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央储备粮轮换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央储备粮轮换工作
自201*年以来,国家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这对储备粮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做好中央储备粮轮换,确保储粮常储常新,提高轮换效益,是摆在中央储备粮承储企业面前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适应市场,利用市场做好轮换工作
1、避免同时轮换造成市场价格波动,中央储备粮轮换架空期为四个月,各库受仓容不足影响,必须先销后购,对于同品种粮食购销时间基本相同,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容易产生同买同卖的共振现象,短时间的集中出库,竞相压价销售,入库时又争夺粮源,抬高收购价格,无序竞争,提高了入库成本,从而引起市场价格波动,形成对轮换不利的局面。为了科学掌握销售出库时机,确保按时完成轮换任务,有时不得不低价卖高价买,碰到市场粮价大幅回升的情况,粮库不得不承担巨额损失。为此,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调整储备粮轮出销售时间与轮进收购时间的衔接,适应市场轮换动态的时间,对储备粮总库存比例控制轮换管理,从而达到常储常新保质增值的目的。
2、经营观念要与当前形势相适应
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收购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储备粮购销主体收购量锐减,收购质量普遍下降,加之市场交易仍缺乏完善程序,严重影响储备粮企业的经营与交易。对此,我们要不以客户划等对待、树立市场至上的思想,实现思想、经营机制、经营作风的转变,从“大粮仓”向“大粮商”转变,以经营促轮换。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和目标,建立适应市场的决策机制、竞争机制、创新机遇,达到企业的超前发展。
3、拓宽渠道,确保稳定粮源,将市场做大做强。过去由于储备粮垂直管理,过多地专注中央储备管理工作,忽略了对粮食安全核心地促进作用的价格形成,信息发布和市场培育功能。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充分利用粮食批发市场竞价销售可行性操作,达到政府与市场价格的有机接合,储备粮轮换、粮食批发市场的对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障国家调控基本功能。另外,还要多措并举,敞开收购,确保粮缘。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收购质量
1、做好轮换准备工作。一是各地可根据自身特点与市场行情,收集粮食市场信息,合理确定轮换的批次,做好轮换组织领导工作。同时,组织员工认真分析、探讨、转变观念,树立吃市场饭、吃辛苦饭的思想,努力向市场要效益。二是组织到位,明确责任。成立轮换组织小组,部署当年的轮换工作。分工明确,任务层层落实,实行目标管理,保障轮换有序进行。三是做好仓房、机械齐全、运转正常有效严把粮食质量关、保质保量完成轮换。
2、强化措施,提高入库粮食质量。为了确保储备粮的质量,需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增加除尘、除糠等清理设备,入库过程中,专人负责仓内有机杂质清理,减少自动分级造成的杂质聚集,确保杂质和不完善粒不超标;其次是增加就仓干燥能力,通过机械通风降温降水,确保储量安全;再者,针对收购现场发现的一些仅围包较好中间较差的粮食,责任保管员应进行二次检验,若发现质量有问题,重新检验,质量不合格作退回处理。
三、认真做好科技储粮工作
做好科技储粮工作,树立效益仓储观念,也是搞好轮换工作的基础。各库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应用科学的储粮方法,延缓粮食品质变化,为加工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优质无污染粮食,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应用“双低”、“三低”储粮时提倡用焊接式薄膜连接;在通风方面,在继续改造原有通风笼、通风口,增加通风道开孔率的同时,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通风方式,提高通风效果。
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时代,高素质、强有力的营销队伍对做好粮食企业储备粮轮换意义重大。建立营销队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岗前培训,培训为营销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其次是岗位培训,重点放在对员工能力培训上,再者是积极引进营销人才,连帮带。
扩展阅读:浅谈当前中央储备粮轮换问题
浅谈当前中央储备粮轮换问题
甘长春
(西安中谷中实国家粮食储备库710025)
