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年度初一下学期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总结
深圳中学初中部201*-201*年度初一下学期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回顾总结与反思
深圳中学初中部语文组
马海军
在校领导和语文组同仁大力支持下,201*-201*年我成为深中初中部“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专职教师,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深中人文教育理念,以一人之力,带领初一全年级14个教学班学习国学,诵读经典。在本学年,全体初一同学系统反复地诵读了《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并学习了礼乐文化。
在国学课的教学当中,不断推陈出新,把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吟诵重新引入国学课堂,开创了学玩结合“开心学国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深圳晚报、深圳商报一月之内,连续报导了三次。纽约在线,凤凰网、光明网、中华诵、香港华商报、26国学网等知名媒体纷纷转载。大大提升了深圳中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
经过本学年国学课的教学实践,再次充分证明:中华经典教育是应试教育的最好补充,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开发智慧的教育,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教育,是固本培源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
本年度两次承担了“国学诵读”对外公开展示课,现场有来自南湾学校、喀什二十八中等兄弟学校的专家和老师以及校外许多家长进行了观
摩和指导,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每周二坚持开设深中经典读书会,为书香校园建设贡献了应有的力量。并不断把自身掌握的优质国学教学资源和教育经验奉献给社会各届,为国学教育在深圳的全面开展做出了切实的努力。回顾本学期的教学过程,历历在目,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美化教室,营造优雅古典的国学氛围
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更进一步美化了国学教室。首先是向设置书画台,并向擅长书画的同学和老师征得书画作品。同学们热情参与,共上交优质书法作品近二十幅。这些作品全部整齐地布置在书画台上,同时我收集了一些书法名家的作品并打印出来,贴在教室两侧的墙壁上,供同学们观摩,使人一进入国学教室就会感到墨香沁脾,同时有古典音乐环绕其中,让人如痴如醉,身心得以极大放松。使人感动的是,一些学生家长主动向国学教室捐献书画作品,更有家长表示,愿意捐献图书和书柜,真是可亲可敬的家长!
二、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高效优质课堂
本学期正式开始前,我起草了201*-201*年度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教学计划,计划上半学年主要学习诵读上半部《论语》、《大学》和《道经》,下半学年主要学习诵读下半部《论语》、《中庸》和《德经》。在此基础上,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创办深圳中学初中部经典读书会和深中初中部人文讲坛,为构建老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成长模式而努力。经典读书会本学期如期圆满进行15期,受到了家长和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下学期会继续坚持举办。人文讲坛上学期为准备阶段,计划于下学期每月一期正式开办。
在实践教学中,每次上课前,都有课堂记录,并行上下课礼。读经开始时,老师先教同学们“习礼”:向圣人行三拜礼。同学们学会后,培养一位学生主持人,以后学生们就在主持人带领下向“夫子行拜礼”,然后在行
云流水般的古典音乐氛围下开始诵读经典了,做到了诵读经典和学习礼仪的完美结合。一节课中,学生们都在大声地诵读经典,没有一刻闲暇时间。课堂完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位置,老师只是起组织、引导、示范、管理、评价的作用。
学生直接系统地读读经典原典,在经典的世界里经年浸润累积,日久学理渐渐得以构建,人文之根本得到切实的巩固,学问的童子功渐渐练成,只有源头深远方能流之长久。读有深度有思想之文字,悟有深度有思想之智慧,立博大宽厚之品质,塑仁爱和平之人格。先期反复通读熟读,后期逐渐过渡到细读精读,同时边学新的,边复兴旧的,学而思,思而学,明其德,悟其理,方可臻于至善之境界。通读阶段基本不做个性化的解读,避免因断章取义而误导学生。学生反复诵读,多多识记。在诵读经典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创新了一些诵读方法,如“循序渐进法”、“循循善诱法”、“退二进一累积法”、“分组PK法”、“诵读与心灵教育、生命教育、德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等。
三、公开展示风采,对外交流经验
在本学期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二次作为公开展进行汇报教学,被选为展示的班级是初一(4)班的全体同学,同学们在国学经典的课堂,行礼个个温文尔雅,大方得体,诵读神采飞扬,声如洪钟。受到来自新疆喀什二十八中和南湾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同时,我本人被学校教学处外派去龙岗南湾学校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的友好交流,期间我代表学校在南湾学校上了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读经典,学礼仪,一节课下来,听课领导和老师同学们全程参与,认真学习,课后反响热烈,与南湾学校语文科组就如何在南湾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交流,受到了南湾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赞扬。
四、建立多层次评价机制,让不同人才脱颖而出
