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07年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

07年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2:39:55 | 移动端:07年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

07年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

07年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谈第一轮之后的复习

明溪一中杨冬云

从去年的九月到今年三月,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已经结束。这一轮复习,要求学生逐章逐节地掌握课本知识,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要有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提高数学能力。如今,离高考时间不多了,在这段时间里,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谈一些设想。

一、引用高考复习的基本经验,有效进行第二轮复习

自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经有29年了,很多东西形成了共识,构成了我们高考复习的基本经验。被称作三轮复习的第一轮复习,基础能力过关。阅读教材,使知识系统化,提升应用能力(已完成)。第二轮复习,综合能力突破。强化主干内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运用模拟题,通过考试与评讲,把握规律,强化记忆,进入考试状态。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强调基础,从基础出发,由基础到能力,这就是我们高考复习的运行轨迹。目前我们面临的是第一轮之后的复习,按惯例将对高中内容分成若干个专题,然后进行每一专题的复习。由于复习时间紧,每一专题既要浓缩,又要拔高,多数学生难以达到预期复习效果。如果不拔高,这种复习实际上成为前面复习的“回放”式重现,机械单一的重复也难有综合能力的突破。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建议如下:

1.明确重点,加大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力度

首先,什么是主干内容,根据201*年考试说明确认:(1)函数与导数(2)数列(3)不等式(4)三角函数(5)立体几何(6)解析几何(7)概率等构成高中数学知识的主干内容。对于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学生没有掌握好的主干内容为专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注意综合训练的穿插;另一方面,通过收集各方的综合试卷,以突出主干内容为标准进行整理、筛选、重组让学生训练。将单一的专题训练变为有重点的综合训练,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中尚未掌握或者掌握得不到位的主干内容进行再训练。

在训练的同时,仍然要进行数学知识的归纳和解题方法的总结,要帮助学生将有关知识、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构建高中数学知识的网络体系,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抽象化。

与此同时,进一步要求学生在复习时完善三表知识、概念、法则一览表,题型、思路、方法一览表,解题策略与易错易混题一览表,要整理一下平时尚未真正掌握的考试所要求的内容、公式及平时做错的习题,看看现在做时,能否顺利解决;要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整理。比如如何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及在怎样的情况下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等,通过总结努力提升学生解题的

策略意识。

2.着意通法,突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

从高考数学试题可以明显看出,高考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通性通法的考查。所谓通性通法,就是指具有某些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常规解题模式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现在高考比较重视的就是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例如,将直线方程代入圆锥曲线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别式、求根公式、韦达定理、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等可以编制出很多精彩的试题。这些问题考查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这种通性通法在高中数学中是很多的,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最值的一般方法:配方、作图、截段,等等,都非常有“概括”的价值。

着意通法,应该在例题的讲解上不能热衷于“一题多解”。高考复习时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热衷于“一题多解”,常为自己所选题目解法之多之巧而沾沾自喜。诚然,多解能开阔学生的思路,但多解之“多”并非“多多益善”。如有些解法,只追求窄而小的技巧,一时想不到,就满盘皆输,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不顾学生“接受”实际,一味“津津乐道”这些解法,学生很有可能一次次地自责,把“想不到”这些解法归结为自身的、稳定的原因。即无能、笨,从而使自信心遭受打击,并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显然,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我认为,高考复习不宜介绍过多的解法,更不宜给学生过强的解题技巧,有些题目介绍2~3种解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考试中能选择一种自己娴熟的解法解决问题。所以“一题多解”要适度,要淡化特殊技巧。数学不是技艺型的东西,数学是属于思考型的,复习时要更多地注重“一题多变”(类比、拓展、延伸)、“一题多用”(即用同一个问题做不同的事情)和“多题归一”(所谓“一”就是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迁移性的、能创造知识的、“含金量”较高的那些策略性知识),更多地注重抓题目“核心”,“提炼”反映数学本质的东西。