摘要对中央储备粮轮换管理机制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和研究,报告了承储中央储备粮的企业在中央储备粮轮换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认为目前的轮换管理机制已很难适应粮食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形势。提出了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应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作为:一是轮换周期内轮换计划应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轮换周期内粮食品质差价实际情况,给承储企业一定数额的品质差价补贴;支持和鼓励企业在一个轮换周期内择机实施多次轮换;调整和放宽轮换计划时限。二是尝试多种轮换形式并举,降低轮换风险,同时农业发展银行应在严格资金管理的前提下,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便承储企业果断决策,择机适时开展轮换业务。三是根据粮食生产现状,制定适合粮食生产实际的的轮换质量标准,避免因过高质量要求而制约中央储备粮轮换入库进度的情况发生。四是发挥整体优势,拓宽中央储备粮轮换经营渠道。,做好,做强,做大粮食转化工作,自行消化轮换的中央储备粮,提高中央储备粮轮换经营效益。从而使承储企业在实施中央储备粮轮换时自己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同时更好的使国家完成对粮食市场的有效性控制。
关键词中央储备粮承储企业轮换宏观调控
《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九条明确指出:“中央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的轮换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总量的20%至30%;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年度轮换计划内根据粮食市场供求状况,具体组织实施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承储企业应当在轮换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央储备粮的轮换;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应当遵循有利于保证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防止造成市场粮价剧烈波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这表明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既是中央储备粮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中央储备粮轮换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好坏,一方面关系到中央储备粮承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对国家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流通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中央储备粮如何通过轮换来保持“常储常新、保质增值”,并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及中央储备粮轮换机制如何适应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是值得引起各级有关部门广泛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甘长春,西安中谷中实国家粮食储备库,工程师,陕西省西安市灞桥镇豁口,Zhangchunning201*@163.com。1轮换周期内轮换计划应有一定灵活性
《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应根据储存品质情况和入库年限制定中央储备粮年度轮换的数量、品种和分地区计划。”现行《中央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试行)》中也相应提出了中央储备粮轮换的参考储存年限和储存品质指标要求,可以说以上规定是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的,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的,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粮食产业形势。但在实际制定轮换计划时,一般以粮食储存年限为依据来确定轮换周期,承储企业在储备粮达到或接近储存年限的情况下,才开始依照轮换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轮换,这样的轮换机制缺乏灵活性,其弊端有三:一是由于达到或接近储存年限的粮食其使用价值和食用品质都有所下降,与新收获的粮食相比较形成了新陈品质差价,承储企业很难在正常的粮食交易中将达到或接近储存年限的粮食价格卖过新粮价格,由此而产生亏损。二是由于计划缺乏灵活性,致使承储企业不能择机适时开展轮换,从而难以保证轮换经营不亏损。三是承储企业在轮换过程中,一方面受储存年限的条条框框限制,达到或接近储存年限才能实施轮换,造成原有储备粮的品质下降;另一方面受轮换时限制约,使承储企业在规定时限内难以收到符合质量要求的粮食,从而使承储企业很难实现中央储备粮“常储常新、保质增值、品质良好”的管理目标。以上轮换弊端的产生,纠其原因主要是轮换计划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所造成的,既然中央储备粮的轮换不单纯是承储企业的经营行为,而是带有替政府承担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职能和作用,那么我们就应当从承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首先,承认新陈粮食品质差价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可以考虑给承担中央储备粮轮换任务的承储企业一定的新陈粮食品质差价补贴,从根本上避免承储企业在轮换中央储备粮的过程中,因粮食品质新陈差价因素而导致轮换经营亏损的情况发生。其次,在每年的轮换计划制定过程中,可考虑在一个轮换周期内,支持和鼓励承储中央储备粮的企业,在保证轮换经营不亏损并保持粮食数量、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择机适时实现多次轮换。例如小麦可允许承储企业在一个轮换周期内轮换1-3次,但轮换费用补贴、新陈粮食品质差价补贴和轮换短期货款利息只按一次计算,并一次拨补到位,轮换盈亏企业自负,这样以来,既能实现中央储备粮常储常新的目标,又缩小了新陈粮食品质差价,从而使企业和政府都能从轮换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次,调整和放宽轮换计划时限,并在粮食生产形势好,总体质量高的年份内多轮换,在粮食生产形势不利,总体质量不高的年份,少轮换或不轮换,以确保库存中央储备粮的品质良好。2尝试多种轮换形式并举