本学期,国学经典诵读课沿袭上学期考查办法,同时又有所创新。除了仍然考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以外,(课堂诵读表现和试卷答题:满分设置为100分,各占50%。),增加了背诵经典通关的测试,只要能熟练地背诵任何一部所学的经典,都给予国学课免考的机会,同时期末成绩给予满分。在经典背诵测试赛上,共有近50名同学顺利通过,可喜可贺!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平时诵读的表现来核定,根据课堂的记录和同学们诵读的状态、坐姿、卫生等等。没有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并且在课堂上总是积极主动大声地诵读者,直接给40-45分。除此以外,还能积极协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主动打扫卫生、摆桌椅等被老师表扬的同学直接给50分。有迟到、早退者扣2分,课堂打闹者扣3分,有旷课者扣5分。
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发给同学们《论语》精选金句,供同学们平时复习使用,在前期通读经典基础上,过渡到精读经典的阶段。如果没有通读完的班级,每节国学诵读课上新读一章内容,然后带同学们反复诵读《论语》精选金句,最后留一点时间给同学们默写。
今年在国学课期末试卷内容设计上也有所创新,更加注重国学与语文的融合,故在出题时,除了经典原文填空以外,增加了国学基本常识和本学期语文课中关于国学的基本常识考察,另外在作文方面,给予了学生们更大的选择权,可以选择写白话文,也可以选择写文言文,可以选择创作诗歌,也可以选择创造文言文自传。
最后评定成绩仍然分为A、B、C、D、E五个等级。A级分数段:90-100;B级分数段:80-89;C级分数段:71-79;D级分数段:60-69,E级分数:60分以下。
五、下学期计划和建议
一是培养经典教育师资,扩大经典教育团队,为日后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面向初二初三年级开设打下基础。组织带动全体老师们学习诵读圣贤经典,渐渐形成全校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让书香和读书声飘满校园。
最好是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国学经典教育领导小组,校领导带头组织每周的经典学习1小时,要求所有老师全员参与。这样,老师的学术素养必将在经典诵读中得到大大的提高,思想境界得以提升,理论和实践的隔阂逐渐打通,慢慢从教师变成大师,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二是继续坚持创办并逐步完善深中经典读书会。通过经典读书会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以及经典诵读在我校的影响力,拉近学生与老师,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营造人人读经典,个个学礼仪的良好氛围。同时将好的方法介绍给家长和周围的社区,积极引导周围社区和家长开展全家读经的活动,逐渐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参与的立体的经典教育模式。这是深中人实现“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深中人应有的胸怀和气魄,更是深中人应为全社会做出的贡献。同时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着手开办深中初中部人文讲坛。
三、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同行先进经验。首先要加强与高中部文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师资和教学资源,探索两部融合,分头并进的国学教学模式。其次积极参与外部同行举办的高层次高水平讲座和论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
四、搜集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资料和资源,总结经验,为出版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育教学专著而努力奋斗。
八、小结
登山登五岳,读书读经典。经典凝聚着天地自然宇宙人生永恒不变的智慧和法则,是全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是维系一个民族永不解体并生生不息的心灵载体和强大纽带。凡我炎黄子孙,在拿来西方的同时,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百年沧桑至今,文化几近断代。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强烈的使命感,并结合多年来的探索与研究,深中人大胆地将中华优秀经典引入校本课程,还原教育真正的本质,还给学生系统接触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本权利。
21世纪的脚步渐行渐远,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灾难也日益深重,30多年前诺贝奖获得者们齐聚巴黎所形成的《巴黎宣言》,给人类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和释加牟尼那里去寻找智慧。”要想获得智慧,诵读经典吧!
登山登五岳,读书读经典。和润于心田,竞立在世上。
扩展阅读:国学经典诵读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总结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有利于推动构建“书香校园”的进程,引领和促进师生回归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使“取法乎上”、阅读经典成为师生自然的生活状态,为加深师生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措施
1、诵读经典的时间:每周的经典诵读课、每节课前一两分钟、每天放学的路队上、每天中午快上课时间十分钟以及每周五的早读时间。
2、具体做法:
学校利用了两块黑板,或用诗文,或用诗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走廊、墙壁。教室环境也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辟有诗园,内容多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有古诗书法展、有读后感,还有手抄报等等。
(1)课前放学一吟,熟读成诵。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要求每班选一名班级诵读长,每周将一首诗抄在小黑板上,原则上每周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也可以加快更新,诵读长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每天中午放学的路队,让孩子们背着古诗出校园。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吟诵古诗都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在纪律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吵闹。回家后还有家长带领孩子的亲子诵读.
