原则凡是出售部分按实际出售价格计算,自产自用部分按国家收购牌价计算,无收购牌价的可按当地产品大量上市时的平均价格计算。

出售产品收入指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出售给国家和其他购买者的农产品或工业品的全部收入包括缴纳给国家的公粮和用其他农产品抵交的农业税,出售给粮食部门、商业部门、外贸部门、供销合作社和其他单位的工农业产品,在集市上出售的工农业产品。可分别计算出售农产品收入和出售工业品收入,并与农业总收入和工业总收入比较计算商品率。

(二)农村经济总费用指标

农村经济总费用指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当年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取得各项收入的过程中所支出的各项费用之和。计算农村经济总费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总费用是指总收入中不构成纯收入,不能用来分配的生产费用、管理费用等物质费用,不包括属于纯收入分配性质支出的劳动报酬等人工费用。支付给在农村劳动的非农村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尽管性质上属于“纯收入”,但不能构成农村经济纯收入,则应该计入总费用。第二,与农村经济总收入的计算范围相一致,只计算当年总收入应该负担的各项费用。为了准确计算纯收入,总费用不是按费用发生额计算的,而是按总收入的范围计算的;当年总费用就是为实现当年各项收入应该由当年负担的各项费用,它包括当年支付、当年实现收入的费用,也包括上年(或以前)支付、应该由当年收入负担的费用。农村经济总费用构成

农村经济总费用由生产费用、管理费用和其它费用构成。1)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指为实现当年生产经营收入,应该由当年负担的各项生产费用。流动资产和生产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性劳务部分;按实现当年收入实际消耗和支出的费用计算;固定资产和农田基本建设部分,按实现当年收入应该负担的折旧费计算。生产费用的构成及计算要点如下:1、种植业生产费用指为取得种植业收入而支付的生产费用。不包括当年秋冬播作物和没收益的多年生作物的费用

2.林业生产费用指为取得林业收入而支付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林业的基本建设投资。3.畜牧业生产费用指为取得畜牧业收入而支付的生产费用。耕畜饲养费应该列入种植业生产费用。为下年预留的饲料和饲草,不能算作当年的畜牧业生产费用。

4.渔业生产费用指为获得渔业收入而支付的生产费用。人工养殖而未捕捞的水产品,由于未计算渔业收入,其生产费用原则上不应计入当年的渔业生产费用。

5.农村工业生产费用指为取得农村工业收入而在生产和销售中支出的流动资产消耗额、固定资产折旧额和其他生产费用。

6.农村建筑业生产费用指为取得农村建筑业收入而支出的建筑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其它生产费用。

7.农村运输业生产费用指为取得农村运输业收入而支出的材料燃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其他生产费用。

8.农村商业饮食业生产费用指为取得农村商业、饮食业收入而消耗的各种物质资料价值和其他生产经营费用支出。

9.农村服务业生产费用指为取得各种农村服务业收入而应支付的各项生产经营费用。2)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指当年实际支付的各项行政管理方面的费用。如购置办公用的仪器设备、文具纸张,书籍报刊支出,用于邮电照明、取暖等项开支,以及差旅费等方面的实际支出。上交的管理费也应包括在内,但为办理专项生产业务而支出的差旅费,如为某种农产品生产购置种子的差旅费不能计入管理费用中,而应计入有关项目的生产费用中。3)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指当年实际用于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以外的各项杂费。例如;科研费、贷款利息、租金支出、罚金支出、库存物资盘亏等,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如请客送礼等),也要如实计算在内。

费用支出的计价原则购买部分按实际购买价格计算,自产自用部分按国家收购牌价计算,无收购牌价的可按当地产品大量上市时的平均价格计算。(三)农村经济纯收入指标

农村经济纯收入指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扣除农村经济总费用后,实际用于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分配的收入。

纯收入分配农村经济纯收入的一部分通过税收的形式交纳给国家另一部分以提留的形式留归集体统一使用,剩下的部分为农村居民所得。1)国家税收

国家税收指当年按照税法规定向国家交纳的各种税金。包括乡村企业交纳的、集体统一经营交纳的、新经济联合体交纳的和农民家庭交纳的税金。2)集体提留

指农村各级合作经济组织为了扩大再生产、增加物资储备和兴办集体福利事业等,从当年纯收入中提留归集体统一使用的部分。一种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营纯收入的提留,包括乡村企业、统一经营和新经济联合体提留;另一种是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纯收入上交的提留。集体提留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公积金指集体提留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公共积累基金。主要用于购置固定资产、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固定资产大修理和进行基本建设。2.公益金指集体提留中用于享受福利保障人员生活补助和举办集体福利事业的公益事业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五保户烈军属、困难户、民办教师、乡村医生等人员的生活补助和举办集体福利事业。