着意通法,应该在复习中还要特别重视对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概括”。所谓基本思想方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学数学应掌握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1)函数与方程的思想(2)数形结合的思想(3)分类与整合的思想(4)化规与转化的思想(5)特殊与一般的思想(6)有限与无限的思想(7)或然与必然的思想;二是应掌握的常用数学方法,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逻辑学中的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类比法、归纳法、穷举法等;第二类是中学数学的一般方法,如代入法、图象法、比较法和数学归纳法等;第三类是中学数学的特殊方法,主要是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参数法及解决某类基本问题的常用方法,如向量法等等。而这些基本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概括”就必须以题目为载体,这就要求教师专心认真备课不惜在题目的选择上多花时间,更好地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复习时,要依学生实际,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

学生头脑中已储存了许多解题方法和规律,如何提取运用是关键,“给出方法解题目”不可取,必须“给出习题选方法”,选法是思维活动,只有在如何选上作文章,才能解决好学生自己做不会,教师一讲就通的现象,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一切讲练都要围绕学生展开,贪多嚼不烂,学生消化不了,落实不到学生身上,讲练再多也无用。只有重质适量,才能抓好落实。要尽可能做到讲练一题要有一题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在精选上下工夫,充分发挥每个训练题的作用。要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但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而是重点问题要舍得花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

4.精点细拨,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高考是学生的高考,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水平决定成败。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无疑是提高复习实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指导学生养成“学而后思”的良好习惯。有的同学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没有明白它们代表同一知识点,不但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他们知不足,却不知为什么不足。要让学生明白,数学试题的形式和知识背景可以千变万化,而其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却往往是相通的。一个问题的解答或许相当冗长,但除去具体的推理和运算,其中蕴涵的思想方法却往往就那么一两条,把握了它,就抓住了解题的方向和关键。这就需要学生经常去思考、总结,事实上,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对知识进行提炼和归纳,学到的知识才能保持长久。如果学生“学而不思”显然难以内化,也就降低了数学复习的实效。其次,要解决学生中“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因此复习中要时常指导学生对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思考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

二、高考复习的最后冲刺

高考复习到了最后阶段,通过学习和实践认为:1.最后阶段复习的主要形式是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高考的真实过程,提高应试能力,积累应试经验。模拟考试必须按高考要求实施,尽可能营造出高考气氛。模拟考试的答题规范以考试中心往届颁布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为准。模拟考试次数要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情况来定,并不是模拟考试次数越多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报酬递减”即重复练习的频率愈益增多,保持的效率就愈益递减,同时还可能“恶性循环”,过多的练习会使学生疲于应付,无暇去推究、反思、评价和总结,不利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因此,模拟考试需要精心设计,不是多多益善。模拟试卷必须经过教研组论证,必须具备针对学情、有利目标的充足理由,保证模拟试卷的有效性,。

2.最后阶段复习的关键环节是答卷讲评

答卷讲评不应只是参考答案的照本宣科,学生答卷的判正勘误。答卷讲评主要讲四个方面,(1)讲题目的背景,这道题的来源,它与历届试题的关系。(2)讲思维过程,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如何识别模式。(3)讲学生的作答情况。首先是讲学生在答题中的良好表现,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这里有两层意义:一、就是对学生的鼓励,不断的鼓励学生,把学生引向上进;二、学生的探索成果、创造性思维是我们高考复习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它,充分地利用它。其次,是研究答卷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出错的原因,总结教训,教训也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答卷讲评要突出重点,讲那些最能激发学生思维,最能引起学生反思的问题,不必面面俱到。答卷讲评要强调交互性,由学生自己讲清想法,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因势利导,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4)讲与题目相关联的主干内容。把讲评建立在前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前面复习的升华和发展。前面的复习是精选以主干内容为主的试题为范例,现在讲答卷,讲试题,则要反过来回到主干内容,印证主干内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相互呼应,才能提高复习效益。

