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奇文、博采众长、见贤思齐
当前位置:公文素材库 > 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详细总结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详细总结

网站:公文素材库 | 时间:2019-05-29 02:46:01 | 移动端:新教材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详细总结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详细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课题1分子和原子:

1.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举一反三)

2.分子的特点: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隙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知道举例说明分子的三个重要性质,并能反过来用]

3、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氧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如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4、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不破裂,但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6、物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程度越剧烈。同种物质,一般情况下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隙最大,固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隙最小。7、通过教材P5051图35/6/7我们可以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不变。8、浓氨水与酚酞试液的反应说明: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课题2原子的构成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粒子的微粒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中子:不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一)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2、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同)。

同种原子,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却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不是所有的原子中(或原子核中)都有中子(H无中子)。3、一个原子中,它的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

4、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原子中电子的运动是分层运动的,在含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低的,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为了便于说明问题,通常就用电子层来表明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分

别叫KLMNOPQ层)。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2、原子结构图各部分的意义:圆圈表示原子核,12表示质子数,从内到外282分别表示原子第一层电子数为2,第二层电子数为8,第三层电子数为3。

3、1~20号元素,第一层最多能排2个,其它层最多能排8个,不足的,是几个就排几个。各层电子数之和等于质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4、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一般为8个(氦为2),为相对稳定的结构。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金属元素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5、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①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Mg2+镁离子、1个镁离子

2Mg2+:右上角的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第一个2表示两个镁离子

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Ca2+、Al3+等阴离子:Cl-、S2-等

7、常见原子团离子:NH4+OHNO3SO42CO32[身上长刺]

8、相对原子质量(以氢元素为例)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即mC×1/120),其他的原子与他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即mH/(mC×1/12))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例如:Ar(H)==mH÷(mC×1/12)它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而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是Kg,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实际质量的比值。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课题3元素

1、元素的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氧元素和碳元素的区别?(核电荷数分别是8和6,区别点在核电荷数不同)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OSiAlFe)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人体内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牛奶包装袋中的说明:钙≥150mg/100mL中的钙是指钙元素。(其它类似)

3、书写元素符号应注意的两点可归纳为哪四个字?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一大二小)

4、元素符号所能表达的涵义:a表示这种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b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既讲种类,不讲个数)

H表示氢元素氢原子一个氢原子(以H为例说明,其它的举一反三)

3H只能表示三个氢原子,不能说三个氢元素。

5、(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元素可分为: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也可再加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7、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桁,每个横行叫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即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组成。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8、常见元素名称、符号及其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氢氦碳氮氧氟氖钠镁HHeCNOFNeNaMg1412141619202324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锰AlSiPSClArKCaMn27283132铁铜锌银FeCuZnAgBaPtAuHgI566465108137195197201*2735.5钡40394055铂金汞碘9、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子的总称.区分少的意义。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即讲种类,有讲个数使用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范围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素组成的。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扩展阅读: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201*新教材)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基本性质是: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分子总是

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由分子构成的物

质,当它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当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水蒸发和水结冰过程中,水分子不变,因而属于物理变化,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可以分解,属于化学变化,反应前后,水分子发生改变,原子没有变。3、分子、原子是微观粒子,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讨论分子的构成时,所

有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构成分子,有些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如:汞、金刚石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能保持它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它的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能保持它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它的原子。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纯净物。如:冰水混合物。由不同种分

子构成的就是混合物。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液态空气、净化后的空气、海水、雪碧饮料、矿泉水、汽水、糖水、过氧化氢溶液、澄清石灰水、医用酒精……

5、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和中子(中子不带电)构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这样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注意: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6、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计算式是:Ar=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它只是一个相对比值,单位为1。7、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

8、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9、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通常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通常用来描述物质或分子

的微观构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0、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前四位是:O、Si、Al、Fe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1、元素符号: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

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O:①表示氧元素;②表示一个氧原子。2O表示两个氧原子。③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能表示该物质。如Fe:①表示铁元素;②表示一个铁原子;③表示铁这种物质。

12、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为一族)。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13、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第一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且由里向外依次排满。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He为2个)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14、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Na其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各层上的电子数。1-20号元素的顺序:

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15、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He为2个),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所以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16、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17、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叫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带负电荷的叫阴离子(质子数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新教材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详细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新教材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详细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新教材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详细总结》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链接地址:http://www.bsmz.net/gongwen/65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