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报告体会 > 工作报告 >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2:42:41 | 移动端: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提出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预习过程是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前预习并未为教学很好的服务,农村学生因为多种原因课前预习做得更差。在调查和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老师布置课前预习后,学生对此并不重视,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预习不预习关系不大,有的甚至认为课前预习是在浪费时间。有的学生则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遍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有的则虽说课文读了四、五遍,可在课堂上读课文仍读不通顺,抄写生字时仍错误百出。预习效果不佳,还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可以说不会预习的人就是不会学习的人,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会学习的人,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文盲。那么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有效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会受益终身。

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本校的许多语文老师,常见到语文老师上课文第一课时时,要么大发雷霆,要么无奈摇头,只因为我们的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没办法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只能停下来,用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来补偿学生欠下的预习债。而这样一来,能用两课时上完的课,我们就要花上三课时甚至更多时间。有的教师为了能够两课时上完一课,上第一课时时,不管学生预习如何,硬是硬着头皮上,结果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夹生现象,要么学生课文读得结结巴巴,要么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样的课堂效率怎么能高。针

对这一现象,我们课题小组便有了《长小.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究》的提出。

二、研究目标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动机,提高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形成有效的预习方法,力求构建不同课型课前预习的可行性强的操作样式。

3、学案的设计科学合理。三、研究思路(一)研究对象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二)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04)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计划。2)实验教师收集相关资料,理论学习。

3)确定实验班级,调查学生目前预习状况,了解学生预习水平。

4)调查了解教师目前对学生预习指导情况。2、实施阶段(201*.05——201*.11)

1)预习方法研究:实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类,研究不同课文的预习方法,如精读课文应该怎样预习,语文园地应该怎样预习等。

2)预习内容研究:预习时应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3)预习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应设计哪些作业引导学生具体预习。

4)预习内容检测研究:教师应如何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之后该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5)预习方法指导研究:每个研究内容都要有具体的学习资料、研究案例、研究总结及过程性资料。

第一阶段:(201*.05201*.08)研究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方法并形成方法体系,撰写心得。

第二阶段:(201*.09201*.11)有效方法的实践运用,撰写心得。

3、总结验收阶段。(201*.12)

1)整理实验过程中的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2)编辑课题研究教学案例集和一些研究成果汇编。3)申报课题结题,并在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指导学生如何搞好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的研究。

3、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4、经验总结法。5、个案研究法。五、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对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培养研究,转变了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我的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对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超过80%学生学习能力大大增强,学习自觉性显著提高。现在本课题研究虽然已结束,但并不意味着研究工作的终结。在研究过程中,我还发现了许多值得研究的领域,如:1、如何有效的将课前预习渗透到每一位学生;

2、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将多种学法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3、在新课程理念下,“自学、合作、讨论”将如何更具有新鲜的活力。

我相信:只要满怀激情,积极创设条件,勇于探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向下面两个方向努力:(1)解放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真正具有发展人的功能。(2)解放学生,让学生自主自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独立思维能力。因为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需要自己独立阅读和思考,这就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让预习直接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可弥补漏洞,使自己听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去。

让预习为学生开拓思路。经过预习,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去。

让预习帮助增强记忆效果。预习时,无论对看得懂的知识还是看不懂的知识,自己都经过独立思考,有了初步印象,再加上课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进一步学习,理解会更为深刻。理解了的知识很容易记住,特别是经过努力而攻克的知识更容易记牢。

预习增强学生求知欲,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就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预习作为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和重要措施,对课堂学习必有极大的支持作用。只有对课前预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认真深入地进行预习,从而高质量地完成预习作业、才能达到预习的最大效率,最终为有效课堂打下扎实的基础。

201*.12

扩展阅读: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究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究》方案一、问题提出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预习过程是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前预习并未为教学很好的服务,农村学生因为多种原因课前预习做得更差。在调查和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老师布置课前预习后,学生对此并不重视,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预习不预习关系不大,有的甚至认为课前预习是在浪费时间。有的学生则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遍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有的则虽说课文读了四、五遍,可在课堂上读课文仍读不通顺,抄写生字时仍错误百出。预习效果不佳,还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可以说不会预习的人就是不会学习的人,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会学习的人,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文盲。那么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有效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从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会受益终身。

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本校的许多语文老师,常见到语文老师上课文第一课时时,要么大发雷霆,要么无奈摇头,只因为我们的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没办法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只能停下来,用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来补偿学生欠下的预习债。而这样一来,能用两课时上完的课,我们就要花上三课时甚至更多时间。有的教师为了能够两课时上完一课,上第一课时时,不管学生预习如何,硬是硬着头皮上,结果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夹生现象,要么学生课文读得结结巴巴,要么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样的课堂效率怎么能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课题小组便有了《长小.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究》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预习就是在学习新课之前的自学,有准备地去听老师讲课。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注意力,有效听课,使学生形成良性循环。提前预习,对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学,为听课做好铺垫。预习可以为听课作出预见,为听课清除障碍。有预见的听课是效率最高的听课。通过预习,不仅能知道学什么,也会知道自己会学得怎么样,通过学习自己能掌握哪些新的知识和方法。这样学习动机会更强一些,听课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预习可以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框架,有利于自己的认知结构的构建,便于在听课过程中及时跟踪老师讲课,前挂后联,形成知识体系。预习是一种超越式的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目标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动机,提高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形成有效的预习方法,力求构建不同课型课前预习的可行性强的操作样式。

3、学案的设计科学合理。四、研究思路(一)研究对象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二)研究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04)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计划。2)实验教师收集相关资料,理论学习。

3)确定实验班级,调查学生目前预习状况,了解学生预习水平。4)调查了解教师目前对学生预习指导情况。

本阶段成果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的调查报告》2、实施阶段(201*.05——201*.11)

1)预习方法研究:实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类,研究不同课文的预习方法,如精读课文应该怎样预习,语文园地应该怎样预习等。

2)预习内容研究:预习时应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3)预习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应设计哪些作业引导学生具体预习。4)预习内容检测研究:教师应如何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之后该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5)预习方法指导研究:每个研究内容都要有具体的学习资料、研究案例、研究总结及过程性资料。

第一阶段:(201*.05201*.08)研究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方法并形成方法体系,撰写心得。

第二阶段:(201*.09201*.11)有效方法的实践运用,撰写心得。本阶段成果为:教师及学生心得3、总结验收阶段。(201*.12)

1)整理实验过程中的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2)编辑课题研究教学案例集和一些研究成果汇编。3)申报课题结题,并在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指导学生如何搞好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的研究。3、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4、经验总结法。5、个案研究法。六、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自学成材还是听讲成材》刘良华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央教科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型》吉林大学出版社欧阳芬彭隆总编《魏书生谈语文教学》河海大学出版社魏书生著《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陶行知著

201*年4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小学高段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指导策略实践研结题报告》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4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