3.最后阶段复习的方略措施是回归课本

课本的使用应该贯穿到高考复习的始终。翻开课本,可以重温学习的历程,回忆学习的情节,知识因此被激活,联想由此而产生。运用课本不是简单的重复,可以指导学生做到:(1)在复习每一课题时,必须联系课本中的相应部分。不仅要弄懂课本提供的知识和方法,还要弄清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揭示例、习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换。(2)在解高考训练题时,如果遇到障碍,应有查阅课本的习惯,通过课本查明我们在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尽可能把问题回归为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3)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解题经验和方法,其中不乏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从课本中探寻这些经验、方法和规律的依据。(4)注意在复习的各个环节,既要以课本为出发点,又要不断丰富课本的内涵,揭示课本内涵与高考命题之间的联系。(5)关于解题的表达方式,应以课本为标准,很多复习资料中关键步骤的省略、符号的滥用、语言的随意性和图解法的泛化等,都是不可取的,应通过课本来规范。(6)注意通过对课本题目改变设问方式、增加或减少变动因素和必要的引申、推广来扩大题目的训练功能。现行课本一般是常规解答题,应从选择、填空、探索等题型功能上进行思考,并从背景、现实、来源等方面加以解释。

4.最后阶段复习的基本素材是客观试题

客观题指选择题和填空题。最后阶段复习应以客观题为重点,理由有(1)客观题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为主,可以从基本题的反思中获得处理综合题的能力;(2)客观题分值一般占总分的一半,它的正确作答是赢得较好成绩的基本保证;(3)客观题的顺利完成有利于能力的正常发挥,可以为处理全卷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4)客观题是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客观题中的很多新思路往往成为解答题创新的基本要素。客观题作为最后阶段复习的素材,当然不能限定在选择题、填空题的“解题”策略上,应该向

解答题延伸,从两方面思考:作为考题,应如何处理;假定它是解答题,又应如何作答。

以客观题为基本素材,在此推荐一种操作模式“三种卷型,两套要点”。三种卷型指①2小时模拟题,与高考试卷结构一样,每周一考;②一小时训练题,由12道选择题,4道填空题和1道解答题构成。实际上是两节课连堂,其中1小时学生作答,30分钟讲评;③45分钟作业,由4道中档解答题构成。其中以卷型②的训练为主,卷型③作为补充。这样做的好处是,突出了基础,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也调整了学生的心态,两套要点,一是基本概念的要点,二是易错问题的要点,其作用是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其中基本概念的要点依据《考试大纲》中的“考试内容”编制;易错问题的要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模糊认识,对相关知识的混乱逻辑,对数形特征的直观错觉,对严谨命题的以偏概全,对题设条件的断章取义,对隐含条件的大意疏漏,对推理运算的草率马虎,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复习最后阶段是以客观题为主,还是以解答题为主,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全面提高解题能力才是本质、才是目的。

5.最后阶段复习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心态

高考,不仅是能力的比拼,也是心理的较量。对于高考来说,能力是基础,心态是保障。一位具备相当能力的考生,可能因为焦虑、浮躁、中途受阻丧失信心等原因而抱憾。只有在良好的心态下,考生才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心态决定成败。

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中的焦虑、浮躁、丧失信心等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家长、教师、社会在爱的名义下给学生的压力太大,期望值太高。在这样的气氛中弥足珍贵的是理解、宽容和幽默。我们需要来一点轻松的话题,而不是整天为高考造势;我们应该根据考生的实际合理地设定考试目标,而不是强人所难;我们理当具备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所表现出来的胸怀和大气,而不因“教师本位”让学生长期浸染在狭隘的心理氛围之中,我们越是急于得到的东西越是可能失去,“欲擒故纵”,这是生活的艺术,也是高考复习的艺术。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办法,首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有良好的心态。因为只有能力才能培养能力,只有性格才能造就性格,只有心态才能滋养心态。其次,要充分发挥模拟考试的功能,比如,在试卷中设置障碍,解决中途受阻致使后面失控的问题;创设陌生情境,解决面对陌生情境茫然不知所措的问题;适当选用课本中的题目,解决忽视课本的倾向;设置把考生思维诱入困境的试题,以增进思维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模拟试卷的设计,不只是知识能力的设计,还应包括个性品质的设计。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信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从调整心态方面来讲,教师应该陪伴考生直到走进考场的最后一刻,但在组织复习上,教师至少应提前10天退场,给学生留下休整和自由活动的时空。