(2)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在中午规定一个时间段进行诗文诵读,每周选一个班为诵读班,每天由这个班级一个至两个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不但培养了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可谓一举两得。
(3)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宣传栏里,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4)充分利用各种学科进行经典诵读。语文教师:读经是最好的语文教育,经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学生能熟练背诵,里面的意思自会理解。语文教师不仅要担任每周的诵经课,平时还要指导好学生的诵经活动。
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配套跟上服务。
体育教师;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利用体育课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边诵唱边活动的指导。
美术教师: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艺术熏陶,把我国最有名的书画作品引入我校,感受我国文化艺术的魅力。
班主任:负责该班经典诵读活动的协调和成果检测工作。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味。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朗读的要求还不够达到。
2、学生的背诵,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以不至于学生死记硬背,而增加学生的负担。
3、教师对诗歌的背诵还不够。
四、改进的措施
1、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背诵古诗。
2、对学生可以把这项内容设为作业,使学生每天按时按量完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活动的实施,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书香满校园,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在学校,如何让学生被经典所吸引,真正做到“乐读”“美读”呢?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引领孩子们在玩中、在乐中诵读经典,如安排好诵读的时间,每天利用午饭后集中20分钟的学习时间,开始是集体读,读的形式很多,有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方法灵活多变。实践证明,“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后来因为学生记忆的快慢拉开了距离,我们又用奖励的办法,凡是背诵下来一段《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就奖他一面小红旗,最后看谁的小红旗得到的最多,他就是诵读经典小博士。在这种积极的鼓励之下,学生们的背诵热情一天天增长。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涌现出大批的经典诵读小在“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大家惊喜地看到了孩子们一些崭新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口中吟诵的这些古老的句子已悄悄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有时它在校园,有时它在家庭,有时它在社会生活中。
以前刚入学时,班级经常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让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一本。一些同学有顶撞父母的不良习惯,但自从念了《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的句子,很快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了孝亲敬长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水准,逐渐地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主动向正确美好的行为举止靠拢。公共场合,你会发现我们的同学也在随时随地实践着经典的教诲公共汽车上,有同学在给年老的人让座位,因为他知道“长者先,幼者后。”张嘉赢的家长在“家长来信”中写到:“经典诵读活动举办以后,我的孩子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回家后,随口诵出来的是一些经典格言,有时让我们作父母的都深感启迪,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永远都会是社会的财富,家庭的骄傲。”桂英辰的家长在来信中写到:“以前孩子特别好玩,完全是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状态,现在变化很多,对待长辈表现的非常有礼貌,能够在上学和放学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懂得孝敬父母了;和邻里的小伙伴也能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家长看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喜在心里,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教育孩子而作出的这么多的努力,让学生学习诵读经典美文,实在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方式。“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曾经读过的美好纯洁的句子对学生们来说,真正做到了“进我耳,入我心”,时刻指导着他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学生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们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小学开展“诵经典,塑人格”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适应儿童成长规律为前提,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的形成。为此,我校全面启动“诵经典,塑人格”活动,把组织和指导儿童诵读《小学生古诗必背》和发人感悟的名言警句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头等大事落实到实处。二、活动目的