3.干部报酬指集体提留中用于农村干部工资和补贴的支出。

4.其他提留指用于上述项目以外的集体提留,如生产基金、储备粮基金、民兵活动补贴等。

3)农民所得

农民所得指当年农村经济纯收入中扣除国家税收和集体提留以后归农村居民所得的部分。包括农民从乡村企业得到的、从集体统一经营得到的、从新经济联合体得到的和从家庭经营得到的纯收入;它主要用于农民家庭扩大再生产和农民生活消费。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中的总收入、总费用、纯收入和分配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纯收入=总收入-总费用=国家税收+集体提留+农民所得第二节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统计

一、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统计的主要指标(一)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按来源总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总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收入的形态划分,包含两部分:实物总收入和现金总收入。(二)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调查补贴二、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程度的分析

1.按平均每人纯收入高低分组编制分配数列

按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纯收入高低分组,计算不同收入水平的户数或人口数占总户数或总人口数的比重,编制分配数列,通过收入水平不同的户数或人口的分布情况,可以表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情况。

2.按地区分组分析地区之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情况。(1)分析各行政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情况。

(2)分析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情况。3.等分比差分析

(1)五等分收入比差法。(2)十等分收入比差法。4.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1)洛伦兹曲线(2)基尼系数

则G为a与b两个面积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即:G=a/b

当a=0,则G=0,表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当a=b,则G为1,表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G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化,G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G介于0与1之间,即:0≤G≤1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GWiYi2Wi1Vi1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式中,代表各组人口数(户数)的比重;Yi代表各组纯收入的比重;Wi

VYii代表各组纯收入比重的累计百分比。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定的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标准如下:

高度平均化相对平均化比较合理差异较大

基尼系数0.2以下0.2-0.30.3-0.40.4以上

第三节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统计

一、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内容及其分类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是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对物质产品和文化生活服务的消费,它包括社会公共消费和家庭个人消费两部分内容。1.食品。包括:(1)主食;(2)副食;(3)其他食品;(4)在外饮食。

2.衣着。包括棉花、棉毛麻丝化纤等布料、各类成衣和针织品、床上用品、鞋帽等的消费量及其折价和服装加工费。

3.居住。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5.交通通讯6.娱乐文教服务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统计基本指标(一)家庭生活消费1.生活消费量。

(1)主要生活消费品实物消费量。(2)全部或某类生活消费额。2.每人平均生活消费量。(1)每人平均实物消费量。(2)每人平均生活消费额。(二)社会集体(公共)消费1.农村教育状况指标。

2.农村卫生保健状况指标。3.农村文化娱乐状况指标。4.农村公共福利状况指标。5.农村公共消费基金。

三、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统计分析

2.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量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q1p0农村居民生活费指数=

q0p0

(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分析1.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分析的内容

(1)物质生活消费与文化生活服务支出的比重(2)各类物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3)主副食支出比重

(4)不同档次质量消费品比重

2.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3.恩格尔系数

第四节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估一、生活质量的概念

它全面反映生活各方面的优劣程度,既包括物质生活,又包括精神生活;既反映居民的生活消费,又反映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一般可划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等不同层次的类型。二、农村居民生活贫困线的确定(一)什么是贫困

贫困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分。

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需要的生活贫困状态。

相对贫困是指低收入那部分居民的生活状态。贫困又有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之分。

狭义贫困是指经济上的贫困,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绝对贫困状态。

广义贫困除了包括经济贫困外,还包括文化落后、精神生活贫乏和生活环境恶劣等。(二)确定农村居民生活贫困线的方法

1.根据适量的饮食费用除以适当的恩格尔系数确定贫困线,用公式表示如下:贫困线=适量饮食费用÷适当的恩格尔系数2.恩格尔系数法

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定的反映绝对贫困的恩格尔系数为50%。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用恩格尔系数反映居民生活贫富状况的标准如下:恩格尔系数为59%以上,绝对贫困;恩格尔系数为50%-59%,勉强度日;恩格尔系数为40%-50%,小康;恩格尔系数为30%-40%,富裕;恩格尔系数为30%以下,最富裕。

3.分别确定最低食品费用和最低非食品费用,然后计算全部最低生活费用,用公式表示如下:

XX1X2

(三)反映农村贫困状况的指标

贫困线以下的农村人口1.贫困人口比重=100%农村总人口

2.贫困程度

(1)农村贫困居民收入水平与贫困标准比。

(2)农村贫困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比。三、评价小康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与标准(一)什么是小康生活

小康生活是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阶段。这个阶段居民生活达到丰衣足食,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社会治安良好,文化生活、健康状况、社会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均有进一步改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农业统计学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农业统计学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农业统计学1》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4726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