6.最后阶段复习的关注热点是考纲变化

数学科《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每年有什么变化?这是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根据大纲和

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我们觉得在执行高中课程标准之前数学高考命题的五个特征仍然是:

(1)命题重点不会变:强化主干知识,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2)命题思想不会变:淡化特殊技巧,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

(3)命题原则不会变:深化能力立意,突出考查能力与素质,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4)命题导向不会变:坚持数学应用,考查应用意识;(5)命题特色不会变: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

总之,临近高考的复习,一要看教师对“考试大纲”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二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近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网络体系。四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五看高考复习是否做到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焦虑、浮躁、恐惧心理。一个人面临着前途攸关的决策时刻,是脆弱的,我们必须相当慎重,小心呵护。有了这样的复习思路、目标和要求,就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用平和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

201*.3.

扩展阅读:201*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总结1001100001

201*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总结

高三数学备课组吴家强

一学年来,在学校领导、高三年级组的领导下,高三数学备课组按照学年初制定的复习备考计划加以实施,并适时地加以充实和完善。全组成员,同心协力,废寝忘食地勤奋工作,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悉心研讨和实践旨在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复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和措施。经过实验,效果良好,以往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的状况得到了改观,出现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新局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也大大提高。使今年我校高考数学成绩再上新台阶,我校今年高考数学最高分145分,高分人数理科110多人文科48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源于各方面的因素,现总结如下:一、系统、扎实、科学、创新的复习备考

1、研讨考纲,分析考点,设置梯度。高三备课组组织教师研讨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各章节知识的考点分布及其要求层次,在复习过程中根据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智力都比其它几所高中差的现状,狠抓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再结合知识本身的重点、难点,设置好复习题的梯度和难度。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减少无效劳动。

2、团结协作,发挥特长。备课组坚持集体备课,精心设计复习教学方案,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及复习的大致进度,理清各章节内容的知识网络及其交汇点(因高考常在知识网络交汇点上命题),准确把握各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疑难问题集体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找出最佳解决办法,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3、回归课本,狠抓基础,开拓创新。备课组以课本知识点为出发点,狠抓对“三基”的落实,并选好一本主干复习资料和套题,(第一阶段用《中华第一考》和《状元之路测试卷》,第二阶段和套题用的是《全品、夯实基础、短平快》),以自编资料为主,但又不过分依赖复习资料,对资料中过时、过偏、过难的内容,我们进行了大胆舍弃,同时,教师把富有新意、能启迪思维、体现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反映时代气息的习题及时补充进去,另外,老师自己也改编了一些题,重视单元小综合,适当自编或改编知识网络交汇点上的题目,这些自编题、自造题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们加深对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因而从中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最终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4、拓宽课堂教学渠道,全面提高学生能力。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如何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方面,几个老师都作了积极的探索和试验,进行了大胆教学改革。胡景云老师试验的自主复习指导法,经过一学年的实验证明,效果显著;王从志、杨晓琴、等老师的加大课堂练习容量,以学生练为主,老师的点评为辅的实验,也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适时地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思维,挖掘其潜能和非智力因素,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勤于积累、不断创新的好习惯。大家都认识到,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高考复习的质量才有保证。因为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5、滚动测练、螺旋式上升。高三备课组老师在备课组组长的带领下,分工轮流做好数学每天限时训练、每周一练、单元过关测验、综合训练题、模拟考试试题的命题和制卷工作,把好质量关。通过滚动练习、限时训练和模拟考试使学生逐步增强速度意识、质量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高考作了较充分的准备。

6、互听互学,扬长避短。为提高复习质量,备课组老师之间经常相互听课。通过听课,相互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