尽管《中央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了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可采用多种轮换方式,但是在现实中央储备粮的轮换过程中,大多数承储企业还是采用了相对比较单一的“先销后购”的轮换方式,由此使有些承储企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例如有些承储企业在按计划先行轮出中央储备粮之后,粮价迅速回升,这些承储企业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数量和质量等级完成入库任务,硬着头皮、陪着轮换费用补贴、甚至搭上几年的储备粮保管费用补贴勉强进行收购,这种情况的发生固然有承储企业把握市场信息不准,轮换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但不可否认轮换方式单一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承储企业在中央储备粮的轮换过程中应尝试多种形式并举,当市场价格走高时,以“边购边销”、“先购后销”、“以购定销”为主;当市场价格走低时,以“先销后购”、“边销边购”、“以销定购”为主,从而降低和化解轮换经营风险。当然,以上多种形式的轮换,离不开灵活的轮换贷款政策的支持。农发行应把中央储备粮的轮换业务与一般的粮食收购业务区别对待。在严格资金管理的前提下,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中央储备粮的轮换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以便承储企业果断决策,择机适时开展轮换业务。
3根据粮食生产现状,制定适合粮食生产实际的轮换质量标准
《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承储企业必须保证入库的中央储备粮达到收购、轮换计划规定的质量等级,并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但是,在现实轮换中,一般都是要求承储企业入库的粮食达到国标中级以上质量指标。可是,国产三大品种的粮食,在现阶段达到中级以上质量标准的数量很有限,随着近年来粮食市场的逐步放开,市场主体多元化已经形成,在这种形势下,承储企业要在短期内抓住粮源已有很大难度,要购进符合轮换质量、数量的粮食就更难。这种高标准的要求已成为制约中央储备粮轮换入库进度的瓶颈。因此,为了加快中央储备粮的轮换进度,在不影响整体轮换质量的前提下,并且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各地应根据不同年度和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实际在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年度和本地区粮食生产实际的轮换质量标准,避免因过高质量要求而制约中央储备粮轮换入库进度的情况发生。
4发挥整体优势,拓宽中央储备粮轮换经营渠道
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建立以来,承储企业大多数是以原粮的买卖形式来实现中央储备粮轮换的,而原粮收购和销售主要依靠的是中间商或体系外的加工企业,致使承储企业有限的利润空间更加缩小,加之轮换相对集中,承储企业在粮食交易中相互压价或抬价,内耗加剧,造成整体轮换效益不佳。如果承储企业在收购环节都相应建立了自己的收购网垫,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或发展稳定的订单农业,每年都与农户签约,保证常年收购;在销售环节与粮食加工能力强、信誉好、基础设施完善、产品质量优,在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加工企业采取紧密型或松散型联营,建立稳固的粮食销售网络;与此同时,如果承储企业能够发挥整体优势,向粮食的深加工方向发展,并树立品牌意识,做好,做强,做大粮食转化工作,拓宽轮换经营渠道,自行消化轮换的中央储备粮。那么,轮换的利润空间将会扩大,轮换的进度将会加快,轮换的粮食品质就有了保障,轮换效益将会大幅提高。
总之,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的构架将逐步确立,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粮食市场手段之一的中央储备粮轮换工作,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相信未来的中央储备粮轮换工作会有大的改观。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机制是促进中央储备粮轮换工作打开新局面的动力,我们坚信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企业自身改革改造,中央储备粮的轮换经营工作必将在“两个确保”前提下实现低成本轮换,并使中央储备粮“保质增值”,在宏观调控粮食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央储备粮轮换工作》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央储备粮轮换工作: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