通过学习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我校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质,加强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言素养。1、诵读经典、提高修养
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不朽教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瑰宝。诵读中华经典美文,是孩子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让孩子们从小扎根在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在诵读古诗文和名言活动中,可以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起到儿时诵读终身收益之功效。2、拓展视野,启迪心智
“中华古诗文”内容丰富,且富有哲理,读起来琅琅上口,青少年儿童诵读,既可以增强记忆力,又可以打好语言文字基础,扩展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三、诵读内容
《小学古诗必背》和至理名言。四、活动原则
(一)坚持德、智、体、美相结合原则。
(二)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美德教育和人类一切优秀美德教育相结合原则。(三)坚持德育工作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原则。(四)坚持抓好典型、以点带面相结合原则。
(五)坚持诵读经典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六)坚持与语文活动课、写字课、班队课、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五、具体措施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唯有读书,方能体验到博学、善思,书山有路“香”为径,自信,奋发,学海无涯“乐”作舟的道理,唯有读书,方能耳濡目染,熏陶锤炼,知书达理,诚信聪慧,乐观坚定,志存高远。要求:
⑴学校少队部印发计划表,由教师抄出,供学生诵读。
⑵每个学生用一本专门本子抄录要诵读的内容,并标明背诵的时间。⑶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早读及班队会课与其他零星时间,,组织与指导学生每天不少于15分钟诵读,同时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诵读,使青少年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⑷全校每周背诵两首古诗和两句名言。
⑸本活动由少先队具体负责,学校将用利用周一升国旗时检查,每学期组织一次问卷考试和诵读比赛三种形式检查活动开展的情况。
(6)以班为单位,由每节课的任课教师课前组织,班主任用班会或早会课指导。
(7)学校将通过课间诵读评比活动、评比诵读能手等形式开展诵读活动。每学期表彰一次。
六、活动步骤
(一)宣传发动。在学校中广泛开展“诵经典,塑人格”活动的宣传,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识。
(二)诵读开展。各班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校性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三)诵读展示。创设机会,根据班级的实际开展诵读展示活动,并尊重孩子对古诗文理解的方式:“不求甚解,但求熟读会背”,培养孩子创新意识,培养孩子学会做人。
(四)诵读总结。每周一开展上周诵读检查,每学期第十八周开展学期考试和诵读比赛。学期末少队部写出专项工作总结。七、活动要求
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和发动学生参加“诵经典,塑人格”系列活动,培养和增强我校学生对中华美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真正让诵读活动走进校园,走进家庭,推向社会。
幼儿学国学的探索意义
网友:蹇庐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随便翻一页《大学》起个头,四五岁的小娃娃都能一字不差地背出下文。这是12月1日成都市青少年宫国学班近百名孩子表演的“精湛才艺”,此外,像《三字经》、《笠翁对韵》、《弟子规》,都不在话下。孩子们对典籍的烂熟于心,让众多国学专家赞不绝口。(12月2日《钱江晚报》)
在传统文化处于“绝经期”的现在这个时候,成都市青少年宫敢开办这样一个培养“古董”的国学班,确实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我们知道,在目前的社会氛围之中,不要说希望孩子们去学习、背诵四书五经,就是一些语文专家也认为为了适应将来的社会,应该减少古文的份量,同时不希望孩子们过多地“浸”在古代诗文中。许多家长虽然也买“唐诗三百首”、“成语典故”之类的读物,但目的也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为了“写得出作文”。实用主义盛行,恐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点。学什么之前,往往都要再三思考“能当饭吃嘛?”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能当饭吃”,那就不惜花大价钱去读;如果“不能当饭吃”,那就“索性连冷眼也不瞧一眼”,即使孩子自己感兴趣,家长也是一定要“晓之大义”坚决让孩子死了那份心。当然,更有人认为,传统典籍这些个劳什子里,含了太多的封建道德和思想,培养不出现代的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读多了对孩子们没有什么好处。
坦率说,现在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很少有敢将孩子拉向四书五经的。
我佩服成都市青少年宫的是他们那种敢于试一试的精神。现在我们当然还不可能预测这些孩子小时候读了这些传统典籍后一定会比其他的孩子有出息,比如道德高尚,学识丰厚,抑或是出口成章,文采斐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办这样一个国学班,并不是哗众取宠,仅仅为了吸引眼球。我觉得,除了体现出这些老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们更大的希望恐怕在于让传统的典籍和文化,能够通过孩子们承传下去,不至于湮没、消亡。至少,他们也是在尝试,从小就教这些艰深的古文典藉,是不是一定就会妨碍他们学习当代的科学文化知识。还有,我想,他们或许还在实验,已经赓续了上千年的传统的书院教育,是不是已经一无是处了,反过来,倘能够摸索出一条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路子出来,那可就意义重大和深远了。
作为一种探索,应该是允许有失败的。但是,能够让四岁的孩子们在游玩青城山时吟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六岁的孩子在周记中引经据典,总比孩子们能够脱口而出“收礼只收XXX”、“泡泡漂漂亮起来”、“来,上一只包二奶”好。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201*年度初一下学期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201*年度初一下学期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