了教学水平和复习效果。7、勤字为首,真情感化。晚自习下班辅导工作抓得紧,做到常下班、常辅导,不仅辅导本学科知识,还有针对性地找学生谈心,勾通了思想,联络了感情,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王从志、杨晓琴等老师坚持每晚下班辅导至少一节,其他教师也纷纷仿效,不少老师一直辅导到学校要求最后熄灯的十一点为止。高考前还在时时寄语高三学生,指导答题技巧,以及如何调整好心理状态,做到轻装上阵。8、认真反馈,不断改进。做好本备课组教学情况的收集、反馈工作,各个老师自觉根据各班教学情况进行了学生评教活动,对帮助科任教师改进不足之处,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9、培养“尖子”、诊治“拐子”。做好单科尖子学生的培养和鼓励工作,各科任教师根据几次模拟考试成绩确定出各班尖子生名单,及时找他们谈心,并加以指导和鼓励。根据班级的跟踪对象,大部分尖子的成绩较稳定。同时也主动配合级组、班级抓好临界生、“拐子”生的辅导工作。二、备课组浓厚的高考研究气氛

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考更加突出对各种数学能力与素质、潜能的考查,因此,要提高高考成绩,必须走教科研之路。1、集体研讨,团结攻坚。高三备课组教师和其他有丰富高考指导经验的教师结成对子。充分发挥非高三任课教师的其他成员的作用,先后请他们参加了若干次高三数学备课组活动,重点对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为我们献计献策,使我们的高考备考少走了弯路,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2、中心开花,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集研活动,设置中心问题,每个教师畅所欲言,然后各个击破。由于高考是高三全年的攻坚战,因此备课组的活动始终围绕高考备考这个中心进行。我们分阶段研讨中心问题如下:1)如何处理好复习课中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的时间比例及矛盾。2)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挖掘学生的潜能?3)今年高考重点、热点预测和研讨。4)如何精选高考复习题,它应遵循什么原则?5)如何命制高考模拟题,它的选题原则是什么?6)如何上好第二轮专题复习课。7)如何克服高三学生常犯的“眼高手低”的坏毛病?8)强化训练阶段,如何渗透和强化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9)高考应用题数学模型的建立的探讨;

3、促使学生突变,创设突变机遇。我们认为:学生在第二、三阶段是数学成绩提高的良好阶段,教师在这两阶段的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归纳提高”的导航。因此,我们认真做好第二、三阶段复习的研讨工作,王从志、杨晓琴老师分别承担了的第二、三阶段高考复习研讨观摩课,准备充分,具有观摩性和示范性,为学生知识归类提高设置了明确的航标。

4、采集信息,科学巧干。备课组注意采集各地高考备考及高考命题方面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及时加工,科学地复习提高,为高考赢得时间,也做到有的放矢。这方面吴家强、陈云、杨斌等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

总之,因为有上级领导、学校行政、教务处、数学组、高三年级组的正确领导,有全备课组老师的勤奋工作,还有其他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学生的奋力拼搏,才使我校今年数学高考成绩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尽管今年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仍有

许多不足和遗憾:1、各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这给我们在教学上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到底应该以哪一层学生为主攻对象更合适、更科学?因为现在录取率这么高,怕甩掉了不该甩的学生,同时若只照顾优生,差生也有意见,真是左右为难。

2、各班之间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各班的成绩差距较大;3、各科之间的协调还不够,治“拐”力度不够。如有些学生数学成绩上了重点线,但其它科却没有上,或者是其它科上了重点线,而数学又没有上。

4、对尖子生的培养措施和力度还不够。

5、对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对其非智力因素挖掘得不够,练习还不够到位,没有形成应有的能力,故这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不够理想。

6、老师有时讲得过多,包得过多的教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201*.7.7致谢

在我的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向所有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人们表示我深深的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文子娟老师。论文开题时文老师给了我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正是在文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我对第三方物流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论文的写作中文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的宝贵建议,使本文得以顺利完成。文老师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闽江学院的老师们,在学习期间给予我的教育和培养,借此机会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另外,感谢给予我的帮助的同学、朋友,感谢我的父母,我人生的每一段历程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07年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07年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07年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4966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